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5 车外硬件和饰件

合集下载

汽车车身及附属装置习题

汽车车身及附属装置习题

`第十六章汽车车身及附属装置习题一、填空题1.绝大多数的货车其发动机均布置在汽车的。

2.大部分客车多采用底盘,后轮驱动。

3.轿车的第一种布置型式是发动机,后轮。

4.轿车第三种布置型式紧凑,重心低,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隔绝发动机的。

5.汽车车身是驾驶员的,也是容纳乘客和的场所。

6.汽车车身的生产主要经过钣料冲压、焊接、加工、涂漆和五个阶段。

\7.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和车身内外装饰件、车身附件、坐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

8.车身附件包括、、防眩镜、门锁、门铰链、玻璃升降器、风窗洗涤器、点烟器、烟灰盒、扶手、各种密封件、收录机、杆式天线等。

9.汽车车身壳件结构型式可分为、和三种。

10.不依靠动力而利用车外的迎面气流来进行车内空气循环的办法称为。

11.大多数汽车的和取暖装置是合二为一的。

12.独立式通风取暖装置是发动机而另备独立热源。

13.汽车上所采用的刮水器有和两类。

14.东风EQ1091型汽车用的刮水器是换向阀刮水器。

、15.电动风窗刮水器用于的汽车上。

16.汽车门锁结构一般可分为、转子式和。

17.凸轮式门锁其特点是有特殊形状的锁片装在门支柱上。

二、选择题1.按发动机与驾驶室的相对位置,货车布置型式有( )。

A、发动机在前轴上方,驾驶室在发动机之后;B、发动机在前轴上方,驾驶室的一部分在发动机之上;(C、发动机在前轴上方,整个驾驶室在发动机之上;D、发动机在前轴上方,整个驾驶室在发动机之前。

2.常见大客车布置型式有()。

A、发动机布置于车身内部的前方B、发动机布置于车身内部的后方C、发动机布置于车身中部地板下面3.轻便客车车身有几种结构()。

A、开式B、闭式C、可开式4.轿车车身大多采用型式是( )。

A、无骨架;B、半骨架;C、全骨架;D、刚性。

;5.在汽车空调中,按驱动方式分,可分为哪几种形式()。

A、独立式B、电动式C、非独立式D、气动式6.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制冷系统中的管路充满着制冷剂,俗称“雪种”,请问下列哪一个是属于环保制冷剂()A、R12B、R12aC、R134aD、R1567.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储液干燥器是安装在()。

汽车汽车零部件简介演示

汽车汽车零部件简介演示

分电器
控制点火线圈的配电和点 火时刻的部件,现代汽车 中多被发动机控制单元取 代。
冷却系统零部件
水泵
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的部件,通 常由发动机皮带驱动。
散热器
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的部件,通常位于车辆前部。
节温器
控制冷却液循环路径的部件,根 据发动机温度调节冷却液的流量
和循环路径。
03
底盘系统零部件
传动系统零部件
离合器
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控制动力的传递和切 断。
变速器
通过改变齿轮组合,实现不同速度和扭矩的输出 。
驱动轴
将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给车轮,驱动汽车行驶。
制动系统零部件
刹车盘
与刹车片摩擦,产生制动力,使车轮减速或停止转动。
刹车片
通过摩擦刹车盘,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内饰板
内饰板是车厢内部的覆盖件,具有装饰和隔音功能。它通 常采用塑料、纤维板等材料制成,表面覆盖有织物或皮革 。
车窗及玻璃零部件
风挡玻璃
风挡玻璃位于车辆前部,是驾驶员前方视野的主要窗口。它需具备 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和耐候性。
侧窗玻璃
侧窗玻璃分布于车辆两侧,提供乘客侧向视野。侧窗玻璃通常采用 升降式或滑轨式设计,方便乘客调节窗户开度。
轻量化
出于节能减排的需求,零部件的轻量 化设计成为重要趋势,如采用铝合金 、碳纤维等轻质材料。
环保化
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零部件向可再 生、可回收的方向发展,同时减少有 害物质的使用。
02
发动机系统零部件
燃油系统零部件
01
02
03
燃油箱
储存燃油的部件,通常位 于车辆的底部,容量大小 根据车辆型号和续航里程 需求而定。

汽车原理之汽车车身的结构与原理

汽车原理之汽车车身的结构与原理

汽车原理之汽车车身的结构与原理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

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车箱和其它装备。

汽车车身应对驾驶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对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并保证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装卸方便。

汽车车身上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设备还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的后果。

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外部形状,在汽车行驶时能有效地引导周围的气流,以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

此外,车身还应有助于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保证车身内部良好的通风。

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纵、横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钣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

