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故事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是一群以追求智慧为目标的学者,他们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对后世的哲学发展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故事和思想成为人们学习和追随的对象。
下面是几个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人生和思想。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苏格拉底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以提出问题和对话的方式来探究真理和道德。
据说他在雅典城中四处游荡,与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一天,苏格拉底在街头遇见了两个自负的官员,他们以聪明自负而闻名。
苏格拉底决定考验一下他们的智慧,他问道:“你们中谁是最聪明的人?”两人都对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于是他们开始争论。
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你们中是否知道自己的无知?”一个人坚持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而另一个人承认自己并不聪明。
苏格拉底告诉他们:“你们中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无知,而另一个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所以前者比后者更聪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知道,更在于知道自己的无知。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柏拉图的。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建立了一种叫做“理念观”的哲学思想体系,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理念的体现。
柏拉图的故事中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你对邓尼斯的权力和财富是怎么看的?”柏拉图回答说:“邓尼斯无疑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但如果他真的愿意发掘自己的内在灵魂,他会发现他的外在富有和权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智慧,而不是外在的财富和权力。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亚里士多德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对各个学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
据说一位王子曾经请亚里士多德来教育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非常健壮但是不善言辞。
亚里士多德给他讲了一系列各类学科的课程,但是他的儿子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才能。
亚里士多德决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他带他的儿子去海边散步,并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孩子回答说:“我看到了鱼、螃蟹和贝壳。
十大经典哲学故事

十大经典哲学故事【最新版3篇】篇1 目录1.概述:十大经典哲学故事的内容概述2.故事一:盲人摸象3.故事二:囚徒困境4.故事三:阿基里斯与乌龟5.故事四:芝诺的悖论6.故事五:苏格拉底的死亡7.故事六:庄子的梦蝶8.故事七:孟子的人性善恶论9.故事八:霍金的宇宙10.故事九:康德的道德哲学11.故事十: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篇1正文十大经典哲学故事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哲学思想,通过寓言、故事等形式,引导我们思考人生、宇宙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经典哲学故事。
故事一:盲人摸象。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盲人试图摸象的经历,每个人只摸到一部分,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描述象的样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往往比我们所认识到的更为复杂,不要片面地看待问题。
故事二: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讲述了两个囚徒在警方审讯时如何作出供述的选择。
这个故事反映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合作与背叛的心理过程。
故事三:阿基里斯与乌龟。
这个故事来自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一个悖论,描述了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的场景。
芝诺试图通过这个悖论证明运动是不存在的,然而这个悖论最终被后来的哲学家所破解。
故事四:芝诺的悖论。
芝诺提出了一系列的悖论,如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与乌龟悖论等,挑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运动的认识。
故事五:苏格拉底的死亡。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因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观,最终选择了饮毒自杀。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哲学家为信仰而死的勇敢精神。
故事六:庄子的梦蝶。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他的梦蝶故事表达了一种人生的相对主义观念,认为现实与梦境并无本质区别。
故事七:孟子的人性善恶论。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善,人们生来就具有良知良能。
这个观点引发了后世关于人性善恶的大讨论。
故事八:霍金的宇宙。
霍金是当代著名物理学家,他的宇宙故事让我们对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事九:康德的道德哲学。
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通用8篇)

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通用8篇)苏格拉底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篇一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漫步,一边走,一边聊天。
忽然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冲了出来,对苏格拉底打了一棍子,就逃去了。
他的朋友立刻回头要去找那个家伙算账。
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了他,不准他去报复。
朋友说:“你怕那个人吗?”不,我绝不是怕他。
”人家打了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笑说:“老朋友,你别生气。
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心底无私天地宽,有博大的胸怀,方能吞吐日月,收放自如!太计较得失、荣辱,人生之路也便越走越窄了!一天,一位熟知苏格拉底生活节俭的人突然在集市上发现他全神贯注打量几件俗气的陶器,颇觉惊讶,便上前问道:“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的是,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
