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

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①有助于了解、解释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前因后果。

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Eg:梅州市机关幼儿园大班不要求写字。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三)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常用)、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三、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三)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

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四)有效观察的条件“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eg: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eg: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3、消除观察误差

(五)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

开朗、合群)

2、时间取样eg: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3、事件取样

本章作业:

1、教育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教学后记:

本章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较多,要想让学生短时间内牢固把握好,必须举实例加以分析说明,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上课的课堂氛围及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 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明确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难点: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幼儿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理解)

广义上——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特征。

狭义上——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里演变与扩展。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活动简单、具体→复杂、概括

(发展过程)无意→有意

笼统→分化

零乱→形成体系

三、心理发展的性质

1、连续性与阶段性eg:2-3岁儿童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

2、定向性与顺序性eg;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3、不平衡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智力超前

4、差异性eg;双胞胎(性格、气质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一)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年龄有关,但又不是完全由年龄决定;不是一个年龄一个样,一些特征可能只持续1年,有些可能持续4、5年。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医生:艾里克森Erikson、E、H、)于1950年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0—1岁)

2、自主对羞怯、疑虑(1—3岁)

3、主动对内疚(3—6岁)

4、勤奋对自卑(6—12岁)

5、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7、生成感对停滞感(25—50岁)

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以后)

△1、信任对怀疑(0—1岁)eg:小孩不让陌生人抱。

2、自主对羞怯、疑虑(1—3岁)eg:学会走路了。

3、主动与内疚(3—6岁)eg:什么事都想自己来做,但又怕做不好,这时会产生内疚。(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

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幼儿的言语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期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一)词汇(幼儿的词汇通常都是身边接触的词。eg、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二)语法、口语表达能力由简单→复杂的复合句子都能表达;eg:因为。。。所以。。。;如果。。。

那么。。。

△幼儿言语表达的特点:

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言语过程中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并且主要是对话语言。

二、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与观察

1、颜色:早期,可以辨别认识不同颜色,但对混合色和不同色度的颜色不易分清。随着年龄增长,辨别能力逐渐提高

2、空间: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难以辨别左右方位。

3、时间(感知)

4、观察:受干扰、不能持久、观察不细致

(二)幼儿的记忆发展

记忆———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幼儿记忆的特点:①无意记忆为主(形象鲜明的,印象深刻的,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

②形象记忆为主

③机械记忆为主(4岁以后能对识记材料进行理解性加工)

(三)思维(概念、三种水平)

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幼儿思维的三种水平:①动作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③抽象思维。

Eg:小男孩打架:手、脚踢打→模仿超人的动作→不再用动作,而是用语言、数字(不要再惹我,否则我会使劲踢你,巴掌打你三次的哦!)

(四)幼儿的想象发展(概念、特点)

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幼儿想象的特点:①想象的任意性;主题易变,不能长时间想象同一个主题。

②想象的夸张与混淆;想象夸张、与现实混淆。

③想象的再造性;以再生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eg:玩过家家(你

来做爸爸啊,我来做妈妈啊,我们一起来啊来玩过家家啊。。。)。

三、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幼儿情绪与情感特点:①丰富②外显:高兴就笑,害怕就哭③控制力差

(一)情绪识别与理解

(二)情绪情感体验

(三)情绪表达与控制

四、幼儿的个性与社会发展(客家人的个性:没有梅县人写(文化之乡)不成,没有兴宁人骂(能言善道)不成,没有五华人打(性格硬直)不成。

(一)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2、性格

特点:①好奇心强②独立性不断发展③坚持性不断提高

(二)社会性的发展

1、同伴交往:群体活动逐渐增多

2、社会行为: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抗、不合作

3、性别化:理解和接受性别

第三节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了解概念)

㈠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㈢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

二、环境(了解概念)

(一)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Eg:印度、狼孩的故事

(二)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三、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二)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第四节幼儿心理发展的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幼儿教育及基本原则

(一)教育的主导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见P53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根据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活动。

3、教育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与家庭、环境相协调的活动

△“最近发展区”理论

1.提出者:维果斯基

2.定义: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3.总结:他认为教育教学要着眼于、落实于最近发展区内,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头,而不是迁就原有水平。

(二)早期教育(概念)——一般指从出生到小学前的教育。

1、抓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2-3岁言语发展;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社会交往

4岁前:图像视觉辨认

5-5.5岁: 掌握概念

5-6岁: 掌握词汇

2、教育方法及内容的选择:培养幼儿的兴趣,注重启蒙性、启智性,不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三)幼儿教育的原则

1、热爱与尊重幼儿

2、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面向全体,因人施教

4、保教合一

5、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二、幼儿能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能力差异的各种表现

一般能力——指在各种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等。特殊能力——是从事专门活动中所必须的某种能力,如数学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幼儿能力差异的表现:

1、类型的差异;有的音乐能力突出;有的想象力丰富;有的擅长视觉记忆、有的擅长听觉记忆。

2、发展水平的差异:超常儿童(IQ130以上);低常儿童(IQ69以下)

3、表现早晚的差异::“早慧”多出现在音乐、绘画、诗歌等领域,如,莫扎特、白居易。“大器

晚成:爱因斯坦,齐白石。

总结:不稳定、很大的可变性、很强的可塑性。

(二)针对能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幼儿教师应依照幼儿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超常儿童:适当教育,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接受常规教育同时给予个别化辅导。

可提前入学或跳级

适当扩展教学内容,适当加快教学进度

低常儿童:直观性教育方法

循序渐进小步子程序

反复练习

老师应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发展状况,优缺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三、幼儿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幼儿的气质及其差异表现

1、气质——即平时所说的“性情”、“脾气”,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具有天赋性、稳定性

