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课程设计 加法计数器
电工实验报告 加法计算器

姓名班级 1 学号
实验日期节次教师签字成绩
加法计算器
1.实验目的
熟悉掌握有关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原理;
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了解及掌握中规模集成电路,了解各个芯片的管脚图及结构图。
能够掌握全加器、计数器等的功能及实现方法;
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自己设计电路,培养自己的兴趣。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设计一个多功能计算器,它能实现简单的加法运算,只能显示结果为0—16的和数,并能够在数码管上显示,加法运算的实现要求:用四个开关代表四位二进制数,操纵开关,输入二进制数码,则在对应的数码管1上会显示出相应的十进制数,即代表被加数;用同样的方法在另外的四个开关上输入二进制数,则在对应的数码管2上还会出现相应的十进制数,即代表加数;当加数与被加数都输入后,在数码管3和数码管4上出现两数的和,两个数码管可以显示到和的十位。
3.实验电路图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和技术指标
直流稳压电源、试验箱、万用表;
2个74LS00D、1个74LS283D、1个74LS04D、2个74LS08D、1个74LS20D;
单刀双掷开关9个、导线若干。
加减计算器电子课程设计

加减计算器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加减计算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加减计算器电路。
3. 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电子计算器的发展历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备初步的电子电路设计和搭建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与协作,提高项目执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的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数学和电子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可能对电子技术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达成学习成果,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功能及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 教材章节:电子技术基础2. 加减计算器原理:讲解加减计算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电路的运算过程。
- 教材章节:数字电路基础3. 电路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运用电子元件,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加减计算器电路。
- 教材章节:电路设计与实践4. 数学知识应用:结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分析加减计算器电路中的数值计算过程。
- 教材章节:数学基础知识5. 电子计算器发展史:介绍电子计算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教材章节:电子技术发展史6. 团队合作与沟通: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新疆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所属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课程名称:电子技术B课程设计设计题目:20进制加法计数器电路的设计班级:电气10-4班学生姓名:克依斯尔.卡合曼学生学号:20102101454指导老师: 王红琳努尔买买提完成日期:2014.01.13 —2014.01.2020进制加法计数器电路的设计1.设计目的(1)了解EDA技术的概念、发展及应用。
(2)掌握VHDL语言的基础知识,熟悉在数字电路系统设计中VHDL程序设计。
(3)学习MAX+PLUSⅡ软件的应用方法。
(4)应用EDA技术的设计方法完成(采用原理图和文本法两种方法实现),并在MAX+PLUSⅡ软件上仿真。
(5)需在实验室搭建电路验证并请认真按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设计内容maxplus2MAX+PLUSII把这些设计转自动换成最终所需的格式。
其设计速度非常快。
对于一般几千门的电路设计,使用MAX+PLUSII,从设计输入到器件编程完毕,用户拿到设计好的逻辑电路,大约只需几小时。
设计处理一般在数分钟内完成。
特别是在原理图输入等方面,Maxplus2被公认为是最易使用,人机界面最友善的PLD开发软件,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就是依靠功能强大的电子计算机,在EDA 工具软件平台上,对以硬件描述语言HDL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仿真,直至下载到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中,实现既定的电子电路设计功能。
2.2 电路的分析(1)创建电路文本图:(3)20进制计数器的原理图:(4)原理图输出波形图:可见当LD信号为“1”是不管CLK信号是什么都不工作。
只要LD为“0”是才能正常工作。
文本原理图其功能表如下:输入输出MR P3 P2 P1 P0 Q3 Q2 Q1 Q01 ×××××××0 0 0 0× d c b a d c b a0 0×××××加计数0 110 1 1 ××××减计数实验接线图:(5)结束语利用MAXPLUS2仿真软件完成了20进制加法计数器原理图及波形仿真,仿真结果与预期相符,实现了20进制的加法。
