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民事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多少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A. 5日B. 10日C. 15日D. 30日答案:C2.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公平原则B. 及时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强制原则答案:D3.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师代理诉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必须是执业律师B. 必须经过当事人的书面委托C. 必须是当事人的近亲属D. 必须是当事人的同事答案:B二、多选题4. 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A.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B.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C. 原判决、裁定违反法定程序D.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答案:ABCD5. 根据民事诉讼法,哪些人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A. 当事人的近亲属B. 当事人的律师C. 当事人的工作单位D. 当事人的同事答案:AB三、判断题6. 民事诉讼中,原告可以随意撤回起诉。

()答案:×7.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答案:√8. 民事诉讼中,法院可以对拒不到庭的被告进行缺席判决。

()答案:√四、简答题9. 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阶段。

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

受理后,法院将案件分配给审判庭,进行开庭审理。

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举证、质证、辩论。

审理结束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10. 什么是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答案: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如果当事人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可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五、案例分析题11. 张某因借款纠纷将李某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李某偿还借款及利息。

在审理过程中,张某提供了借款合同和转账记录作为证据。

民事诉讼法期末练习题与答案

民事诉讼法期末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民事纠纷解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事诉讼在适用上优先于和解、调解和仲裁B.纠纷主体一旦达成和解协议就不可以再进行诉讼C.和解与调解没有严格的法定程序,仲裁和诉讼则有严格的法定程序D.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适用均须得到纠纷双方主体的一致同意正确答案:C解析:答案:C。

考查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

A项错误,民事主体可以通过其真实意思表示在和解、调解、仲裁及诉讼中具体选择何种纠纷解决方式,民事诉讼在适用上并不具有优先效力;B项错误,和解协议并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如果纠纷主体对和解协议不满,其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D项错误,和解、调解和仲裁的适用需要体现纠纷主体双方的自愿性,但是诉讼属于公力救济方式,只需原告依单方意思表示依法提起诉讼即可。

2、下列关于民事诉讼的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法院通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这一公权力来解决纠纷B.原告的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C.当事人不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调解协议也具有同样的效力D.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诉讼法设定的程序实施诉讼行为,违反诉讼程序通常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正确答案:C解析:答案:C。

考查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特征。

C项表述错误,调解协议未经司法的确认程序不具有执行的意义,因此法院不能直接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进行执行,故C项当选。

3、关于民事诉讼中的平等原则、同等原则、对等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等原则要求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同B.原告和被告在诉讼中有一些虽不相同却相对应的权利,这是民事诉讼对等原则的体现C.当事人均有权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是对等原则的体现D.我国法律对在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赋予他们同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这是同等原则的体现正确答案:D解析:答案:D。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起诉状后多少日内决定是否立案?A. 3日B. 5日C. 7日D. 10日2.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参与人?A. 原告B. 被告C. 第三人D. 证人3.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种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A.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B.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C. 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D. 所有上述情况4.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期限是?A. 15日B. 30日C. 45日D. 60日5. 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中止诉讼?A. 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B. 当事人死亡,尚未确定继承人C. 因不可抗力不能进行诉讼D. 所有上述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诉讼行为?A. 提起诉讼B. 答辩C. 申请回避D. 提供证据7. 根据民事诉讼法,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A. 需要重新鉴定B. 需要补充调查证据C.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诉讼D. 需要等待另一案件的判决结果8.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委托哪些人作为诉讼代理人?A. 律师B. 近亲属C. 工作人员D. 其他公民9. 根据民事诉讼法,哪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终结诉讼?A.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B. 当事人死亡,没有继承人C. 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D. 当事人撤回起诉10. 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证据属于书证?A. 合同书B. 遗嘱C. 医院病历D. 证人证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简述民事诉讼中调解的原则和程序。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一年后归还。

到期后,甲未归还,乙诉至法院。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诉讼:即国家司法机关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解决争议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关系的总和。

2. 民事诉讼: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

3.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民事诉讼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人民检察院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分别发生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是由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调整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以法院为主导的具体社会关系。

5.诉讼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6.诉讼行为:是指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为了实现诉讼目的,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进行的能够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行为。

7.公证:是指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8.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斡旋、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活动和方式。

9.仲裁:是根据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书面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按照仲裁规则进行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非诉讼活动方式。

10.人民法院的民事主管:就是人民法院受理和解决民事、经济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群众组织处理民事、经济纠纷的分工。

11.民事管辖:指确定人民法院之间受理和解决第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各级人民法院和同级人民法院受理和解决第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内部分工。

