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_12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们利用一个小球滚动一个斜面,观察到小球能够沿斜面滚下来。
这一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做法解释?A. 重力使小球保持下滑状态B. 斜面的摩擦力减小了小球的速度C. 斜面的摩擦力提供了小球的向下滚动的力D. 斜面提供了小球的向下滚动的方向2. 下列关于洛伦兹力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洛伦兹力只与电荷的大小有关B. 磁场可以对物体施加吸引力或排斥力C. 洛伦兹力的方向与电荷的运动方向有关D. 磁场与电场是完全相同的物理现象3. 以下哪个现象可以用来说明物体的动能在状态变化时的转化关系?A. 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B. 烧煮水时水的表面产生水汽C. 钟摆来回摆动D. 植物的光合作用4. 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泡,1天后取出后发现鸡蛋表面变得粗糙。
这一现象说明醋对鸡蛋的作用是:A. 醋对鸡蛋进行溶解B. 醋将鸡蛋表面的杂质吸附C. 醋对鸡蛋进行氧化反应D. 醋对鸡蛋进行还原反应5. 以下哪种病毒可以感染人体细胞并使人体感染呼吸道疾病?A. 流感病毒B. HIV病毒C. 肝炎病毒D. 水土保持病毒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要制作硫酸铜,首先需将铜片放入________酸中反应。
2. 肌肉与骨骼通过________连接在一起,使人体能够运动。
3. 物镜与目镜共同组成了________,是显微镜中的主要部件。
4. 速度是描述物体移动快慢的物理量,用________表示。
5. 太阳是我们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解释静态电荷和动态电荷的区别。
2. 请举例说明机械能守恒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解答题(共20分)1. 定义力,并说明力的两个特征。
2.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请简述石油的形成过程。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A5. A二、填空题:1. 稀硫酸2. 肌腱3. 目镜4. 速度5. 太阳三、简答题:1. 静态电荷是指停留在物体表面或分布在物体上的电荷,不具备运动性质;动态电荷是指在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具备运动性质。
八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95分,60分钟)一、选择(3*13)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C.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3.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
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C.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大D.气泡所受的浮力不变4.现有两盐水浓度不同,不准用口尝,设计实验区分的依据和结果中不合理的是:()(多选)A.用密度计放入两盐水中测盐水密度,密度大的为浓盐水;因为浓度大的盐水密度大。
B.取一木块放入两盐水中,记下木块浸在盐水中的位置,比较木块浸在盐水中的体积V排,V排小的盐水的浓度大;因F浮=G=ρ液gV排,V排小,则ρ液大。
C.取两碳棒、电源、导线、灯泡串联,将两碳棒分别插入两盐水中,比较两次灯泡的亮度,灯泡较亮的盐水的浓度大。
因盐水浓度大时,盐水的导电性好,通过灯泡的电流大。
D.用天平、量筒分别测出两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算出两液体的密度,密度大的液体的浓度大。
因为浓度大的盐水密度大。
5.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A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B吸盘上挂毛巾,吸盘不掉C用滴管吸取液体D帕斯卡“裂桶实验”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6.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B. 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C. 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D. 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比较活跃2.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B. 汽油溶解在色拉油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 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3.下列关于大气分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B.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C.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下降D.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4.如图是海水淡化的装置,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合理的是()A. 海水淡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 海水淡化的原理与实验室过滤操作相同C. 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变大D. 海水淡化获得的淡水属于溶液5.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蔗糖D. 硝酸铵6.下列所述气候与影响因素相对应的是()A. 青藏高原维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B.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C.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因素D. 杭州的夏天总是比青岛要热——季风因素7.下列实验中,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A. 牛奶盒的变化B. 掉不下来的乒乓球C. 筷子提米D. 高压锅煮食物8. 如图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平流层,②是对流层B. ①的厚度不均,通常低纬度地区比高纬度地区要厚C. ①气温的变化说明该层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 ②中空气垂直运动强烈,臭氧层也主要集中在此层9.如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可能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不正确的()A. AB. BC. CD. D10.下列操作中,能让更多蔗糖溶解在水中的是()A. 溶解时不断搅拌B. 把大颗粒的蔗糖碾成粉末C. 减少水的用量D. 用热水溶解11.科学发展一般经过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现象:向两张纸中间吹气时,两张纸向中间靠拢B. 解释:中间气压小于两侧气压C. 规律: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D. 应用: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可以获得升力(如图乙)12.下列描述中属于温州的天气现象的是()A. 夏季多雨B. 小雨转阴C. 四季分明D. 冬暖夏凉13.学习“植物的向性”后,小明利用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进行如图实验。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1温馨提醒:1.本卷共四大题32小题,总分100分 2. g=10N/kg 3.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20*2=40分)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A. 狂风暴雨B.雷电交加C. 火山喷发D.天空出现彩虹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A.都是浑浊的B.都是均一的C. 都是稳定的D.都是混合物3、在粗盐提纯中,每步都需用的仪器是()A、蒸发皿B、烧杯C、玻璃棒D、漏斗4、下列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A.长夏无冬B.秋高气爽C.雷电交加D.冬雨夏干5、一个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00多牛/米2B、1000多牛/米2C、1万多牛/米2D、1万多牛6、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A.地下淡水B.冰川水C.河湖水D.大气水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开水B.水结冰C.蔗糖溶于水D电解水8、在下列现象中,应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A、将风筝放上天B、用针筒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C、用吸管吸饮料D、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9、气压即为大气压强,气压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在低气压区,一般为()A、晴湿天气B、阴雨天气C、干燥天气D、晴燥天气10、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A、高压锅内压力大,牛肉被压烂B、高压锅内压强大,牛肉易膨胀变烂C、高压锅内水温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1、陆地受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候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A、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B、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小C、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D、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12、下列物质的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①水蒸气② 0℃的水③冰④4℃的水A、④②③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1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B.