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089

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含原著选读)1

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学分:4

学时:68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哲学1年级

编写人:赵俊青审稿人:张小燕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它是修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科技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和宗教哲学等部门哲学的基础,同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哲学史的基础,还为中国哲学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属性是哲学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是整个哲学学习的基础,主要为哲学本科生提供必要的哲学史知识,哲学修养和思维训练,奠定其理解和思考哲学问题的能力,打下学习哲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形成对现实问题的初步判断力。

2基本要求:

(1)了解哲学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教父哲学的主要派别、人物、著作、概念、命题和论证等。

(2)理解哲学史的逻辑关联、线索和几次重大转折:希腊哲学的产生;希腊哲学的拉丁化;希腊哲学向基督教的转化等。

(3)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伦理学与价值论和历史观与文化观等。

(3)领会哲学问题的根源与性质:哲学对人类知识的奠基;哲学对文明基础的批判;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问题是哲学家的基本概念、命题和论证;

2难点问题是哲学家所要解决的哲学问题及其深层意义;

3重点和难点章节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等。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在先课程:哲学概论;

2是以下课程基础:逻辑哲学;科技哲学;道德哲学;美学;宗教哲学等。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05年第一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一版。

2国内教材参考书:

(1)《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全增嘏主编,上海人民,1983年第一版;

(2)《欧洲哲学通史(上下册)》,冒从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3)《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国外教材参考书:

(1)《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一版;

(2)《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著,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3)《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考》威廉·魏施德著,华夏出版社,2000版;

(4)《西方哲学史》斯通普夫著,中华书局,2005第一版。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西方哲学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学习西方哲学的意义;

2掌握学习的原则与方法;

3明确内容与目标。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理解西方哲学的重要性和掌握学习西方哲学的方法;

2难点是领会真正的哲学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哲学与西方哲学

一哲学课、哲学理论和哲学问题

二学习西方哲学的必要性

(一)西方哲学与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

(二)西方哲学与现代知识体系

(三)西方哲学与现代社会

(四)西方哲学与现代人生

第二节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学习原则与方法

二西方哲学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二)具体要求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按以下设问组织教学,

1为什么学习西方哲学?

2如何学习哲学?

3学什么?

4达到何种要求?

思考题:

1你思考过哪些哲学问题?

2学习西方哲学有何重要意义?

3如何才能学好西方哲学?

第二章希腊世界与希腊哲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希腊哲学问题提出的各种条件;

2了解希腊哲学的主要对象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

1 希腊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资源:神话对希腊人的意义;

2 希腊人的生活和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希腊罗马文明史分期与哲学史分期

一希腊罗马文明史分期

(一)史前时期

1人类产生

2石器时代

3青铜时代

(二)希腊民族

1荷马时代

2形成时期

3古典时期

(三)异族统治

1希腊化时代

2罗马帝国

二希腊语世界的历史分期

三哲学史分期

四轴心时代(BC800-200)

第二节希腊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资源:神话对希腊人的意义

一资料: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工作和日子》;希腊悲剧二反思进程

三思想体系

(一)神的谱系

(二)造人神话与神人关系

(三)人的谱系

(四)早期文明的反思

四神话与哲学

第三节希腊人的生活和问题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三种类型文明

1游牧(草原)文明

2农耕(平原)文明

3商业(海洋)文明

(二)地理条件及其具体影响

1自然地理条件

2具体影响

二城邦作为希腊人的生存方式

(一)地点和时间的界定

1 雅典城邦

2 两次战争

(二)城邦生活与哲学

1生活方式

2言说与哲学

三希腊人的苦恼和问题

(一)问题及其原始形态:安提戈涅的故事

(二)黑格尔的分析

第四节希腊哲学的对象、方法和材料

一希腊哲学的对象

(一)自然哲学

1“自然”概念

2“宇宙”概念

(二)理智(灵魂)

1奴斯(mind)

2灵魂(soul)

3普纽玛(spirit)

(三)实践(do,act)

二希腊哲学方法

(一)诧异:surprise

(二)静观,看的优先性:理念(idea)概念

(三)言说与哲学

1逻各斯(logos)

2辩证法(对话与讨论)

三希腊哲学的材料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按以下问题组织教学,

一希腊罗马文明历史分期与哲学史分期

二希腊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资源:神话对希腊人的意义三希腊人生活和问题

四希腊哲学的对象和方法及材料

思考题:

1希腊神话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2希腊哲学与自然地理条件及其生活方式的关系是什么?

