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谈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谈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谈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人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而我们当代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或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等,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困难、自卑怯懦、孤独自闭、惧怕挫折、缺乏毅力等心理问题。因此,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结合初中生当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案例一

李某,男,初一年级学生。该生自控力较差,因迷恋于电子游戏而无心上学读书,经常一放学就去游戏机室玩,父母批评、打、骂都不起作用,甚至采用欺骗手段以满足自己贪玩的需要。

根据该生的情况,运用以下的心理干预方法:

一、多次找李某个别交谈,以诚恳、温和的口吻询问他的情况,了解他的思想。在消除了他的敌对情绪后,指出过度玩游戏机的危害,

二、定期与李某的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提醒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既不能迁就放任,也不能简单粗暴。

三、设法让李某多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使他的兴趣发生转移,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还可以通过参加班级组织的文娱活动,提高说、唱、表演的能力。

四、教会李某掌握一些自我控制、自我暗示、抗拒诱惑的方法,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以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对李某先采用定时法,也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玩游戏机的计划,例如每天只玩半小时,过几天习惯后,再把计划调整为三天玩一次,一周玩一次,直到能完全控制自己为止,老师和家长要多关心配合,给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以促进孩子巩固效果,消除不良行为。

五、在班级举行团体心理辅导课,在全班开展一次“怎样看待玩游戏机问题”的讨论,并找机会让李某袒露思想,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启发帮助,会后有两名同学主动与李某组成学习小组,帮助和监督他树立信心,尽快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案例二:

陈某,男,学习成绩不稳定,上课爱搞小动作,有时也能积极发言,但自控能力差,他常常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常常和同学打架,几乎每节课下课后都和同学发生矛盾,遭到同学们的投诉,老师经常进行说服教育,但效果不大。根据以上情况,对其进行分阶段、有步骤的心理干预。

1.根据其动机外化强烈的状态,只要一有机会就安排适当的工作给他,特别是体育、文艺方面的工作,使他发挥自己在能力上优秀的方面,对其内在强烈外化的动机加以了自身技巧性的调整。

2.与其家庭密切配合,采用互签字法,督促完成家庭作业,并使其家中对他发的钱有所节制,为小陈的学习动机向主动动机方面发生转化,提供契机。

3.通过班队会活动教给同学们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让大家谈不正当交往的感受和危害,生动的事例给了小陈很大的启发和感受。

4.对小陈的优点给予及时表扬。而缺点,在课堂上的尽量以体态语言暗示其改之;课外则多引导他提高认识,培养其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寓教于乐,使其发挥表演才能,也引导其强烈的外化向正确的内化方向发展,从中促进其学习兴趣更为深化。

6.注意结合学生实际,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对小陈同学尤其强调启发性,使其动机能量处于了与学习对象的强烈结合态,一方面不压抑其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又使其步入到正规化学习的境地中来,充分调动起他学习的主动性。面对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只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处处做有心人,善于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姿态、行为、兴趣、爱好甚至衣着等外部表现中,去透视其内心秘密和个性特点;从各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很多调查结果表明,

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不受地区、性别、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体现了其特殊性。因此,在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应该依据其特殊性,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干预对象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方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采取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活动法、个案法等,这些方法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班团工作中渗透、在创设育人环境中渗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等。 1、观察法。即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品质等,发现问题及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这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在同学交往中注意观察、在家访时注意观察,发现和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动态地处理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个性分层的问题,以欣赏、赞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2、调查法。即通过问卷、访问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兴趣等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一些带规律的现象,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便于教育、引导。例如,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了: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因为每次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有的学生开家长会前很紧张,是因为怕爸爸、妈妈了解到自己在校表现不好会挨打;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大胆发言,是因为怕说错……调查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引导,就能使教育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辩论法。即就学生特别热衷而又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各抒已见,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把握分寸,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走出困境。结合实际,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有关“过生日请客”、“吃零食”、“用零花钱”、“当班干部”、“老师请家长”、“‘打小报告’”等问题的辩论。通过学生的辩论和教师的循循诱导,使学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4、渗透法。即通过各种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团员工作和家庭教育等多项工作中,使学校的整个教育过程得到优化。 5、个案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可通过多种形式,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了教育和疏导。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在弄清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然后根据其性格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并且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做到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发现和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并引导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二、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学生相处。和学生相处,首先要取得他们对你的信任。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活动如实反映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近他们,使他们觉

