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溶液配置讲述
标准溶液的配置

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溶液类型,它的准确配制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配制标准溶液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试剂,包括纯净的溶剂、准确称量的标准品和必要的玻璃仪器。
在进行配制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干净整洁,并且标准品的纯度和浓度信息是准确无误的。
其次,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准确无误。
在称量标准品时,需要使用精密的天平,并严格控制称量误差,以确保标准品的浓度精确到达到实验要求。
在溶解标准品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避免出现局部浓度不均匀的情况。
另外,配制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光、保持温度稳定等操作,以确保标准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配制完成后,需要使用适当的容器将标准溶液储存妥善,避免受到污染或挥发,从而影响其浓度和准确性。
此外,配制标准溶液的实验操作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经验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最后,配制标准溶液后需要进行浓度的确认和校准,以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注意标准溶液的保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配制标准溶液是一项需要严格操作和高度注意的实验工作,只有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经验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实验工作中的标准溶液配制有所帮助。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制备

标定法
总结词
标定法是通过滴定分析法,使用已知浓度的酸(如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消耗的酸体积计算 出氢氧化钠浓度的标定方法。
详细描述
标定法是制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标定过程中,需要使用精确的 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确保滴定操作准确无误。同时,应选择高纯度的试剂和优化的实验条件,以减小误差。
如果多次实验结果一致,且与标准值接近,则认为结果可靠;如果 存在较大偏差,则需查找原因并重新制备。
06
结论
制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意义
1 2 3
化学分析的基准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的常用基准,用 于标定其他溶液的浓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工业生产的需要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原料的浓 度和比例,制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有助于实现这 一目标。
THANKS
感谢观看
减小误差的方法
采用精确的称量方法,多次称量以减 小误差;溶解和转移过程中要小心操 作,避免溅出;定容时使用精确的容 量瓶,确保溶液体积准确。
结果的可靠性评估
重复性实验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与标准值比较
将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与已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判 断结果的可靠性。
可靠性判断
05
结果分析
计算浓度
计算公式
根据称量法,使用公式$c = frac{m}{V}$计算浓度,其中$m$为 称量的氢氧化钠质量(单位:克), $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升)。
注意事项
确保称量准确,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 和容量瓶,以减小误差。
精度和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误差可能来源于称பைடு நூலகம்、溶解、转移和 定容等步骤。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在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质量控制、仪器校准等工作。
标准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正确的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的浓度和成分。
在配置标准溶液之前,首先要明确所需溶质的浓度和成分,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质作为溶质。
2. 称量溶质。
根据所需浓度和成分,称取适量的溶质,使用精密天平进行称量,确保称取的溶质质量准确无误。
3. 溶解溶质。
将称取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溶质完全溶解。
4. 定容至刻度。
在溶质完全溶解后,使用蒸馏水或其他溶剂将溶液定容至容量瓶的刻度线,同时进行轻轻摇晃使溶液充分混合。
5. 标定溶液。
配置完成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标定,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或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所配置溶液的浓度。
三、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容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应选择干净、无油污的容器,并且要确保容器的刻度线清晰可见。
2. 注意称量精度。
在称取溶质时,要使用精密天平,并且注意称取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称量精度的影响。
3. 溶质溶解度。
在溶解溶质时,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可以适当加热或加入辅助溶剂以提高溶质的溶解度。
