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成型技法(景德镇陶瓷)拉坯基础课

合集下载

拉坯

拉坯

3 当泥团在转动的转盘上定中心时,要把双手沾水,拉坯机 速度要快,除去泥团的顶部粘土以外,双掌紧贴粘土外围, 尽量避免有空隙,运用手掌各个部位向粘土的前后端施压。 4 拉坯机调速快,水便流失得快,要不断保持双手湿润,当 粘土被足够的力量挤压时,便会往上挤高,若把粘土挤得太 高,再压下去时,粘土很容易断开,及使粘土吸收更多的水 分。从粘土的肩膊位置把粘土压下,这样反复数次的挤高及 压下,才能把粘土定中及压紧,定中后的粘土形状应如一个 半球体。 5 粘土是否定中,看其是否在转动中不再摆动外,然后,右 手大拇指按在粘土的中央垂直压下去,双手同时要保持粘土 定中。大拇指往粘土中央压下去时,并向右手边移,又推回 中心点数次,把坯内地部分粘土压得近一些,并扩展坯内的 空间,而底部要留约一公分厚的粘土作为坯底。 6 当粘土中央空间够大时,便可继续用左手四指放在坯体内, 并配合坯外的右手手指均匀挤压,把粘土拉高及拉薄,同时 向粘土壁施压的同时,要缓缓地把坯体抬高后拉阔。
三、拉坯成型的重要性 拉坯成型技法为现代陶艺创作者提供工艺技能和表现手法。更 是提炼我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1、形体概念的塑造
拉坯成型是锻炼我们拉制圆器造型,显然它是作为形体 概念塑造的重要语言。 a. 提高造型观念:当我们拉制器皿时,坯体的尺寸、大 小、口沿都会影响坯体的造型美,也是我们掌握和提高造型 能力的重要方式。如中国宋代的斗笠碗,元代的梅瓶,明代 的正德碗,清代的玉壶春等造型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器形的 尺寸、大小、收口、敞口等因素都相当讲究,也是突出造型 美的重要角色,甚至是体现美的灵魂。。像陶艺家戴丽斯勒. 罗丝兰,她的作品充分体现拉坯在陶艺化,使其产生强与弱、动与静、黑与白的对比。
3、创作观念的丰富
拉坯成型手法对开拓现代陶艺创作观念扮演重要角色, 它对泥性的表现更易接近自然、质朴、柔嫩,也延伸了现 代陶艺创作的拉坯新形式,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理念, 走上多元化发展,有人追求自由粗狂的表现主义,体现泥 性的自然质朴美,也有人追求细腻严谨的表现方式,体现 造型的高雅宁静美。向美国陶艺家高江洲子说:“粘土是 有生命、有感觉、有反应的物质,它的呼吸和语言我可以 体会得到我的手的感知,可以敏锐地知道粘土的想要干什 么,我无需怎么用力就能协调好我与它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让粘土自己表达出来。”她的作品主要是拉坯成型的瓶 罐,其外形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流畅、自由的曲线让你感 到来自形体内部的张力和生命感,浑厚、和谐、含蓄。露 西.达克沃斯创作的陶艺作品传达给人一种安静感,表现优 雅细腻美,富有浪漫生活情趣。苏珊.史蒂文森的作品基本 上全是采用拉坯成型的开口容器性形态,但变化丰富的色 彩和动感却分明地传递着自然界的风景、海滩、波浪、漩 涡、飘雪、浮云的灵性和活力。

新手拉坯详细教学设计方案

新手拉坯详细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拉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拉坯的基本技巧,包括如何控制拉坯速度、力度和形状。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陶瓷作品的制作。

4.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创造力。

二、教学对象适合对陶瓷制作感兴趣,但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手。

三、教学时间2课时(理论讲解1课时,实践操作1课时)四、教学材料1. 拉坯机2. 陶土3. 滚筒4. 刮刀5. 模具(可选)6. 水盆7. 纸巾8. 个人防护用品(如围裙、手套)五、教学步骤第一阶段:理论讲解(1课时)1. 拉坯的基本原理:介绍拉坯的基本概念,解释拉坯机的工作原理。

