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上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显微镜下地世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显微镜下地世界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参加1~2 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 35~40℃,参加两勺酸奶,细心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 5~6 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细菌将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转化成了酸。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 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 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第1部分 显微镜下的微世界课程-引入(共47张PPT)

第1部分 显微镜下的微世界课程-引入(共47张PPT)
2、主要成分: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
3、结构:核酸位于中心形成核心,蛋白质包裹在核心周围
裸露病毒
包膜病毒
4、代谢特征:寄生性。只有寄生在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
存和繁殖;非寄生时呈结晶状态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5、分类
根据寄 生对象 不同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根据核 酸不同
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DNA病毒 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⑤荚膜:恶劣条件下形成厚荚膜,变成圆 形休眠体(芽孢)。条件适合时芽孢萌发 为细菌。 芽孢并非生殖细胞。
⑥质粒:环状双链DNA,有致病、抗药基因等,常用作基因工程运载体。
细菌的菌落特征因种而异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 上大量繁殖时,就会形成一个 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 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
同时代,Alexander Fleming爵士发现了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 素,50年代青霉素大量生产,为人类疾病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带动了发酵工业和酶制剂工业的发展;
以上属于传统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技术, 也是近代生物技术的建立和全盛时期。
细菌的发现
• 我们已经知道,单个的细 菌是十分微小的,它们的 奥秘是怎样被发现的?
少直至灭亡。
酵母、霉菌和蕈(蘑菇等)是一类比古细菌和真细菌大 得多得微生物,即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酵母菌
真菌
霉菌

酵母是单细胞真菌。
酵母以出芽或形成 孢子的方式繁殖。
三、真菌 1、酵母菌
酵母菌的呼 吸方式
霉菌主要包括青霉、根霉、曲
霉等。霉菌通过形成无性孢子 (如分生孢子)或有性孢子
(如接合孢子)进行繁殖。
➢1941年“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提出,将微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化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正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正品】

细菌的危害
• 细菌和病毒一样,会引发和传播疾病。 • 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 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在 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 蔫。 • 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 水和带菌微生物。
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菌的传播
1.勤用肥 皂洗手
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菌的传播
第一节 水滴里的微生物
给你的启示
微生物
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
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
物,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
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 。
第一节 水滴里的微生物
给你的启示
微生物
不动的微生物——水藻
团 藻
蓝 藻
金 藻
第一节 水滴里的微生物
微生物
运动的微生物 钓 钟 虫
第一章 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一节 水滴里的生物
第一节 水滴里的微生物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调节螺旋:调 节焦距,看清标 本 镜 臂
通光孔 镜 座
载物台:放置标 本
反光镜:反 射光线,照亮标 本
第一节 水滴里的微生物
给你的启示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 对光 放置 调节 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1、右手握臂,左手托座。轻拿轻放,不放 边缘,不碰镜片。 2、反光镜不对太阳。 3、有盖玻片一面朝上,夹住,观察部位放 通光孔正中。 4、左手调节,右侧观察,物镜至标本片5 毫米处。 5、两眼睁开,左眼观察。
认识细菌2
1.△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 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 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二分裂式: 一个细菌 分裂成两个新的 细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直接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最新直接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变形虫),(酵母菌)(硅藻)等都是。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①鲜牛奶里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③倒进消过毒的保温杯,盖上盖子④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乳酸菌)属于(杆菌)。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繁殖方法是分裂繁殖。

计算方法:繁殖一次乘一个2.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

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过:有的会致病。

10.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方法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11、馒头发霉对比实验温暖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容易发霉温暖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不容易寒冷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寒冷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结论: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2防止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

13、(英国)(胡克)发现了(细胞)。

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复习 课件(15张PPT)

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复习  课件(15张PPT)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葱 表











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洋葱表皮细胞与软木细胞的异同:来自软洋木










相同点:都有细胞壁。
不同点: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没有细胞核; 形状、大小也不相同。
对比不同的细胞:
植物
动物
我的发现:细胞是生 物体的基本单位,自 然界中的大部分生物 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观察细胞和 微小物体
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 微生物与健康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
整理:本单元主要科学概念
放大镜结构和功能 结构: 镜片
镜 柄
具有放大功能的物体:
镜 框
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镜片透明
装有水的透
露珠
明玻璃杯
功能: 放大物体图像
观察细胞和微小物体
组合凸透镜相当于一个显微镜
相当于显微 镜的目镜
教科版科学 六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目录 1. 放大镜
2. 怎样放得更大 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6.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 微生物与健康
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目录
1. 放大镜 2. 怎样放得更大
放大镜的结 构和功能
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 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 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教科版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复习练习课件(共58张PPT).ppt