3希腊哲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希腊哲学的奠基:从世界本原学说到本体论的开创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从世界本原学说到本体论的开创的逻辑进程。

重点和难点:

1本原学说的提出;

2本原学说的终结;

3本体论的提出。

主要内容:

第一节本原学说的开创

一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

(一)泰勒斯的五个身份

(二)哲学命题及其解释:水是万物本原

1 何谓本原

2 为什么水是本原

3 为什么是哲学命题

4 为什么追问本原

二阿那克西曼德

(一)生平

(二)哲学命题及解释

1无限者:阿派朗(apeiron)

2为什么是本原

3命运与必然性

4海德格尔的解释

三阿那克西美尼

第二节新的努力:毕达哥拉斯

一毕达哥拉斯及其盟会

二灵魂学说

(一)灵魂不朽

1主要观点

2意义

(二)灵魂的教化

1医学

2音乐

3数学

(三)灵魂观念的渊源与传播

1渊源:奥尔弗斯教派

2传播

三数学与哲学

(一)数是万物本原

1万物与数相似

2数与万物生成

(二)天体和谐

1音乐的本质

2宇宙的本质

3科斯摩斯(cosmos)

(三)对立是本原

1一与多

2有限与无限

第三节世界本原学说的终结:赫拉克利特一生平著述

二思想起点

(一)人生的幸福

(二)幸福与智慧

(三)智慧与灵魂

1灵魂与身体

2感性和理性

三哲学命题

(一)火是本原

1分寸尺度

2黄金与尺度

(二)万物皆流

1火与水

2本原论的终结

(三)逻各斯

1逻各斯与言说

2逻各斯与道

(四)辩证法的奠基

1凡物有两面

2相反者相承(统一和谐和转化)

3对立面的斗争

四学说意义

第四节本体论的奠基:巴门尼德

一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

(一)神话批评

(二)理神论

二巴门尼德

(一)两个道路:真理与意见

1一个比喻

2两条道路

3二者关系

(二)两个途径:

1两个途径

2逻辑的两个规律

(三)两个对象:

1存在

2非存在

(四)存在概念的地位作用

1本原论到本体论

2本体论的变革

(五)思想、存在与真理

1思想

2思想与语言

3思想与真理

4存在与真理

三芝诺:

(一)否定运动的论证

(二)否定多的论证

四麦里梭:向结构自然观的过渡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按本原的追溯到现实的态度(本体论开创)的逻辑线索组织教学。

思考题:

1为什么水是本原?

2火是本原包含哪些重要哲学思想?

3数是本原思想的提出、内容和意义?

4存在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第四章希腊学的繁荣:原子论哲学、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原子论哲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2理解智者派的兴起与哲学问题的转变;

3分析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体系性。

重点和难点:

1元素思想;

2原因概念;

3认识问题的提出;

4人是万物的尺度;

5苏格拉底的思想体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元素论哲学

一万物的构成元素:四根、种子到原子

(一)万物构成

1四根说

2种子说

3原子论

(二)元素概念与西方科学的关系

1本原与元素

2元素与科学

二对运动原因的最初解释

(一)运动原因的解释

1爱恨说

2奴斯说

3自动说

(二)原因解释的意义

1亚里士多德对原因的解释

2现代自然科学“力”的概念

3因果观念与近代思维的准则

三从自然哲学向社会哲学转变的进程

(一)认识问题的提出

1流射说

2阿那克萨戈拉的理论

3影像论

(二)从自然哲学向社会哲学转变的进程1为什么提出认识问题

2认识论问题提出的意义

第二节自然哲学到社会哲学的转向

一智者学派

(一)智者总论

1智者的含义

2起源

(二)主要代表

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尺度

2高尔吉亚

(三)智者的影响和后果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3最终结果

二苏格拉底:智者运动中的反对派(一)其人其事:

1资料

2时代背景

3生平事故

4苏格拉底的审判

(二)苏格拉底主要思想

1神学目的论

2美德即知识

3认识你自己

4归纳推理与普遍定义

三小苏格拉底学派

(一)麦加拉

(二)昔勒尼

(三)昔尼克(犬儒学派)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按以下两条逻辑线索组织教学,

1 元素论哲学解决的问题:多和一的问题;变和不变的问题;

2 自然哲学到社会哲学的转向。

思考题:

1原子论与柏拉图哲学体系的对立?

2认识论与近代哲学原则的关系?