2、气质的类型

(1)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急躁,容易冲动,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2)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情绪不稳定,注意和兴趣易转移.。

(3)粘液质:安静稳定,反应缓慢,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但不容易转移。(4)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反应深刻、持久,但不表现于外,具有内倾性。

(二)针对幼儿的气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胆汁质:既要让他们有所触动,又要避免激怒他们。教会他们自制,养成安静守纪律的习惯。多血质:因势利导,发挥长处,注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良好性格,同时通过一些相对安静的游戏活动(弹琴、唱歌、画画、练字等),培养他们稳定的兴趣,自控力和责任感等

粘液质:多给予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及时鼓励、赞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

抑郁质: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避免公共场合批评指责;多给予鼓励和夸奖,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合群的习惯等。

总结:发挥幼儿各种气质的积极特征,控制消极特征,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

四、幼儿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性格及其差异表现

1、.概念——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

合。如善良、真诚、友爱、坚强等。

2、性格与气质

区别:气质先天形成,不易变化;性格后天形成,可以改变

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发展的速度。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更容易形成果断性和勇敢性的特点。

3、性格的特征

勤劳与懒惰;自信与自卑

独立性与依赖性;勇敢与怯懦

兴平气和与激怒;情绪饱满与情绪消沉

4、性格的类型

外倾型和内倾型;

顺从型与独立型

多数人处于两个极端类型之间

(二)针对幼儿的性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良好性格的幼儿:及时的肯定与表扬。

不良性格的幼儿:了解其性格形成原因,采取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指出缺点,提出积极的要求。

Eg:对自尊心强的幼儿,可利用其上进心,促使其看到自己的不足,要虚心;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不能过分责备,尽量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以增强其自信心。

课后作业:

1、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2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3、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

4、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幼儿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6、见p24 讨论题第9条

教学后记

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虽然抽象的理论知识较多,但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维来参与学习、讨论;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对知识点把握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四章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及学习的基本理论

2、掌握幼儿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难点: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比较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 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2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

由复习引出新课题

复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先天)

环境(后天)—学习环境∕社会环境Eg:印度:狼孩的故事结果不会直立行走、不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

Eg:环境决定论者(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在自己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可以把他们训练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乞丐、小偷。我不管他们的天姿、爱好、才能、种族。

导入语:

△那么,后天的环境影响着幼儿心理发展起着很大作用;那么,作为学习是后天环境中的一分子,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又有着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题略)

△学习是教育心理学最中心、最重要的问题。

一、学习的定义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Eg:幼儿毫不犹豫地触摸发热的熨斗,“烫手”之后,就不会去摸发热的熨斗了(掌握了这个经验)——内部心理结构

(二)狭义的学习——学校的学科学习

其实学习的范畴很广eg;

①你语文学的怎样?(学科学习)

②来到职校,你要自己学会洗衣服(适应环境的学习)

③你要学会与他人沟通(适应团体生活的学习)

(三)学习的特点

1、学习是个体通过不断的实践而主动适应环境的活动。

(幼儿为了生存要学会自己进食;自己控制大小便;包括学会说话。)

2、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体现出来。

幼儿从不会说话——与人交流;

不会写字——写自己的名字

3、学习是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

人类、动物和机器都可进行学习

二、学习的种类

(一)从学习的内容来分

1、知识的学:指学习具体的事实及其相应的关系等信息。

2、技能的学习(认知技能运动技能)

认知技能的学习——指改善和加强幼儿认知能力的学习。

例如学习观察、比较、辨别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操作技能的学习——指掌握有组织的、协调一致的肌肉动作的活动。

例如穿衣脱衣;洗脸刷牙

3、态度与社会规范的学习:建立对己、对人和对事的正确态度,形成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

为。

(二)从学习的方式来分:

1、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2、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是把别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通常由教师按预定的目标和步骤,向学习者传授知识。

(三)加涅根据儿童学习结果来分:(外部资料)美Gagne ·R·M “心理学家”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教师的总结——为了有效地生存,并能够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四、学习的主要特点

(一)人类学习的基本特点:

区别于动物来说,人类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

1、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过程。

2、是以语言交际为中介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3、是有目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二)幼儿学习特殊性的表现

1、具有活动——游戏性

2、具有直观——操作性

3、具有指导——模仿性

加以解释:

1、儿童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既需要学习间接经验,也需要获得直接经验。

2、儿童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

3、儿童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做准备的,也是一种社会化过程。

第二节幼儿游戏——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

第三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指将不诱发反应的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刺激)和另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时,也能引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2、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刺激→反应(理论)即S→R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狗的唾液分泌条件反射。(P74)

巴甫洛夫认为: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会联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号刺激。这种联想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得来的。

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思考:

①曹操运用了什么理论?

②你还知道哪些短语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关?

3、与经典性条件反射有关的短语: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一见钟情、爱屋及乌、风声鹤唳、谈虎色变、闻风丧胆、惊弓之鸟、望梅止渴等

4、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刺激,如物体的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都可以引起幼儿联想,产生相应反应。

幼儿教育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条件反射泛化

如:某幼儿因在幼儿园中与其小伙伴玩耍、打闹而受到老师的严厉训斥,此后,该幼儿不仅害怕与小伙伴玩耍,也害怕进入幼儿园。

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条件反射泛化的表现。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联结学习理论观点:主张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斯金纳将没有明显刺激,而由个体自发产生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

2、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R→S(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斯金纳箱

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

3、强化物: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称为强化物。

4、操作性条件反射也称为强化理论

5、强化理论被用于研究幼儿的学习行为:

