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陶艺)——拉坯成型法教程

合集下载

解析陶艺的拉坯技法教程

解析陶艺的拉坯技法教程

解析陶艺的拉坯技法教程陶艺的拉坯技法是陶瓷制作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法,它是通过将陶土切割成块状,然后在旋盘上旋转并用手拉伸和塑形的方法制作陶器的过程。

下面就是陶艺的拉坯技法的详细教程。

第一步:准备材料和工具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陶土、水和工具。

陶土一般分为瓷土、白土和红土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陶土。

工具包括旋盘、刮板、绞盘、绞线、泥刀、泥拍等。

另外,还需要备好一些湿布和海绵。

第二步:准备陶土在开始拉坯之前,我们需要将陶土准备好。

首先,将陶土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然后,将陶土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让它吸收水分,变得柔软湿润。

接着,将陶土搓捏成粗略的圆球状,去除其中的气泡。

第三步:开始拉坯将准备好的陶土放在旋盘上的中央位置,并将旋盘转动起来。

用手掌将陶土按压在旋盘上,让它固定住。

然后,用双手将陶土从中心向外拉伸,保持均匀的力度。

可以通过轻轻拍打陶土的方式来帮助拉伸和塑形。

第四步:塑形陶器一旦将陶土拉伸开,可以利用手指和刮板等工具对陶器进行塑形。

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陶器的形状,可以做成碗、盘子、杯子等各种形状。

在塑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湿布和海绵来保持陶土的湿润,以便更好地进行塑形。

第五步:修整和修饰当陶器的基本形状完成后,可以用刮板和泥刀来修整表面。

将刮板轻轻地刮平表面,去除不必要的凸起和瑕疵。

同时,可以利用泥刀在陶器的表面刻画纹理和图案,增加陶器的装饰效果。

在刻画纹理和图案时,可以利用绞线来做辅助引线,以保持线条的平直和对称。

第六步:晾干和修整完成塑形和修饰后,将陶器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在晾干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用刮板和湿布修整陶器的表面,使其更加光滑和整齐。

在表面修整时,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损坏陶器的形状。

第七步:烧制当陶器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烧制。

将陶器放入窑中,并按烧制的要求进行温度和时间的控制。

烧制完成后,取出陶器,进行上釉和装饰等后续处理工作。

总结:陶艺的拉坯技法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可以掌握这一技法,并创作出各种各样的陶器作品。

拉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拉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拉坯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一:准备工作
1. 准备好陶土和工具。

2. 清洁工作台和手部。

3. 准备好水桶和湿毛巾。

步骤二:拉坯过程
1. 用手将一小块陶土揉成球状。

2. 用拇指和食指按压陶土球的顶部,使其成为一个中空的圆盘形状。

3. 将手指放在陶土的边缘,然后慢慢向外推动,逐渐拉大圆盘的直径。

4. 用湿毛巾保持陶土的湿润,并平滑表面。

5. 持续推动和拉伸陶土,直到达到想要的形状和高度。

步骤三:注意事项
1. 保持双手和工具的清洁,以防陶土粘在上面。

2. 注意控制力度,避免将陶土拉破或变形。

3. 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水分,以保持陶土湿润。

4. 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根据个人创意进行尝试。

拉坯制作步骤介绍

拉坯制作步骤介绍

拉坯制作步骤、图片及说明
图一
双手蘸水,两手抱实向中心挤压。

随泥团的运动逐渐端稳向上,反复多次运动直至将泥团扶正。

操作时应注意在泥团旋转运动向上的过程中,用水用力应适当配合,否则,因泥团未充分活动、双手摩擦阻力过大,将泥团扭曲变形。

图二
右手护坯,左手掌于泥团中央下压作底。

图三图四图五图六
双手上捧,使泥饼逐渐形成直筒.当手的动作到达边缘时,左手护坯,右手抓泥,顺势上拉,逐渐使泥团上部形成圆环形泥箍。

然后双手慢慢离开。

反复多次,将泥筒逐渐拉高做薄。

图七图八
两手配合,外手靠住泥坯,里手在运动中外推擀顺,使泥筒逐渐成型.
图九图十图十一图十二
接着里手护坯,外手里蹭.双手运动,将泥坯肩部成型.然后双手将泥坯上部慢慢收口,修型,做嘴.
图十三
而后用细线割坯成活.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陶艺拉坯制作过程

陶艺拉坯制作过程

陶艺拉坯制作过程
陶艺拉坯制作是一种常见的陶瓷制作方法,以下是一个简要的陶艺拉坯制作过程:
1.准备工作:准备陶土和陶艺工具。

选择适合的陶土,并根据设计需求将
其割块或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准备拉坯用的陶轮、刮板、湿海绵等工具。

2.准备陶轮:调整陶轮的速度和角度,以确保陶坯的稳定性和拉坯的顺利
进行。

湿润陶轮,使其表面光滑。

3.上坯:将陶块放在陶轮的中心位置,用手指轻压陶块的中心,确保其与
陶轮连接。

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和压力旋转陶轮,开始拉坯的过程。

4.拉坯:用双手包裹陶块,逐渐向上拉升。

在拉坯的过程中,可以用湿海
绵湿润陶块的表面,以保持湿润和易于塑形。

通过施加适当的力量和调整手的位置,将陶块塑造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5.整形修饰:拉好坯后,使用刮板、工具或手指进行修饰和整形。

