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法

合集下载

大学生英语教学法教案

大学生英语教学法教案

课程名称:英语教学法授课班级:英语专业大二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会设计和实施英语教学活动。

3. 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2.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 课堂管理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教学活动。

2. 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1. 课本、PPT、教学视频。

2. 教学活动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英语教学法?为什么学习英语教学法?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目标导向的教学原则- 互动性原则- 多元化原则2.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英语教学活动。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提问(5分钟)1. 老师提问上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课堂管理技巧:- 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PPT教学- 视频教学- 网络教学资源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包含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英语教学活动。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完整的英语教学方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对英语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总结Introduction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s a crucial asp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With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English as a medium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n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more relevant. Good teaching methods are crucial in ensuring that students learn English effectively.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some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used in universities to help students become proficien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1.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which involves student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with authentic linguistic content. TBLT encourages learners to use the language they are learning in a meaningful context.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students learn best when they are engaged in real-life problem-solving tasks.2.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is another widely used method in ELT, which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aims to develop learner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In CLT, language is taught in context, and learners are encouraged to use the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ve purposes. This approach promotes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where the focus is on the learner’s needs and interests.3.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is a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that combines language learning with the learning of academic content. In this method, students learn the language through the content they are studying. CBI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teachin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such as business, law, medicine, or engineering, where students need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their field of study.4.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GTM)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GTM) is a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that involves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hrough translation exercises. This method has been widely criticized for not promoting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owever, GTM is still used in some universities to teach written language skills.Conclusion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have evolved over time, w ith more emphasis on communication and learners’ needs.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are some of the methods that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universities to teach English effectively. While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are less effective, they are still used in some universities.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today need to be awar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methods to ensurethat they are using the latest teaching techniques to helptheir students learn the language effectively.。

大学英语教学法综述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法综述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并对不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综述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要尽快适应一种信息量大、任务性强、教学节奏快、教学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

1 国外研究现状对二十世纪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几种教学法,即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作一番概述,就其片面性和准确性进行客观分析,以深入探索和准确把握外语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对问题有个整体的把握。

1.1 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起源于十六世纪拉丁语教学法。

在交际法引进之前,一直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其主要特点为: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教学;充分利用和依靠母语。

反复进行母语和外语互译。

1.2 听说法听说法又称句型教学法。

它在我国外语教学法发展期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

听说法是以美国语言学上的结构主义为其语言学基础,以行为主义为其教育心理学基础,形成了外语学习中的s—r(stimulus-response) 即刺激—反应理论。

听说法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听说领先;反复操练,形成习惯;教学以句型为中心;尽量避免母语,重视培养学生外语思维习惯;尽量避免和消除学生的错误。

1.3 认知法认知法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外语教学。

认知法试图用认知—符号学习理论(cognition —code approach)来代替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认知法强调语法理论知识的重要,被认为是语法翻译法的现代形式。

大学----英语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法
Chomsky’s theory: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system: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other words
Hymes’s theory: there are “rules of use without which the rules of grammar would be useless”. Besides grammatical rules, language use is governed by rules of use, which ensure that the desired or intended functions are performed and the language used is appropriate to the context.
We can see that one language form may express a number of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nd on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can also be expressed by a variety of language forms.
Aims of the unit: How is language learned in classrooms different from
language used in real life? What i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CLT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at are the main features What i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How i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different from PPP? Are there imitations of CLT and TBL?

大学英语教案教学方法分析

大学英语教案教学方法分析

一、引言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案设计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案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二、教学方法分析1.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近年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教学理念。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真实、有趣的英语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优点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③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应用策略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英语任务;②注重任务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感知、理解、运用英语。

(1)优点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③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应用策略①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③注重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1)优点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2)应用策略①合理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具有互补性;②明确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③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4. 翻译教学法翻译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翻译练习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方法。

它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

(1)优点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③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应用策略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材料;②引导学生关注原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③鼓励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变革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就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途径进行探究和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如分组讨论、课件展示等。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之中进行学习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关于日常生活或者职场的话题,将学生置身于各种情境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和信心,更好地提高语言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学生交互操作而设计的教学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在线或者离线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交互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网络讨论、班级小组会议等交互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体验。

2、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从而形成更完善的思维体系。

3、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言交流和表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汇总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汇总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汇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能力。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汇总,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一、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际法是一种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强调真实语境的运用,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对话和交流。

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同时注重纠正学生的语法和发音错误。

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法侧重于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语言应用任务。

教师会给学生一项任务,要求他们使用英语完成。

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可以是真实的场景或情境,例如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或角色扮演。

这样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互动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课堂互动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来促进学习。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讲课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的角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回答和讨论。

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这种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多媒体教学法(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多媒体教学法借助现代技术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信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多媒体教学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并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进行英语学习的能力。

五、个性化教学法(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个性化教学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学习风格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手段。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法(最新)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法(最新)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法(最新)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方法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1.互动式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提问、讨论、对话等方式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5.文化导入: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语音训练:进行语音训练,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7.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天津大学英语音标教学方法天津大学英语音标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讲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口腔内部结构,让学生了解发音器官的构造和发音原理。