3分析苏格拉底之死。

4苏格拉底哲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第五章希腊哲学的鼎盛:柏拉图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柏拉图的哲学问题、思想体系及其历史现实意义。

重点和难点:

1理念论

2灵魂学说

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平著述

(一)生平

(二)柏拉图时代的主题

(三)著述

第二节辩证法和理念论

一辩证法dialectic

(一)词源及解释

1词源

2思想来源

(二)柏拉图辩证法的规定性

1问答的技术

2获得定义的方法

3辩证法的对象

4辩证法的对立面:比喻、神话和直觉体验

二理念论(相论theory of ideas/forms)

(一)词源和理论来源

1词源

2理论来源

3基本规定

(二)三个比喻(《理想国》)

1由感官世界探索理念世界:日喻

2何以肯定理念世界的存在:线喻

3人在两个世界中的位置:洞喻

(三)理念论的三个问题

1早期问题(理念和事物的关系):分有说;模仿说

2后期问题(理念之间的关系):通种论;两分法

3人和理念的关系:回忆说;习死术

(四)理念论的三重性质:本体论、目的论和逻辑学

1理念论的逻辑性质

2本体论:自然观宇宙生成论(神创说)

3目的论:为知识、伦理和政治奠基

第三节人是什么:柏拉图的人学,伦理学和国家学说

一“人”的观念与灵魂学说

1中文观念

2灵魂到意识和自我意识

3人与主体

二柏拉图的灵魂学说(肉体和灵魂)

1思想渊源

2肉体和灵魂和分离:《斐多篇》中的灵魂学说

3灵魂不死的根据

4灵魂的组成和教化:灵魂的比喻(《理想国》和《会饮篇》)5灵魂与爱

三伦理学(价值理论)和国家学说

1价值论

2理想的国家与现实的国家:《理想国》;《法律篇》。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按柏拉图思想的两个重要方面组织教学,

1 辩证法和理念论

2 人是什么:柏拉图的人学,伦理学和国家学说。

思考题:

1理念论的主要内容?

2理念论与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3柏拉图灵魂学说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第六章希腊哲学的体系化: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亚士多德的哲学问题、思想体系及其历史现实意义。

重点和难点:

1形而上学

2伦理学

主要内容:

第一节生平著述及其他问题

一生平著述

二思想体系

(一)与柏拉图之关系

(二)亚里士多德要解决的问题

(三)亚氏对知识的分类:亚氏哲学的体系性

(四)亚里士多德的阅读

第二节从逻辑学到形而上学(存在概念及其对历史现实问题的反思)

一逻辑学:性质判断与主谓逻辑

(一)《范畴篇》

(二)句子和命题

(三)三段论

(四)演绎与归纳

二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一)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

(二)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三)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缪。

三形而上学的内容——实体说

(一)形而上学的主题(《形而上学》卷4,6,5)

(二)存在问题到实体概念:“是者”的实体意义

(三)实体释义

(四)三种实体学说及其根据:“是者”的实体意义的逻辑依据

(五)存在问题到实体概念转变的根据后果与意义

第三节自然和社会问题:物理学,生物学(人),灵魂学说和伦理学(政治学)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

(一)“物理学”的含义:

(二)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三)对运动的表述

(四)目的论

(五)论位移运动

二从生物到人:灵魂学说(认识论)

(一)“灵魂”的含义

(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

(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

(四)论灵魂的理性认识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一)理论和实践

(二)善,幸福和美德

(三)伦理德性

(四)“中道”论

(五)自我之关系与自他之关系

(六)理智德性

四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论国家

2、论政体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主要按以下两条线索组织教学,

1从逻辑学到形而上学;

2自然到社会问题

思考题:

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的观点。

2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

3亚里士多德的“四因”是什么?

4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的功能和类别的观点。

5解释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论”和理智德性。第七章希腊化罗马哲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希腊晚期哲学;

2了解教父哲学概况;

3理解奥古斯丁思想体系。

重点和难点:

1晚期希腊哲学特点

2奥古斯丁哲学体系

主要内容:

