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第二版1(古希腊自然哲学).pdf
西方哲学史

2、理论的相对性
“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3、感觉主义
4、否定神意论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 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 人生是短促的。”
第六节 德谟克利特哲学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年)出生于色雷斯 地区的阿布德拉城,与普罗泰戈拉斯是同乡。曾 游历埃及、波斯、巴比伦、印度等地,知识渊博, 一生著书52种,是希腊史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 人物。
学生:苏பைடு நூலகம்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 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 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三、影像说
“每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
过空气的作用而在我们眼睛里压下印记,从而形成 感觉和思想。” 这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首次表达。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顶峰。
第二章 古希腊哲学(下)
第一节 苏格拉底哲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 一,对西方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道德圣贤。生于雅典, 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一生最热爱的事情就 是进行哲学思考。他身材矮小,头颅硕大,鼻子扁平, 嘴唇肥厚,眼睛凸出,面目丑陋,性格怪异,不修边 幅,四季光脚,披着一件旧大衣在广场上与人辩论。
(三)理想国 1、怎样建立理想国 2、理想国的社会秩序(分位制) 统治者(理性)(智慧)(金) 保卫者(意志)(勇敢)(银) 劳动者(欲望)(节制)(铜) 3、理想国的社会生活(共妻共子制)
西方哲学史(个人整理版).pdf

西方哲学史(个人整理版)
1.柏拉图
①相论
⑴两个世界的划分:相和可感事物
柏拉图认为,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如赫拉
克利特所说的那样变动不居、因人而异的,因此都是不
真实的;真正存在的东西应该是永恒的、不动不变的(如巴门尼德所主张的存在)。
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苏格拉底所主张的普遍性定义(将柏拉图的理念等同于苏格拉底
所说的普遍性定义是复旦版哲学史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这种普遍性定义不单单局限于伦理道德,也不只是内在
于心灵之中,而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
柏拉图把这种普遍性定义称为“相”(希腊文idea和eidos,有“理念”和“型相”等译法,赵认为“理念”
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
真相。
两种译名是互补的。
其主要的特点是普遍性和分
离性,复旦认为这里的“相”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而独立存在的,“理念”具有较强的主观意味,这与柏拉图的原意不符,故用“相”)。
因此,在柏拉图这里,相构成了一个客观的独立存在的
领域或者说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而我们的感官所接
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这两个世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5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一、填空题1.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______,他提出______是万物的本原。
【答案】泰勒斯;水2.阿那克西曼德称万物的本原为______。
【答案】无定3.______是第一个使用哲学的人,他认为哲学的首要对象是______。
【答案】毕达哥拉斯;数4.巴门尼德的两条道路指______和______。
【答案】真理之路;意见之路5.“元素”这一概念的原意是______。
【答案】字母6.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他还提出______和______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答案】土;气;火;水;爱;恨7.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元素是______,除此之外,他还设定了一个能动性的本原:______。
【答案】种子;心灵8.原子论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原子;虚空二、名词解释1.本原答:本原是自然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它的本意是“原初”“本原”。
这一概念由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他使“本原”概念具有了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意味。
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
本原有两层意思:构成事物的基质;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
2.阿那克西美尼的转化生成观答:阿那克西美尼的转化生成观认为由于冷、热相互消长,气随着凝聚和稀散的运动而分别转化为火、水、土以及宇宙万物。
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气综合了水和“无定形”的特点,气具有冷、热两种对立性质及与之相应的凝聚与稀散两种相反运动,因而可转化为具有其他性质的物质。
当气稀散时,便生成火;当气凝聚时,便产生风,风再凝聚成云,再凝聚变成水,更高程度的凝聚生成大地,最密集程度时变成石头。
可见,冷和热的对立是生成的最有力因素。
3.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答: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其关于万物运动的变化法则的哲学观点。
罗素西方哲学史pdf

罗素西方哲学史pdf
1.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是指关于西方哲学家们的思想和理论、以及与西方哲学有关的文化发展的史学研究。
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自古希腊开始,许多著名的西方哲学家都给西方哲学史留下了宝贵的贡献。
最早的西方哲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亚历山大等古希腊哲学家都给西方哲学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对西方哲学史的影响仍然在当今不断发挥着作用,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重视。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为西方哲学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哲学史的研究上非常重视西方哲学的原始出发点,这也是他的著作《西方哲学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的核心。
罗素的著作《西方哲学史》考察了古巴克、里斯提亚、萨特、海德格尔、马尔库塞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比较了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了他们的思想和贡献,把西方哲学史进行了不同时期的系统性研究,使得英国有了一部宏观可视的西方哲学史。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读本之一,它不仅对英国的哲学历史具有科学的价值,而且也受到了国外学者的普遍肯定。
