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溶液的配置

合集下载

标准溶液配置操作规程

标准溶液配置操作规程

1用移液管配制标准溶液1.1 移液管的准备1.1.1 配制标准溶液前,移液管需用稀盐酸浸泡4小时以上。

1.1.2 用蒸馏水润洗干净,用洗耳球吹出残液,晾干。

1.2 移液管的使用1.2.1用待取液润洗3次(取用购买的标准溶液时用丙酮溶液润洗两次以上,自然晾干)。

1.2.2 使用时,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将移液管插入供试品溶液液面下约1cm,不应伸入太多,以免管尖外壁粘有溶液过多,也不应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而吸空。

这时,左手拿橡皮吸球轻轻将溶液吸上,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应随容器内液面下降而下降。

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标线以上约1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并使与地面垂直,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向上提取移液管并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尖端外残留溶液,用滤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

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使容器微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待溶液停止流出后,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

注意此时移液管尖端仍残留有液体,不可吹出。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如上所述将吸取所需体积的标准溶液移入容量瓶后,加入适量的王水或硝酸(一般为10%),用蒸馏水定容即可。

1.4 使用移液管的注意事项1.4.1 移液管不能在烘箱中烘干。

1.4.2 移液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1.4.3 配制同一组标准溶液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1.4.4 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1.4.5 在使用移液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用移液器配制标准溶液2.1 移液器的准备2.1.1 根据所取标准溶液的体积选择适当型号的微量移液器。

2.1.2 旋转体积旋转圈调至所需溶液刻度。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用来确定分析物质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配置标准溶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高效地进行实验。

二、材料准备。

1. 分析纯试剂,用于配置标准溶液的试剂必须是分析纯级别的,确保溶液的纯度和稳定性。

2. 纯水,配置溶液所需的水应当是经过蒸馏或者离子交换处理的纯水,以避免杂质对溶液浓度的影响。

3. 称量仪器,需要准确称量试剂和水的质量仪器,例如电子天平。

4. 容器,配置溶液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最好是玻璃容器,以避免其他材料对溶液的污染。

5. PH计、电导率计等辅助仪器,根据需要可以准备PH计、电导率计等辅助仪器,以确保溶液的质量。

三、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浓度,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所需的标准溶液的浓度,通常可以根据实验方法或者质量标准来确定。

2. 称量试剂,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准确称量所需的试剂,注意称量时要使用准确的称量仪器,并严格按照配比称量。

3. 溶解试剂,将称量好的试剂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纯水,搅拌溶解,直至试剂完全溶解。

4. 定容,将溶解好的试剂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纯水,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所需的标准溶液。

四、注意事项。

1. 清洁,容器和仪器要保持干净,避免杂质对溶液的影响。

2. 精确,称量试剂时要尽量精确,以确保溶液的浓度准确。

3. 搅拌,溶解试剂时要充分搅拌,以确保试剂完全溶解。

4. 校准,配置好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校准,确保溶液的浓度符合要求。

五、总结。

配置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工作中常见的操作,正确的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实验工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在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质量控制、仪器校准等工作。

标准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正确的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的浓度和成分。

在配置标准溶液之前,首先要明确所需溶质的浓度和成分,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质作为溶质。

2. 称量溶质。

根据所需浓度和成分,称取适量的溶质,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称量,确保称取的溶质质量准确无误。

3. 溶解溶质。

将称取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溶质完全溶解。

4. 定容至刻度。

在溶质完全溶解后,使用蒸馏水或其他溶剂将溶液定容至容量瓶的刻度线,同时进行轻轻摇晃使溶液充分混合。

5. 标定溶液。

配置完成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标定,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或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所配置溶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容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应选择干净、无油污的容器,并且要确保容器的刻度线清晰可见。

2. 注意称量精度。

在称取溶质时,要使用精密天平,并且注意称取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称量精度的影响。

3. 溶质溶解度。

在溶解溶质时,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可以适当加热或加入辅助溶剂以提高溶质的溶解度。

4. 定容操作。

在定容至刻度时,要注意定容至刻度线而非刻度上方或下方,避免溶液浓度的偏差。

5. 标定方法。

标定溶液的方法应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确保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

