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精密滚动轴承的装配与调整

合集下载

主轴部件的装配与调整(新) 2

主轴部件的装配与调整(新) 2



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
• 轴承在装配时,应控制和调整合适的游 隙,以保证正常工作并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 其方法是使轴承内、外圈作适当的轴向 相对位移。 • 如向心推力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双向 推力球轴承等,在装配时以及使用过程中, 可通过调整内,外套圈的轴向位置来获得 合适的轴向游隙。
滚动轴承的预紧
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 (1)按所要装配的轴承准备好所需工具和量 具 • (2)按图样要求检查与轴承相配的零件 的尺寸是否符合图样要求,是否有凹陷、 毛刺,锈蚀和固体微粒等。并用汽油或煤 油清洗,仔细擦净,然后薄薄地涂上一层 油。 • (3)检查轴承型号与图样是否一致,并清 洗轴承。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 1、根据轴承承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性质
• 2、根据轴承的转速 • 3、对轴承的特殊要求 • 4、经济性
滚动轴承的配合
• 滚动轴承是专业厂大量生产的标准部件,其内径 和外径出厂时均已确定。
• 轴承的内圈与轴的配合应为基孔制,外圈与轴承 孔的配合为基轴制 • 选择轴承配合时,一般要考虑负荷的大小,方向 和性质,转速的大小,旋转精度和装拆是否频繁 等一系列因素。一般情况下是内圈随轴一起转动, 外圈固定不动,而转动套圈应比固定套圈的配合 紧一些。
(2)单个使用轴承预紧
• 用在轴承外圈上的弹簧预紧。调整螺母可 使弹簧产生不同的预紧力。
(3)带有锥孔内圈的轴承预紧
• 轴承内圈有锥孔,可以调节其在轴向位置实现预紧。拧 紧螺母使锥形孔内圈向轴颈大端移动,内圈直径增大,消 除径向游隙,形成预负荷。
滚动轴承预紧的测量与调整
训练五

1、写出主轴的装配工艺
轴的前支承是D级精度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13,用于承受径向力。 后支承有2个滚动轴承,一个是D级精度的角 接触球轴承4,大口向外安装,用于承受径向力 和由后向前方向的轴向力。后支承还采用一个D 级精度的推力球轴承 5,用于承受由前向后方 向的轴向力。 主轴上装有三个齿轮。右端的斜齿圆柱齿轮 9空套在主轴15上。中间的齿轮8可以在主轴的 花键上滑移,它是内齿离合器。左端的齿轮7固 定在主轴上,用于传动进给链。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
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工作台面净化和平整,准备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清洁溶剂。

2. 清洁轴承:将轴承放入清洁溶剂中浸泡,用刷子或喷嘴清洁表面和内部,然后用干净的纸巾擦拭干净并晾干。

3. 涂抹润滑剂:在清洁干净的手套下,使用适当的润滑剂从内孔到外表面涂覆轴承,确保润滑均匀,但不要涂得太多。

4. 定位轴承:将轴承放置在轴上或轴承座中,确保正确对准。

5. 安装封冲:如果轴承需要使用封冲,将它们安装在轴承或轴承座上,确保密封部件固定牢固。

6. 装配轴承:将轴承轻轻滑入轴承座中,确保轴承座和轴的对准,然后用适当的工具(如轴承退卡器)将轴承安装到正确位置。

7. 调整间隙: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调整轴承的间隙,确保轴承能自由旋转并没有过多的松动。

8. 检查装配:检查轴承的装配质量,确保轴承被正确安装并满足要求。

9. 清洁和防腐处理:清除轴承和周围的任何液体或杂质,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10. 安装其他部件:根据需要,安装其他相关部件,如密封圈、销轴等。

11. 检验并测试:检查轴承的装配质量,确保轴承能够正常运转并满足要求。

12. 记录和标记:记录轴承的装配信息,如日期、工作人员姓名等,并用合适的标识标记轴承和相关部件。

注意事项:
- 在装配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过多的力量,以免损坏轴承。

- 在涂抹润滑剂时要保持清洁,以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轴承。

- 轴承在装配过程中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以免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