4. 定容操作。
在定容至刻度时,要注意定容至刻度线而非刻度上方或下方,避免溶液浓度的偏差。
5. 标定方法。
标定溶液的方法应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确保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总结。
标准溶液的配置是实验室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正确的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容器、精确称量、合理溶解和定容操作,同时要进行标定以确保所配置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在实验室工作中的标准溶液配置有所帮助。
实验六 溶液的配制

移液管使用
2. 将洗好的移液管插入待移取 的溶液中,管尖端在液面下 管尖端在液面下1-2 的溶液中 管尖端在液面下 厘米处,用以上吸取溶液的操作 厘米处 用以上吸取溶液的操作 同样吸取溶液,直到高于刻度. 直到高于刻度 同样吸取溶液 直到高于刻度 移去洗耳球,右手食指迅速堵住 移去洗耳球 右手食指迅速堵住 管口.管的末端贴在盛溶液的器 管口 管的末端贴在盛溶液的器 皿内壁上,略微放松食指 略微放松食指,用拇 皿内壁上 略微放松食指 用拇 指和中指轻捻管颈,使溶液平稳 指和中指轻捻管颈 使溶液平稳 下降,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 下降 直到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 相切,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使 相切 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使 溶液不再流出. 溶液不再流出
将准确称量的试剂放在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使之溶解。 将准确称量的试剂放在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使之溶解。用玻 棒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玻棒应尽可能保持在烧杯或容量瓶内 棒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玻棒应尽可能保持在烧杯或容量瓶内,玻棒尖 贴紧容量瓶内壁,使溶液沿玻棒缓缓流入容量瓶内。 端贴紧容量瓶内壁,使溶液沿玻棒缓缓流入容量瓶内。当烧杯内溶液全部 转移结束后,慢慢扶正烧杯,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移 厘米,避免烧杯与 转移结束后,慢慢扶正烧杯,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移1-2厘米, 杯嘴沿玻棒上移 厘米 玻棒间的一滴溶液流到烧杯外。 少量蒸馏水洗涤杯壁和玻棒3-4次 玻棒间的一滴溶液流到烧杯外。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杯壁和玻棒 次,每次 洗涤液均按同样操作移入容量瓶内,当溶液达到容量瓶容积的2/3时 洗涤液均按同样操作移入容量瓶内,当溶液达到容量瓶容积的 时,将容 量瓶沿水平方向摇晃 初步使溶液混均,再加水至接近标线处 沿水平方向摇晃, 接近标线处, 量瓶沿水平方向摇晃,初步使溶液混均,再加水至接近标线处,改用滴管 刻度线上方1厘米处 沿瓶颈内壁缓缓滴加蒸馏水, 厘米处, 在刻度线上方 厘米处,沿瓶颈内壁缓缓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弯月面确好 与标线相切。 与标线相切。 盖好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另一只手手指托住容量瓶底部,倒转容量瓶 倒转容量瓶, 盖好瓶塞,用食指压住瓶塞,另一只手手指托住容量瓶底部 倒转容量瓶, 使瓶内气泡上升到顶部,边倒转边摇动。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溶液混合均匀 直到溶液混合均匀。 使瓶内气泡上升到顶部,边倒转边摇动。如此反复多次 直到溶液混合均匀。 5. 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不宜长期存放溶液,若溶液需长期使用 应 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不宜长期存放溶液,若溶液需长期使用,应 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将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高一化学一定浓度溶液配制

2. 称量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 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
思考:
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应 如何操作?
3. 溶解
注意事项:
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因为在容量瓶上标 有温度和体积,这说明容量瓶的体积受温度影响。而物质的溶 解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热效应,如果用容量瓶进行此项操作,会 因热胀冷缩使它的体积不准确。
——
m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所需仪器
容量瓶
托盘天平 药匙
量筒
玻 烧杯 璃 棒
胶 头 滴 管
容量瓶的使用
1. 构造: 细颈、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2. 特点:
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上有刻度线 3.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4.气体溶质溶解于水的计算 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体溶解于 1000g水中,得到盐酸的密度为bg/mL,求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注意: 液体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不同物 质(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的体积没 有加合性;
;东莞货架 重型货架 模具货架
adrfqrji ;
2. 溶液稀释或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3.稀释与混合
