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钟声-作文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作文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作文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就是我今天游览的寒山寺景区。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秦淮古运河畔。
我们乘车来到景区门口。
在景区门口的右侧,写着三个雄伟的大字:“寒山寺。
”进入大门后,正前方是宏伟的大雄宝殿。
在大雄宝殿里,有许多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的罗汉。
在宝殿后的长廊里,有许多雕刻着“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石碑。
参观完这些碑林后,我们登上了利普明宝塔。
在宝塔的二楼,我们便可以远眺整个寒山寺景区的美景了。
大家一定还记得“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吧,我还登上钟楼亲自体验敲钟的乐趣呢!在寒山寺景区的对面,间隔着一条秦淮河。
秦淮河曲折蜿蜒,像一条银光闪闪的绸带飘落在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之间,给两个景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河的两岸架着枫桥河江村桥。
过了桥后,便是枫桥景区了。
就这两座桥,把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给连接在了一起。
以前,我是在诗中了解“枫桥夜泊”的意境的。
我今天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如诗如画的胜景,使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2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旅游车,来到苏州寒山寺游玩。
一路上,导游介绍说:“寒山寺是苏州名刹之一,建于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因为唐代僧人寒山主持住过这里,后来又改名为寒山寺……”说着说着,我们的旅游车在寒山寺碑前停了下来。
随着导游的脚步走,我看见了一面墙. 导游连忙说:“这是寒山寺照墙!”寒山寺照墙像一道屏障耸立在山门之前,墙上嵌有三方青石,上面刻着“寒山寺”这三个字。
绕过照墙,前面便是寺门。
走过寺门,进入前院,顿时觉得满目葱郁,清幽萧远。
正面为大雄宝殿,四侧配殿对峙,庄重肃穆,四周嵌有花岗石碑,上刻“寒拾遗踪”四个大字。
大雄宝殿是寒山寺的正殿,它正中三间有露台前身伸﹑露台中央各设有宝鼎,鼎内终日香烟缭绕,使寺院平添宁静安谧的气氛。
这景象真是雄伟壮观啊!我们沿着安静幽雅的长廊,来到寒山寺钟楼。
苏州寒山寺景点作文

苏州寒山寺景点作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因为张继的这首,寒山寺成了无数人向往的地方,我也不例外。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假期,我踏上了前往苏州寒山寺的旅程。
当我站在寒山寺的山门前,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山门前的那对石狮子,威风凛凛,仿佛在诉说着寒山寺的千年历史。
走进山门,眼前是一条清幽的石板路,路的两旁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细碎的金子。
沿着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就来到了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香烟袅袅,供奉着如来佛祖等一众佛像。
佛像们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我站在佛像前,静静地凝视着,心中的浮躁仿佛在这一刻被洗净。
出了大雄宝殿,我来到了寒山寺的钟楼。
这座钟楼闻名遐迩,正是因为那夜半的钟声。
我抚摸着那古老的钟身,上面的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想象着在寂静的夜晚,这钟声悠扬地响起,穿越时空,回荡在整个苏州城,那是怎样一种美妙的情景啊!在寒山寺的后院,有一个小小的放生池。
池里的水清澈见底,一群群锦鲤在水中欢快地游弋着。
我买了一包鱼食,撒向池中。
那些锦鲤们立刻聚拢过来,争先恐后地抢食着,溅起一朵朵水花。
有一条金色的锦鲤特别引人注目,它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穿着一件金色的铠甲。
它在鱼群中穿梭自如,每次都能抢到最多的食物,真是个“小机灵鬼”。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鱼儿,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愉悦。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寒山寺的碑廊。
这里陈列着许多名人的书法碑刻,字体各异,龙飞凤舞。
我在一块碑刻前驻足良久,那是张继的,笔力雄浑,气势磅礴。
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当年在这苏州城外的夜晚,怀着怎样的愁绪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在寒山寺的角落里,我还发现了一棵古老的银杏树。
