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的目的
摄影构图的目的

摄影构图的⽬的⾸先,作为⼀名摄影爱好者,要相信对任何事物⽽⾔,⽆论它是平淡或宏伟、重⼤或普通、华丽或朴素等,都包含着其独特的视觉美点,⽽我们就是要发现并使⽤⼿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美点。
构图是摄影创作的⾻架,其决定着摄影作品的成败。
任何拍摄题材,都可以从被摄物的形态、线条、质感、明暗、颜⾊及光线等⽅⾯进⾏观察,并结合各种造型⼿段,在画⾯中⽣动、鲜明地将上述特点表现出来,使之符合⼈们的视觉规律。
如著名摄影⼤师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美。
”具体⽽⾔,构图的⽬的就是强调并突出拍摄对象,舍弃那些⼀般的、表⾯的、烦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的表现⽐现实⽣活更完美、更有冲击⼒、更具艺术效果,从⽽将⼀个拍摄者的思想情感传递给观者。
这幅作品中隐藏着多种构图⽅式,细细品味,每种构图⽅式都使画⾯更有韵味(焦距:8mm┆光圈:F5.6┆快门速度:1/125s┆感光度:ISO100)在摄影中,构图操作存在以下3种情况。
第⼀种是相机不同,通过移动被拍摄对象来得到满意的构图,例如拍摄静物,这就是所谓的摆拍。
在这种条件下进⾏拍摄时,相机有时甚⾄可以处于静⽌状态,⽽拍摄者则需要依靠构图的知识,改变拍摄对象的位置,从⽽拍摄出拥有漂亮构图的作品。
拍的便利之处就在于可以随时移动静物,可灵活控制光源与静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焦距:50mm┆光圈:F1.8┆快门速度:1/250s┆感光度:ISO100)第⼆种情况较为常见,即被摄对象⽆法移动,因此摄影师必须要通过调整焦距或相机上、下、左、右的位置,来改变拍摄视⾓,从⽽改变构图,例如拍摄风光、建筑等题材。
在这种拍摄的条件下,应该灵活运⽤各种摄影构图知识,使画⾯具有最佳美感。
拍摄风光时,应该多⾓度尝试,以便找到更好的构图效果(焦距:17mm┆光圈:F7.1┆快门速度:1/25s┆感光度:ISO200)第三种情况也较常见,即被拍摄对象⾼速移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此时对拍摄者的构图功底就提出了更⾼的要求,例如运动场中的运动员、飞起或落下的鸟、舞台上的舞蹈演员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构图的目标

构图的目标构图在摄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吸引人,更有力地传达摄影师的意图。
因此,掌握构图技巧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和组织元素的过程。
一个构图成功的照片,视觉效果和内容都能够引人注目。
所以,摄影师在构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画面的主体和主题。
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焦点。
而主题则是照片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在构图时,摄影师要将主体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使用适当的角度和光线突出主体的特点。
同时,要尽量把主题与主体融为一体,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其次,要注意画面的平衡和对称。
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分布均衡,不出现明显的倾斜和不平衡感。
对称则是指画面中左右对称的元素,能够给人以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在构图时,摄影师可以使用“三分法”或“黄金分割”原则来安排画面的元素,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此外,要注意画面的前景和背景。
前景是指照片中离摄影师较近的部分,而背景则是指离摄影师较远的部分。
在构图时,摄影师可以利用前景和背景的对比来营造层次感和透视感,增强照片的深度和立体感。
同时,要注意避免前景和背景过于杂乱和繁重,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最后,要注意画面的线条和形状。
线条是构成画面的各个元素之间的连接,可以起到引导观众视线和增强画面动感的作用。
形状则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形态和轮廓,能够给人以稳定和有序的感觉。
在构图时,摄影师可以利用线条和形状的组合,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丰富。
总的来说,构图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摄影师可以通过合理、恰当的构图来打造出有力、有表现力的照片。
掌握构图技巧,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经验,并注重观察和感知。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构图能力,摄影师才能拍摄出更好的作品,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创意。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摄影构图的定义解释摄影构图的概念,强调其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性。
强调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探讨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平衡和对比等。
分析优秀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规则三分法介绍规则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如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网格。