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的形成都基于外界的强化或鼓励。

6、典型的强化物:食物、糖果、玩具、小红花等物质以及言语表扬、鼓励、社会认可等。【案例1】

我的女儿湘湘相对其他孩子来说,还算比较独立,不太娇气。比如,平时如果不小心摔倒了,除非是比较严重的,一般湘湘是不哭的,爬起来拍拍身子继续玩。很小刚开始学走路时,湘湘也经常摔倒,摔倒时也经常哭,甚至有时赖在地上不起来。有一次可能是摔得比较轻,湘湘没有哭,于是我就在她的手上贴了一个贴图,并表扬了她。以后只要

她摔倒不哭,我都会给她一个小贴图,以示奖励,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孩子养成了一种习惯,摔倒了不哭,而是自己爬起来。有一天,湘湘自己爬茶几时,不小心从茶几上滚下来,掉到地上后,她条件反射地马上咕噜爬起来,站起来后一会儿才想起脚碰疼了这才哭了起来。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及主动调控。(一)早期顿悟学习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的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过程。即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而非盲目摸索、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

(二)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

1、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是建立、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

2、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等

3、主要观点: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③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

三、社会学习理论

1、社会学习——是个体通过与环境中的其他个体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各种行为、获得有关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认识以及获得有效地进行某种活动的知识经验等的学习方式。

2、代表人物: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

3、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

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并在某种情境中做出或避免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耳濡目染、见贤思齐、以身作则等描述都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认为,由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①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注意的效果。

②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使示范行为在观察者记忆中保持。

③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观察者把记忆中行为,在适当的情况下将相应的行为实际地表现出来。即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

④观察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强化)的影响。如果可以得到强化,则产生一种动机促使行为复现。这就是动机过程。

(强化)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第四节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

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而学习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学习与幼儿的生理发展

(一)学习对生理发展的依存性

研究表明,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为有效学习提供物质可能。(美心理学家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学习对生理发展的促进作用(理森的研究)eg;伤仲永的故事

个体的生理发展遵循“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

“用进废退”:“用”即意味着后天的学习,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例1、(理森的研究——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感觉剥夺实验。)

例2、研究表明,学习可以明显促进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

二、学习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学习对心理发展依存性

(美心理学家加涅——积累学习观点——他认为,新的学习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的,任何新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先学习包含在新能力里面的从

属的能力。)

(二)学习对心理发展促进作用

eg:印度“狼孩”的例子说明,早期学习经验的缺失直接阻碍心理正常发展。

eg;伤仲永的故事

王安石作品,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

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

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文章中心思想: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

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本章作业

1、幼儿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2、学习的基本理论有那些?(用列表的形式)

3、“用进废退”含义?

4、学习的含义?、

教学后记

本章内容抽象的理论知识较多,就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看,知识难度较大。作为教师要充分举些身边的实例来分析说明,同时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来对“学习的理论”进行比较,这样较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观点。通过4节课的教学下来,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下,教学效果是可以的,学生作业做得也较好。就1-3章可进行考试。

本章第二节内容附表学习基本理论(表格)

理论实验名称国家代表人物理论观点

联结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前苏联巴甫洛夫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

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

境因素的影响。

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斯金纳

认知学习理论早期顿悟学习理

德国苛勒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

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

现代认知学习理瑞士皮亚杰、布鲁纳、

论美国奥苏伯尔

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班杜拉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

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

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

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

第四章幼儿游戏及其指导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实质。

2 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及种类。

3 明确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种类。

难点: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方法:讲授、比较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学习的含义?

2、幼儿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实质

一、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二、国外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连线题出处)

1、剩余精力说——英哲学家斯宾塞

2、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德生物学家格罗斯

3、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

4、复演说——美心理学家霍尔

5、社会情感表现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6、认知动力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7、社会性活动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三、中国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

陶行知、陈鹤琴、朱智贤等

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

方式。

表现在:1、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板,而是对客观

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3、游戏是幼儿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参与的、且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自由性(自主自愿、出于兴趣和愿望)

2、趣味性(本身固有属性、不同于劳动)

3、虚构性(虚构性=假想性,以模仿为基础,不受条件限制)

4、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目的、有意识,体现社会文化差异)

5、实践性(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作用

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

4、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幼儿游戏的种类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划分,游戏的种类有:创造性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

幼儿游戏: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特点作用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2、有规则的游戏:智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体育游戏(增进体格发展)音乐

游戏(自怡作用)

第四节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

△游戏的一般指导方法——1、准备工作2、游戏中的观察3、教师介入游戏

一、方法:1、准备工作(准备时、地、材料等)

2、观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表现、需要、作出合理的指导)

3、介入游戏平行→合作→指导

二、各类游戏的指导

1、角色游戏的指导(概括为如下八点)

①丰富游戏的生活经验,以扩大游戏的构思范围,充实游戏的内容。

②为幼儿提供时间、场地和玩具。

③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进行游戏。

④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

⑤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⑥教师可直接参加游戏,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⑦使幼儿愉快得结束游戏。

⑧根据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对游戏作简要评价。

2、结构游戏的指导

A:定型材料游戏的指导:

①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②帮助幼儿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③培养幼儿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构造,能按顺序建造内容比较丰富的物体,进而把单个结构

物组合成较复杂的整体。

④教幼儿爱护结构材料和构造后果,整齐地收放材料,会欣赏和评价构造物。

B:不定型材料结构游戏的指导:

①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②掌握基本的玩法③建立必要的规则

3、表演游戏的指导(教师指导时应该注意下面4个问题)

①选择幼儿容易理解的、又便于表演的作品。

②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

③用建议和商量的口吻帮助幼儿分配角色,并尊重幼儿自己的选择。

④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小班幼儿不会做表演游戏,需要教师先做示范表演,然后教会几个幼儿

表演,再教会其他幼儿表演。

4、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但注意4点)

①教会幼儿正确的游戏,教师应有示范,把游戏名称、玩法、规则、结果介绍清楚。对技能性

的游戏,教师应教幼儿技能。可分组会或个别教学。

②在幼儿独立开展有规则游戏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帮助幼儿遵守规则。

③鼓励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④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施行因材施教,给予很好的提高。

本章作业

1、游戏的含义?

