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合集下载

南宋诗人陆游简介及代表作

南宋诗人陆游简介及代表作

南宋诗人陆游简介及代表作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南宋诗人陆游简介及代表作,欢迎阅读。

陆游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陆游代表作陆游一生创作颇丰,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

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 1卷、《陆氏续集验方》 2卷、《感知录》 1卷、《清尊录》 1卷、《绪训》 1卷、《放翁家训》等。

[137] 体裁作品集代表作品《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南唐书》《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绪训》《陆氏续集验方》《入蜀记》《祭雷池神文》诗歌《剑南诗稿》《放翁逸稿》《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黄州》《冬夜读书示子聿》《书愤》《示儿》《诉衷情》《枕上作》《梅花绝句》《临安春雨初霁》《金错刀行》《病起书怀》《冬夜读书示子聿》《沈园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秋思》《夜泊水村》《庵中晚思》《剑门道中遇微雨》《观大散关图有感》《赠洞微山人》词《放翁词》《渭南词》《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谢池春·壮岁从戎》《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南乡子·归梦寄吴樯》《临江仙·离果州作》《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鹊桥仙·一竿风月》《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书法——《怀成都诗卷》[138] 《怀成都十韵诗卷》[139] 《致仲躬侍郎尺牍》[140] 《桐江帖》[141] 《长夏帖》[142] 《北齐校书图跋》[143] 《尊眷帖》[144] 《秋清帖》[145] 《诗境》[146] 《苦寒帖》[147] 《上问帖》[148]陆游人物评价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陆游五首诗词

陆游五首诗词

陆游五首诗词
【第一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哨帆迎接晖日,波浪拍打木桥前。

孤屿已归地,浩渺层叠翠。

【第二首】
江水浩瀚人去古,吟诗作画道士极。

江山风景多繁华,古树抓上月色苍。

浅舷渡过静洋阔,古船载著歌语多。

野鹤翩扬雁游远,石坊泛舟归去远。

【第三首】
竹森之林昔人往,古船今无草江涛。

杨枝待风驻翠色,岸声雨里聒清歌。

吴钩登船月发清,明月两欢碧波平。

珠帘晓起玉山雾,金棹江上太古晴。

【第四首】
渔舟唱晚天水残,满湖疑烟月畔远。

独坐临断水涯头,携笔凭虚及封狂。

夜深鸣鼓敲远梦,渔灯对头望楚天。

吴门青云拥落日,湘妃醉舞动江前。

【第五首】
西湖月色清玉笛,娇妪曲高迎船行。

波动清绿秋水里,鱼跃若箭竹阴清。

客来一帆影远空,行艋轻载见白浪。

九月憧憧星影婆,渔歌何事旧时同。

陆游诗词10首

陆游诗词10首

陆游诗词10首秋夜[宋] 陆游高屐枯筇一老翁,灯前自笑发如蓬。

泠泠月浸荒庭竹,淅淅风凋古井桐。

病思未苏秋尚浅,醉魂初醒夜方中。

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夜[宋] 陆游清夜不成寐,出门还浩歌。

断云微翳月,薄露不倾荷。

络纬知时早,梧桐奈汝何!非关老怀恶,秋物感人多。

秋夜[宋] 陆游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

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

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

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

秋夜[宋] 陆游岸帻萧然病体轻,雨余郊馆已生凉。

微风掠面酒无力,明月满窗眠不成。

叶底涓涓秋露滴,草根咽咽暗蛩鸣。

屏居未免伤孤寂,赖有邻翁约耦耕。

秋夜[宋] 陆游湖海秋初到,房栊夜转幽。

露浓惊鹤梦,月冷伴蛩愁。

生计依微禄,年光堕远游。

严滩已在眼,早晚放孤舟。

秋夜[宋] 陆游老病睡眠少,如斯秋夜何!长庚未配月,织女已斜河。

莎径虫吟苦,柴门叶落多。

谁知穷甯戚,不作饭牛歌?陆游诗词10首【篇1】[宋] 陆游城南载酒行歌路。

冶叶倡条无数。

一朵鞓红凝露。

最是关心处。

莺声无赖催春去。

那更兼旬风雨。

试问岁华何许。

芳草连天暮。

陆游诗词10首【篇2】[宋] 陆游强寻残梦苦难成,推枕搘藤绕舍行。

新涨生波渔艇活,晨曦送暖客衣轻。

烟迷芳草苍茫色,鹊占高枝嚄唶声。

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陆游诗词10首【篇3】[宋] 陆游喔喔鸡号野,昏昏月挂楼。

