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 世纪7O 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 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 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指的是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的过程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第二个过程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第三个过程是产出过程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过程;最后一个过程,动机过程是指观察着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总之,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

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班卡拉认为,个体在活动中是通过四个方面的信息来获得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的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

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言语的劝导是指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说服性的言语必须实事求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那些虚幻的、华向不实的劝导不但会适得其反,身心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的水平,个体在追求目标时,自我效能通过生理唤起来影响行为改变。

乐观积极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创造积极情感,消极情绪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要变消极情感为乐观心态。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来培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难而上来证明自己的坚强,使自己的自我效能得到强化。

社会认知理论在施为视角(an agentic perspective)的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适应和自我变化。施为指的是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

1.基于施为概念的社会认知理论人类施为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 1)意图性( intentionality )

人的意图包括行动计划和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战略

( 2)通过前瞻行为所产生的施为的临时延展性不单单指对未来的计划,而是指人们为自己设定目标并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而有目的地指导和激发自己努力。

施为者不仅具有计划和事前思考的机能,而且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施为者依照个人的标准,通过自我反应性影响( self-reactive in flue nee),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调节。

人一般做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情,而避免去做招致责难的

事情。人不仅是施为主体,同时也是自我机能的检验者。他们通过对机能的自我感知,思考自己的效能、思想和行为的正确性,以及自己所追求的意义何在,然后在必要时做出合理的纠正。

社会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个人施为和脱离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论。

人类机能已经深深扎根于社会体系之中。因此,个人施为是在覆盖广泛的社会框架影响下的关系网中发生作用的。在这些施为过程中,人建立了用来组织、引导和规范人类活动的社会体系。社会体系的种种实践,反过来限制和提供个人发展和作用的资源和机会。正是由于个人施为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动态的双向作用,社会认知理论并不认同个人施为和脱离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之间的二元论。

2.社会榜样作用的中心化

在榜样作用在中,人们通过学习榜样,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榜样作用已被中心化并具有广泛性,但是在其过程方面,却一直乏人问津,直到1994 年米勒和多拉德

(Miller and Dollard)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Social Learni ng and

Imitation ),才认可了榜样作用。但是,他们只把这些现象看做是辨别学习的一个特例。

榜样提供了一个社会途径,而观察者做出对等反应,这种强化作用增强了模仿榜样的倾向。

社会榜样作用需通过以下四个具体过程发生作用,包括注意过程、表象

过程、演化转换过程以及动机过程( Bandura,1971)。

类化模仿是由社会信念和期望的结果所控制的,而不是由深度的强化作用决定的(Ban dura and Barab 1971)。当榜样行为的功能性价值完全不同的时候,儿童常常会忠实地模仿给他奖励的女性的行为,而很快忽略不给他奖励的男性的行为。当奖励的榜样行为的可辨性不同的时候,儿童选择可分辨的、有奖励的反应行为,停止模仿可分辨的、无奖励的言语反射。但是,对于那些不能明显与其他有奖励组别区别开的行为,儿童还是会去模仿。

双认识体系(Anderson, 1980)结合了陈述性知识和体现于任务决策规则中的程序性知识,这一体系在解决转换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事实性和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进行解释研究, 可以帮助解决简单行为的认识问题。但是,在练习熟练运用复杂动作的时候,程序性知识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面的自我调节和纠正反馈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知识结构被转换为熟练应用。(例如,如果只给一个不会滑雪的人提供学习滑雪的材料,以及一套完整的滑雪程序规则,然后, 让他开始从山顶滑雪的话,这个实验最有可能终结于当地医院的骨科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

由榜样作用传达的认知表征,是技巧性应用的向导,以及培养行为熟练度的评判标准。技能通常是通过在行为产生过程中反复纠正概念匹配得以完善。伴有启发式反馈的监督演化过程,是观念转换成熟练应用的工具。这种伴有演化的反馈,为检测和纠正概念和行动错配提供了信息。如此一来,在比较信息的基础上,调节行为进而掌握了所需的能力。

判断一个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不仅要看其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而且最终还要看它在提高人类机能的变化中可操作的能力。社会认知理论随时可以服务社会,因为它界定了可修正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在验证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建构。