- 轴承的装配应遵循厂商的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正确和安全的装配。

滚动轴承的安装要点

滚动轴承的安装要点

滚动轴承的安装要点滚动轴承的安装要点1. 安装方法1.1 利用铜棒和手工锺击安装这是安装中小型轴承的一种简便办法。

当轴承内圈为紧配合,外圈为较松配合时,将铜棒紧贴轴承内圈端面,用和锤直接敲击铜棒,通过铜棒传力,将轴承徐徐装到轴上。

轴承内圈较大时,可用铜棒沿轴承内圈端面周围均匀用力敲击,切忌只敲打一边,也不能用力过猛,要对称敲打,轻轻敲打慢慢装上,以免装斜击裂轴承。

当轴承外圈为紧配合,内圈为较松配合时,可采用与上述相反的方法,用手锤敲击紧贴轴承外圈端面的铜棒,把轴承压入轴承座中,最后装到轴上,此法不易损伤机件。

1.2利用套筒安装此法与利用铜棒安装轴承道理相同。

它是将套筒直接压在轴承端面上(轴承装在轴上时压住内圈端面;装在壳体孔内时压仪表6外圈端面),用手锤敲击力能均匀地分布在安装的轴承整个套圈端面上,并能与压力机配合使用,安装省力省时,质量可靠。

安装所用的套筒应为软金属制造(铜或低碳钢管均可)。

若轴承安装在轴上时,套筒内径应略大于轴颈1—4mm,外径略小于轴承内圈挡边直径,或以套筒厚度为准,其厚度应制成等于轴承内圈厚度的2/3—4/5,且套筒两端应平整并与筒身垂直。

若轴承安装在座孔内时,套筒外径应略小于轴承外径。

利用套筒安装轴承时,如机件不大,可臵于台钳上安装。

钳口垫以铜片或铝片,以防轴被夹伤。

如机件尺寸较大,应放在木架上安装。

先将轴承装到轴上,再安装套筒,用手锤均匀敲击套筒慢慢装合。

当套筒端盖为平顶时,手锤应沿其圆周依次均匀敲击套。

表2—1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公差带注:①凡对公差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应用j5、k5……代替j6、k6……等。

②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和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因内部游隙的影响不甚重要,可用k6和m6代替k5和m5。

③应选用轴承径向游隙大于基本组的滚子轴承。

④凡有较高的公差等级或转速要求的场合,应选用h7,IT5为轴颈形状公差。

尺寸大于500mm,其形状公差为IT7。

表2—2 安装推力轴承的轴公差带表2—3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表2—4 安装推力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筒两边,当套筒端盖呈球面形时,手锤应敲击球面端盖的中心处。

双列圆柱滚子主轴轴承的装配和调整

双列圆柱滚子主轴轴承的装配和调整

34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4年acquisition ,and then turning the collected signals into digital ones w hich will next be sent to the AT89C52for data processing and displayed thro ugh the LED dig ital tube.Acco rding to the test result,this tem 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 ring system is of lo w cost,convenient operatio n,simple circuit,and has a very g ood practical using v alue.Key words :AT89C52;dig ital ;tem perature and humidity m onito ring system双列圆柱滚子主轴轴承的装配和调整圆锥孔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属于线性接触轴承,其承载能力和刚度高于点接触的角接触轴承,常用于载荷较大、要求刚度较高,而转速相对来说不很高的中、大、重型机床主轴系统中。

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用于主轴系统中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调整方法。

1主轴滚动轴承的选配。

主轴和轴承都存在制造误差,这必然要影响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

在主轴组件装配时,若使二者的误差影响相互抵消一部分,则可进一步提高其旋转精度。

由于滚动轴承内圈随主轴旋转,它的径向跳动(或称振摆)对轴承旋转精度影响最大。

因此,一般仅调整轴承内圈和主轴轴颈的相对位置。

(1)前轴承选配:由于主轴在前支承处的径向跳动对其端部的旋转精度影响最大,因此首先应采用轴承选配法来减小前支承处的径向跳动。

实际的操作过程是,装配前先将一批滚动轴承的内圈和主轴轴颈分别进行测量,并在各自的高点处打字标记(某些国家的轴承,高点处已有标记,近年来随着轴承精度的提高,又将标记去掉);然后按实际的径向跳动量分组,取其跳动量相近者进行装配,使二者高点异向,即完成前轴承的选配。