2. 陶土的特性:讲解陶土的种类、软硬程度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陶土。

3. 操作流程:详细讲解拉坯的步骤,包括准备陶土、装土、拉坯、修整等。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1课时)1. 准备材料:每位学生分配陶土、拉坯机、滚筒、刮刀等材料。

2. 装土:指导学生如何将陶土装进拉坯机的滚筒中,注意陶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操作。

3. 初步拉坯:- 学生坐在拉坯机前,双手握住拉坯机的把手。

- 开启拉坯机,双手用力均匀地转动把手,使陶土在滚筒中滚动。

- 指导学生如何控制拉坯机的速度和力度,以形成初步的圆形坯体。

4. 修整:- 使用刮刀修整坯体的边缘,使其更加光滑。

-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模具进行初步的形状塑造。

5. 总结: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陶土飞溅造成伤害。

2. 学生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围裙、手套。

3. 拉坯机操作时,确保周围环境整洁,以免影响操作。

4.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勇于创新。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一个简单陶瓷作品的制作。

2. 收集关于陶瓷制作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估学生对拉坯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作品,评价其创意和完成度。

3. 通过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拉坯》课程教学大纲

《拉坯》课程教学大纲

《拉坯》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of Throwing课程编号:01050991CNO: 01050991课程英语名称:ThrowingEnglish Name of the Course: Throwing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陶艺方向)Suitable Specialty: Art Design (Ceramics Art)课程类型:专业课Type of the Course: Specialized Course学时及学分:80学时,5学分Credit Hours and Credits: 80 credit hours for 5 credits先修课程:雕塑、三大构成、摄影Prerequisites: Sculpture, Plane Constitution, Color Constitution, 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ion, Photography一、基本目的Basic Goal本课程是陶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拉坯的基本技法及有关拉坯机的工作原理,能根据规定的尺寸拉、利制一些小型器皿,并且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为以后的相关课程及创作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for ceramic arts major. It aims at enabling students to master basic techniques of throwing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rowing machines, throw and trim small vessels according to given sizes, and develop a good working habit as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relevant courses, design and creation in future.二、教学基本要求Basic teaching requirements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应达到以下的要求:After learning the course, students should reach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1. 掌握拉坯泥料的泥性(干湿程度、气密性的掌握)Mast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owing clay(psychrometric degree, air tightness)2. 基本掌握拉制小型器皿的拉坯方法(高度或直径≥25cm)Basically mastering the throwing method of small vessels(height≥25cm,diameter≥25cm)3. 掌握一些简单的利坯技法(包括衬口泥及底足的利制以及弦纹、跳刀等肌理变化)Mastering some simple techniques of trimming(Including trimming mouth liner and foot, texture variation of chord pattern and knife jumping)4. 具有良好专业工作习惯和态度Possessing good professional working habits and attitude三、教学内容Teaching content1. 介绍中外陶瓷造型拉坯的历史及现状(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拉坯创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陶艺教案-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陶艺教案-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教学难点
陶艺拉坯制作成型方法。
课业类型:
陶艺课
教学方法:
图片欣赏、讲解理论、实践
作业:现场制作陶艺作业,拉坯成型方法制作作品一件。




