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浙科版 植物激素调节 教案(浙江专用)

合集下载

2018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复习课件:15植物的激素调节

2018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复习课件:15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15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 考点1 1 考点2
-5-
2.生长素的本质及作用特点 (1)生长素的本质 生长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 合成的。
专题15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 考点1 1 考点2
-6-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 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而且往往与发生作用的 器官有密切关系,具体如下:
专题15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 考点1 1 考点2
-9-
题型二
幼苗弯曲判断
典例精析2(2017浙江11月选考,6)将云母片插入苗尖端及其下部的 不同位置如下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下列不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 D )
解析 A项幼苗左侧生长素浓度高,所以向右弯曲生长,B项幼苗 右侧生长素浓度高,所以向左侧弯曲生长,C项幼苗右侧生长素浓度 高,所以向左侧弯曲生长,D项幼苗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故直立生 长。
-11-
类别
图示
实验现象 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 曲生长;③向左弯曲生 长;④向左弯曲生长,但 弯曲度比③小
切割移 植类
专题15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 考点1 1 考点2
-12-
类别 图示
实验现象
暗箱 旋 转类
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 长;③向小孔弯向生长
专题15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专题15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 考点1 1 考点2
-10-
知识强化生长素相关实验幼苗弯曲归类

浙科版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word教案

浙科版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word教案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生物1(必修)》第四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的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他植物激素六个部分。

整个内容,除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在发现生长素的过程中。

本课题既能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本课题内容具有重要地位,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⑴植物的向性运动;⑵生长素的发现2.能力目标:⑴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⑵理解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⑶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的重点是1.植物的向性运动。

2.达尔文实验、温特实验的设计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所达到的目的。

教学难点是达尔文、温特实验的设计过程。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形象、直观地再现历代科学家、学者的实验,化解重点和难点。

直观教学法;谈话启发法;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素材类型来源时长应用方式和作用生长素的发现视频下载3分钟情景导入,激发动机温特实验动画下载2分钟自主阅读,开阔视野郭葛实验图像+文本+音频下载5分钟配乐朗读,陶情适性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思考明确学习目标画面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为什么具有生命活动的调节?引入课题,简要介绍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

画面转换转入向日葵的向日现象让学生推测植物的调节方式是什么?评价学生的回答,导入画面,让学生观察窗口的鲜花和不同方向放置的玉米种子,找出现象的特点和相似的地方。

引导学生归纳出植物向性运动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具有向性运动?观察现象并思考了解相关知识。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激素调节》名师复习教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激素调节》名师复习教案

《植物激素调节》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讲解、,能够举例说明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2)通过师生互动、图表分析举例说出激素的主要作用机理及激素间相互作用机理。

学科素养(1)基本思想(尝试从激素作用机理的实例中发现规律并总结归纳模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相关生物学素养)(2)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植物激素调节的学习,认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复杂与精巧,感悟生命之美,认同植物激素相关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二已经学习过必修三,对“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基础内容已经有认知,但是有遗忘,而且对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部分的理解不到位,只记得“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这句话,不能对此作出深入理性的解释。

同时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非常有限。

基于此,设计本节课旨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的同时强化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1、重点:(1)举例说明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2)利用图表数据,获取目的信息,并分析得出结论。

2、难点:(1)举例说出激素的主要作用机理及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2)尝试从激素作用机理的实例中发现规律并总结归纳模型。

四、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展示小麦的生命历程,提问其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如何?引出课题《植物的激素调节》(板书)学生观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活动2【讲授】剖析核心概念: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高二阶段学过的植物激素类型及其生理作用,连线检测。

展示资料1,提问:1、这五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就只有这些方面吗?2、植物生命活动的每个阶段只有一种激素的调节作用吗?引导学生关注表中纵向、横向的信息。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用讲课教案共95页

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轮复习)用讲课教案共95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植物的激素调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轮复习) 用讲课教案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调节第21讲植物激素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调节第21讲植物激素调节教案

第21讲植物激素调节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①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②实验结论及推测a.对比A、B可以推出:苗尖端与幼苗生长弯曲有关。

b.对比A、C、D、E可以推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c.实验观察到苗尖端下面是弯曲部位,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尖端下面。

(2)波森·詹森的实验①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②实验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3)温特的实验①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②实验结论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上述实验中使用“无生长素的琼脂块”进行实验,其目的在于作为对照组,以排除琼脂块自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表明实验差异是由于琼脂块内所含的“苗尖物质”所致。

2.生长素的本质及作用特点(1)生长素的本质:生长素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2)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而且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

思考讨论1.填写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的相关结论(1)幼苗感光部位——苗尖端。

(2)幼苗弯曲生长的部位——苗尖端下面。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苗尖端。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苗尖端。

(6)幼苗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并作出总结总结⎩⎪⎨⎪⎧(1)外因:单侧光照射(2)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3.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幼苗进行以下研究实验,若图中箭头所指表示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情况,下列①~④中哪些实验结果是正确的?提示 只有图③所示结果正确(①应直立生长,②应向右弯曲生长,④应向左弯曲生长)。

