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研究性试验:验证结构设计的某一理论,或验证各种科学的判断、推理、假设及概念的正确性,或者为了创造某种新型结构体系及计算理论,而系统地进行的试验研究。
静力试验:所谓“静力”一般是指试验过程中,结构本身运动均加速度效应(惯性力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单调静力荷载试验:试验荷载逐渐单调增加到结构破坏或预定的状态目标,研究结构受力性能的试验。
拟静力试验:也叫低周期反复荷载试验或伪静力试验。
利用加载系统对结构施加逐渐增大的反复作用荷载或交替变化的位移,使结构或构件受力的历程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历程基本相似,属于结构抗震试验方法,但其加载速度远低于实际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经历的变形速度。
结构动力试验主要包括:①动荷载的特性试验方法: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比较测定法。
②结构动力特性试验;③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④模拟振动地震台试验;⑤风洞试验;⑥疲劳试验。
实体试验和模型试验;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结构检测:是为了评定结构工程的质量或鉴定既有结构的性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
研究性试验包括哪几个阶段?设计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试验阶段试验加载图式:试验荷载在试验结构构件上的布置(包括荷载类型和分布情况)称为加载图示。
试验装置:①试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的试验荷载作用下,应有足够承载力(包括疲劳强度)和稳定性。
②试验结构构件的跨度、支撑方式、支撑等条件和受力状态应符合设计计算简图,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③试验装置要满足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变形的真实状态,且不应分担试验结构构件承受的试验荷载和不应阻碍结构构件变形的自由发展。
④应满足试件就位支撑、荷载设备安装、试验荷载传递和试验过程的正常工作要求。
加载制度:是指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测点的选择与布置:用仪器对结构或构件进行内力、变形等参数的量测时,测点的选择与布置应满足以下原则。
仪器选择与测读原则:①选择的仪器,必须能满足试验所需的精度与量程要求。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课后答案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课后答案
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常用生产鉴定性试验解决的问题是()。
A.验证结构设计理论的假定
B提供设计依据
C.处理工程事故,提供技术依据
D.提供实践经验
答案:C
2、工程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中,哪一个阶段是整个试验工作的中心环节()。
A.试验规划阶段
B.试验准备阶段
C.试验加载测试阶段
D.试验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
答案:A
3、在结构试验中应优先选择的结构就位形式是()。
A.正位试验
B.卧位试验
C.反位试验
D.原位试验
答案:A
4、工程结构的模型试验与实际尺寸的足尺结构相比,不具备的特点是()。
A.经济性强
B.数据准确
C.针对性强
D.适应性强
答案:B
5、集中荷载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答案:B
6、弯矩或扭矩相似常数与长度相似常数的()次方成正比。
A.1
B.2
C.3
D.4
答案:C
7、弹性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的缺点是徐变较大,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A.金属材料
B石膏
C.水泥砂浆
D塑料
答案:D
8、哪一种模型的制作关键是“材料的选取和节点的连接”()。
A.混凝土结构模型
B砌体结构模型
C.金属结构模型
D.有机玻璃模型
答案:C
9、强度模型材料中,哪一种材料需要经过退火处理()。
A.模型钢筋
B.微粒混凝土
C.模型砌块
D.水泥砂浆
答案:A。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4-8、电阻应变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1)电阻值 R(n) ,120Ω。 2)标距L,即敏感栅的有效长度。3)灵敏系数 K。4)使用面积以标距l 乘以敏感栅宽度 a 表示。5)线性输出时,所能量测的最大应变值。6)机械滞后。7)疲劳寿命。8)绝缘电阻。
4-9、电阻应变计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为: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
11 液压加载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电液伺服加载的关键技术及其优点是什么? 液压加载系统通常是由油泵、油管系统、千斤顶、加载控制台、加载架和试验台座等组 成电液伺服加载系统主要采用了电液伺服阀进行闭环控制。电液伺服技术可以较为精确地 模拟试件所受的实际外力,产生真实的试验状态,它可以将荷载、应变、位移等不同力学参 量直接作为控制参数,实行自动控制,并在试验过程中进行控制参量的转换。 可获得高精度的加载机位移控制。
2-3
3-1、重物加载方法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要求是什么? 答:重物加载有重力直接加载和间接加载。 重力直接加载是将物体的重力直接作用于结构上的一种加载方法,即在结构表面堆放重物模拟构件表面的均布荷载;或在结构表面围设水 箱,利用防水膜止水,再向水箱内灌水。水的重力作用最接近于结构的重力状态,易于施加和排放,加载卸便捷,适合大面积的平板试件。但 用水加载要求水箱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对结构表面平整度较高,同事观测仪表不知较为困难。 重力间接加载常利用杠杆原理把荷载放大作用在结构试件上。利用杠杆支点间的比例关系,可减少劳动工作量 5倍以上。杠杆加载装置应 根据实验室或现场试验条件按力的平衡原理设计试验时杠杆和挂篮的自重是直接作用于试件上的荷载,试验前需称其重量,并作为第一级荷载加于试件上,杠杆各支点位置必须准确测量,实际加载值需根据各支点的比例关系计算得到。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概论

(4)处理工程突发事故
如连霍高速义昌大桥事故鉴定。 (5)产品质量检验。 如预制构件抽样检测。
1.3 试验检测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的选择关键在于———— 试验中实际的约束条件
与计算假定一致。 如简支梁试验。 生产性试验中的方法错误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
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
结构检测