(完整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的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共同基础。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的对象是8-14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是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小学 1、消极放纵

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 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 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 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分析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今的生活环境日益复杂,现代文明势不可挡的改变着人们的一切,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高楼林立,原本就显得狭小的空间变得更为拥挤;严实的铁门使孩子们失去了自由的活动空间;电脑时代的到来,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时代之中而不能自拔。据资料10%—17%的中小学生心理异常。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夯实青少年幸福人生的基石。积极探索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时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学校的责任和义务。 一般来说,个体从6、7岁到17、18岁称之为青少年期,这期间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随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学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青少年学生发展成长的环境日益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愈发严重。 依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状况,身心发展及他们在现实中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心理问题的程度,常见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考试焦虑、厌学、自卑、逆反心理、抗挫折能力差、异性交往问题等。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辅导建议进行探讨: 一、考试焦虑情绪辅导 焦虑是指一种即将面临威胁性处境时的紧张、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具有警戒性的适应反应。正常人在生活体验中几乎都有过这种及你和体验。 案例1:爱丽(化名)是市某中学的初三学生,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紧张的压力状态下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都一片空白,手脚发抖,手心冒汗。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万一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对得起父母,自己也觉得没面子。”心理困惑,紧张。 负面情绪的背后往往有消极信念的支持,认知改变技术就是辅导者协助当事人,找到困扰自己的负性想法和信念。它是考试焦虑辅导的主要方法之一。我设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救治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救治 桃花中心校心理辅导员沈小月 心理干预主要是运用心理学原理,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度过他们的精神危机。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 小学生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变化之中,社会知识的片面性和心理承受能 力差,使得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控,特别是面对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家庭较高的期望值的压力,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地排解,消除、矫治,将会产生不良的外显行为,在课堂上其表现行为为情绪抑郁,精神不振,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等,甚至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小学生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是指在课堂上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进行行为矫正、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它是对有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大多数学生则重在进行发展性的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善于面对新环境的信心,富有创新意识的探索精神和具备较强的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一、课堂教学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以理论为指导,应用性研究为主,强调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把理论与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不断探索,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心理干预的策略,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心理干预应以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为主导,根据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发展的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以便达到积极地建 设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开发潜能的目的。 3、预防性原则。对学生可能有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防患 于未然,尽量避免或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预防并不是简单地阻止问题的发生,对那些已有问题尚在轻微或早期阶段的,及早治疗,以解除问题恶化的危机,预防重于治疗。

结合学生个案_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结合学生个案_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XX学校 XXX 今天,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由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压力的同时,常有心理行为、情绪、自我意识等方面偏离正常的现象产生。因此,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不受地区、性别、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体现了其特殊性。有关研究指出,男生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抑郁、不受欢迎和违纪行为方面;女生则以躯体诉述和思维障碍为主。因此,在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应该依据其特殊性,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干预对象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方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下面就结合中学生当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案例一: 陈某平时能按时到校上课,有时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爱搞小动作,有时也能积极发言,但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学习成绩不稳定,特别是每到下课时,他常常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常常和同学打架,几

