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吴顺恪六奇别传翻译赏析
【最新2018】度梅岭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度梅岭阅读答案篇一:吴顺恪六奇别传阅读试题及答案吴顺恪六奇别传清王士祯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
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
”曰:“能饮乎?”曰:“能。
”引入发醅,坐而对饮。
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
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
”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
”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
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日:“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①故,遂为窭人。
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
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
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
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
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
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
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
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
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
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
再往,已失此石。
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
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
12.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遽起,捉其臂曰(遽:于是,就)B.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执:捉拿,拘捕)C.衣以絮衣,不谢,径去(谢:感谢)D.稔知关河厄塞形势(稔:熟悉)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问:“何以丐?”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敢以为污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C.厚资遣之杳不知其所之D.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吴顺恪六奇别传阅读答案 14.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表现查继佐“施之恩惠”和吴六奇“知恩图报”的一组是()A.吴生海内奇士以三千金为寿,邀至入粤B.引入发醅,坐而对饮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C.留引痛饮一月,厚资遣之备陈诸郡形势D.帅上其功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第六单元翻译及25课赏析

21、黔之驴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入贵州。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
老虎看见它,觉得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
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便逃到远处,认为它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
但是老虎又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
老虎逐渐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走近了一些,出现在它的身前身后,但始终不敢进攻它。
老虎又渐渐靠近驴,更加随便地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驴非常愤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22、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1]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3、爱莲说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只有)我唯独喜爱莲花,我只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香气传播得越远就越显得幽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莲花),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
九行文言文翻译

吾尝游于山林之间,见松柏之茂,青翠欲滴。
微风徐来,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洞庭之水,波澜壮阔,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原文明白如下:我曾经在山林之间游玩,看到松柏茂盛,青翠欲滴。
微风吹来,花香四溢,让人心情舒畅。
抬头仰望宇宙的广阔,低头观察万物的繁多,因此放眼观赏,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令人愉快。
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谈论的话题。
高峰直插云霄,清澈的溪流见底。
两岸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轻舟已经穿越了重重山峦。
