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 展,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与其它新 事物一样,难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望 继续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确保健康发展,以造福于亿 万农民群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7
温家宝总理2004年7月批示:
赞成关于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总体
考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8
主要包括:
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 队伍
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与基本知识
概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 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 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 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 经办机构:择优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加 强监督力度,实行动态管理。
❖ 定点机构: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 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 率,控制医疗费用,向参合农民提供合 理、有效、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5
(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
▪ 胡锦涛:这是一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大好事。
(2003.11.20)
▪ 温家宝: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是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必须 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 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 意义。(2003.11.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6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7月批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
合作医疗的发展轨迹
❖ 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的陕甘宁边区 ❖ 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 ❖ 普及期:20世纪60-70年代
毛泽东:合作医疗好。(1967) ❖ 解体期: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阶段: 2002年10月,
决八亿农民的看病问题,直接关系广大
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关系农村实现小康
宏伟目标。要充分估计这项改革的艰巨
性和复杂性,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和工作准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8
为此,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通过扎扎实 实的试点工作,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 改革方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农村实 际出发,照顾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必 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势利导,调动农民的积 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把国 家的政策扶持、合作的优势同市场机制结合起 来。多年农村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许多经验 和创造来自基层,来自农民,我们要善于发现、 总结和提高。
37
3、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 系列指导文件
(1)《指导意见》
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8
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 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
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 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8
(三)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利用和 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1、2000年农村、城市儿童死亡前治疗情况
22.1
5.7 3
43.4
34.5 农村
住院治疗 门诊治疗 未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城市
91.3
9
2、2000年,城镇人口期望寿命为75.21 岁,农村为69.55岁,相差5.66岁。 1994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 亡率分别是城市的1.9倍和2.9倍,到 2002年为2.6倍和2.7倍。
1、吴仪副总理亲自领导试点工作
确定浙江、湖北、吉林和云南为国务院 首批试点省。
吴仪副总理四次听取基层工作汇报,并
到云南、湖北、湖南、吉林作专题实地
考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3
吴仪副总理与参合农民交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4
吴仪副总理与定点新医型农村疗合作机医疗制构度(1)医务人员交谈35
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 严禁硬性规定指标、搞摊派、强迫代缴等
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错误做法
深入细致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9
切实加强组织管理
组成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 成立管理和经办机构
慎重选择试点县(市)
符合四个条件:县(市)人民政府特别是 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县(市)财政状况良 好,农民有基本的支付能力;卫生行政部门 管理能力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较强;农 村基层组织比较健全。
吴仪副总理在定点医疗机构考察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6
2、国务院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存在四个担心
农民是否自愿参加——宣传动员
资金运行是否安全——机制建设
是否公平享有医疗服务——公开透明, 加强监督
农村卫生服务是否符合农民需要——改 革与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题的创举,功不可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2
(2)失败之处:
计 集体经济的支撑作用缺失,没有替代




农民健康




医 疗 卫 生 服
合 作 医 疗
服 务 网
村 三 级 卫
乡 村 医 生


体 系
个 投人 入
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政 府投

13
2、其它问题
政治因素,认识不一 统筹层次低,抗风险能力弱 管理落后 透明度差,存在不公平现象 医疗服务点少层次低,缺乏制约因素 多次反复,农民缺乏信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
提纲
❖ 对传统合作医疗发展的回顾评价及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产生的背景
❖ 机遇与转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情况 ❖ 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 ❖ 新农合的贡献、任务与挑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
一、对传统合作医疗发展的回顾评价 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背景
认真开展基线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40
合理确定筹资标准 注意与扶贫和医疗救助工作结合起来
进一步完善资金收缴方式 可由乡镇农税或财税部门一次性代收
合理设置统筹基金与家庭帐户
合理确定补助标准
探索手续简便的报帐方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41
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
加强基金监管 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参合农民代表组成
为33.2%),未住院率为30.3%。
——31.4%的农民采取自我医疗方式(1998
年为21.4%)
——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疾病损伤导致贫困
的为33.4%,与1998年相比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Leabharlann Baidu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7
(二)医疗费用明显增加,相对于多数 农民增收缓慢,农民不堪重负。
1998年与2003年相比,农民次均就 诊费从45元上升到78元,年均增速14% (全国平均9%)。农村次均住院费从 1532元上升到2236元,年均增速为9.1% (全国平均为6%)。
30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在何处?
一是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和地方财 政都予以补助,补助标准由初期的10元逐步提高 到了现在的120元。
二是提高了管理层次,各级政府建立领导协调 监管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经费 不由合作医疗经费开支而由地方政府承担。
三是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保“大”,
23
(3)基金筹资
❖ 性质:合作医疗基金是民办公助社会性资金。 ❖ 原则: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 ❖ 政策界线: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
险而履行的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 来源: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
地方三级财政 农民个人缴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4
(4)医疗服务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4
对传统合作医疗的基本评价
❖ 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 有利于农民获得及时、合理、有效的医 疗、预防、保健服务。
❖ 有利于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巩固和发展。
❖ 有利于农村卫生队伍的稳定和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9
(三)两个根本问题
1.为什么还要搞合作医疗?
卫生公平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的需要
社会保障的初始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不能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要改革又要继承和发展:强化政府的主要作
用(理念、经济支持、组织领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目标: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0
(1)实施原则
一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 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需要相适应
二是自愿参加、多方筹资 三是以收定支、保障适度 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1
(2)组织管理
❖ 统筹单位: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谐社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6
(一)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农民因缺 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办法,因病致贫、因 病返贫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据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9.5%,农村地
区仍有90%的人口没有任何的社会医疗保障。
——农民的两周未就诊率为45.8%(1998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 工作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 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5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
2003年SARS突显:社会卫生,特别 是公共卫生滞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五统筹、以人 为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0
(四)既往合作医疗需要改革
合作医疗覆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100
90
80
60
40
20
10
5
10
0
58
62
77
92
96
97
98
99
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1
1、成败启示
(1)成功之处:
——符合农民需要 ——适应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条件 ——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民保障问
(2)委员会下设经办机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可称合 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或合作医疗管理局,根据服务人 口数核定编制,为事业编制,比照公务员管理,财政 全额供给。县级经办机构在乡镇可设立派出机构(人 员)或委托有关机构管理。
(3)经办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 得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6
二、机遇与转折
经过三年的多部委调研与协调,在 李岚清副总理的支持指导下,2002年 10月19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 定》,2002年10月召开了全国农村工 作会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17
(一)目标
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 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 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统筹。
❖ 管理体制
国家:国务院领导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日 常工作由卫生部负责。
省、市级:成立由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审 计、扶贫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22
(2)组织管理
县(市)级:
(1)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的 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 指导工作。
15
对传统合作医疗的基本评价
❖ 传统合作医疗大面积解体的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因素: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有的政府 部门把举办合作医疗当成增加农民负担。
二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未能构建农民参与管理 和监督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是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筹资机制:由于国家基 本没有投入,传统合作医疗失去经济支撑。
四是合作医疗基层组织与管理者对合作医疗的积 极性下降。
适当保“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1
四是提高了统筹层次,加强了抗风险的能力。 由以乡、村为单位变为以县为单位统筹。
五是明确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及赋予农民 知情、监管的权力。
六是同时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32
(四)重要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建立不同试点、探索完善政策、逐步形成制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