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是利用旋转的辘轳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辘轳上的粘土拉成空心的圆筒,在将其进行丰富变化的一种成型方法。
示范:
>陶艺拉坯成型斗笠碗
(一)、将揉好的泥放在辘轳拉坯车转盘中心,打开电源,在拉坯机上练好泥;
学三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中指与右手指相对从底部向上缓慢提起保持均速将坯体四右手握半圆形腰片左手指尖与右手相对容缓慢外扩反复保持坯体的厚薄均匀
陶艺教案
时间:2009-9-23课时:2课时
班级:初级陶艺班 执教:杨维
课题
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教学目的
学习陶艺拉坯成型方法,感悟陶艺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
(二)、开口,左右手协调制作向外扩张。
(三)、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中指与右手指相对,从底部向上缓慢提起,保持均速,将坯体拉高;
(四)、右手握半圆形腰片,左手指尖与右手相对,缓慢外扩,反复保持坯体的厚薄,均匀;
(五)、用力均匀,保持坯体厚薄,口缘平整,用手指平稳刮出底足台,除去多余的粘土;
(四)、拉坯机减速,取下坯体,关闭电源
注意:用力要均Biblioteka ,大拇指未收拢常会产生类似火山口状
水分的掌握适度,用水过多导致陶泥的稀释,不利于拉坯成型;
左肘脱离腿部,用力不均,会使粘土中心不稳;

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陶艺拉坯入门(14张PPT)

全国通用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陶艺拉坯入门(14张PPT)
A、左手扶泥,右手大拇指垂直弯曲对准中心点 向下插入泥。
B、两个大拇指同时插入到底,再平行向外打 开,并配合其余手指控制泥坯厚度,慢慢向上拉 高,形成中空圆柱。
二、拉坯步骤
• 第四步:造型 a.小碗造型
拇指配合其余手指,捏住泥坯慢慢向外扩展, 并由下往上慢慢提拉泥坯至合适厚度。
二、拉坯步骤
b.小罐造型
陶艺拉坯入门
——小碗小罐的制作
前言导入
• 这是古老技艺的传承 • 是水与泥的交融、手与泥的契合 • 是陶艺成型之“太极”——稳、柔、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拉坯?
利用旋转的轮盘的力量,配合双手动 作,将轮盘上的粘土拉成空心的圆筒,再将其 进行丰富变化的一种成型方法。
• 拉坯作品的特点: 挺拔、规整、外圆内空。
在小碗的基础上,双手合拢,将碗口慢慢 向内收缩至合适大小,并修整罐口边沿整齐。
二、拉坯步骤
• 第五步:取坯
使用取坯拉线将泥坯切割脱离转台,并取下泥坯。
三、拉坯过程中的要点
1、保持泥在转盘中心稳定旋转。 2、拉坯动作柔缓,用力均匀。
动脑时刻:
• 下列两组作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泥坯偏离中。
用力不均, 用力过猛。
二、拉坯步骤
• 拉坯前的准备
泥揉搓均匀 将泥固定在拉坯机转盘中心位置
二、拉坯步骤
• 第一步:团泥
双手手掌同时将泥向中心挤压,使泥向拉 坯机转盘中心靠拢,并与之粘牢。
二、拉坯步骤
• 第二步:找中心
双手合抱住泥,两个大拇指并排合拢,用 拇指中间细缝向下压泥的顶端,形成中心。
二、拉坯步骤
• 第三步:开坯

陶艺成型技法拉坯成型ppt课件

陶艺成型技法拉坯成型ppt课件

.
30
传统拉坯作品欣赏
.
31
现代陶艺制作的理念——艺术和美没有关系
现代陶艺创造,成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实现个体
精神价值的媒介。使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寓所。因
此,与传统陶艺不同,现代陶艺只是以陶泥作为它的物质载体,而借
以体现的却是一种现代的艺术精神。它主张自由创造个性发挥,即使
有些作品仍然保留着容器的形态,但已不再是以实用为目的。并且突
破了原有的技术规范,扬弃了传统陶瓷精致、规整、对称的古典审美
趣味,向着随意自由,更富想象力,更具人文精神的方向发展。现代
陶艺创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瓷罐“,即使是”瓷罐“,
也是以”瓷罐即艺术"观念自由表达着陶艺家的生存经验。因此,现
代陶艺纯属于艺术家个体面对心灵的艺术创造。具有从古老陶瓷母体
中脱离而形成独立的纯艺术特征。
.
32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3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4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5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6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7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8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39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0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1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2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3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4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5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6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
47
现代拉坯作品欣赏

