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生理学
生理学--尿液的生成与排出精品文档

7
(三)近球小体(肾小球旁器) 主要位于皮质肾单位 近球细胞(颗粒细胞):分泌肾素 系膜细胞:吞噬功能
致密斑:感受远曲小管液中氯化钠 含量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
颗粒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2019/10/16
生理学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8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1、血流量大:肾皮质血流量大,约占全肾血流量
生理学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34
2019/10/16
生理学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35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分泌: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分泌
到小管液中去的过程
排泄:小管上皮细胞将体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转运到
小管液中去的过程
维持血浆中碳酸氢根的浓度,保证血浆缓冲对的 正常功能。
(一) H+的分泌与H+_Na+交换:
肾糖阈:将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浆葡萄糖 浓度称为肾糖阈(180mg/100ml)
糖尿: 葡萄糖的吸收还与钠离子的吸收量有关
葡萄糖重吸收的极限量:人两肾全部肾小管每分钟所 能重吸收的葡萄糖的最大量
2019/10/16
生理学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30
葡萄糖重吸收原理:
葡 萄 糖 的 协 同 转 运
重吸收水(10~20%)(受体内缺水与否的影 响;抗利尿激素可调节)、主动转运钠离子,分泌 钾离子、氢离子、 氨。对尿素的通透性高。
2019/10/16
生理学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24
*肾小管对几种重要物质的重吸收原理: 1、Na+ 和Cl-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Na+:泵-漏模式 Cl- :氯离子顺电位差通过细胞旁路而被动重吸收
2019/10/16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产物,其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
响尿生成的因素,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段的实验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通过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年龄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尿液生成量逐渐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尿液生成量也相应减少。
其次,我们对实验对象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和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饮食中
水分摄入量与尿液生成量密切相关。
饮水量充足的实验对象,尿液生成量明显增加,而饮水量不足的实验对象,尿液生成量相对减少。
这说明饮水量对尿液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另外,我们还对实验对象的运动量进行了观察。
实验结果显示,适量的运动可
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尿液生成量,而长时间的久坐不动则会导致尿液生成量减少。
这提示我们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尿液生成量和排泄功能。
最后,我们还对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考察。
实验结果显示,情绪波动较
大的实验对象,尿液生成量也会出现波动。
长期的焦虑、紧张状态可能会影响尿液生成,导致尿路功能紊乱。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正常的尿液生成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饮食、运动和心理状态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尿液生成量,维护身体健康。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于生理学实验报告——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关于生理学实验报告——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家兔尿生成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营养、肾功能、心功能以及代谢产物的排泄。
小鼠属于内脏细胞,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家兔的肾脏对其尿液的影响情况。
营养与尿液营养对尿液的影响比较明显,以家兔为例,将它们饲养在不同营养水平上,它们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浓度也有明显的变化。
家兔营养水平较高,尿液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比营养较低的家兔要高,这一结果表明家兔的营养水平影响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浓度。
肾功能对尿液的影响家兔的肾功能对它们的尿液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兔的肾功能被损坏,其尿液中的氨基酸肌酐(Cr)水平明显增加。
相反,家兔的肾功能受损程度越低,尿液中的Cr水平越低。
此外,家兔肾功能异常时,它们尿液中尿酸水平升高,与肾功能正常家兔相比,尿酸水平增加约五倍。
心功能对尿液的影响家兔心功能不良也会影响它们的尿液。
家兔心功能受损时,尿液中钠和氯含量明显升高,而比心功能正常家兔则明显降低。
同时,心功能受损的家兔尿液中的尿素氮和氢氧化钾的含量也明显升高。
代谢产物的排泄对尿液的影响小鼠的肝脏对它们的尿液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代谢产物的排泄。
家兔进食后,肝脏将维持一定水平的代谢产物的排泄,以维持体内平衡,维持尿液的一般性。
肝脏影响家兔尿液,进食后尿液中钠和氯的含量明显升高,尿酸水平也明显升高。
总结家兔尿生成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包括营养、肾功能、心功能以及代谢产物的排泄。
家兔的营养摄入较高,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浓度也有明显的变化。
肾功能受损同时会影响它们的尿液中的氨基酸肌酐和尿酸含量以及心功能受损会影响它们尿液中钠和氯含量。
另外,家兔肝脏对它们的尿液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代谢产物的排泄,它们进食后,尿液中的钠和氯含量明显升高,尿酸水平也明显升高。