3.关于榜样作用的本质和范畴的几种误解

在榜样作用的本质和范畴方面,存在一些很深的误解,这阻碍了

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研究和社会方面的应用。因此,这个领域的研究,不但要阐释社会榜样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还要消除这些误解。

误解(1):榜样作用只能产生模仿的结果。(反例:被动语言形

式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话语表达。)

对于抽象榜样作用 (Bandura,1986;Rosenthal and Zimmerman,1978)的研究表明,社会榜样作用意味着,观察者抽象和总结出示范者行为的结构和基本原则,他就可以做出示范者做过和说过之外的新行为,他们也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例如,通用管理技能,它是一种通过榜样作用和伴有启发性反馈的指导演化而掌握的技能,它可以提高管理的职能,能够降低员工缺勤率和离职率,提高组织产出的水平(Latham and Sarr, 1979; Porras et al, 1982)。

误解( 2):榜样作用会扼杀创造力。在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示范者面前, 一般来说, 观察者既不完全模仿其中某个人的行为方式, 也不会采用所有示范者的属性,包括他们喜欢的示范者。相反,观察者把不同示范者的各种特点融合到一起,组成一个不同于原先任何一个示范者的新模式(Ban dura, Ross, and Ro§s1963)。因此,两位观察者完全可以通过有选择地融合不同示范者身上的特点, 来创建出别于彼此的新的行为方式。

榜样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认得创新能力。非常规的思维模式的榜样作用可以提高他人的创新能力( Harris and Evans, 1973; Gist, 1989)。创新通常需要把现有的知识与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 Bolton, 1993)。

许多组织来战了大量的筛选有效榜样的工作。人类非常精明, 他们没有时间和资源重新创造成功的系统、服务及产品的核心特点, 他们提取有利的因素并加以改进, 把它们综合成新的形式, 再调整它们适应特殊的情况。这

些研究帮助我们理解选择性榜样作用实为创新之母。

误解( 3):有关榜样作用的范畴。一些批评家争辩说,榜样作用不能培养认知能力, 因为思维的过程是隐蔽的, 并不能完全充分反映在认知操作的最终的榜样行为中。

这只是概念构想的局限性,而不是榜样作用的固有的缺陷。梅琴鲍姆(Meichenbaum, 1984)表示,示范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声说出他们的推理方法,这种言语示范可以迅速提高认知能力,因为观察者可以了解指导决定和行动的思想过程。在这种言语榜样作用中,示范者一边评估要解决的问题,一边说出他们的想法,寻找相关的信息,找出备选的解决方案,权衡每个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选择出最后确定的解决方案的最佳执行方案。同时,他们还要说出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纠正错误以及如何激励自己。

4.象征性榜样作用的影响力和范围

非凡的通信技术,正在改变人类影响的性质、范围、速度和轨迹。这些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传播的过程。依靠通信卫星实现的视频系统,已成为传播象征性环境的主导方式。新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

互联网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及时沟通,使得电子榜样作用成为跨文化变革和社会政治变革的有力手段( Bandura, 2002; Braithwaite, 1994)。

通过象征性榜样作用,创新成果的社会传播动能得到了扩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把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知识进行了整合(Bandura, 1986, 2001; Rogers, 199) 社会认知理论指导和激发人们去

接受和采用新的思想和实践。复杂交织的社会网络,为这些思想和实践的传播和支持提供了潜在的途径。

社会认知方法通过与其他方法( Bandura, 2002)的合作,把三个主要部分结合到一个模型当中,以此促进全社会的变化。第一个模型是理论模型。这一模型详细说明了社会心理变化和运行机制的影响因素,这些知识提供了指导原则;第二个模型是一个转换和执行模型。它把理论原则转化为一种新型的运作模型,这个模型详细说明了执行的内容、变化方法和模式;

第三个是一个关于如何促进不同的文化环境采用社会心理项目的社会传播模型。以上三个模型都具有独特的职能,并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

5.自我调节能力约束下的施为活动

在这个行为主义风靡的时代,学习通常被认为是在经典性和工具性条件作用下发生的。在这个概念中,动机在奖罚的机制上,受原始的功能主义调节。这种方法通过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来影响人的思维过程、动机、情感状态和自我指导行为,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某个方面。