乎每节课下课后都和同学发生矛盾,遭到同学们的投诉,老师经常进行说服教育,但效果不大。 根据以上情况,对其进行分阶段、有步骤的心理干预。 ,.根据其动机外化强烈的状态,只要一有机会就安排适当的工作给他,特别是体育、文艺方面的工作,使他发挥自己在能力上优秀的方面,对其内在强烈外化的动机加以了自身技巧性的调整。 ,.对他讲述中外名人故事的奋斗史,以此激励他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请他回答一些适当的问题,以利让他自悟。 ,.与其家庭密切配合,采用互签字法,督促完成家庭作业,并使其家中对他发的钱有所节制,为小卢的学习动机向主动动机方面发生转化,提供契机。 4.通过班队会活动教给同学们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让大家谈谈不正当交往的感受和危害,生动的事例给了小陈很大的启发和感受。 ,.有意识地让小陈做一些稍难的题,以此来更进一步地激发其学习的内在欲望,并发挥其天赋较好的特长。 ,.对小陈的优点给予及时表扬。而缺点,在课堂上的尽量以体态语言暗示其改之;课外则多引导他提高认识,培养其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寓教于乐,使其发挥表演才能,也引导其强烈的外化向正确的内化方向发展,从中促进其学习兴趣更为深化。 ,.注意结合学生实际,适时改变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对小陈同学尤其强调启发性,使其动机能量处于了与学习对象的强烈结合态,一方面不压抑其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又使其步入到正规化学习的境地中来,充分调动起他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心理干预,小陈学习的态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意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课下,与同事们在一起交流,发现现在的问题孩子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教师、学校对孩子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才导致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恶性事件。所以,现在我们应针对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协助青少年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一、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缺乏合作意识。 2、性格孤僻,整日沉默寡言; 3、意志薄弱,胆小怕事,缺乏信心。 4、爱玩网络游戏 5、对学习没兴趣。 (一)家庭原因 1、亲人的溺爱 当前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父母从小娇惯,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有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 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有的父母干脆寄托孩子的爷爷或奶奶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孩子的生活缺乏严格的管理,使他们养成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或者欺骗爷爷奶奶,问他们要钱出去上网。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或者自己身体有残疾,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形成孤僻、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 (一)国家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1999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就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途径、师资队伍、条件保障等提出了六条意见。 2002年9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就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与目标、途径与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不仅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还具有可操作性。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与国的竞争将主要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因此,各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要考虑面向21世纪教育怎么办?长期以来,关心中小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身体、学业成绩、思想品德问题上,而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面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的教育任务之一应注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对以往只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体力素质和思想素质进行纠正。我们教育工作中,应认识到,心理素质是其它素质的中介,它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品质。没有健康心理,人是不可能充分、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生的成败。不久前,有人曾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 世纪之患。因此,心理素质是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己潜能创造人生、享受人生、提高生命价值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它与其它素质教育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管一个整体系统中。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切实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认真研究和大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什么叫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是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的心理功能正常,无障碍或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一、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为了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咨询中心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校园心灵使者协会—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 1、通过每班的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向心理辅导联络员反映。 2、学校心理辅导联络员得到信息后,须立即向心理辅导中心通报情况并立即对当事人开展心理辅导和思想疏导。 3、心理辅导中心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紧急干预,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学生心理危机,并做好学生心理危机过后的心理护理和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的工作。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心理健康委员和心理辅导员要深入课堂、公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心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确保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解决,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学危机干预实施细则 1、危机的特征 (1)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情;

(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机是一种正常状态,是每一个人在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时刻都会遇到的情境; (3)危机是一种个人体验,某种情景对某个人来说是危机,但同样的情境对另一个人来说则可能不是危机; (4)危机可在短时间内以这种或那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5)若采纳一些变化,发挥一些潜能,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展,相反,不良的应对方式会令人们的防御能力下降和社会退缩。 2、危机干预的过程 (1)第一级危机干预也称心理性急救,主要是对危机的情境做出反应,帮助人们稳定下来去处理即刻的需求,协助他们应对当时的情境并给予支持。 (2)第二级危机干预也称危机治疗,在当事人稳定之后,提供治疗性咨询服务,侧重于应对危机的情境和处理遗留下来的心理上的症状。 3、危机干预的主要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或有家族史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且久治不愈、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且深感自卑的学生;(5)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或出现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6)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学习困难或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几方面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几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 在学习方面: (1)入学不适应。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2)厌学。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少,无意注意多,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复习无恒心,形成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 (3)学习疲劳。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产生疲劳。 在情绪情感方面: (1)羞怯。主要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 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2)焦虑。分离性焦虑。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主要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说话、做事好感情用事、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遇事易冲动、任性。在困难面前,不能持乐观的态度。对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都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则怨气冲天,满腹牢骚。 (4)嫉妒心。主要表现:盲目骄傲,不愿意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常对别人挑剔和贬低。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与同伴相处,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破坏。 1 / 2 在行为方面: (1)说谎行为。主要表现: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2)攻击行为。主要表现: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蛮横无理,粗暴的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 (3)退缩行为。逃避、依赖、爱哭、不爱社交、自暴自弃等行为。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 (1)自我评价能力较低。主要表现:缺乏自信;常常对自己不满;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浅谈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陈思玲 (深圳市草埔小学) 摘要: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表现在性格和行为当中,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因素,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应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解决方法 在科技飞速发达、生活节奏步伐加速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人员都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当然,学生也不例外,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中学生面临中考和高考压力的同时,常有心理行为、情绪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偏离正常的现象,也随之伴随不同的心理问题。然而,经过多种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不乐观,小学生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表现在性格和行为当中。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也常常有缺乏自信、学习困难、厌学和逃学的现象;调查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没兴趣读书,学习吃力,导致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加上老师未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未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致部分学生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地玩;或者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的话就甚至干脆逃学、旷课,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时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我任教的五年级一位学生,因为作业没写,第二天怕班主任处罚,怕同学们的嘲笑,就逃学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跟学生谈心,讲道理,逃学解决不了任何事情。逃学是不对的行为,但是也不能马上批评打骂学生,相反,应该轻声细语地教育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不能逃避,可以找同学或老师交流谈心。 针对此心理问题,不仅是学校,包括家庭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让他们乐于学习,要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逐渐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积极热情地去学习。另外,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要多表扬,少批评。还有,家长要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指导。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学校方面,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zhp66999 10级被浏览2787次 2013.03.06 maaoye 采纳率:59% 10级 2013.03.06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二)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三)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

