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技术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盾构隧道支护设计毕业设计

盾构隧道支护设计毕业设计

盾构隧道支护设计毕业设计盾构隧道支护设计毕业设计隧道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交通和基础设施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而盾构隧道作为一种常见的隧道建设方法,其支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盾构隧道支护设计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盾构隧道的支护设计需要考虑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决定隧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隧道支护设计之前,必须对隧道所经过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地质调查应包括地质构造、岩性、断裂带、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充分了解地质条件,才能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支护措施,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盾构隧道的支护设计需要考虑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以防止隧道沉降或渗水。

防水措施可以包括使用防水材料、设置防水层等。

而如果地下水位较低,就需要考虑排水措施,以避免隧道内积水对结构造成损害。

因此,在盾构隧道支护设计中,地下水位的测定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盾构隧道的支护设计还需要考虑地表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中,隧道往往需要穿越或经过已有的地表建筑物和地下管线。

在进行隧道支护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隧道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或影响。

对于地表建筑物,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或进行局部拆除。

对于地下管线,可以采取管线保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管线造成损害。

最后,盾构隧道的支护设计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

盾构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隧道的支护效果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支护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材料的适用性。

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而合适的材料选择可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盾构隧道的支护设计中,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所述,盾构隧道支护设计是隧道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支护设计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表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以及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

盾构法施工毕业设计

盾构法施工毕业设计

盾构法施工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盾构法是一种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其具有高效、低噪音、低振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隧道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盾构法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越来越重要。

本毕业设计选取盾构法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盾构法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探究其优缺点,提出优化建议,为盾构法施工提供参考。

二、毕业设计任务1. 盾构法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盾构机结构和使用方法3. 盾构法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4. 盾构法施工的优缺点分析5. 针对盾构法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三、设计内容1. 盾构法施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盾构法施工是一种地下隧道施工方法,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隧道的线路、断面和纵坡等参数。

(2)施工前的土层处理,包括土层的钻探、地质勘察和地基加固等。

(3)盾构机的开挖和推进,包括盾构机的拆卸、拼装、调试和安装等。

(4)管片贯通和拼装,包括管片加固和管片拼装等。

(5)隧道内部的通风、照明和排水等建设。

(6)固定和修补隧道内部的外壳和水泥灌浆等。

(7)隧道施工结束后的清理和检查。

2. 盾构机结构和使用方法盾构机的结构主要包括进口压力室、工作室、出口压力室、主推进缸、前推进缸、翻转筒、切削刀盘、土传输机、注浆装置等部件。

盾构机的使用方法如下:(1)盾构机的前端安装切削刀盘。

(2)切削刀盘开始工作后,从地面往盾构机内不断投放土料。

(3)土料通过土传输机和注浆装置,被输送到地面上。

(4)随着盾构前进,工作室后部会形成一个新形态的隧道。

(5)在管片贯通和拼装时,盾构机停止推进,并利用翻转筒将盾构机翻转至管片位置上方。

(6)管片加固后,盾构机继续推进。

3. 盾构法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盾构法施工中,安全意外和质量问题的出现会对施工周期和成本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盾构法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安全和质量要点:(1)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层处理。

盾构毕业设计

盾构毕业设计

盾构毕业设计引言盾构是一种常用于地下工程中的隧道开挖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等优点。

因此,盾构技术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盾构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进一步提高盾构技术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将探讨盾构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

盾构技术概述盾构是一种静力掘进方法,通过在地下挖掘隧道时使用盾构机械进行推进。

盾构机械由盾构机和配套设备组成,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定制。

盾构机械通常由刀盘、螺旋输送机、脱泥装置、推进液供应系统等部分组成,确保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

盾构毕业设计的目标盾构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的盾构机械。

具体而言,该设计需要考虑以下方面:1.功能需求:盾构机械需要具备可靠的推进功能,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工作。

2.安全性:盾构机械需要具备可靠的安全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效率:盾构机械需要具备高效的工作性能,能够完成预定的工程任务,并具备快速更换刀盘等配件的能力。

盾构毕业设计的步骤1. 需求分析在设计盾构机械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

这包括分析盾构工程的特点、难点,以及现有盾构机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创新的盾构机械方案。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盾构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动力系统等方面。