阴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C.阳极产生的气体与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D.阳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4、船从海里驶到河里时()A.船受到的浮力变小,船身沉下去一些;B.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身浮上来一些;C.船受到的浮力不变,船身沉下去一些;D.船受到的浮力变大,船身浮上来一些.15、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A.1kgB.2.5kgC.9.8ND.24.5N16.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若温度不变,则剩余的溶液一定是( )A.稀溶液B.纯溶剂C.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17.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顺序进行的是 ( ) A.白糖、食盐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铁粉和食盐 18、对压强公式P=F/S 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 .物体所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C .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D .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19、下图所示的动物的器官具有增大压强功能、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是 ( )20、关于上图液体中a 、b 、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l03千克/米3) ( ) A .a 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C .b 点压强比c 点压强小 D .b 、c 两点的压强相等 二、简答题(15*2=30分)21、水的密度是 千克/米3= 克/厘米3。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卷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温馨提示: 1.全卷共8页,有4个大题,33个小题。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 本卷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寒来暑往B.行云流水C.斗转星移D.龙腾虎跃2.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与太空空间站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在空间站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工作生活。
期间,空间站与载人飞船一起绕着地球运行,若认为空间站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为()A.载人飞船B.地球C.太阳D.月球3.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制造技术发展迅猛,如图是一款用于喷酒农药的无人机产品。
该无人机在空中向右飞行时,受到浮力方向是()A. B. C. D.4.连通器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 B.船闸 C.活塞式抽水机 D.下水道存水管5.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深度相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甲乙丙6.宁波全民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共享单车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所示为宁波某型号共享单车的车把和手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共享单车的车身采用了密度较小的特殊材料,目的是为了减轻车重B.车把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当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在车轮的钢圈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D.某同学骑上此自行车后,发现车胎被略微压扁,体积变小,则该同学骑上车前后胎内气压不变7.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为760mm,下列对此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变大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大于760mmC.再将适量水银加入水银槽,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部破了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8.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纸片托水”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乙图实验,把乙图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将下降C.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沸点升高9.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0.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11.如图所示,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将()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 B.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C.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小D.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 N,F2=6 N,那么下列有关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对B的摩擦力为10 N,水平向左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右C.A受到的摩擦力为4 N,水平向左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 N,水平向右1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等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④甲、乙两次实验,可通过对比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在板A移动过程图所示)。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共4大题,35小题。
g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现象描述的是丽水市的天气( ▲ )A.春季多梅雨B.冬季无严寒C.今天阴到多云D.夏季多台风2.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
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竟都在他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飞机很可能飞行在(▲)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3.2017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压强逐渐增大B.大气密度越来越大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多4.下图中主要利用大气压强的事例是(▲)5.根据实验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在学习浮力时,老师在课堂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B.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的重力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前,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7.下列各组物质能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是水,把水滴入瓶中,U 型管中的液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若a 处液面上升,则符合此现象的物质的是(▲)A.氢氧化钠B.蔗C.硝酸铵D.食盐8. 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D.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9.端午节那天,小柯发现煮熟后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科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液体的倾倒B . 块状固体的取用C . 液体的滴加 D . 用纸槽取用粉末2. 下列叙述中,说天气的是A . 山前桃花山后雪B . 终年干燥少雨C . 昆明四季如春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 下列生活用具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①吸尘器;②真空压缩保存袋;③离心式水泵;④微波炉A . ①和②B . ①、②和③C . ①、③和④D . ②、③和④4. 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
