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试题 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试题 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试题 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试题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目标:

1. 复习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现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确定名称的有___________

生物学家们根据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_____、_____和_____等几大类。

如何分类?分成几个主要类群?

1、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_____________;

(2)体壁由______个胚层构成;

(3)有______;无_______。

(4)体表有______。

2、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2)珊瑚礁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

1、扁形动物的特征

(1)身体呈________对称(又叫左右对称);

(2)背腹________;

(3)有________无________。

2、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饵料、科研用、观赏;

(2)(生产应用)构成生态环境。

(3)危害-----例: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请分析蛔虫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是适于人体内寄生的特点?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无专门的运动器官,仅能缓慢蠕动。

蛔虫有哪些适于寄生在人体内的特点?

1体表有角质层2消化管结构简单

3生殖器官发达4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两栖动物

变态发育;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

以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农田害虫的天敌;

禁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达标检测:

1.夏季雨后,地面上往往会出现许多蚯蚓,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 雨后地面上比较凉爽,适于蚯蚓生活;

B 地面上更容易得到食物;

C 地面上比土壤中更加潮湿;

D 雨后地下缺少空气,爬到地面上便于呼吸。

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 奔跑

B 蠕动

C 行走

D 飞行

3.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而死,原因是()

A 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空气;

B 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

C 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

D 蝗虫通过气门进行呼吸。

4. 下列有关鲫鱼鳍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胸鳍和腹鳍对鲫鱼的运动起决定作用;

B 背鳍对鲫鱼的运动方向起决定作用;

C 胸鳍和腹鳍对鲫鱼身体平衡起决定作用;

D 剪除所有鳍的鲫鱼就不能运动了。

5.鱼不断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这样做的意义是()

A 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B 完成呼吸和摄食;

C 散发体内的热量;

D 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6.鱼儿戏水描写的是鱼儿在水中自由游泳时的欢乐景象。鱼儿游泳所需要的动力来自()

A 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 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C 尾鳍和腹鳍的摆动;

D 所有鳍的协调摆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animal behavior).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

人体主要关节

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趾)关节

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本节小结

1.动物的行为(animal behavior):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肌肉关节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4.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课堂练习

1.在人体内,骨骼肌一般是( )。

A.受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

B.受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

C.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

D.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发生舒张反应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4.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所标结构的名称: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2)当伸肘时,图中的两块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3)当屈肘时,图中的两块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哪些基本条件?

生存基本条件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九、练习题

1.菌落的特征:

细菌:较(),表明或光滑()或粗糙干燥。

真菌:较(),霉菌菌落常呈()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

3.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水分、()、有机物等。

4、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进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

D、高温、密封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请你来判断:

1、霉菌所形成的菌落一般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2、琼脂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固态,适于制作培养基。()

3、接种是指将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

4、炎热的夏季适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5、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为广泛的生物。()

动手动脑做一做

1.“微生物之父”是()

A.罗伯特?虎克

B.列文?虎克

C.路易斯?巴斯德

D.沃森

2.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菌有细胞壁

B.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有细胞质

3.细菌是以什么形式来对付不良环境的()

A.冬眠

B.遇到不良环境死亡

C.形成芽孢

D.形成生殖细胞

4.细菌的个体都非常______。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细菌之所以分布广泛,是因为:

A.细菌的个体_______。

B.细菌是进行______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C.细菌的休眠体——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还可以四处飘散。

目标检测:

1.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

2.营______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3.请解释一下什么叫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生物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生物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一、选择题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断尾B.章鱼喷出墨汁 C.蜜蜂跳“8”字舞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2.判断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 C.体表被毛D.体温恒定 3.生物体的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鱼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B.鸟的飞行适应更广阔的空间 C.马的行走、奔跑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D.行走是人类独特的运动方式 4.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广泛用于食品生产 B.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 C.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 D.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 5.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6.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肠杆菌 7.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其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阻止气体对流,利于醋酸菌无氧呼吸 8.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菌有细胞壁B.细菌有细胞质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9.玉米螟的幼虫咬食玉米的茎、叶和果实,使玉米减产。而赤眼蜂可将卵产在玉米螟幼虫的体内,吸收营养发育长大,使玉米螟的幼虫死亡,起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这可说明() A.赤眼蜂对植物的繁殖和分布有直接影响B.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 C.动物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D.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0.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1.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 A.骨髓B.骨密质C.骨松质D.骨膜 12.“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真菌细胞与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遗传物质D.成形的细胞核13.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是() A.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B.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C.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D.建立自然保护区 14.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15.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16.下列关于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一些真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龙虾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C.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2.美国政府2016年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超级细菌。下列对超级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B.超级细菌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C.超级细菌是多细胞的D.超级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4.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5.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6.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B.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 C.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 D.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

