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淋巴细胞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医学免疫学实验六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该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活性检测、大规 模的抗肿瘤药物筛选、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性试验以及 药敏试验等。
CCK8法与其他检测法的优势
实验材料
小鼠、75%酒精、PBS缓冲液(PH7.4) 红细胞裂解液、RPMI-1640不完全培养液 、胎牛血清、刀豆蛋白A、CCK8检测试剂 盒
眼科剪刀、镊子、酒精棉球、注射器枕芯、 无菌平皿、尼龙指套、15mL离心管、微量 移液器、枪头、血球计数板、计数器
淋巴细胞在体内外接受有丝分裂原刺激后,静止淋 巴细胞向母细胞转化。这种转化的细胞DNA合成增 加,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以及出现有丝分裂等 形态变化。
淋巴细胞体外检测方法---形态检测法
主要根据淋巴细胞在转化为淋巴母细胞的过 程中,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经染色 镜检即可计算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96孔板布局
PBS孔
调零孔 未刺激组 刺激组
K8检测:培养结束后,每孔(调零组、未 刺激组、刺激组)加入10 μL CCK8溶液,将 培养板在培养箱内孵育1-4小时,用酶标仪测 定在450nm处吸光度。
优点:简便易行,仪器简单 缺点:受实验者主观因素影响,准确性和重复
性较差
同位素渗入法
根据淋巴细胞转化程度与DNA合成增加呈明显正相关 ,此时若加入用同位素标记的DNA前体物质胸腺嘧啶 核苷(3H-TdR),即可被转化的淋巴细胞摄取而渗入 到DNA分子中。培养结束,通过检测β射线来测定渗入 淋巴细胞内3H-TdR的量,能客观精确分析淋巴细胞的 转化程度。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实验目的
掌握免疫细胞基本培养方法 掌握一到两种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了解淋巴细胞体外检测的原理
基本概念
T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如受到一定物质刺激 ,可出现体积增大转化为母细胞、代谢旺盛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等细胞转化现象, 所以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实验,可了 解T细胞功能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九章TB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九章TB淋巴细胞
◆ CD152:细胞毒T细胞抗原,CTLA-4。表达于活化的T 细胞,与B7结合可抑制活化的T细胞增殖——负调控作用。
◆ CD25:IL-2R的α亚单位,活化T细胞表面的标志。
(三)T细胞表面的其它膜分子
1. MHC分子 所有T细胞均表达MHC-Ⅰ类分子 活化T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
2. 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 receptor,CKR) IL-1R、IL-2R、IL-4R、IL-6R及IL-7R等。 静止T细胞表达低亲和力IL-2Rβγ链; 活化T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Rαβγ链
◆ 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外 周淋巴器官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所提呈的特异性 抗原而被激活,分化为效应性和记忆性T细胞。
(一)T细胞的分化发育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胸腺微环境:胸腺基质细胞(TSC)、细胞外 基质、局部活性物质
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类别
◆ 双阴性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DN):CD4-CD8◆ 双阳性细胞(double positive cell,DP):CD4+CD8+ ◆ 单阳性细胞(single positive cell,SP):CD8+ 或CD4+
TCR-CD3复合体
ITAM: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1. TCRαβ
α链及β链分子结构与免疫球蛋白类似,属 于IgSF。α链(相当于Ig轻链)和β链(相当于Ig 重链)的可变区分别由V-J及V-D-J基因片段重 排后所编码,形成特异性各不相同的TCR分子。
针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
2. TCRγδ
◆ 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标志,与MHC-I 结合, 提供CTL活化的第一信号。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系统组织结构
(1) 免疫系统主要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等。

(2)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聚集和活化的主要场所。

(3) 脾脏是机体保护和防御的重要器官,可以血液和清除老旧红细胞。

(4) 骨髓是机体产生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主要部位。

二、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1) 淋巴细胞分为细胞毒细胞、辅助细胞和记忆细胞等,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2) 淋巴细胞又称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可分泌抗体。

(3) 钟型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是机体天然免疫的执行细胞。

(4) 白细胞包括和单核细胞等,参与疫情的发生和控制。

三、重要的体液性免疫因子
(1) 补体分子系统参与吞噬作用和补体结合反应。

(2) 中和抗体可以捕获并清除病原体。

(3) 细胞因子可以调控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4) 白细胞介素参与病原体清除过程。

