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任正非)

合集下载

任正非的管理案例

任正非的管理案例

任正非的管理案例
任正非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管理界的传奇人物。

在他的领导下,华为从一家小型公司成长为世界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以下是任正非的一些管理案例:
1. 重视员工培训和发展
任正非一直强调员工培训和发展,他认为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华为设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培训中心,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

2. 推崇自我批评和改进
任正非一直鼓励员工进行自我批评和改进,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改进,企业才能不断进步。

华为设立了一个“自我批评委员会”,每个员工都可以在这个委员会上进行自我批评,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强调创新和技术领先
任正非一直强调创新和技术领先,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和追求卓越,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致力于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4. 坚持自主发展和国际化战略
任正非一直坚持自主发展和国际化战略,他认为企业只有实现自主创新和走向世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华为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客户群体。

以上是任正非的一些管理案例,他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实践,
成功地将华为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

任正非与员工沟通案例

任正非与员工沟通案例

任正非与员工沟通案例任正非与员工沟通案例:1. 指导员工的发展规划:任正非非常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他会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需求。

他会根据员工的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让员工感到被重视,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2. 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任正非知道激励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会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需求。

他会通过表扬、奖励、晋升等方式,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 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任正非认为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都至关重要。

因此,他会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问题。

他会鼓励员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灵活的工作方式,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4. 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任正非非常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他会与员工进行开放式的沟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他会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并根据情况采纳合理的建议。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创新的动力。

5. 解答员工的疑惑和困惑: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任正非会与员工进行沟通,解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和困惑。

他会耐心听取员工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明确的回答和解决方案。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工作环境。

6. 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任正非认为员工的参与和共享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会与员工进行沟通,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

他会与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并与他们一起制定实施计划。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够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行为学作业---华为激励制度的功与过

组织行为学作业---华为激励制度的功与过

案例:华为激励制度的功与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总部在深圳,是一家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公司,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净利润183亿人民币,净利润率12.2%。

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于全球第二大设备商。

它的产品与解决问题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用户超过10亿。

目前华为员工8万多人。

如此众多的员工,华为是如何进行激励的?狼性的激励文化❖让我们先来看华为突出的企业文化。

华为非常崇尚“狼”,华为缔造者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

野狼有三个特点:一是敏锐的嗅觉。

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

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一个企业必须具备这三个特性。

❖2001年2月,华为还在发展时任正非就意识到了“华为的冬天”。

提出华为的危机、萎缩和破产一定会来到,以此提高习惯高歌猛进的华为人的抗跌能力,并提出,一家企业只有经历了九死一生还能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2004年《狼图腾》一书出版,华为的文化被中国很多企业争相学习。

处于高压力、高工资、高负荷下的华为员工,沉浸在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中。

1+1+1的激励之道❖华为有1+1+1的说法,即员工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比例是相当的,由这三部分组成员工的收入。

❖华为的工资相对于同类公司是比较高的,应届本科生起薪4000元,硕士生税前5000元,进公司后3——5个月一次加薪,200至3000元不等。

同时,华为实行货币化福利,仪式工资卡里的补助,根据工作地点不同800——1000不等;二是每月基本工资15%的退休基金。

❖华为有句话“决不让雷锋吃亏”,华为专门设立了精神激励,如荣誉奖、职权激励等。

华为成立过荣誉部,专门为员工进行考核、奖评等。

只要员工有个某个方面的进步就予以一定的奖励。

❖早在1997年,华为就退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对于一个刚工作2年,本科毕业的技术或市场人员往往可以派发8万股左右,对于一个总监级员工来说,拥有300万公司股票是很正常的。

任正非重视人才的案例

任正非重视人才的案例

任正非重视人才的案例
任正非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非常重视人才,这一
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

首先,任正非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在华为内部,他倡导“以德为先、以才为本、以绩为重”的人才观,强调要用人而不是炒人,注重激励员工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他还强
调要让员工有成就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得到了认可。

其次,任正非在公司的管理中注重人才的激励和培养。

他提出
了“激励机制要透明、公正、可持续”的管理理念,鼓励员工通过
自身努力获得更多的回报,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他还注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鼓励员工不断
学习和提升自己,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第三,任正非在公司的战略发展中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利用。