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结合个案-谈谈对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也就是学生心理问题辅导,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学生因心理原因导致的情绪或行为的异常等方面进行辅导。在这个经济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教育的重担,那么如何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呢?以下就结合一个学生个案,分析如何对心理问题干预的措施与方法。 个案:小明(化名)很有智力,但很冷漠,经常毫无表情,无论老师和同学对他多热情他都没反应,对周围所有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心理,上课没精神,经常趴在桌上发呆,课后不完成作业,常迟到。老师批评他时,他常顶嘴,态度十分恶劣,十分自我,无法沟通,感觉这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压抑,冲动,孤僻,自我封闭。 个案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小明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

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正因为亲生母亲与父亲离婚,给她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心理落差大,良好的学习环境得不到保障,加上缺少奋斗目标和动力,成绩直线下降。变得沉默寡言,冷漠孤僻,对人对事漠不关心,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矫正措施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也称学生心理问题辅导,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学生因心理原因导致的情绪或行为的异常等方面进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帮助成长、促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实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学生的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让学生尽情倾诉,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在活动中建立起学生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结合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干预的方法,我对小明同学采取了以下矫正措施。 1、用爱感化“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父母离异的单亲子女,他们更需要亲情,对师爱更为敏感。教师若能给予他们无私的爱,他们将重获温情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

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方法

… 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方法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由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压力的同时,常有心理行为、情绪、自我意识等方面偏离正常的现象产生。因此,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不受地区、性别、年龄、智力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体现了其特殊性。有关研究指出,男生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抑郁、不受欢迎和违纪行为方面;女生则以躯体诉述和思维障碍为主。因此,在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应该依据其特殊性,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干预对象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方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下面就结合中学生当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案例一: 有位16岁的中学生,夜间无论何时都不敢独自出外。白天他无所谓,但一到晚上就控制不住,他自己也承认毫无道理,后来发展到不敢关灯睡眠,即使跟别人同住一室也要开灯。而一关灯睡眠,他就吓得哇哇大叫。一次,父亲强迫他关灯睡觉,他竟昏倒在床上。原来在幼年时,一次他在邻家听小朋友讲了一个有关鬼怪的故事,描写一位巨人,专吃十岁以下孩子的心,喝他们的血,挖他们的眼。听完故事后他满怀恐惧蹒跚归家。当时天色已黑,只有些许星光,虽然离家很近,但是一条荒僻山道,他内心正惊恐着,突然发现一个巨人向他走来,他顿时两腿发软,昏倒在地。实际上,他所遇见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由城内归来,背着箩筐在黑暗中显得特别巨大。加上这位农民喝了几杯酒,步履摇晃,看起来更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巨人。他的昏倒并