”不要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而要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只花一分钱,也是昂贵的。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一、点灯找人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04—前323年)常常在大白天也点着灯走路。
每当人们诧异地问他时,他便回答说:“我正在找人。
”这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个真正配得上“人”这一称呼的有德行的人。
亚历山大大帝走进科林特市时,造访了这位哲学家,并且对他说道:“你存有什么期望尽管谈,我可以满足用户你的一切建议。
”第欧根尼爬进自己住所的酒桶,一边晒太阳,一边说道:“只期望你使至一边,因为你盖住了照射到我身上的阳光。
”二、智救故乡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公元前588—前525年)长大随其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军队攻占莱普沙克斯时,他急于想挽救他的故乡,并使它免受兵燹。
一天,他为此进谒国王。
可亚历山大早就知道了他的来意,未等他开口便说:“我对天发誓,决不同意你的请求。
”“陛下,我命令您命令烧掉莱普沙克斯!”哲学家大声提问说道。
莱普沙克斯终因他的智慧幸免于难。
三、机会均等古希腊时期催生了许许多多的智者和名人,其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就是雄辩家和演说家。
狄摩西斯(公元前384—前322)就是一颗灿烂星辰,和他匹敌的另一个雅典人是福西昂将军。
他俩不仅才气相当,辩力相若,而且所持论点总是相左。
因此,他们的遭遇总能给人带来智慧的享受。
一次,两人赢取不可开交,狄摩西斯抨击福西蒙说道:“无论何时,只要当雅典人怒火中烧时就可以杀死你。
”福西昂则说:“可一旦他们头脑冷静时,就会对你绝不客气。
”四、更大的荣耀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
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家中。
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柏拉图说道:“这倒是真的,可是我的至了更大的荣耀。
”五、大圆圈和小圆圈一次,古希腊哲学家捷诺的学生反问他:“老师,您的科学知识比我们多许多倍,您提问的问题又十分恰当,可是您为什么对自己的答疑总是存有疑点呢?”捷诺用手在桌上画了大小两个圆圈,并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
西方哲学家故事及启示

西方哲学家故事及启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许多哲学家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启示。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哲学家的智慧和思想,还对我们的人生和思考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苏格拉底与他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著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产婆术”。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引导人们自己发现真理的方法。
他通过不断地提问和引导,让人们逐渐发现自己思想中的矛盾和错误,进而引导人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方法不仅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和错误,还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探索,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二、笛卡尔与他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
这个论断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和世界。
笛卡尔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怀疑和思考的态度。
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同时,这个故事还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思考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不要轻易地相信和接受别人的观点。
三、康德与他的“三大批判”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三大批判”体系,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这三个批判不仅构建了康德哲学的基本框架,也为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康德的“三大批判”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和理解需要经过理性的审视和判断。
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探索,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同时,这个体系还强调了道德和实践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真理。
四、尼采与他的“超人”哲学尼采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了“超人”哲学。
尼采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超越自己的限制和束缚,达到一种自由和超越的状态。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尼采的“超人”哲学启示我们,不要被自己的限制和束缚所束缚,要勇敢地挑战自己和超越自己。
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

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哲学家是指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有原创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哲学体系的哲学学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哲学家黑格尔办报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
他出身于一个官僚世家,35 岁被提升为那拿大学教授。
1807 年春天,黑格尔移居班堡。
当地有一份《班堡时报》,缺乏编辑人员,黑格尔便自告奋勇,当了该报的一名编辑。
他精心编写,改换了一些专栏,使得报纸的面目一新,销路比以前大畅。
黑格尔本来就有在新闻界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这下子更是雄心百倍。
于是,他给老朋友们写信,请求赐稿,报道版面也不断扩大,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战争方面的稿子部欢迎。
正当黑格尔干得起劲的时候,麻烦的事接踵来了。
有一天,《班堡时报》上刊登了一条巴代利亚军队进驻纽伦堡等地的消息,黑格尔被传上法庭。
幸好黑格尔是一个雄辩家,说得法庭无法定他的罪,官司只好不了了之。
过不了多久,黑格尔又遇到了另一桩官司。
这回是指控他“公开了国王的私下秘密”,有损于国王陛下的“形象”。
法庭知道黑格尔善辩,因此对他的申诉束之高阁,来个“拖而不决”。
黑格尔看到官司不知拖到何年何月,兼之纽伦堡专科学校又要聘请他当校长,于是,他便辞去了报纸编辑的职务,心安理得地当校长去了。
黑格尔只干了 21 个月的新闻工作,后来便到大学里继续担任哲学教授。
他的许多重要哲学著作,都是在这后一个阶段撰写的。
