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生物体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觉的。
3、草履虫是由一具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具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别断生长、生殖、衰老、死亡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本上从一具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定记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青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那个时期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普通少女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
13、怎么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问14、人的一生能够分为那几个时期?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世界上没有彻底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基本上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同”说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别在的能量知识点20、生命离别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要紧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要紧去向算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躯体热起来最常用的办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2020-2021学年下册《第4章 快乐足球—比例尺》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

2020-2021学年青岛六三制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快乐足球—比例尺》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2: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A.2B.16C.32D.642.将图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是()A.B.C.D.3.把一个正方形的各边按1:3缩小后,现在的图形和原来图形的面积比是()A.1:3B.3:1C.1:94.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长180米,宽60米,如果把它画成平面示意图,画在一张作业纸上,选用()比例尺比较合适。
A.1:200B.1:2000C.1:20000D.1:2000005.把一个直径5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A.20:1B.1:20C.2:1D.1:26.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A.1:4000000B.1:8000000C.1:120000007.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直角三角形地的三条边分别长10厘米、8厘米、6厘米,它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A.4800B.12000C.9600D.54008.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测得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5厘米,宽4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A.20平方米B.500平方米C.5000平方米D.500000平方米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若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为厘米.10.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郑州到开封的距离是15.6cm.郑州到开封的实际距离是km.一辆汽车在9时15分从郑州出发,以每小时65km的速度行驶,预计时分可以到达开封.1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长4.8cm.AB两地实际距离是km.12.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他却踏上了从广州到武汉的列车.在比例尺为1:6200000的地图上,量得广州与武汉的距离约为13.5厘米.你知道广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是千米.13.一幅地图上的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是2.5厘米,实际距离是千米.14.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把一个长5cm、宽4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17.小明在电脑上把一张长4厘米、宽3厘米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照片宽是9厘米,放大后的照片的长是厘米.18.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cm,将其按放大后边长是18cm.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一定比实际距离要短.(判断对错)20.在一幅地图上用5cm表示实际距离是5000m,这幅图的比例是1:10000.(判断对错)21.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的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度都要扩大到原来的2倍.(判断对错)22.一个梯形按1:3缩小,缩小后的图形将不再是梯形.(判断对错)23.一个零件长6mm,画在图纸上长是3d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0.(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4.三个好朋友在一个长8m、宽5m的长方形方框里玩游戏,下面是比例尺为1:200的平面图.乐乐站在距AB边1m且距AD边2m的位置上,阳阳站在距AB边2m且距BC边2m的位置上,亮亮站在距DC边1m且距AD边3m的位置上.请标出他们三人的位置.五.应用题(共7小题)25.把下面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平行四边形,那么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26.将一个半径是3cm的圆按3:1的比例放大,放大后圆的周长是原来圆的几倍?放大后圆的面积是原来圆的几倍?27.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9.6cm。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无处不在的能量》教案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3年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能量的转换》第三课时《无处不在的能量》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第三课时《无处不在的能量》。
主要旨在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发现更多能量间的转换,知道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让学生探究机械能、电能、热能的相互转换现象;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常见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知道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科学思维】: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说出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能用能量转换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会查阅、整理资料,获取能量及其转换的资料和信息。
【探究实践】: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善于倾听,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了解能量转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一种表现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说出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教师将为学生提供极大的自主探究、自主操作、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五、教法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问题,并且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充分的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做到了“玩中学”“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进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四单元 能量的转换 单元检测题2