无论在思想内涵或影响力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都无可比拟,它为西方哲学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价值,以及浓郁的哲学文化内涵,是当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史著作。
西方哲学史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所谓“古典时期”是相对于公元前8至 6世纪的上古时期而言的,大体上指公元 前5世纪到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 以前的100多年,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 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 的鼎盛时期。
与早期希腊哲学相比,古典时期的 希腊哲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首先、从地域来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主要是 雅典哲学。 其次、从内容上看,希腊哲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革。 最后、从方法上看,这一时期的希腊哲学以逻辑 论证为主要手段,早期自然哲学那种直陈宣称式 的方法被日益严密的逻辑推理所取代。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由智者派的大师们开其先河, 因苏格拉底而确定方向并由此而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其后由柏拉图建立体系从而使之发扬光大, 而亚里士多德则在批判的基础上集之大成,写下 了最为辉煌的一页。
苏格拉底的遭遇就是这样的遭遇,并 不是个人的浪漫的遭遇,而是雅典的悲剧、 希腊的悲剧。在此,有两种合法的力量: 一是神圣的法律和传统的宗教习俗,二是 理性、真理和已经觉醒的内在的自我意识。
苏格拉底以他的死捍 卫了他的原则,同时也通 过他的死使这一原则具有 了普遍性。 他最后说:“我去 死,你们活着,谁的去路 好,唯有神知道”。 既体现了哲学家追求 智慧、勇毅、正义等终极 道义精神,又体现一个普 通雅典公民对法律的神圣 性的尊重。
据说苏格拉底生得很丑,但是死得很美。他被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判处 了死刑,大义凛然,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美谈,亦造就了西方哲学史乃 至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
1、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之死是人类史上一桩重大的事件。 罪状有二: (1)慢神,即不信国家提倡的神而倡新神; (2)诱惑败坏青年。
(三)社会生成论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梳理上岸考生整理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知识点整理第一编古希腊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一节伊奥尼亚哲学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
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也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毕达哥拉斯的“数”、泰勒斯的“水”等都可以称为“始基”。
(1)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可能观察到万物都要靠水分来滋养,也可能受到了古代神话的影响);万物有灵论:认为灵魂是一种具有活动能力的东西。
(涉及到万物本原问题和自然之运动变化的原因问题)(2)阿那克西曼德:认为生成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意即无限定、无定形或无规定的意思,但他没有说出无定的本原是什么;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两种对立的力量,“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为生成,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为消亡,生成和消亡构成事物的运动。
(3)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无定的本原是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生成,气蒸发生成火,凝聚则依次为风、云、水、土、石,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切。
深远影响:他们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抛弃了神创世界的传统观念,坚持用自然本身的东西来说明自然万物的生成和存在,并且试图在千差万别的现象中寻求万物统一的本原,以期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从而宣告了哲学的诞生。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①关于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明确宣称:“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
”火是世界的本原,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火。
②赫拉克利特一方面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以“活火”为象征,说明自然万物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真正不变的东西恰恰是“变”本身;另一方面他认为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这个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就是逻各斯。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第一编古希腊哲学第一章早期自然哲学从本原的数目是一还是多,是不变还是变化的角度看,早期自然哲学可以分为:1。
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柯利特)。
2。
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3。
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4。
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一。
米利都派(一)泰勒斯1。
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2。
人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
(二)阿那克西曼德1。
人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2。
人为万物的生成是“无定”的分化,万物的消亡则是万物复归于“无定”3。
人唯一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他把这叫做“补偿原则‘,这也意味着他第一次明确的表达了运动的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三)阿那克西美尼1。
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2。
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万物就是根据这两种运动由气转化而成。
二。
赫拉克利特(一)火本原说1。
从外在形态看,火是世界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2。
从内在形态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不变的原则。
(二)逻各斯学说1。
逻各斯的含义: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
2。
认为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三)生成辩证法1。
向对立面转化的关系。
2。
对立和谐的关系。
3。
对立也是统一的关系。
三。