梦随残漏断,愁伴宿醒留。

壮志看清镜,春寒著弊裘。

拂窗新柳色,最忆锦江头。

春晓[宋] 陆游初见天窗一点明,旋看晓色到檐楹。

衾裯温暖留残梦,鸟雀呼鸣报快晴。

虽喜心随年愈老,却愁事与日俱生。

平川漫漫烟芜绿,筋力犹堪给耦耕。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2019-5-19 CHINA郑州陆游简介一、生平简介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诗人,曾在川陕一带从军九年。

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并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等。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二、正史介绍※头角峥嵘:遭权臣压,顺其自然※陆游自幼聪慧过人,12岁即能为诗文。

身处乱世,剑法精通。

不谦虚地说,颜值极高,却偏偏文武全才。

更要命的是,文能独尊诗坛,武可勇冠三军。

晚年回忆录中,记得很清楚:《太息》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观大散关图有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

这是扎扎实实的童子功。

1153年,陆游赴临安赶考。

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

谁知,居然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

秦桧之孙秦埙,也是本届考生。

第一名的位置,原本是要留给他的。

秦桧大怒,怪罪主考官。

恨屋及乌,顺带记了陆游一笔。

次年,礼部考试在秦桧指使下,陆游自然落榜。

因秦桧大人总惦记着,陆游仕途不畅。

他不惶恐,不着急,不屈身。

一切顺其自然。

所幸,没多久,秦桧死了。

※初入官场:与体制斗,挫而愈强※1158年,34岁的陆游初入仕途。

先任主簿,再调京师,负责公文校对(八品)。

官位虽小,但陆游做得很当回事。

朝廷鼓励大家提意见,陆游当真了。

先是怼臣僚。

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王爵。

再是怼皇上。

高宗酷爱玩物,此事“亏损圣德”,请彻底杜绝。

陆游十首最著名的诗

陆游十首最著名的诗

陆游十首最著名的诗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半云山人,北宋末年著名文学家和爱国词人,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钗头凤·红酥手》等,以下是陆游最著名的十首诗: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风。

渔樵江渚客,相逢问茶僧。

茂陵不见尘,尘来别愁人。

但怜夜雨鹅毛扇,不道湘师是路人。

2.《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风如醉,舞腰肢。

君、君、君。

只是当时已惘然无语,却笑今人痴。

3.《秦王骏马碑》疏钟漏断春宵雨,僁鼓寒来晓月明。

才复穿冰河,钉上金汗血,得来时节鸿雁行。

照破长陵野如海,高楼鸣笛光如天。

黄师塬陱镳残冢坐,玉尺金尊笑出尘。

4.《南楼十二·春雪》江城如画,水波千条。

朱楼浔阳,桃李满宫廷。

碧窗人语秋声佳,只揽长天一叶闲。

笑煞英灵游宦者,最乖东家千里山。

5.《千秋岁·长共悲秋晓》歌舞阑珊处,管弦发幽遥。

节彩打万点,风流满千宵。

云堤雁字烟,海岸柳黄毫。

表彰慕当海,头绿报新桃。

6.《风入松·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满船。

江城如画中襟袖,汴水如带半湖烟。

慈恩寺暮钟春尽,接天莲叶无穷根。

7.《三月十二日》春雪未消已成花,满城飞絮纷纷下。

重阳折得风和日,号雁鼓楼高一鸟。

閤家尽宴古时仙,五色霞光满屏川。

万籁无声伤百草,已是人间最好天。

8.《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君子有义灵犹存,死者如山岂盈尺!万里寒云孤城闭,双旌西韩莫敢东。

9.《春思》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青苔色,黄鹂空柳娇病。

年年笙萧关不住,只有金井有香泥。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里。

10.《古从军行》窈悲耳,语涉三班似明月。

群帝弥散鬓如丝。

遗容乍可愧,真爱偏惆怅。

最忆卢家随事,关东闻笛引天籍。

陆游的简介

陆游的简介

陆游的简介陆游的简介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人全面而简洁地介绍情况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它是应用写作学研究的一种日常应用文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陆游的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1]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陆游最著名的诗词20首