7.人们在运动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意外伤害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A.尺骨骨折B.肌肉拉伤C.肩关节脱臼D.皮肤檫伤 8.下列哪些项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A.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B.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C.身体一般是细长的D.身体细长而且分节 9.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10.下列各项中,可能会给襄阳地区生物多样性带来风险的是 A.隆中风景区禁猎禁伐B.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C.建立汉江湿地保护区D.喂养网购的非洲蚂蚁 11.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病毒B.细菌C.真菌D.霉菌 12.当我们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舒缩情况分别是() A.舒张;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收缩;舒张13.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蚂蚁B.苍蝇C.蝗虫D.蚊子 14.下列对蝗虫外骨骼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内部柔软器官;B.支持体内器官; C.保护体内的骨骼;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5.玉米螟的幼虫咬食玉米的茎、叶和果实,使玉米减产。而赤眼蜂可将卵产在玉米螟幼虫的体内,吸收营养发育长大,使玉米螟的幼虫死亡,起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这可说明() A.赤眼蜂对植物的繁殖和分布有直接影响B.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 C.动物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D.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6.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17.如果你去市场买鱼,可根据下列哪种情况判断其新鲜程度的标志() A.鱼鳞未脱落B.身体完好无损 C.鳃丝鲜红D.体表湿润 18.鲫鱼的身体有许多特征表现出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鯽鱼游泳时,靠各种鳍产生向前的动力 B.鯽鱼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其特点是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C.鲫鱼体形呈纺锤形,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 D.鲫鱼体腔内有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深浅位置 19.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有下面几种猜测,你认为哪种最合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生物圈中能()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传播植物种子 2.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片 C.蝗虫的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3.人们在运动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下列意外伤害不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是 A.尺骨骨折B.肌肉拉伤C.肩关节脱臼D.皮肤檫伤 4.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 5.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 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 6.大连在蛇岛上建立蝮蛇保护区,北京建立大熊猫基因研究中心,对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惩治行为,分别属于()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7.细菌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A.细菌有细胞壁B.细菌有细胞质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8.当我们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舒缩情况分别是() A.舒张;舒张B.舒张;收缩C.收缩;收缩D.收缩;舒张 9.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B.帮助桃花传粉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10.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动物具备的特征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D.群体内部没有信息交流 11.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下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是() A.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的动物具备的特征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B.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D.群体内部没有信息交流 2.下列对蝗虫外骨骼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内部柔软器官;B.支持体内器官; C.保护体内的骨骼;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3.河虾、田螺、鲫鱼、乌龟是河流中常见的四种生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都用鳃呼吸 B.体温都不恒定 C.体表都有外骨骼 D.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4.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 B.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 C.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 D.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 5.下列哪些项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A.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B.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C.身体一般是细长的D.身体细长而且分节 6.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B.霉菌引起人患感冒 C.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D.真菌引起人患足癣 7.下列各项中,可能会给襄阳地区生物多样性带来风险的是 A.隆中风景区禁猎禁伐B.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 C.建立汉江湿地保护区D.喂养网购的非洲蚂蚁 8.屠呦呦因创制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B.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向日葵与棉花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⑤体温恒定⑥变态发育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 10.抗生素是() A.细菌、真菌产生的维生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试题 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试题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目标: 1. 复习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现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确定名称的有___________ 生物学家们根据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_____、_____和_____等几大类。 如何分类?分成几个主要类群? 1、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_____________; (2)体壁由______个胚层构成; (3)有______;无_______。 (4)体表有______。 2、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2)珊瑚礁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 1、扁形动物的特征 (1)身体呈________对称(又叫左右对称); (2)背腹________; (3)有________无________。

2、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饵料、科研用、观赏; (2)(生产应用)构成生态环境。 (3)危害-----例: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请分析蛔虫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是适于人体内寄生的特点?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无专门的运动器官,仅能缓慢蠕动。 蛔虫有哪些适于寄生在人体内的特点? 1体表有角质层2消化管结构简单 3生殖器官发达4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两栖动物 变态发育;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更新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 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动物(第一章至第三章)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 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②用鳃 在水中呼吸 4.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外 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 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6.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7.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8.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 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9.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 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灵活 10.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1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蝙蝠、鸟类等 1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坚而轻,多气质骨,胸部有高耸的 龙骨突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13.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是也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14.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5.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 皮肤辅助呼吸 1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或骨、关节、骨骼肌】 17.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 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18.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 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19.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运动 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20.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 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等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有贝,蚌,乌贼,章鱼等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有虾,蟹,水蚤等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22、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2、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初二生物上册总复习资料