浅谈轴承装配的拆卸与调整

浅谈轴承装配的拆卸与调整

信息技术Һ㊀浅谈轴承装配的拆卸与调整李思佳摘㊀要:设备在运行初期及一生都需进行定期维护与调整,特别是轴承㊂由于操作者经验不足,不能按规定对轴承进行检查与调整,使得间隙不当,导致轴承跑内圆㊁外圆,卡住不转,温升过高,早期损坏㊂这些故障多为使用初期(包括拆后重装)没有按规定及时调整轴承间隙㊂因此,对滚动轴承的装配,检查和调整需进行重述㊂以下是我工作中的经验,便于实践时提高工作效率㊂关键词:调整;装配;间隙一㊁滚动轴承的清洗与检查滚动轴承的清洗:刚拆下的轴承一般用汽油或柴油清洗㊂清洗时,先准备足够数量的汽油或柴油,将轴承放入油中,一手拿住轴承内圈,另一手慢慢转轴承外圈,待滚道㊁滚动体和保持架上的润滑脂和污垢全部清除,用手轻轻转动轴承内圈,无止死并自由转动㊂等油液流尽,把它放在洁净的纸张上,以便干燥㊂对于新轴承,在装配准备未作好前,不要拆开轴承的包装㊂轴承出厂前涂在轴承上的油是防锈用的,不是用来润滑工作轴承的㊂由于长期存放,油脂失效㊁老化,轴承可能生锈㊂因此,新轴承也有清洗的必要㊂二㊁滚动轴承的装配这里只简单介绍锤击法和加热法两种方法㊂压力机装配法需配有适当吨位的压力机和接触头,操作简单方便㊂(1)锤击法:使用黄铜棒击打轴承内外圈时,要防止把轴承打歪,击打时沿轴承周边对称打击㊂(2)加热装配法:具有较大的过盈,适用于大型重荷载轴承装配㊂它是把轴承放在带有托架的油槽内,加热温度在80 100度为宜,切不可与槽底接触,防止污物进入或轴承局部退火㊂此方法装配条件易于形成,可广泛用于批量装配和单件维修㊂带防尘盖或密封圈的轴承不能加热,否则会造成润滑剂流失㊂加热方式也可采用电感应加热方法,且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㊂三㊁滚动轴承的拆卸轴承的拆卸是为了定期检修,如果拆下的轴承准备继续使用,在拆卸时绝对不可通过滚动体施加拆卸力,如果是过盈配合轴承拆卸难度大㊂应特别注意不得损伤轴承与其相配合的零件㊂轴承内圈与轴是过盈配合,外圈与轴承座采用间隙配合,如轴承装于分离型座孔中时,可将轴与轴承一起从座中全部拆出,然后用压力机从轴上拆卸轴承㊂也可用专用工具将轴承从轴上拆下(用楔铁)可分离型轴承拆卸时,也同样可使用专用拉马或压力机将轴承外圈从座孔中拆下㊂四㊁滚动轴承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当滚动轴承间隙较小时零件制造精度缺陷,装配时方法不当,受力不均,都会致使轴承变形,结果使轴承跑内外圆以致卡死不转,早期损坏㊂当轴承间隙过大,虽然没有卡死现象,但由于惯性回转力矩和轴向荷载对于轴承受力的不均匀性,使轴承产生滑动摩擦㊂引起滚动体和内外圈加速损坏,因此机器装配和保养时,合理调整轴承间隙十分重要㊂(一)间隙不可调滚动轴承的检查间隙不可调轴承是指单列向心球轴承㊁调心球轴承及调心滚子轴承等㊂由于这些轴承的径向间隙在制造时已经按标准确定,不能进行调整,其检查目的主要是发现轴承的装配质量和工作后的轴承是否达到磨损极限,决定取舍㊂轴承内有无配合间隙,可用几种方法进行检查,较精确方法有塞尺检查和千分表检查㊂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转动轴承,检查转动的灵活性,轴承不得有明显制动现象,应当灵活平稳转动,但不得有跳动和异常响声㊂另一种方法是用手捏住轴承动圈沿轴向左右晃动已装在轴上的轴承,看是否有容易发现的轴向移动量,但不得有过大的窜动㊂以上两种方法比较可靠,但操作者需要一定的经验㊂轴承间隙确定后,根据轴承型号㊁负荷大小㊁安装方法,合理调整轴向窜动㊂不同位置轴承的轴向窜动各不相同,一般在0.5 1.2mm之间㊂(二)间隙可调滚动轴承的检查间隙可调滚动轴承是指:角接触球轴承㊁圆锥滚子轴承等㊂这些轴承在装配和使用过程对必须对轴向游隙进行确定和调整,各种可调轴向游隙可在轴承安装和修理手册中查到,一般内径在50 100mm的向心推力和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在100 180μm之间!也可根据经验确定㊂可调整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有:千分表检查㊁塞尺检查㊁用手晃动或根据旋转灵活程度检查,此法用处较多,且直观㊂①用千分表进行检查:将千分表座稳固后,把表头顶在轴的端面或装在轴上零件的端面上,用撬杠沿轴线依次向两个方向撬动!这时表针指示的极限差即为轴向游隙㊂②用塞尺进行检查:把塞尺放在外圈滚道和滚柱之间,用手转动内座圈,刚好能通过的塞尺厚度为该轴承外座圈内表面与滚子表面的垂直距离㊂(三)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可调间隙轴承或不可调间隙轴承,其方法有两种基本形式㊂即通过侧盖与箱体之间加垫来调整不可调轴承的轴向间隙或通过内座圈螺母调整轴向间隙来达到回转体自由转动的目的㊂当采用内座圈螺母调整圆锥滚子轴承轴向间隙时,必须使用与螺母相适应的扭力扳手按规定的扭矩拧紧螺母㊂然后根据允许轴窜量将螺母旋回一适当角度,用止退垫锁死㊂所有设备在投入运行初期或更换轴承后均应对轴承进行维护与调速整㊂参考文献:[1]陈宝国.我国叉车轴承的发展概述[M].北京:轴承,1998,NO.3.[2]万长森.滚动轴承的分析方法[M].北京:工程机械,1997,1.[3]陈晓南.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工程机械,2001,2.[4]贾群义.滚动轴承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工程机械,2007,12.作者简介:李思佳,河钢集团邯钢能源中心㊂141。