客车车身多数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货车驾驶室则没有明显的骨架。

车身壳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

车门通过铰链安装在车身壳体上,其结构较复杂,是保证车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

钣等。

这些钣制制件形成了容纳发动机、车轮等部件的空间。

车身外部装饰件主要是指装饰条、车轮装饰罩、标志、浮雕式文字等等。

散热器面罩、保险杠、灯具以及后视镜等附件亦有明显的装饰性。

车内部装饰件包括仪表板、顶篷、侧壁、座椅等表面覆饰物,以及窗帘和地毯。

在轿车上广泛采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纺织品、人造革或多层复合材料、连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饰材料;在客车上则大量采用纤维板、纸板、工程塑料板、铝板、花纹橡胶板以及复合装饰板等覆饰材料。

车身附件有:门锁、门铰链、玻璃升降器、各种密封件、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后视镜、拉手、点烟器、烟灰盒等。

在现代汽车上常常装有无线电收放音机和杆式天线,在有的汽车车身上还装有无线电话机、电视机或加热食品的微小炉和小型电冰箱等附属设备。

车身内部的通风、暖气、冷气以及空气调节装置是维持车内正常环境、保证驾驶员和乘客安全舒适的重要装置。

汽车车身结构

汽车车身结构
• 仪表板位于发动机挡板后,驾驶员面前,用来安 装全部仪表、开关锁钮及其它电器装备。仪表一 般集中固定于可独立拆卸的仪表盘上。现代汽车 的仪表板多采用钢骨架的软化塑料敷面整体式结 构,仪表板质量都比较轻。
副仪表板
• 副仪表板亦称“通道”。 • 为了避免仪表板上仪表过分拥挤,仪表板中部向
下延伸而成为仪表板的补充空间。在副仪表板上 可以安装部分开关、收录机、烟灰缸、杂物厢等。 • 通常副仪表板包容了变速杆与手制动柄的孔口。 副仪表板表面也需要软化,造型上与仪表板浑然 一体。仪表板与副仪表板都要求与特点是车身通过焊接、铆接或螺钉与车
架刚性连接,车架是承受各个总成载荷的主要构 件,车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 架所承受的一部分载荷。
• 承载式车身
• 其特点是汽车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发 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车身兼有 车架的作用并承受全部载荷。
• 车身壳体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 式和承载式(或称全承载式)三种。
车身壳体
• 车身壳体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 式和承载式(或称全承载式)三种。
• 非承载式车身 • 其特点是车身通过橡胶软垫或弹簧与车架作柔
性连接。车架是支承全车的基础,承受着在其上 所安装的各个总成的各种载荷。车身只承受所装 载的人员和货物的重量及惯性力,在车架设计时 不考虑车身对车架承载所起的辅助作用。
车身附件
• 车身附件有:门锁、门铰链、玻璃升器、各种密 封件、风窗刮水器、风窗洗涤器、遮阳板、后视 镜、拉手、点烟器、烟灰盒等。在现代汽车上常 常装有无线电收放音机和杆式天线,在有的汽车 车身上还装有无线电话桃、电视机或加热食品的 微小炉和小型电冰箱等附属设备。
轿车的遮阳顶窗
• 遮阳顶窗(也称天窗)及其他车窗开启时可使汽 车室内与外界连通,接近敞篷车的性能,以便乘 员在风和日丽的季节里充分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新 鲜的空气。遮阳顶窗不但可以增加室内的光照度, 而且也是一种较有效的自然通风装置。根据不同 的需要,可把遮阳顶窗部分或全部关闭,这样就 形成了功能优异的全天候式车身结构。

车身结构及主要附件

车身结构及主要附件
4、脊梁式车架 采用一根粗大的封闭式断面梁作纵梁(脊梁),横
梁和其他辅助框架都以纵梁为中心分布在脊梁的两 侧或两端。脊梁式车架没有边梁,因此车身底板和 地板上的门槛都可以做得较低,有利于降低整车高 度;车架的抗扭强度也较高,但生产工艺性差。
6
5、平台式车架 它是把底板从车身中分离出来,与车架焊接成的一 个整体。平台式车架底面平坦,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 中间通过传动轴的孔道与车架制成一体,有利于提高 车架抗扭及抗弯强度,是一种轿车专用车架。
高的生产技术保证精度
振动与噪声容易直接传到乘 客室;车身维修时,不仅难 度大,而且须使用专门设备 和特定的检查与测量手段
常用车型 高级轿车,货车、客车和越
中低档轿车和豪华客车
非承 载式 车身 与承 载式 车身 比较
4
1、框架型车架 其纵梁通过乘客室底
板的周围,车架前部设置 安装前悬架和发动机的悬 架横梁,后部是安装后轮 的后车架横梁。
• (2)前围板 位于发动机舱与乘客室之间,两端与
壳体前立柱和前纵梁焊接成一体。起着横向 加固壳体的作用,一般采用双重式结构,靠 近发动机舱一侧主要起辅助加强作用,靠近 乘客室一侧则用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型。为了 隔热、隔音和减小振动,在前围板两侧涂有 沥青、毛毡、胶棉等材料。
前车 身主 要钣 件结 构特
利用高强度钢板,使整车质 量轻,制造成本低,油耗小; 生产工艺性好,适合现代化 大生产;结构紧凑,室内空 间相应增大;整车重心降低, 在平坦道路上行驶稳定性好; 安全性好,刚性车身结构和 吸能区的设计大提高了车室
内乘员的安全
缺点
整车质量增加,成本较高, 油耗增大;车身高度提高, 使上下车方便性受影响;生 产制造需要有大型压床和较
3、 后 车 身 结 构