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发展方向的施为,因环境的性质和可变性而不同。环境不是单向对个人施加影响的庞然大物。操作性环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强加性环境、选择性环境和创造性环境。

无论人们喜欢与否,人都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虽然人对它们发生作用无能为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人可以控制自己如何看待和反作用于环境。

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只不过是一个机会和障碍性并存、奖励和惩罚并举的潜在立场。只有在适当的行动选择并激活的条件下,环境才会发生作用。这就是选择性环境。究竟哪部分潜在的环境会变成实际发生作用的环境,取决于人如何取舍。在相同的潜在环境下,如果这个人把注意力放在

环境所提供的机遇上,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如果他总是考虑存在问题和风险,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 ( Krueger and Dickson, 1993, 1994)。

创造性环境并不是等待人去选择和激活的潜在环境,相反,人认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主动创造环境。环境变化的等次,是按照个人施为的程度来

划分的,从认知解释施为,到选择和激活施为,再到建设性施为。个人效能

和集体效能的信念,在如何组织、创造和管理生活环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而这些环境会影响他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以及日后的发展方向。

人可以有计划地做许多事情,来控制自己的发展状况和生活环境。但是,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偶然发生。事实上,人生道路上的很多至关重要

的事件,都是在最平凡的情况下发生的。人们开始新生活、找到人生伴侣和

开创职业生涯,常常是出于一些偶然事件( Austin, 1078; Bandura, 1986;

Stagner, 198)1。

偶然事件就是互相不认识的人不期而遇。虽然在一系列发生的事件中,单独事件各有其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则是偶然发生,而不是事先计划

的( Nagel, 1961)。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可能产生动态的影响,进而改变人生的轨迹。偶然事件会改变人生轨迹的直线性、连续性和渐进性。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单独的事件,为这种偶然的相遇,创造了无数的机会,这也大大增加了长期预测人类行为的难度。

偶然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控制它的影响。积极的生活可能会带来更多数量和类型的机会。机会总是青睐那些带着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去做事和探索的人。一些人还会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增强信心和提高能力,来为自己

创造更多的机会。这些个人的谋略,使他们能尽可能地抓住那些不期而至的

机遇。正如巴斯德(Pasteur)所言,“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自我

发展帮助人们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这些不同的积极行为,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施为来管理偶然性。

在探索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作业还研究了自我调节的机制。我们的社会应用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 (Bandura, 1986, 1997)。为了施加自我影响,个人需要监督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而后按照自己的评价进行行动。

人的动机和行为,不仅受到物质刺激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的刺激和个人标准下自我评价的影响。人们往往使用边际效应,甚至牺牲物质利益,来维护他们的自尊。

动机和自我调节对照理论,重点强调由人类机体中的负反馈环引导的纠错部分。社会认知理论吧双重对照系统与自我调节复合在一起,即变成一个正面差距生产系统与一个减少反应差距系统协同运作的模式( Bandura, 1991)。

人不仅是反映机体,而且是有雄心抱负和能动性的机体。人们事前考虑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计划地进行选择性的控制活动,而不是对他们努力的影响做出简单的反应。他们有深谋远虑的目标,并以此来预见和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有看到缺陷和不足的后见之明。

构建理论的目的在于,查证一小部分用来说明广泛现象的解释性原则。在普适性方面,社会认知理论侧重于,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运作的综合性原则。社会认知理论的自我调节部分,在教育发展、促进健康、影响调节、运动表现、组织运作和社会变革等许多领域的应用中得到证实( Bandura, 1997;2002a,2004c; Frayne and Latham, 1987; Zimmerman, 1989)。

一旦人们建立一个道德标准,无论自我约束是否符合个人的标准,都会

影响自我调节。一般来说,人们做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价值感的事情,而避免去做违背自己道德标准的事情,否则,会招致责难。

6.基于自我效能概念的理论延展

人们通过自我调节机制,控制自己的动机、思维方式和感情生活。1960 年,对人类机能和变化的解释和修正,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Bandura, 2004b)。因果分析把重点从无意识的精神动态,转移到交易型社会心理动态。人类机能被看做是个人、行为和环境影响动态交互作用的产物。关于生活问题的社会标签事件( Social labeling practices)发生了变化。问题行为被看做是一种发散性的行为,而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状。诊断性标签把人分成不同的精神病理的类型,这给人带来羞耻,功能性分析方法取代了这种方法。有关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的实验室和对照现场研究方法,取代了晤谈内容分析法,面向行动的治疗改为解释性晤谈。治