multisim电工电子课程设计—计算器

multisim电⼯电⼦课程设计—计算器⼀、设计要求(1)0~999范围内直接能进⾏加法,减法运算(2)全是10进制显⽰(3)必须⽤译码器加7段数码管显⽰数据⼆、设计原理图1 ⼀位⼗进制加减运算原理框图如图1所⽰,第⼀步置⼊两个四位⼆进制数(要求置⼊的数⼩于1010),如(1001)2和(0111)2同时在两个七段译码显⽰器上显⽰出对应的⼗进制数9和7;第⼆步通过开关选择运算⽅式加或者减;第三步,若选择加运算⽅式,所置数送⼊加法运算电路进⾏运算,同理若选择减运算⽅式,则所置数送⼊减法运算电路运算;第四步,前⾯所得结果通过另外两个七段译码器显⽰。
即: 若选择加法运算⽅式,则(1001)2+(0111)2=(10000)2⼗进制9+7=16 并在七段译码显⽰器上显⽰16. 若选择减法运算⽅式,则(1001)2-(0111)2=(00010)2⼗进制9-7=2 并在七段译码显⽰器上显⽰02.⾄于三位⼗进制加减法运算,只需将三个⼀位⼗进制加减法电路进⾏连接,便可以实现加法运算,如369+256=625或减法运算1990-990=000.三、设计所采⽤清单超前进位加法器74LS283 6个⼗进制计数器74LS192 6个显⽰译码器74LS48 10个共阴极七段数码管10个500欧电阻70个2输⼊与门74LS08 6个3输⼊或⾮门74LS27 3个2输⼊异或门74LS86 27个反相器74LS04 3个2输⼊或门74LS32 2个单⼑双掷开关9个电源,导线若⼲四、电路原理图及其分析(1)置数电路利⽤⼗进制计数器进⾏置数,输⼊数为⼗进制,只需要⼀个开关控制,⽽如果⽤四个开关直接输数,导致开关数量过多,⽽且⽆法避免⼗六进制数。
(2)加六进位电路⽤两⽚4位全加器74LS283和门电路设计⼀位8421BCD码加法器由于⼀位8421BCD数A加⼀位数B有0到18这⼗九种结果。
当A+B<=9时,就直接将第⼀个芯⽚的和输送到第⼆个芯⽚加零,即为最后输出结果。
实验五 加法计数器的设计

实验五、加法计数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计数器的设计与使用;2、掌握时序电路的设计、仿真和硬件测试;3、进一步熟悉VHDL设计技术;二、实验器材PC机一台、EDA教学实验系统一台、下载电缆一根(已接好)、导线若干三、实验要求1、带有使能端,有异步清零,同步置数的模为10进制加法计数器2、在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可自由发挥;四、参考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NT10 ISPORT (CLK,CLRN,ENA,LDN : IN STD_LOGIC;D: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Q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COUT : OUT STD_LOGIC );END CNT 10;ARCHITECTURE behav OF CNT10 ISSIGNAL CQI :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0000”;BEGINPROCESS(CLK, CLRN, ENA,LDN)BEGINIF CLRN = ‘0' THEN CQI<= (OTHERS =>'0')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LDN=‘0’ THEN CQ I<=D; ELSEIF ENA = '1' THENIF CQI < 9 THEN CQI <= CQI + 1;ELSE CQI <= (OTHERS =>'0');END IF;END IF;END IF;END IF;Q <= CQI; --将计数值向端口输出END PROCESS;COUT<=CQI(0) AND CQI(3);PROCESS( A ) –-译码电路BEGINCASE A ISWHEN 0 => SG <= "0111111"; WHEN 1 => SG <= "0000110";WHEN 2 => SG <= "1011011"; WHEN 3 => SG <= "1001111";WHEN 4 => SG <= "1100110"; WHEN 5 => SG <= "1101101";WHEN 6 => SG <= "1111101"; WHEN 7 => SG <= "0000111";WHEN 8 => SG <= "1111111"; WHEN 9 => SG <= "1101111";WHEN 10 => SG <= "1110111"; WHEN 11 => SG <= "1111100";WHEN 12 => SG <= "0111001"; WHEN 13 => SG <= "1011110";WHEN 14 => SG <= "1111001"; WHEN 15 => SG <= "1110001";WHEN OTHERS => NULL ;END CASE ;END PROCESS P3;END behav;七、实验报告1、写出实验源程序,画出仿真波形;2、总结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3、心得体会;4、完成实验思考题。
加法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EDA实验报告书ELSECOUT<='0';END IF;CQ<=CG;CP<=CS;END PROCESS;END BBQ;仿真波形图问题讨论1.设计一个60进制的加法计数器,具体要求与本实验中的24进制计数器相同。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JINZHI60 ISPORT(CLK,RD,EN:IN STD_LOGIC;CQ,CP: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COUT:OUT STD_LOGIC);END JINZHI60 ;ARCHITECTURE BBQ OF JINZHI60 ISSIGNAL CS,CG: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CLK,RD,EN)BEGINIF RD='1' THEN CG<="0000"; CS<="0000";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EN='1' THENIF (CS="0101" AND CG="1001") THENCG<="0000";CS<="0000";ELSIF CG="1001" THEN CG<="0000";CS<=CS+1;ELSE CG<=CG+1;END IF;END IF;END IF;IF (CS="0101" AND CG="1001") THEN COUT<='1';ELSE COUT<='0';END IF;CQ<=CG;CP<=CS;END PROCESS;END BBQ;2.利用60进制及24进制计数器设计简易数字钟。