2、国外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有哪些?(列表格)

3、幼儿游戏的特点有哪些?

4、幼儿游戏的作用有哪些?

5、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将游戏划分为几类?

6、游戏的一般指导方法步骤是什么?

附表国外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

国家学派人名主要理论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剩余精力说

德国生物学家格罗斯练习或生活准备说

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游戏欲望说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复演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社会情绪表现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动力说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社会性活动说

教学后记

本章内容有趣味性,学生学习兴趣较浓,通过具体实例讲解,使理论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在第三节(幼儿游戏的种类)的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较多,也是本章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我用了较多实例来讲解,从课堂气氛、作业来看,效果较好。

第二篇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与教育

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

教学目的

1 了解“活动动机”的相关基本知识。

2 掌握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幼儿游戏有哪些特点?

2、针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为教师怎样有效的指导幼儿的游戏?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导入语

想要利用动机规律来促使幼儿从事某种活动,首先应了解动机的含义与基本结构,幼儿所具有的不同的动机类型等。

一、动机及其作用

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2、动机的主要作用

①激活作用②指向作用③维持作用

二、需要、诱因与动机

1、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2、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1)需要、诱因共同决定个体的动机

(2)在统一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在统一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个体的活动取决于需要和诱因的相互作用。

三、动机的种类

动机的种类有多种,就幼儿而言,常见的划分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先天性和后天性分类

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通常主要是生理性的需要,如饥渴、渴、睡眠等。

习得动机——指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这些动机带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例如获得社会性赞许的行为动机。

(二)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根据动机是否来源于个体内部而分类

内部动机——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

外部动机——指受外部刺激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如为了取悦于他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或避免惩罚等去从事某一活动。

例如,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感到好奇,于是用心去观察、探索,产生学习的行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获得知识,满足了他的好奇心,给他带来愉快的经验和成功的感受,形成一股新的动力;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幼儿的好奇心、成功感受等都可以看作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如果幼儿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的表扬和奖赏,这种学习行为的产生就是受到了外部动机的驱使。

第二节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1、学习动机的含义——是促使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认知动机附属动机自我提高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

伯尔的三种常见的学习动机类型)

深入理解:

①认知的动机(认知内驱力)

认知的动机即试图获取知识、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机。通俗而言就是指爱学习本身。

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常常以好奇心、求知欲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

认知的动机是对学习任务本身感兴趣,所以说是一种重要的并且稳定的动机。也称为内部动机。

②附属的动机(附属的内驱力)

附属的动机指为得到教师、家长的赞许、表扬而表现出的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需要或内驱力。也就是指外在的驱力,通俗讲,就是为了得到表扬而学习。

这类学习者的学习既不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地位,而是为了获得师长的表扬或认可。换言之,学生的学习取决于师长的外在强化(如师长夸奖其可爱、聪明、有发展前途,且受到种种优厚的待遇),一旦外在强化撤除,附属内驱力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尽管附属的内驱力在整个成就动机的结构中不占重要地位,但它的结果恰恰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因而附属动机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学习动机。

③自我提高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动机是指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在群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声誉的内驱力。通俗讲就是为了自尊而学习。有时简单地总结为“为了自尊而产生的驱力”。

这种动机成分不像认知内驱力那样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完成学习任务当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手段。一旦出现手段和目的不一致,即完成了学习任务并没有导致个人地位的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就可能减弱。

所以,自我提高内驱力这一动机成分的功利性很强,把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学习成就当作赢得地位的手段。因此,这样的学习者可能只求取得表面形式上的好分数、好结果,而不求掌握学

习的过程,不求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

3、幼儿教育中三种驱力的应用

以上三个驱力,一般认为认知的驱力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一个驱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们越来越重视内部动机的作用与价值,他们指出,教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要让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外来的各种奖励所左右。尤其在幼儿阶段,因为小孩子更容易“见食眼开”“见玩眼开”,非常容易被奖励所左右,因为小孩子自身不能独立,对父母师长有很强烈的依赖性,非常容易被尊长所左右。

以上三个驱力,是影响到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对它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习动力,错误的认识,反而会损伤幼儿原有的学习动力。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看看不当的表扬是怎样伤害了对行为本身的兴趣的。

【案例分析】

一个小朋友每天在路边踢可乐罐,声音在我们听来是非常的难听,但这个小朋友很喜欢听,幼儿对于声音的感受和我们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于那种噪声非常大的玩具枪才会非常喜欢。这个可乐罐每天响,大家都受不了了,就纷纷让这个小朋友不要踢了,可这个小朋友对于这个难听的声音非常着迷,一定要踢。住在这里的一个老人听到了,就对这个孩子说:你踢得真好,这样吧,你每天踢,我一天给你一块钱。小朋友一听很高兴啊,更有劲啦!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老人只拿了五分钱,说:我没有钱啦!从今天起只能每踢一次给五分钱啦!小朋友眼睛一瞪:五分钱够什么用!我才不给你踢呢!从此就不再踢了。

一开始,这个小朋友什么也不为,就为了喜欢踢而踢,可是因为有一块钱的介入,使他把这个踢的行为和钱联结在一起,以至于当没有钱的时候,他仍然把踢和钱联在一起,因为没有钱,踢本身失去了意义,踢本身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