1.生长素运输及特点(1)极性运输——在植物的茎、根等处,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非极性运输。

《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以实验为基础借助图示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及特征。

生长素的一个生理作用、两个弯曲原因和四个部位(1)一个生理作用: 指生长素在某植物器官生长过程中, 起的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2)两个弯曲原因: 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外因是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外部因素,如单侧光照、重力等。

(3)四个部位:①生长素的主要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②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③受单侧光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④弯曲生长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2. 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一般地, 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且在促进作用最强的点(H点)两侧存在浓度不同, 但对植物生长作用相同的情况。

两重性源于敏感性不同。

生长素的作用特性——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且在促进作用最强的点(H点)两侧存在浓度不同, 但对植物生长作用相同的情况。

两重性源于敏感性不同。

构建知识网络归纳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和运输对学生的阅读思考思考帮助学生系统性回顾植物的激素调节巩固(2)将生长正常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时, 受重力的影响, 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图2是水平放置后, 幼苗根、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则曲线上与茎的近地侧和根的远地侧对应的点依次是: ________。

图3为生长素浓度与茎生长关系的曲线, 若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 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x, 用数学式表示x的范围: ________。

2. (2019·高考广东卷)右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分析正确的是( )A.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二、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实验探究与分析疑惑进行解答归纳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关知识练习思考理解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1.1 教学设计 《植物激素调节》(浙科)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1.1 教学设计 《植物激素调节》(浙科)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原理和应用知识。

本节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思维与智慧的结晶,以这一节作为本章开篇一节,层层深入揭示的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其中包括的一系列经典实验,不仅记载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蕴含着科学家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素材。

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节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五大植物激素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五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五大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3)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

(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的资料。

【引入新课】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多媒体展现: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请同学们分析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讨论回答下列思考题:第1组实验:胚芽鞘+单侧光-→ 向光弯曲生长。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调节课件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调节课件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幼苗的弯曲生长,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 调节课件
5
4.(2017浙江4月选考,16,2分)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的幼苗
答案 D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作用。题图是生长素发现史中温特实验的一部分。 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切去尖端的幼苗左侧,幼苗左侧部分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导致 幼苗左侧的生长较右侧快,最后导致幼苗向右弯曲生长,D正确。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幼苗的生长状况,考查了生命观念。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 调节课件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赤霉素和脱落酸对马铃薯块茎的作用,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中的 结果分析。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 调节课件
16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 调节课件
17
5.(2016浙江4月选考,20,2分)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中的结果分 析。
2021/4/17
浙江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7植物激素 调节课件
14
4.(2016浙江理综,2,6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 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5讲植物激素调节1.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①生长素产生部位:苗尖端。

②生长素作用部位:苗尖端下部的一段。

③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

④幼苗感光部位:苗尖端。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①低浓度促进生长。

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芽>茎。

②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2)生长素类似物①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

②应用a.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b.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籽果实;c.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2016·10月浙江选考)将生长素能透过的明胶插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如图所示。

给予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直立生长B.不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D.背光弯曲生长C[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到背光侧,再通过明胶极性运输到尖端以下的背光侧,使生长素的分布背光侧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加快,故向光弯曲生长。

]2.(2016·4月浙江选考)将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幼苗切面的左侧,如图所示。

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不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C.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D[由于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幼苗切面的左侧,而生长素能促进生长,所以左侧生长比右侧生长快,因此幼苗将向右弯曲生长。

选D。

] 3.(2015·10月浙江选考)用不透光罩子罩住玉米幼苗尖端,然后给予单侧光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向光弯曲生长B.背光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D.停止生长C[用不透光罩子罩住玉米幼苗尖端,给予单侧光照,使尖端不能感受光刺激,但并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只会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不能引起生长素横向分布不均;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幼苗会直立生长而不会发生弯曲。

]4.(2016·10月浙江选考)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活动中,将某种植物枝条分成两组进行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组应选用长势相同的枝条B.用根的数目和长度作为观测指标C.一组用蒸馏水处理,另一组用等量2,4­D溶液处理D.实验结论是2,4­D浓度越高,促进生根的作用越强D[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并非浓度越高,促进生根的作用越强。

]5.(2016·4月浙江选考)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234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A.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B.组别1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1与a2之间D.2,4­D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C[组别1中2,4­D浓度为0,属于空白对照,B正确;a4浓度的2,4­D组即组别5中的根的平均数目比组别1中少,说明a4浓度的2,4­D抑制生根,A正确;而组别2、3、4中的根的平均数目比组别1中要多,说明2,4­D能促进生长,D正确;从表中数据分析,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a2与a3间,C错误。

]1.生长素的作用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作用特点——两重性: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长的影响生长素对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植物的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有不同的反应,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茎。