下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
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A .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B .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C .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D .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5. 绍兴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A . 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 . 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C . 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 . 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6. 中国航母“辽宁舰”10月30日上午完成为期18天的海试,这次海试期间网民们猜测“辽宁舰”很可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舰载机起降测试。
下图为“辽宁舰”的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时的情景,当飞机飞离航母后,则有A . 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B .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C .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D .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7. 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A . 热气球B . 飞艇C . 火箭D . 孔明灯8. 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
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A . 5NB . 7NC . 14ND . 12N9. 某人用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对气温、气压、湿度进行观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气压升高、湿度降低,天气可能变坏B . 气压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好C .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湿度变小,天气可能变坏D . 气温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湿度增大,天气可能变坏10. 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
浙江省浙北六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无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北六校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科学试卷卷(2024.10)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10N/kgg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包括陆地内,海洋内,海陆间三种类型,这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B.蒸发和降水C.地下径流D.下渗和蒸腾2.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如图为这天巴黎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雨19~22℃北风:2级湿度:99%气压:101kPaA.这一天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气候B.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人体最舒适的气温C.这一天的气压值为101毫米汞柱D.这一天的风是从正南方向往正北方向吹3.“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
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通电也能产生氧气,说明“超临界水”中含有氧气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C.它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超临界水”和普通水是不能互相转变的4.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孔明灯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的密度小B.图乙所示,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的过程中,浮力变大C.图丙所示,良种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D.图丁所示,潜水艇下沉过程中,重力不变,浮力变小5.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海上吹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
陆风和海风通常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这是由于陆地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形成对流。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注射器用来注射药物是利用了大气压B.乙图中,发现自制气压计的细管内水柱升高,表明外界大气压减小C.丙图中,“拔罐”时,局部皮肤向罐内突起,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丁图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半球时所用的力大小相等7.下列操作中,能增强蔗糖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是()A B C D8.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除去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绍兴市四季分明,7、8月份多台风,描述的是天气B . 今天最高气温:16℃,最低气温:10℃,描述的是气候C . 夏季高温闷热多雷阵雨,描述的是天气D . 夏冬两季季风现象明显,描述的是气候2. 有关溶液的说法:①混合物、②无色、③均一、④分层、⑤稳定、⑥各部分性质相同,其中正确的是A . ①③④⑤B . ①③⑤⑥C . ①②④⑤D . ②④⑤⑥3. 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盐酸、医用酒精,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A . 冰水B . 泥水C . 糖水D . 原油4. 下列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过滤C . 取用固体D . 称取固体药品5.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 .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C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 . 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且水能循环,所以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 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A . AB . BC . CD . D7.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B .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C .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8. 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 .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C . “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D .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9. 下列用矿泉水瓶所做的实验中,能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是A .B .C .D .10. 在温度不变时,某固态物质的溶液X经如下变化: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Y溶液;把Y溶液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Z溶液。