陶艺拉坯教案

陶艺拉坯教案

陶艺拉坯教案陶艺拉坯教案【篇一:陶艺成型技法-教案】一、课程说明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小到几厘米的花瓶小碗,还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瓶、薄胎碗等。

这些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

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

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我们要把各种成型工艺运用自如,使陶瓷成型工艺手段多样化。

二、教学计划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0.5学时)第二节泥板成型(0.5学时)第三节石膏模具成型(0.5学时)第四节拉坯成型(0.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的工艺技法及各自特点。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明确学习陶艺成型技法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成型手法进行创作。

(2学时)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重点)(一)概念: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二)制作工艺:1.将泥块搓成均匀的泥条。

2.将泥条盘卷成圆饼状,并用拍板将泥条拍实,使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紧密。

3.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平,也可以一层一层向下按压,使泥条之间结合紧密又保留一些手工痕迹和肌理。

4.在盘筑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弯曲,筑造自己想要的形体。

5.注意在盘筑一定高度时,会因底部未干容易倒塌,这时我们应该将泥条接口处用塑料袋包扎紧,保持接口处的湿度,待底足干燥到一定强度后在继续盘筑。

拉坯基本方法

拉坯基本方法

拉坯工艺(二)拉坯基本操作方法练习定中心,将揉好的陶泥轻摔在转盘中心,双手旋转拍打陶泥,使之成锥形;启动拉坯机使转盘低速逆时针旋转,用手沾水润滑泥锥表面起润滑作用。

双肘固定在腿上,保持端正稳定,加快拉坯机转速,右手侧压泥团,左手稳定泥团,同时将泥团向转盘中心推压。

左手以手掌根部从泥锥下部外缘向泥团中心施力,同时向上提动;右手用并拢的四指至手掌与左手相对向泥团中心施力,同时向上提动,双手施力均匀,提升速度与转盘转动速度吻合;泥锥拔高后,用双手拇指按住泥柱顶端,整平柱顶。

右手掌放在泥柱顶端,左手靠在一旁,当右手侧压泥柱时,左手帮助平衡。

再以同样的动作拔高、压下陶泥,如此反复二、三遍,完成拉坯的练习工作。

拉碗技法开孔:在拔好的泥柱上,用双手的中指和拇指掐出适应的泥柱,双手抱扶泥柱,右拇指从顶部中心压下开孔,直到接近标记处。

拉型:开孔后,往孔中加水保持润滑,双手拇指阔孔,由内向外均匀施力,双手四指护住外壁,同时向上匀速提起,拉出碗形。

拉高、拉薄:左手中、无名指放于碗内壁,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处贴于外壁,两手正对,对碗壁均匀施力同时提起,把碗拉高、拉薄。