以上总结了医学免疫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如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体液因子等,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全,请告诉我,我将补充说明。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十章 T淋巴细胞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十章 T淋巴细胞

三、协同刺激分子
• • • • • • • CD28 CTLA-4(CD152) ICOS PD-1 CD2 CD40L(CD154) LFA-1和ICAM-1
CD28
• 表达:两条相同肽链组成的同 源二聚体,表达于90%CD4+T 细胞和50%CD8+T细胞。 • 功能:与B7(B7.1 、 B7.2/CD80、CD86)结合, 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第一节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功能性TCR的 表达、自身MHC限制以及自身免疫耐受。
依据CD3以及辅助受体CD4和CD8的表达
双阴性阶段:TN细胞(triple negative cell, CD3-CD4-CD8-) DN细胞(double negative cell,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 成熟的T细胞只表达CD4或CD8分子。
• 主要功能是辅助TCR识别抗原和参与T细胞 活化信号的传导,又称为T细胞的辅助受体。
CD4分子
• 单链跨膜蛋白; • 表达:60%-65%αβT细胞及部 分NKT细胞; • 功能:可与MHCⅡ类分子β2结 构域结合,增强T细胞与APC之 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TCR识别抗 原,参与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 活化信号传导过程。 • 是HIVgp120的受体。
• 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
• 结构:TCR是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
体,分别为、链( 95%-99% )或、链
(1%-5%),含V区和C区。
• 功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具有双重特异性

[医学]免疫学 B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 B淋巴细胞



胞质出
IgM
IgM
BCR表
大量分泌Ig
现μ链
IgD
达增加
BCR表达下
Ig类别
降、消失
转换
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未成熟B细胞通过克隆清除(clone deletion)、受体编辑、 克隆无能(anergy)等机制形成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
•克隆清除: 未成熟B细胞BCR与自身抗原以 高亲和力结合,则该细胞发生凋 亡。由此,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 隆被清除
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的表面分子:BCR复合物,共 受体,协同刺激分子,MHC分子等
B细胞亚群:B-1细胞;B-2细胞 B细胞主要功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活
化B细胞可向T细胞提呈可溶性抗原
BCR与TCR识别抗原的比较
•BCR-Iga、Ig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BCR-抗原 •直接结合游离抗原 •可与任何蛋白质抗原发生应答 •识别抗原表位空间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共受体 协同刺激分子 其他表面分子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BCR-Igα/Igβ)
(一)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mIg)
(二) Igα/Igβ (CD79a/CD79b)
(一)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
表达于所有成熟的B细胞 和多数B细胞瘤的细胞表 面,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H链基因

(40)
(25)


κ链基因


λ链基因

Ig 重 链 基 因 重 排
1.胚系基因
V1
V2 V3
Vn D1 D2 D3 Dn J1 J2 J3 J4 Cm Cd Cg Ce Ca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10章 T 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课件 第10章 T 淋巴细胞
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针对自身抗原成分的T细胞被清除)
T 细胞经阳性选择、阴性选择后, 只有能识别自身MHC 和识别非自身 抗原肽的T细胞克隆才能发育成熟, 进入外周淋巴组织。
外周成熟的T细胞: MHC 限制性 自身耐受
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和发育
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 ): 定位于胸腺依赖区 在抗原的刺激下
• • • • T细胞-TCR • •
I – CD8 克隆增殖 结合 MHC (胸腺上皮细胞) II-CD4 克隆增殖
不结合 MHC (胸腺上皮细胞) T 细胞克隆调亡

阳性选择
在胸腺皮质中,能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抗 原肽-MHC I或II类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双 阳性 细胞,可继续分化为CD8+或CD4+ 的 单阳性细胞,此过程为胸腺的阳性选择。
CD4+ CD8+ (双阳性细胞,DP)—第二阶段

胸腺皮质
阳性选择,获MHC限制性

CD4+
CD8+ (单阳性细胞,SP)


胸腺
阴性选择,获自身耐受
第 三


CD4+
CD8+


(MHC-II限制性,TH) (MHC-I限制性,CTL)
• 周围淋巴组织
阳性选择
此时,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经基因重排后, 形成TCR-CD3结构,具识别 MHC-抗原肽能力。
双阴性细胞(DN,CD4-CD8-) TCR基因重排(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TCR )
双阳性细胞(DP,TCR+CD4+CD8+)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件 T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6版课件 T淋巴细胞

