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10镜头分析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运用—《阳光灿烂的日子》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运用——《阳光灿烂的日子》赏析那个夏天,阳光格外灿烂,那些有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屈指可数,历历在目。
《阳光灿烂的日子》用134分钟追溯逝去的光阴,一闪而过,稍纵即逝。
故事讲述的是文革时期的北京,部队大院里的一群小孩正经历着成长的故事,父母被这个时代折腾的无暇看管好子女,稍大一点的孩子们又都上山下乡去了,这社会变得无法制约这批孩子。
他的青春锁定在两个不可分割的主题,权力与爱情,那也是马小军的追求,他和同性之间的较量,渴望成为老大,他追求米兰,期待爱情。
当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他们却活在自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表现手法体现那纯真的年代,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两方面上分析影片的艺术意义。
一.蒙太奇表现手法画面是蒙太奇实现的物质基础,然而单一画面或者单一的镜头都是难以独立的承担叙事表意的任务,意义的产生通过上下文关系由若干镜头组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
正如库里肖夫实验所证明的那两条蒙太奇定律:镜头组合产生意义,镜头组接顺序影响意义。
蒙太奇追求的是形声综合的集约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1+1>2"。
1.影片用到了心里蒙太奇,马小军幻想与米兰在一起的种种幸福甜蜜的场景,却终究只能是做梦,与现实生活的冷酷形成强烈的反差。
马小军讨厌余北蓓那种放荡随便的女人,用对比蒙太奇将米兰与余北蓓对比,更加深了马小军对米兰的疯狂迷恋,米兰就是他心中的天使。
岁月不饶人,当年胆小的马小军摇身变成了大老板,而当年的大哥刘忆苦却变成了傻子。
影片前后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思那个社会背景下愚昧的价值取向。
姜文巧妙的用对比,给观众出乎意料的结果,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2.在剧中,马小军的成长过程和那一时期许多人的经历都很相似,虽然他只是个人简单成长的青春梦,却以它的真实而震撼人心。
值得提到的还有影片中的配乐,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暴力场景展现着这种凶猛:砖块、刀、榔头、铁链,血流满面的镜头频繁切换,伴随着这些场景的音乐,则多是文革时流行的“红太阳”歌曲。
《阳光灿烂的日子》-镜头分析马小军从唐山老家回来后

10
看到刘忆苦和米兰亲密的对话马晓军不自觉玩弄起脚踏板
大特写
镜头从马晓军头移到脚俯拍,固定
10秒
体现马晓军内心的失落和自卑
6秒
从马晓军盯着米兰的脚看,突出他对米兰的迷恋
6
马晓军看米兰的时候被刘忆苦叫住
特写
平视,镜头移向马晓军
2秒
体现马晓军看的出神
7
刘忆苦叫住马小军并向马小军走过来L
全景
平视,固定
20秒
8
刘忆苦走过来叫米兰和马晓军打招呼马小军交代去了哪
全景到近景
镜头从刘忆苦从远处走来慢慢推近
16秒
9
打完招呼,刘忆苦和米兰的对话
阳光灿烂的日子镜头分析
镜号
画面
内容
景别
摄影机角度
与运动方式
时间
声音
备注
1
2
马晓军从唐山回来骑车看见在打电话的米兰
马小军凝视米兰
全景
近景
镜头摇至米兰平拍固定
镜头平移
1秒
4秒
3
米兰打电话的神情
特写
镜头摇至米兰平拍固定
3秒
4
还是米兰打电话
近景
由上向下
1秒
5
马晓军从唐山回来骑车看见在打电话的米兰
特写
以马晓军视角俯拍,固定
传媒信息实验班 张雪野 20112141217——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ppt

2、景别 景别直接决定影片的风格。近景、特写等小景别突出戏剧性,彰显细节,容易把 观众带入戏剧化情境当中。相反,全景、远景等大景别则用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倾向, 把观众带入朴实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非戏剧化情境中。 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运用了大量的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特别是特写镜头比 较多。 特写镜头主要是起强调、突出表现对象的作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阳光灿 烂的日子》本身就是一部强烈主观化的电影,所以姜文用了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来表 现、渲染自己的情感、情绪和激情 大特写,不 仅表现、渲 染画中人的 美丽,更表 现了画中人 在马小军心 中的地位。