案例延伸——我们有些家长,为了刺激小朋友学习,常常许诺“背一首儿歌吃一次肯德基”“画一张画买一个帖画”,像是在做促销,想把学习任务作为一个搭售的任务附在物资诱惑上面,以至于对于肯德基的过份关注挡住了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乐趣的视线。表扬激发一个附属的内驱力,可是损伤了认知的内驱力,是得不偿失的。

有的专家认为:年幼儿童(如幼儿园小朋友、小学低年级学生)附属内驱力占的比重比较大,他们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教师、父母的赞许和认可。因为婴幼儿时期的这种认知的内驱力,还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力量,是从好奇心和探究环境的倾向基础上产生的,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才能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然后成为真实的动机。也就是说,婴幼儿时期表现出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潜在的、萌芽状的内驱力,需要保护,培育和引导,才以变化稳定的真正的动机。表扬当然是有效的,但最本质上的引发成功动机,还是要从保护引发幼儿自身的认知内驱力入手。

二、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概括来说有:①内部——幼儿自身(成功的满足感)

②外部——教师、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的趣味性等等

③需要的满足

具体来说,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任务的特点

1、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

2、学习任务的有趣性和新颖性

3、学习任务的明确性

(二)重要他人的行为与态度

1、重要他人——指在幼儿生活中具有影响力的,被幼儿看重的人物。

2、重要他人对幼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2019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一_0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 一 2019 年教资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试题及答案一 1. 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案要点】 (1)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 识记的内容与性质。 (3) 识记方法。 (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2. 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案要点】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密切相关。 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以下规律: (1) 从上至下。 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 (2) 由近而远。 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3) 由粗到细。 1 / 6

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 (4) 由头至尾。 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 (5) 由整体到局部。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3.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答案要点】 (1) 口唇期(0~1 岁) : 婴儿的欲望主要是通过口唇的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来得以满足的,口唇是这一时期快感最为集中的区域。 (2) 肛门期(1~3 岁) : 这一阶段,排泄成为婴儿性快感的主要目标,婴儿从排泄活动中得到极大的快乐。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时大小便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3) 前生殖期(3~6 岁) : 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关注性别差异。 表现在男孩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感兴趣;女孩出现了埃勒克特拉情结,也称恋父情结,即女孩对自己的父亲感兴趣。 (4) 潜伏期(6~12 岁) : 此阶段的时间很长,期间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

几十本关于幼儿教育书籍

幼儿早期教育书籍幼儿书籍分类,幼儿教育书籍目录几十本关于幼儿教育书籍,, Myrna默纳舒尔([美]书名:《让孩子自己做主》----培养具有思考力的孩子作者:D1作者简介:默纳舒尔,哲学博士,一位元18中国海关出版社开本:32开B.Shure)出版社: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在家长和老师中推广“我Allegheny有发展眼光的心理学家,费城 )计划,该研究为其赢得了四项国家级大奖。舒尔博士也是全国青少年心理健能解决问题”(ICPS针对让孩子尽早学会“自己做主”、“自我思考”的技能,本康和不良行为预防方面的咨询顾问。 年的调查研究和临床实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帮助孩子获得这种能力的计划,25书作者便在长达。)Problem Solving,ICPSI即“我能解决问题”计划(Can (德)卢安克一位德国青年在中国的教育梦作者:D2书名:《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元18.00开本:32开(Eckart Loewe)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Carol、卡罗尔芬克CynthiaUlrich Tobias书名:《天生棒小孩》作者:[美]辛西亚汤白斯D3 儿童学习方作者简介:辛西亚汤白斯元开本:32开22Funk译者:沈宇出版社:九洲出版社机构创办人,现任总裁。著有畅销书《成功Apple St.Styles Unlimited and法专家,Learning孩子一些令家长沮百分百》《以孩子的方式教他们学习》《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等。内容简介:丧和懊恼的习惯和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促使他们成功的爆发力。执拗的背后是坚定不移;强烈的意愿展现出潜在的领导才能;好争论、讲条件显示出潜在的谈判能力。当我们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时,应该看到其行为背后蕴藏的潜在能力,家长不仅要了解而且应给予孩子应有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他们独特的学习和表达解,并据此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激励孩子走向成功。方式为借口,无视规则、为所欲为,他们必须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可以有选择快乐成长的自由,但也必须明白,提供快乐成长自由的规则制订者,是父母、监护人。 民主与建设出小巫出版社:书名:D4《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作者:岁4简介:这是小巫继续《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之后,为版社开本:32开22.5元以上儿童父母撰写的新作。本书,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讨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介绍“真爱行为、“心理疆界”以及“训育”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并提出给儿童树立规则、训育儿童自律的实际操作手段。作者身为美国教育学硕士,近年一直关注西方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豁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然开朗,极具实用指导价值。作者简介小巫,美国Rutgers两个孩子的妈妈。曾在美国两所大学做管理职位,并出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新闻官,发表过诗歌、小说,撰写过电视剧本,拍摄过电影,导演过话剧,最终决定做一名教育专家。出版过《让孩子做。在《父母》杂志上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其他的育儿