必要条件:胸腺微环境 主要事件:功能性TCR的表达; 自身MHC限制性的形成; 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Chapter 1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 cells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1.TCR的胚系基因结构 V区基因:V、D(TCRβ链、δ链)、J基因片断; C区基因:C基因片断。
二、CD8+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
第四节 T淋巴细胞的功能
Chapter 4 Functions of T cells
三、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抑制免疫应答
教学要求和目标
1.熟悉T细胞的分化发育。
2.掌握T细胞表面主要的分子及其作用。 3.熟悉T细胞的亚群。 4.掌握T细胞的功能。
功能性TCR的表达
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 阴性选择——获得自身免疫耐受性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Chapter 1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 cells
二、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分化发育

初始T细胞(naï ve T cell)
第三节 T细胞的亚群
TCR-CD3:
TCR识别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由CD3分子转导到T细胞 内,因为CD3分子胞浆区有ITAM。
注意:
TCR不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表面的表位, 只能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 复合物(pMHC)——“双识别”。
第二节 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Chapter 2 T cells Surface Molecules and Their Functions
(一)CD4+Th细胞的亚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结构 ➢功能:向胞内传导抗原活化信号
ITAM:ITAM是由15-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 有两个YxxL/V保守序列,当 TCR 与抗原特异 性结合时,保守序列中的酪氨酸可在酪氨酸激 酶的作用下磷酸化,由此引起信号传导的级联 反应,导致T细胞的活化。
2、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
DP—SP (未成熟T细胞)
• 凡所表达TCR 能够以适当亲和力结合胸腺皮质内 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的 双阳性胸腺细胞被选择而存活
• 凡所表达TCR 不能有效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抗原 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的双阳性胸腺细胞则自 行凋亡
SP(未成熟T细胞)
• 凡TCR与自身Ag肽-MHC分子复合物高亲和 力结合的单阳性胸腺细胞,发生凋亡
• 凡TCR与自身Ag肽-MHC分子复合物低亲和 力结合或不结合的单阳性胸腺细胞,则存活
• 结果: 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
三、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 TCRαβ的基因结构 αchain (14 chromosome): V, J, C βchain (7 chromosome): V, D, J, C 2.TCRγδ的基因结构 γchain (7 chromosome): V, J, C δchain (14 chromosome): V, D, J, C
二、T细胞胸腺内成熟过程的主要事件
三事件: • TCR基因重排 • 阳性选择 • 阴性选择
1、TCR受体基因重排
DN-DP阶段 (祖T细胞、前T细胞、未成熟T细胞)
• TCRβ基因重排
– pTα∶β/ CD3 – CD4; CD8
• TCRα基因重排
– TCR αβ/ CD3 – CD4; CD8
➢ 表达于活化T细胞,结构与CD28同源 ➢ 胞内段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与APC表面
的B7结合----向T细胞传递抑制信号,抑制T细胞的 活化,在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其它膜辅助分子
(1)CD2 ➢ 表达于90%以上的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和NK细
胞表面 ➢ CD2分子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又称绵羊红细胞
CD4+T cell(Th)
CD8+T cell(Tc)
T cell Receptor
T cell Receptor
Peptide
CD4
Peptide
CD8
MHC Class II
MHC Class I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三、根据T细胞的活化状态分类 ➢初始T细胞(Naïve T cell) ➢效应T细胞(Effective T cell)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
Comparison of three types of cells
Naïve T cell Effective T cell Memory T cell
stimulation of Ag IL-2R (high avidity) CD45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no no CD45RA yes
• 识别结合抗原肽和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 双阳性胸腺细胞,发育为CD8+T细胞
