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行当

合集下载

京剧人物分类

京剧人物分类

京剧人物分类
1、在中国京剧中有生、旦、净、末、五五个总的行当,每个行当中又有更细密的分支。

2、生”分为:老生——指成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3、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 -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4、净”指格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

5、末"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

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小花脸”。

6、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

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不同身份,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一)“生”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

“生”又可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老生”,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

老生又叫须生,或胡子生,这是说老生在舞台上扮演人物时要在嘴上挂一个胡子。

胡子在京剧里有个专门名词叫“髯口”。

老生还有一个名称叫正生,这是说由正生扮演的大多是严肃端庄的人物。

老生一般在剧中扮演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

老生所挂胡子的颜色则表示了人物的年龄。

例如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是中年人,所挂胡子就是黑色的。

京剧《秦香莲》中的王延龄是老年人,所挂胡子就是白色的。

根据表演侧重的不同,老生行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文武老生等。

唱工老生的演唱部分要多一些,做工老生的念白与身段、表情表演相对要吃重一些,文武老生则是能唱又能打,如京剧《定军山》里的黄忠就是由文武老生来应工的。

因为文武老生在穿戴上大多穿靠衣(盔甲衣),紮靠旗(后背上插四面靠旗),所以又称为靠把老生。

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念白和细腻的表演,在唱腔上也比较丰富。

老生的念白和演唱都用真声。

念白用韵白来表现。

老生的表演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庄重、潇洒为主要基调。

“红生”,红生在京剧行当里,是指老生应工扮演关羽、赵匡胤一类勾红脸的角色。

京剧界一般认为王鸿寿(老三麻子)是京剧红生行当的创始人。

以前虽然也有关羽戏,但剧目较少,因此并没有形成红生这个表演行当。

清末民初,王鸿寿从关羽的化装、服装、盔头、髯口、服装、青龙刀,还有造型、身段、唱腔等各方面,对关羽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还把关羽戏的剧目发展到数十出,并把关羽戏从南演到北,形成了王鸿寿风格的关羽戏一统天下的局面,有了众多的追随者,这才有了红生这个行当。

红生的表演风格独特。

红生吸收了老生、武生、净,三个行当的艺术因素,但与这三个行当又迥然而异。

京剧行当

京剧行当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 “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 类型,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简称 “行” 。 • 行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角色形象 的分类,二是表演技能的分类。 • 生、净、丑指男性人物,旦指女性人物 。

• 老生:指上了年 纪的人,其中有 老人,也有中年 和壮年。 • 小生:扮演青少 年男性,人物形 象基调是清秀英 俊,雅倜傥。
老 生
小 生

• 指戏曲中的女性 形象,可分为青 衣、花旦、刀马 旦、武旦、老旦、 彩旦等类别。
花旦

• 净,俗称“花 脸”,男性。化 妆极为夸张,发 音方法比生行浑 厚,高亮,动作 造型刚劲有力, 抑扬顿挫。

• 一般扮演插科打 诨比较滑稽的角 色。文丑以做工 为主,武丑以武 打为主 。

京剧四大行当名词解释

京剧四大行当名词解释

京剧四大行当名词解释四大行当指生、旦、净、丑。

京剧四大行当是:老生,老旦,武生,花脸。

京剧艺术是融化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我们所要学习和欣赏的主要是它的文学价值。

从表演方面来说分为生行(老生),旦行(花旦),净行(小花脸),丑行(三花脸)。

生行:表现人物一定的思想感情,一般分为忠臣,贤臣,孝子,良将。

他们有时还以表现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像《四郎探母》里的杨延辉,《野猪林》里的鲁智深,《碰碑》里的杨继业,《徐策跑城》里的徐策等,他们都是这一行当的代表人物。