第一节古希腊罗马文明历程及其哲学谱系

一古希腊罗马文明历程

二希腊化时期的社会特点,时代问题和哲学倾向

(一)希腊化世界社会特点与时代问题

(二)时代问题与哲学倾向

三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时代问题和哲学倾向

(一)罗马之梦(第一个统一世界的实现):政治和宗教问题

(二)罗马帝国时期的哲学:从存在与流变到上帝与人类(希腊文化向基督教文化过渡)四希腊思想谱系

第二节希腊化时期的哲学

一晚期希腊哲学总论

二主要派别

(一)斯多亚派

1总论

2物理学

3伦理学

(二)伊壁鸠鲁

1原子论

2快乐主义

(三)怀疑主义

1皮浪主义

2恩披里柯

(四)新柏拉图主义

1世界本原

2流溢说

3净化论

第三节基督教哲学总论

一思想来源

(一)希腊哲学

(二)圣经观念

二教父哲学

(一)教父

(二)分类

三早期代表

(一)最早的希腊教父查士丁

(二)最早拉丁教父德尔图良(145-220)

(三)早期希腊教父集大成者奥利金(185-254)

第四节奥古斯丁

一思想与生命历程

二思想起点

三知识论

(一)回应怀疑论

(二)思想的前提:语言学习

(三)思想的进程

(四)知觉可能的条件:光照说

四爱的伦理学

(一)恶的问题

(二)现实生活爱的现象

(三)恶的本质:爱的颠倒

(四)原因及解决

五历史观

(一)日尔曼人的入侵

(二)上帝之城

(三)历史观之要素与基督教之贡献(世界历史概念得以可能的条件)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按以下问题组织教学,

一古希腊罗马文明历程及其哲学的谱系

二希腊化时期的哲学

三基督教哲学总论

四奥古斯丁

思考题:

1希腊化时期的社会特点,时代问题和哲学倾向的关系?

2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时代问题和哲学倾向的关系?

3奥古斯丁的哲学问题,思想体系及其历史意义?

四、教学方式

讲解;结合一定量的课堂讨论

五、课程考核

考核类型:考试

计分办法:百分制(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6731更新时间:9/23/2005 一、前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五年制小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制小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附录 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一、前言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

何图形、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在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算盘只作为计算工具介绍。 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分数四则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 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 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按照立体——平面——立体的顺序安排,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合理安排。 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10413 课程中文名称:高级英语 总学时数:64 学分:3 适用专业:英语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学生原有英语水平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题材力求多样化,使学生能接触不同文体,吸收较广泛的知识。 学生以阅读和练习为主要内容进行学习,主要包括内容理解、词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及使用的练习、修辞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口笔头复用,使学生能对口笔两方面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最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同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 二、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选用内容及题材富有多样化,不同文体的课文,旨在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英汉互译能力和作品赏析能力、吸收广泛的知识。学生借助词典和其他工具书,通过独立工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学能力,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美等国的背景和文化知识,使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能够从口、笔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 (2)思维能力:学生在通过本课程学习后,达到能用目的语进行符合交际要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5220308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总144学时;4学时/周 学分:8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开课院(系):国际关系学院、翻译学院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系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一门训练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干课程,是语言学、文学、高级听力、高级写作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情感、中西文化、哲学、文学、社会、教育、经济、政治、语言、环境等不同话题文章和拓展阅读材料,系统地讲授和讨论各类文体和话题的英语佳作的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能较系统地掌握英文修辞知识、基本逻辑和谋篇布局方法,提高阅读赏析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同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通识知识框架,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本课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文体不同、话题广泛的英文文章和拓展材料,以期从把握语言特点、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深化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同时,通过不同话题的探讨,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通识知识框架,培养的概括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等人文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以下各单元的Section A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Section B作为拓展课及讨论课的内容。 Unit 1 Emotion(12学时)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富有生活趣味和人生哲理的散文,反思自己的人生及情感体验,提高对人生的感性认识。把握叙事和论辩的艺术和策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基本内容: Section A The Woman in the Kitchen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乘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会看整时) 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和直观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生活教育)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习惯教育)参考规范 下载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高级英语(选修)》教学大纲 (2)

《高级英语(选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高级英语(选修) 二、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三、教学时数:周学时数: 2学时,总学时数:34学时 四、学分:2分 五、开课时间:第5--6 学期 六、开课专业:非英语专业 七、教学对象: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八、教学目的:高级英语(选修)是一门公共选修课,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与大学英语性质相同。它是基础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在高层次上的延续。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翻译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法律、宗教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每课后都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问题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其宗旨是通过课文的阅读分析及理解,技巧的传授与操练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能力,加快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文化的了解,并且鼓励学生课后广泛地有针对性地阅读,扩大知识面。 九、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分为四类: 1.为汲取信息而预读 提供预读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A寻找答案。 提供课文注释,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 2.为求阅读效果、掌握及扩大信息而精读 教师讲解词、句的结构知识,提高学生认、辩、猜词的能力,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 教师讲解谋篇布局、修辞问题、比喻手段等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 3.为提高综合能力而操练 在语言训练上,以课文A为重点,进行朗读、翻译、讨论、完成课后练习等,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语言素质。 4.为训练语言敏感力而泛读、泛听、泛看、 学生课后阅读课文B;课堂欣赏英文名著名片 十、教学时间安排: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