提出了“要有一支有远见、有智慧、有胆识的管理团队”的战略理念,强调要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管理人才,推动
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他还注重吸引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为公司
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综上所述,任正非重视人才的案例体现在他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对人才的激励和培养、以及对人才的引进和利用上。

他的管理理念和战略思想都体现了对人才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华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组织行为学作业 案例题汇编

组织行为学作业  案例题汇编

组织行为学案例作业一任正非:让洋对手睡不安枕的战略游弋者当被称为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思科正在接受全球传媒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赞誉和顶礼膜拜之时,它却不得不为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而暗自焦虑,头疼不已。

这家企业就是深圳的华为,而它的带头人原来是解放军的一名团级干部,也因此而带有军人作风的任正非。

任正非的经历的确够让人赞叹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他自军队转业之后,就来到了当时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最初也打了几年工。

有点积蓄和资源后,他于1987年创立华为公司,最初的业务是倒买倒卖,靠代理香港一家公司的HAX 交换机获利。

当时在深圳这种类型的公司一抓一大把,可大家活得都不错,很舒服。

但任正非的与众不同此时显露了出来,做了两年之后,他放着舒服舒服赚钱的生意不做,却非要自己搞研发,做自己的产品。

1990年,几十个年轻人跟随着任正非来到南山一个破旧的厂房中,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如果要评选哪家企业最能代表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实力上所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就是华为。

截至目前,华为在电讯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专利,并为此赢得了普遍赞誉。

当然华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与其持续、大规模、不计血本的研发投入有密切关系。

华为对外界宣传说,它在研发方面每年的投入为其销售额的10.但据说华为的投入远远高于10%,几乎所有能用于研发的钱,都被华为义无返顾地用于技术攻关、科研、搞项目。

而且,任正非逼着技术研发部门花钱,你没有把钱花出去,就是你的工作不到位,研发的项目开发的不够深入和广泛。

比如说,华为每年将研发资金的1/3用于3G,共耗资40亿元人民币,先后有3500人参与这一研究项目,这些努力在2003年终于赢得了市场回报。

也正因为有这些,华为才可以从一开始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交换机小厂,发展到现在以生产路由器等技术含量高的网络设备、光通信、数据产品的综合性电信设备提供商。

任正非不修边幅,一身老土的革命同志打扮。

这些已足够让人惊奇,更令人惊讶的,是华为的管理模式仍沿用革命化的团结大动员、唱军歌式的集体行动那一套,这看起来与华为所要打造的新锐的网络技术、透明而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目标,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却又能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案例04] 从“头”说起2006年7月9日第18届世界杯决赛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打响。

本场比赛对法国队来说可算得上是梦幻般的开局。

意大利队的马特拉齐在禁区内将正在快速推进的弗洛伦特-马卢达摔倒,意大利队被判罚了点球,齐达内主罚命中。

但比赛进行到110分钟时,马特拉齐后场盯防齐达内,两人似乎发生口角,齐达内丧失冷静,突然走进两步头部狠狠地顶在马特拉齐胸口上,意大利后卫应声倒地。

主裁判埃利松犹豫了,意大利队员开始抗议。

第四官员阿根廷人达里奥.加尔西亚给了主裁判一个提示,后者迈着坚定的步子回到场上,对法国队队长掏出一张红牌并拒绝了一切争议。

这张红牌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法国队最后的希望,齐达内的下场对队友心理上的影响不言而喻。

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特雷泽盖罚丢,法国队遗憾的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

而在齐达内下场前,法国队一直处于进攻态势,但是法国人的不冷静行为,使得本身局面占有优势的法国队最终输掉了比赛。

齐达内是继普拉蒂尼之后法国最伟大的球星,他脚法细腻、优美,球风沉稳优雅,盘球技术干净利落,控球能力出神入化。

他是球队的核心,更是球队的精神领袖。

1998年法国世界杯,齐达内在决赛中用2个诧世的头球锻造了法国队的颠峰时刻,首次夺得大力神杯。

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齐达内率领的法国队未能在小组出现。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决赛,就在110分钟,又是齐达内,又是他的头将我们从回忆中惊醒,可惜他的这一‚头‛不是砸向意大利人的球门,而是砸向马特拉齐的胸膛。