按自己要求可重复拉坯使碗壁厚薄均匀。

修口、修足:左手拇指和食指做出钳状,轻掐碗沿,右手食指配合齐平碗口。

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掐碗底,向下用力修出碗足。

吸水:用一块拧去水的海绵,吸取聚集在碗心的水。

割坯:双手拉直割线平行于转盘,从碗足最底处割过。

取坯:双手中、食指叉开,夹住碗足,向下慢慢托起,取下碗坯。

修坯拉坯阴干或半干后要对成品进行修整,这一环节叫做修坯。

将碗坯倒过来小心地放在底托上并不断轻轻用力压,直到碗坯定在中心。

从碗底表面用圆形塑刀(修坯刀)沿边缘修去多余的陶土,从碗底到碗口修整外壁。

用三角形修坯刀修出碗足,并用半圆形型板修平、修光滑。

用同样的工具在坯底的里边修出凹槽。

用半圆形型板压光底足的内壁,并在底足的内、外壁修出小斜面。

最后压光碗的外壁。

完成作品后小心取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星期四(4学时)要求学生熟练拉制规定尺寸的收 口类和敞口类碗、杯、盘等造型,以及利制收口 类和敞口类碗、杯、盘等造型。
• 星期五(4学时)考试学生按照规定尺寸大小 (10x10x20cm)的直筒器皿(15x15x8cm)收口类 碗形状进行拉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快速拉制出 器皿形状,坯体的厚薄程度、坯体的肌理表现等。
五、参考教材
• 《陶艺技法》黄焕义编。 出版社。2001年
江西美术
• 《现代陶艺创作》何兆聪著。天地陶艺社。 2003年
六、教学方法
• 1、拉坯Ⅰ课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培养学生 拉坯实践技能为主,示范表演为辅。
• 2、授课时结合学生对拉坯的示范作业,讲 授拉坯的基本知识及表现技法,并通过示 范表演,更直观形象地使学生初步掌握拉 坯的基本技法,器型拉制方法由易渐难、 由小到大培养学生拉坯技能掌握的适应度 和实践能力,为本专业后继的陶艺创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 3、主要拉制敞口类和收口类造型如杯、碗、碟等 以及取坯方法,简单掌握拉坯肌理的表现与利坯 技法。
• 4.基本陶艺专业英语单词的发音、意义、语句, 能够初步以专业英语单词和教师以及和同学之间 进行交流
三、拉坯基础课(Ⅰ)的重点难点
• 1 重点问题:
• 培养学生养成和重视正确的使用拉坯机。 • a拉坯前学生须先检查拉坯机的电源是否安全,然后才开
陶艺成型技法教案 拉坯基础课
授课教师:张婧婧
一、拉坯基础课(Ⅰ)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 教学目的