它的树干粗壮,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银杏树的叶子已经变得金黄,风一吹,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我站在树下,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温柔,聆听着树叶飘落的声音,仿佛时间都已经静止。
虎丘风景区介绍寒山寺的作文

虎丘风景区介绍寒山寺的作文寒山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点诗意,仿佛一阵清风吹过,带来了古老的故事。
它位于苏州的虎丘风景区里,真的是个不可不去的好地方。
要说寒山寺,首先得提提它那独特的钟声。
每到傍晚,钟声悠扬,仿佛把整个城市都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时光。
很多人说,那钟声好像是从远古穿越而来,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聆听。
相信我,站在那儿,听着钟声,感觉自己都被洗净了,心里的烦恼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而且啊,寒山寺不仅有钟声,还有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寺里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走进大门,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厚重的历史感。
尤其是那座大雄宝殿,真的是气势恢宏,进去后,哇,里面的佛像栩栩如生,仿佛在跟你说话一样。
每当看到那些朝圣的人,心里都会想,哎,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啊。
人们在这里祈福,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所有的愿望都能在这里实现。
再说说寒山寺的周围,真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那些古老的树木、清澈的小溪,还有偶尔路过的小桥,简直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卷。
你走在其中,感觉自己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尤其是在秋天,树叶金黄,风一吹,叶子就像小精灵一样在空中飞舞,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要是你有朋友来苏州,带他们来这里逛逛,绝对能让他们大开眼界。
有趣的是,寒山寺还有很多与它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听着听着,仿佛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主角。
比如说,有个诗人专门为寒山寺写了一首诗,讲述了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感,真的是传诵千古啊。
每当我走到那座古老的诗碑前,都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
哦,对了,别忘了拍张照,发朋友圈炫耀一下,哈哈!寒山寺的庙会也很热闹,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
那种热闹的氛围,让你一下子就能融入到这里的文化中。
摊位上卖的各种小吃,简直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像那香喷喷的糖葫芦,甜得刚刚好,咬一口,嘴里瞬间满是幸福的味道。
还有那些手工艺品,个个都是独一无二,带回家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寒山寺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种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走在寺庙的石阶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火味,真的让人心神宁静。
寒山寺_四年级作文

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2007年大年初四,我和爸爸、妈妈乘坐着汽车来到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这是一所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庙。
寒山寺门前车来车往,川流不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都在仰望着这所古老的寺庙。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而古老的铜钟,左边是一个粗壮的大木杆,在吃力地摇晃着。
听说每到晚上12点,铜钟就会响起来,这时停在远处的两艘游船就会划过来,让游玩的客人搭船。
这首有名的诗《枫桥夜泊》的作者张继,也是搭乘这种游船来的。
寒山寺里面的东西都非常古老,铁门上那原本应该是金黄色的门环已经变成了古铜色。
石墙上那色彩斑澜的雕刻也褪去了颜色,露出了石头的本色。
只有那座落在寺庙的佛像,仍散发着闪闪的金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寺庙的悠久历史。
走出寒山寺,我耳边仍旧回响着那古老的钟声。