3. 模型制作和测试根据方案设计的结果,制作盾构机械的模型,并进行各项测试。

测试需要包括盾构机械的推进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

4. 效果评估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盾构机械的效果,并对设计进行改进。

改进可能包括优化盾构机械的结构、调整工作参数等方面。

5. 报告撰写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撰写盾构毕业设计报告。

报告需要包括设计目标、设计过程、测试结果、效果评估和改进等内容。

结论通过盾构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对盾构机械设计的理解,培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该设计可以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加先进、高效、安全的盾构技术,推动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区间盾构毕业设计

区间盾构毕业设计

区间盾构毕业设计区间盾构是一种先进的地下隧道施工技术,它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毕业设计课题,研究区间盾构的设计与施工,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区间盾构的原理、设计要点和施工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区间盾构的原理区间盾构是一种特殊的盾构技术,它主要用于地下隧道的施工。

与传统盾构相比,区间盾构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其原理是通过将隧道分为若干个区间,分别进行盾构施工。

每个区间都有自己的推进机和盾构机,可以独立进行施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区间盾构的设计要点在进行区间盾构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隧道设计:首先需要确定隧道的设计参数,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盾构机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确定。

2. 盾构机选择:根据隧道的设计参数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盾构机。

盾构机的选择要考虑到推进力、转弯半径和施工速度等因素。

3. 施工工艺:确定区间盾构的施工工艺,包括推进方式、注浆方式和支护方式等。

不同的施工工艺会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4. 地质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获取地下隧道的地质信息。

地质勘察结果将为盾构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帮助确定施工工艺和支护措施。

三、区间盾构的施工过程区间盾构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设备调试和施工人员培训等。

准备工作的完成将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下基础。

2. 推进工作:将盾构机放入隧道起点,通过推进机推动盾构机向前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注浆和支护。

3. 盾构机转场:当一个区间的施工完成后,需要将盾构机转移到下一个区间。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计划和操作,以确保盾构机的安全转移。

4. 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地质勘察、注浆和支护等环节的质量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区间盾构的应用与发展区间盾构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盾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盾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
题目
上海地铁合川路至虹梅路区间隧道支护设计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实际
科研项目
实验室建设
理论研究
其它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传统的地上交通显然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相对应的地下交通则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新渠道。地铁与公交车、电车相比的优势显而易见:地铁单向运量每小时4万—6万人次,公交车、电车单向运量每小时1万人次。从运输方式看,地铁运输更具多方面的优点:舒适、准时、快捷、占地少,环保、节能、安全,而且不占用地面,街道等。毫无疑问,地铁交通是绿色工程,而且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地铁的发展主要依赖地下工程隧道开挖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了解相关的主要技术进步与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 ——土重度(kN/m3);
——衬砌圆环计算半径(m)。
4)侧向均匀主动土压,
其中q——竖向土压(kN/m);
γ,φ,c——衬砌圆环侧向各个土层的土壤的重度、内摩擦角、黏聚力的加权平均值。
5)侧向三角形主动土压,
6)侧向土壤抗力,
其中 ——衬砌圆环侧向土层(弹性)压缩(kN/m3);
——衬砌圆环在水平直径处的变形量(m)
接头刚度的确定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经验参考或模型研究,另一种为接头刚度数值模型。目前大多数重大地下工程都采用第一种方法确定,但是由于我国地铁工程起步较晚,隧道设计经验缺乏,同时由于足尺寸的管片接头或整体试验成本较高,目前这方面的成果很少见诸报道。为此很多学者非常重视接头刚度的整体研究,从而可以得到考虑主要影响因素的接头刚度计算理论,而且可以考虑接头刚度随外荷载的非线性关系,从而使得管片设计精度得以提高[11]。

地铁盾构工程毕业设计方案

地铁盾构工程毕业设计方案

地铁盾构工程毕业设计方案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将首先对地铁盾构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盾构机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我
将调研当前盾构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装备,包括盾构机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刀盘和
导向系统等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辅助设备和工具。

通过对现有
技术和设备的分析和对比,我将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设备优化方案和施工技术改进措施,以
提高地铁盾构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为了验证设备优化方案和施工技术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将选取一个实际地铁盾
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并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观察和数据分析,
我将评估设备优化方案和施工技术改进措施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从而验证毕业设计
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我将根据调研和实地调查的结果,编写毕业设计论文并进行答辩。

在论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地铁盾构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流程,分析现有技术和设备的优
缺点,提出设备优化方案和施工技术改进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同时,我还将总结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并展望地铁盾构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将深入了解地铁盾构工程的建设技术和设备,并提出可行的设备优
化方案和施工技术改进措施,为地铁盾构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本次毕
业设计也将是我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一次宝贵经验,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地铁盾构隧道毕设论文