姜 文
作
品
那时候,天空很亮。
那时候,莫名忧伤。
…… 那时候,夜里梦着白天, 清清楚楚。 可是,白天却行走在梦里。
——《那时候》
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
编剧:姜文 导演:姜文 摄影:顾长卫 主演:夏雨(饰马小军)/宁静(饰米兰) 耿乐(饰刘忆苦)/陶虹(饰于北培)
获奖记录:
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 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第7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美国《时代》周刊1995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3)用音乐来表现意境和境界。 结束时所有的客观环境音消失,藏族女生的歌声悄然响起,如同蓝天白云飘荡在 空中,表现出一种天籁般的沉静。歌曲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意境。
一、影片概述
北京,变得这么快:20年的工夫它已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 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得更多,也更难以掩饰心中的欲望。 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得眼前一 阵阵发黑。
自我确证的艰难跋涉——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影像分析

t h e . F a t h e r ) ”的威 胁和创 伤 的象征 。如 果 男孩 不顺从 “ 父 之
名” 、 “ 父之 法 ” , 不 能彻 底告 别俄 狄 浦 斯情 结 ,父 亲将 把 你变 成 女人 。于是 ,男 性主 体身 份 的进 一步 确 认与 象征权 力 的获 得 ,始终包 含着 驱逐 女性 所 引发 的象征 焦虑 和创伤 记忆 。途 径之 一 ,就是 物化 女性 身体 ,将 女性视 作欲 望对 象或 观 赏对 象,从 而成 功放 逐并遮 蔽 女性 身体所 传达 的 象
小说 中马 小军 对米 兰 的态 度始 终 是矛盾 游移 的 :当米 兰和 玩伴 关系 日渐 亲密 之后 ,原本 单 纯 明朗的形 象 出现 了 反 转, 以刻 意 贬低 米兰 的方 式显 示 出一 种不 满 甚 至敌 意 。 昔 日那种 温情 脉脉 的年 少情愫 转变 为对 米 兰 “ 贱相” 、“ 丑 陋 、下流 的鞭挞 ,甚 至暗藏 杀机 : “ 在 我看 来 她 的妖 娆充 满 了邪 恶 。她 是 一个 可 怕 的诱 惑 ;一朵 盛开 的罪 恶之花 ;她 的存 在就 是对 道德 、秩序 的 挑衅 ;是 对所有 情操 高 尚的正派 公 民的一个 威胁 ! ”口 检视 小说 中 的女性 形象 ,无论 是 大大 咧咧 的余北 蓓还 是 肉感欲 望化 的米 兰 ,都是简 单 肉欲化 的 女性符 号 。电影 中的马 小军复 写 了 “ 我 ”对 女性 的爱恨 纠结 ,这 种情 绪 同 时 又在浓 缩集 中的剧情 中被 放大 , 电影 中他 对米 兰爱 而不 得 的焦灼 和最 后无 奈挣 脱 的过 程 ,倒更 像是 一场 拉康 意义 上 的对 “ 父之名 ” 、 “ 父之法 ” 的顺应 。 在 诉 诸 表 意 的文 字 中, 原著 作 者 用 无 可 名 状 的馥 郁 香 气来烘 托 “ 我 ”初 见 “ 画 中人 ”的震 撼 ,而视 听具 象化 的 电影 中,导 演安 排马 小军在 望远 镜 的眩 晕 中,和 “ 画中 人 ”米兰 相遇 。道 具 “ 望远镜 ”的选用 是个 饶 富深意 的隐 喻 ,在 凹透镜 和 凸透镜 的简 单折光 作 用之后 的成 像 ,虽然 拉近 了主 客体 之 间的距 离 ,但 并没 有在 实 际上改 变两 者真 正 的物理 距离 。不 管马 小军 主观上 如 何期望 接近 、融 入米
影片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时候,天空很亮。 那时候,莫名忧伤。 …… 那时候,夜里梦着白天, 清清楚楚。 可是,白天却行走在梦里。 ——《那时候》