2.示范发音:教师亲自发音,让学生观察口型、舌位和发音动作,模仿发音。

3.讲解音标发音特点:教师介绍每个音标的发音特点,包括送气与否、清浊音、口型和舌位等。

4.练习发音: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练习,逐渐掌握每个音标的发音。

5.纠正发音:教师逐个检查学生的发音,纠正错误,强化正确发音。

6.练习拼读:教师提供单词和短语,让学生练习拼读,掌握音标的正确拼读方式。

7.互动教学: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巩固所学音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8.评估学习成果:教师定期进行口语测试或课堂表现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法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但是各有优缺点。

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的变
化和适应能力, 提出了根据不同学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建议。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位教师要把外语教好,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把
死的语言变成活的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外语教
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外语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都渴望在教法上开拓出
一条新路。

我认为从有法到无法再到新法是个飞跃和进步。

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化定法为新法,循法而不拘泥于法,寓法于无法之中,他的教学才能达到运法自如,炉火纯青的境界,才
能达到独具风格的阶段。

一、各种教学法的优缺点
其实, 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理由; 当然,也有它的缺点和不足,正是所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比如说, 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重视
语言知识灌输而轻篇章结构分析, 重视语法解释而轻体裁把握, 重句子翻译而轻交际能力
培养。

结果导致学生对篇章结构一窍不通, 对文体知识一无所知; 所学知识支离破碎, 毫
无联系; 形成了见树不见林的现象, 根语法分析和词汇解释, 而且还要分析作者谋篇布局
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 以及传授有关社会文化知识。

它不但注意语言形式, 而且还
十分重视语言功能。

强调社会环境对语义的影响,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篇教
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从单纯的词汇、句子中走出来, 从宏观角度分析
文章的内容、体裁、结构, 培养了学生对语篇的分析、综合和逻辑思考能力,这无疑是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一个可靠保证和主要手段。

而且在英文写作方面能够指导学
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技能, 它也是指导写作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此外,运用语篇
教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
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

但是, 它在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时, 还要围绕语篇的中心思想
来进行语法分析和词汇解释, 以及遣词造句的方法, 并且传授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和各种知识。

否则, 只是机械地讲授布局谋篇, 讲授文章的结构、中心句、写作方法、写作技巧, 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 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不知道如何运用。

二、四个学期, 运用不同的教学法
那么如何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仅仅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注重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体现要付出
辛勤的
劳动,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研究。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水平、学习
方法和学习兴趣等,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教材,以学生如何学为着眼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针对刚进校的一年级大学生, 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语法、词汇、翻译教学方法, 适当地
讲解一些新语法, 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旧的语法知识; 同时, 应大量讲解单词的构词法,帮助学生记住每一课的生词; 还要纠正那些发音不正确的学生的发音。

进入第二学期, 多数学生已经适应大学里的生活了, 上课之前要预习, 课后要复习。

而这时教大学英语的
老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技巧和写作技能的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
向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理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第三学期, 这时, 老师就要减少写作的讲解和训练,同时对语篇分析的力度也变小, 而注意讲解英语修辞的运用,让学生注意英语语言的优美, 注意英美等外国国家的文
化背景知识、风土人情习惯。

而学生将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一些篇章
分析的训练, 同时, 还要求学生课下准备一些谚语、笑话、幽默等等比较简单且又能激
发学生兴趣的英语材料到课堂上表演, 为以后的英语交际打下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
也逐渐改变,要从知识提供者转变成学习顾问。

但是, 教师不是旁观者,教师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他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既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又要适
时地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起到学习资源提供者的作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氛围。

进入第四学期, 可以说, 这是一个收获的时期, 一个各方面都日渐成熟、完美的时期。

这时候, 多数认真好学的学生都能够分析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 欣赏文章的语言优美, 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掌握了大部分的阅读技能, 能够用英语就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交流, 能够用英语写出一篇中心突出、条理清晰的短文来, 而他们也能顺利通过第四学期的四
级考试了, 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时候, 可以将课堂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 要
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我监控、学会自我评价, 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
学习策略。

如独立学习、语言意识、自我导学和自学。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
学习,使他们堂内堂外都能猎取丰富的英语知识。

这样, 即使进入三年级, 在没有外语老
师的教育指导下, 他们也能继续学习外语。

同时, 高校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能以
英语为工具阅读国外各类参考文献, 获取先进的科技信息并参与国际交流, 因此, 学生必
须培养自己的外语翻译能力。

而培养外语翻译能力要求学生调动其全部潜能, 包括语言能
力和非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语义、语篇知识等; 非语
言能力指背景知识、相关专业知识、逻辑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等。

在当前大学英语
教学当中, 非常重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各种版段落和句子, 要求学生口头翻译或课后
笔译。

而学生要翻译句子就得了解全文内容,
要熟悉所译句子的句法结构、句法逻辑, 把握词法语义、词语修辞及行文风格等等。

这样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生对篇章的
准确理解能力。

在口语教学当中, 采用翻译法引导学生说英文的方法, 当场就能检验语言的使用效果, 找出学生口语当中典型的中文式英语, 进行评讲, 当堂纠错, 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样的教学给予了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 锻炼了学生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是我对大学
外语教学的一孔之见。

当然, 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还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因为,
时代在变, 环境在变, 人也在变, 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不可能一成不变, 而应该跟着时代、环境、人的变化而变化。

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宗旨: 就是想方设法把大学英语教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