那些像老鹰一样追求高远的人,看到山峰就能平息心中的躁动;那些忙于世间事务的人,看到山谷就能忘记归途。
我们应当登上高峰,从高处俯瞰,其他的山都显得渺小。
远望洞庭湖的水,波澜壮阔,天空的光影映照其中,一片碧绿无边。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游动,岸边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郁郁葱葱。
渔船在傍晚时分唱歌,声音在彭蠡湖边回荡,雁群惊起,声音在衡阳的江浦处断绝。
登上这座楼,就会心情舒畅,忘却得失。
举杯临风,喜气洋洋。
何况春天的美景召唤我来欣赏,大自然赐予我美丽的文章。
在桃花盛开的美园中聚会,享受天伦之乐。
众位兄弟才华横溢,都像是谢惠连;我们吟诗作赋,却只能自愧不如陶渊明。
金缕曲二首赏析

金缕曲二首赏析金缕曲二首原文赏析二作系以书信格式入词,十分别致。
“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
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深意。
这里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又使入联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
(一说,吴兆骞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
)拿吴季子比吴兆骞,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情。
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
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
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
“行路悠悠准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没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
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
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令人伤心。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搏人”,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
“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
桂甫诗:“纷纷轻薄何足数,翻手为云覆手雨。
”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
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士人往住转喉触讳。
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兆骞,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
“冰与雪,周旋久。
”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
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定令人难受。
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作者反用为“泪哀莫滴牛衣透”,劝也不要过分伤心,原因何在,“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没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吴兆骞虽远在关外,却还能牛农对泣,骨肉一处,这是骨肉分散的还好些。
再说红颜命薄,古今一辙,有才往往命途多舛。
吴顺恪六奇别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吴顺恪六奇别传阅读答案附翻译清王士祯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
尝冬,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
能饮乎?曰:能。
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茗宁,而丐殊无酒容。
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
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耶!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
问何以丐,曰:少好博逸,败其产,故流转江湖。
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
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明世为观察,以樗蒲故遂为窭人。
既归粤,曰:请得见大帅言事。
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
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
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
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
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
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
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
再往,已失此石。
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
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