疗的方式在内容、场所

和施为者方面都有了变化。

科技进步由两种理论推动( Nagel, 1961):第一种形式寻找直接可观察的事件之间的关系,但是回避促进这些事件发展的机制;第二种形式的重点是解释可观察事件功能关系的机制。关于认知的影响因素方面争论的焦点,不是内在原因的合理性,而是受惠的内在影响因素的类型( Bandura, 1996)。例如,操作性分析师越来越多地把解释性的任务,转移到有机体内部的影响因素上,即强化内植历史。植入的历史是一个推断出来的内在起因,而不能直接观察到。对于内部影响因素的争议,并不完全发生在行为学家和认知学家之间。操作性分析师之间,也存在不断扩大的裂痕,模型的重心

从基于环境控制,向基于有机体控制转移( Machado, 1993)。

导向掌握方法的发展和评价中,作者侧重于三个基本过程:通过治疗的作用促进社会心理的变化,扩大有效变化的普遍性和范围,延长其时效。

除了在每个评价方面都展示了这种治疗方法的效力外,作者还探讨了更深一层的功能,即在抵抗不幸经历影响方面的作用。增强这种抵抗性是基于以下理由:不幸经历功能紊乱的再现能力,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嵌入式模式,而不仅仅是经历的属性。很多不错或者中性的经历,可以抵消恶性事件的影响,遏止负面情绪的蔓延。为了检验这个想法,在机能完全恢复后,在面对不同情况的危险时,检测之前的患者是否从自我导向掌握的经历中获益。

社会认知理论解决了自我效能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Bandura,

1997)。这些问题包括效能信念的起源、结构和功能、不同影响、产生这些影响的过程以及模式的影响。正式这些模式,可以被用来创立和延伸效能信念,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改变。一系列调查中所进行的各种研究,为自我效能在许多领域的效能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些领域包括教育、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临床功能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饮食失调、药物滥用) 、个人和团队运动素养、组织运作等,以及社会和政治系统( Bandura,1999, 1997; Schwaezer, 1999; Maddux,

199)5 .

任何理论中,动机、影响和行为认知调控的一个主要问题,都是有关因果关系的。人们用各种实验方法来验证,个人效能是动作的影响因素,而

不仅仅是次要的对于动作的反应( Bandura, 1997; Bandura and Locke,

2003)。

特质思想按照习惯行为簇把人特征化,如此,性格已与特质思想密不可分。这些在全球通用的措施中,由脱离背景的行为描述符进行衡量。在这种方法中,行为分类法取代了自我参照的结构、流程和功能。行为簇具体来说,就是个性的影响因素。在有关“性格的社会认知理论”的部分,作者论证了性格是存在于自我施为过程当中,而不是行为簇中( Bandura,

1999b)。

自我效能感是对个人能力一种判断,与自尊是两回事,自尊判断的是自我的价值。自我效能感也与内外控制倾向不同,后者是判断结果是由行为还是由外部力量引起的信念。

7.人类施为的三人组合模式

人们几乎把人类施为的理论建构和研究的重点,全部放在了个人施为上。然而,个人施为并非是人影响自己生活方式的唯一途径。社会认知理论区分了三种不同模式的人类施为,即个人施为、代理施为和集体施为。

在个人施为发挥作用的许多领域中,人无法控制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社会条件和体制。在这种情况下,人通过行使代理施为,谋求幸福、安全和有价值的成果。在这种通过社会完成的间接施为模式中,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联系那些有条件获取资源或专业知识,或能够施加影响和权力的人,来替他们达成他们的要求,进而获得他们想要的成果。

人们并不会机械式地生活,很多事情要通过社会相互依赖的努力才能实现。作者把人类施为的概念拓展成集体施为,集体施为已经深深扎根于人的共同信念中,那就是相信集体有能力通过一起努力,来改变他们的生活。这使得该理论可以推广到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文化和活动层面。自我效

能理论对数据的判断主体和测量现象的评估层面进行了区分( Bandura, 1997),人们并不相信群体心理,成员脑中的集体效能,就是他们对集体能

力的信念。由于集体中的个人是判断集体效能的主体,因此,往往误从个人层面对测量现象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对个人效能和集体效能的评价,