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课程设计

实验十九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的逻辑功能。
2、学习使用74LS48、BCD译码器和共阴极七段显示器。
3、熟悉用示波器测试计数器输出波形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计数、译码、显示电路是由计数器、译码器和显示器三部分电路组成的,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计数器:计数器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其种类有很多。
如果按各触发器翻转的次序分类,计数器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如果按照计数数字的增减可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和可逆计数器三种;如果按计数器进位规律可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可编程N进制计数器等多种产品。
常用计数器均有典型产品,不须自己设计,只要合理选用即可。
本实验选用74LS90二—五进制计数器,其功能如下表所示。
6263(1) R 0(1)和R 0(2)为直接复位端,R 9(1)和R 9(2)为直接置位端,可以预置数字“9”(Q D = Q A = 1,Q B = Q C = 0)。
(2) A 为二分频计数器的输入,Q A 的输出频率为CP A 的1/2。
B 为五进制计数器的输入,把Q A 输出作为五进制计数器B 的输入,即构成8421BCD 码十进制计数器。
2、 译码器:这里所说的译码器是将二进制数译成十进制数的器件。
我们选用的74LS48是BCD 码七段译码器兼驱动器。
其外引线排列图和功能表如下所示。
1234567891011121314GNDVCC 74LS48B1615CLTBI/RBORBIDAgabcdef十进制数 或功能输 入LT RBI D C B A 0123H H H H H X X X L L L L L L L H L L H L L L H H BI/RBO H H H H 输 出a b c d e f g H H H H H H L L H H L L L L H H L H H L H H H H H L L H 字 型注4567H H H H X X X X L H L L L H L H L H H L L H H H H H H H L H H L L H H H L H H L H H L L H H H H H H H H L L L L H H H X X X H L L L H L L H H L H L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L L H H L L L H H L H L L H H L L H 891011H X H L H H H H H H X X X H H L L H H L H H H H L H H H L H L L L H H H L L H L H H L L L H H H H L L L L L L L 12131415H X H H H H H 1BI RBI LTX H LX XL X X X X X X X XL L L L L L H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H H H H H H H2 34(1) 要求输出数字0~15时,“灭灯输入”(BI )必须开路或保持高电平。
加法计数器电路设计

加法计数器电路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输入信号、计数器状态、计数规则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计数器电路设计的步骤:
1. 确定计数器的位数:根据需要计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计数器的位数。
例如,如果要计数的范围是0到99,则可以选择一个3位的二进制计数器。
2. 确定计数器的状态:根据确定的位数,确定计数器的所有可能状态。
例如,对于一个3位的二进制计数器,有8个可能的状态: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3. 确定计数规则:根据计数器的状态和输入信号,确定计数器的计数规则。
例如,对于一个3位的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可以采用逢十进一的规则,即当计数器的值达到最大值(111)时,下一个输入信号会使计数器的值回绕到最小值(000)。
4. 设计电路:根据上述步骤,设计加法计数器电路。
可以采用门电路、触发器等电子元件来构成加法计数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尽量减小功耗和减小体积等问题。
5. 仿真和测试:使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加法计数器电路进行仿真和测试,以确保其功能正确性和性能可靠性。
总之,加法计数器电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用合适的电子元件和设计方法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院系:汽车学院
班级:汽车运用工程
学号:2202070332
指导老师:李民
姓名:文雨佳
四位二进制加法器
一技术要求:
(1)四位二进制加数与被加数输入
(2)二位数码管显示
二摘要:
此设计的是简单的四位二进制加法器,在计算机中,其加、减、乘、除运算都是分解成加法运算进行的。