标准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正确的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容器、精确称量、合理溶解和定容操作,同时要进行标定以确保所配置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在实验室工作中的标准溶液配置有所帮助。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哪些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哪些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哪些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是具有准确浓度的溶液,用于滴定待测试样。

其配制方法有直接法和标定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基准物质,溶解后定量转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根据称取物质的质量和容量瓶的体积,计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例如,称取1.471g基准物质
K2Cr2O7,用水溶解后,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即得K2Cr2O7溶液的量浓度=0.02000mol/L。

或将其写作[K2Cr2O7]=0.02000mol/L。

2.标定法
有些物质不具备作为基准物质的条件,便不能直接用来配制标准溶液,这时可采用标定法。

将该物质先配成一种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另一份溶液)来标定它的准确浓度。

例如HCl试剂易挥发,欲配制量浓度CHCl为0.1mol/L 的HCl标准溶液时,就不能直接配制,而是先将浓HCl配制成浓度大约为0.1mol/L的稀溶液,然后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如硼砂对其进行标定,或者用已知准确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来进行标定,从而求出HCl溶液的准确浓度。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选用与被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试样”来标定标准溶液,#检验以消除共存元素的影响,提高标定的准确度。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一、概述。

在化学实验和分析过程中,标准溶液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用来测定其他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因此,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标准溶液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步骤。

1. 确定所需溶质和溶剂。

首先,需要确定所需配置的标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需要测定浓度的物质,而溶剂则是用来稀释溶质的溶液。

2. 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准确的,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3. 称量溶质。

使用精密天平称量所需的溶质质量,确保称量的准确性。

4. 溶解溶质。

将称量好的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温度。

5. 调整容积。

根据需要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加入适量的溶剂,调整容积至所需的体积。

6. 混合均匀。

最后,需要充分混合标准溶液,确保溶质均匀分布在溶剂中。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准确的实验数据。

在计算所需溶质质量和调整容积时,需要使用准确的实验数据,以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

2. 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玻璃仪器,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注意溶质的溶解度。

在溶解溶质时,需要注意其溶解度,避免溶质溶解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4. 校正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条件进行校正,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四、总结。

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步骤,正确的配置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注意实验中的各项细节,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帮助。

标准溶液配制

标准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一、1N、0.5N、0.1N硫酸标准溶液1、配制1N硫酸标准溶液量取98%的浓硫酸28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0.5N硫酸标准溶液量取98%的浓硫酸14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0.1N硫酸标准溶液量取98%的浓硫酸28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2、标定1)标定方法1N硫酸标准溶液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0.5N硫酸标准溶液吸取10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0.1N硫酸标准溶液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2)计算N=N1*V1/V式中:V1-碳酸钠基准液用量 mlN1-碳酸钠基准液当量浓度V-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 ml二、10%、25%10%硫酸溶液量取98%的浓硫酸60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25%硫酸溶液量取98%的浓硫酸160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2、标定1)标定方法10%硫酸溶液吸取配制好的10%的硫酸溶液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D甲基红指示剂,用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应在10.85ml以上,方可达到10%浓度)25%硫酸溶液吸取配制好的25%的硫酸溶液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D甲基红指示剂,用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应在30.05ml以上,方可达到10%浓度)2)计算N=1000*d*x%/E式中:d-所配硫酸的比重查表x%-所配硫酸百分比浓度E-硫酸的当量 g根据上式算出已配置硫酸溶液的当量浓度V1=N*V/ N1式中:N-计算出所配硫酸溶液的当量浓度N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所取硫酸的用量 ml根据上式算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用量三、1N盐酸标准溶液的配置1、配制量取36%的盐酸86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2、标定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和校准仪器。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常用的标准溶液。

1. 标准物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标准物质,如氧化钾、氯化钠等。

这些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标准物质时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来源。

2. 溶剂。

选择适当的溶剂也是配置标准溶液的关键。

常用的溶剂有纯水、乙醇、甲醇等,不同的标准物质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来溶解。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纯度和溶解度,以确保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浓度。

在配置标准溶液之前,需要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所需的溶液浓度。

浓度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所需的标准物质量。

2. 称量标准物质。

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取相应的标准物质。

在称量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的天平,并注意避免标准物质的飞溅和挥发。

3. 溶解标准物质。

将称取好的标准物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式将其充分溶解。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标准物质完全溶解并避免溶液的挥发和污染。

