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理家 预学 导学篇

合集下载

《在太空中理家》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合集

《在太空中理家》教学设计、预习案、课课练合集

《在太空中理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文意,了解太空生活的情形;理清文章结构顺序。

(2)了解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特点;揣摩感悟准确、严谨的语言。

(3)学习科学家在太空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1)理清总——分——总的结构;学习科学工作者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2)探究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特点;揣摩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特点;揣摩感悟准确、严谨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课时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也圆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

那么宇航员在太空如何生活呢?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今天让我们和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共同体验《在太空中理家》。

二、积累展示:1.字音、字形。

吮吸(shǔn)拖拽(zhuài) 铠甲(kǎi) 烧灼(zhuó) 臀部(tún)喧哗(xuān) 牙龈(yín) 萎缩(wěisuō) 脊椎(jǐ) 着陆(zhuó)呻吟(shēnyín) 无暇顾及(xiá) 令人作呕(ǒu) 脉搏(mài)2.重点语句摘抄并品析。

如“我们毕竟是前线的冒险者,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表现了太空探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3.展示方式:投影,主动展示,学生互相交流。

4.老师表扬鼓励,及时纠错。

三、方法指导: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如默读、速读、略读、浏览等。

能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

3.能品味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和作用。

4.能找出并正确理解文中的关键性语句,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段、文章的主要意思。

在太空中理家(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在太空中理家(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空生活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太空生活概述:太空环境特点、太空生活设施及生活方式。

2. 太空中的日常生活:饮食、睡眠、锻炼、情感交流等。

3. 太空中的科技应用:太空仪器、飞行器、通信技术等。

4. 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

5. 太空探索的意义及我国太空事业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空生活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太空环境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太空生活的特殊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太空生活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地考察法:如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太空科普馆或相关设施,增强学生对太空生活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在太空中理家》教案及相关资料。

2. 课件:太空生活图片、视频、动画等。

3. 网络资源:太空相关网站、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

4. 实物资源:太空模型、太空食品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太空生活的基本知识,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太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太空探索的看法。

4. 学生能完成课后实践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的差异,激发学生对太空生活的兴趣。

2. 讲授太空生活相关知识,如太空环境特点、太空生活设施及生活方式。

3. 分析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实例,如饮食、睡眠、锻炼等,让学生感受太空生活的特殊性。

4. 组织学生探讨太空生活对人类的影响,如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

5. 介绍太空科技应用,如太空仪器、飞行器、通信技术等。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在太空中理家导学目标: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牺牲精神。

2.巩固实践所学的读书方法。

3.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4.学习课文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导学时数:一课时导学过程:旧知导入【自主学习】1.课前阅读、观看一些有关航天的书籍影视,了解太空知识。

2.课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总体感知课文。

【合作探究】1.第5—9节分别介绍了太空跑步活动的哪几方面内容?2.收集资料,用100字写出你眼中的科学世界。

【精讲点拨】1.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明确:吃食、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眠)〔写板书〕2.在太空中生活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朗读课文,并分4人小组交流讨论。

3.同学们设想一下,在这样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感觉呢?(明确:感到困难而又充满乐趣)4.作者是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身上什么样的精神?(明确: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无畏精神)[写板书]5.其实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明确:乐观精神)[写板书]6.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上叙述太空生活的几个片断,联系开头、结尾,思考全文结构特点?(明确:总----分----总)[写板书]【拓展延伸】1.本文写在“和平”号空间轨道站上“理家”的趣事,也就是写吃食、跑步、穿衣、沐浴、刷牙、刮胡子、睡眠等似乎再平常不过的情况,这一切都与在地球上不同,你是否觉得很有趣味?能够在太空吃食、跑步等有些什么意义?2.宇航员是探索科学知识阵地的一面旗帜,其实古今中外,为了人类科学知识的发展,无数科学家克服令人难以置信的困难,创造出辉煌,你能列举一些人物,你又得到什么启发?【自主评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吮.吸( ) 铠.甲( ) 灼.热( ) 喧.哗( )牙龈.()瞥.见()衰.退()拖拽.()2.根据拼音写汉字。

热泪yíng_________眶令人作ǒu__________ 臭气xūn________天呻yín_________抱怨无xiá_________顾及áo________过一周3.由于轨道站和地面情况不同,有些叙说用语应加以必要的解释,必要时可使用破折号。

八年级在太空中理家导学案

八年级在太空中理家导学案

八年级在太空中理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太空生活的常识,感受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中的艰辛与乐观。

2、学习本文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和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理家所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2)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2、难点体会作者对太空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理解太空探索的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