可以去
除多余的泥浆,修剪坯的边缘,使其更加光滑和精细。

6.干燥和修整:拉好的坯需要在室温下进行干燥,以使其逐渐减少水分。

在坯干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最后的修整和整形,修复任何不平整或缺陷。

7.烧制:干燥完成后,将坯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
陶土的类型和作品的要求。

烧制过程会将陶坯转变为坚硬的陶瓷作品。

这只是一个的陶艺拉坯制作过程,实际操作中会有更多的细节和技巧。

陶艺拉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可以不断提高制作的技能和品质。

初学者陶艺拉坯技巧

初学者陶艺拉坯技巧

初学者陶艺拉坯技巧陶艺拉坯是陶瓷制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拉坯技巧是基础中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学者陶艺拉坯的技巧,帮助初学者能够更好地进行陶艺创作。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拉坯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陶瓷泥料,一般常用的有陶瓷白泥和陶瓷红泥。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拉坯用的拉坯机和一些基本的拉坯工具,如刮板、木刮、刷子等。

二、调制陶瓷泥料调制陶瓷泥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陶瓷粉末与水进行混合,使其达到适合拉坯的状态。

一般来说,陶瓷泥料的湿度要适中,既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

初学者可以通过手感来判断,湿度适中的陶瓷泥料应该能够轻松地握在手中,并且不会粘手。

三、坯料处理将调制好的陶瓷泥料放在拉坯机上,用刮板将泥料整理成坯料形状。

初学者可以先将泥料压平,然后用手将其整形成一个圆柱状。

四、拉坯技巧1. 稳定姿势:拉坯时,身体姿势要稳定,双手应该放在拉坯机上,用手指和手掌来控制陶瓷泥的形状。

2. 控制力度:拉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手的力度。

力度过大容易导致陶瓷泥变形,力度过小则无法拉出理想的形状。

初学者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来掌握合适的力度。

3. 坯料高度:拉坯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拉出的坯料的高度。

可以逐渐增加坯料的高度,但要注意保持坯料的稳定性。

4. 控制速度:拉坯的速度也需要掌握好。

过快的速度容易导致陶瓷泥断裂,过慢则容易使陶瓷泥变形。

初学者可以适应自己的节奏,慢慢提高拉坯的速度。

五、修整与修饰拉好坯料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修整与修饰。

可以使用刮板、木刮等工具将坯料的表面整平,清除多余的泥渣。

同时,还可以使用刷子等工具在坯料上进行修饰,增加一些纹饰或图案。

六、晾干与烧制修整完成后,将坯料放置在通风处晾干,待其完全干燥后,即可送入窑炉进行烧制。

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

初学者陶艺拉坯技巧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拉坯技巧,才能够进行更加复杂和精细的陶艺创作。

陶艺拉坯教案

陶艺拉坯教案

陶艺拉坯教案陶艺拉坯教案【篇一:陶艺成型技法-教案】一、课程说明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小到几厘米的花瓶小碗,还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瓶、薄胎碗等。

这些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

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

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我们要把各种成型工艺运用自如,使陶瓷成型工艺手段多样化。

二、教学计划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0.5学时)第二节泥板成型(0.5学时)第三节石膏模具成型(0.5学时)第四节拉坯成型(0.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的工艺技法及各自特点。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明确学习陶艺成型技法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成型手法进行创作。

(2学时)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重点)(一)概念: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二)制作工艺:1.将泥块搓成均匀的泥条。

2.将泥条盘卷成圆饼状,并用拍板将泥条拍实,使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紧密。

3.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平,也可以一层一层向下按压,使泥条之间结合紧密又保留一些手工痕迹和肌理。

4.在盘筑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弯曲,筑造自己想要的形体。

5.注意在盘筑一定高度时,会因底部未干容易倒塌,这时我们应该将泥条接口处用塑料袋包扎紧,保持接口处的湿度,待底足干燥到一定强度后在继续盘筑。

拉坯基本方法

拉坯基本方法

拉坯工艺(二)拉坯基本操作方法练习定中心,将揉好的陶泥轻摔在转盘中心,双手旋转拍打陶泥,使之成锥形;启动拉坯机使转盘低速逆时针旋转,用手沾水润滑泥锥表面起润滑作用。

双肘固定在腿上,保持端正稳定,加快拉坯机转速,右手侧压泥团,左手稳定泥团,同时将泥团向转盘中心推压。

左手以手掌根部从泥锥下部外缘向泥团中心施力,同时向上提动;右手用并拢的四指至手掌与左手相对向泥团中心施力,同时向上提动,双手施力均匀,提升速度与转盘转动速度吻合;泥锥拔高后,用双手拇指按住泥柱顶端,整平柱顶。