4. 定容。

将溶解好的标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定容至刻度线。

在定容过程中,需要注意容量瓶的清洁和溶液的均匀混合,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

1. 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纯度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标准物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2. 溶剂的纯度和溶解度也会影响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注意其质量。

3. 在配置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方法操作,并注意称量、溶解和定容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4.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需要储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总结。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引言。

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试剂,它具有已知浓度和成分的特点,可用于定量分析、质量控制和校准仪器等方面。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化学分析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二、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1. 选择纯净试剂。

配置标准溶液首先要选择纯净的试剂,以确保溶液的成分和浓度准确无误。

在选择试剂时,应优先选用分析纯试剂或者超纯试剂,避免使用含有杂质的试剂。

2. 精确称量。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称量,以确保溶液的浓度准确。

在称量试剂时,应当小心操作,避免试剂的飞溅和损失。

3. 溶解和稀释。

将已称量的试剂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再用溶剂稀释至定容体积,得到所需的标准溶液。

在溶解和稀释过程中,应当充分搅拌,以确保试剂充分溶解并均匀分布。

4. 校正浓度。

配置完成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浓度的校正,通常可以通过比色法、滴定法等方法进行。

校正浓度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

1. 实验室环境。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应选择干净整洁的实验室环境,避免外界杂质的污染。

同时,要注意避光保存,以防溶液受到光照而发生变化。

2. 操作规程。

在配置标准溶液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的情况。

3. 定容体积瓶的使用。

在稀释标准溶液时,应使用专用的定容体积瓶,并严格按照标定温度进行操作,以确保溶液的浓度准确。

四、结语。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化学分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期本文介绍的标准溶液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能够对化学分析工作者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溶液的配制、领用制度
1 基本要求
从事标准溶液配制的人员需持相应的上岗合格证。

所用化学药品试剂无异常现象。

标准溶液制备水符合GB/T 6682中的“三级水”的要求。

制备标准溶液所用的玻璃计量器具必须符合A级要求。

天平经检定合格。

制备标准溶液的容器应清洁,与溶液无反应。

2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标准溶液岗位人员按分析检验规程实施配制,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与计划浓度之差不超过5%,标定时的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2人各做4平行),结果的绝对误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取四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a) 浓度为0.1mol/L标准溶液允许误差为有效数字第四位±2;
b) 浓度为0.5mol/L标准溶液允许误差为有效数字第四位±5;
c) 浓度为1.0mol/L标准溶液允许误差为有效数字第四位±1;
d) 浓度为0.25mol/L标准溶液允许误差为有效数字第四位±3;
e) 其它浓度的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但EDTA标准溶液要求不大于0.1%。

直接配制和经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浓度采用四位有效数字。

要求空白试验的溶液需定期或检测前进行空白测
定。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 mol/L标准溶液时,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在标定标准溶液时,应代入温度、仪器和空白试验的补正值,在使用标准溶液有高精度要求时,也应代入温度的体积校正系数。

计算过程按GB8170标准进行处理。

3 标准溶液的管理
贮存标准溶液的容器应符合GB601,GB602标准要求。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应贴标签,标明溶液的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有效截止期。

各种标准溶液有效期可根据规程要求以及溶液的性质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二个月。

标准溶液一旦发现混浊、沉淀或颜色变化等异常时,应停止使用。

各分析室无配制标液资格和条件的人员不得用稀释方法改变标准溶液原有的浓度。

超过有效期的标准溶液应停止使用,重新标定或改作非标准溶液使用。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贮藏室内分类摆放,取拿方便,避免阳光直射。

4 标准溶液的发放与领用
无配制标准溶液资格的分析室应从质检处标准溶液配制岗位领用,有资格的分析室可在授权范围内配制标准溶液自用。

领用或盛装标准溶液的容器应清洁、无破损,并事先贴有需领标准溶液的标签。

发放标准溶液必须两人共同发放,发放前需核准所发标准溶液的名称、浓度,有效期与领用瓶标签一致,由一人主发,另一人复核。

所发放的标准溶液必须在有效期内。

所发放的标准溶液需有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发放日期、标准溶液名称、浓度、数量、领用人及发放人、复核人,必要时另附加备注说明。

质检处每周一、三、五为标准溶液发放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