• 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 structure quality inspection) • 既 有 结 构 性 能 的 检 测 ( existing structure quality inspection)
1.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1.2.1 研究性试验
(1)验证结构设计假定,寻求更合理的计算方法 如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修正系数。
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
TESTING AND INSPECTION FOR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
上课了!!!
1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概论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分类, 介绍了结构试验与检测的发展过程,其中试验与检测 的定义和分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习本章后应明确试验与检测的定义和分类,了解 本门课程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提高对本门课程重 要性的认识。
(2)为一些大型特种结构谋求设计依据
如海洋石油平台、核电站、网壳结构等。 (3)为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的施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
如粉煤灰砖代替烧结砖的过程。
1.2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的目的和任务
1.2.2 生产性试验
(1)验证新的施工工艺和竣工验收试验 如实际工程建成后的实际荷载试验。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一、填空1、结构试验按实验对象可分为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按荷载性质可分为静力试验与动力试验,按试验场所可分为实验室试验与现场试验,按持续时间分为短期荷载试验与长期荷载试验。
2、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包括试验的规划设计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
3、结构试验存在误差,在试验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需对其加以控制,以提高测试精度,保证试验质量。
4、测试结构和构件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有对测法,斜测法和钻孔法。
5、用回弹仪测量混凝土的强度建立回弹曲线时碳化深度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6、试验加载常用的方法有重物加载与液压加载。
7、相同强度的混合砂浆与水泥砂浆相比,混合砂浆的和易性更好。
8、墙体破坏的三个阶段为:单砖出现裂缝,裂缝伸长出现多道裂缝,出现通缝。
9、砌体结构强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扁顶法、原位轴压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
10、用载荷试验法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时,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11、基桩承载力检测时,单桩承载力易通过现场静载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并且不少于3根。
12、基桩承载力检测中荷载系统的加载能力至少不低于破坏荷载或最大加载量的1.5倍,最好能达到1.5~2.0倍。
二、选择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每一个结构和构件测区数不少于( B )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切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5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个。
A15 5 B 10 5 C 20 10 D 20 5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当测区有一对平行侧面时,则在每个侧面各测取8个回弹值;若侧区仅有一个侧面时,在该侧面需测取( C )个回弹值,相邻两测区的间隔控制在2m 以内,测区面积不宜大于()㎡。
A10 0.2 B 15 0.02 C 16 0.04 D 16 0.0253、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内容除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之外还包括( D )A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与内部缺陷B 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变形与损伤C 钢筋的位置、锈蚀D 以上皆是4、用钻芯法检测砼强度时,钻取芯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A)个。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心得体会建筑工程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心得体会建筑工程心得体会建筑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心得体会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结构计算理论的重要实践,从材料的力学性能到验证由各种材料构成不同类型结构和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大量大跨、超高、复杂结构的计算理论,都离不开试验研究。
因此,土木工程结构试验在土木工程结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结构设计、施工及推动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桥梁结构等课程直接有关,并涉及物理学、机械与电子测量技术、数理统计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获得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般工程结构试验规划设计、结构试验、工程检测和鉴定的方法,以及根据试验结果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独立的试验课程。
它的任务是在结构或实验对象上,以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技术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测试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位移、应变、振幅、频率)后进行分析,从而对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在理论上我学到许多关于结构试验的知识,工程结构试验的量方法、程结构试验过程、可靠性鉴定等。