因此,有人评论说,假如这位大哲学家当年不因碰壁而离开新闻岗位的话,可能他就无法把他的辩证法研究出来了!有关哲学家的励志故事:哲学家伊壁鸠鲁论无神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叫伊壁鸠鲁。
一天,他对凡个相信神的人雄辩地证明神的不存在。
他说:“听你们说,世界上有神的存在对吗?”那几个信神的人鸡啄米地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
”伊壁鸠鲁说:“那么,神只能有这么三种可能性:神或是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是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或是既有能力而且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是世界哲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人们
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以下是几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第一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众多哲学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他提出了“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并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答案。
苏
格拉底的故事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当众批判城邦政权、贵族和宗教神明,以及他在审判中坚
定的态度。
当时的雅典城邦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言论十分敏感,最终他被判处死刑。
他在
狱中并没有表示悔意,反而以坦然的态度面对死亡。
苏格拉底的故事激励人们勇敢追求真理,并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二位是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创立了柏拉图学派,并在雅典建立了
一所哲学学院,培养了众多哲学家和政治家。
柏拉图的故事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理想国》和《蒂玛伊篇》,他在这些著作中描绘了一个理想而完美的社会。
柏拉图认为理性和智慧
应该主导社会,而不应该由欲望和感官支配。
他的故事激励人们追求智慧和完美,以及建
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第三位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对哲学和科学都有很深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中提出了很多对政治和社会组织的观点,并且对伦理学、物
理学以及形而上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中最为著名的是他后来成
为亚历山大大帝的导师,他在这一角色中对于亚历山大的教育和指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的故事激励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深入研究。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名人故事】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以思辨和探求真理为己任。
在古希腊哲学史上,有一些哲学家的故事被广为流传,下面我们将介绍其中三位著名哲学家的故事。
第一位哲学家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故事被很多人所熟知。
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以发问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思考,他认为真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只需要通过对话和讨论去发掘。
苏格拉底非常谦逊和有责任感,他常常扮演谦虚的角色,称自己只是一个“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他强调思维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的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被众多学者传颂。
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哲学思想的体现。
他过着简朴的生活,拒绝物质的追求和享乐,注重精神和道德的培养。
苏格拉底深受学生们的崇拜和爱戴,他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很多人,被誉为“苏格拉底式教学”。
由于他挑战当时的传统观念和权威,最终他被控以蓄意破坏雅典的宗教和政治秩序的罪名,并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选择了喝下毒酒,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刻仍然保持了坚定的信念和尊严。
苏格拉底的故事成为了勇敢追求真理和无畏面对逆境的典范。
第二位哲学家是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发展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认为,真理存在于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中,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而真正的知识是通过对理念的追求和思考来获得的。
柏拉图将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理性、感性和欲望。
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理性和超越欲望的束缚,人类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柏拉图创立了学园派,他建立了一所学校,名为雅典学院。
在这里,他教导学生们哲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对话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
柏拉图的学园派对当时的希腊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说被世人所推崇。
柏拉图后来还写了很多哲学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理想国》和《柏拉图对话录》。
第三位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家故事
秋日的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
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
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
一个路人将他救出。
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
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才对泰勒斯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此
丰富赞叹不已。
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
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后,说了一句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
一、思考:
1、材料总体对泰勒斯持什么态度
2、他为什么会掉进坑里
3、假如他既看天空又顾脚下该怎样?