幼儿教育心理学气质说课设计

《幼儿教育心理学》说课设计 --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说课??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十三章中的第二节—--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本章是该书的重点之一,本节又是该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幼儿教学心理,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的心理的发展受到教师的的教育与教学的制约,而教师的教又需要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本节重点讲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教材先阐明了幼儿气质及其差异表现,而后又详细叙述了要针对幼儿的不同气质进行教育,提出了学前教育的理论依据,本节课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深入了解幼儿气质特征与教育方法,并能够针对幼儿的气质特征进行适宜的教育,结合实际,对搞好幼教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教材分析?(二)内容要素分析?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一般步骤是先阐明有关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规律,而后详细叙述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提出学前教育的心理学依据,本课教材对幼儿气质的分析,研究,也应根据这一步骤进行。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气质的含义、特点、类型和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2、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提供教学实施条件。如:模拟表演中的衣服,帽子,道具等.?(2)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校园中的教师和同学、空姐等的照片内容置于导入新课之中。 (3)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消化本课内容,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活动,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重组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程度。 3、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讲课之前学生通过上网与查字典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2)根据班级学苗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实际,将学生的认知经验,生活经验等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教学“活"起来。?(3)培养、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练将来从教的心理。?(4)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品质。??一、教材分析?(四)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质的含义与特点. (2)掌握幼儿期气质的类型并针对幼儿期气质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思维能力和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学习法掌握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气质类型的的教育方法,同时现代媒体教学法贯穿始终,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气质的深入理解,激发起学生对培养幼儿气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2)初步形成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感受培养幼儿气质对幼儿的特殊意义,发挥其积极品质,使幼儿的气质向健康、积极方面发展。??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确立及依据?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幼儿气质的类型特征,幼儿气质不仅表现在个别性上而且还可能发生变化,这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我们只有很好的了解,掌握幼儿气质的发展表现,才能根据幼儿气质特点进行适宜的教育,通过对消极特征的纠正和积极特征的发展,培养幼儿的优良品质。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气质含义特点的理解及气质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再有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对不同气质的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一、教材分析 (六)练习内容的安排及确立依据?课堂上首先运用幼儿园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分别模拟气质的四种类型,然后拓展思维,设计问题: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气质呢?讲完理论知识后又把学生分组分别背诵本课的知识要点,接着布置课后作业:教材151页第6,7题。设计的个性练习是:(1)中国加入WTO

幼儿心理学教学教材

1.幼儿教育心理学定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 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又将此书发展《教育心理大纲》这一 著作标志着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幼儿教育心理是一门什么学科)? 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 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游戏中,幼儿能够以直接或间接(象征性)的表达方 式表现其想法及思考,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行同伴之间的互动,解决矛盾冲突,获得自信 7.萌芽期:福禄培尔是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之一,确立“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 的基本形式”,蒙台梭利著作《吸收性心智》,为幼儿创造一个能激发主动性的“有准备的环境” 8.初创期:凯米—德芙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是被认为“正统”的,而且是唯一被皮亚杰 本人认可的建构主义的幼儿教育模式,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9.发展期: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识,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 10.最早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提出者是法国的卢梭 11.幼儿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案是直接教学方案 12.奥苏贝尔认为学前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这两个过程 13.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1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萌芽期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培尔, 意大利的蒙台梭利 15.福禄培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为幼儿专门设计了一套玩具——恩物,其确立的游戏 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的教学原则已成为幼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基础

2017年4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2017年4月 课程代码: 00882 -、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 称之为42 A.关键期 B.准备期 c.发展期 D.敏感期 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162 A.相关下位学习 B.变式下位学习 C.同化下位学习 D.推理下位学习 3.我们如果口渴了就找水喝,出汗了就需要毛巾,这类决策的知识表征方式是149 A.概念 B.表象 c.图式 D.产生式 4.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145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信息类知识 D.数据类知识 5 .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155 A.具体目标 B.网络系统 C.变式 D.核心经验 6.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 A.感觉统合下降 B.感觉统合误差 c.感觉统合失调 D.感觉统合失误 7.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173 A.知觉技能 B.运动技能 c.操作技能 D.智力技能 8 .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就是 A.幼儿社会性 B.幼儿社会性学习 c.幼儿社会化 D.幼儿社会学习 9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 A.教学心理 B.游戏心理 C.认知心理 D.发展心理 1 o. 幼儿园情结智力教育模式包括赏识教育模式和222 A.情境教学模式 B.活动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 D.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 1 .儿童的发展是一种服从自然规律按照成熟类型进行的过程,它并不依赖于教学。这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A.皮亚杰 C.桑代克 B.维果茨基 D.考夫卡 12.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C.观察法 B.调査法D.测量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得以 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有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推荐

有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推荐 要成为一个好父母,还得了解一些幼儿的心理,懂得顺应孩子的心理去教育,培养出健康聪明的孩子。下面推荐基本幼儿心理学书籍给各位家长与老师。有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推荐,一起来看看下文。 《婴儿心理学》孟昭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意识的把握》皮亚杰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读孩子如读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爱和自由》 《捕捉儿童敏感期》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和孩子划清界限》 如果你读了这些幼儿心理学书籍,那么,你就读懂了你的孩子,让你在教育上更成功。 如何改掉婴儿一直吃手的行为习惯? 宝宝大概三个月开始就会开发出自己的小手,以此作为新的游戏伙伴了。因此在这个阶段把自己的这个新的小伙伴放到小嘴里吮吸,成为了一个乐趣是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