地铁盾构隧道毕设论文

石家庄地铁一号线北宋站~谈固站区间隧道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表1 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原则:(1)设计服务年限100年;(2)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3)取上覆土层厚度最大的横断面计算;(4)满足施工阶段,正常运营阶段和特殊情况下强度计算要求;(5)接缝变形在接缝防水措施所能适应的范围内;(6)成型管片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7)隧道最小埋深处需满足抗浮要求;采用规范:(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6)《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方案确定明挖法施工对城市地面交通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有较大影响,易造成噪音、粉尘及废弃泥浆等的污染,且工期较长。

由于本工程位处地区附近有很多居民居住,地面交通复杂,故不适合选择明挖法施工。

矿山法适用于硬、软岩层中各类地下工程,特别是对于中硬岩中。

本工程要求工期较短,且地下水丰富,矿山法堵水较为繁琐且占用较长工期;隧道穿过地层为砂土和砾石层,矿山法对围岩的破坏较严重。

因此不选用矿山法施工。

本工程设计隧道内径为5.5m,内径较大,顶管法适宜中小尺寸管道,管道顶进困难,考虑到场地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不选用顶管法施工。

区间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丰富,工程的工期要求较紧,附近也有大量居民走动,地面交通复杂。

采用盾构法施工可以很好的发挥它的优点,充分满足工程的要求,最终确定本隧道区间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

衬砌选型盾构隧道衬砌用管片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管片和铸铁管片、钢管片,复合管片。

钢筋混凝土管片有一定的强度,加工制作比较容易,耐腐蚀,造价低,是最为常用的管片形式,但是较为笨重,在运输、安装施工过程中易损坏。

盾构毕业设计

盾构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 (6)1.1设计概况 (6)1.1.1设计依据 (6)1.1.2设计范围 (6)1.1.3主要设计原则及标准 (6)1.2沈阳地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8)第2章施工方案选择 (11)2.1明挖法 (11)2.2矿山法 (11)2.3盾构法 (12)第3章盾构机类型的选择 (32)3.1工程对盾构机的要求 (32)3.2泥水加压式盾构与土压平衡式盾构的特点 (33)3.3盾构机选型结论 (35)第4章管片选型与几何设计 (14)4.1盾构隧道断面尺寸的拟定 (14)4.2管片衬砌选择 (14)4.3管片参数 (16)4.3.1管片厚度 (16)4.3.2管片幅宽 (16)4.3.3衬砌环组成 (16)4.3.4管片拼装方式 (16)4.3.5管片连接 (17)第5章管片内力计算(手写) (18)5.1围岩压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NSYS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施工技术毕业设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目录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软土地层盾构掘进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说明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又称上海地铁一号线,阅读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合同文,盾构区间设计图纸、详勘、补勘资料和现场实际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我部人员在城市地铁工程中的施工经验,本着“组织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优质高效,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原则编制本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是在承包合同的合同条件、技术规范和施工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调查情况,对于编制本部分相关的重要内容进行的综述。

2)施工管理及资源配置针对承包合同所提出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和工期要求,根据施工组织中所涉及到的施工方法,从施工现场管理、劳、材、机等诸方面进行资源配置优化,提出既符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又体现我部优势的配置方案。

3)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

在编制过程中,依据合同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结合工程特点和我部的施工能力对合同范围内涉及的各单项技术按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了细化;根据我公司的施工经验,从施工全局出发,以“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合理、安全有效”为原则,策划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确定相应施工方法。

4)施工保证措施根据本标段工程施工特点,结合我部人员的施工管理经验,以安全、优质、按期、经济地完成本标段工程施工为目标,提出了各项工程目标和实现工程目标所采取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保证措施。

编制依据1)上海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土建工程合同文件及有关问题澄清的函。

2上海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南端闵行区莘庄站-北端宝山区福锦路站盾构区间施平纵断面图。

3)上海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与车站接口设计图。

4)闵行区莘庄站-宝区福锦路站,出入段明挖段及盾构区间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调查报告。

5)《地铁盾构施工》,张冰,人民交通出版社,6)《机械化盾构隧道掘进》,[德]主编,曾慎聪、郦伯贤、胡胜利编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7)《盾构施工技术》,陈馈、洪开荣、吴学松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8)《盾构隧道》,张凤祥、朱合华、傅德明,人民交通出版社。

编制原则1)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具有可操作性。

2)选择合理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3)采用先进、成熟、有效的施工方法。

4)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保工期、保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5)采用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

