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岳麓版练习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岳麓版练习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岳麓版练习题第二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列强时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国民党讲帝国主义写进新三民主义。

材料说明( )A、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B、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不断完善的C、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的开端D、近代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具有继承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其主要依据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资政新篇》的实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

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

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

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

”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C、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D、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A、坚持斗争14年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中央政权C、制定颁布了革命纲领D、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特权《南京条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赔款《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二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镇压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思想渗透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育(2)基本认识:①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②从列强侵华目的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③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④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究的特征(1840—1919年)项目19世纪70年代之前19世纪70年代之后史实禁烟运动、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政府新政立宪、辛亥革命、争中爱国官兵的抵抗、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等新文化运动领导阶级主体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基本是旧式斗争,地主阶级的探索最终失败现代化色彩明显,程度渐深,大部分活动都有新的目标和手段,占领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性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当时还未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习题精选[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习题精选[

最新精选岳麓版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第1题【单选题】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是1919年5月4日《时事新报》刊登的一幅漫画。

这幅漫画( )A、说明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B、促使国共两党进行北伐战争C、引发国内民族情结的高涨D、体现出中日民族矛盾的高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 )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渡江夺胜利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渡江夺胜利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渡江夺胜利D、渡江夺胜利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

”由此可见孙中山主张( )A、联合无产阶级革命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反对帝国主义压迫D、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孙中山说:“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五四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

”在孙中山看来,“这次学生运动”取得巨大成果的主要原因是A、青年学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B、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参与领导C、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D、社会各阶层爱国力量的联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 辛亥革命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 辛亥革命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

最新精选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

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

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有误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

”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D、提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汉学家许华茨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一事件“常常被认为是“表面的”,它没有社会的革命。

不过这一事件仍然结束了整个君主政体,使之合法化的宇宙思想也崩溃了。

”这一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新中国成立【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晚清世界历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

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习题精选

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习题精选

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

与图中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

”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结束专制统治B、易引发军阀割据C、强化中央集权D、实现民族独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麦梦华评价《临时约法》时指出:“我虽采用法制,然《约法》所定总统之权视法制则远有不逮,其荦荦大者约有数端:(一)法总统得上院之同意有解散议会之权,我则并此而无之;(二)法总统有召集议会之权,而我之参议院得自行集会闭会;(三)法总统有任命官吏之权,而我则任命阁员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四)法总统有交还议案法案求下院再议之权,我则无此规定。

”据此可知《约法》( )A、具有责任内阁之体用而无责任内阁之精神B、制定时具有“因人设法”的理性和进步因素C、制定者尚缺乏对西方宪政理性和成熟的认识D、因总统权力受国会限制而体现民主宪政意识【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侧漫画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导致了(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爆发五四运动C、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10年武汉市加紧修建一花岗岩纪念碑,100米的塔高喻指该事件爆发100周年,花岗岩塔体喻指革命者坚定的革命意志,该纪念碑纪念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习题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习题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习题精选第五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近代史上,长江中游地区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导致自然经济破坏加剧开始于( )A、19世纪40、50年代B、19世纪60、70年代C、19世纪80、90年代D、20世纪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又说“广东之斩夷首,捐舰者皆义民”,“两禽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

”据此可知魏源( )A、重视人民群众力量B、主张沿海官兵与夷人顽强作战C、提倡官民共同抗战D、践行“师夷长以制夷”的思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896年英国商人在杭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

其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在中国律师团的追索被法国法院驳回后,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在巴黎拍卖了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青铜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掠走兽首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事件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838年9月林则徐的奏折写到“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

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A、整顿吏治B、禁止吸食C、严惩贩卖D、断绝外贸【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习题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习题 岳麓版必修1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近代曾被列强侵占。

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

答案:C2.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解析:禁烟运动发生在1839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义和团运动对八国联军侵华进行了顽强阻击,故本题选B。

答案:B3.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

这反映了清朝( )A.重获国家之独立B.与列强和平相处C.外交迈向近代化D.对世界全面开放解析: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独立之言,故A项错误;列强对中国不可能和平相处,故B项错误;材料中“总理衙门,英国设立使馆,设立外务部”体现晚清政府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故C项正确;对世界全面开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C4.下列史实反映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20世纪初期出现的是(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C.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传教解析:抓住关键词“20世纪初期”,A发生于1842年《南京条约》后,B发生于1895年《马关条约》后,C发生于1901年《辛丑条约》后,D发生于1856年《天津条约》后。

答案:C5.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其核心依据应是(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解析: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项正确;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驻军京津地区、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只能反映列强获取权益,不能体现题干中的核心依据,故B、C、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关于右面这幅浮雕,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事件发生于19世纪三十年代②领导人是林则徐③它是中国人民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④法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⑤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坚强决心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遗患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遗患于无穷”的有( )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07年9月20日,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以6 910万港元,成功购入圆明园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之马首铜像”,并将其捐给国家。

马首铜像在海外漂泊一百四十多年后又回到祖国,导致它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4.鸦片战争前,道光帝曾要求粤东夷船“出具永不售卖鸦片烟土”。

道光帝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A.鸦片走私危害了清朝统治 B.林则徐等上书请求禁烟C.鸦片流入有损人民的健康 D.人民强烈要求政府禁烟5.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6.“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呆如寒鸡。

”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

这条标语应出于(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C.辛亥革命中 D.北伐战争中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矿藏开采,“小则准乡,大则准县,尤大者准省及省外之人来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岳麓版课后
练习
第1题【单选题】
从内容上看,以下两个文件共同的进步性表现在( )
A、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D、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B、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专制独裁
D、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
A、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
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
C、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B、民主精神
C、追求真理
D、文化启蒙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