第四单元能量的转换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16分)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由于运动而具有。
2. 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把电能转换成和。
3.冬天,搓手取暖是将转换成热能的过程。
4.拍桌子时,机械能转换成。
5.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4分)1.不流动的水是没有能量的。
2.核能的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不能用来发电。
( )3.激光具有能量,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 )4.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磁能转换成电能,可吸起钢铁。
()5. (东营期末真题)跳高时,向上跳是动能转换成势能,向下落是势能转换成动能。
( ) 6.荡秋千其实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 )7.如果自然界没有能量,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A.放在桌上的铅笔盒B.正在行驶的汽车C.地面上的桌子2.潮汐发电是利用()来发电的。
A,太阳能B.热能C.水的机械能3.关于能量转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能量可以转换成多种能量B.风力发电也属于能量的转换C.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会逐渐减少4.电灯能够把输人的电能转换成()。
A.光能和热能B.化学能和热能C.风能和光能5.下列过程,主要涉及势能转换成动能的是()。
A.骑自行车爬坡B.瀑布的水往下流C.足球在平地上滚动6.太阳能电池是把()转换成()。
A.光能B.电能C.热能7.如图,拉开一个小球,松手后你会观察到()。
A.四个小球都向右摆动B.右边两个小球都向右摆动C.只有最右边的小球向右摆动8.以下现象中,势能和动能增加的是()。
A.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C.上升得越来越快的火箭9.从根源上来说,我们身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A.太阳B.地球C.月球10.(德州期末真题)下列情景中,能量形式的转换不正确的是()。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所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人的一生》检测题一、填空题:1、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受精卵大约经过__________周就长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胎儿大约在妈妈的__________里呆大约__________个月,就准备瓜瓜落地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必然经历的连续过程。
5、人的一生可以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青春期属于__________。
6、10~20岁,身高和体重增长较快,这个年龄阶段被称为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遗传。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变异。
9、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0、__________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__________。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__________的重要观察工具。
11、荷兰生物学家__________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__________,并发现了微生物。
12、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__。
13、生物细胞的__________是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__________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其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异。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检测题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检测题第四单元检测题一:填空1、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2、在地球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3、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约是一天的时间。
4、昼夜变化是有()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呈现出()的变化。
5、白天人们的活动比较();早晨醒来,()、()会加快;傍晚,体温会比清晨升高约(),血压也从早上()升至();这是人类长期“()、()”形成的节律。
6、18世纪的植物学家(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而且同类植物在同一时间开花,从而编排出一个“()”。
7、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
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个节气。
9、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是发现,太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10、阳光直射的地区气温(),阳光斜射的地区气温()。
11、在一年四季中,白天的时间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在我国,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是(),最长的一天是()。
1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13、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才发亮。
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转。
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地球,有时部分()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14、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总是从()边开始,向()边移动,这说明遮挡的天体总是自()向()运行的。
15、月食时,总是月亮的()边先亏。
16、日食和月食是()、()、()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7、()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每时每刻都在以()方向围绕地球旋转。
18、月球温差很大,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以下。
19、月球上没有(),没有(),没有()。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2.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3. 下列哪种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A. 苔藓B. 蕨类C. 草本植物D. 珊瑚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纸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 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______。
2.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简述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4. 简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5. 简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家中种植了一盆植物,他应该如何照顾植物,使其茁壮成长?2. 小红想要节约用水,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 小刚家的空气质量较差,他应该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4. 小李想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土壤质量,他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检测?5. 小王想了解自己家附近的植被类型,他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调查?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

3.电风扇转动消耗了(),但转动时产生了()。
二、判断题
1.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或变化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
2.洗衣机需要电来产生动力,它需要的能量是电能。( )
3.同一种物体或场景只能产生一种能量。( )
4.照明主要用到光能,和其他能量无关。( )
学生把寻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类。
学生进行讨论、举例。
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意在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获得的信息,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以利于学生主动性、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小组交流要尊重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介绍出更多的关于能量存在的生活经验、信息资料。提示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工作时需要的能量进行归类,将具体的描述变成抽象地概括,进一步升华学生对能量的认识。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回顾本课所学,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环节五:课后拓展
教师活动
谈话:这节课我们研究了能量间转化,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能量转化的实例,留心观察,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
学生活动
课下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将探究延伸到课下,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5.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由不同能量共同完成的。( )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常用来发电的能量的是( )。
A.风能B.水能
C.光能D.声能
2.下列现象与电能无关的是( )。
A.自行车
B.电烤箱
C.超声波清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信息与生活
一、填空
1.数树木年轮的数量可以获得树木的()信息。
2.树木年轮的宽窄可以获得树木的()信息,宽表明()窄表明()。
3.树木年轮宽窄的突变,可以获得树木的(),变窄表明当时(),变宽表明当时()。
4.如果树木最初的年轮较宽,它给我们的信息是()。
5.通过光谱分析,还可以测出年轮中各年吸收重金属的含量。
这说明,树木年轮是环境污染的()。
6.实验观察表明:蚂蚁是靠()传递信息的,用()探路,通过()的方式告诉同伴哪里有事物的。
7. 实验观察表明:蜜蜂是通过()的方式向同伴传递蜜源信息的。
8.雄孔雀是通过()相雌孔雀传递信息的。
猩猩相同伴传递信息的方式很多,它们传递语言信息的方式是()。
9.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在计算机上所看到的英文名称是().
二、选择
1.通常,生长在北半球的树木年轮轮新偏向树木的() A 北侧 B 南侧
2.树木生长茂密的一面是()的部分 A 向阳 B 背阴
3.蚂蚁搬家蛇过道,预示着()A 雨要来临 B 地震要发生
4.年轮偏心向北,表明树木生长在()A 南半球 B 北半球
5.蚂蚁传递信息的器官是(),方式是()。
A 触角相触 B 触角
6.当蜜源离蜂巢距离较远时,蜜蜂到蜂巢跳()把信息告诉同伴。
当蜜源离蜂巢距离较近时,蜜蜂到蜂巢跳()把信息告诉同伴。
A “8”字舞 B 圆圈舞
7.下面说法更全面的是()A 昆虫的触角能传递触觉信息 B 昆虫的触角能传递嗅觉信息
C 昆虫的触角能传递触觉和嗅觉信息
8.第一代通讯网络的主要特征是() A 模拟语音 B 文本数据 C 多媒体数据
四、简答
1.蜜蜂的舞蹈模式中包含哪些向同伴传递的信息内容?
2.3G网络主要的通讯功能是什么?
3.人类信息传递发展经历了哪五个阶段?
4.英特网有哪两个显著特点?
5.人们上网的理由有哪些?
6.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历程有哪些?
7.举例说明“网络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