工程结构试验的量方法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中的试验荷载要与结构在实际中的受力情况相一致,试验时的荷载应使结构处于某一种实际可能的最不利的工作情况。
当采用等效荷载时,试验荷载的大小要根据相应的等效条件换算得到,同时要注意荷载图式的改变对结构的各种影响。
结构试验的加载制度要根据不同的结构按照相应的规范或标准的规定进行设计。
测量方法:①机测法。
利用机械仪表测量所需的数据或参数,机测法适应性强、简便、可靠、经济,是结构试验中最常用的测量手段。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论文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论文首先,结构试验与检测是指通过对结构的实际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测量来获取其力学特性和承载能力的方法。
它是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结构试验与检测主要包括物理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三种方法。
其中,物理试验是通过对结构模型或样品进行加载和观测来获取数据;数值模拟是借助计算机软件对结构进行建模和仿真,以模拟结构的受力行为;现场监测是利用传感器和仪器对实际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其次,结构试验与检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物理试验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静力试验、动力试验、破坏试验和极限荷载试验。
静力试验是通过加载并测量结构的位移、应变和应力来评估其受力性能;动力试验是通过对结构施加动态载荷来研究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破坏试验是为了评估结构的破坏机制和抗震能力,通常采用超静定试验或随机加载试验;极限荷载试验是为了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极限状态,通常采用逐次增加荷载的方法进行。
在数值模拟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无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结构的力学行为和响应。
最后,结构试验与检测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结构设计和优化,还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已有结构的安全性能。
在结构设计方面,试验与检测可以通过提供精确的力学数据和实际的工程性能来指导设计过程,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结构检测方面,试验和检测可以用于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监测结构的变形和病害,并提供及时的结构保养和维护建议。
此外,结构试验与检测还可以用于研究和验证新的结构材料和技术,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节能性能。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是一项关键的研究内容,它通过实验和检测的方法来验证和评估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试验方法和检测技术,提高结构试验与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并将其应用于更多的实际工程中,促进土木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1. 简介本文档为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的报告文档。
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试验数据处理和结构检测技术等内容。
2. 实验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2.1 材料性能测试材料性能测试是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试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品牌的高强度水泥和普通水泥,测量了它们的密度和柔软度。
然后进行标准试样的制备,并在强度测试机上进行抗压和抗拉强度测试。
最终获得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同样地,我们也进行了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我们制备了标准试块并进行强度测试。
在试验中,我们记录了时间和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的性能特征。
2.2 结构负载试验结构负载试验是一个模拟结构承载能力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负载试验机对结构进行加载,以获得结构的负载性能。
我们选择了小型跨度梁做为试验结构,结构的尺寸和材料符合实际需求,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通过传感器记录了梁的变形情况。
我们使用钢丝绳和重物对梁进行加载,记录加载量和对应的变形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2.3 结构健康监测结构健康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结构状况的技术。
我们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梁进行评估,以获得结构的健康信息。
我们使用金属探伤仪、温度记录仪、应力应变传感器等设备对梁进行测试。
通过温度记录仪,我们可以了解结构的热循环情况,以及有无异常情况。
通过应力应变传感器,我们可以了解结构承载能力和负载条件下结构变形情况。
最终,我们获得了结构健康监测的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3.1 材料性能测试水泥和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高强度水泥和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较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韧性。
3.2 结构负载试验在加载到达极限状态时,梁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总结报告题目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课程名称工程测试与结构检验院部名称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班级10土木工程(建筑工程)(2)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陈育志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工程材料的耐久性等原因,因此需要正确评价结构的可靠等级,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这就离不开完善的结构检测与评价技术。
