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2019-5-19 CHINA郑州陆游简介一、生平简介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诗人,曾在川陕一带从军九年。
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等。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二、正史介绍※头角峥嵘:遭权臣压,顺其自然※陆游自幼聪慧过人,12岁即能为诗文。
身处乱世,剑法精通。
不谦虚地说,颜值极高,却偏偏文武全才。
更要命的是,文能独尊诗坛,武可勇冠三军。
晚年回忆录中,记得很清楚:《太息》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观大散关图有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这是扎扎实实的童子功。
1153年,陆游赴临安赶考。
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
谁知,居然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
秦桧之孙秦埙,也是本届考生。
第一名的位置,原本是要留给他的。
秦桧大怒,怪罪主考官。
恨屋及乌,顺带记了陆游一笔。
次年,礼部考试在秦桧指使下,陆游自然落榜。
因秦桧大人总惦记着,陆游仕途不畅。
他不惶恐,不着急,不屈身。
一切顺其自然。
所幸,没多久,秦桧死了。
※初入官场:与体制斗,挫而愈强※1158年,34岁的陆游初入仕途。
先任主簿,再调京师,负责公文校对(八品)。
官位虽小,但陆游做得很当回事。
朝廷鼓励大家提意见,陆游当真了。
先是怼臣僚。
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王爵。
再是怼皇上。
高宗酷爱玩物,此事“亏损圣德”,请彻底杜绝。
诗人陆游的简介

诗人陆游的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
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
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
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在陆游的生活和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也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陆游的诗歌不仅始终贯注着炽烈的爱国热情,而且同情当时人民的疾苦。
忧国和忧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织在一起。
他在《太息》、《秋获歌》等诗篇里,揭露了官僚和豪强对下层人民的剥削,同时又真切地写出了下层人民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
除了诗歌作品,陆游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这些作品有的记生活琐事,有的议论国计民生,有的叙述友人事迹,但都贯穿以爱国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的简介

陆游的简介陆游的简介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人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一种日常应用文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陆游的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简介

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简介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简介导语:爱国诗人陆游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除了这方面,在史学和书法方面他也有惊人天赋,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简介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陆游曾经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
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接受。
生平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
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
当时正值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侵略的年代。
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即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家庭虽带给陆游良好的文化熏陶,尤其是爱国教育,但也带来婚姻上的不幸。
他20岁时与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其母却不喜欢唐氏,硬逼他们夫妻离散,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为妻。
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31岁游经沈园时,偶见唐婉夫妇,陆游在沈园墙上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屡次赋诗怀念,直至75岁时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唐氏读了陆游的钗头凤后悲痛欲绝,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便去世了。
陆游“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
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
次年参加礼部考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
桧死,绍兴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绍兴三十年,召入敕令所,为删定官。
孝宗即帝位,赐进士出身。
后因力劝张浚北伐,发生部下将领不合的.情况,再加上主和派阻饶,朝廷立即动摇,而陆游亦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介绍