此次设计选择超前进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T693,在译码器上选择五输入八输出的译码器,要用二位数码管显示,需要采用七段显示译码器。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共阴极数码管所以选择74ls248(74ls48)译码器三总体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设计四位二进制加法器,可以选择串行二进制并行加法器,但为了提高加法器的运算速度,所以应尽量减少或除去由于进位信号逐级传递所花费的时间,使各位的进位直接由加数和被加数来决定,而无须依赖低位进位,因而我们选择超前进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
加法器选择:超前进位二进制并行加法器
设一个n位的加法器的第i位输入为ai、bi、ci,输出si和ci+1,其中ci是低位来的进位,ci+1(i=n-1,n-2,…,1,0)是向高位
的进位,c0是整个加法器的进位输入,而cn是整个加法器的进位输出。
则和si=ai i i+ ibi i+ i ici+aibici (1)
进位ci+1=aibi+aici+bici (2)
令gi=aibi,(3)
pi=ai+bi, (4)
则ci+1= gi+pici (5)
只要aibi=1,就会产生向i+1位的进位,称g为进位产生函数;同样,只要ai+bi=1,就会把ci传递到i+1位,所以称p为进位传递函数。
把(5)式展开,得到
ci+1= gi+ pigi-1+pipi-1gi-2+…+ pipi-1…p1g0+ pipi-1…p0c0 (6) 随着位数的增加(6)式会加长,但总保持三个逻辑级的深度,因此形成进位的延迟是与位数无关的常数。
一旦进位(c1~cn-1)算出以后,和也就可由(1)式得出。
使用上述公式来并行产生所有进位的加法器就是超前进位加法器。
产生gi和pi需要一级门延迟,ci 需要两级,si需要两级,总共需要五级门延迟。
与串联加法器(一般要2n级门延迟)相比,(特别是n比较大的时候)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延迟时间大大缩短了。
四设计方案的原理框图、总体电路图、接线图及说明
总体原理图
总体接线图
五单元电路设计、主要元器件选择与电路参数计算(1)加法器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四位二进制超前并行加法器,选用的是T693型号
T693逻辑符号
T693主要参数:
A4、A3、A2、A1二进制被加数;B4、B3、B2、B1二进制加数;F4、F3、F2、F1相加产生的和数;C0来自低位的进位输入;FC4向高位的进位输出。
T693说明:
有两组数据输入端A1、A2、A3、A4,B1、B2、B3、B4和进位信号输入端C0,求和信号、进位信号分别由B4、B3、B2、B1及C1输出,图中输入端A1、A2、A3、A4分别接一逻辑开关,输入端B4、B3、B2、B1分别另接4个逻辑开关。
C0接一逻辑开关。
(2)译码器设计
十进制数
输入输出
C1 4 S3 S2 S1 Y4 Y3 Y2 Y1 X4 X3 X2 X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七段显示译码器
74LS48 是BCD 码到七段码的显示译码器,它可以直接驱动共阴极数码管。
它的管脚图如图
图 74LS48的引脚排列
它的功能表为:
74LS248(48)共阴极接法:图中ABCD 是8421BCD 码的输入信号,a 、b 、c 、d 、e 、f 、g 是七段显示译码输出信号,LT ,RBI ,BI 为控制端,灯测试输出端LT :当LT=0,BI=1时无论A B C D 为何种状态,a 、b 、c 、d 、e 、f 、g 状态均为1,数码管七段全亮,显示“8”字形,用以检查七段显示器是否正常工作。
灭零输入端RBI :当RBI=0时,且LI=1,BI=0时,若A B C D 的状态均为0,则所有光段均灭。
在数字显示中用以熄灭不必要的0,灭灯输入/灭零输出端BI :BI=0时,无论LI 、RBI 及数码管输入A 、B 、C 、D 状态如何,输出a 、b 、c 、d 、e 、f 、g 均为0七段全灭,不显示数字,当BI=1时显示译码器正常工作。
数码管:
一个LED 数码管可用来显示一位0~9十进制数和一个小数点。
小型数码管(0.5寸和0.36寸)每段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随显示光(通常为红、绿、黄、橙色)的颜色不同略有差别,通常约为2~2.5V ,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电流在5~10mA 。
材料清单:T693集成块一块、中间译码器一个、2个74Ls248集成块、14*510欧的电阻,2个数码管。
六收获与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以及在网上浏览等对电子课上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串行并行加法器,了解了译码器的分类,此次课程设计对于我
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包括获取资料的能力、理解前人
思路,等等、除了这些还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逆境时互相鼓励共度难关,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当然不能仅仅依靠团队,需要自己认真学习,努力思考,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七参考文献:
百度搜索: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T693%BC%D3%B7 %A8%C6%F7%CD%BC&in=6809&cl=2&cm=1&sc=0&lm=-1&pn=0&rn=1&di=407151892&l n=1&fr=
/hust/html/kjys/shuzi/szljjy7-1-1.htm
http://202.201.48.18/jpkc/2006/szdzjs/shijian/shiyan4.htm
/newjpkt/kejian/07szljdl/xinshiyanshu/3.doc
《电子技术》李春茂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数字逻辑(第三版)》数字逻辑(第三版)欧阳星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数字电路》北方交通大学池淑清主编
《数字逻辑电路》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皇甫正贤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