_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

_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

2、组成
气体发生器、防护盖、
气囊、约束件、溢气孔等。
照明与信号装置 一、照明装置
1、装在车身外部的照明装置 前大灯、前小灯、后尾灯、 雾灯、防空灯。 2、装在车身内部的照明装置 驾驶室顶灯、仪表板照明灯、 车厢照明灯、车门灯和行李箱 等。
1 2 6 4
3
5
二、信号装置
(1)转向信号灯 (2)制动信号灯及开关 (3)倒车信号灯及报警器 (4)故障停车信号灯 (5)喇叭
二、汽车仪表及附件
1、功用
以便驾驶员能够随时掌握汽车及各系统的工作情况。
2、组成
由各种仪表、传感器及报警装置等。
3、类型
(1)车速里程表 (2)车速报警装置 (3)机油压力表 (4)机油低压报警装置 (5)燃油表 (6)燃油底油面报警装置
(7)水温表
(8)水温报警灯
(9)充电报警灯
安全防护装置
一、安全带
1、作用
通过高强度的织带约束乘员 的运动,减轻或避免乘员与 其它物体碰撞损伤。
2、组成
座椅的内侧和外侧地板各有 一个固定点,还有一个为于 座椅外侧车身支柱的上方。
二、安全气囊
1、作用
当汽车以大于20km/h的速度发生碰撞时,安全 气囊就会自动充气弹开,瞬时在驾驶员和方向 盘之间充起一个很大的气囊,减轻驾驶员头部 及胸部的伤害。
三、常用标识符号
见下页
汽车暖风空调装置
一、暖风装置
1、原理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热源的暖风机。
2、组成鼓风机、Biblioteka 动机、散热器、进水管、回水管等组成。
二、空调装置
1、制冷原理
(1)降低压力,使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吸热,即 制冷过程; (2)将低气压的制冷剂压缩,冷凝成液态。

汽车车身构造详细介绍

汽车车身构造详细介绍

名词解释1车身本体车身本体(白车身body in white):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的总成并包括翼子板、发动机盖、行李箱盖和车门,但不包括附件及装饰件的未涂漆的车身2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cover panel):包覆骨架的表面板件,指:车身中包覆梁、支柱等的构件,具有较大空间区面形状的表面和车内板件3汽车附件车身附件:车身中具有独立功能并成为一个分总成的机构。

如:座椅、仪表板、空调、后视镜、玻璃升降器、安全带、雨刮器、车灯、遮阳板、扶手、车门机构及附件、车内后视镜等4内外饰件内、外装饰件:车身外部及内部起装饰与保护作用的零部件的总称。

1.外装件主要有:前后保险杠、车门防撞装饰条、散热器面罩、外饰件、玻璃、密封条和车外后视镜等。

2.内饰件主要有:车门内护板、车顶顶棚、地板及侧壁的内饰等5车身板制件车身前部覆盖发动机和车轮的零部件的总称6前卫系统前围系统(Body front wall;front face ):位于客舱的前部,由骨架、板件、风窗玻璃及有关车身附件等组成的零部件的总称7轿车车身前围轿车车身前围是分割车身前部与座舱的结构总成。

一般由前围上盖板、前围板、前围侧板和转向柱支架梁等构件组成8车身底部客舱、发动机舱、行李舱底部的总称9地板系统位于车身的底部,由骨架、板件、地毯及有关车身附件等组成的零部件的总称10车身侧部车身侧面部分的总称11侧围系统位于客舱和行李舱的两侧,由骨架、板件、侧窗及有关车身附件等组成的零部件的总称解答题1车身的功用1车身应对驾驶员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对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并保证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装卸方便2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的后果。

3减少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4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保证车身内部良好的通风。