这是他最唾手可得的小伙伴,更是不能放过了。这个小手是孩子与探索世界的心相连的载体,如果刻意要「切断」这个「枢纽」,那会对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乎有的宝宝将吃手指当成对奶头的依恋(可是从你的描述中明显不属于这种情况)。吃手指的行为是婴儿期的合理需求,它无害,是需要大人克制住思维定势去满足的行为。以前很多在婴儿期通过刺激性物品企图断掉吃奶吃手习惯的做法是漠视婴儿感受和成长需求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这种做法。不过我们今天先不详细讨论这个小手对心理有什么影响的问题,重点解决你希望拯救宝宝吃的发白的小手问题。 首先为什么你的宝宝会吃小手呢?除了开头已列出的成长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能忽视的,就是他即将长牙了。从你和我私信的情况看,你的宝宝现在进入「即将长小牙齿」的阶段了。这个阶段,宝宝会开始流口水,当流出口水渐渐多起来之后,嘴唇四周还会长出红色的小点点,不用担心,那是「口水疹」,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护理,多擦擦口水保持干燥就可以了。这种情况待到口水不再流了或是皮肤已经适应了这个湿度之后就会自行恢复。 在长小牙的初期,宝宝的牙床有点不舒适,甚至慢慢会痒,疼。有的宝宝特别敏感自己的身体变化,他就会不自觉的做出一些对自己舒服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宝宝会一天到晚吃小手,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的另一个原因。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电子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的一门科学。 2、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奋对自卑、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亲密感对孤独感、生成感对停滞感、完善感对绝望感。 3、认知是人的全部认知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觉、注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活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心理特征。 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5、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 6、尊重的需要包括__________、自重和__________。 7、学习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内外控制点、焦虑、 __________、态度等。 8、在幼儿的个性差异教育中,与学习有关的生活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幼儿创造性学习的五种表现形式包括表现性创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杰出的创造。 10、影响幼儿语言学习的因素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待幼儿态度的影响。 二、选择题: 1、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2、幼儿期何种想象占主要地位?()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3、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特点,幼儿期的记忆能力有哪些特点() A、无意识记忆、意义识记和形象记忆 B、无意识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 C、有意识记忆、意义识记和语词记忆 4、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唤醒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 A、进作用 B、驱动作用 C、维持作用 5、学习“力”这一概念,对学习“重力”产生的影响属于()。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一般迁移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计50分 1.在口语表达方面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语言学习过程:、、、 。 3.幼儿语言学习的原则:、、、 、、。 4.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 、。 5.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 6.幼儿教育活动评价的类型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分类可分为:、和。 7.幼儿学习中的个别差异包括:、、。8.幼儿动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9.真实性评价的主要形式:、、、 。

10. 检验某项教育措施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创造性: 2.真实性评价: 3.量: 7.求同: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目前幼儿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幼儿感知集合的四个阶段 四、论述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0分,共计22分 1、案例分析: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2、案例分析:3岁的小明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 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 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5本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介绍-家长必读

三十五本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介绍 ------家长必读 关于幼儿教育书籍,幼儿教育书籍目录,幼儿书籍分类,幼儿早期教育书籍 D1 书名:《让孩子自己做主》---- 培养具有思考力的孩子作者: [美] 默纳舒尔(Myrna B.Shure)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开本: 32开 18元作者简介:默纳舒尔,哲学博士,一位有发展眼光的心理学家,费城Allegheny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心理学教授。在家长和老师中推广“我能解决问题”(ICPS)计划,该研究为其赢得了四项国家级大奖。舒尔博士也是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不良行为预防方面的咨询顾问。针对让孩子尽早学会“自己做主”、“自我思考”的技能,本书作者便在长达25年的调查研究和临床实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帮助孩子获得这种能力的计划,即“我能解决问题”计划(I Can Problem Solving,ICPS)。 D2 书名:《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一位德国青年在中国的教育梦作者:(德)卢安克(Eckart Loewe)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开本: 32开 18.00元 D3 书名:《天生棒小孩》作者:[美]辛西亚汤白斯 Cynthia Ulrich Tobias、卡罗尔芬克 Carol Funk 译者:沈宇出版社:九洲出版社开本: 32开 22元作者简介:辛西亚汤白斯儿童学习方法专家,Learning Styles Unlimited and Apple St. 机构创办人,现任总裁。著有畅销书《成功百分百》《以孩子的方式教他们学习》《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等。内容简介:孩子一些令家长沮丧和懊恼的习惯和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促使他们成功的爆发力。执拗的背后是坚定不移;强烈的意愿展现出潜在的领导才能;好争论、讲条件显示出潜在的谈判能力。当我们评判一个孩子的行为时,应该看到其行为背后蕴藏的潜在能力,家长不仅要了解而且应给予孩子应有的理解,并据此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激励孩子走向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他们独特的学习和表达方式为借口,无视规则、为所欲为,他们必须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可以有选择快乐成长的自由,但也必须明白,提供快乐成长自由的规则制订者,是父母、监护人。 D4 书名:《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作者:小巫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开本: 32开 22.5元简介:这是小巫继续《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之后,为4岁以上儿童父母撰写的新作。本书,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讨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介绍“真爱行为、“心理疆界”以及“训育”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并提出给儿童树立规则、训育儿童自律的实际操作手段。作者身为美国教育学硕士,近年一直关注西方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极具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讲课教案

1.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教育心理 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 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 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 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 规律的科学。 3.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 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 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 行为进行系统、连续地考察、记 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 研究方法。 4.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 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的对事 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 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 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5.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 设,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 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 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 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 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6.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 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 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 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 资料并加以分析,来解释教育活 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 一种研究方法。 7.学习: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 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 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 理变化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 人的学习,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 中,一语言为中介,自觉地、有 目的地、有计划地、积极主动地 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8.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 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 主的,未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 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特殊认知活动。 9.机械学习:指获得任意的、认为 的和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10.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 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 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 质性的联系。 11.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 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 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合性程度。 12.关键期:指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 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 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 13.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 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年发 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4.学习理论: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 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 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 习,特别是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 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或 学说。 15.试误说: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 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为机 体处在问题情况中会发出许多 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 会正确反应。 16.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 释,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知觉的重 新组织,是主体借助于问题情境 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突然 顿悟的过程。 17.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决定学习 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的行为 后果,凡是导致满意行为反应后 果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就会加 强,凡是带来令人烦恼的行为反 应后果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就 会被削弱。 18.操作条件(作用)学习:指实验 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 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强 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连 结。 19.顿悟说: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 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 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20.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 机,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胜 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从 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21.认知内驱力:源于学习者自身需 要的内部动机,是一种要求掌握 知识、技能和阐明、解释学业问 题的需要。 22.附属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自己所附属 的长者或权威的赞许和认可,而 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 做好的需要。 23.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者来 说是新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 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性 表征,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 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24.替代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 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 倾向 25.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 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 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26.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能 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 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是一个尚 未成熟有可能崛起的学习理论 流派。 28.幼儿学习:是指幼儿在适应环境 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学习,不仅 包括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 各种生活技能的学习。 29.肖像表征:指用意象、图形或表 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方式。 30.知识系统化:是指在向学前儿童 传授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知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 A.390 B.900 C.125 D.1000 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A.1 B.3 C.6 D.9 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1.《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的能力为原则,使学生具备从事幼儿教育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规律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品德。本门课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制约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为导向,根据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设计,把导论、心理发展与差异、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面的能力,重点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本课程总学时26 课时,各任务分配学时为5-6 课时。 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幼儿教育心理方面上午知识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岗位提供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及掌握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 幼儿学习的种类、模式和幼儿学习的特殊性。