12.级别管辖:是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和解决第一审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 调解优先D. 诉讼时效制度答案:C2.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保全措施?A. 财产保全B. 证据保全C. 行为保全D. 所有以上答案:D3. 下列哪一项不是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A. 书证B. 物证C. 证人证言D. 专家意见答案:D4.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什么时间内提起上诉?A. 10日B. 15日C. 30日D. 60日答案:B5.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A. 提起诉讼B. 申请回避C. 提供证据D. 强制执行答案:D6.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诉讼保全?A. 财产保全B. 证据保全C. 行为保全D. 所有以上答案:D7.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诉讼中止?A. 因不可抗力B. 因当事人死亡C. 因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D. 所有以上答案:D8.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事人的诉讼义务?A. 遵守诉讼程序B. 按时到庭C. 支付诉讼费D. 强制执行答案:D9.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哪些类型的诉讼终结?A. 因和解B. 因调解C. 因撤诉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申请再审B. 申请抗诉C. 申请执行D. 所有以上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A.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B.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C.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D.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行为的答案:ABCD2. 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A. 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B. 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C. 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D. 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行为的答案:ABC3.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A.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转移财产B.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隐匿财产C.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毁损财产D.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伪造证据答案:ABC4. 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行为保全?A.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侵权B.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违约C.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破坏环境D. 为了防止对方当事人继续扰乱社会秩序答案:ABCD5. 根据民事诉讼法,下列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A. 证据可能灭失B. 证据难以取得C. 证据难以保存D. 证据难以固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民诉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公开审判原则B. 公平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A. 婚姻家庭纠纷B. 财产继承纠纷C. 刑事案件D. 劳动争议答案:C3.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权选择以下哪种方式解决纠纷?A. 调解B. 仲裁C. 诉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事诉讼中,原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A. 提起诉讼B. 申请财产保全C. 申请证据保全D. 申请先予执行答案:ABCD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下哪些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A. 自然人B. 法人C. 其他组织D. 行政机关答案:ABC3. 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再审?A.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B.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C.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D. 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行为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代理人。

(对)2.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亲自出庭。

(错)3.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申请执行和解协议。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种类。

答案: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据的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2. 请简述民事诉讼中调解的原则。

答案:民事诉讼中调解的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原则和保密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与李某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诉至法院。

张某要求李某支付拖欠的租金,并要求解除合同。

李某则主张张某提供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张某赔偿损失。

问题:1. 张某和李某在诉讼中分别可以采取哪些诉讼行为?2. 如果法院判决李某支付租金,李某不服判决,他可以采取哪些法律途径?答案:1. 张某可以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提交证据,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

民事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民事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民事程序法2.既判力3.民事案件的管辖4.原告5.证明责任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三)有具体的和、;(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 分 )1.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

A. 一审终审制B.二审终审制C. 三审终审制D.复审制2.《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A. 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 公民D.党组织3. 《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A. 3日B. 5日C. 7日D.1 0日4.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 )主持。

A. 审判员一人B.审判员二人 C .陪审员二人 D.陪审员三人5.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 ),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A.暂不执行B.不予执行C.当事人提供担保后执行D.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四、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1.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主要具有的优点有( )。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大,法官职权小,法官职权受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制约B. 当事人是形成判决的主体C. 程序公正才是反映司法活动规律和内在要求的价值目标D. 法官具有良好的素质2.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 )和( )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A.合理B.及时C.自愿D.合法3. 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或者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 )。

民事诉讼法期末试卷(附答案)

民事诉讼法期末试卷(附答案)

内蒙古大学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试卷(2011——2012学年第 1 学期)开卷、考试时长120分钟说明:1、学生应在答题纸上正确填写课程名称、学号、姓名、年级和班级。

重修学生在相应方框内画“√”。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学生在答题纸上书写答案时,要写清楚大题和小题的题号。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答题纸上。

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1、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的民事案件是( BD )A.离婚案件B.个人隐私的案件C.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D.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甲诉乙名誉权侵权案件中,甲以合议庭成员丙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为由申请丙回避,又以书记员丁是乙的同学为由申请丁回避,对于丙、丁的回避分别由谁决定?( C )A.审判长,审判长B.合议庭,审判长C.院长、审判长D.审判委员会,院长3、关于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A. 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由基层法院管辖B. 涉外案件的管辖权全部属于中级法院C. 高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包括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D. 最高法院仅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4、常年居住在Y省A县的王某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养大成人。