【特别提醒】不要将图中ab(不含b点)段对应生长素浓度理解为抑制根生长的浓度,该浓度范围仍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2.生长素的运输机制(1)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与极性运输①极性运输是指从植物体的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极性运输(纵向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受重力影响。

②横向运输是指生长素由于单侧光、重力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在产生部位的运输。

(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动转运生长素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ATP,所以凡是能够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也能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3)植物的向光性①原因分析:②结论⎩⎨⎧①外因:单侧光照射②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4)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根的近地侧生长受抑制(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的向地性茎的近地侧生长较快(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弱)→茎的背地性1.(2016·3月温州选考测试卷)右图所示,在一株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玉米幼苗上,a 表示弯曲部位的向光侧细胞,b 表示弯曲部位的背光侧细胞。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浓度:a =bB .生长素的浓度:a <bC .细胞长度:a =bD .细胞长度:a >bB [本题考生常因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实质理解不透而误选D 。

在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转移,a 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 侧,b 侧细胞生长快,细胞长度大于a 侧,B 项正确。

]2.(2017·嘉兴一中期末测试)植物具有向光性。

下图是研究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该实验说明()A.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B.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C.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D.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面C[幼苗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A项错误;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的结论,B项错误;由实验结果罩住尖端的幼苗直立生长,罩住尖端下面的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可知,幼苗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C项正确;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生长素能从幼苗尖端传递到尖端下面的结论,D项错误。

]3.(2016·7月浙江学考)下图是探究生长素(IAA)生理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生长B.生长素能抑制幼苗生长C.琼脂能促进幼苗生长D.琼脂能抑制幼苗生长A[据实验结果可知,其上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的植物能生长,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的植物不会生长。

表明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生长,A项正确。

] 4.如下图所示,a、b、c为对幼苗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中植株直立生长,b、c中植株向光弯曲生长B.a、b中植株向光弯曲生长,c中植株背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a中虽有单侧光照,但玻璃片阻止了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幼苗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幼苗直立生长;b中单侧光照使得生长素在幼苗尖端分布不均匀,而琼脂片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故b中植株会向光弯曲生长;c中去除了能够感光的尖端,故单侧光照不起作用,但左侧上方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使幼苗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幼苗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A、B项错误。

d中若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仅当开口转到右侧时光能照进箱内幼苗右侧,而幼苗左侧始终无法照光,如此单侧光照会使幼苗向右弯曲生长,C项错误。

若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二者相对静止,只有当开口转到右侧光源处时幼苗靠近开口的一侧才能受到光照,而另一侧始终无光照,这种单侧光照会使幼苗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项正确。

]5.(2017·绍兴部分学校联考)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IAA对月季生根数量的影响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B.本实验可以不设置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可以不同D.吲哚乙酸浓度超过10-8mol/L即会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C[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A项错误;蒸馏水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他实验只有与本组生根状况进行对照才能够证明各实验组吲哚乙酸对月季生根的作用效果,B项错误;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吲哚乙酸浓度的增大,月季插条生根数量逐渐增多,而超过一定范围则随着吲哚乙酸浓度的增大,生根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必然存在高、低两个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相同,C项正确;据图可知,吲哚乙酸浓度在10-10~10-6mol/L范围内,月季插条生根数量均多于对照组,说明这一浓度范围内的吲哚乙酸均能促进生根,而当其浓度大于或等于10-5mol/L时,生根数量少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范围内的吲哚乙酸会抑制插条生根,D项错误。

]考点二|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类激素及应用1.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1)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①植物激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如生长素,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②相互协调: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一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

2.植物激素的应用(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合称,又叫植物生长物质。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①促进种子萌发;②促进生根;③加速生长;④抑制生长;⑤引起无籽果实的形成;⑥果实的催熟;⑦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

1.简述五大类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1)对于果实的作用:赤霉素、生长素都是促进果实发育;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

(2)对于种子的作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解除种子休眠,使其萌发;脱落酸保持种子休眠。

(3)对于茎的作用:赤霉素、生长素都促进茎伸长,赤霉素作用更强。

(4)对于叶片的作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

(5)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则诱导生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低时,则诱导生芽。

2.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实例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A.生长素处理得到的无籽番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加倍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C.干旱胁迫会使植物产生的脱落酸含量增加D.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减少C[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生长,但不会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发生变化,A项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项错误;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干旱胁迫时脱落酸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气孔关闭,减少蒸发失水,C项正确;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含量增加,D项错误。

]2.(2017·温州模拟卷)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B.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的特点C.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D.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的基因表达均无影响A[据表可知,使用赤霉素后,雌花率降低,说明其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A项正确;使用乙烯后,茎生长的增高率均为负值,说明乙烯对苎麻茎的生长均为抑制作用,B项错误;表中未给出乙烯和赤霉素共同作用的实验数据,因此不能说明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C项错误;赤霉素、乙烯均会对苎麻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其可能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