代表了集体的不同层次,而不是代表判断主体。

我们大部分人的文化心理,是建立在本土的文化主义基础之上 ( Gjerde and Onishi, 2000)。国家为社会心理取向充当代理主体,这种社会心理取向进而被归咎于某国家及其人民,仿佛某国人民具有同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日本人被归类为集体主义者,美国人则被归类为个人主义者。文化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活力并拥有多样的内部系统。即使在同一类别的社会之间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 (Kim, et al., 1994),同种文化中的成员也存在着巨大的代沟,在教育以及社会经济方面亦存在差异( Matsumoto, Kudoh and Takeuchi, 1996)。

针对多个活动领域和社会关系阶层的分析表明,在某些方面,人们有共同的行为表现,而在许多其他方面,人们则有个性的行为表现

( Matsumoto, Kudoh and Takeuchi, 1996)。人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条件地表现出他们的文化取向,这取决于起刺激条件作用的文化取向的变化性( Yamagishi, 1988)。鉴于文化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起刺激条件作用的文化取向的变化性,而归类方式掩盖了这种丰富的多样性。许多跨文化研究,都依靠对比两种文化,来自单一集体主义文化的成员,通常被拿

来与单一个人主义文化的成员对比。

文化不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也不再是孤立的。全球化下的交流与

沟通,正在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如此,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越来越迷恋可以超越时间、跨越距离、穿越区域和国界的网络世界。此外,巨大的跨国影响正使生活的各个方面,朝均衡化或者两极化发展,并在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杂交文化。这些新的现实要求我们采用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文化的影响,并扩大跨文化分析的领域。另一方面,一些顽固不化的观点,对于测试理论范围的研究起了阻碍作用。

人具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基本能力;一种是在文化的作用下,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潜在能力。社会认知理论对这两种能力进行了区分。例如,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已经具有一种观察学习的高级能力。不论哪种文化背景,这种能力对于他们的自我发展和发挥作用都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功能诸多范围内效能信念的结构和功能角色进行了测试,作者总结了这些调查结果(Bandura, 2002b)。结果显示,无论哪种文化条件,强烈效能感已经把功能价值普遍化了( Earley, 1993, 1994; Matsui and Onglatco, 1992; Park, et al. , 200)0。怀疑自己,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而因此无所作为的人,是难以发展的。但是,效能信念的建立、深化的方式、采取的形式、实践的方式以及信念的目的,则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异。总之,施为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机制具有共性,但在培养这些固有能力方面,又具有多样性。

8.理论构建的过程

首先,理论学家必须做到无所不知,对人类行为做一个完美的解说。起初,理论学家必定先有选择地对一些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这时,理论还不完整。几乎没有一个社会心理因素可以无条件地发生

作用,使得对功能性关系的认定变得更加复杂。只有做直观的分析,才可以

解决问题。初始的公式化,加速了试验的发展,进而帮助促进了理论的发

展。理论持续的改进,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感兴趣的现象。

理论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些正式出版的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推导和概念基础上的演绎的相互作用中提炼的精华。

验证推导结果是试验调查的核心任务。在理论知识的发展方面,社会科学面临一些主要障碍。对照实验方法可以用来验证功能性关系,但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在实验室里不能重现的现象,不能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些现象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是不同的社会来源交互操作复杂影响的产物,或者不为道义所允许。

在实际生活条件下,系统地改变社会心理因素的对比现场研究,具有更大的生态效度,但它们适用的范围也很有限。资源的缺乏、社会制度对于干预类型的限制、质量执行方面难以控制的波动,以及伦理方面的考虑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对照现场的干预。因此,对照实验必须和自然变化的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Nagel, 1961)。后一种做法是在与可分辨的影响因素相关的社会心理机能中进行的,是社会科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验证功能关系,需要集合不同研究方法为依据。因此,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中,作者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对照实验研究、对照现场研究、历史研究、道德上不允许的功能紊乱的行为矫正,以及在自然发生现象中揭示功能性关系等。这些研究涵盖了社会人口统计的群体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功能。