大儿子王甲居住在Y省B县,二儿子王乙居住在Y省C县,女儿王丙居住在W省D县。

2000年以来,王某的日常生活费主要来自大儿子王甲每月给的800元生活费。

2008年,由于物价上涨,王某要求二儿子王乙每月也给一些生活费,但王乙拒绝。

王某将王乙告到法院,要求王乙每月支付给自己赡养费500元。

根据上述事实,关于对本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CD )。

A. Y省A县法院B. Y省B县法院C. Y省C县法院D. W省D县法院5、下列选项,属于裁定管辖的是( BC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民事诉讼法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民事程序法
2.既判力
3.民事案件的管辖
4.原告
5.证明责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
(三)有具体的和、;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 分 )
1.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 )。

A. 一审终审制
B.二审终审制
C. 三审终审制
D.复审制
2.《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A. 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 公民
D.党组织
3. 《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 )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A. 3日
B. 5日
C. 7日
D.1 0日
4.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 )主持。

A. 审判员一人
B.审判员二人
C .陪审员二人D.陪审员三人
5.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 ),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A.暂不执行
B.不予执行
C.当事人提供担保后执行
D.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
1.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主要具有的优点有( )。

A. 当事人诉讼权利大,法官职权小,法官职权受当事人诉讼权力的制约
B. 当事人是形成判决的主体
C. 程序公正才是反映司法活动规律和内在要求的价值目标
D. 法官具有良好的素质
2.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 )和( )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
A.合理
B.及时
C.自愿
D.合法
3. 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或者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 )。

A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B.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C. 离婚案件
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4.人民法院确认为无主财产的,可以判决收归( )所有。

A. 申请人
B.利害关系人
C. 国家
D.集体
5.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 )进行搜查。

A.财产所在地
C.被执行人住所地
B.被执行人
D.财产隐匿地
得分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区别。

2.简述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三种情况。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甲于某日在商场与乙发生纠纷,将乙打伤,同时损坏了商场的商品。

其后,商场向所在地某基层法院起诉,要求甲赔偿商品。

某基层法院听说甲还打伤了乙,遂将乙追加为共同原告。

乙提出只愿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但法院不允许。

请问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民事程序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预防和解决民事纠纷适用的方法性法律,是由诸多法律组成的法律体系。

2.既判力是指生效民事判决所裁判的诉讼标的对双方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

3. 民事案件的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4. 原告,是指因民事使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5.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和在无
法证明时,要承担的败诉责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有直接利害关系被告诉讼请求事实理由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 B
2. B
3. D
4. A
5. B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每题2分,共10分}
1. ABC 2 .CD 3 .ABCD 4 . CD 5 .BCD
五、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区别。

(1 )诉讼主体不同(3分)
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公民、法人、准法人组织的原告、被告、第三人,他们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义务对等,在不同的个案中,可以位置互换,以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同和提起诉讼的先后为准。

行政诉讼主体的位置是固定的,都是以行政管理的相对人为原告,以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
主体为被告,位置不得转换。

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有区别的,被告人往往占有优势。

(2 )诉讼客体不同(3分)‘
民事诉讼的诉讼客体是诉讼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当事人之间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的权利义务善系·行政诉讼的客体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时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此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才引起行政诉讼。

(3 )某些程序、制度不同(3分)
在程序方面,民事诉讼法在普通程序之外,还规定了简易程序,凡能够调解的均应进行调解。

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和质量,还规定了调解制度。

在行政诉讼中,既未规定简易程序,也未规定调解制度。

(4 )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同(3分)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争议的事实不清,真伪不明时,一般由原告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在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规定,由被告即行政主体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明材料证明自己的具体行政行为正确且有法律依据。

(5 )提供证据的时间不同(3分)
在民事诉讼进行中,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前,当事人都可提供证明材料,支持自己的主张,这是从尊重当事人诉讼地位而作出的规定。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要求当事人遵守自行约定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

但是,法律的规定并未改变。

在行政诉讼中,由于被告的特殊地位,人民法院不支持被告及其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自行收集证据,在特殊情况下,被告经人民法院准许,才可以补充相关的证据。

2. 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三种情况。

(1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发现本院作出得以生效的裁判、调解书确有错误,需要再审的,可提起再审程序。

(5分)
(2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调解书发现有错误,需要再审的程序。

(5分)
(3)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提起再审程序。

(5分)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1) 不应将乙追加为共同原告。

这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侵害人身权利和侵害财产权利的案件,乙是否起诉,应由乙自己决定,这是乙的诉讼权利。

(5分)
(2) 乙愿意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是正确的,也是他的权利,应当鼓励,某基层人民法院不允许是错误的。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