1.对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查遽起,捉其臂曰遽:于是,就B.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执:捉拿,拘捕C.衣以絮衣,不谢,径去谢:感谢D.稔知关河厄塞形势稔:熟悉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问:何以丐B.询其氏里少好博,尽败其产C.闻市中有铁丐者,汝是否六奇者,家世潮阳D.衣以絮衣,不谢,径去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B.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C.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D.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4.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
良马非不骏,盐阪徒悲鸣——从《大力将军》与《吴顺恪六奇别传》比较看蒲松龄的寒士知已观

良马非不骏,盐阪徒悲鸣——从《大力将军》与《吴顺恪六奇别传》比较看蒲松龄的寒士知已观
李荣昌
【期刊名称】《淄博师专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聊斋志异·大力将军》是一篇以知遇报恩为主题的小说。
我们从知遇和报恩两个方面对《大力将军》和《吴顺恪六奇别传》进行比斟,发现小说在知己知遇的主题中暗含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
通过对小说作者进行比较,《吴顺恪六奇别传》的写作符合王士稹台阁重臣、文坛领袖的身份特征,而《大力将军》则表现出了蒲氏对知遇的渴望心态。
《大力将军》中虽没有任何寒士形象,却是一篇反映寒士心态的典型小说。
【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李荣昌
【作者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山东淄博255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00清代散文名篇集粹第一批

朱鹤龄2(1606—1683)
西郊观桃花记
同里顾氏梅林记
傅山1(1607—1684)
仕训
林嗣环1(1607—?)
口技
金人瑞4(1608—1661)
与嵇匡侯书
与任升之
与熊素波
与家伯长文昌
吴伟业1(1609-1671)
张南垣传
黄宗羲7(1610—1695)
原君
书侯振东
命说
刘大櫆20(1698—1779)
游三游洞记
游万柳堂记
论文偶记(节录)
《海舶三集》序
窦祠记
祭舅氏文
胡孝子传
息争
章大家行略
张弘勋诗集序
游晋祠记
送姚姬传南归序
程易田诗序
恐吠一首别张渭南
答吴殿书
马湘灵诗集序
游大慧寺记
无斋记
樵髯传
骡说
彭端淑1(1699—1779)
《奇零草》序
朱彞尊4(1629—1709)
寄谭十一兄左羽书
游晋祠记
叶妪冢铭
《看竹图》记
唐甄1(1630—1704)
室语
陆陇其1(1630—1692)
崇明老人记
郑日奎3(1631—1673)
醉书斋记
游钓台记
与邓卫玉书
宋荦1(1634—1713)
游姑苏台记
王士祯9(1634—1711)
沈德潜1(1673—1769)
游虞山记
谢济世1(1689—1757)
戆子记
郑燮6(1693—1765)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册 早读材料 第五周第二天

第五周第二天夯实基础(一)重要实词1.恨:遗憾。
课文句: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译文:遗憾相见得晚,又怨恨回去得快。
迁移句: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译文: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
2.谂:熟悉。
课文句: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译文:我深知这几天的相思的滋味,却原来比离别之情更增十倍。
迁移句:既归粤,寄食充驿卒,谂知关河厄塞形势。
(清·王士祯《吴顺恪六奇别传》)译文:他回广东后,在驿站当役卒混碗饭吃。
他非常熟悉了解山川扼要险峻地段的地理形势。
3.荫:庇荫,庇护,旧时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
课文句: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译文:小生托老夫人的恩德,凭着胸中的才能,把取得功名看作拾取小草一样容易。
迁移句: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
为人臣者,仰生于上者也。
为人上者,量功而食之以足;为人臣者,受任而处之以教。
《管子·君臣上》译文:做人君的,就是要用德来庇护人们的;做人臣的,就是要依赖君主生活的。
做人君的,要考核功绩而发放足够的俸禄;做人臣的,要接受任务而严肃认真地执行。
4.倩:请,央求。
课文句: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译文:柳丝再长也拴不住马儿,可恨的是不能央求树林留住斜阳。
迁移句: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译文:太祖曹操曾经读过曹植的文章,问他:“你是否请人代笔?”曹植跪下说:“孩儿出口就能明辩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父亲尽可当面一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二)重要虚词且1.副词。
(1)姑且,暂且。
例: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长亭送别》)(2)将要,快要。
例:彼且奚适也?(《逍遥游》)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吴顺恪六奇别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吴顺恪六奇别传》选自高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
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中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
”曰“能饮乎?”曰:“能。
”引入发醅,坐而对饮。
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
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忖酒家矣。
”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
”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
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摴蒱故,遂为窭人。
既归粤,寄食充驿卒。
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
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