实际上在比赛中用头撞击对手,这对于齐达内而言已不是第一次。

2000年欧洲冠军杯尤文图斯主场同汉堡的生死一战中,齐达内在上半时和汉堡队后卫基恩茨拼抢倒地后用头顶撞对方,被当值主裁红牌逐出并停赛5场。

6年后没有人能料到同样的结局,一代大师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齐达内默默的走下场地,一个人去了更衣室,大力神杯就摆放在通道口的桌上,齐达内从旁边低头走过,没有看一眼。

赛后,齐达内的行为遭到了媒体的质疑。

MBA组织行为学作业任正非案例分析

MBA组织行为学作业任正非案例分析

MBA组织行为学作业任正非案例分析第一篇:MBA组织行为学作业任正非案例分析案例1.让洋对手睡不安枕的战略游弋者一、任正非的个性特征描述大凡真正的大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对企业的宏观战略有清晰的认识,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影响和指导企业的发展。

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不仅仅因为它用10年时间将资产扩张了1000倍,不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而是因为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总裁任正非穿透企业纷繁复杂表象的深邃的思想力。

任正非被媒体称为神秘人物,他处事低调,商人们趋之若鹜的工商联副主席和全国性大会的代表资格,他守拙婉拒;企业家们花巨资才可以现身的媒体盛事,任正非更是一概谢绝。

他避开喧嚣,远离闹市,却掌握了新的驾驭媒体的艺术:他常常根据情势发展,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洞见和教益的美文,说公司、说战略、说做人,从而把引导公众与教育员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他对基础教育地位的建言、对“冬天”的忧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旷野呼喊,既能与一线员工保持共鸣,又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有些思想甚至直接被国家领导人所熟悉和欣赏。

大巧若拙,攻藏兼备,完全由自己掌握节奏。

从外表看任正非不修边幅,一身老土的革命同志打扮。

但他是一个绝不放弃控制权的人,先知先觉从产品营销到技术营销再到文化营销,华为做得有条不紊。

任正非对企业目标的界定,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对智力价值的承认,都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之先河。

华为因为任正非而成功,任正非因为思想而杰出。

二.任正非的哪些个性特征促使取得了成功?今天,华为已经拥有近9万员工,2007年销售规模达到125.7亿美元,超越北电,进入全球通讯设备制造前五强。

2008年,预计华为销售额将达到230亿美元(约合15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44%。

仅从数字上看,华为还很弱小——虽然已经由“土狼”变成了狮子,与那些企业丛林中的巨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第一章案例:华为任正非:商业思想家

第一章案例:华为任正非:商业思想家

第一章案例:华为任正非:商业思想家第一篇:第一章案例:华为任正非:商业思想家华为任正非:商业思想家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有一期评选出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华为科技公司总裁任正非是“商界巨子”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同一档位的有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传媒大亨默多克、俄罗斯石油巨头阿布拉莫维奇。

《时代》周刊的评论说,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8年创办的华为公司,如今已被电信巨头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华为2007年实际销售额125.6亿美元,首次超过北电网络的109.5亿美元,并晋级全球“五强”,分别位于思科(347亿美元)、爱立信(313亿美元)、阿尔卡特朗讯(279亿美元)、诺基亚西门子(210亿美元)之后。

一名跟随任正非多年的老员工介绍,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一有闲工夫,他就琢磨怎样将毛泽东的兵法转化为华为的战略。

而此前,任正非在部队期间就是“学毛标兵”。

仔细研究华为的发展,不难发现其市场战略、客户政策、竞争战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氏”斗争哲学的烙印。

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脑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华为期初“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应用。

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当时阿尔卡特、朗讯、北电网络等巨头把持着国内市场,任正非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迅速攻城略地,通讯设备价格也直线下降。

1996年,华为看是在全球如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市场。

据称,华为在内部还有例行的民主生活会,不变的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华为基本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是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华为固守通讯设备供应这个战略产业,除了一种维持公司运营高压强的需要,还为结成更多战略同盟打下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让洋对手睡不安枕的战略游弋者
一、试对任正非的个性特征进行描述
答:对任正非的个性特征描述如下:
(一)专业的坚持:如果没有专业的眼光,在那个只要开公司傻瓜都能赚到钱的暴利时期,怎么可能如此费心费力来搞研发。