理论的实证检验包括核心理论、一组辅助假设、拟创造有关条件的操作、拟开发关键因素的措施等( Meehl, 1978)。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应用于评价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根植于学习理论,最初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现在被称为社会认知理论或社会性的认知学习理论,其主张相对独立于其他人格学习取向。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行为的社会性起源和认知思维过程在人类机能各方面——动机、情绪、行为的重要性。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关于行为的内在重要性和行为的外部决定论之间的争论,他们提出有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此外,社会认知理论家试图超越传统的把该领域划归于与人本主义取向相对立的行为主义的范畴。最后,虽然该理论强调了学习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的重要性,但对认知过程的强调,以及认为学习在无奖赏情况下也可以发生的观点则与传统的强化学习理论有分歧。 关于人的观点 Bandura 和 Mischel 都意识到对人的总的看法和人格理论之间存在着联系,并明确地提出了这方面的观点。当今的社会认知理论注重把个体看作积极动的并能运用认知过程去阐明事理、预见未来、选择行为过程并与他人交流。既注重内部因素又注重外部因素。从根本上说,当个体能适当运用其功能时,社会认知理论就将个体视为一个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和谐的有机体。相互决定论的历程包括个体按照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各种可能的结果在诸多目标中进行主动选择或对不同情境进行区分。 Bandural 和Mischel 都注重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配合,并致力于建立以系统性观察为基础的明确的概念,社会认知理论讲求的是人类行为的广泛方面与严格的科学态度并重,主要的内部过程和系统性的观察并重,不反对自我报告。 人格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对人格结构的强调从某种程度上涉及对认知过程的强调,其中两个结构性的概念尤其值得注意:自我的概念和目标的概念。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自我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构,而是一系列认知过程。人们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和对自身行为的反应,如自我赞扬和自我批评,被视为理解环境事件和行为之间联系的关键。社会认知中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心理机能中的一部分历程。从某方面说,个体并不存在“自我”这样一个结构,而只是个体一部分的自我历程。社会认知理论不只是提出一个自我概念,该理论认为个体具有的自我概念及自我控制的历程可以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自我概念的一个特殊方面成为Bandura 思想的中心,即与自我效能或与处理特殊情境的理解能力有关。自我效能的概念是指个体对其在具体任务或情境下有关行为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动机、行为表现和情绪唤醒。社会认知理论注重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理解。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观察学习涉及通过观察别人而学习复杂行为的能力。自我调节与个体对自身行为施加影响的能力有关,而不是机械的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学习。被观察的对象称为楷模。有证据表明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楷模的行为表现而学得。因此,例如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或他人说话从而学会语言,这个过程叫仿效。通常这一类行为的学习历程也包括模仿或认同。然而,模仿指细致地重复他人的某种反应,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什么人?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2.理论贡献 社会学习理论是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①观察学习理论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②交互决定论 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 ③自我调节理论 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④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3.给我的启示 “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强调观察学习。该理论认为人有使用符号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强调人的思想、情感、行动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观察的影响。“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提出影响学生观察学习的四类因素:(1)一般而言,地位高的容易被模仿;(2)敌对的、攻击性的行为最易被模仿;(3)受奖行为较受罚行为容易被模仿;(4)激发动机的教学有助于学习者投入学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观察学习,而且要发挥观察学习的最佳效益,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认知与社会学习理论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缺陷。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人与计算机做类比。 三、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 第二节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最负盛名的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第三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简介(美国心理学家) 197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 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 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理论观点 (一)交互作用论 强调人是主动的,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 主张交互作用论,即人受环境力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 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仿学习。 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好处: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保持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将榜样行为的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再现。 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注意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行为,也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三)对强化的发展 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象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象是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那种满足感,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四)预期作用与行为目标 解释行为的学习与表现的差异 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对行为的后果,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 一、基本概述 于1977年提出得。它着眼于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在引发人得行为中得作用,重视人得行为与环境得相互作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就是探讨个人得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得影响。按照班杜拉得观点,以往得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得制约作用。她们通常就是用物理得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她们得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得人得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得说服力。由于人总就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条件下得,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得社会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得行为。 二、基本观点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得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得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得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得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就是建立在奖励与惩罚之结果得基础上得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得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得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她得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得行为,特别就是人得复杂行为主要就是后天习得得。行为得习得既受遗传因素与生理因素得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得影响。生理因素得影响与后天经验得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得过程:一种就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得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得结果所进行得学习”,即我们所说得直接经验得学习;另一种就是通过观察示范者得行为而习得行为得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得学习”,即我们所说得间接经验得学习。 班杜拉得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得就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得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得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得操作。观察学习得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就是观察学习得起始环节,在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展开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 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因素 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概述 社會學習理論就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的。它著眼於觀察學習与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与環境的相互作用。 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就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她們通常就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她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於人總就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一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就是建立在獎勵与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麼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她的社會學習理論。 1.觀察學習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就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就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与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与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就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就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就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註意過程就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註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征、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征以及觀察者与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她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就是把記憶中的符號与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与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与行為的操作。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就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