轴承套圈的装配与调试技术要求

轴承套圈的装配与调试技术要求

轴承套圈的装配与调试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洗:在装配前,必须对轴承套圈和相关部件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以确保装配的质量和精度。

2. 检查:对轴承套圈的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

同时,还要对相关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尺寸、形状和精度符合要求。

3. 装配:根据轴承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

对于过盈配合的轴承套圈,可以采用压力装配、热装等方法进行装配;对于间隙配合的轴承套圈,可以采用冷装或手工装配等方法进行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要保证轴承套圈的安装到位,不得出现卡滞、松动等现象。

4. 调试:在装配完成后,必须对轴承进行调试,检查其旋转灵活性、振动、噪声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同时,还要对轴承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润滑充分、均匀。

5. 记录:在装配和调试过程中,必须对所有操作进行记录,并填写相关表格。

记录的内容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检查结果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对轴承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追溯和分析。

总之,轴承套圈的装配与调试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同时,还要遵守相关的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数控机床主轴调试方法及步骤

数控机床主轴调试方法及步骤

主轴作为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件,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中心的精度、转速、刚性、温升及噪声等参数,进而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为了保持优秀的机床加工能力,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

主轴轴承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有不少数控加工中心的故障就是由于轴承的装配不当造成的,所以应该对轴承的装配技术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主轴轴承的取出与清洗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精密轴承从包装中取出时,操作者的手应保持清洁干燥,因为手上的汗水会导致生锈,必要时可以戴手套。

2.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取出的精密轴承应立即进行装脂和涂油处理,加脂精密轴承取出后立即作无污染安装,不作装脂和涂油处理。

3.包装要封好:精密轴承只能在装配之前从原包装中取出清洗。

从易挥发缓蚀剂封存的多件精密轴承包装中取出其中的几套后,应立即将包装封好,因为VIC纸的保护气只能在封存的包装中得以保持。

4.正确清洗: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不可清洗,而未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清洗,清洗之后应晾干并立即上防锈油或装脂,以免锈蚀。

