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

合集下载

大学音乐鉴赏

大学音乐鉴赏

大学音乐鉴赏—《父亲》筷子兄弟《父亲》歌曲的起源,这是一个令筷子兄弟最伤感的事:拍《老男孩》的时候,传来了王太利父亲病危的消息。

“我不能晚一天回去,因为父亲的情况越来越不好,”但王太利一走,剧组就得停摆。

王太利说,当时对自己打击挺大,“得到消息一个比一个坏,我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是我还在拍《老男孩》。

”肖央(另一名成员)回忆,当时大家都希望,王太利的父亲能好起来,能看到我们拍的《老男孩》,可是最终也没看着。

于是王太利酝酿了《父亲》这首歌,并根据这个歌曲拍了《父亲》,借此寄托情感。

《父亲》这首由筷子兄弟之一的王太利作曲,并根据这首歌曲拍了《父亲》这部电影,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

“都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将所有遗憾和感恩投注到这首《父亲》中。

第一次接触这首歌是班里选取它参加12*9大合唱,无论是它的朴素的歌词还是独一无二的旋律,听着这首歌,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脑海中,看着这渐渐老去的身影,想哭。

远方的你还在为我而担心吗?“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 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 ”,描写了一位为子女默默奉献的父亲,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当初年少无知的我们,总是向你索取着,确认为理所当然,无声无言的爱,着就是父爱,当明白以后,父亲已老去。

“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父亲我想你了,想你的肩膀,你温暖的手掌。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留 ”,当父亲渐渐老去,祈祷时光为你而停留,真的不想让你老去,写出了子女为报父恩,不惜用一切来交换,表达了对父亲深深地爱意。

“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收下吧 ”这一节主要说明想要报答坚强父亲的恩德,渴望能为父亲做些什么,却不在父亲身边,托清风捎去关心和安康。

“谢谢你做的一切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 ”,长大后才明白是父亲用双手撑起了这个家,总是尽力把最好的给我,表达出父亲默默的爱。

大学声乐课作品赏析教案

大学声乐课作品赏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深入了解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重点:1. 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2. 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2. 学会运用作品赏析方法。

教学内容:1. 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2. 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经典声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赏析声乐作品?二、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1. 讲解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旋律、节奏、歌词、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

2.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作品赏析。

三、案例分析1. 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艺术特色。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经典声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2. 强调作品赏析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

2. 复习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作品赏析实践1. 学生分组,选取自己喜欢的声乐作品进行赏析。

2. 各小组分享赏析成果,教师点评。

三、课堂讨论1. 讨论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

2. 分析作品赏析方法在实际演唱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强调作品赏析对演唱水平提高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品赏析的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不同风格声乐作品艺术特色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在作品赏析实践中的表现。

教学资源:1. 经典声乐作品CD或音频资料。

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2. 结合实际演唱,让学生学会运用作品赏析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音乐具备的基本特点1、抒情性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

音乐最重要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是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生活情感的体验。

如贝多芬就因为非常热爱大自然而写出了《田园交响曲》这一美丽的乐章。

音乐的抒情性在影视艺术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音乐和画面共同创造的氛围中。

如:电影《勇敢的心》插曲就是为表现幽静的田园景色而配置的牧歌风格的音乐;电视剧《乡村爱情》的乐曲,就是为喜庆场面配置的欢乐而活跃的音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就是为悲惨的场面配置的呜咽而凄凉的音乐。

2、时代性音乐的时代性是它又一重要特性。

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体会、认识和描写。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音乐,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如,我国三四十年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音乐发出了全国人民不屈的怒吼和抗日的呼声,《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目前我国正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家喻户晓的《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正是反映这一时代特色最典型的音乐作品。

3、民族性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

但由于各国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审美标准不同,音乐语言的差异也就很大,这些差异就是民族性差异。

音乐的民族性表现出一个民族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4、概括性音乐的概括性是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音乐能抒发和表达一种情绪或感情以及外在环境的某些形象和状态,但不能像文字或绘画那样具体精确地描绘。

音乐的描绘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它可以使人产生极为丰富的遐想和意境,这是任何文学语言所不能代替的。

音乐对世间万物描写的高度概括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模仿,二是引起人们的遐想。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1、学校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应该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做法:1.每年聘请音乐方面的名人、名家、名校进校园开设讲座、演出数场,通过讲解、演奏和现场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音乐,同时产生共鸣,引起兴趣。

大一选修民族音乐鉴赏

大一选修民族音乐鉴赏

从《二泉映月》看待中国民族传统音乐——阿炳《二泉映月》赏析《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

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江苏无锡人。

他自幼在音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

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

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

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

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

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

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

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

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

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乐上受到其父华清和(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全部梵音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少年时代就技艺精湛,能奏善唱,而且自编自奏,才华出众。