• 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 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 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
一、影片概述
• • • • • • • • • • 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 编剧:姜文 导演:姜文 摄影:顾长卫 主演:夏雨(饰马小军)/宁静(饰米兰)/耿乐(饰刘忆 苦)/陶虹(饰于北培) 获奖记录: 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 角、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效六项大奖。 第7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美国《时代》周刊1995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 17、老莫欢聚: 打架后,马小军与“小坏蛋“等在老莫欢聚。(场 景35) • 18、冲头发:马小军在米兰家,为米兰冲头发。(场景36—39) • 19、跳烟筒: 马小军跳烟筒。 (场景40—43) • 20、父亲遇米兰: 马小军父亲遇到米兰。 (场景44) • 21、看电影: 马小军、米兰等看电影。(场景45—50) • 22、唱歌、送米兰: 众少年月夜唱歌。马小军清晨送米兰。 (场 景51—53) • 23、回老家奔丧: 姥爷死了,马小军回老家奔丧。 (场景54—55) • 24 、 米 兰 与 刘 忆 苦 在 一 起 : 米 兰 和 刘 忆 苦 在 一 起 , 二 人 关 系 亲 密。 (场景56—60) • 25、游泳池对峙: 马小军、刘忆苦等为米兰与流氓“彪子”对峙。 (场景61) • 26、老莫过生日: 马小军、刘忆苦在老莫过生日(两次)。 (场 景62—66) • 27、雨中示爱:马小军雨中向米兰表达爱情。 (场景67—69) • 28、强暴米兰:马小军绝望中强暴米兰 。(场景70—74“情节点 Ⅱ”。)
分析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分析中国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姜文原著:王朔编剧:姜文摄影指导:顾长卫录音师:顾长卫美术师:陈浩忠原著音乐:郭文景主演:夏雨(饰马小军)宁静(饰米兰)获奖:本片获1994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分析读解]一、人物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们是一类新典型,它展示了革命家族内部的精神冲突。
马小军们不是一般的胡同串子和市井顽主,他们是大院里的孩子,是红色特权的享有者。
他们具有由衷的英雄理想和子承父志的革命自豪感,同时又充满反秩序、反常规的自由渴望,跟父辈的革命规范和伦理法则形成了激烈冲突。
父母不在身旁,学校管理秩序的失控滋养了他们的自由发展,青春的力量无处发泄,成长的迷惑无人导引,便很容易地发展为暴力。
这是“文革”期间政治迫害之外另一种残暴。
“文革”的大环境是它滋生的土壤。
同时,马小军的青春期又具有超越时代的一般特点:一个少年开始面对社会的艰难,其间不是为外人道,耻于为外人知的辛酸在影片中时有流露:如马小军从唐山回来,见到米兰与刘忆苦亲密神态的故作轻松;从派出所回家后对着镜子阿Q式的自我宜泄;对在老莫中与刘忆苦斗殴的想像。
躁动的欲望和让人绝望的失败折磨着他,阳光灿烂之下,阴影也必浓重。
二、个人化的叙述方式(阳光)故事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中的70年代。
但是,在这部影片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段完全不同于以往文艺作品的“文革”历史。
这里没有批斗,没有漫天的大字报,没有苦难和创伤,没有冤狱和流放。
有的是高亢的革命歌曲,灿烂的阳光,平静悠闲的大院生活,英雄主义的理想,兄弟般的友谊和爱情的萌动,失控的欲望和游戏一般的暴力斗殴。
这是姜文记忆中的“文革”,这是姜文的少年时代,姜文无意提供一段教科书一般全面、严谨的“文革”历史,他更感兴趣的是讲述一个少年在乱世中成长的故事。
他带给观众的,是他主观中的真实。
影片纯粹从个人观点出发,不带社会公共的价值尺度去处理这个题材,这就有别于以往人物行为背负公共道德和价值要求的作品。
《阳光灿烂的日子》10镜头分析

全景,逆侧光,对角线构图,柔光,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画面
柔光、中近景,这组镜头与《胡作非为》当中的一场戏很像,虽然胡老师很生气,但是柔光削弱了这种感觉,反而让人觉得温馨。
这是左右对称的仰拍的一个镜头,以中间为轴线,把画面分割为两部分,一边受光一边背光,画面很美。
这是逆光照射的全景镜头,平静而温暖,表现了童年的美好!