寒山寺,历史悠久的伟大建筑,我为你深感自豪。
第1页共1页。
寒山寺描写

寒山寺描写哎,说起寒山寺,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儿。
你想象一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揭开夜色的面纱,咱们就已经踏进了这座古寺的大门。
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千百年前,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尘埃上,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甭提了!一进门,嘿,那股子静谧劲儿就扑面而来,仿佛连空气都跟着变得温柔起来。
耳边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远处晨钟暮鼓的悠扬,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宁静。
往里头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标志性的寒山寺塔,它就像个老朋友似的,静静地立在那儿,见证了无数的风霜雨雪,也迎来了无数的朝圣者。
塔身斑驳,岁月在上面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但那份庄严和古朴,却是一点都没少。
咱们站在这儿,抬头一望,心里头不由得生出一种敬畏之情,仿佛能透过这砖瓦木石,看到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再往里走几步,就来到了寒山寺的正殿。
一进门,那股子香火味儿就直往鼻子里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合十祈福。
正殿里头供奉着佛像,金身闪闪,慈眉善目,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旁边还有信徒们虔诚地跪拜,嘴里念念有词,那份专注和虔诚,真是让人感动。
走出正殿,咱们可以绕着寺庙转一转。
这时候,你会发现寒山寺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惊喜。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碑刻,上面刻着古人的诗词歌赋,字迹虽已模糊,但那份意境和韵味却是历久弥新。
还有那些参天古树,它们的根系深深地扎进土壤里,枝叶却顽强地伸向天空,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当然了,来寒山寺,最不能错过的还是听那钟声。
据说啊,寒山寺的钟声能驱邪避凶,带来好运。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钟声就会悠悠地响起,穿透了夜色,也穿透了人心。
那声音,既深沉又悠扬,既古老又神秘,让人听了之后心里头那个舒坦啊,简直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逛完了寒山寺,你可能会觉得有些累,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收获和满足。
因为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寺庙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一本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宝典。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怀和追求,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价值。
寒山寺总结作文

寒山寺总结作文朋友们!今天我可得跟你们好好唠唠我去寒山寺的经历。
寒山寺啊,那可是个充满韵味的地方。
刚到寒山寺的门口,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那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头上挂着的匾额,就像是一位位沧桑的老者在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一走进寺里,耳边就传来那悠扬的钟声。
这钟声啊,“咚——咚——”的,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魔力,一下子就让人的心静了下来。
我就想啊,当年张继听到的钟声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他那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写得可真是太绝了。
站在那儿,我闭上眼睛,想象着千百年前的夜晚,张继在江上的小船上,听着寒山寺的钟声,满腹愁绪。
而如今我就在这钟声的发源地,感觉自己和古人有了一种奇妙的连接。
寺里的佛像看起来庄严肃穆,让人忍不住心生敬畏。
那些香客们虔诚地烧香拜佛,嘴里念念有词。
我虽然不是特别懂那些宗教仪式,但也能感受到那种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向往。
看着缭绕的香烟缓缓上升,仿佛人们的愿望也随之飘向了天际。
再说说寒山寺的风景吧。
寺里有好多古树,那些树的树干粗得得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皮粗糙得像龙鳞一样,一看就是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树下还有一些石凳,要是能在这儿坐上一会儿,看看周围的建筑,听听鸟儿的叫声,那可真是一种享受。