这一行当由于长期以来扮演的角色多是主要角色,因此一些流派都是由生行来演变而成的。

如,余(叔岩)派、言(菊朋)派、马(连良)派、高(庆奎)派、谭(富英)派、杨(宝森)派、奚(啸伯)派等。

旦行:主要扮演的是青年女性。

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他们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表现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人物,唱腔就轻巧细腻,活泼欢快;表现性格温柔内向,有心事的人物,唱腔则委婉含蓄,低回宛转;表现坚强勇敢、有抱负的人物,唱腔又慷慨激昂,奔放挺拔;表现嫉恶如仇、爽直刚烈的人物,唱腔又高亢激越。

他们一般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

彩旦属于丑行中的一种,是指那些刻画比较粗俗的、滑稽的女性人物。

旦行:表现人物一定的思想感情,一般分为贤妻良母,贞节烈妇,小家碧玉,革命党人,豪放女性等。

她们的唱腔是表现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由于这些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他们的唱腔也各有区别,如贤妻良母型唱腔轻柔委婉,节奏平稳,多用“慢板”,如《宇宙锋》里的赵艳容;贞节烈妇型的人物唱腔则比较高亢,多用“高拨子”,如《二进宫》里的徐延昭;革命党人型唱腔则高亢激越,如《红娘》里的红娘;豪放女性型的唱腔比较宽广高亢,曲调比较刚健明朗,如《洪羊洞》里的窦娥。

另外,旦行中的小家碧玉型的人物,唱腔则比较清丽委婉,行腔时注意字头、字腹、字尾的清晰和音色的柔和圆润。

京剧资料

京剧资料

京剧的行当有哪些?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大行当。

1.生行简称“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2.旦行简称“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3.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末行呢?其实,末行现在已经并入净行了。

4.丑行简称“丑”。

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

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

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截然不同.京剧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所创的老生表演的三个流派。

后来又出现了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为代表的老生三个流派。

京剧行当流派简介

京剧行当流派简介
面人物。 ❖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梳古装头(如古代仕
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花衫
青衣
净行
❖ 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 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 下几种角色:
❖ 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 ❖ 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
余派的唱法特点
❖ “云遮月” ——余叔岩的声音美,就是说,他的嗓 音主要不靠亮度取胜,而是有厚度、挂“味儿”。 他行腔曲折自如,顿挫有致,抑扬动听,还很善于 运用“擞音”等装饰因素来点染唱腔的色彩。在艺 术处理上审慎精到,字斟句酌,于简洁、精炼中蕴 藏着深厚的功力。
❖ 余派唱腔,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而著 称于世。他塑造的音乐形象,端庄大方、深沉凝重, 具有清健的风骨,富有儒雅的气质。
马连良的艺术特点
❖ 唱:马连良的唱以谭鑫培唱腔为基础,结合本身条件,吸取 各家之长,大胆突破传统,发展自己的所长,创立与人不同 的唱法。他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 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他以独特的风格, 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丰富了京剧老生的唱腔艺术。
❖ 念:马派代表性剧目多是唱念并重,甚或念重于唱。在经常 演出的剧目中,念白有时老辣,有时苍劲,有时是幽默风趣 的声调,有时是忠告谏劝的语气,用以表达人物的不同性格 和感情需要。他善于将念白处理得像唱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 感染力,悦耳动听。马派念白和马派唱腔互为表里,彼此依 托,统一于马派声腔艺术之中。
❖ 表演:马连良的表演,手、眼、身、步结合一体,准确严谨, 凝重潇洒,将人物蕴涵的复杂感情,节奏鲜明地形之于外, 形成独具艺术魅力的马派丰彩。

京剧四大行当简介

京剧四大行当简介

京剧四大行当简介
哎呦,各位看官,今儿个咱们就来聊聊京剧里的四大行当,这可是咱们国粹里的精华部分,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笑出声儿来。