(1)单个轴承的安装调试:装配时尽可能使主轴定位内孔与主轴轴径的偏心量和轴承内圈与滚道的偏心量接近,并使其方向相反,这样可使装配后的偏心量减小。

二、主轴轴承的安装与安装工具主轴、丝杠用精密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转速、回转精度、刚性、抗颤振动切削性能、噪声、温升及热变形等,进而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等。

1.轴承安装注意事项:轴承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避免精密轴承污染或异物的进入,污染物对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很大不良影响;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配合面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及清洁度;安装时在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轴承更容易安装到设计部位;设计轴承座孔和轴时应有一个100~150的安装引导倒角;不要过分冷却轴承,因为冷凝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锈蚀;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需采用定向装配法或角度选配法,也就是人为地控制各装配件的径向跳动误差的方向,使误差相互抵消而不是累积;轴承压入轴承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感;安装完成后,检查精密轴承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轴承的装配及调整

轴承的装配及调整

轴承的装配及调整滚动轴承的装配质量是保证机床运动灵活可靠的前提,因为滚动轴承本身精度的高低,并不能直接说明它在机械上旋转精度的高低。

当精密机械的旋转精度要求很高时,除应选用高精度的轴承外,轴承的装配精度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1.轴承的固定装置必须完好可靠,紧定程度适中,防松止退装置可靠。

2油封等密封装置必须严密,对于采用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要加入1/2空腔容积的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3.在轴承的装配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清洁,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

4.装配后,轴承应运转灵活,无噪音,工作温升一般不超过50℃。

5.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靠紧轴肩,其最大间隙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应不大于0.1mm。

6. 当采用冷冻或加热装配时冷却温度不低于-80℃;加热温度不超过120℃。

7.装配可拆卸的(内外圈可分离的轴承)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其它轴承内外圈混装。

8.可调头安装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9.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的轴承盖与外圈或垫圈的接触应均匀。

10.在轴的两端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并且轴向定位是以两端端盖限定时,只能一端轴承靠紧端盖,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C值的确定可按公式计算 C=αΔt l+0.15(式中c为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的轴向间隙mm; l为两轴承中心距mm; α为轴的材料线膨胀系数℃; Δt为轴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0.15为轴热涨后应剩余的间隙mm。

)具体数值见下表:表1-1向心推力球轴承等的轴向游隙(mm)轴承内径向心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间隙双列推力球轴承轴向间隙轻系列中及重系列轻系列轻宽中及轻系列中及重系列中宽系列≤30 0.02~0.06 0.03~0.09 0.03~0.1 0.04~0.110.03~0.08 0.05~0.11 >30-50 0.03~0.09 0.04~0.10 0.04~0.11 0.05~0.130.04~0.10 0.06~0.12 >50-80 0.04~0.10 0.05~0.12 0.05~0.13 0.06~0.150.05~0.14 0.07~0.14 >80-120 0.05~0.12 0.06~0.15 0.06~0.15 0.07~0.180.06~0.15 0.10~0.18 >120-150 0.06~0.15 0.07~0.18 0.07~0.18 0.09~0.20>150-180 0.07~0.18 0.09~0.20 0.09~0.20 0.10~0.22>180-200 0.09~020 0.10~0.22 0.12~0.22 0.14~0.240.18~0.30>200-250 0.18~0.30表1-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游隙值(mm)轴承内经一般情况内圈比外圈温度高25~30℃≤800.10~0.20 0.30~0.40>80~180 0.15~0.25 0.40~0.50>180~225 0.20~0.30 0.50~0.60>225~315 0.30~0.40 0.70~0.80>315~560 0.40~0.50 0.90~1表 1-3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游隙值 (mm)轴承内经轴向游隙轴承内经轴向游隙>120~180 0.15~0.25 >560~630 0.30~0.40>180~225 0.20~0.30 >630~800 0.35~0.45>225~315 0.25~0.35 >800~1000 0.35~0.45>315~560 0.30~0.40 >1000~1250 0.40~0.50(二) 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1. 轴承的配合滚动轴承是专业厂大量生产的标准部件,其内圈与轴的配合,取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取基轴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