例题 VLFe2(S04)3溶液中含ag SO42-,取此溶 液V/2,用水稀释成2VL,则稀释后溶液的 C(Fe3+)为( ) A.a/576V mol· L-l B.125a/36v mol· L-l C.250a/36v mol· L-l D.250a/48V mol· L-l 稀释定律:配制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C(浓溶液)· y(浓溶液)=C(稀溶液)· y(稀溶液) 100mL0.3mol· L-l Na2SO4溶液和 50mL0.20mol· L-lA12(SO4)3溶液混合后,在相 同温度下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20 B. 0.25 C. 0.40 D.0.50
配置标准溶液

配置标准溶液一、概述。
在化学实验和分析过程中,标准溶液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用来测定其他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因此,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配置标准溶液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步骤。
1. 确定所需溶质和溶剂。
首先,需要确定所需配置的标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需要测定浓度的物质,而溶剂则是用来稀释溶质的溶液。
2. 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准确的,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3. 称量溶质。
使用精密天平称量所需的溶质质量,确保称量的准确性。
4. 溶解溶质。
将称量好的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温度。
5. 调整容积。
根据需要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加入适量的溶剂,调整容积至所需的体积。
6. 混合均匀。
最后,需要充分混合标准溶液,确保溶质均匀分布在溶剂中。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准确的实验数据。
在计算所需溶质质量和调整容积时,需要使用准确的实验数据,以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
2. 选择合适的玻璃仪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和玻璃仪器,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注意溶质的溶解度。
在溶解溶质时,需要注意其溶解度,避免溶质溶解度过低或过高而影响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4. 校正实验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条件进行校正,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四、总结。
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步骤,正确的配置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注意实验中的各项细节,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帮助。
标准溶液的配置

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和质量控制。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于化学实验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溶剂。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首先要选择纯度高、浓度准确的化学试剂作为原料,并选择与试剂相容的溶剂。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优质的纯水作为溶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选择其他特定的溶剂。
其次,准确称量原料。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必须准确称量原料试剂,以确保溶液的浓度和成分符合要求。
在称量试剂时,应该使用精密的天平,并严格按照配制配方进行称量,避免因为称量不准确导致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差。
然后,溶解原料试剂。
将准确称量的原料试剂加入到溶剂中,通过适当的搅拌或加热的方式使其充分溶解,直到溶液呈现均匀透明的状态。
在溶解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溶剂的温度和搅拌的速度,以确保试剂充分溶解。
接着,定容配制。
将溶解好的试剂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溶剂定容至刻度线。
在定容配制时,要注意容量瓶的清洁和干燥,以及溶液的温度和密度,确保最终配制得到的标准溶液浓度准确。
最后,混匀溶液。
在配制完成后,需要充分混匀溶液,以确保溶液的均匀性。
通常可以通过轻轻摇晃容量瓶或使用搅拌器进行混匀。
混匀后的标准溶液即可用于化学分析实验中。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需要严格按照配制配方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准确无误。
此外,还需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避免外界因素对标准溶液的影响。
总之,正确配置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标准溶液,保证化学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提高化学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标准溶液配置

标准溶液配置一、概述。
标准溶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它的浓度和成分都是已知的,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和校准仪器。
正确配置标准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常用的标准溶液。
1. 标准物质。
在配置标准溶液时,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标准物质,如氧化钾、氯化钠等。
这些物质的纯度和稳定性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标准物质时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来源。
2. 溶剂。
选择适当的溶剂也是配置标准溶液的关键。