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 Y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 . Z溶液一定是饱和溶C . Y和Z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 . 将Z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11. 如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B . 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C . 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 . 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12. 汽车长途行驶后,车身外容易布满灰尘,其主要原因有A . 车轮转动时溅起的尘土附在车身上B . 汽车司机忙着赶路长时间未做清洁C . 汽车行驶时,车身附近压强小,地面附近灰尘被周围空气压向车身D . 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沙尘天气13. 在靠近粉笔的粗端滴上一滴蓝墨水,然后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一段时问后发现随着酒精沿粉笔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浅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蓝墨水是一种混合物B . 相同条件下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C . 颜色改变是因为墨水中物质互相反应D . 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分离某些混合物14.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102030405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A . 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6%B .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C . 30℃时,145.8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溶质D . 将4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15. 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 金属球的体积是SB . 丙中金属球受到水的浮力是ρ水g SC . 金属球的质量是ρ水SD . 金属球的密度是ρ水/二、简答题16. 下面几幅图展示的是我们课堂上做过的实验,有的运用了相同的物理知识:其中________运用的物理知识一样.(填序号)17. 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几个问题。
(1)如图1是在河面上的“生态浮床”,上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等功能。
漂浮在平静河面上的“生态浮床”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如图2所示是小红同学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来净化含丰富镁元素的井水.他选择了活性炭,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3)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水的组成。
如图3所示为水电解器,电解水的表达式为________,其中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18. 碘酒的溶剂是________;生理盐水的溶质是________;20℃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________克食盐溶液;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克。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19. 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N;若在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20. 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1)塑料瓶装的牛奶,被喝光后,再用力吸一下,牛奶瓶会变瘪,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________(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
21. 根据下表中食盐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0℃20℃40℃60℃80℃100℃食盐/g35.736.036.637.338.439.8硝酸钾/g13.331.663.9110169246(1)4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________;(2)20℃时,称取31.6克硝酸钾固体加入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称取31.6克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4)将等质量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和食盐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的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填序号)。
A . 都是饱和溶液B . 溶剂质量:硝酸钾大于食盐C . 溶液质量:硝酸钾小于食盐:22. 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
经过tl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恰好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经过t2分钟后,才发现木块下沉。
请在图乙中画出木块所受浮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________.温度0℃10℃20℃30℃40℃溶解度35.735.83636.336.6三、实验探究题23. 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林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进行了一些相关实验。
(1)下列A、B、C是小林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两个,请写出另外一个,并分别设计了下图验证。
猜想A: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B: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猜想C:浮力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出。
请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是想验证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若实验三中物体重1.1牛,则此时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 m3。
(3)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的分析、归纳,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4.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测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
(1)请按需将图实验一中“提纯粗盐”操作进行排序: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二中,若图B所用的烧杯使用前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俯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对上面两个实验,表一中:配制溶液正确步骤有________;表二中: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________。
(填序号,可多选。
)表一配制溶液步骤1计算:食盐5克2称量: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3量取:用量程40毫升量筒量取水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表二粗盐提纯说法1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2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3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4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25. 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2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如图所示);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
(2)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下同),所受液体的浮力________。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请用符号表示,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cm3,盐的密度为2.6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和水的总体积不变, ρ水=1.0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