拉坯是陶艺创作的重要成型方法和表
现技法,也是陶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重
要基本素质。本次教学对象是04陶艺(4) 班,此次教学按教学大纲要求为拉坯Ⅰ,
此课程教学目的通过了握拉
坯的基本技法及有关拉坯机的使用原理。
主要任务:
• 1、讲述拉坯快速成型法应用离心力作用原理。
• 2、通过多媒体播放介绍中外圆器类陶艺作品应用拉坯成 型方法和拉坯技能示范表演。
• 3、培养学生掌握拉坯的基本技能,主要以学会拉制杯、 碗、碟等小型器皿为主,同时也要拉制直筒形状。
• 4、培养学生对拉坯成型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重视拉坯 成型技法作为陶艺创作的重要表现技法和理念,并且形成 良好的工作习惯。
• 第三单元一周为16学时
• 安排如下|:
• 英语教学:学生学生基本掌握专业单词的意义, 开始使用简短语句进行交流。
• 星期二(4学时)学生强化练习拉制规定尺寸的收 口类碗造型,能够掌握此种拉制技法。
• 星期三(4学时)学生强化练习拉制规定尺寸的收 口类杯造型,能够掌握此种拉制技法。
• 星期四(4学时)拉制(10x10x15cm)杯器的基本 技能测试,要求:学生能掌握坯体的厚薄均匀以 及器型的开口、提拉准确度等,同时了解学生掌 握拉坯的进度情况。
七、考试形式及评分要求
• 按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对拉坯掌握程度和表现 手法。参考课时作业测验成绩和上课纪律及出勤 情况。
• 教研室集体评分,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 90~100分平时成绩(出勤上课纪律、平时测验成
绩表现好) • 考试成绩(达到规定尺寸大小,坯体厚薄均匀,
器型完美,拉制熟练。) • 80~90分平时成绩(出勤上课纪律、平时测验成
• 60分以下平时成绩(旷课、不守纪律、不尊敬教 师,未参加平时测验)
• 考试成绩(根本不会拉制器型)
• 英语教学:教师介绍陶艺专业术语的基本类别, 分别解释不同单词的意思,在课程中进行应用
• 星期二(4 学时)通过多媒体放映讲授中外陶瓷 历史及现状(主要介绍以拉坯成型的陶艺作品), 还有要求学生准备拉坯课程所需的工具(如工具 刀,水桶等)和泥料。
• 星期三(4学时)指导学生对揉泥方法的掌握,拉 坯机的使用原理,拉坯知识及手形,找准坯泥的 重心,注意速度与力量的关系。
• 星期三(4学时)学生强化练习拉制规定尺寸的敞 口类杯造型,能够掌握此种拉制技法。
• 星期四(4学时)拉制(15x15x10cm)碗器的基 本技能测试,要求:学生能掌握坯体的厚薄均匀 以及器型的开口、提拉准确度等,同时了解学生 初步掌握拉坯的进度情况。
• 星期五(4学时)强化练习拉制直筒类造型。
始启动拉坯机。 • b 拉坯机调速控位的正确运用,不能用力过猛,而是缓慢
用力,才能控制好速度与力的平衡关系。 • c拉坯时保持拉坯机的干净,尽量少用水,以免水进入轴
心引起生锈,或者漏水产生电源短路导致电动机毁坏。 • d拉坯完毕时,关闭电源,使拉坯机处于离电状态,然后
进行清洁干净。 • e拉坯时正确使用坐姿、平衡等工作习惯。 • F对英文专业单词的理解。
绩表现好) • 考试成绩(达到规定尺寸、大小、坯体厚薄比较
均匀,器型较好,拉制熟练。)
• 70~80分平时成绩(出勤上课、平时测验成绩表 现良好)
• 考试成绩(未能达到规定尺寸大小,坯体厚薄比 较均匀,器型欠佳,拉制相对生疏)
• 60~70分平时成绩(出勤上课纪律、平时测验成 绩表现较差)
• 考试成绩(未能达到规定尺寸大小,坯体厚薄不 均匀,器型较差,拉制生疏)
• 星期四(4学时)拉坯的示范表演让学生初步了解 拉制小型器皿,拉坯水分的控制以及开口、提拉、 收口的具体方法。
• 星期五(4学时)让学生开始练习拉坯的基本技 能。
• 第二单元一周为16学时
• 安排如下:
• 英语教学:学生尝试自己理解不同单词的意思, 在课堂中初步开始应用单词进行交流。
• 星期二(4学时)学生强化练习拉制规定尺寸的敞 口类碗造型,能够掌握此种拉制技法。
• 星期五(4学时)学生能够熟练控制直筒类坯体 的厚薄、水分、提拉、收口等具体方法。
• 第四单元一周为16学时
• 安排如下:
• 英语教学:学生学生掌握专业单词的意义并拓展 使用范围,能较为熟练地进行交流。
• 星期二(4学时)学生了解和掌握拉坯旋纹及干裂 肌理按压肌理等制作方法以及利坯的示范表演.
• 星期三(4学时)安排学生掌握简单的利坯方法, 如利坯工具的握拿方法,利坯在轮车上的稳定控 制等方法(包括衬口泥及底足的利制以及旋纹、 跳刀等肌理变化)。
• 2 难点问题:
• a 初学拉坯者相对来说对泥团的扶正、提 拉、力与速度的关系比较难。
• b控制坯体的厚薄程度和水分运用。
• c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拉制规定的尺寸 的器型。
• d 对英文专业单词的理解并能熟练掌握其 用法,并进行对话与交流。
四、拉坯基础课(Ⅰ)的各单元的安排与要 求
• 第一单元一周为16学时 • 安排如下:
• 5.培养学生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兴趣、初步掌握陶艺专业 术语,基本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拉坯基础课(Ⅰ)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 1、拉坯知识的讲解和示范表演,让学生对拉坯课 程初步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学会养成良好的 工作习惯和学习态度。
• 2、学生对泥团和泥性的掌握,泥团定中心、扶正 及提拉,按压等练泥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