常用的溶剂有纯水、乙醇、甲醇等,不同的标准物质可能需要不同的溶剂来溶解。
在选择溶剂时,需要考虑其纯度和溶解度,以确保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
1. 确定溶液浓度。
在配置标准溶液之前,需要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所需的溶液浓度。
浓度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所需的标准物质量。
2. 称量标准物质。
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取相应的标准物质。
在称量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的天平,并注意避免标准物质的飞溅和挥发。
3. 溶解标准物质。
将称取好的标准物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式将其充分溶解。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溶解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标准物质完全溶解并避免溶液的挥发和污染。
4. 定容。
将溶解好的标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定容至刻度线。
在定容过程中,需要注意容量瓶的清洁和溶液的均匀混合,以确保标准溶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四、注意事项。
1. 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纯度对标准溶液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标准物质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
2. 溶剂的纯度和溶解度也会影响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并注意其质量。
3. 在配置标准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制方法操作,并注意称量、溶解和定容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4. 配制好的标准溶液需要储存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并定期检查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五、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溶液配置目录一.标准溶液配置--------------------------------------- 21.0.0588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2.0.1NNa2S2O3·5H2O标准溶液的制备,24.82g/L3.6N 醋酸(HAC)4.10%碘化钾溶液二.指示剂 -------------------------------------------- 31.甲基橙2.甲基红3.酚酞4.10%铬酸钾指示液5.0.5%淀粉指示液6.碘化钾淀粉试纸7.还原黄G试纸的制备三.试剂的测定---------------------------------------- 41.次氯酸钠质量浓度的测定2.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3.冰醋酸(HAC)S)4.硫化碱(Na25.双氧水质量浓度及分解率的测定6.烧碱浓度测定7.双氧水浓度测定四.测试方法------------------------------------------- 61.比移值测定法(滤纸/染液上升法)2.缩水率测定3.pH值的测定4.生物整理用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4.1.滤纸崩溃法4.2.CMC粘度法一.标准溶液配置1.0.0588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称取9.5g纯高锰酸钾(KMnO4)溶于1L蒸馏水中,再煮沸15min左右,待冷却后盖紧,避免与尘埃及有机物接触,同时不可与强光接触。
静置数天后,用石棉过滤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暗处,然后用草酸钠标定。
2.0.1NNa2S2O3·5H2O标准溶液的制备24.82g/L制备:称取25g化学纯粹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解于1L新煮沸(煮沸以驱除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和防止微生物的作用,如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硫代硫酸钠起分解作用)。
而冷却的,加有0.1g无水碳酸钠的蒸馏水中,搅动使溶解,移入暗色大瓶中保存,瓶口用塞子盖紧,待校准。
制备或保存时应注意下列几点:日光能促进Na2S2O3溶液分解作用,所以Na2S2O3溶液应该保存在清洁的有色瓶中,尽可能避免和空气接触.制成的Na2S2O3溶液,它的浓度随放置时间稍有改变,在最初10~14天中,浓度常常有些增加,过此以后浓度就会慢慢减小.若在配置溶液时加入Na2CO3,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约为0.01~0.02%,就可以防止溶液的分解.校准:以化学纯粹的重铬酸钾K2Cr2O7作基准物校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规定.原理:当加于K2Cr2O7中的KI及HCl(或H2SO4)之量为过量时,析出的碘与重铬酸钾的量相当.滴定时Na2S2O3溶液的消耗量与析出的碘之量相当.因此,在滴定终了时硫代硫酸钠的耗用量与重铬酸钾的量相当.操作:将化学纯粹的重铬酸钾放在120~125℃的烘箱内烘1小时.冷却后称取0.1g,置于300ml的定碘瓶中,加水50ml,加10%KI溶液20ml及6N HCl 溶液5ml,充分摇动混和,盖住瓶塞,在暗处静置5min,使碘充分析出,加水100ml稀释摇匀.然后由滴定管中滴下Na2S2O3溶液(开始滴定时不用加指示剂),滴至溶液显现淡黄色(这时表示只有少量的碘留下)时,加入淀粉溶液3~5ml,继续用同一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而变成三价铬离子Cr+++的绿色时为止(在这实验中滴定最后所得的溶液并不是无色的,因为三价铬离子使溶液当有淡绿色).记录Na2S2O3溶液用量后,再多加一滴Na2S2O3溶液,检查是否已经到达终点,如果这时颜色不再改变,表示滴定已经完成.根据碘的挥发性,碘量法的滴定必须在定碘瓶中冷的状态下进行.