因此,家兔尿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护理能够使它们的尿液得到有效维护。
尿液生成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影響因素實驗結果實驗結論尿生成的過程包括:腎小管的濾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通過本實驗可知,凡是影響尿生成過程的因素均可引起尿量的變化。
實驗討論1、靜脈注射大量生理鹽水可使尿量增多。
靜脈快速注射大量生理鹽水後,血漿蛋白被稀釋,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增加;另一方面腎血漿流量增加,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速度減慢,達到濾過平衡時間推遲,於是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尿量增加,且反應時間相對較長。
2、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可使尿量增多。
靜脈注射20%葡萄糖5ml 可使血漿滲透壓升高,促進組織也流入毛細血管,迴圈血量增加引起血壓升高。
家兔的血糖濃度明顯超過腎糖閾,導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滲透壓增高,妨礙了水和NaCl 的重吸收,造成尿量增多並出現糖尿。
另外血壓升高可使腎小球濾過率增高且反射性抑制ADH 的合成和分泌,也可使尿量增多。
3、靜脈注射去甲腎上腺素可使尿量減少。
去甲腎上腺素可興奮血管平滑肌上的α-腎上腺素能受體,引起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
去甲腎上腺素可使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收縮,但前者收縮比後者更明顯,使腎小球毛細血管血漿流量減少,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下降,腎小球的有效濾過壓下降,尿生成減少。
4、靜脈注射呋塞米可使尿量大量增多。
因髓袢升支粗段對Na+和Cl-的主動重吸收是外髓部滲透梯度形成的動力,所以,該段NaCl的重吸收直接影響尿的濃縮和稀釋。
呋塞米等利尿劑能阻抑髓袢升支粗段上皮細胞管腔膜的載體轉運功能,使其對Na+、Cl-的重吸收受到抑制,影響腎髓質滲透梯度的形成,從而干擾尿的濃縮機制,導致利尿。
5、靜脈注射垂體後葉素可使家兔尿量減少。
垂體後葉素包括催產素和ADH,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通透性,從而增加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濃縮,從而使尿量減少。
第8章 尿的生成和排泄 生理学

16:53
第5节
尿的排放
16:53
一、排尿反射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16:53
(二)排尿反射的完成
排尿反射是一种正反馈过程。
16:53
二、排尿异常
1、尿频:排尿次数过多者。由膀胱炎 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 2、尿潴留 :膀胱中尿液充盈过多而不 能排出者。由于腰骶部脊髓损伤使排 尿反射初级中枢活动发生障碍所致。
16:53
二、尿的理化性质
酸碱度: 在5.0~7.0之间,最大变动范围为
4.5~8.0
颜 色: 呈淡黄色,当被浓缩时颜色变深
比
重:在1.015~1.025之间,最大变动范围为
1.001~1.035
渗透压 :一般高于血浆,最大变动范围为30~ 1400mosm/L。
16:53
尿的成分
水 95~97%
③增加近球小管和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 Na+、Cl-和水。
二、抗利尿激素
• 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 元。
16:53
• 释放部位:神经垂体。
• 生理作用: 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 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 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调节血管升压素释放的主要因素
1.血浆晶体渗透压
• 3、作用
排酸保碱,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H+ ﹑NH3 ﹑ K+的分泌 关系示意图
16:53
16:53
(二)NH3的分泌
• 分泌部位
• 分泌方式 • 作用
远曲小管、集合管
单纯扩散 协助排酸保碱
(三)K+的分泌
1、分泌部位
远曲小管Na+- K+交换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引言:尿生成是人体排泄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调控。
本实验旨在探究对尿生成具有影响的生理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来解释这些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组设定,将小鼠随机分为不同组别,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个体。
3. 实验操作:a. 水摄入量,控制不同组别小鼠的饮水量,如正常饮水组、限制饮水组和高水摄入组。
b. 药物干预,给予不同组别小鼠特定的药物,如利尿剂或抗利尿剂。
c. 饮食控制,控制不同组别小鼠的饮食成分,如高盐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
4. 数据收集,记录每组小鼠的尿量、尿液浓度和尿液成分等相关指标。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和显著性检验等。
结果与讨论:1. 水摄入量,限制饮水组的小鼠尿量较低,尿液浓度较高,而高水摄入组的小鼠尿量较高,尿液浓度较低。
这表明水摄入量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因素。
2. 药物干预,利尿剂组的小鼠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而抗利尿剂组的小鼠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
这说明药物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尿生成过程。
3. 饮食控制,高盐饮食组的小鼠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低盐饮食组的小鼠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
这表明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也会对尿生成产生影响。
综合讨论:尿生成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调控,包括水摄入量、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等。