1-6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必修) 课程代码:H131025 中文名称:高级英语1 英文名称:Advanced English 1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预修课程:基础英语、英语泛读、语法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高级英语1》是英语专业本科高级阶段(第五学期)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该门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其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表达与交流思想;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评论。学生能用辞典和其它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文化以及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预修课程是基础英语、英语阅读和英语语法,这些课程的学习是学好高级英语的前提和基础,高级英语是这些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如下形式:学生根据教学指令完成书上所规定的任务;教师进行讲解活动;学生一对一对地讨论和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活动;一人对全班或小组之间开展活动;小组对小组之间开展活动;如果有平行班,可以进行班级对班级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讨论和活动。活动的组合应该经常变动,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接触其他学生的机会。教学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如下因素:是否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目的和要求;是否对任务的难度进行了调整;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范例”;在任务过程中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及时的支持(如解释语言、提供语言形式、澄清思路等)。本课程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时分配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视听说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中文名称] 高级英语视听说 [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nglish Audio-Visual English Course [学分] [总学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接触真实的各类视听材料,提高本科高年级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描述 高级英语视听说为英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程,属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本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交际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三、教学对象 该课程是针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四、教材选用 主要采用王镇平主编,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视听说》,参考何继红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程》(新版)。 五、教学内容 Unit 1 Black Swan Unit 2 The Graduate Unit 3 Kramer vs. Kramer Unit 4 Sicko Unit 5 Dead Poets Society Unit 6 The Help Unit 7 The Reader Unit 8 American Beauty Project Information Interview Unit 9 Philadelphia

[资料]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资料]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96 学分:6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基础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和欣赏方面有所提高,能够充分认识到英美散文和其他文章的结构,行文和连贯等修辞技巧,从而使学生提高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提高逻辑思维水平。系统地讲授有关英语文体类型、谋篇策略、修辞手段、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学习修辞和文体的初步知识,了解英语语言的异化现象,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学生最终养成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研究和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中东市场是如何进行描写的,是空间结构还是时间结构。本章反映的化模式,宗教信仰如何。 本章段落衔接是否合理。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难点、重点 a ? 第二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本课的特点,文章的整体布局。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 第三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目前世界环保的现状和本篇文章的作者的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理文化、作者写作特点 第五课’s U..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二战背景,学习演讲文章的写法及其谋篇特点。 2. 教学内容 1)? 2)? 3)? 3. 教学重点、难点

第六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帮助学生欣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内容 1) 2) 3. 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对话及行为。 第七课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学习有用的单词、表达;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讨论。 2、教学内容 1) Oxford 2) 3) 4) 3、重点、难点 1) 2) 第八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想象我们未来的生活;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新的单词和表达 2. 教学内容: 1) 2) 3) 4) 3. 重点、难点 1) 2) 第九课 1.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的生平,学习如何描写和介绍人物。 2. 教学内容 1) ? 2) 3) 3. 重点、难点 , , 第十课