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是南宋出名的文学家,爱国诗人。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诗人陆游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陆游资料简介陆游出生在名门世家,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关于他是什么朝代,一直存在争议不过是因为宋朝当时的分类,他刚出生的时候北宋还没有完全灭亡,正在垂死挣扎中,所以对于他到底是南宋还是北宋有些人抱有疑虑。
不过,陆游确实是正宗的南宋人,他主要的活动朝代也是南宋,所写的诗句,很多也是描述南宋的情况。
陆游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这一点和家庭有关,因为陆游出生名门,家庭受北宋灭亡的动荡影响比较大,家族里的人都是爱国人士,对于朝代的更替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想法。
陆游学成之后,本来在南宋为官,但是却被秦侩罢黜,仕途不顺,所以他的诗词作品大多是感怀类较多,有多国家政治形势的感叹,也有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当金国来犯的时候,陆游的主张一直是积极抗战,虽然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但依旧暗中联合爱国人士,主张反抗金国,但是当时整个南宋都处于一片祥和之中,上至君主,下至百姓都没有看到战争的残酷,所以对于国家的存亡也丝毫没有感觉,所以南宋到底还是举国投降,这让陆游非常郁郁,写下的一篇篇诗句都是感慨国家灭亡,君主不勤的。
陆游可谓是生不逢时,他本是名门出生,一辈子仕途顺利,但是国家的动荡最后还是波及到他个人身上,让他的诗词从花前月下渐渐的变成感怀诗词。
陆游写的爱国诗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都在主张抗金,虽然多次遭受打击,但是这些丝毫不减陆游的爱国热忱,更因此留下了许多爱国诗作,流传千古的《示儿》一诗,便是陆游死时所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临终示儿,即使是临死前依旧不忘统一祖国的心愿,可见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忠肝义胆!陆游在朝中也是主张抗金一派,却受到排挤,甚至是贬职流配,在多次免职和调配后,陆游看遍了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人民因为战乱而苦不堪言的场面,自己也常常受到牵连,甚至不能让自己的家人过上稳定的生活,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陆游觉得悲愤,所以在陆游的大多数爱国诗里,不仅有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还有对百姓悲惨遭遇的同情,甚至也有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驰骋沙场的渴望,其中以《书愤》为最!《书愤》最后两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的简介

陆游的简介陆游中文名称: 陆游又名: 陆放翁性别: 男生卒年: 1125~1210国别: 中国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钗头凤生平简介陆游,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祖父陆佃,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后被罢知亳州。
父陆宰,官朝请大夫,直秘阁。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
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
陆游诞生的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随父陆宰向南逃亡,在“经旬不炊”和夜闻金兵马嘶中,历尽艰辛,逃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逃归故乡山阴。
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群情激昂的抗敌气氛,给童年时代的陆游留下难忘的印象,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他后来曾这样回忆道:“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虽丑裔方张,视之蔑如也。
”(《跋傅给事帖》)陆游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特别是爱国教育,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
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硬逼著他们夫妻离散。
离婚后,陆游非常伤痛,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此后多次赋诗怀念,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陆游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于是受到秦桧忌恨,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
秦桧死后,孝宗即位,起初颇有抗金之志,主战派受到重视,陆游方被起用。
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
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部下将领不和,再加投降派掣肘,抗战终于受挫。
宋朝廷立即动摇,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黜还乡。
诗人陆游生平简介

诗人陆游生平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樊南生,汉族,南宋江西九江府浔阳县(今九江市)人,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理学家和政治家。
他是南宋时期的杰出人物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陆游自幼聪明好学,学诗、书、史、经、法等多种知识,擅长诗文创作和书法艺术。
他曾多次担任官职,但因不愿妥协而多次遭贬。
在南宋末年,他积极参与反金复国运动,写下了许多抗金的诗篇和政论文章,被誉为“大宋的良心”。
陆游的诗歌风格独特,以“清新别致、含蓄典雅”为主要特点,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他的书法风格简练流畅,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书法审美价值。
他的理学思想也深受当时士人的推崇和传颂,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陆游晚年居于江西九江,终日读书作诗,不断地思考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命运。
1210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6岁。
他的诗词、书法、政论、哲学思想等遗产被后世广泛传颂和推崇,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游简介(精简版)