结构性能的检测是可靠性鉴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内容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和钢筋位置及直径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等。
【关键词】工程结构; 检测技术结构试验与检测是一项科学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研究和发展工程结构新材料、新体系、新工艺,探索结构设计新理论及验证实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承载力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一、结构试验:结构试验是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上,利用设备仪器为工具,以各种试验技术为手段,在施加各种作用的工况下,通过量测和试验对象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和试验对象的实际破坏形态,来评定试验对象的刚度、抗裂度、裂缝状态、强度、承载力、稳定和耗能能力等,并用以检验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荷载性质、试验对象、试验场所、构件破坏与否、荷载作用时间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可以为研究性试验和检测性试验、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实体(原理)试验和模型试验、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以及短期荷载试验和长期荷载试验。
1、研究性试验和检测性试验根据试验目的,可分为研究性试验和检测性试验。
(1)研究性试验研究性试验具有研究、探索和开发的性质。
其目的在于验证结构设计的某一理论,或验证各种科学的判断、推理、假设及概念的正确性。
或是为了创造某种新型结构体系及其计算原理,而系统地进行的试验研究。
研究性试验的试验对象即试验结构试件(简称试件),它不一定是研究任务中的具体结构,更多的是经过力学分析后抽象出来的模型。
模型必须反映研究任务中的主要参数。
因而,研究性试验的试件都是针对某一研究目的而设计和制作。
研究性试验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需要使用专门的加载设备和数据测试系统,以便对受载试件的变形性能作连续观察、测量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其变化规律,为验证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提供依据。
这类试验通常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验证结构计算理论的假定。
在结构设计中,人们经常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对结构构件的计算图式和本构关系作出某些简化的假定。
其本构关系就是通过试验建立起来的。
②为制订设计规范提供依据。
我国现行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除了总结已有工程验证以外,还进行了大量结构或构件的模型试验和实体试验的研究,为编制各类结构设计规范提供了基本资料与试验数据。
事实上,现行规范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计算理论,几乎全部是以试验研究的直接结果为基础。
这也进一步体现了结构试验学科在发展设计理论和改进设计方法上的作用。
(2)检验性试验检测性试验对象一般是真实的结构或构件,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来检验结构构件是否符合结构设计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并对检验结果作出技术结论。
这类试验常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①检验预制构件或部件的结构性能,判定预制构件的设计及制作质量。
预制构件厂或建设工地生产的预制构件,在出厂或吊装前均应对其承载力、刚度和变形性能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其结构性能是否满足结构设计和构件检验规程的指标。
此外,对某些结构构造较复杂的部件(如网架节点、特种桥梁、高耸桅杆和焊接构件等)均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②检验结构工程质量,确定工程结构的可靠性。
对新建结构,特别是某些重要性结构或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计计算理论而设计建造的结构物或构筑物,在建成后需要进行总体的结构性能检测,以综合评价其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2、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根据试验的荷载性质,可分为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两大类。
(1)静力试验静力荷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试验结构或构件直接加载,采集试验数据,认识并掌握结构的力学性能。
静力试验是结构试验中最常见的试验。
所谓“静力”一般是指试验过程中,结构本身运动的加速度效应(惯性力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试验性质的不同,静力试验可分为单调静力荷载试验、拟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
单调静力荷载试验是指试验荷载逐渐单调增加到结构破坏或预定的状态目标,研究结构受力性能的试验。
试验加载制度是指试验实施过程中荷载的施加程序或步骤,从试验的进程来看,加载制度也可以认为是施加的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加载制度的设计与试验量测的要求有关,同时受到试验采用的加载设备和仪器仪表的限制。
结构试验过程中需要量测记录各种数据,有些试验数据必须使构件保持在某一个受力状态时才能有效的采集。
(2)动力试验研究动荷载的特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结构在不同性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试验,如研究铁路或公路桥梁的振动特性、工业厂房中的吊车梁的疲劳强度与疲劳寿命、大跨结构和高耸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问题。
结构动力试验主要包括荷载特性试验、结构的动力特性试验、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风洞试验和结构疲劳试验等。
①动荷载的特性试验动荷载的特性试验主要包括测动荷载自身参数和主振源的测定试验。
动荷载的特性包括作用力的大小、方向、频率及其作用规律等。
