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及能力训练
科学七年级下第三章知识要点汇总

科学七年级下第三章知识要点汇总1.人的生命周期.2. 是个体发育的起点,种子中的是由它发育而来的。
3.青蛙的生命周期。
5.青蛙的变态发育:象青蛙那样,从到的发育过程中,在和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发育。
6.昆虫的变态发育有两种类型:(1)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螳螂、蜻蜓、蟋蟀、蝼蛄、臭虫):受精卵→幼虫(若虫)→成虫(2)完全变态发育(蚊、蝇、蝶、蜂、蛾、蟑螂):受精卵→幼虫(如孑孓、毛毛虫、蛆、蚕、菜青虫)→蛹→成虫(如蚊子、蝴蝶、苍蝇、蚕蛾、菜粉蝶)7.人体中的生殖细胞是和。
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等器官组成,其中是主要的性器官。
能分泌和产生。
10. 女性的生殖系统由、、、、等器官组成,其中是主要的性器官。
能分泌和产生。
11.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早期胚胎发育营养来自,胚胎着床后发育营养主要来自。
12.胚胎通过和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获得氧气和养料)。
13.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性发育、性成熟。
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的标志;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的标志。
14.第一性征是指,第二性征是指,男性的第二性征由分泌的来维持和激发。
女性的第二性征由分泌的来维持和激发。
激素直接进入血液而起作用。
15.男性的第二性征有,;女性的第二性征有。
16.通过和结合形成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的生殖方式,如昆虫类、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17.有性生殖按照胚胎发育方式可分为①胎生如;②卵生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③卵胎生如鲨、腹蛇。
20..有性生殖按照受精方式分①体外(水中)受精的有鱼类、两栖类。
②体内受精的有昆虫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1.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生物的无性生殖有①分裂生殖如细菌、变形虫、草履虫、衣藻、小球藻。
②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
③孢子生殖如蕨类、藻类、苔藓类植物。
④营养生殖:用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七年级下科学的第三章主要讲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这些知识点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的分类”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是地球上所有有机体的总称,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细胞组成: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元,也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新陈代谢:生物可以自行进行代谢作用,摄取营养物质并转化为能量和生物体的物质,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3.生长和繁殖:生物可以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生长和发育。
4.适应环境:生物可以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5.具有遗传信息:生物都有DNA作为遗传物质,这种遗传信息会随着繁殖被传递给下一代。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指所有生命体都具有的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是进行生物学分类的重要基础。
二、生物的分类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繁多,为了方便研究和认识,人们将生物按照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在于整理和描述生物的各种形态和特征,便于人们对生物的认识和研究。
生物分类依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多种方式,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基于生物的进化关系来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方法被称为“系统发生学”。
根据系统发生学的原则,生物可以分为以下七个分类阶层:1.界:最高一级,包括生物界所有生物。
2.门:界下一级,包括拥有大量共同特征的生物。
3.纲:门下一级,包括同一门的生物,共同具有一些特征。
4.目:纲下一级,包括相似的科。
5.科:目下一级,包括同一目的生物,已经能够得到进化上和形态上的证实。
6.属:科下一级,包括共同特征明显的生物。
7.种:属的下一级,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
例如,在界Animalia(动物界)下,门Chordata(脊索动物门)包括了我们熟知的禽鸟、鱼类、哺乳动物等,属于Mammalia(哺乳动物纲)的有老虎、狮子、鲸鱼、海豹等,而属于Hominidae (人科)的则只有人类一种,人类是Homo sapiens的学名。
七年级下第三章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下第三章科学知识点第三章主要讲述的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本章内容涉及到了生命存在的标准,生物如何获取养分,以及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吧。
一、生命的存在标准生命的存在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 细胞结构: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能自我繁殖:生物能够通过遗传信息在其后代中复制自己的基因。
3. 能够适应环境:生物在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过程中能发生进化。
4. 具有代谢活动:生物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从环境中获取养分。
二、生生不息的能量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需要不断获取能量。
不同种类的生物通过吸收光、摄取其他生物或者吸取矿物质来获取能量。
能量的转换使生物能够进行吸收、循环和消耗,这个过程被称为代谢。
三、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生命活动由许多基本过程组成,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过程:1. 供能-贮能:让生物能够存储和使用能量。
2. 摄取和运输养分: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摄取养分并将其运输至各个细胞。
3. 呼吸和呼出:生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和能量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其排出体外。
4. 排泄和呕吐:生物会将体内废物通过排泄或呕吐的方式排出体外。
四、生命活动的影响生命活动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养分:生物吸收和消耗养分,对环境中养分的需求程度不同。
2. 能量:生物的代谢和活动将消耗大量的能量,与环境中其他生物共同竞争。
3. 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存在着很多关系,包括捕食和被捕食、共生等等。
总结本章所讲述的知识点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和变化。
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生命排列,还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演变和生物世界的丰富潜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 运动和力 知识点复习(pdf版)

第三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点1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知识点2参照物(1)人们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然后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物体就是静止的。