简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唐卫海杨孟萍 社会学习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理论。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阿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班杜拉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心理学界树立了很高的声望。1974年他当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的主席。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心理学》(Social Learning Theory)一书,是社会学习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一本总结性的著作。从这部著作中,不仅可以看到 他的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成果,而且也可以看出其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社会学习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 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 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 种形式。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 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 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学习的过程。如果人们只通过第一 种方式进行学习,那是非常缓慢而费力的,有时还要付出很大代价。幸 好,人类可以通过观察榜样进行学习,实际上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 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才能不 依靠尝试错误一点一点地掌握复杂的行为,而很快地学到大量的复杂的 行为模式。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青少年儿童的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地位就更为重要。因此,班杜 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证资料。他的 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 三、 二、社会学习中的观察学习 四、 (一)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 五、 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 童的社会学习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下面介绍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两 个经典实验。 六、 模仿学习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在实 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 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 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及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关键词::理论提出背景解析概述教育意义评价 班杜拉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当时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面对这些问题,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理论。 一、观察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涵义是人们能够仅仅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班杜拉对此下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观察影响,称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为观察学习”。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世纪7O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从而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感。言语的劝导是指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说服性的言语必须实事求是,调动个体的积极性。那些虚幻的、华向不实的劝导不但会适得其反,身心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的水平,个体在追求目标时,自我效能通过生理唤起来影响行为改变。乐观积极的自己肯定信念能创造积极情感,消极情绪会产生挫败感,所以要变消极情感为乐观心态。由此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来培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直面困难而不是逃避,在一次次迎难而上来证明自己的坚强,使自己的自我效能得到强化。 社会认知理论在施为视角(an agentic perspective)的基础上自我发展、自我适应和自我变化。施为指的是人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机能和生活环境 1.基于施为概念的社会认知理论 人类施为具有几个主要特点: (1)意图性(intentionality) 人的意图包括行动计划和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战略。 (2)通过前瞻行为所产生的施为的临时延展性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_程玲