通常采用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和比较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是直接测定动荷载本身参数以确定其特性。
这种方法简单可靠,并且随着量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传感器的逐步完善,其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广。
对一些往复式运动部件产生的惯性力可以用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运动部件上,直接测出机器工作时运动部件的加速度变化规律。
由于运动部件的质量是已知的,所以惯性力便可得到。
间接测定法是把要测定动力的机器安装在有足够弹性变形的专用结构上,先进行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的测定(可采用突加或突卸荷载法),确定结构的刚度和惯性力矩、自振频率、阻尼比及已知简谐外力作用下的振幅。
然后,开动机器用仪器测定并记录结构的振动情况,根据所测数据来确定动力机器的特性。
②结构动力特性实验结构的动力特性是进行结构抗震计算、解决结构共振问题及诊断结构累积损失的基本依据。
因而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测试是动力试验的最基本内容。
结构的动力特性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参数。
这些参数决定于结构的形式、刚度、质量分布、材料特性及构造连接等因数,而与外荷载无关。
通常,采用人工激励法或环境随机激励法使结构产生振动,同时量测并记录结构是速度响应或加速度响应,再通过信号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
动力特性试验的对象以整体结构为主,可以在现场测试实体(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也可以在实验室对模型结构进行动力特性试验。
自由振动法是设法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通过记录仪器记下有衰减的自由振动曲线,由此求出结构的基本频率和阻尼系数。
共振法是利用专门的激振器,对结构施加简谐动荷载,使结构产生恒定的强迫简谐振动,借助对结构受迫振动的测定,求得结构动力特性的基本参数。
脉动法:脉动是一种微小的振动,脉动源来自地壳内部微小的振动、地面车辆运动、机器运转所引起的微小振动及风引起的建筑物的振动等。
③结构的动力反应试验结构动力反应试验是测定结构在实际工作时的振动参数(振幅、频率)及性状,如动力机器作用下厂房结构的振动、在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地震时建筑结构的动力反应(强震观测)等。
量测得到的这些资料,用来研究结构的工作是否正常、安全,存在何种问题,薄弱环节在何处。
实践中经常遇到需要测定结构物在动荷载作用下特定部位的动参数,如振幅、频率、速度、动变形等。
这种情况下,只要在结构振动振动时布置适当的拾振器记录下振动图即可。
测点布置根据结构情况和试验目的而定。
为了确定结构在动荷载作业下的振动状态和动应力大小,往往需要测定结构在一定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位移图。
④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是由于地面运动而引起的一种惯性力。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是通过振动台对结构输入正弦波或地震波,可以再现各种形式地震波输入后的结构反应和地震震害及发生的过程,观测试验结构在相应各个阶段的力学性能,进行随机振动分析,使人们对地震破坏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由于目前的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还不能完全解决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计算,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新型结构计算理论的准确性,有助于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因此,振动台试验常常成为必要的“结构试验分析方法”。
⑤风洞试验为了系统地研究风力对各种结构的作用,除了实测试验之外,还采用缩小模型或相似模型在专门的试验装置内模拟风力试验,即风洞试验。
工程结构风洞试验装置是一种能够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建筑或桥梁等结构物周围的空气流动,并可量测气流对结构的作用,以及观察有关物理现象的一种管状空气动力学试验设备。
⑥疲劳试验结构疲劳试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及变化规律。
结构构件疲劳试验一般均在专门的疲劳试验机上进行,大部分采用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或电磁脉冲千斤顶施加重复或反复荷载,也有的采用偏心轮式振动设备加装。
对结构构件的疲劳试验大多采用等幅匀速脉动荷载,借以模拟结构构件在使用阶段不断反复加载和卸载的受力状态。
除了上述几种典型的动力结构试验外,在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还有强迫振动试验、冲击碰撞试验等动力结构试验。
3、实体试验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实体试验和模拟实验。
(1)实体试验实体试验的试验对象一般是实际结构或构件,如核电站安全壳加压的整体性试验,工厂厂房结构的刚度试验,楼盖承载力试验及桥梁在移动荷载的动力特征性试验等。
另外,在高层建筑上直接进行风振试验和通过环境随即振动测定结构动力特征等也属此类。
通过对上述试题结构物的检测和监测,可以对结构的整体性能及结构构造进行全面观测和了解。
(2)模拟试验模型是仿照原型(真实结构)并按照一定比例关系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
它具有实际结构的全部或部分特征。
模型的设计制作及试验是根据相对理论,用适当的比例和材料制成与实际结构几何相识的实验对象,在模型上施加相似力系(或称比例荷载),使模型受力后重演原型结构的实际工况,最后按照相似理论由模型实验结果推算实际结构的性能。
4、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1)实验室试验是指在有专门的设备的实验室进行的试验。
今年来,我国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造的许多大型结构试验室,为进行模型试验和足尺结构的整体试验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条件。
实验室试验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条件,可以应用精密和灵敏的仪器设备进行试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甚至可以人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突出研究的主要方面,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常用于研究性试验。
(2)现场试验是指在生产和施工现场进行试验。
与实验室相比,由于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加载方法和量测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