首先得说说“生”,这生角啊,一般都是英俊小生或者成熟稳重的中年大叔。

他们要么风流倜傥,要么气宇轩昂,那扮相,简直了,迷倒一片女粉丝。

生角们讲究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台上随便一个亮相,就能迷倒一片,专业术语叫“台风稳健”,通俗点说就是“帅得掉渣”。

接下来是“旦”,旦角全是美女,不管是青衣、花旦还是刀马旦,那都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她们在台上一颦一笑,都能牵动观众的心。

旦角们的身段儿,软得像水,轻得像风,专业点说就是“身段轻盈”,接地气的话那就是“走路带风,美得冒泡”。

再来说说“净”,净角,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花脸,他们基本都是些性格豪迈或者形象威猛的角色。

脸上涂得五颜六色,看起来有点儿凶神恶煞,但其实他们心里都住着个小可爱。

净角们一亮嗓子,那叫一个震撼,专业术语叫“声如洪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带低音炮”。

最后是“丑”,别看丑角其貌不扬,他们在台上那是绝对的搞笑担当。

插科打诨,逗笑观众,那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丑角们虽然长得不咋地,但是身手灵活,嘴皮子利索,专业点说就是“武艺高强,口才了得”,用流行语来形容就是“颜值不够,才华来凑”。

各位,这京剧四大行当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魅力,咱们得好好欣赏,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到咱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下次看京剧,
记得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好好享受这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哦!。

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行当

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行当

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行当
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行当主要有:
1.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等。

2.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包括花旦、正旦、彩旦等。

3.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黑脸、红脸、花脸等。

4.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

5.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包括文丑、武丑、女丑等。

其中,《霸王别姬》讲的是楚汉相争时期,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中了汉军的十面埋伏,身边只落得一匹马和一个女人(虞姬)不离不弃,最后虞姬为了表达从一而终而拔剑自刎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扮演不具备 武艺,或在舞台 上不作翻腾、跳 转一类技巧表演 的角色。 袍带丑
方巾丑
扮演武艺高
强、性格机警、
动作灵敏的滑稽
人物。俗称“开
口跳”。扮演能言善 语、幽源自诙谐的 中老年妇女。也 称“丑旦”,俗 称丑婆子。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 旦 净
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正旦、花旦、武旦、老旦、花衫 正净 (唱功花脸——黑头、铜锤) 副净 (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武净 (武花脸) 文丑 (方巾丑、袍带丑) 武丑 彩旦
亦名“青衣”。主 要扮演庄重的中青 年妇女。 表演特点以唱功 为主。
扮演活泼开朗 的青年女性。 表演以做功、
说白为主。
扮演擅
长武艺的女 性。较重唱、 做、舞。
扮演老年妇
女的角色。如
《打龙袍》中的
李皇后。
演唱用本嗓。
综合了“青衣”、 “花旦”、“武旦”的 表演特点,唱、念、 做、打并重的旦角。
勾大花脸的脸谱,俗称“花脸”。专门扮
演性格粗犷、性情豪放、形象高大的男性角色。
以唱功为主,
又称铜锤或黑头。
唱、念、做派要
求雄浑、凝重。
架子花脸, 以做功为主。
以武功为主。
因在鼻梁上先抹一小方块白粉,然后勾画脸谱, 所以俗称“小花脸”。 专门扮演滑稽、幽默、机敏的人物。又分文丑、武 丑、彩旦。
京剧 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
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
丑四类。




除净、丑以外的男性角色。内行术语称为“俊
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 几个门类。除红生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
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戴髯口,又称
须生。
文老生
武老生
扮演比较清秀、英俊的青年男性,不戴髯口,用假声发声。
扇子生
纱帽生 袍带小生
穷生
扮演武 艺高强、英 勇善战、粗
犷威武的青
壮年男子。
演勾红色
脸谱的角色。
故称红生。
如关羽。
在舞台上, 专门扮演少年 儿童一类的角 色。
泛指扮演舞台上的女性角色的行当。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 又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花衫等。
{ 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