水摄入量的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药物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尿生成过程,利尿剂会增加尿量,降低尿液浓度,而抗利尿剂则相反;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也会对尿生成产生影响,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量,降低尿液浓度,低盐饮食则相反。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水摄入量、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生理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这些因素对尿生成的调控机制,并在临床上应用于尿液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中。
参考文献:(提供适当的参考文献,按照引用格式书写)。
动物生理学(兽医教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目的:学习动物尿生成调节实验的方法;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实验对象与用品:家兔,手术器械,塑料插管、电子刺激器,注射器,麻醉剂,生理盐水,0.01%去甲肾上腺素,20%葡萄糖,速尿(呋塞米)注射剂(20mg/2ml),垂体后叶素(ADH)(5IU/1ml)等。
方法步骤(一)手术准备1、麻醉、保定(仰卧)、腹部去毛。
2、腹部手术与输尿管插管:在耻骨联合前沿腹白线切口约10cm,暴露胃及膀胱,向胃内注入约20ml生理盐水;进行一侧输尿管插管。
3、颈部手术:分离一侧颈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二)实验项目每一项目连续观察、记录5min左右。
1、尿的正常分泌:计数正常情况下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2、耳缘静脉快速注入生理盐水15ml,计数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3、耳缘静脉注射0.01%去甲肾上腺素0.3ml,计数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4、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10ml,计数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5、以中等强度电刺激一侧颈迷走神经,持续0.5~1min,计数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6、耳缘静脉注射速尿5mg/kg,计数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7、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IU,计数每min尿分泌的滴数。
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饲喂青绿饲料或补充生理盐水,以保证足够的血容量。
2、输尿管插管要小心,以防止输尿管内出血而造成插管内凝血而造成堵塞。
3、电刺激一侧颈迷走神经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心跳停止而死亡。
4、因要反复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必须保护好耳缘静脉注射。
5、每项实验项目之间须间隔一定的时间,以免前一项作用效应对下一项结果的影响。
附1、实验结果记录表各种因素对家兔尿生成影响记录表尿量(滴/min)作用因素作用前作用后变化1、正常尿分泌量2、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耳缘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4、耳缘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5、电刺激颈迷走神经6、耳缘静脉注射速尿7、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附2、结果分析参考1 大量注射生理盐水,尿液增多的机理是什么?(1)血液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尿液滤过增多。
大学生理学知识4

生理学知识4第八章肾脏的排泄第一节概述1、肾脏排泄物质种类最多,量最大2、正常人每昼夜(24H)尿量1000~2000ML,在病理情况下,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以上,则称为多尿;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内,称为少尿;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第二节尿液生成的过程1、尿液的生成包括三个基本环节①肾小球的滤过②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2、滤过的结构基础是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3、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4、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5、正常肾糖阈为8.88~9.99MMOL/L(160~180MG%)第三节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1、糖尿病患者或静注高渗糖者,由于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重吸收,未被吸收的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水重吸收减少,于是尿量增加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3、(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情况),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则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反之,大量饮清水后,血浆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少,使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使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这种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第九章神经系统生理第二节突触生理1、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2、根据功能分:①兴奋性突触②抑制性突触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特异投射系统:有专一的传入途径、引起特定的感觉2、上行激活系统是一种多突触结构,易受药物影响3、非特异投射系统:弥漫投射到大脑皮层、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4、躯体痛:产生和消退迅速,感觉清楚,定位明确5、内脏痛:疼痛缓慢、定位不清、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于切割、烧灼不敏感6、牵涉痛:因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些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