陆游最著名的诗词20首

陆游最著名的诗词20首1、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代: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代: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读书宋代: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6、梅花绝句·其一宋代: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7、沈园宋代:陆游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8、剑门道中遇微雨宋代: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9、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1、临安春雨初霁宋代: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2、病起书怀宋代: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的词13、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4、钗头凤·红酥手宋代: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陆游的十首名诗

陆游的十首名诗

陆游的十首名诗1.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 《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3.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 《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8.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0. 《鹊桥仙·华灯纵博》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简介本名:陆游字号:字务观号放翁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越州山阴(今绍兴)出生时间:1125年11月13日(旧历十月十七)去世时间:1210年1月26日(旧历十二月廿九)主要作品:《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后世地位:中兴四大诗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

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北伐献策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

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

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

张焘入宫质问,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

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

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符离之战),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

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

隆兴二年(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

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

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

”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

”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

乾道元年(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

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朝廷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军僚幕府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朝廷征召已赋闲四年的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采撷沿路风土民情,作《入蜀记》。

乾道七年(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得书甚为欣喜,只身前往南郑,与张季长、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同在南郑幕府任职。

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

陆游到王炎的军幕后,常到骆谷口,仙人原,定军山等前方据点和战略要塞,并到大散关巡逻。

时吴璘之子吴挺代父掌兵,骄傲放纵、多次因微小过失杀人,王炎不敢得罪。

陆游建议用吴玠之子吴拱代替吴挺掌管兵权。

王炎认为“吴拱胆怯、缺少智谋,遇到敌人必败”,陆游反驳说:“吴挺遇敌,又怎能保证他不败?如果吴挺立有战功,更难驾驭。

”至韩侂胄北伐时,吴挺之子吴曦叛敌,陆游的话果然得到验证。

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陆游感到无比的忧伤。

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段生活虽只有八个月,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蜀中生涯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颇不得志。

次年,改任蜀州通判;五月,经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举荐,陆游又改调嘉州通判。

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虞允文病逝,陆游又调回蜀州通判。

再任蜀州期间,陆游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并先后造访翠围院、白塔院、大明寺等当地名胜,愈发爱上了这块天府之地,并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

三月,参知政事郑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陆游大胆上书,建议出师北伐,收复失地,未被采纳。

五月,陆游主持州考,杨鉴夺得第一名,取得参加秋试的资格,陆游写诗以资鼓励。

八月,陆游在蜀州阅兵,作《蜀州大阅》,抨击南宋养兵不用、苟且偷安。

十月,陆游又被派到荣州代理州事。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

范成大统帅蜀州,陆游为参议官,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

南宋主和势力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

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

淳熙三年(1176年),为回应主和派攻击他“颓放”、“狂放”,陆游自号“放翁”,进行反击。

六月,陆游奉命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观,以“祠禄”维持家人生计。

淳熙四年(1177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陆游送至眉州,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宦海浮沉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先后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淳熙六年(1179年)秋,陆游被任为江西常平提举,主管粮仓、水利事宜。

次年,江西水灾,陆游号令各郡开仓放粮,并亲自“榜舟发粟”。

同时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开常平仓赈灾。

十一月,陆游奉诏返京,给事中赵汝愚借机弹劾陆游“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陆游忿然辞官,重回山阴。

淳熙十三年(1186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

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

”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

闲暇之余,陆游整理旧作,命名为《剑南诗稿》。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七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再次进入京师。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赵惇(宋光宗),陆游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绍熙元年(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

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

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编修国史绍熙五年(1194年),太上皇赵昚病故,宋光宗赵惇称病不肯居丧,满朝哗然。

知阁门事韩侂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密谋,废除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

韩侂胄是赵扩妻韩氏的叔父,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贬朱熹、斥理学、兴“庆元党禁”,专权跋扈,陆游便写诗谴责韩侂胄。

嘉泰二年(1202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并免去上朝请安之礼,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

编修国史其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

嘉泰三年(1203年)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岁。

临终示儿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陆游回到山阴,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

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帮他构筑田舍,都被陆游拒绝。

嘉泰四年(1204年),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

宋军准备充分,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

但韩侂胄用人失察,吴曦等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图谋割据。

陆游诗翰多次催促,吴曦不理。

不久,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

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

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个人成就文学成就诗歌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大变的时期,由早年专以“藻绘”为工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