2. 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特点。 3. 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4. 幼儿概念、技能和策略的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幼儿情商、道德与心理健康。 5. 教学中幼儿学习动机与迁移;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导论”,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整体的把握。 2. 通过学习“心理发展与差异” ,使学生为因材施教提供心理学依据。 3. 通过学习“学习理论” ,使学生能够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各学科流派之间的差异。 4. 通过学习“学习心理” ,使学生能够掌握幼儿的概念学习方法及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 5. 通过学习“教学心理” ,使学生掌握幼儿学习与迁移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素质目标: 1. 具备良好的学前教育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2. 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计划组织能力 3. 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备通过网络、期刊、专业书籍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5. 具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 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C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分为( C ) A.实践归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 B.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思维求索与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 D.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文献查阅与得出结论 3.维特罗克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B ) A.同化模式 B.生成模式 C.顺应模式 D.启发模式 4.下列说法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是( D )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5.智力技能按其性质可分为( A ) 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 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 C.元认知技能与决策技能 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 6.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C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D ) A.自然科学 B.偏重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 C.社会科学 D.偏重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 8.“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中介变量”的概念首先是由谁提出来的( C )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章节课题第五章幼儿活动的动机及其调动课时 4 教 学目的1.了解学习动机的相关基本知识。 2.掌握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 重 点难点在实际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各种动机或通过培养和激发等教育手段,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 学 方 法 板书、案例分析、讲授、讨论、提问 教具 及教 学参 考书 《幼儿教育心理学》姚梅林郭芳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业1、动机的含义? 2、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3、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4、影响幼儿的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配合教师授课,并且能跟随教师引导掌握学习方法,理解重难点知识,课堂气氛较好;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还算可以。 章节总结:幼儿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因人而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具体的问题来采取相应的引发措施,以期收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活动动机的一般概述 导入语:引用案例《幼儿的探索行为》说明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都将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幼儿的活动动机。想要利用动机规律来促使幼儿从事某种活动,首先应了解动机的含义与基本结构,幼儿所具有的不同的动机类型等。 一、动机的定义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 动机与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并未一致。这表现在同一种动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活动,而相同的行为活动也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此外,动机与行为结果的不一致还表现在并非良好的动机就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也并非动机水平越高,行为水平也越高。例如:好心办坏事 二、动机的作用 把动机比喻成汽车的方向盘,引出作用:①激活作用②维持作用③指向作用④投入作用 二、动机的构成要素 (一)、需要——是指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内部原因) (二)、诱因——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也就是斯金纳所说的强化物) (三)、需要,诱因与动机的关系 (1)需要、诱因共同决定个体的动机。需要占主导地位。 (2)在统一的动机结构中,需要与诱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动机的种类: (一)根据动机产生的先天性和后天性,可以把动机分为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①原始动机→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生理性需要,随着成长,带有社会生活色彩。 ②习得动机→后天学习而产生变得,较持久,较大的个体差异。 (二)根据动机是来源于个体内部还是外部,把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①内部动机:是指受内部动力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 ②外部动机是指受外部刺激物驱使而去活动的一种动机。 ③运用:可以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幼儿学习初期要激发外部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内部动机;幼儿具有较强的内部动机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利用、深化、拓展内部动机。 第二节幼儿的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导入语:对于学习,不同幼儿有不同表现,这与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关系。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对于促进幼儿的成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种类

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优选)

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 201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习题 第一章绪论 1、邵瑞珍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P2?第一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景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 第二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与学的心理学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2 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有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3 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即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研究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它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科学。 4、教与学的关系:P3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而学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P3?林格伦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当关心三个焦点区域:学习者在学习情景中发生的学习过程三者相 互重叠,相互关联. 杜威认为:学习“过程”指的是人们学习时所做的事情。? 李伯黍的《教育心理学》: 题眼一:把学习分成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题眼二:第一次将“教育心理”纳入教育心理的范畴。?邵

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 素为主线,构建了“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6、教育 心理学的创建:P5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出现了一个实验教育学派,由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比纳和西蒙制定第一套智力测量表。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 一门独立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和体系由此确立. 7、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P5 (1)初创期:桑代克和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 奠基人")?(2)发展期:(1920—1950)学科心理学发展较快, 弗洛伊德、杜威(“作中学"的实用主义代表)、维果茨基(提出了最 近发展区、是社会建构学者、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3)成熟期:布鲁纳和赞科夫(进行了长达15年的“教的观点。? 学与发展”实验研究) (4)完善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 相互融纳) 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P8?(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 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3)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关注年龄 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的研究? 9、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P10?受到两种力量推动: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和现代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