未惊动这位农民,在地上昏睡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被家人发觉抱回家,从此对黑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夜晚不敢关灯睡觉。 开灯睡眠癖是指在夜晚睡觉时必须开灯。且在睡眠状态下也不能熄灯,造成对灯光的依赖。 开灯睡眠癖是一种不良嗜好,其病理实质是对黑暗的恐怖。这种对黑暗的恐怖大半是从幼年期开始的。因为在此期间,儿童们最爱听有关鬼、神的故事。而这类故事的背景、内容及人物的出现,又常常是在晚间或平常人所看不到的黑暗中,以显示生动性和神秘性。久而久之,他们便将对妖魔鬼怪的恐惧与黑暗连在一起,形成了对灯光的依赖,导致不敢关灯睡觉。这是开灯睡眠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在某一黑暗的情境中意外遭遇到可怕的事情,或在黑夜做了一个恶梦,这些恐怖的经历未能及时排遣,也可能造成对黑暗的恐惧。 \ 根据以上情况,对其进行分阶段、有步骤的心理干预。 1、可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对该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说明世间上并不存在什么妖魔鬼怪,他对鬼怪的惧怕而产生的对黑暗的恐惧是一种幼年时期的幼稚情绪反映。应向患者说明那天晚上所碰到的并非巨人,而是活生生的某位农民,从认知上消除他的恐惧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建立的一席话之后,重演那天晚上的一幕,让该生从潜意识里消除恐惧。 2、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干预的原理是交互抑制或反条件作用。在系统脱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的是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颉抗有焦虑或恐怖引起的心率、呼吸、皮肤电阻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反应。实施脱敏有两种方式:一是想象脱敏,一是现实脱敏。想象脱敏是在干预室内靠想象再现焦虑情景,现实脱敏则是实地接触焦虑情境。现实脱敏效果比想象脱敏好,但由于条件限制,往往不易做到。但在想象

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人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而我们当代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或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等,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困难、自卑怯懦、孤独自闭、惧怕挫折、缺乏毅力等心理问题。因此,对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结合初中生当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案例一 李某,男,初一年级学生。该生自控力较差,因迷恋于电子游戏而无心上学读书,经常一放学就去游戏机室玩,父母批评、打、骂都不起作用,甚至采用欺骗手段以满足自己贪玩的需要。 根据该生的情况,运用以下的心理干预方法: 一、多次找李某个别交谈,以诚恳、温和的口吻询问他的情况,了解他的思想。在消除了他的敌对情绪后,指出过度玩游戏机的危害,

二、定期与李某的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提醒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多与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既不能迁就放任,也不能简单粗暴。 三、设法让李某多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使他的兴趣发生转移,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 还可以通过参加班级组织的文娱活动,提高说、唱、表演的能力。 四、教会李某掌握一些自我控制、自我暗示、抗拒诱惑的方法,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以提高其自我约束能力。对李某先采用定时法,也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玩游戏机的计划,例如每天只玩半小时,过几天习惯后,再把计划调整为三天玩一次,一周玩一次,直到能完全控制自己为止,老师和家长要多关心配合,给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以促进孩子巩固效果,消除不良行为。 五、在班级举行团体心理辅导课,在全班开展一次“怎样看待玩游戏机问题”的讨论,并找机会让李某袒露思想,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启发帮助,会后有两名同学主动与李某组成学习小组,帮助和监督他树立信心,尽快走上正常的学习轨道。 案例二: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今天我把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学到得知识与自己得一点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个汇报。各位老师对于学生得心理健康工作都有自已得实践经验与独特得理解、做法。所以我讲得不妥得地方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小学生身上存在着某些心理问题,其中或多或少存在常见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得心理敏感、容易自卑、孤独,焦虑等,这些极不利于孩子得学习与健康成长。 现在得农村小学生随着现代教育得发展与物质生活得提高,她们得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尤其就是电视、游戏得影响……使有得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与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难以处理得矛盾,进而产生各种各样得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得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得健康成长与发展,它既然有形成发展得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与矫治得方法与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得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得学生仅仅极少数,但就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与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得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得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学生常见得心理问题 (一)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她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得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与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就像我校六(3)班得陈小龙同学,由于她妈妈改嫁了,她觉