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太空漂流记》,讲述了作者在太空中的生活经历。

四、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吮吸(shǔn)拖拽(zhuài)铠甲(kǎi)灼烧(zhuó)牙龈(yín)臀部(tún)胡茬(chá)瞥见(piē)2、解释下列词语。

(1)纯粹:不搀杂别的成分。

(2)无暇顾及:没有时间来管或关心某些人或事物。

(3)梦寐以求: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

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3、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太空中理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况,以及他克服种种困难的经历。

(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在太空中的饮食、睡眠、锻炼、洗漱、娱乐等方面的情况。

2、合作探究(1)在太空中,作者是如何解决饮食问题的?在太空中,食物都是脱水的,需要加水才能食用。

作者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食物,如“管状食品”。

为了保证营养均衡,作者需要精心搭配食物。

(2)作者在太空中的睡眠与在地球上有何不同?他是怎样应对的?在太空中,由于没有重力,人处于漂浮状态,很难找到舒适的睡眠姿势。

作者通过使用睡袋,并将睡袋固定在墙上或地板上,来解决睡眠问题。

(3)太空锻炼有何重要性?作者采取了哪些锻炼方式?太空锻炼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在失重状态下,人的肌肉和骨骼会逐渐萎缩。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7)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苏教版初二上) (7)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教案(苏教版初二上)(7)一、学习目标:了解太空生活的有关情形,积存相关太空知识。

能够明白得课文中提到的太空知识,并能适当拓展,增强知识面学习本文采纳〝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学习太空探究者的探究、牺牲精神,以及轻视困难、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重点:明白得课文中提到的太空知识以及本文采纳的〝总-分-总〞的结构难点:学习太空探究者的探究、牺牲精神,以及轻视困难、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希望,实现21小时的奇异之旅,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今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又驾驶神舟六号飞上太空多人多天的航天飞行,中国稳稳当当地坐到了国际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把交椅上。

那么大伙儿想明白这些宇航员们乘坐飞船在太空中漫游时是如何样生活的吗?今天让我们与美国宇航员杰瑞?利宁杰共同体验«在太空中理家»。

二、教学步骤1.析题第一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本文的标题,大伙儿明白〝理家〞要紧指的是什么吗?衣食住行,在太空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活动考虑:本文中的〝理家〞指的是那些情况?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觉3.这些看似专门平常的情况,在太空中做这些情况与在地球上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然后小组合作,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然后交流讨论。

〔生朗读课文并讨论〕1〕跑步:跑步时必须〝穿上铠甲〞,开始训练时〝肩上像坐着什么人〞,脚底〝针扎〞似的痛楚,肩膀、臀部的疼痛与摩擦发热不断加重。

2〕长高:既没有什么力量将我往下拽,也没有什么来压迫我的脊椎,因此在太空中长高了。

3〕穿衣:没有配套,颜色难看,质量低劣,数量不多,一套衣服得穿两星期。

4〕沐浴:设备缺乏,缺水。

洗澡、洗发、刷牙、刮胡子都极为不易,白费时刻。

5〕睡觉:睡觉时头脚倒置睡在墙上,用一根绳或尼龙褡裢固定,防止夜里漂走。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在太空中理家》精品教案第一章:太空探索的历程1.1 太空探索的起源与发展1.2 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时刻1.3 我国太空探索的成就与展望第二章:太空生活揭秘2.1 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2 太空中的日常生活2.3 太空食品与生命保障系统第三章:太空科技的应用3.1 太空通信与导航3.2 太空材料科学与应用3.3 太空医疗与生物科技第四章: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1 太空矿物资源的开采4.2 太空能源的利用4.3 太空农业与生态系统建设第五章:太空伦理与法律规范5.1 太空活动的伦理问题5.2 太空法律规范与国际合作5.3 我国太空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本章节教案以介绍太空探索、太空生活、太空科技、太空资源开发以及太空伦理法律规范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历程,认识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太空科技的应用,了解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关注太空活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太空科技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太空探索与利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太空伦理和法律意识。

第六章: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6.1 太空飞行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6.2 太空飞行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6.3 我国太空飞行器的发展与创新第七章:太空站建设与运营7.1 太空站的作用与类型7.2 太空站的建造与运营7.3 我国太空站的发展规划与挑战第八章:太空探索的国际合作8.1 太空探索国际合作的重要性8.2 主要太空探索国际合作项目8.3 我国在国际太空探索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九章:太空安全与危机管理9.1 太空安全威胁及其应对9.2 太空危机管理机制9.3 我国太空安全战略与政策第十章:太空探索的未来展望10.1 太空探索的发展趋势10.2 太空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0.3 我国太空探索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本教案剩余章节以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太空站建设与运营、太空探索的国际合作、太空安全与危机管理以及太空探索的未来展望为主题,系统介绍太空科技领域的各个方面。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在太空中理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在太空中理家》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科领域:语文、数学、科学、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空生活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太空生活的相关知识。