右手掌放在泥柱顶端,左手靠在一旁,当右手侧压泥柱时,左手帮助平衡。

再以同样的动作拔高、压下陶泥,如此反复二、三遍,完成拉坯的练习工作。

拉碗技法开孔:在拔好的泥柱上,用双手的中指和拇指掐出适应的泥柱,双手抱扶泥柱,右拇指从顶部中心压下开孔,直到接近标记处。

拉型:开孔后,往孔中加水保持润滑,双手拇指阔孔,由内向外均匀施力,双手四指护住外壁,同时向上匀速提起,拉出碗形。

拉高、拉薄:左手中、无名指放于碗内壁,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处贴于外壁,两手正对,对碗壁均匀施力同时提起,把碗拉高、拉薄。

按自己要求可重复拉坯使碗壁厚薄均匀。

修口、修足:左手拇指和食指做出钳状,轻掐碗沿,右手食指配合齐平碗口。

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掐碗底,向下用力修出碗足。

吸水:用一块拧去水的海绵,吸取聚集在碗心的水。

割坯:双手拉直割线平行于转盘,从碗足最底处割过。

取坯:双手中、食指叉开,夹住碗足,向下慢慢托起,取下碗坯。

修坯拉坯阴干或半干后要对成品进行修整,这一环节叫做修坯。

将碗坯倒过来小心地放在底托上并不断轻轻用力压,直到碗坯定在中心。

从碗底表面用圆形塑刀(修坯刀)沿边缘修去多余的陶土,从碗底到碗口修整外壁。

用三角形修坯刀修出碗足,并用半圆形型板修平、修光滑。

用同样的工具在坯底的里边修出凹槽。

用半圆形型板压光底足的内壁,并在底足的内、外壁修出小斜面。

最后压光碗的外壁。

完成作品后小心取下。

陶艺成型技法(景德镇陶瓷)拉坯基础课

陶艺成型技法(景德镇陶瓷)拉坯基础课
?7080分平时成绩出勤上课平时测验成绩表现良好?考试成绩未能达到规定尺寸大小坯体厚薄比较均匀器型欠佳拉制相对生疏?6070分平时成绩出勤上课纪律平时测验成绩表现较差?考试成绩未能达到规定尺寸大小坯体厚薄不均匀器型较差拉制生疏?60分以下平时成绩旷课不守纪律不尊敬教师未参加平时测验?考试成绩根本不会拉制器型
• 3、主要拉制敞口类和收口类造型如杯、碗、碟等 以及.基本陶艺专业英语单词的发音、意义、语句, 能够初步以专业英语单词和教师以及和同学之间 进行交流
三、拉坯基础课(Ⅰ)的重点难点
• 1 重点问题:
• 培养学生养成和重视正确的使用拉坯机。 • a拉坯前学生须先检查拉坯机的电源是否安全,然后才开
• 5.培养学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兴趣、初步掌握陶艺专业 术语,基本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拉坯基础课(Ⅰ)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 1、拉坯知识的讲解和示范表演,让学生对拉坯课 程初步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学会养成良好的 工作习惯和学习态度。
• 2、学生对泥团和泥性的掌握,泥团定中心、扶正 及提拉,按压等练泥手法。
五、参考教材
• 《陶艺技法》黄焕义编。 出版社。2001年
江西美术
• 《现代陶艺创作》何兆聪著。天地陶艺社。 2003年
六、教学方法
• 1、拉坯Ⅰ课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培养学生 拉坯实践技能为主,示范表演为辅。
• 2、授课时结合学生对拉坯的示范作业,讲 授拉坯的基本知识及表现技法,并通过示 范表演,更直观形象地使学生初步掌握拉 坯的基本技法,器型拉制方法由易渐难、 由小到大培养学生拉坯技能掌握的适应度 和实践能力,为本专业后继的陶艺创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 星期五(4学时)学生能够熟练控制直筒类坯体 的厚薄、水分、提拉、收口等具体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陶艺)——拉坯成型法教程
“拉坯”又称“走泥”。

“走泥”最初被中国古人指称陶瓷钧窑的釉纹,有"蚯蚓走泥纹"之称。

后被用为日本现代陶艺流派"走泥社"的称谓。

2013年,中国肇庆以陶轮拉坯为中心工作的新“走泥社”成立。

发起人为陶艺家徐洪波先生。

中国陶轮“走泥社”的成立来自徐先生的一个梦想:总有一天中国家庭想拥有一台陶轮就像想拥有一台钢琴,并且更多人可实现,更多人家不是摆设。

到那时“走泥”(他们首次称拉坯为“走泥”)就像拉小提琴、弹古琴。

“走泥”和烧窑的关系就似弹琴唱歌和录音灌碟的关系,两者是单向可分的,前者是可独立存在的。

拉坯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又称走泥艺术。

“走泥”作为拉坯的艺术专业术语和雅称将使走泥艺术走向如拉小提琴弹古琴钢琴的独立艺术表现形式。

走泥可以不烧窑,就象弹曲不录音。

它从陶艺创作程序中独立出来。

拉坯(走泥)是陶艺的基础、灵魂,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正如素描速写之与油画;书法白描之与国画;钢琴提琴之与音乐。

拉坯(走泥)的美和拉提琴及写书法、画速写等的美一样有节奏之美,空间之美,时间流动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