研究机械运动时,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注: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②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究机械运动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加说明;若选取其他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则要作出说明。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因此,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
知识点3 机械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根据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可以将物体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变化,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4 速度(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大的物体运动得快②运动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①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②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③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常用单位有千米/时。
1米/秒=3.6千米/时知识点5 速度公式的应用(1)根据速度公式v=s/t可变形为s=vt、t=s/v,如果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可计算出第三个量。
第三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总结提纲

第三章复习提纲一、机械运动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
2、参照物: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3、说明: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4、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注意参照物)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曲线运动5、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按运动的路线分) 直线运动(按快慢是否变化分) 变速直线运动:快慢改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①比较相同的时间,运动物体通过的距离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6、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②比较相同的路程,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综合①②两点可以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最佳方法:比较速度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 ,13.9S ,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乙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7、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复习提纲)一、运动和能的形式1、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
2、能(能量)的形式主要有机械能(包括______和______)、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热能等。
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能;处于高处或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______能。
当物体运动和变化时,_______会发生转变。
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其特征是物体的__________随时间发生变化。
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_______)作为标准;选取的_______不同,判断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3、机械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分为_____运动和_____运动;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______直线运动和_____直线运动。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比较相同时间(或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短;②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或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多少。
通常采用第①种方法计算物体运动速度。
5、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路程用___字母表示,时间用___字母表示,速度用___字母表示。
公式(平均)速度(v)=__________s两个变形公式:①s=v t、②t=v一个重要的换算关系:1米/秒(m/s)=3.6千米/时(Km/h)练习:(1)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某地160千米处,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该地移动。
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将在该地登陆?(2)下雷雨时,如果我们看到闪电后2.5秒才听到雷声,则发生雷电的地方距离我们大约有多远?(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米/秒)(3)在一次爆破中,为了爆破安全,爆破员至少远离爆破点200米。
若炸药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爆破员跑离的速度是5米/秒,则爆破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跑到安全区?导火线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厘米?(4)小明站在一座山崖的前面大喊一声,经过3秒后,他听到了自己喊声的回声。
七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

七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中,第三章的知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章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来谈谈“植物的一生”。
种子是植物生命的起点,它包含了发育成新植株所需的一切物质。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萌发。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比如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
同时,种子内部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胚乳或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和转运,为幼苗的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随着种子的萌发,幼苗逐渐长大,植物的根、茎、叶也在不断发育。
根的作用可重要啦,它不仅能固定植物,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的结构从尖端往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茎主要起支持和运输的作用,通过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其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部位。
接下来,是“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