初二生物上册总复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2、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两者的区别在于体内是否有脊柱(注意:不要把脊柱写成脊椎)。 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一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4、鲫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的阻力。 5、鱼在水中生活,能使鱼体上浮、下潜、停留在一定水层的结构是鳔。 6、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鳍、腹鳍和背鳍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决定前进的方向,并产生前进的动力。 7、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做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8、活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是在进行呼吸。 9、鳃的颜色是鲜红色,因为有丰富的血管。 10、鳃丝既多又细,可以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呼吸。 11、水由鱼的口流入鳃,又从腮盖后缘流出,其间进行了呼吸(即气体交换),其过程是: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丝流出的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2、鱼鳃有丰富的血管,鳃丝既多又细,这两个特点对于鱼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 13、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躯干部及尾鳍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14、海葵、海蜇、珊瑚等动物属于腔肠动物,其主要特征是: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15、乌贼、章鱼、河蚌、鱿鱼、蛾螺等属于软体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贝壳(可保护身体)或贝壳退化。 16、虾、蟹,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做甲壳动物。 17、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18、海豚、鲸、海豹属于哺乳动物,龟、鳖属于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19、动物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蛇具有鳞,昆虫具有外骨骼;○0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除蚯蚓等动物外,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体内的各种呼吸器官,如蝗虫用气管呼吸,兔用肺呼吸;○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0;观察蚯蚓的实验:○1区别蚯蚓身体前端与后端的结构是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共有13节。○2用手抚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刚毛,它的作用是支撑身体,协助运动。○3蚯蚓在糙纸上,运动灵活、快,因为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蚯蚓在玻璃板上,运动困难、慢,因为刚毛失去了作用。○4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使蚯蚓的体壁始终保持湿润,因为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 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1、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22、蚯蚓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23、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这是因为雨水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24、蚯蚓、水蛭、沙蚕属于环节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这也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节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 25、家兔体温恒定的原因:○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2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能力强;○3有完善的循环系统,输送氧气能力强;○4有发达的神经系统,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恒定。 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他们都是恒温动物. 其它动物的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一、动物(第一章至第三章)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 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 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 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6.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7.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8.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 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9.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 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灵活 10.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1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蝙蝠、鸟类等 12.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坚而轻,多气质骨,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 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13.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是也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身体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14.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 和触角分节 15.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1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或骨、关节、骨骼肌】 17.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18.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19.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 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20.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 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 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因为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2019-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全面总复习最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学期末总复习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身体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外胚层有刺细胞在触手处较多) 2、共同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与人类关系;食用、珊瑚礁、 4、其他动物: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 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其他大多是寄生生活) 2、共同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其他动物:华枝睾吸虫(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内再感染草鱼、鲫鱼以及虾类)、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内发育) 线性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寄生,有的自由生活) 2、共同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3、其他动物: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蚯蚓(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有相似的环状体节,前部有环带,肌肉与刚毛配合运动,湿润体壁呼吸) 2、共同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其他动物:沙蚕、蛭 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代表动物:缢蛏(双壳类,贝壳由肉质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通过身体后端入水管吸入水,摄食水中食物颗粒,经出水管排出残渣,由鳃呼吸) 2、共同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其他动物:石鳖,蜗牛,乌贼,鱿鱼,章鱼,钉螺 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目前已命名的120万种以上,占动物种数80%,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1、代表动物:蝗虫(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头部有感觉器官,胸部有运动器官,腹部有气 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 2、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其他动物:蚊,蜘蛛,蝉等 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6、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两栖动物(青蛙、娃娃鱼、蝾螈等) 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乌龟、蛇等) 适应陆地特征:头部有颈可以灵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肺呼吸满足对氧气需求,卵外有卵壳保护摆脱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 共同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鸟 类 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 (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2)运动: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胸肌发达,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葫芦藓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 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有脊柱无脊柱动物 的分 类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总结.doc

2018年秋季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一、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

三、生物特征的进化趋势 1.对称:无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2.胚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 3.体节:不分节→分节 4.骨骼:无脊柱→有脊柱 5.体温:变温→恒温 6.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卵生→胎生) 7.呼吸: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通过体表呼吸)→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如鳃、肺、气管等) 第二章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如幼袋鼠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小鸟喂鱼,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鸟类迁徙等(2)学习行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如:蚯蚓走“T”字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成年黑猩猩取香蕉等。 2、社群行为及实例 (1)群体的组织:群体内的成员有的不同职能。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2)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通讯。 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表示距离和方向;蚂蚁能够利用它的分泌物来标志路线;鸟类的鸣声起着传递信息。

3、动物的运动 (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骨一一杠杆作用 关节一一支点作用 骨骼肌一一连结和动力作用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骨、关节和肌肉的正确连接屈肘和伸肘动作过程示意图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3)关节 右图是哺乳动物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代号的名称①_关节头②__关节囊_ ③_关节腔__ ④__关节窝__ ⑤_关节软骨 (2)③内有__滑液___ ,作用是__减少摩擦____ ⑤的作用是___缓冲震动__ (3)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如果过于剧烈就很容易脱 臼。脱臼是指结构①关节头从结构④关节窝中脱 出。①和④共同组成关节面。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滥杀动物) 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提纲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更新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 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6、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7、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8、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全)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1、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2、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 3、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4、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 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 运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氧气可溶解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 第二,能提高土壤肥力 第三,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第四,处理有机废物 5、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和章鱼(贝壳退化成内骨骼)等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有害:有的危害农作物,传播疾病 6、节肢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 等。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 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

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 3 对足,2 对翅,都生在胸部。 (3))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 (4))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5))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 二、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 7、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8、两栖动物 (1))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2))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雌雄异体,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9、爬行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