(二)现实的智慧:
1、任正非选择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一种高超的战略,这不能不说是他的过人的智慧。

2、选择与电信商合资与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是一石数鸟。

3、内部银行与员工持股,把发出去的高工资大部分又收回到公司名下,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减少了公司对资金需求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了对员工的重视,增加凝聚力。

4、严格的军事化培训和管理制度,洗去“少爷”、“公主”们身上的骄气、娇气,胡罗卜与大棒并举,确保团队的效率与稳定。

5、借技术和产品优势,打好政治牌和外交牌,一个民营企业的产品能短短几年内就成为国家对外交往中资本和技术输出的一张牌,没有高超的智慧就不可能达到的。

(三)高超的谋略:任正非毕竟是四十三岁才开始创业,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有激情更有谋略,表现在对毛泽东思想的活学活用,这些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创新:华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活下去,企业的硬道理》、《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等文章和讲话中都能反映出来,尤其是在与外商争夺国内市场上是,不惜代价,寸土不让,应验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战略、战术思想。

(四)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任正非的军旅行生涯使得其有能把政治的责任感与商业的进行有机结合,狼群式的市场拓展模式、培训机制、企业管理模式,把一群“散漫、自由、富于幻想、不安份、喜欢浅尝辄止的创新”的一群天之娇子,汇聚在华为的大旗下,这是IT行业大部分企业做不到的。

二、任正非的哪些个性特征促使取得了成功?
答:任正非凭借着专业的坚持、现实的智慧、高超的谋略、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促使他取得了成功。

三、成功企业家应具备哪些个性特征,任正非是否具有这些特征?
答:成功的企业家应具备:1、战地指挥家。

2、胸怀坦荡。

3、团队组建、信念的传播能力。

4、感染力和凝聚力。

5、“做大梦”的能力。

6、同情心。

7、
预知能力。

8、医治能力。

9、致力培养员工的成长。

10、建立网络能力。

任正非同样具有这些特征。

四、参考《我的父亲母亲》、《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三篇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的文章,阅读后说说你对任正非的印象。

答:每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华为公司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与任正非的专业智慧和坚持是分不开的。

同时任正飞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使命,同时也不乏浪漫主义的情怀,否则就不可能有华为的今天。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坚韧、有偏执狂精神,但不乏胸怀与远见。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任正非感谢生活给自己的馈赠。

穷困是有大作为的人的第一桶金,饥饿感就是一个人不竭的动力源。

他认为:“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在高技术领域活下去更需要超凡的毅力。

任正非甘愿把自己藏于九地之下。

商人们花巨资才可以现身的媒体盛事,企业家们趋之若鹜的工商联副主席和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他守拙婉拒。

别人的价值在广场上,他的价值在对企业经营的专注上。

他是沉默、孤独、果决、不求闻达、坚持到底的人,而具有敢于胜利的大勇,总能对一切胜利者以及对每次胜利的偶然因素做出独立而精辟分析。

华为因为任正非而成功,任正非因为思想而杰出,一个历经人生冷暖的灵魂,从最低的山谷,走到了人生的正午,避开喧闹,获得一种静观。

看事、看人、看物都有了别样的视野。

他常常根据企业、市场、大环境的发展,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洞见和教益的美文,说公司、谈战略、话做人。

他对中国人素质教育的建言、对“冬天”的忧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旷野呼喊,既能与一线员工保持共鸣,又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有些思想甚至直接被国家领导人所熟悉和欣赏。

任正非是一条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他避开喧嚣,远离闹市,却掌握了新的驾驭媒体的艺术:他常常根据情势发展,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洞见和教益的文章,说公司、说战略、说做人,从而把引导公众与教育员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他对基础教育地位的建言、对“冬天”的忧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旷野呼喊,既能与一线员工保持共鸣,又能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大巧若拙,攻藏兼备,完全由自己掌握节奏!
任正非正是凭借着清晰的战略规划、超前的指导思想、优秀的个人才华,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了一个跻身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的“华为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