第14卷第1期2007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C h a n g s h aS o c i a l w o r kc o l l e g e V o l .14N o .1 M a r .2007 社会认知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程 玲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 文中梳理了社会认知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C 916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07)01-0021-04 O n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T h e o r y a n d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t o S o c i a l Wo r k C H E N GL i n g (Wu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 ,H u b e i ,430072) A 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i n c o n t e n t s o f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t h e o r y a n d h o wt o a p p l y t h i s t h e o r y t o s o c i a l w o r k . K e yw o r d s :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t h e o r y ;s o c i a l w o r k [收稿日期] 2006-12-05 [作者简介] 程 玲(1979-),女,湖北京山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一、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s o c i a l c o g n i t i o n )作为一个专业概念被提出来后,对其基本涵义的解释就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D a v i d S h a f f e r 认为社会认知是人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①。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②。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③。 一般说来,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人自身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情感等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知;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关于社团内部及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④。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认知为基础的。个体的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 社会认知理论将重点放在人的主观意识上,认为只有理解了人的认知过程,才能理解人的行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皮亚杰认为,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认知发展 中起着重要作用⑤,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具有调节作用。皮亚 杰的研究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⑥ 格式塔 心理学主要关注于人的知觉的研究,该理论认为,传统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各感觉成分的总和是不正确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观察者总是完整地观察对象;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如何复杂,人们都能赋予它某种意义,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的行为影响很大。勒温将知觉结构的研究转移到人的行为结构研究上来,提出了个体的张力系统和心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勒温试图用“场”的概念来说明和解决这一问题。勒温的场主要是人的心理场和行为场。在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紧张是指一种系统的状态与其周围诸系统状态的关系,它体现了场的动力特点;生活空间是指人的行为发生的心理场,人与环境被看作是一个共同的动力整体,突出了整体在动力中的意义。场域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人和当时的环境作用下产生的。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环境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这种动力作用驱使一个人克服排斥力,沿着吸引力方向,朝着心理目标前进;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障碍,最后实现目标。作为人本身,个体的需要会引起他和其环境之间的张力,只有需要得到满足,张力才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Albert Bandura’s Social-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Make a review on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in Bandura’s Social-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学习原理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对自然背景中的学习寻求解释。与实验室背景下的学习不同,个体通过榜样的行为及行为的结果,在社会坏境中得到大量习得复杂技能的机会。 一、基本假设 社会认知理论的假设论述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和学习结果的性质。 (一)学习过程的性质 社会认知理论对观察学习的定义,是在确认了以前的各种模仿学习观点的缺陷的基础之上建立的。 (1)关于模仿学习的其他观点 学习者模仿一个榜样行为,该行为因受到模仿而巩固,过后,学习者就会重复这一行为。 各种理论已经提出多种机制来解释反社会行为,其中一种机制认为挫折刺激了一种“挫折内驱力”,因而产生了攻击行为。 (2)关于学习的假设 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习得的关键机制 是观察和决策过程。班杜拉认为行为(B),环境(E)和影响人的观念和 行为的内部事件(P)三者之间存在着三维连锁关系,也叫相互决定论。(二)学习的结果 个体习得了行为的内部编码后,可能表现出来也可能不表现出来。学习和 操作是两个单独的事件。学习的定义是习得能指导将来行为的符号特征, 这种符号特征的形式可能是言语的,也可能是视觉的。视觉编码包括对 事件具体特征的概括,不仅仅是心理的复制。事件的具体特征包括活动、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

1.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结合的产物,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我们知道认知心理学是对人们怎样获得和应用知识,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研究(比如,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社会认知就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受到那些社会学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怎样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 1.1信息加工心理学 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其实就是个体对外来信息进行表象与加工的过程,即个体是如何处理自己所接受的外来信息的。怀威尔(Whewell)和斯库尔(Skule)在1986年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一直以来是众多社会认知理论的代表。这一理论认为,对社会信息的早期理解方式会影响人的后期目标定向阶段的信息加工。也就是说,人在组织不同信息来形成一个表征时会受到早期理解方式的影响,而且在权衡自己的主观判断并付诸实施时也会受其影响。 1.2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过程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社会认知过程不等同与某一单一的过程,而是各个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比如对他人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他人的感知的基础上的,而我们对他人的感知也会受到先前已作出评价的影响。社会认知是对人的认知,因此不同于对物的认知,它是一个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可以互动、影响整个知觉的过程。 2.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当说到社会认知研究的内容时,我们就会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图式。简单的说社会认知就是一个形成社会图式,并且已形成的社会认知又会对我们今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的过程。其实社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进展 陈俊 摘要: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地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主要理论,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会认知图式社会认知模型内隐社会认知 作者简介:陈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简介 行为主义理论: 基本概念: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代表人物: 1.桑代克 联结主义的刺激—反应学习 实验内容:就是“猫开门”的实验。他把饿得发慌

的猫关进被称为迷笼的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被放进笼时的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人类的学习方式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本质是一致的。他从动物学习研究中,试图揭示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1)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2) 效果律(law of effect) 3)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指出了一些其他的规律,或

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 世纪7O 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 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2)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 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指的是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的过程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第二个过程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第三个过程是产出过程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过程;最后一个过程,动机过程是指观察着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总之,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 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班卡拉认为,个体在活动中是通过四个方面的信息来获得或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实践的成功经验,实践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的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成功经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反之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的效能信息,是指看到能力等人格特征和自己相似的他人,在活动中取得了成功的观察结果,能够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09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陈敏20090282 摘要: 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 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 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 主要理论, 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 自我中心; 观点采择; 心理理论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 世纪70—80 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或80 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 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 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 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90 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 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 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 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 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 由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 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 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 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 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认知简介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 1998 年提出: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