周围的花草也都像是被寺庙的宁静所感染,静静地生长着,点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不过呢,寒山寺里人也不少。
有像我这样来游览感受文化氛围的游客,也有很多旅行团。
有时候想在一个地方好好拍个照或者静下心来感受一下,还得稍微等一等,避开人群的高峰。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寒山寺的魅力大呀,大家都想来这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地方沾沾灵气。
寒山寺之旅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在这里,我既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又体会到了那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离开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呢,感觉自己的心里像是装了一块寒山寺的宁静,带回到了喧嚣的现代生活中。
这寒山寺啊,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姑苏城外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
寒山寺小作文三年级

寒山寺小作文三年级《寒山寺》篇一寒山寺,那可是一个超级有名的地方呢!我一直想去看看,就像小馋猫惦记着美味的糖果一样。
终于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寒山寺。
刚到那儿,我就被那古色古香的大门给吸引住了。
大门就像一个严肃的老管家,静静地站在那儿,守护着寒山寺里的一切。
走进寒山寺,哇塞!里面可真是别有洞天。
那一排排的古建筑,就像是一群穿着古装的老爷爷,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好奇地东看看西看看,感觉自己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走着走着,就听到了那悠扬的钟声。
“当——当——”这钟声就像是从遥远的古代穿越过来的一样,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给拉远了。
我在想,古代的和尚们是不是每天就听着这样的钟声起床、念经、睡觉呢?也许他们在钟声里还能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吧。
可是我呢,每天被闹钟吵醒的时候,就只想把闹钟给扔出去,哈哈,这差别可真大啊。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好多的佛像。
那些佛像有的一脸慈悲,有的一脸严肃,我都有点不敢大声说话了,生怕打扰到他们。
我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些佛像到底有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呢?也许有吧,可能他们就在默默地守护着寒山寺和来这里的人们呢。
寒山寺里还有好多的碑文,那些字我都不太认识。
我就像看天书一样,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几个字。
爸爸笑着说我是“小文盲”,哼!不过我想,这些碑文肯定都是很有意义的东西,说不定里面还藏着什么宝藏的秘密呢,哈哈,我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
寺里有很多的树,那些树长得可高大了,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我在树下站着,感觉特别凉快。
我想,这些树在这里站了这么多年,它们一定知道寒山寺的好多秘密吧。
它们会不会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树一样,会说话呢?我伸手摸了摸树干,粗糙的树皮就像老人的手,我觉得它们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
这寒山寺啊,真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方。
我来这一趟,就像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一样。
我还想再来呢,下次我一定要把那些碑文弄明白一点,嘿嘿。
《寒山寺》篇二寒山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诗意呢。
寒山寺小作文三年级

寒山寺小作文三年级《寒山寺》篇一寒山寺,那可是个超级有名的地方呢。
我就一直想去看看,感觉那里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就像一个藏着无数故事的神秘宝盒。
我第一次到寒山寺的时候,那场面,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啥都新鲜。
寒山寺的大门看起来就很有年代感,那木门的颜色,深褐色的,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皮肤,上面还有一些岁月的痕迹,也许是以前的游客不小心划到的,又或许是风吹雨打留下的印记。
走进寒山寺,就听到那钟声“当当当”地响着,那声音啊,传得老远老远的,感觉能把我的魂儿都给勾走。
我就想啊,这钟声是不是在给那些远在他乡的人传递着思念呢?就像古诗里说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时候的人听到这钟声,心里肯定也是五味杂陈的吧。