6)采用先进科学的检测手段,利用信息反馈指导施工。

7)严格执行广东省、广州市有关文明工地的标准,做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土建工程闵行区莘庄站-宝山区富锦路站,盾构区间以闵行区站为起点,全长近37公里,共设28个车站及2个车辆段,(梅陇停车场,富锦路停车场),途径宝山、闸北、静安、(新)黄浦、徐家汇、闵行6个区。

工程概况南端闵行区莘庄站-北端宝山区富锦路站盾构区间隧道双延米,一号线设计时,正线在K1+处以500m半径曲线右转弯,以34‰上坡出洞,作为临时地面正线,并在隧道内预留了向上海南站延伸的接口。

向北端宝山区前进,本区间线路基本沿直线前进,只有两个曲线段,在靠近附近曲线半径的左转弯曲线,线路两侧建筑较多,地下水丰富。

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南端闵行区莘庄站-北端宝山区富锦路站盾构区间线路纵断面。

地质概况地形、地貌南端闵行区莘庄为软弱土层,深度范围内有成层的砂质粉土。

本场地此层为易液化土层、本区间属于软弱地层,北端宝山区富锦路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冲击平原,是在江流海潮共同作用下,以长江为主的河流所带的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软土地层。

海拔至之间。

呈缓坡壮倾斜。

含水层分布较广。

水文概况本区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冲击平原,地下水比较丰富、闵行区第II、III、IV,吴泾第II、III层含水层含水层均为咸水。

宝山区一带埋藏着燕山晚期侵入花岗岩体。

上海更新新世纪时期的五期河流相堆积在本区发育良好,构成五个承压含水层,主要岩性为中、粗砂石夹粉细纱层碎屑岩裂隙水主要含水层为石炭系、第三系岩层的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中,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

本区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弱腐蚀性;与含水层相向的隔水层,由以湖相堆积层为主的粘性土、粉性土组成。

结构设计概况盾构法隧道采用圆形隧道限界为φ5200,管片内径φ5400,管片厚300mm,线路最小曲线半径R2000m,采用1.5m宽管片。

管片拼装采用直线环与楔形环组合的方式。

区间共设3个联通通道,均采用地面加固后竖井开挖。

联络通道处管片采用钢管片通缝拼装,一个联络通道左右线共需4环钢管片,区间共需要12环钢管片。

第三章盾构掘进总体部署盾构掘进施工总体方案城站区间左右线采用两台泥水盾构相隔一个月始发,由闵行区莘庄站站南端始发,宝山区富锦路站北端头吊出,到富锦路站后吊出。

施工总体安排本区间盾构隧道右线长度2258m,左线长度为2258.69m,长链0.69m双线共计4516.69m,盾构区间附属工程主要为3个联络通道(其中1#、3#联络通道不设废水泵房,2#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合建)、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施工以及四个洞门的施工。

盾构掘进始发前完成旧桥的拆除重建、建筑物保护、软弱地层处理、端头加固和联络通道地面加固工作,盾构机负环拆除后进行始发洞门施工,盾构机过联络通道加固区后进行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盾构机吊出后进行到达端洞门施工,同时进行隧道清理工作和预留洞口施工。

盾构区间拟采用2台泥水盾构机施工,第一台盾构机于2013年5月1日始发,第二台盾构机2013年6月1日由始发。

两台盾构机都由闵行区站始发,到宝山区站吊出完成区间施工,区间掘进完工日期为2014年4月17日。

第四章盾构机设计选型盾构机选型本区间盾构工程施工条件:盾构隧道长度:左线2258m,右线2258.69m;隧道覆土厚度最小约4,最大约10m;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2000m;最大坡度为5‰,;隧道内净空:φ5400mm,管片外径φ6000mm,管片环宽为1.5m;计划进度:左、右线平均月进度约180m。

经认真研究合同文件及地质资料,采用2台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本区间隧道施工,具备保压系统装置、人闸气压装置,满足盾构机在各种地层下进行开舱作业的要求。

工程特点及选型依据上海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南端闵行区站盾构区间隧道均为两条圆形隧道,内径φ5.4m,左线长度2258.69米,右线长度2258米,盾构掘进机的选型与所穿越的地层及周边环境、线路走向、曲线等关系很大,选型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工程的成败。

1)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1)盾构穿越地层、线路及周边环境的特点详见“工程概况”(2)地层变形要求地表变形量不大于10mm/-30mm。