强调通过规则三分法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视觉焦点。
2.2 对比与平衡讲解对比与平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分析如何通过对比与平衡来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摄影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3.1 线条的运用介绍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动态感等。
分析如何利用线条来构建有趣的构图。
3.2 形状的识别与运用讲解形状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识别和利用不同形状来创造视觉焦点。
强调通过形状的运用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视觉吸引力。
第四章:摄影构图中的光影与色彩4.1 光影的运用介绍光影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塑造立体感、增强氛围等。
分析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4.2 色彩的运用讲解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情感表达、创造氛围等。
强调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摄影构图的实践与应用5.1 构图实践技巧提供一些构图实践技巧,如观察角度、拍摄位置的选择等。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拍摄来提升构图能力。
5.2 构图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探讨其构图的优点和效果。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经典构图,提升自己的摄影创作水平。
第六章: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6.1 点、线、面的构成讲解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6.2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感介绍空间感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营造深远感、层次感等。
强调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来表现空间感。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底片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摄影构图的目的,希望能帮到你。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亍⒚靼怠⒀丈?⒂霉夂土⑻逦锏慕岷咸濉Mü?阌罢咴擞酶髦衷煨褪侄危?诨?嫔仙??⑾拭鞯乇硐殖霰簧阄锏男巫础⑸?省⒅矢小⒘⑻甯小⒍?泻涂占涔叵担?怪??先嗣堑氖泳豕媛桑??凵驼咚?媲懈惺苁保?拍苋〉寐?獾氖泳跣Ч?视觉美点。
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渤视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是画面上而已。
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突出主题也是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
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有一个主题或者是趣味中心。
那么如何让这个趣味中心更吸引人呢?我们可以把主体强调、突出,舍弃一些与趣味中心无关的东西,并适当地安排一些东西来烘托趣味中心,使画面更具吸引力,让观赏者一看就知道这张照片想表现的是什么。
这一切都是通过构图来达到这个目的。
传达摄影者的思想感情,也是摄影构图的目的。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视觉语言”,视觉语言和我们所说的语言一样,都是为了传递信息。
在摄影艺术中,运用视觉语言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看懂这张照片说的是什么,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这个目的,也要靠构图这个手段来表达出来。
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

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构图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摄影构图的含义以及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构图”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
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构图还需讲究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在我国传统艺术里叫"意匠"。
意匠的精拙,直接关系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
构图属于立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上。
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