教科版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复习练习课件(共58张PPT).ppt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19.下列现象中,( A )与地球公转有关。 A.大雁南迁 B. 猫头鹰昼伏夜出 C. 郁金香白天开放,夜晚收拢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20.当地球运动到右图的甲位置时,北半球地区可能会发 生( A )。 A. 荷花开放 B. 枫树落叶 C. 昼短夜长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重物放在同一高度(合理即可)

25.实验时,由于粗心大意,小明记错了一个数据,你认 为是哪个数据记错了?请在表格中圈出来。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26.请在表格括号里填上对应的斜面序号。 27.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斜面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2024-2025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综合复习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一、微小世界(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过年时,小明收到长辈给的红包,里面是一张五十元 面值的纸币。小明想看清楚纸币背面的布达拉宫,用下 面的放大镜观察,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 )。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10. 下列细胞中有叶绿体的是( B )。 A.红细胞 B. 叶表皮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11.下图是小明同学培养的微生物,他应该用滴管在 ( A )处取水样制作装片。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二、地球的运动(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综合复习
纸币上有很多微生物。科学小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纸 币,采集了纸币样本上的微生物,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据此完成2~7题。

全册分单元复习(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全册分单元复习(课件)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水样 用显微镜观察水样 微生物的发现概况
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水样 在自然界里取些水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取水样时千万要注意安全!
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水样 我们也可以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 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 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
物体发霉的条件 针对不同的条件组合,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法。
寒冷 潮湿 寒冷 干燥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每个小组挑选一种条件组合,做对比实验。
物体发霉的条件 通过对比试验,你有什么发现?
温暖
寒冷
潮湿
干燥
馒头在 温暖 、 潮湿 情况下容易发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水滴里的生物
眼睛睁得再大也不能把它们发现 显微镜下才现出它们的容颜 像针、像线、像球…… 形态各异,何止万千
面包因为它们更加松软, 牛奶因为它们将会变酸。 和动物、植物一样, 它们也是地球的孩子。
生命世界就是这样—— 千奇百怪,五彩斑斓。
认识细菌 牛奶变酸奶的秘密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 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显微镜下的乳酸菌
认识细菌
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 粗,它们有三种基本形态。
金黄色葡萄球菌 球菌
大肠杆菌 杆菌
幽门螺旋菌 螺旋菌
认识细菌
你还知道哪些细菌?
微生物的发现概况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列文虎克有一个特殊的业余爱好,(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他不但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研究纺织品的纤维,树叶和花朵,蜜蜂蜇人的“针”,蚊子叮人的“嘴”,还观察井水、雨水、污水……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认识(微生物)的大门。

5、水滴里的那些小家伙还有(鼓澡)、(草履虫)、(钓钟虫)、(轮虫)、(水蚤),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微生物)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体,人们早已利用它们来(酿酒)、(做腌豆腐)。

7、细菌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也要吃食物)、(繁殖速度快)。

8、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当的温度下,它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9、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10、细菌有(杆菌)、(球菌)、(螺旋菌)这三种基本形态。

11、细菌繁殖很快,一般以简单的(二分裂法)进行无性繁殖,个别细菌如结核杆菌偶有分枝繁殖方式。

1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13、发霉主要是霉菌造成的,霉菌是一种呈(绒毛状)、蛛网状或(棉絮状)的丝状真菌。

14、霉是有生命的,它具有(需呼吸)、(能繁殖生长)、(需营养)等一系列生命特征。

15、霉的颜色主要有青绿色、(黄色)、(灰色)、(黑色)、(白色)。

16、研究表明,霉菌有“四怕”,即(怕氧)、(怕光)、(怕冷)、(怕燥)。

17、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18、在加工食品中经常会看到一小包干燥剂,它的作用是(保持食品盒内干燥),防止(霉菌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细胞 )是构成生物体的 基本单位。
17、(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 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8、人体内有一种(白细胞),当人体遇到细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 细菌展开激战。在消灭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脓 ) 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Page 2
11、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 )、消(化不良)、( 中毒 )。 12、生命体都是由一种叫做(细胞 )的微小结构组成的,( 细胞 )就 好像是构成生命体的( 积木 )。 13、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 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 却很大,如( 鸡蛋)中的( 蛋黄 )。 14、(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 15、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 )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19、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生(长繁殖)快、(分布广)泛、容(易变异)的特征。
Page 3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资料可自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辑修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an be edited and modified for reference.
修文县久长镇中心小学
2012—2013—1学期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1、(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微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个解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 3、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 牛奶)发酵成酸奶。 4、有的细菌利用( 阳光 )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5、细菌( 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6、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喷鼻嚏子打 )繁、洗用(筷热子水冲 )、勤(用手肥皂洗)。 7、在( 温暖 )、( 潮湿 )条件下,物体容易发霉。 8、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 )发现了( 青霉素 )。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 10、(微生物 )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 表……都有(微生物)。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