比如,被子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完成有性生殖。
而无性生殖则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很多种,像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
营养生殖常见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这些方法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中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们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并且繁殖速度较快。
再说说“动物的一生”。
动物的生殖方式也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之分,但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有性生殖来繁殖后代的。
比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就有多种类型,像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而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则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也有其特点,它们一般在水中产卵,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大多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本文档将介绍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1. 物质的存在形式
-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
气体三种形态。
-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排列紧密,分子运动较小。
- 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分子运动较大。
-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有较大的间隙,分子运
动很快。
2. 物质的变化
- 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改变其性质。
-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改变外部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而
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变化,如固体的溶解、液体的沸腾等。
-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新的物质,如燃烧、腐烂等。
3. 物质的纯净度
- 纯净物质是指组成物质的所有粒子都是同一种物质。
-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 纯净度是衡量物质中纯净物质的比例,可通过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来获得更高的纯净度。
4.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物质的分离是将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分开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过滤、蒸馏、浮选等。
- 物质的提纯是通过去除杂质,使物质更加纯净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结晶、沉淀等。
5. 物质的密度
-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符号为ρ,计量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 密度可以通过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得到。
- 密度越大,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小,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小。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及能力训练第三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1.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组成动物的生命周期。
2.动物的寿命。
动物经历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3.动物延续种族的方法。
包括人类、青蛙、蝗虫等动物,其延续种族的方法是生殖。
生殖使动物的种族不随个体的死亡而灭绝。
4.人类、青蛙、蝗虫等的生长发育过程。
(1)人类: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胚胎期一胎儿期一婴儿期一幼儿期一儿童期一青春期一中年期一老年期。
(2)青蛙: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
(3)蝗虫: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若虫一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成虫相似的幼虫。
(4)蝴蝶: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的起点。
精子与卵子结合生成的受精卵。
2.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场所:输卵管。
3.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的来源。
都是由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其中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睾丸也产生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卵巢也产生雌性激素)。
4.排卵。
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进入一侧的输卵管的过程。
5.妊娠期。
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
人类妊娠期约为280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4~7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8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6.分娩。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
分临产阵缩、生产和胞衣(将胎盘和其他囊膜推出子宫)三个阶段。
第三节走向成熟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共分四个时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期:包括幼儿前期(1—3岁)和学前期(3~6或7岁)。
儿童期:又叫小学年龄期,约6或7~11或12岁。
青春期:约10~20岁。
2.青春期。
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1)主要特征: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男遗精,女月经。
3.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1)第一性征:男女在生殖器官上的差异。
(2)第二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表现出的性别上的差异(进入青春期后出现,由性激素调节控制)。
①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嗓音变粗,肩宽骨盆窄,长出腋毛和阴毛。
②女性:乳房隆起,皮下脂肪较多,嗓音变尖,肩窄骨盆宽,长出腋毛和阴毛。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1.动物的两种主要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个体。
(2)无性生殖:不需两性生殖细胞,母体能够直接产生新个体。
2.动物有性生殖的受精类型和胚胎发育方式。
(1)受精类型:体外受精;体内受精。
(2)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
3.动物无性生殖的类型。
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4.人的衰老。
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1)衰老表现:视力衰退,心跳减慢,听力减退,反应变慢,体力下降,呼吸增重,肌肉萎缩干瘪,骨骼退化等。