2. 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太空中的日常生活技能。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太空中的生活,引出本课主题。

2. 语文课:学习太空中的日常生活用语,如“太空漫步”、“星球大战”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太空生活中的对话。

3. 数学课:学习太空中的计量单位,如“光年”、“星级”等,解决太空中的长度、面积等问题。

4. 科学课:学习太空中的重力、氧气、食物等知识,探讨在太空中如何生活。

5. 美术课:让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太空家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学生在家教作业中的表现,如太空主题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

四、教学资源1. 太空图片、视频资料。

2. 太空生活相关书籍、文章。

3. 太空主题的手工作品、绘画作品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太空生活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语文课:太空故事分享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太空故事,进行阅读分享,讨论故事中的太空生活情景。

2. 数学课:太空计量单位竞赛设计一个太空计量单位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运用太空计量单位。

3. 科学课:太空实验模拟学生分组进行太空实验模拟,如失重环境下的物态变化实验,探讨太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精选-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导学案 苏教版-文档资料

精选-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导学案 苏教版-文档资料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在太空中理家》导学
案苏教版
27.在太空中理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的“总-分-总”的结构。

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

●重点:
1.体会学习本文缜密的语言。

2.领会本文情况介绍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方法。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作者杰瑞·M·利宁杰 ,是一位美国宇航员,医学博士,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打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离开和平号空间站后,出过畅销书《太空漂流记》《来自太空的信》。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吮吸(shǔn) 拖拽(zhuài) 铠甲(kǎi) 灼烧(zhuó) 疏松(shū)
牙龈(yín ) 呻吟( yín) 暂时(zàn ) 沮丧( jǔ) 镶边(xiāng)
拓展:辨音组词。

3.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吮吸: 把嘴唇聚拢在有小口的物体上吸取东西。

拽: 拉。

陶醉: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沮丧: 灰心失望。

瞥见: 很快地看一下。

习以为常: 常做某事,成了习惯。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太空中理家》教学研究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太空生活的记叙与科学知识的讲解相结合的写法。

2、掌握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培养探究、奉献和牺牲精神。

预学篇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着.陆()瞥.见()胯.()胡茬.()
褡裢
..()灼.烧()呻吟
..()沮.丧()shǔn吸()拖zhuài()kǎi甲()牙yín()
2、关于作者。

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1955年出生。

医学博士,1992年8月,37岁的利宁杰终于成了一名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打破了美国男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

毕业于海军学院的利宁杰是一名医生,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南加州大学,以及韦恩州立大学都曾获得过高级学位。

1997年1月,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登上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太空之旅。

他的妻子、14个月大的儿子,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乐趣统统被抛在了地球上。

临行前,他答应给家人写信。

尽管任务并没有如同计划的那样顺利,但他还是信守了诺言。

尽管每天都像一场战斗,但是,入睡前利宁杰都会飞到挂在墙上的电脑前给儿子写信,像任何一个父亲一样,跟儿子谈心,尽管不能真正面对面地交流,这父与子之间的的感情还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每一封信的字里行间。

正是在极端封闭的环境中,站在危险边缘,才使得利宁杰敞开心扉,和大家分享着对生命的思索,对家庭的爱,以及随时碰撞出来的思想小火花……离开和平号空间站后,出过畅销书《太空漂流记》、《来自太空的信》。

3、搜集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

4、运用勾画圈点法快速浏览课文,用概括的语言复述作者在太空中理家的情况。

导学篇
一、整体感知
1、提问:作者从哪些方面叙述他在太空中理家?
2、提问:在太空中生活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3、提问:同学们设想一下,在这样的太空生活是什么感觉呢?
4、提问:作者是怎样面对太空生活中的困难的?体现了他身上什么样的精神?
5、提问:其实宇航员不仅坦然面对困难,而且善于从困难中寻求乐趣,找出体现太空生活乐趣的语句?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6、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上叙述太空生活的几个片断,联系开头、结尾,思考全文结构特点?
二、链接相关资料,感悟“宇航员精神”。

提问:请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感想。

三、结合课文,拓展科学知识。

提问:同学们,文章不仅将我们带入了崇高的精神世界,也将我们引入到丰富的知识殿堂,结合文章有关的事理解说,谈谈你们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四、交流讨论,激发热情。

提问:读了本文,你一定深有感触。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就某一点谈谈认识。

五、学生自主复习整理。

六、完成《天天练》同步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