得她妈妈遗弃了她,全世界都亏欠了她,小小事情就大发雷霆。有一次,她怀疑别人讲她闲话,就拉那位同学到厕所“算账”,打了那位同学一顿,老师批评了她几句,她就把老师办公室得所有书本撕破、灭火筒也仍掉,玻璃也打碎,好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搞到整个办公室乱七八糟,制止她搞事得男老师也被她打伤。班主任也给她吓哭了,校长在几十公里外开会也赶回来处理。这样得事情不下十多次,经常怀疑别人对不起她,然后就生气闹事。 (二)自卑:它就是一种过多得自我否定而产生得自惭形秽得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得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得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例如我班得小杰同学,她个子矮小,经常在叹气,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敢与同学一起玩耍,独来独往。我同她谈话中知道她喜欢打篮球,就鼓励其她男同学带她去打篮球,挖掘她得优点,让她找回自信,并向她解释,男孩子一般到中学才慢慢发育,就会长高了,到时可能您比其她男生还要高大英俊。 (三)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茫茫大海上得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得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得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就如我们班得小容同学,她接受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不好,班上许多同学都不愿意与她做朋友,从而使她也失去了自信心,不敢接近同学。但我发现她在劳动方面较积极,做起班务事都很好,我便“聘请”她当我得“小助手”,每天帮我

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怀集“C证教师”培训第二期146号xxx 摘要:本文从学生个案入手进行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心理问题干预典型个案现象分析矫正措施 从教5年来,虽然自己也曾试对一些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各种方法的干预,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通过“C证教师”培训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从学生个案入手,谈谈我对我这个钱小美同学心理问题干预的过程: 一、该生当时的基本情况: 钱小美,女,12岁,在家与奶奶、妈妈、姐姐一起生活,在家与奶奶感情最好,不与妈妈姐姐沟通。该同学在学校的情况也很不理想,见到老师总是躲躲闪闪,与同学基本没有沟通,上课时总是非常沉默,偶尔老师叫到她回答问题,总是很不情愿地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声音像蚊子叫声似的,无论老师如何激发,她总是扭扭捏捏的;早读课时,经常不开口读书,就是拿出一张纸来画画,学习方面,总是把会做的做了,不会做的不问也不做;同时也不喜欢上体育课;但她却有一个很突出的特长就是绘画。 二、该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分析: 根据观察了解,该生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经济非常非常困难,爸爸长期在外地打工,基本一年都不

回家,只能把只有半周岁的钱小美托付给奶奶,跟奶奶一起生活,直到钱小美11周岁时,爸爸才一年回几次家。此时的钱小美已对父母没有了爱,但却仍然对奶奶很依赖,对父母,姐姐很冷淡;另一个原因是,妈妈又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三、对钱小美同学不良心理的矫正措施: 进行认知、情感纠偏,灵活应用各种心理教育手段去感染钱小美。应该说,在我有的放矢的前提下,我与钱小美的第一次交流是蛮有成效的,我在钱小美的眼中的信任度还是极高的。突破口打开后,我们的交流总体是顺畅的;而后,我们经常谈生活、学习、感恩,怎么样去面对人生,如何去宽容等等。 还有,组织班上性格比较开朗,乐于助人的同学,主动去跟钱小美同学多点交流。 四、钱小美现在的情况: 近一年的教导,虽不敢说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我的心情是非常满足的;从见到老师不与老师打招呼到远远见到老师就笑着叫老师,从在家不与家人一起进餐到主动摆放餐具,从不爱学习到主动提问题,从不与同学交流到与部分同学有说有笑;看到她进步,我感受到很欣慰! 总之,在五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育要有爱,爱是基础,有了我们老师博大的爱,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方法去面对有各种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地成长,就是我们最幸福的快乐!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对学习、考试、人际交往、家庭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心理上准备不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小学生心理问题已非常迫切,不容忽视。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家庭原因。 (1)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从一些问题学生的 家庭背景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 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使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 (2)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带坏了孩子。不少家庭不懂得

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 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没有耐心;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或者见识面狭窄,教育方法难于奏效,致使学校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 2?学校原因。 (1)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太大。有 的学校应试教育”主宰、统揽一切,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频繁的考核、竞赛,以及同学间的不健康竞争”等,势必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网”。 (2)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有的教师一味抓所谓教育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张扬,能力、特长无用武之地”,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少数教师歧视、羞辱差生,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工作方法简单、 粗暴,常常为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大动肝火,甚至去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学生神情恍惚、精神紧张,给学生心灵造成了严重伤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胆小、恐惧等心理障碍。 3?社会原因。 主要是不良社会风气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尽人意,歪风邪气尚有一定市场。影视、网络的普及,给部分儿童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文艺出版界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拳头+枕头”,学生接触多了会起到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