• 识别结合抗原肽和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 双阳性胸腺细胞,发育为CD4+T细胞
• 结果:
获得自身MHC限制性
– CD8+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肽-MHCⅠ类 分子复合物的能力
– CD4+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肽-MHCⅡ类 分子复合物的能力
CDR3----抗原肽
➢γδTCR与αβTCR结构类似,差别在于: γδTCR由一条γ链和一条δ链组成 γδTCR 的多样性程度不如αβTCR
TCR 复合体
➢组成 : TCR (/) 、 CD3(, , 或) ➢功能:识别抗原、传递抗原信号
CD3分子
➢组成:CD3----, , or η ➢结构:胞内区含有ITAM( immunoreceptor
– 祖T细胞(pro T cells) – 前T细胞(pre T cells) – 未成熟T细胞(immature T cells) – 成熟T细胞(mature T cells)
T细胞成熟分期
分期
TCR
祖T 细胞 (Pro T cell)
前T 细胞 (Pre T cell) 未成熟T细胞 (Immature T cell)
第二节 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及辅助分子
• T细胞受体复合体:识别抗原
• 协同受体
• 协同刺激受体
参与T细胞活化
• 其它膜辅助分子
一、T细胞受体复合体
TCR: T细胞特有的抗原受体,是T细胞 识别抗原的功能性结构
➢ 类型: αβTCR、γδTCR ➢ 结构:胞外段、跨膜段、胞内段 ➢ 功能区:V区、C区 ➢ 抗原结合部位:6个CDR ➢ MHC限制性:CDR1、CDR2----α螺旋
第十二章 T淋巴细胞
内容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成熟 ➢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及膜辅助分子 ➢T细胞亚群
第一节 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发育
• 胸腺微环境与T细胞成熟分期
• T细胞胸腺内成熟过程的主要事件 • 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T淋巴细胞因在胸腺中分化成熟,所以称为胸腺依赖 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s), 简称T细胞。
一、根据 TCR的种类分类
➢ T cells ➢ T cells
二、根据 CD4 or CD8 分子的表达与否
CD4+ T cell Ag peptide exogenous
13-17aa MHC restriction Class II Major effective Th cells
CD8+ T cell endogenous 8-10aa Class I Tc
三、协同刺激受体----CD28
➢ 表达于90%的CD4+和50%的CD8+T细胞表面 ➢ 胞内段含有ITAM ➢ 与APC表面的B7(CD80/CD86) 结合----为T细胞
活化传导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 在未致敏T细胞,CD28是B7(CD80/CD86) 的唯
一受体。
CTLA-4 (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 ,CD152)
起源: • 胚胎期:卵黄囊、肝脏 • 成人:骨髓
发育: • 胸腺
一、胸腺微环境与T细胞成熟分期
骨髓
胸腺 皮质浅层 皮质深层 髓质
胸腺微环境: • 哺育细胞、胸腺上皮细胞、DC、MΦ • 胸腺激素、细胞因子 • 胸腺细胞(thymocytes)
——胸腺内发育中的T细胞
T细胞成熟分期
• T细胞胸腺内成熟四阶段:
受体(E受体) ➢ CD2(LFA-2)- LFA-3(CD58)(广泛分布于各
种造血细胞或非造血细胞)参与T细胞和其他细 胞的黏附及信号转导
(2)CD45
又称白细胞共同抗原,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 CD45: 表达于多种成熟或未成熟的白细胞表面,直 接参与抗原诱导的T细胞活化过程,是抗原特异性活 化T细胞所必需的起始信号,在T细胞活化的启动中 起重要作用
T cell co-receptor molecules
Lck PTK Tc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ck PTK TcR
CD8
3
CD4
2
MHC Class I
MHC Class II
CD4 and CD8 can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T cells to peptide antigen MHC complexes by ~100 fold
IL-2,12, IFN- IL-4,10
2. CD8+ Tc 细胞(CTL): 杀伤靶细胞
➢ 释放穿孔素、颗粒酶 ➢ 诱导靶细胞凋亡
3. CD4+CD25+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 ➢T细胞表面主要膜分子及其功能 ➢T细胞亚群分类及特点
成熟T细胞 (Mature T cell)
TCR – TCR pTα:β
TCRαβ TCRαβ
CD4/CD8 CD3
CD4-CD8DN
CD4+CD8+ DP
CD4+CD8+ DP
CD4+/CD8+ SP
CD3CD3+ CD3+ CD3+
胸腺细胞三阶段: • DN(double negative cells):CD4-CD8• DP(double positive cells):CD4+CD8+ • SP(single positive cells):CD4+/CD8+
参与 Th细胞活化的膜表面分子
Th细胞 CD4
TCR/CD3 1
APC MHC-II
LFA-1 CD28 2 CD28
LFA-1
ICAM-3 CD2
CTLA-4 —
ICAM-1 B7-1 B7-2
ICAM-3 LFA-1 LFA-3 B7-1
第三节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 根据TCR的种类分类 • 根据CD4或CD8的表达与否分类 • 根据T细胞的活化状态分类 • 根据T细胞的功能分类
(3)其他膜分子
➢ LFA-1:表达于成熟T细胞,配体为ICAM-1、 ICAM-2、ICAM-3,参与T细胞与APC、血管内 皮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黏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