4、“仰望星空”和“坑”分别指什么
二、观点:从黑格尔的话中,可以判断:我们应该对泰勒斯的行为持肯定称赞的态度。
既然肯定泰勒斯,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他为何会掉进坑里?如果想出来了,再联系他被救之后,说的不是顺乎常理的“谢谢”,而是“明天会下雨”,由此来看:他掉进坑里是由于他太专注于他的研究了,恰是他的专注,才使得他在气象方面有成果。
三、立意:泰勒斯因为观察星空而掉到坑里,这体现了他投身事业的专注、痴迷的精神,他正因此而有所成——他的预言是准确的。
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
所以作文可以从泰勒斯的角度立意为“专注(痴迷、投入)出真知”、“大行不顾细谨”,也可以从评论者的角度立意为“对
那些专注事业的天才,奉上尊重,不要苛求小节”。
不管从哪个角度立意,都不能绕开“专注”和“小节”。
四、错误观点:不能明确材料倾向,关键词内涵
1、应对磨难、挫折、逆境
2、坚持理想、志向
3、勇于奋斗、探索、进取、创新
4、要学会低头:谦逊
5、不尝试就不会失败
6、学无止境
7、打好基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8、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9、尊重别人,别人才能尊重自己。
五、范文
痴迷方能成大器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痴迷地眺望星空,以至掉到眼前的坑里。
这一举动似乎不可思议,难怪有人嘲笑他虽然认识天上的星辰,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而我却极其赞赏泰勒斯如醉如痴、凝神专注的精神,因为唯有痴迷,方能成就大器。
的确,泰勒斯很了解天上的星
辰,当他掉到坑里,过路人将他拉出来时他对过路人所说的话并不是“谢谢”,而是“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
他对天象的准确推测,正是他痴迷观察,用志不分的结果。
假如他既望天空,又观脚下,一心二用,虽无掉进坑里的危险,却也未必能成为着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
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科研中有建树、有成就的人,除了他们的勤奋、毅力、创新等因素外,其共同点就是他们对事业的痴迷和执着。
据说,希腊国王让阿基米德判定王冠上的含银量,阿基米德认真钻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次洗澡时,从澡盆里
溢出来的水中得到启示,竟然忘记了穿衣服,赤裸裸、水淋淋地跑到家。
就这样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
牛顿痴迷钻研也流传下来许多类似把怀表当成鸡蛋煮的轶闻。
纵观伟人事业的成功,哪一个少得了探索之中的痴情?
古人云:性痴者其志凝。
这里的“痴”则是用心专一,用志不分的体现。
唯有用心专一,才有可能潜心钻研,钻到极处,才有可能获得成果;也唯有用志不分,才有可能坚持不懈,废寝忘食,水滴石穿。
所以,泰勒期“目中无坑”正是他“心中有星”的表现,正是他钻研中的可贵之处。
而许多功不成,名不就者,恰恰缺少这种潜心观星的痴迷精神,使他们失败的也往往是心性浮躁,用心不专的毛病。
还是大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只有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到坑里。
因为他们没有探索,没有钻研,也没有对事业的痴迷。
这样说来,泰勒斯观星掉到坑里非但不应嘲笑,而是值得学习的。
果真我们都具备了学业上的痴迷,又何愁不成学业,不成大器?
【范文短评】:
这篇范文的命题《痴迷方能成大器》,揭示着全文论述的观点,预示
着要谈论的主要内容是专心致志与成就事业的关系,而“方能”二字,又意在揭示“专心致志”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一个题目的拟订,就等于确定了论点和论述的主要内容。
在论述中作者首先论述了古今中外在学术上,在科研中有建树、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对事业的痴迷和执着;再就痴迷的意义来分析痴迷与成材的关系;最后以从反面指出没有痴迷也绝没有成就的结论来结束全文。
文章条理清楚,语言有力,紧紧抓住材料中“泰勒斯观星掉到坑里”的事例反复地、从不同的角度分
析论证,使文章不仅在使用论据上显得经济有力,还使文章在内容结构上显得紧凑集中,充分体现了以话题为论述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