隧道推进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大于50mm。

2)选型依据和设计特点根据以上地质条件结合工期要求,用于本区段施工的盾构掘进机,必须具有稳定开挖面、平衡泥水压力、平稳穿越软硬变化较大的地层,最大限度减少地表沉陷的功能,必须具有较强的纠偏抗扭与弯道施工的能力,必须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必须确保各项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合目前上海、广州、天津和南京地铁一号线盾构区间施工资料,选用带面板式刀盘的泥水平衡式(EPB)盾构掘进机,是目前在软土地层中,进行隧道掘进施工的一种较好机型,可以较好的控制地表的变形。

综上所述,经过分析比较,并结合国内使用的经验,本标段选用德国海瑞克φ6280mm铰接型泥水平衡盾构机。

4.2.1各部功能描述1)盾体盾体钢结构设计能够承受预测的水压和土压(较差情况预测为6 bar)。

盾体为分块设计。

盾体采用螺栓连接,所有的法兰盘都进行了机加工以保证精度:分隔舱板将盾体分隔为两个舱室;前舱-即开挖舱,包含刀盘于其中,并充满了流体;该流体通过后舱-即气泡调压舱的“气垫”提供给开挖面和后舱保持“压力平衡”。

两个舱室间的通道为隔板上防水门。

而盾构机内部到压力舱室的通道为气闸,包括人闸和紧急气闸。

工作人员通过这些通道就可以对刀盘进行维护作业。

在舱板的后部有如下装置:(1)一个气闸(2)安装主驱动的机加工法兰盘(3)推进油缸前部固定装置(4)泥浆管接头(5)冲刷喷嘴(6)水、压缩空气、电气设备等连接管线(7)连接到刀盘区域的排水系统的接头(8)应急电源接头(9)海瑞克公司关于减少堆积和结块的理念:(10)集成冲刷喷嘴的定子和转子(11)工作舱壁上和搅拌器上的冲刷喷嘴(12)90°角圆形渐变(有利于物料流动)(13)刀盘主驱动是用机械的方式通过法兰盘与压力舱板连接的。

扭矩通过驱动单元的扭矩箱直接传递到盾体上。

2)刀盘刀盘设计成盘形结构且带有很宽阔的进料口。

8根辐臂支撑的厚壁法兰连接主驱动装置,并作为前盾的连接基座。

8根幅臂由厚壁管制成。

刀具形式:(1)软土刀具(齿刀):64把(2)双刃滚刀:14把(3)双刃中心滚刀:6把(4)边缘刮刀:16把3)刀盘驱动系统刀盘驱动系统用以驱动刀盘旋转,对土体进行挤压和切削。

主要由大轴承、大齿圈、密封圈、减速器及马达等组成。

刀盘用高强度螺栓与大齿圈连接,大齿圈即为大轴承的回转环,马达带动减速器输出轴上的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圈啮合,从而驱动刀盘旋转。

大轴承既承受刀盘的自重,又承受盾构掘进机的推进力,是盾构掘进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为了获得最大的主轴承寿命,设置有密封装置,由加压润滑油系统来润滑。

盾构掘进机在开挖软弱围岩时,采用高扭矩,低转速的工况;当盾构切削硬岩时,增大流量,采用低扭矩、高转速的工况。

4)铰接装置为了使盾构掘进机适应曲线段的推进,能够灵活转向,把盾构掘进机设计成铰接式,从而易于转弯,减小曲线超挖量;并能减少顶进管片的偏压,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也易于对掘进方向随时进行修正。

铰接装置使盾构掘进机分成前后两段,两段之间通过铰接千斤顶操作,可使盾构掘进机前后两段绕铰接中心沿圆弧面上下、左右回转,满足盾构掘进机顺利转弯和坡度的要求,使盾构掘进机转弯方便,减少曲线超挖量及对土体的扰动。

盾构掘进机铰接处设有机械限位,以保证盾构掘进机推进时前后节绝对不会脱开,并保证达到设计转角位移要求。

铰接装置设内外两道密封,以防泥水进入。

5)人行闸门气压仓在盾构掘进机密封隔板处设有一道人行闸门,闸门处有一气压仓。

当在泥水平衡工况下施工需要进入泥土密封仓内排除障碍或调换切削刀具时,先将泥泥水仓内充以压缩空气,用以疏干并支护开挖面土体,然后人员再通过气压仓的加、减压过渡而出入泥泥水仓。

6)推进系统盾构掘进机是通过沿中盾周边布置的盾构掘进机千斤顶支撑在已安装好的管片衬砌上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而前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