毕达哥拉斯学派(一)数本原说1。
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是数得规定性。
2。
认为数字选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
(二)灵魂观念1。
灵魂不朽2。
最好的和谐。
净化心灵的手段是音乐和数学。
四。
爱利亚派(一)克塞诺芬尼1。
主张”一身论“,反对多神论。
2。
”神“是唯一的,绝对的,普遍的和不变的。
3。
”神“这能靠抽象思维才能领会和把握。
(二)巴门尼德1。
提出”是者“(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它最具对世界的概括性和统一性。
2。
认为对”是者“的认识有如下的两点是重要的:(1)"所有的东西不能不是”,“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2)“能够被说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
西方哲学史全面笔记

第一编:古希腊哲学(一)自然哲学时期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万物种子本性潮湿,希腊神话海神创世说。
(用物质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恩格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的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具有某种固定形式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在水里去寻找。
”)万物充满着神灵。
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
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
神灵——非精神实体。
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东西,原始“物活论”。
阿那克斯曼德本原是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无限者。
有限者不能成为本原,因为有生有灭。
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
宇宙起源说:本原永恒运动,分立出对立物,冷热湿干形成漩涡运动,火水云雾,日月星辰。
生物起源说:生物从湿元素中产生,人从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
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始基。
万物由气的稀薄或凝聚所致。
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三者评价:恩格斯:“关于所有这些人,亚里士多德说得很正确:他们没有说明运动的起源。
”赫拉克利特:万物的始基是火。
火的创造就是它的毁灭,而它的毁灭就是它的创造的表现。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逻各斯: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
这就是“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将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逻各斯不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原则,也是人摒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世界规律。
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运动绝对,但不否认相对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古代----近代)
第一篇:古希腊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第三章:晚期希腊罗马哲学
第二篇:中世纪哲学•第一章:教父哲学
•第二章:经院哲学
第三篇:近代哲学
•第一章: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第二章:英国经验主义•第三章:欧洲大陆唯理主义•第四章:十八世纪法国哲学•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哲学史阅读文献:
•北大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1-2)•梯利:《西方哲学史》(1-2)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1-2)
•罗素:《西方哲学史》(1-2)
导论
一哲学与西方哲学史
•(一)哲学与西方哲学•(二)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
胡适(1891--1962)
•西方为科学的文化
•印度为宗教的文化
•中国为道德的文化
梁漱溟(1893--1988)
•西方为前进的文化
•印度为后退的文化
•中国为中庸的文化
冯友兰(1895--1990)
•中西之分,古今之异。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张载(1020--1077)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
首先兴起于西欧,而
不是首先兴起于古代
实用科技更发达的东
方(中国)?
二
李约瑟难题
(1900--1995)
李约瑟的解答•中国有完备的“封建官僚制度”
杨振宁的解答
《〈易经〉对中华文化的
影响》(2004年月3日
人民大会堂)
• 1 中国传统里面无推
演式的思维方法。
• 2 天人合一的观念。
(1922-- )
三为什么近代民主首先在西方出现?
•(一)古代民主与近代民主
•(二)希腊民主与中国民本
伯里克利
•公元前431年冬,伯里
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
典礼上发表了著名演
说:
古代希腊民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
”
• ----《孟子·尽心下》(BC372---BC289)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水
则覆舟。
”
•----《荀子·王制》BC298----BC238
四“五四”时期的“赛先生”与“德先生”
•(一)“赛先生”(Science)
Democracy)
•(二)“德先生” ( (Democracy)
第一篇: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古罗马)
阅读文献
•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
•陈康:《论希腊哲学》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1-3)•杨适:《哲学的童年》
第一章:古希腊自然哲学(希腊神话----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一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一)地理背景
(二)社会背景
• 1 由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转化:•城邦的出现(Acropolis → Polis)
帕特侬神殿
智慧女神雅典娜
(作者:菲狄亚斯)
• 2 阶级分化
•(1)奴隶主阶级
• A 氏族贵族奴隶主• B 工商业奴隶主•(2)平民阶级
•(3)奴隶阶级
(三)文化背景• 1 希腊神话(神话世界观)•(1)从多神崇拜到一神教
A 荷马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安格尔:《荷马
赞礼》
B赫西俄德
•《神谱》
•将诸神排序,神的序
列即宇宙生成的过程
一神论的宇宙生成图式:
•图式 1:
•开俄斯(Chaos)→地神该亚(Earth)、
•爱神厄罗斯(Eros)、
•黑暗之神厄瑞玻斯、
•光明之神埃特耳(太空)等;
•图式 2:
•该亚→天神乌兰诺斯(Heaven)、•山神纽墨菲、
•海神蓬托斯;
•图式 3:
•该亚和乌兰诺斯→海洋之神俄刻阿诺斯、•瑞亚、
•时间之神克洛诺斯等;
•图式 4:
•克洛诺斯与瑞亚→宙斯、•赫拉、•波塞冬。
宙斯
从多神到一神:思维方式的转换
•从多神找出一神,就是把它看作其他神的•根据,也是一切自然物的根据,是最初因;•这种演化图式以人类的生殖力比喻自然的•生成,用想象说明宇宙生成的时间顺序,•牵强附会,没有指出自然界的内在关系。
(2)希腊神话特征
• A 以想象的形象(神)说明自然•与社会现象
• B 神人同形同性(自然、神、人•兽混同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