这是侧光镜头,算是特写吧,通过逆光把马小军的神态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没有台词,也表现出他生怕被人发现的,但又想看清楚女孩的长相,又想女孩快点离开的矛盾心情。
这是米兰第一次正面出场的镜头,采用了正面拍摄,逆侧光,中景,表现出米兰的盛气凌人
侧光,柔光,画面明快,阳光很温暖,很温馨,也客观地表现了米兰的和蔼可亲。
正面拍摄的特写镜头,采用了顺光,很好地表现了米兰的青春情窦初开的愉快。
这是框式构图的全景镜头,很有层次感,节奏感很强。
也表现了谈判紧张进行中
这是仰拍的中近景镜头,顶逆光,预示了马小军鼓起勇气要干一些事情,态度很坚定,毫不犹豫!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完整版)阳光灿烂的日子角度和景别分析

一、景别:全景拍摄角度:正面这一组镜头采用全景,能够迅速让观众获知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即观众一眼就可获知马小军在米兰家附近的巷子里(马小军强奸米兰未遂,仓惶逃窜;而正面的拍摄角度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全貌,且镜头以一种匀速的速度进行,给观众制造一种平和稳定的观看视角,从而能给观众制造一种无障碍沟通的感觉,仿佛所发生的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二、景别:近景拍摄角度:正面以近景的景别方式,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五味杂陈的心理状态,懊悔、恼怒、忧虑……正面的拍摄角度让观众看清马小军的面部全貌,透过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的复杂心理。
此时的景别和拍摄角度相辅相成,帮助观众恰当解读此时人物心理。
三、景别:特写拍摄角度:正侧面这一组镜头运用特写的景别对马小军的腿、脚部进行特写,有强烈的暗示性,按时此时的马小军的步伐不是坚定的而是迟疑的,因为拍摄角度采取的是正侧面,能够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物体运动的轮廓和速度,如果此时拍摄角度选择仰拍的话,表现的则是马小军坚定的脚步,但这与剧情不符。
中景的景别,是表现人物交流的最佳景别,此时镜头中只有马小军,可见这个镜头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最佳景别。
仰角的拍摄角度,可以表现出马小军在楼梯的实际位置。
五、景别:全景拍摄角度:主观镜头这一镜头以楼梯间的衔接口空隙为拍摄角度,通过它来展现游泳池的部分景象;同时展示马小军的眼光所见。
全景展现了马小军所处的位置和整个空间的关系,俯角的拍摄角度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的是马小军在楼梯的底部,在第二层含义上,似乎对马小军的行为有贬低之意。
七、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仰角小全景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即马小军在楼梯的中间位置;而仰角的拍摄角度也表现了马小军此时的位置。
此时的马小军爬着爬着,就像在登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但此时他的步伐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地坚定。
八、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主观心理小全景此时展现此时米兰和朋友们在游泳池的位置;主观心理从马小军的视角展现了他所看见的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景,逆侧光,对角线构图,柔光,营造出一种梦境般的画面
柔光、中近景,这组镜头与《胡作非为》当中的一场戏很像,虽然胡老师很生气,但是柔光削弱了这种感觉,反而让人觉得温馨。
这是左右对称的仰拍的一个镜头,以中间为轴线,把画面分割为两部分,一边受光一边背光,画面很美。
这是逆光照射的全景镜头,平静而温暖,表现了童年的美好!
这是侧光镜头,算是特写吧,通过逆光把马小军的神态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没有台词,也表现出他生怕被人发现的,但又想看清楚女孩的长相,又想女孩快点离开的矛盾心情。
这是米兰第一次正面出场的镜头,采用了正面拍摄,逆侧光,中景,表现出米兰的盛气凌人
侧光,柔光,画面明快,阳光很温暖,很温馨,也客观地表现了米兰的和蔼可亲。
正面拍摄的特写镜头,采用了顺光,很好地表现了米兰的青春情窦初开的愉快。
这是框式构图的全景镜头,很有层次感,节奏感很强。
也表现了谈判紧张进行中
这是仰拍的中近景镜头,顶逆光,预示了马小军鼓起勇气要干一些事情,态度很坚定,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