概括地说,所谓构图,也就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着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得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
构图的目的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构图的目的与形式1、构图的目的在摄影画面的框架中

五、摄影构图技法(一)构图的目的与形式1、构图的目的在摄影画面的框架中,正确地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反映摄影画面的主题。
拍照的时候不能盲目地看到什么就拍什么,这样的话拍得的画面会杂乱无章、主题紊乱,我们在拍摄之前应当要有选择性的去进行取景和构图,才能得到一幅题材感人、主体突出、形象生动、光影考究、意境深遂的摄影作品。
2、画幅的选择(1)横画幅通常是表现较大场面的特别是宽广气势的景物,比如大型活动、自然风光等场景。
4-5-1.1宽幅风光(2)竖画幅通常是表现高大挺拔的形象或是体现具有纵深透视感的景物,比如摩天建筑、丛林深处等场景。
4-5-1.2摩天建筑3、构图的要素(1)主体在构图中直接反映主题的景物,它在画面中的结构直接地影响着作品主题的表现力。
它是在语言文学中作主语的(名词类)的景物形象。
(2)陪体在构图中烘托主体,深化主题的景物,它在画面中的结构虽是间接地反映作品主题,但却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是在语言文学中作状语(表现环境、地点、时间、气氛)的景物形象。
(二)画面中的主体地位1、主体不是画面几何中心在摄影的画面中,主体应当是画面的结构中心或叫趣味中心。
但是,它又往往不是画面的几何中心。
我们在构图时通常不要让主体举中,因为几何中心的结构往往使画面显得呆板,缺乏生气,因此对于主体景物通常比较忌讳采用中心构图的方法,而是将它置于画面的黄金切点上。
2、主体的视向性黄金切点在构图时,宜将主体置于画面的两侧近三分之一处,(即“井”字形的九宫格的左右两边的交叉处)。
那么什么时候偏左、什么时候偏右呢?在拍摄人物和动物中可运用“视向性”原理来布局,根据人物或是动物的目视方向,在其视线的方向的一侧,由画面的几何中心往后约三分之一de地方来摆放主题。
同样我们在进行风光摄影时,应把自然的山脉主峰、大树或是建筑的主体置于这个位置上。
4-D主体的黄金分布位置图下面介绍几种主体的布局形式和特征:(1)独立的主体1)主体居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画面显得死板呆滞,一般不大采用;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在广告摄影中就经常用这种构图,来反映和表现一种对称性结构的图案美、色彩美、形式美。
摄影构图3大目的,摄影初学者不得不知

摄影构图3大目的,摄影初学者不得不知
摄影是兼具技术和艺术,不是简单的拿起相机就拍,也不是只要会按快门就出作品的。
赋予摄影作品灵魂,摄影者需要从了解摄影构图的目的,从理论到实践,简单来说,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画面空间与景物,突出啊典型性的人或景物,以及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1、合理安排画面空间
摄影创作在有限的画面空间表现出主题。
合理安排好画面的空间是摄影构图的基础,是一幅成功作品的开始。
不论摄影者拍摄题材大大小,都需要在构图时合理安排好景或物的空间关系,让画面元素更加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让观者产生共鸣。
2、对典型性的人或物进行突出
强调主体是构图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摄影构图时,我们可以运用很多方式对主体进行突出。
例如,运用局部特写、运用逆光拍摄、色彩反差等。
3、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摄影构图的终极目的。
观者通过欣赏一幅画面,能够产生共鸣。
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情趣,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构图的手法,让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完善、更强烈,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摄影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摄影者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理解构图的目的来表现升华摄影作品的主题。
本文由赵许生原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摄影构图的目的

摄影构图的目的第一篇:摄影构图的目的摄影构图的目的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了解摄影构图与其他造型艺术构图的关联和差异,了解在摄影构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般艺术规律,了解评价画面优劣的一般标准,了解不同形式的画幅对于摄影构图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关于摄影构图的基本美学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摄影画面的特点(重点)2、摄影创作与其他艺术的关系(难点)三、教学手段1、观摩优秀摄影作品2、多媒体教学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五、思考练习题1、摄影画面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认识和再现生活是摄影画面的本质?3、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有哪些?4、摄影艺术与绘画、文学、音乐艺术的关系是什么?摄影创作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有哪些?5、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六、参考资料《摄影构图艺术》第一章摄影的本源与艺术特征七、授课内容与教学设计摄影构图,就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一、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一个摄影者,需要善于用眼睛观察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是画面上。