第四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牵张反射的概念: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反射性引起该肌收缩,称牵张反射2、牵张反射的类型: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3、肌紧张:维持躯体姿势4、腱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5、牵张反射的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自主神经纤维的分类:①胆碱能纤维②肾上腺能纤维2、M受体: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3、N受体:箭毒阻断N2受体4、a受体: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断剂5、B1受体分布在心肌组织上;B2受体分布在支气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系实验报告系别:体育系班级: 1002 姓名:李申申授课教师:李煥品二○一二年下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时间:2012-5-10小组成员:李申申小组合作:是○否○1、实验目的:观察尿液生成的一些因素,并分析其机制。
2、实验设备及材料:生物信号记录系统或多导生理记录仪、刺激器(或多用仪)记滴器、血压换能器、保护电极、家兔、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玻璃分针,动脉夹,丝线,注射器,兔台、培养皿、膀胱插管、引流管)、动脉夹、动脉插管、注射器(20mL、10mL、1mL各一个)、棉绳、纱布、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肝素、20%葡萄糖溶液、1:10000去甲肾上腺素、速尿、0.6%酚红、10%Na OH溶液、垂体后叶素、体重台、。
3、理论依据: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分泌排泄3个过程。
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从而引起尿量的改变。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手术准备:(1)用25%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4mL/kg由耳缘静脉注入。
家兔麻醉后,仰卧起坐固定。
(2)颈部手术: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失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分离左侧颈总动脉,施行颈总动脉插管术,并接通压力传感器通道,记录血压。
(3)腹部手术:剪毛后于耻骨联合上方正中做一个2-3cm切口,切开腹壁,将膀胱移至腹部,辨认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后,在膀胱的颈部用线结扎,阻断痛尿道的通路。
选择膀胱顶部血管较少的部位,纵向做一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
插管口最好刚插入输尿管在膀胱的入口处,用线结扎固定。
将插管的另一端连至计数通道。
手术操作结束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处。
2、试验观察(1)记录正常尿流量(滴、min)和血压。
(2)静脉快速注射37-38℃生理盐水20mL,观察尿量和血压有何变化。
(3)用中等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剪短刺激右侧颈迷走神经末梢端,观察尿量和血压有何变化。
(4)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观察尿量有何变化。
(5)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尿量和血压变化。
(6)以5mL/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速尿,观察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7)静脉注射0.6%酚红,用盛有10%Na OH溶液的培养皿收集尿液,计算从注射酚红起到尿中刚出现酚红所需的时间(酚红的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可在培养皿下垫一白纸以及时察觉)。
〖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给兔多吃富含水分的饲料。
(2)本试验需多次静脉注射,应注意保护家兔耳缘静脉。
(3)手术操作应轻柔,避免引起损伤性尿闭。
腹部切口不可过大,切开腹部时应避免损伤内脏。
5.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结果以x±s表示,统计采用student t test 方法6.参考文献:[1]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08.[2]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20~721.[3]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18.[4]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19.[5]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62.[6] 陈季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14.指导老师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意见: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二、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设备与材料、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步骤见实验设方案2、实验现象、数据及结果(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酰。
待兔子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cm的切口,沿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术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
(3)实验观察:1)按6~9ml/kg 体重剂量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分5分钟记录尿量。
2)带尿量恢复后静脉注射200g/L葡萄糖5ml,分5分钟记录尿量。
3)带尿量恢复后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5ml,分5分钟记录尿量。
4)带尿量恢复后静脉注射按5mg/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10g/L呋塞米12.5ml,分5分钟记录尿量。