计算:校准剂重量(纯)NNa2S2O3=────────────────────────所耗用被校准液毫升数X校准剂毫升克当量0.1或:NNa2S2O3=───────────V × 0.04904式中NNa2S2O3――要求得的硫代硫酸钠规度V――所耗用确定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毫升数0.1――校准剂重铬酸钾的称出量0.04904――重铬酸钾的毫克当量数.3.6N 醋酸(HAC):将化学纯粹的冰醋酸350ml用水稀释至1升.4.10%碘化钾溶液:把10g碘化钾溶解于100ml水中.二.指示剂1.甲基橙●为橙黄色粉末或结晶性鳞片,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但不溶于酒精中.●变色范围:pH3.1~4.4,颜色由红变至棕黄●1%甲基橙指示液:溶解甲基橙0.1g于100ml热水中,如有必要,加以过滤.2.甲基红●为暗红色的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中.●变色范围:pH4.2~6.5,颜色由红色变至黄色.●1%甲基红指示液:溶解甲基红0.1g于100ml 80%的酒精中,如有必要,加以过滤.3.酚酞●为白色的结晶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中.●变色范围:pH 8.2~10,颜色由无色至红色.●1%酚酞指示剂:溶解酚酞1g于100ml 80%的酒精中,缓慢滴入0.1N烧碱液到微红色.●酚酞指示剂加入烧碱的原因:由于酒精放置时间久暂的不同,受到外界所引起的氧化性也不一样,因此呈现不同程度的酸性,若不预先用稀淡的烧碱加以中和,则酚酞指示剂本身势必要消耗一定的碱,这对指示剂的要求是不恰当的,所以必须要用稀碱液中和全部酒精经氧化后生成的酸.4.10%铬酸钾指示液●溶解10g化学纯粹的铬酸钾K2CrO4于100ml水中.5.0.5%淀粉指示液●将0.5g氯化锌(或水杨酸)溶解于100ml水中,过滤煮沸.另取2.5g 可溶性淀粉,置于小研钵中,加少量水研匀使成细糊,倒入正在煮沸的氯化锌(或氯化汞)溶液中,继续煮沸3-5min,并时加搅拌,冷却后加水稀释到500ml,搁置片刻,然后倾取基澄清液应用.●氯化锌的作用:作淀粉指示液保藏时的防腐剂,以防分解.6.碘化钾淀粉试纸●取10%碘化钾溶液5ml,加到500ml的0.5%淀粉指示液中.然后将滤纸在碘化钾淀粉溶液里浸渍片刻,取出烘干即成.7.还原黄G试纸的制备用还原染料浸染色时(如卷染),需要测试染液中保险粉的用量是否足够!染液中保险粉用量可用还原黄G试纸进行检验:将试纸浸入染液,3min之内应由黄变蓝,如试纸变蓝缓慢,即表明保险粉含量不足,必须增加用量.取还原黄G 2.5g,用太古油(润湿剂)调成浆状,加入100ml热水,加入3 6°Bé烧碱20ml,调匀后,加入50℃热水(蒸馏水)1000ml,加保险粉10g,还原10~15min。
以白色滤纸浸入蓝色隐色体中3~5min,然后取出,在空气中氧化、变成黄色、晾干即成。
三.试剂的测定1.次氯酸钠质量浓度的测定1>.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表示.有效氯含量的测定可用碘量法或亚砷酸钠法.这里采用碘量法.2>.主要化学品:硫代硫酸钠(C.P.)、碘化钾(C.P.)、冰醋酸(C.P.)、淀粉指示剂3>.试剂配制:硫代硫酸钠C(Na2S2O3)=0.1mol/L溶液、醋酸C(HAC)=6mol/L溶液、10%碘化钾溶液4>.步骤:准确移取次氯酸钠漂液10ml,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然后准确移取25ml,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10mL 10%碘化钾溶液,10mL 6mol/L的醋酸溶液,放置暗处5min.然后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析出的碘,在溶液中变成微黄色时,加入3mL 0.5%淀粉指示剂,继续滴至蓝色褪去即为终点(半分钟内不再呈现蓝色).记录所耗用的硫代硫酸钠的量.作3个平行试验,取平均值.5>.计算:NaClO + 2KI +H2O → NaCl + I2+2KOHI 2 + 2Na2S2O3→ 2NaCl + Na2S4O6C(Na2S2O3) × V(Na2S2O3)有效氯(g/L)=──────────────× 35.5V漂液V漂液=(10/500) ×25有效氯(g/L)=71 × C(Na2S2O3) × V(Na2S2O3)2.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一般优良的漂白粉含有效氯约30-50%。
高浓度的漂白粉称漂白精,含有效氯一倍于普通漂白粉。
有效氯是指漂白粉的有效成份,即一定量的漂白粉与酸作用后所生成的氯量,用百分率表示。
用称量瓶精确称取试品约5g,移置瓷研钵中,加少量水(约20ml)研磨成匀和的糊状,再加水搅拌,静放数分钟待粗粒沉降,倾出上层清液,经漏斗注入500m l的容量瓶中,研钵中残存的试品仍加少许水研磨后注入容量瓶中,如此反复数次,最后将研钵洗净,亦注入量瓶中,继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50ml的单标移液管移取此匀和的试品溶液50ml于300ml锥形瓶中,再加水100ml,漂白粉的水解作用而放出少量的氯 ,加入20ml 10%KI溶液,试品即变成淡黄色.加6N HAC 15ml,试品即变成深黄色,用0.1N 硫代硫酸钠滴定,愈速愈好.滴至溶液成淡黄色时,加入淀粉溶液数滴,继用0.1N 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滴至试品蓝色消失为止. 计算公式:硫代硫酸钠当量浓度×体积毫升数×35.457×(100/1000)有效氯(Cl 2)%= ──────────────────────────试品重量×(50/500)0.1N 硫代硫酸钠毫升数×0.003547有效氯(Cl 2)%= ────────────────-×100试品重量×50/5003.冰醋酸(HAC )测定百分含量 操作:吸10ml 冰醋酸于1000ml 的容置瓶中,加入蒸馏水搅匀。
吸稀释后的冰醋酸10ml 入三角瓶加蒸馏水100ml 酚酞2滴。
用0.1N NaOH 滴定至红色,另吸10ml 浓冰醋酸称重W (冰醋酸)。
计算:0.1×V NaOH(ml)×60.4×100X %= ────────────────×100%W (冰醋酸)×100合格:HAC 含量98+1%。
4.硫化碱(Na 2S )测定百分含量: 操作:用称量瓶精确称取试品5g ,溶于100毫升的水中,用水洗入500毫升的量瓶中,加水至标记,用单标移管吸取试品溶液50毫升,使呈酸性,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立即以0.1N 碘溶液滴定,滴至试品溶液呈蓝色时为止。
计算:N(I 2) × V(I 2) ×( 78.05/2000)Na 2S %= ────────────────-×100试品重量×(50/500)合格:Na 2S 含量60+3%。
5.双氧水质量浓度及分解率的测定 1>.主要化学品:硫酸(C.P.)、高锰酸钾(C.P.) 2>.试液: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6mol/L 硫酸溶液 3>.步骤:取5ml 过氧化氢漂液置于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0mL 6mol/L 硫酸溶液,然后用0.1mol/L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自无色变成微红色时(半分钟红色不消失)即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