寺里面有好多的佛像,那些佛像一个个都很庄严肃穆。
我站在佛像前面,感觉自己变得好渺小。
我看到有些游客在佛像前虔诚地祈祷,嘴里念念有词的。
我就在想,他们都在祈求什么呢?是求平安,还是求发财呢?我嘛,我也不知道自己该祈求点啥。
我觉得我生活过得还不错,也许我应该祈求世界和平?哈哈,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世界真的和平了,那该多好啊,就不会有那么多地方有战争,有那么多人无家可归了。
寒山寺的院子里还有很多的树,那些树长得郁郁葱葱的,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树下有一些石凳,我看到有和尚坐在那里念经。
那念经的声音,就像一首悠扬的曲子,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念什么,但感觉很平静,就像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我就在石凳上坐了一会儿,感受着这宁静的氛围。
可是我的屁股有点痒痒的,就像有小虫子在爬一样,可能是石凳有点凉,也可能是我坐不住了。
这寒山寺啊,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我这一趟来,就像是翻开了这本书的几页,看到了一点点它的精彩。
我想啊,以后我肯定还会再来的,说不定下次来,我就能看懂更多的故事了呢。
这寒山寺,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你要是没去过,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你说是不是呢?《寒山寺》篇二寒山寺,嘿,我又来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山寺的钟声
寒山寺①的钟声特别响亮,据说在苏州城敲一下,东海邻国日本就能应一声。
这两地钟声呼应,那是在传达寒山与拾得的别后离情。
相传唐代在苏州寒山寺里,当家的是寒山、拾得两个和尚。
这两人是一对好友,平日形影不离。
有一年天时不正,闷头雨足足下了半个月。
大水把江河湖海涨得满满的,和平地连成一片,寒山寺就像一个水围子。
就在雨过天晴的那个早上,寺院门前的石头驳岸旁边,漂来了一口青铜古钟。
古钟氽在水上,顺着波浪时起时伏,撞在驳岸的石头上,不断地发出噢噢来的响声。
那声音十分悦耳,把寺里的老和尚、大和尚、小和尚统统引出来了。
铜钟非但大得出奇,最奇的是朝天的这口钟里,一滴水珠也没有,和尚们见了又惊又喜,都说它是天赐的神钟。
寒山、拾得看到这口钟特别高兴,因为寺里正好少一口大钟呢,所以他们就吩咐众和尚一齐来打捞,把这口古钟搬到岸上来。
寒山寺里一共三十七个和尚,一个也不少,一齐动手,嗨哟,嗨哟,可是任你左拉右拽,使足力气,那口古钟都纹丝不动。
寺里九十九条粗麻绳都拉断了,可是拾得还不死心,他说:就是用稻草灰搓绳,也要把这口钟拉上来!这时候,和尚们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浑身汗水涔涔,听到拾得这样讲,嘀嘀咕咕,心里很不高兴。
有的说:那还不是吃力不讨好,白费工夫。
有的说:膀子粗的麻绳都拉断了,还要用稻草灰搓绳,生了耳朵没听说过!有的寻开心说:你听,你听,那钟传出啥声音?‘懊恼来’。
还有个和尚说:这钟声有道理,寺里有个杀猪佬,神钟不肯进这种不干净的佛门呀!这几句闲话原是说着玩的,谁知却伤了寒山、拾得的心。
因为他们两个以前做过杀猪屠夫。
寒山心里难受,想了好久,最后才说:钟不上岸,强求不得,那就推开这口钟吧!众和尚七手八脚地去推钟,可是那口钟倒像被铸在石头驳岸上一样,不管花多大力气,还是纹丝不动。
大家都非常惊奇,拾得心里也在想,这究竟为啥啊,说不定今天要出来了。
他从竹园里拔了一根连着根子的青竹子,去了枝丫,拿在手里,将竹竿一头向驳岸上一撑,身子一纵,呼地腾空而起,跳进古钟里。
古钟立刻就在水上荡了三荡,抬得举起竹竿,对准驳岸一撑,那口钟便缓缓驶向河心。
拾得原想等古钟会动了以后,再靠岸跳上去,哪知这口钟到了河
心,竟飞快地逆水而行,朝着正东方向漂去。
众和尚大惊夫色,寒山与拾得更是慌了手脚,他们一个沿着水边奔跑,一个在古钟里拼命想靠岸来;一个喊拾得,一个喊寒山。
两人你一声,他一声,一声连一声,一直喊到双方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影子。
后来,寒山因为思念拾得,不吃不喝,人都落了形。
那拾得呢?乘着的那口钟,竟在一天一夜之间,漂洋过海,到了日本的一个叫萨提的地方。
萨提地方的人,听说拾得是从中国来的,也十分惊异。
他们蛮好客,就请拾得登岸,还用九头牛、两只虎把古钟拉上了岸。
分享到: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拾得上岸以后,把古钟献给了萨提人。
他们把这口钟悬挂在村中心,又把青竹插在地上,没有多久就长成了一片竹林。
拾得自小勤劳,农家活样样件件都拿得起来,也便在那里落了脚。
再说寒山思念拾得,病得快要死了,他做梦也喊着拾得、拾得。
有人出了个主意:敲钟寻人,说不定拾得听见钟声会回来的。
寒山真的请了冶匠,仿造神钟的模样,铸了一口大铜钟,悬挂在寒山寺高高的地方,称为一方敲钟八面音。
寒山寺的钟声敲响了,当、当、噢噢来!把声音传到老远。
说来也怪,这钟声竟也漂洋过海,传到了萨提地方。
拾得听到了这钟声,细细辨听,这是寒山思念他的心声啊。
于是拾得也敲响了萨提的那口大钟,当、当,噢噢来!这钟声也传到了寒山寺。
这样两边就好像两个人在讲话,把两颗心连在一起了。
拾得在日本做了不少好事,到过许多地方。
老人们曾经说过:日本哪里生长竹子,拾得就到过哪里。
哪里的竹子最茂盛,便是拾得居住过的地方。
①寒山寺:在江苏省苏州市西枫桥镇,始建于南朝梁代,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因唐代初年寒山、拾得二僧曾经住过这里而得名,原寺已毁,现存的寒山寺是后来重建的。
分享到: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