(2)延缓衰老的方法: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锻炼,合理饮食与营养等。
5.人的死亡。
(1)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
(2)标志:大脑停止活动(脑死亡)。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
(1)种子结构:种皮、胚(含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胚乳(某些种子在形成过程中消失)。
(2)种子分类:依据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或无胚乳种子;依据子叶数目可分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种子。
(3)种子萌发:①条件:外部条件:充足的水和氧气、适宜的温度。
内在条件:饱满的活种子,完整胚,去休眠。
②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的变化: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芽。
未发育的茎叶或花称为芽。
(1)芽的分类:依据将来发育成的结构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依据着生部位可分为顶芽和侧芽(腋芽)。
(2)叶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幼叶的雏形)、幼芽(幼叶)、芽轴、芽原基(芽的雏形)。
(3)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关系:顶芽在生长上占有优势,顶芽的存在抑制侧芽的生长(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从顶芽开始,沿茎下行而逐渐减小,终至全部消失,两侧枝也随着顶端优势的逐渐消失而次第发展起来。
侧枝上的顶芽也存在着对侧枝上侧芽的优势。
切去顶芽,侧芽不受抑制,于是侧芽就发展起来了。
3.花、果实、种子的关系。
(1)花的结构: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构成。
花的主要结构:雌蕊和雄蕊,它们分别产生卵细胞和精子。
(2)传粉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4.植物的生命周期。
种子萌发一幼苗生长发育一成株开花结果一死亡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植物的有性生殖。
(1)开花:萼片花瓣张开,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的过程。
(2)传粉。
①定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
②类型:自花传粉(接受同一朵花的花粉),异花传粉。
③异花传粉:按媒介(风、昆虫、水等)的不同可将花分类:虫媒花:花冠芳香鲜艳(香气比颜色对昆虫有更大吸引力)、甘甜花蜜。
风媒花:花被小或退化,无香味和蜜腺;花粉多轻而干燥,柱头呈羽毛状或具分叉。
(3)双受精:两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
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现象。
2.植物的无性生殖。
(1)类型:孢子繁殖、营养繁殖、组织培养。
(2)营养繁殖:①定义: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
②举例:马铃薯块茎、番薯块根、秋海棠的叶等。
③优点:可保持优良性状且繁殖快。
④常用方法: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三张知识能力训练1.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受精作用的方式不同 B.个体发育的起点不同C.胚胎发育的场所不同 D.胚后发育的方式不同2.生物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 B.有性生殖 C.无性生殖 D.出芽生殖3.计划生育中,被结扎了输精管或输卵管的男子或女子将…………………………( ) A.仍具有生殖能力并维持第二性征 B.失去生殖能力,但能维持第二性征c.具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 D.失去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失4.通常人类参与受精时排出的精子数、卵细胞数和形成的受精卵数分别是 ( )(A)1个,1个,1个 (B)2个,1个,1个(C)1个,许多个,1个 (D)许多个,1个,1个5.下列哪一项与发育形成种子结构无关 ( )(A)子房壁 (B)珠被 (C)受精卵 (D)受精极核6.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出现第一性征 B.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较快C.男子开始出现遗精 D.女子开始出现月经7.下列各种生理变化中,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 A.女性骨盆变得宽大 B.男性长出胡须C.生殖器官发育 D.男性声调变低沉8.在治感冒药“泰诺”的注意事项中:孕妇及哺乳妇女服用应遵医嘱。
说明 ( ) (A)此药怀孕妇女绝对不能服用 (B)此药孕妇及哺乳妇女随时可服用(C)此药对胎儿或婴儿没有影响 (D)此药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副作用9.在青春期,人体日常摄取的食物量往往比成年人大的原因是( ).A.体力消耗很大 B.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C.新陈代谢旺盛 D.异化作用强于同化作用10.某孕妇到医院做B超检查,发现脐带有缠绕现象,脐带对胎儿的发育作用是( ) (A)与母亲的血管相连 (B)运输氧气、营养和排出废物(C)没什么用,胎儿出生时会剪断 (D)与胎盘相连11.死亡的标志是………………………………………………………………………() A.心脏停止跳动 B.呼吸停止 c.大脑停止活动 D.没有反应12.春暖花开,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脚上裹着厚厚的花粉。
蜜蜂的行为,有助于植物的……………………………………………………………………………… ( )A.受精 B.种子发芽 C.传粉 D.开花13,苹果中种子的数量较多,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 A.花托 B.花柱 C.胚珠 D.子房14.下列生殖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一……….………( ) A.分裂生殖 B.卵生生殖、 C.孢子生殖 D.营养生殖15.小莉同学为了研究水分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A.都应放在向阳光处 B.都应当浇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是00C D.都应不浇水16.被子植物繁殖的主要方式是………………………………………………………f )A.营养生殖 B.出芽生殖 C.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17.在自然状态下,异花传粉的动力主要来自………………………………………( ) A.昆虫、风力和人力 B.昆虫和人力 C.昆虫和风力 D.风力和人力18.一种水生植物,会在夜晚时在水面_上开_出白色大花:其香_味浓郁,那么此植物传粉方式是靠 ( )(A)风 (B)动物 (C)水 (D)人工19.新植物体的茎和叶是由种子胚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20.在嫁接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将……………………………………………………f )A.木质部接上 B.形成层接紧 c.韧皮部接紧 D.树皮接在一起21.①马铃薯块茎繁殖②草莓匍匐茎的繁殖③落地生根的种子繁殖④洋葱鳞茎的繁殖⑤枇杷种子的繁殖。
以上生殖现象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般不会得乙型肝炎,是因为 ( )(A)没有接触到病源 (B)乙肝病毒不会传染给婴儿(c)婴儿很健康 (D)食用了母乳中的抗病物质23.海龟在繁殖季节会游到岸上产卵,小海龟出生之前的胚胎发育中的营养来自 ( ) (A)母体 (B)子宫 (C)胎盘和脐带 (D)卵黄24.蝗虫、乌龟、金鱼和家兔四种动物中生殖和发育方式最高等的是家兔。
下列关于家兔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卵生、体外受精 B.胎生、体内受精c.卵胎生、体内受精 D.胎生、体外.罟精25.想要让一棵桃树上结出几种不同形状和口味的桃子,应采取的方法是 ( ) A.扦插 B.异花传粉 C.嫁接 D.自花传粉26.在豌豆开花前,用纸袋套住花蕾,不让它接受外来花粉。
最终也能结果生出种子,原因是 ( )A.豌豆不需要传粉就能结果 B豌豆不经过受精就能结果C.豌豆属于自花传粉的植物 D.豌豆生长过程中光照营养充足27.我们所食用的大米主要是( )A.水稻种子的胚 B.水稻种子的胚芽 C.水稻种子的子叶 D.水稻种子的胚乳28.在温州地区,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柑橘等,在开花时节,常因遭遇连续降雨而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