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
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问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
度梅岭,己遣其子迎候道左。
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
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
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
歌舞妙丽,丝竹迭陈,
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
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鋗之属,不可訾计。
查既归数年,值吴兴私史之狱,牵连及之。
吴抗疏为之奏辩,获免于难。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
圃有英石一峰,高二丈许,深赏异之。
再往,已失此石。
问之,用以巨舰载至吴中矣。
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释】[1]吴顺恪(què):吴六奇,字鉴伯,别字葛如,卒谥顺恪。
广东丰顺县人。
明末行丐吴越间。
后依附南明桂王朱由榔,为总兵,清兵攻克潮州时,他投降,做清军的向导,招降了很多郡县。
清朝擢他为潮州总兵,经常与郑成功交战,升为广东水陆师提督。
死后叙功加官太子太保。
[2]海宁:县名,今属浙江省。
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查伊璜:名继佐,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
明亡后,改名省,或隐姓名称左尹。
工书画。
[3]崇祯:明思宗年号。
[4]庑(ǔ):堂周围的廊屋。
[5]发醅(pēi):打开酒坛。
醅,未滤的酒。
[6]酩酊(mǐn dǐn):大醉貌。
[7]殊:很,极。
[8]衣:给……衣服穿。
动词。
[9]跣(xiǎn):赤脚。
[10]汤沐:汤,热水,用以浴身;沐,洗头发。
汤沐犹言沐浴、洗澡。
[11]氏里:姓氏籍贯。
[12]东粤(yuè):广东。
古称广东、广西为两粤。
[13]博:赌博。
[14]遽(ù):匆忙,急。
[15]失:错过,失去。
[16]家世:家庭的世业或门阀。
此处犹言故乡。
潮阳:广东省县名。
[17]祖:祖父。
观察:清代对道员的尊称。
道员,清布政司、按察司分管各道的官员。
[18]摴蒲(chū pú):又作“樗蒲”。
原为古代的博戏,后泛指赌博。
[19]
窭(ù):贫寒。
[20]驿卒:担任驿站差役的士卒。
驿,供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的处所。
[21]稔(ěn)知:熟悉。
[22]王师:清朝的军队。
[23]逻者:巡逻兵。
[24]游札:空白的、可以任意填写的札子。
札,由上司给下级的官方文书。
通:份,篇。
量词。
[25]累官:连接升官。
[26]一旦:他日,有一天。
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
[27]供帐:陈设帷帐等用具以供宴会和行旅的需要。
[28]梅岭:即大庚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
[29]籣(án):装弓箭的器具,形如木桶。
[30]惠州:州名,治所在今广东省惠阳县东。
[31]导从:在前开路和在后跟随的。
杂沓:从多杂乱貌。
[32]戟门:古代宫门立戟(一种兵器),唐代三品以上官员也可以在私门立戟,后因称显贵之家的大门为戟门。
[33]蒲伏:同“匍匐”,伏地。
泥首:叩头至地。
[34]北面: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面向北为下位。
向北而坐表示谦虚。
长跪:直身而跪,表示庄重、尊敬。
[35]高会:盛会,盛宴。
[36]酒炙(zhì):酒菜。
炙,烤肉,此外泛指菜肴。
【翻译】海宁县的孝廉查继佐,字伊璜,是崇祯年间的有名人士。
曾经在冬季下雪天里,他偶然走出门外,看见一个乞丐在廊房下避风雪,相貌很奇特,查继佐就高声问道:“听说集市上有个叫铁丐的人,是不是你呀?”乞丐回答说:“是我。
”又问:“会喝酒吗?”回答说:“会”。
查继佐把铁丐带进屋内,拿出酒来,坐着对饮。
查继佐已经喝得大醉,铁丐却没有丝毫醉态。
查继佐拿棉衣给他穿上,他也没道谢,径直就走了。
第二年,查继佐在西湖的放鹤亭下又遇到他,他衣服破烂,手肘都露了
出来,赤脚走路。
查继佐问他那件棉衣哪去了,他说:“进入夏天不
需要它,已经给酒店当酒钱了。
”查继佐又问:“你读过书、识得字吗?”铁丐说:“没读过书、不识得字,怎么落得做乞丐!”查继佐认为他的话出奇,给他准各了热水洗澡,并给他衣服鞋子穿。
询问铁丐的姓氏籍贯,他说姓吴,名六奇,是广东人。
查继佐问:“为什么做了乞丐?”铁丐说:“年轻时我热衷于赌博,败光了自己的家产,所以流浪转徙
江湖。
我想:敲门讨饭,过去的贤士都免不了,我是什么人,岂敢认为乞食是玷污自己呢!”查继佐急忙站起来,握住他的臂膀说:“吴君是天下奇才,我却把你当作酒徒看待,真是错待了吴君啊!”
查继佐把吴六奇留在家中痛快地喝了一个月的酒,送给他丰厚的财物,让他回乡去。
六奇祖籍在潮阳,祖父做个道员,六奇因为赌博的缘故,才成为贫寒人。
他回广东后,在驿站当役卒混碗饭吃。
他非常熟悉了解山川扼要险峻地段的地理形势,正当王师进军广东时,巡逻的士卒捉拿了六奇,六奇请求能面见最高将领商谈事情。
与大帅见面后,他详细陈述了各郡的情况,于是请求大帅给他几十份空白文书,散发给各郡的豪强豪绅。
清军所到的郡县,堡垒都被攻克了,大帅向上奏报了六奇的功劳。
十年中,六奇连续升官,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查继佐在家乡居住,早已不记得以前与六奇交往的事了。
一天,有一名广东来的牙将打听到他家,请求拜见,他带来吴六奇的书信和问候,用三千两银子为进见礼,并邀请查继佐到广东去。
从海宁到广东,水行三千里,沿途的接风、送行宴会极为盛大热闹。
度过大庾岭时,吴六奇已派儿子在道路左边迎接等候。
到了家门口,吴六奇
就爬在地上磕头,进入正厅,他面向北方并且直身而跪,一件件叙述往事,没有忌讳。
夜晚,六奇摆酒举行丰盛宴会,亲自给查继佐敬酒上菜。
席上歌舞美妙,各种乐器合奏,各位将领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给查继佐敬酒,直到天亮才散席。
从此,查继佐在六奇家居住了一年,行装积累到极大的数目。
六奇又用三千两银子为查继佐做寿礼,送给他的锦缎、珠宝、珊瑚、犀角、象牙之类的财宝更是多的无法计算。
当初,查继佐在惠州吴六奇幕府时,有一天游赏后花园,园里有一块美如玉的石头,查继佐深为赞赏,认为这石头非常奇特。
再次去后花园,这块石头却不见了。
查继佐打听它的下落,才知道吴六奇已经用大船把这块石头运到浙江海宁去了。
如今石头仍然保存在查家。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