5使人获得美的感受,点缀人们的生活环境。

2车身按用途分为哪几类按用途分类:轿车货车驾驶室客车专用车身3承载式车身,半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的特点,优缺点1、非承载式车身:悬挂于车架上的车身结构形式特征:①有独立完整的车架②车架及车身之间采用弹性元件做柔性连接③绝大部分载荷由车架承担优点①舒适性好②整车纵向刚度大③平稳性好④安全性好④车身承载系数小⑤简化了总装配过程缺点:(1)冲压设备、工装夹具要求高⑵车身笨重、质量大、高度高2、承载式车身:无独立车架的车身结构特征:是汽车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础,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

汽车车身仪表、照明及附属装置

汽车车身仪表、照明及附属装置

第五篇汽车车身、仪表、照明及附属装置第二十四章汽车车身汽车车身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也是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车身应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使他们能够抵御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并保证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装卸方便。

车身结构和设备还应保证行车安全和减轻事故后果。

车身应保证汽车具有合理的形状,在汽车行驶时能有效地引导周围的气流,减小阻力以及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并使室内通风良好。

车身是意见精致的艺术品,以及明晰的雕塑形体、优雅的装饰件和内部覆饰材料以及悦目的色彩使人获得美感享受,反映时代的风貌、民族的传统以及特殊的企业形象。

汽车车身结构应包括车身壳体、车前板制件、车门、车窗、车身外部装饰件和内部覆饰件、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

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箱货和其它设备。

第1节车身壳体、车前板制件及车门、车窗一、车身壳体分类车身壳体是一切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指纵、横梁和立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连接的板件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

客车车身多数具有明显的骨架,而轿车车身和火车驾驶室则没有明显的骨架。

车身客体通常还包括在其上敷设的隔声、隔热、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涂层。

车身客体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或称全承载式)三种。

非承载式车身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与车架作柔体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车架是安装汽车各个总成和承受各种载荷的基体,而安装在车驾上的车身不足以加固车架及分担其载荷。

半载承式车身用螺栓联接、铆接或焊接等方式与车架作刚性联接。

在这种情况下,车架仍是安装汽车各个总成和承受各种载荷的基体,而车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并分担车架的载荷。

承载式车身的特点是汽车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安装汽车各个总成和承受各种载荷的基体。

大多数轿车和部分客车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以充分利用车身课题构件的承载作用,减小整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项目2遮阳板、安装位置 遮阳板安装在驾驶室内前风窗玻璃的上方,用来遮挡阳光对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眼睛的照
射,即拉下遮阳板,可使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眼睛免受阳光直射。有些轿车的后风窗玻璃 和电动天窗处也安装有遮阳板。
2. 遮阳板的类型 (1)普通遮阳板。 (2)多功能遮阳板。 (3)电动遮阳板。
2. 车门内拉手
车门内拉手用于从车内打开车门闩锁以便打开车门,车门内拉手也通过滑杆(连杆、横 杆、锁杆)或拉索与门锁机构相连。
3. 乘客辅助拉手
后排外侧座椅和前排乘客座椅处都在顶棚设有一个乘客辅助拉手。在通过颠簸路面或急 转弯时,乘客可借助辅助拉手保持平衡。
5.3项目3 车内外其他附件的安装
资讯
连接件(Fasteners)和扣件是用以连接或安装饰件的小零件。经过特别设计是适合特 定用途或位置,并方便硬件和饰件的快速装拆。
任务1格栅的组成
格栅(Grille)是一件大饰件,常有钢件焊合或用螺栓装合起来。有些格栅是用铝或白 金属合金铸成,有些则用钢板冲压而成,制成像前泵把(缓冲期—Bumper)一样。格栅常 用螺栓装附于前挡泥板(Front splash pan)和前挡板(Front fender)上。
任务2 车内外连接件
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作都颇讲究。 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有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 以用途划分,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下后视镜反映汽车前下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 后方及车内情况。 以驱动方式分,有手动后视镜和电动后视镜。
任务2后视镜的更换及调整 捷达机械式后视镜的安装与调整 1、安装 2、调整
学习情境5 车外硬件和饰件
学习目标
1、能够明确车外硬件和附件的检查项目内容和技术要求; 2、能够熟练按照检查项目操作规范和操作步骤; 3、能够熟练使用相应工具根据项目要求完成工作内容; 4、能够对检查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5.1 项目1后视镜
资讯
任务1后视镜的作用
汽车后视镜反应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 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
3. 遮阳板的使用 (1)普通遮阳功能 (2)侧窗遮阳板功能。 (3)梳妆镜功能 (4)后电动遮阳板。 (5)电动天窗遮阳板。
任务2烟灰盒的拆装
1、 烟灰盒的作用和安装位置 2、烟灰盒的使用
任务3拉手的安装
1. 车门外拉手
车门外拉手用于从车外打开车门闩锁并拉开车门,因此车门外拉手一般通过滑杆(连杆、 横杆、锁杆)或拉索与门锁机构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