(完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

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引论:“中国哲学”辨析 1.中国哲学的“中国” 中国既是一个渐次扩展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概念。讲的是以地理为基础的文化概念的“中国”。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人”的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系”的哲学。讲的主要是“中国系”的哲学。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一般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的特殊哲学。讲的是中国的一般哲学。 2.现代的“哲学”概念 哲学是西方的概念。据赫拉克利特所言,毕达戈拉斯第一个使用了philosophia 的名称,并自称philosophos。又,苏格拉底前,有智者(sophia),苏格拉底不 喜欢普罗泰戈拉等人自称为智者,加了“爱”(philem),成了philosophia。 19世纪,日本人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将其介 绍到中国。 “中国古来并无与今所谓哲学意义完全相同的名称。”(张岱年) 德里达论“哲学”: (1)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系,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的“翻译”转化等等。 (2)当人们试图从严格的意义上去思考什么是哲学时,……从哲学中看到对所谓希腊语中的那个大写逻各斯的承认与臣服,这个逻各斯既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又是计算和语言--逻各斯意谓的是这一切--它也指“聚集”:legein,也就是使聚集者。(《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10页) 罗素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11页) 中译名“哲学”的问题 没有求真就不可能有科学,但是“真”本身并不是任何科学的对象,唯有一种智慧才研究它,那就是希腊人特别地创造出来的那种对于智慧的追求。它的中译名“哲学”虽然也指明了这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大学问,却未能表达出在原文里显示的唯 有希腊哲学才具有的那个对真理的热爱之意。(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2003,2页) 3.“哲学”学科 哲学是西方的学科,无论是作为知识类型还是作为大学的学术建制。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哲学门,1914年开始招生,1919年改为哲学系。 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中没有哲学一类。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也与所谓的哲学不同。义理之学 义理:最早见于《礼记、礼器》“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高级英语3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3》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131071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English 3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高级英语3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该课程是保证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高级英语(3)是高级英语(1)和(2)的接续课,教学上应以八级考试难度为参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 2. 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 3.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鉴赏及评论。 4. 学生能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5.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基本知识:有相关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语法知识、词汇量达到八级考试要求、遣词造句达到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应有的水平。 2. 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读懂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欣赏有一定难度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记。 3. 基本技能:语篇分析能力、改错、语言的综合运用:读,写,译。 (三)实施说明 根据教学计划,高级英语3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总学时40。 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讲练结合并注重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高年级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基本功扎实,同时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应安排习题课,以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可以借助网络进行留作业和检查作业。作业题内容 以以下内容为主:修辞;英汉互译;用英语解释英语;词汇辨析;改错及阅读等。对作业中的 重点及难点,教师在课上应做必要的解释,并适当安排时间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讲评。学生必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 序言 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这些内容要是。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集经济学和政治学于一体的巨匠,所以把他的学术体系冠以‘政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高级英语(一、二) 课程名称(英文):Advanced English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计划学时:112 (其中课内学时:112 ,课外学时:0 ) 计划学分: 7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 选用教材:《综合教程》第五、六册,何兆熊主编,2013;非自编;教育部规划教材开课院部:外语学院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E+”双专业 课程负责人:杨志 课程网站:无 二、课程简介(中英文)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英语语言技能。每课都应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上有较大的提高。 Advanced English is aimed at training students’integrated English skills, especially their reading, grammar, rhetoric and writing ability.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materials of various fields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language, culture,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famous works, expand their knowledge scope,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and life, cultivate their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logical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each lesson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a number of related practices, to make the students’English level substantially improved. 三、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 1 英语语言知识H 2 英语文化知识M 3 (相关)专业学科知识 4 英语语言技能H 5 跨文化交际能力M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剖析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80029;080030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 I; 高级英语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X 2 = 144 学分:4 X 2 = 8 适用对象: 英语(旅游管理方向)、英语(国际商务方向)专业高年级学生考核方式:笔试 先修课程:《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基础英语)1- 4册 二、课程简介 高级英语课程题材广泛,时代气息浓厚,选材体裁多样,除说明文外,还有记叙文、叙述文和论说文,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及写作能力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课程材料主要选自名家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教育﹑哲学诸方面。通过精心阅读及分析,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得以加深,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升华,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为此,每课都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句子释义,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 a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是低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的延伸和发展。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阅

读理解和词汇运用能力,即能掌握和使用所学词汇,特别是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和使用,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抓住文章的要点,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技巧和修辞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用英语解释文章中的难句、要点;能用英语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并能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鉴赏、评论。 学生应该能用辞典和其他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难点,增加文化知识,尤其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更好地使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一学年(约144学时)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认知词汇达10,000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5,000多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能熟练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英语国家出版的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和文学作品;能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等。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巩固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熟悉各种常见的修辞手

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西方哲学课讲义 序言 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这些内容要是。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

高级英语1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Ⅰ课程英文名称: Advanced EnglishⅠ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 学分:3 学时:54学期共1学期 考核方式:笔试+口试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培养目标要求,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较强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自主能力和良好身心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完成以后,必须继续进行更高一级的英语阅读教学。高级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课程在高层次上的延续,是一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综合英语技能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我系高年级综合英语教研组在总结传统教学经验、在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以语言教学理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理论为基础,以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重组教学结构为出发点,大力改革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寻求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性、协作性、个性化的高年级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巩固和深化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词义辨析能力,扩大词汇量,阅读和分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初步了解各种修辞手段和各种写作技巧;使学生能够熟悉常用的文学、科技等词汇;并引发学习者对社会、历史、科学和文化等重大问题的自我思考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思辨能力、赏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