陆游简介(精简版)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
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
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
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受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自幼便立志杀金兵救国。
他的感情生活也十分坎坷。
20岁时与唐婉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婉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伴其余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他一生著作丰富,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他也曾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许多诗篇皆抒发了想要在战场上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在生前被冠有“小李白”的称号,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诗人。
作品集《剑南诗稿》《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放翁逸稿》《南唐书》
家庭背景
山阴陆氏是一个大家族,原本是以务农为业的,到了陆游的高祖陆轸,才通过科举制度,开始走上仕途。
陆游的祖父名佃,字农师,小的时候,刻苦求学,没有灯烛,便映月读书,并且常常穿着草鞋,背着书箱,到千里之外去拜访老师。
他曾从王安石学习经学,很得到这位大政治家的赏识。
陆游的父亲名宰,字元钧,官朝请大夫,直秘阁。
他是一个著名的藏书家,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下诏求天下遗书,首先就命绍兴府把陆宰家藏书开单献上来,计有一万三千余卷之多。
他自己也写过《春秋后传补遗》等书,和陆佃一样,也是一位官僚而兼学者的人物。
生活背景
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
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陆游是南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25-1170)为读书学诗、科举失意、初仕罢归时期。
家庭良好的爱国教育;与唐琬的婚姻悲剧;复试被黜的原因。
第二阶段(1170-1189)为入蜀从军、东归宦游、再遭免职时期。
南郑前线的军营生活;入范成大幕府的诗酒生活。
第三阶段(1190-1210)为退居山阴时期,除一度入朝主持修史外,一直闲居在家。
陆游的诗歌创作道路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也可分为三个时期:
1. 四十五岁之前为初期,此期的创作受江西诗派的影响较大,曾几、吕本中的爱国精神和诗法技巧都给他以很大的教益,其诗歌的爱国主义基调已初步奠定,但视野还不够广阔,同时偏重形式技巧,以“藻绘”为工,尚未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
2. 四十六岁至六十五岁为中期,是陆诗创作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创作最为辉煌的高峰期。
火热的前线生活为诗人的爱国诗歌创作开辟了崭新的天地,频繁的迁徙使其眼界和心胸都随之大开,他的诗风逐渐跨越了江西诗派的藩篱,形成了博大宏肆、雄浑苍劲的主导风格,这是陆游创作中具有本质性的变化。
3. 六十六岁至去世为晚期,陆诗的内容和风格较之以前又有所变化。
自然风光、田园景物、农村生活成为诗中表现的主题,风格也趋于闲适自然、古朴平淡,但诗人的爱国热情始终不衰,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中期的主导风格。
这二十年,诗人写了七千多首诗,是他创作的又一丰收期。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1. 陆游诗中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部分是爱国诗。
他的爱国诗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
真挚,多层次、多角度、深入全面地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具体说来,作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其爱国主题的:
( 1)热情讴歌北伐抗战,大声呼吁抗金救国。
他不仅以现实笔法来抒写这种理想,还往往用纪梦诗的形式来表达统一祖国的美好愿望。
代表作品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五月十一日夜且半……》等等,这些诗作既表现了作者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洗雪国耻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作者横扫敌寇的英雄气概和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 2)抨击南宋朝廷妥协苟安的和戎政策,揭露朝中奸佞投降卖国的罪恶行径。
代表作品有《关山月》、《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追感往事》等,这些诗作具有尖锐的批判性和强烈的战斗性,甚至把批判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在当时的爱国诗歌中是极其少见的。
( 3)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英雄迟暮的感慨。
作者有心报国却无路请缨,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使陆诗在激昂的声调中又加入了悲怆的音符,《书愤》、《夜泊水村》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沉痛压抑又不失慷慨的风调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的复杂心理,这也正是陆游爱国诗歌所独具的个性特色。
( 4)描写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他们对故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希望,歌颂了广大民众纯洁的爱国主义品质。
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追忆幕中有感》。
2. 吟咏日常生活情景的闲适诗和表现隐逸情趣的田园诗,是陆游诗歌的另一重要内容。
作者善于即景生情地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咀嚼出其中的隽永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笔调轻灵,别具风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代表作品有《剑门道中遇微雨》、《临安春雨初霁》。
3. 描绘农村生活景象、反映劳动人民疾苦,在陆游的诗歌创作中也是颇为突出的。
代表作品有《游山西村》、《农家叹》等,此类诗作有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有的描写了农民勤劳艰辛的劳动生活,有的歌颂了农民的纯朴品质和农村的淳厚风俗,表现了诗人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4.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爱情诗,主要抒发他对前妻唐琬始终不渝的情感,深挚凄婉,代表作品是《沈园》二首、《钗头凤》,这在爱情诗几乎是一片荒芜的宋代诗坛上是弥足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