由于自幼丧母,孤苦伶仃,中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饱尝人间的辛酸。

大学生音乐鉴赏结课作业

大学生音乐鉴赏结课作业

*第一题1、第一首作品一阵见血,一上来就是活泼、轻快、广阔、内在,充满了宫廷音乐的气息。

作品可能是宗教音乐,为教会服务,风格庄重而严谨,纯洁而虔诚。

我仿佛能看到在一个十分郑重的仪式上,一个特殊的场合,这首曲子隆隆响起,让人忍不住翩翩起舞。

它可能是巴赫的18世纪作品。

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活泼轻快之美。

这也像极了盛大场合,宫廷舞曲。

这首曲子很能让我快乐,我也愿意一直听下去。

小提琴的参与是曲子的灵魂所在,让人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情……音乐的力量就在此存在。

2、第二曲作品的前端是声音很轻的,如果声音没调大的话,你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没有音乐,然而音乐又会渐渐地升上来,它不像第一首那么活泼可爱,它带着一点奇诡,让人产生猜忌、怀疑的感情。

阴森森之感环绕着我。

有一种魔幻风格,像一个小精灵东躲西藏……到后面小精灵的胆子又大了起来……音乐是跳跃着前进的。

我好像来到了异世界,上世纪某中叶的热闹集市上,我兴奋的东张西望,有铁匠,有卖水果的,有咖啡屋……我开始美丽的奇遇。

总的说来,这首曲子比较飘飘欲仙,让人摸不着头脑,当我摘下耳机的时候再听它,又觉得它没有那么奇奇怪怪了。

*第二题假如我将前往荒岛,我会选择带上贝多芬的《欢乐颂》。

原因简言之,如果说贝多芬大师于我是人生的精神航灯,那么《欢乐颂》于我就是生活的希望之音。

首先,我为何会选择贝多芬?众所周知贝多芬是一位双耳失聪的世界著名作曲家兼演奏家。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

谈到古典音乐,它似乎是神秘莫测的,给人一种后人再不可超越的敬畏感。

当然,“古”这个字就确定了时间界限。

像现在的爱写诗歌的人,他不管怎么写,也不能称呼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叫唐诗宋词了吧。

另一方面,我觉得贝多芬正是很好地诠释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双耳失聪的他仍然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话我初听时是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学鸠,当时还觉得是否太中二了,但是却也照样觉得热血沸腾,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斗志昂扬。

大学生音乐鉴赏5篇

大学生音乐鉴赏5篇

大学生音乐鉴赏5篇第一篇:大学生音乐鉴赏大学生音乐鉴赏每一个音符都是一个跳动的精灵,每一段乐章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音乐无国界。

对于大家来说,音乐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可以接触到。

人们热爱音乐,这是人类的通性。

因为它有感情,创作它的人将个人的情感通过音乐自然的流露出来,人们在聆听中寻找到自己在音乐中的影子,与其产生共鸣。

不同的音乐总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因为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取材不同,器材不同,创作者不同,创作心境不同,所以音乐千变万化,各有特点,同时也寄托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情感、精神、希望与咏叹。

随着社会发展,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者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味品,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必需品。

在不同的心情下选择不同的音乐也会给人不同的启迪与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的多姿多彩,感受文化与心境的差异!一、歌曲欣赏【在紫罗兰色的月光下】与【月亮带我我的心】这首【在紫罗兰色的月光下】是由英国吉他手Ritchie Blackmore 和他的妻子Candice Night组成的夫妻乐队Blackmore’s Night创作的。

音乐主要受到New Age、World Music、Folk、与中世纪文艺复兴色彩的音乐所影响,使用的乐器有吉他、键盘、小提琴、铃鼓、曼陀铃、手风琴以及一便士哨子等,如此丰富的音乐背景与音乐配器,构筑出如诗如梦的音乐诗篇。

在聆听这首音乐时,就如同在作欧洲音乐巡回之旅,乐曲具有匈牙利的民谣色彩,热情洋溢。

【月亮代表我的心】由孙仪作词,翁清溪(艺名“汤尼”)作曲,原唱陈芬兰,接着刘冠霖翻唱。

不过如今人们提起这首歌,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邓丽君演唱的版本。

这一首带反复的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曲调委婉动人,富有东方色彩的浪漫,歌词情真意切,充满遐想。

带有再现的AB两段体的曲式结构,4/4拍,降E大调式,无论从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似乎都不需要使用太多的笔墨。

同样是月光,同样是爱情,但由于节奏的选取及背景与演绎者的风格不同,使得一个热情洋溢,一个优美婉转,各有风味。

《大学生音乐鉴赏》第三章

《大学生音乐鉴赏》第三章

音乐鉴赏
陕北民歌《蓝花花》
音乐鉴赏
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四、小调
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
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在中国, 盛产小调的地方南有江苏、浙江,北有东北、 华北地区。
小调的旋律一般比较流畅,结构规整,形式 多样,富于变化,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普遍,具 有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小调常 用四季、五更、十二月、花名等形式来连缀唱 词,并用衬词、衬字或衬句扩充音乐结构,加 强感情表达。
中国音乐
Ⅱ ART
第三章 中国民歌
目录 第三章 中国民歌
第一节 民歌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民歌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第三节 中国民歌风格色彩分布特点
民歌的发展
一、民歌的定义
民歌,即人民之歌。原本是指每个民族
的传统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社会时间中口头创 造的歌曲。一般通过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 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 的结果。我国民歌的曲调丰富多彩,有优美抒 情的山歌,有节奏鲜明的劳动号子,也有流利 畅达的小调。