5)按0.75U/kg体重剂量静脉注射1000U/L垂体后叶素0.3ml,分5分钟记—录尿量。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药物对照组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生理盐水 2.38±1.51 2.13±1.55 3.38±3.11 3.63±3.40 4.38±4.P值0.64*** 0.17*** 0.80*** 0.14*** 20%葡萄糖 4.25±5.73 8.38±6.74 12.38±8.12 10.88±12.50 10.50±1P值0.17*** 0.10*** 0.47*** 0.76***0.01%去甲肾上腺素 4.63±1.51 4.50±5.00 4.13±3.14 5.25±4.50 5.29±6.P值0.94*** 0.86*** 0.35*** 0.35***呋塞米 3.50±3.02 11.25±9.11 21.63±15.03 24.88±14.03 28.13±1 P值0.04** 0.03** 0.54*** 0.40**垂体后叶素27.75±13.13±8.90 5.63±8.77 6.00±8.99 5.75±7.21.05P值0.04** 0.06*** 0.48** 0.77*** *P<=0.01 数据有显著差异 **P<=0.05 数据有意义***P>=0.05 数据无意义3、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1、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可使尿量增多。
其机制为: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 引起血容量增加,进而使血压升高,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10.7~24.0kPa)范围内变动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保持相对稳定[1]。
当血压升高超过肾血流的自身调节能力时,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且血浆稀释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二者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尿生成增多,继而尿流量增大。
另外,循环血量的增加可刺激容量感受器,血压升高可刺激压力感受器,二者均可使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反射性的抑制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和释放,使水的重吸收减少。
循环血量增多使心房扩张和摄入钠过多时还可刺激心房钠尿肽合成,通过抑制集合管对Na Cl 的重吸收、促进入球和出球小动脉的扩张(以前者为主)以及抑制肾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的重吸收减少。
2、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可使尿量增多。
其机制为: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促进组织也流入毛细血管,循环血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家兔的血糖浓度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小管液渗透压增高,妨碍了水和Na Cl 的重吸收,造成尿量增多并出现糖尿。
另外血压升高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且反射性抑制ADH 的合成和分泌,也可使尿量增多。
3、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尿量减少。
其机制为:去甲肾上腺素可兴奋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但前者收缩比后者更明显,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下降,尿生成减少。
4、静脉注射速尿(呋塞米)可使尿量大量增多。
其机制为: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K+-2Cl-共同转运系统可逆性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使Na Cl 重吸收减少,降低了肾脏的稀释功能,同时使髓质间隙渗透压降低,也降低了肾脏的浓缩功能,从而产生迅速而强大的利尿作用,排出大量等渗尿。
5、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使家兔尿量减少。
其机制为:垂体后叶素包括催产素和ADH,ADH 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相应受体,使血管收缩。
ADH 可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 受体结合,通过兴奋性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胞内c AMP 生成增多,最终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减少。
4、结论:(1)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可使尿量增多。
(2)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可使尿量增多。
(3)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尿量减少。
(4)静脉注射速尿(呋塞米)可使尿量大量增多。
(5)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可使家兔尿量减少。
5、实验总结1)、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1)实验前未给兔多吃富含水分的饲料,导致尿闭。
(2)未保护家兔耳缘静脉,导致静脉注射失败。
(3)手术操作过重,引起损伤性尿闭。
腹部切口过大,切开腹部时损伤内脏。
2)、本实验的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①做好本实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1.各种溶液配制浓度应适中。
2.结扎时应结实。
3.切开兔腹部时应注意避免切口过大导致兔死亡。
②若重做本实验,为实现预期效果,仪器操作和实验步骤应如何改善:实验过程中可以将膀胱插管改为尿道插管。
选用健康家兔,将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以4m l/kg体重由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在兔解剖台上,用8~14号导尿管(白色透明最好)顶部蘸少许液体石蜡,经尿道口缓缓插入约10cm左右,便可进入膀胱,尿液会自行流出。
如果所用家兔是雌性,插管时管顶部方向应略微向上倾斜,以免进入阴道。
一旦误入,则导尿管进入10cm后仍无尿液流出,可将导尿管抽出重新插一次。
3)、对实验的自我评价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是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经典实验,此实验为生理学教学实验中必做的实验之一。
传统的方法为膀胱插管法此实验方法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过程耗费时间长,任何一个环节不慎,都易导致实验不能顺利进行,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