府”。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不仅是文字部分经过整理,而

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 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相和歌”是一种艺术歌曲。早期的“相和歌”是无

伴奏民间歌谣,随着发展逐渐又加入了帮腔,即“一人唱
众人和”的形式。再进一步发展,丝竹乐器加入并成为其
主要伴奏乐器,形成了“丝竹更相和”的相和歌形式。
音乐鉴赏
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
二、中国民歌的发展
春秋战 国时期
南北朝 时期
宋代
清代
1949年 以后

《大学生音乐鉴赏》附录一

《大学生音乐鉴赏》附录一

了表现乐曲的气势,改编为吹打乐合奏形式,增加了唢呐
和打击乐器。全曲以曲首的 音调 为基础,加以不断衍生
和发展,并从表现龙舟竟赛的内容出发,借鉴外来作曲技
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等手法,是我国传统乐曲中较 少见的。
欣赏提示
何柳堂(1874—1933年)
广东番禺县沙湾乡人,广东音乐作
曲家和琵琶演奏家。自幼受祖父何
附录一
广东民间音乐
目录 附录一 广东民间音乐
第一节 广东民歌
第二节 广东民乐
广东民歌
一、咸水歌
疍家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原始歌谣,是疍家人广为传唱
的口头文化,是劳作的人们 在田间、基围、河堤树下自
娱自乐和谈恋爱时触景生情、随编随唱,以歌谣的形式描 绘不同的情感。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 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以后者为主。 对唱采用男女互答形式。咸水歌包括短句咸水歌、担伞调、
欣赏提示
严老烈
清末民初人,又名严公尚,擅长扬琴,
是早期广东音乐演奏家和作曲家。曾与
戏剧家欧阳予倩等在广州创办“广东戏 剧研究所”,并为多部粤语电影配乐。 其作品富于新时代的生活气息,反映了 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民大众要求革新
上进的思潮,令人耳目一新。
音乐鉴赏
6.《鸟投林》
作于 1931 年。乐曲以清新优美的 旋律 ,描绘了夕 阳西下、百鸟归巢的动人场面,展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 南国风光,全曲静中有动,乐曲形象而富有生气。
又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它是中国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
律之一。
音乐鉴赏
2.《雨打芭蕉》
乐曲开始就以流畅明快的 旋律 ,表达人们的喜悦 之情;接着一连串分裂的短句, 节奏 顿挫,犹闻雨打 芭蕉淅沥之声,如见芭蕉婆娑摇舞之态,极富南国情趣。 最早由粤乐名家吕文成等灌制唱片,更为优美动听;最 后用高胡领奏的慢板尾句,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别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音乐具备的基本特点
1、抒情性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

音乐最重要的内容是情感的表现,是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生活情感的体验。

如贝多芬就因为非常热爱大自然而写出了《田园交响曲》这一美丽的乐章。

音乐的抒情性在影视艺术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它能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音乐和画面共同创造的氛围中。

如:电影《勇敢的心》插曲就是为表现幽静的田园景色而配置的牧歌风格的音乐;电视剧《乡村爱情》的乐曲,就是为喜庆场面配置的欢乐而活跃的音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就是为悲惨的场面配置的呜咽而凄凉的音乐。

2、时代性
音乐的时代性是它又一重要特性。

许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作曲家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体会、认识和描写。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音乐,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如,我国三四十年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音乐发出了全国人民不屈的怒吼和抗日的呼声,《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目前我国正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家喻户晓的《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正是反映这一时代特色最典型的音乐作品。

3、民族性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

但由于各国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审美标准不同,音乐语言的差异也就
很大,这些差异就是民族性差异。

音乐的民族性表现出一个民族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审美习惯、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4、概括性
音乐的概括性是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音乐能抒发和表达一种情绪或感情以及外在环境的某些形象和状态,但不能像文字或绘画那样具体精确地描绘。

音乐的描绘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它可以使人产生极为丰富的遐想和意境,这是任何文学语言所不能代替的。

音乐对世间万物描写的高度概括力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模仿,二是
引起人们的遐想。

大学生音乐作品鉴赏——如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1、学校为提高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应该主要采取以下一些做法:1.每年聘请音乐方面的名人、名家、名校进校园开设讲座、演出数场,通过讲解、演奏和现场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
音乐,同时产生共鸣,引起兴趣。

2、加强地方音乐的了解和宣传,组织学生研究当地音乐。

为使学生学会欣赏本地区的音乐,学校应经常聘请当地有名的表演艺术家来校讲演。

让更多学生了解地方音乐,并学会如何欣赏这些音乐。

3、组织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成立各类乐团,委派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排演经典的中外优秀作品,如,室内乐团排练约翰·斯特劳斯的圆舞
曲《蓝色多瑙河》;民乐团排练《春江花月夜》;合唱团排练《黄河
大合唱》等。

每次演出都将作品的详细介绍提前公布,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