即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让观赏者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二、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别人,最大的可能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第二篇:2018电视摄影构图电视摄影构图一、填空题1.与边框直接相关,形成了三种最常见的画幅形式,即、、。
2.一般情况下,有三个因素影响到主体在画面当中的突出程度,它们分别是主体的自身条件、主体在画面当中的、主体在画面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构图的目的
摄影构图的目的
生命力作品具有活力有审美价值。
表现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感染力打动观众产生共鸣。
第一节景深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的最近至最远点的距离。
即景物的纵深度。
一、影响景深的因素:
一光圈大小对景深的影响
二焦距长短对景深的影响
三物距的远近对景深的影响
二、景深的运用
一大景深表现景物
二小景深突出主体
第二节如何评价一张好的照片:
一、突出主题
二、趣味性的中心
三、画面简结第三节主体与陪体
一、主体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陪体必须要为主体起到很好的说明、引荐、美化作用。
二、主体、陪体要互相呼应给主体最长时间、最大面积、最佳位置、最大照明。
通过环境烘托、气氛渲染等来突出主体。
等变化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变形现象
第一节色彩学的基本知识
(一)色彩的三属性:色别、明度、饱和度;
(二)原色、补色、消色红、绿、蓝是三原色。
两种混合后呈白光的色光,或颜料色混合呈消色的成对色均互为补色。
所谓的消色就是指黑、白、灰。
(三)色彩与人的心理
1、色彩的冷暖;
2、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3、色彩的膨胀与收缩;
4、色彩的轻重与进退;
5、色彩的社会文化内涵;
6、色彩的象征性。
第二节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
(一)固有色(二)光源色(三)环境色(四)摄影器材及感光材料的特性(五)滤光镜
第三节色彩的处理
(一)画面色彩要真实正确还原。
(二)色彩运用要简洁而有特点。
(三)形成色彩的重音。
(四)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五)建立色彩重音。
(六)形成画面色彩基调。
三、考核知识点
(一)色彩的三属性;原色、补色、消色的定义及原理;色彩与人的心理的关系;
(二)影响物体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因素;(三)画面色彩的真实正确还原;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画面色彩基调;
四、考核要求
(一)色彩学的基本知识
1、识记:色彩的三属性;原色、补色、消色的概念;
2、领会:色彩之间的互补关系;色彩与人的心理的关系;
3、应用:利用补色原理,调整摄像机白平衡或者运用摄影滤光镜,控制画面色彩。
(二)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
1、识记: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定义和内涵。
2、领会:不同摄影材料对画面色彩还原的差异。
3、应用:运用正确方法,结合创作主题需要,调控影响画面色彩的各项因素。
(三)色彩的处理
1、识记:色彩重音、画面色调的定义和内涵。
2、领会:画面色彩真实正确还原的标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内涵。
3、应用:结合创作主题,有效处理画面色彩、色调,利
用画面色彩形式,表达创作者主观情感。
第七章光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各种光线的性质、特点,掌握选择光的方向、高度、强度、色温等的技能和方法,结合画面主题创作需要选择光线、调整光线、运用光线。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光线的作用光线决定着画面的造型效果,光线会影响事物的色彩;光线影响着事物空间感、立体感、质感的表现;光影的有规律的排列、变化,可以形成画面的节奏,可以增强画面的形式美。
光线可以渲染画面的气氛。
光线可以表现画面的情感。
第二节室外自然光
(一)室外直射光
1、一天当中不同时间段光线的特点及应用,包括早晨和黄昏(日出和日落)时间段、上午和下午(正常照明时刻)时间段、中午(顶光照明时刻)时间段
2、不同方向的光线的特点及应用:包括顺光、侧光、斜侧光、侧逆光、逆光。
(二)室外散射光室外散射光照明所包括的各种不同情况比较复杂,但它们都有其比较接近的特点:光线柔和,照明均匀;亮暗反差小,影调较平;光线无明显的投射方向;色温偏高,色调偏冷;物体受光面、阴影面、投影不明显;面上照明与点上照明区别较小。
包括天光
(日出前和日落后)、阴天、雨雪天、雾天几种光线情况。
第三节室内自然光
(一)室内自然光特点受到建筑物的门、窗的面积大小和数量以及门窗介质性质的影响。
被摄体距室内门、窗的远近。
被摄体距离门、窗近,被摄体就亮,被摄体距离门、窗较远,被摄体就暗。
受太阳光投射角度和强度的影响。
受到室外景物的影响。
受到室内景物的反射率的影响。
(二)室内自然光的运用防止曝光不足;进行亮度平衡;保证色温平衡;选择好光线的方向和性质。
第四节反光板
(一)分类:柔和反光式和单向反射式。
(二)优点:反光色温与主光色温一致;不需人工能源;制作简易且携带方便。
(三)作用缓和反差,显现暗部层次;校正偏色,力求色彩统一;具有“移光”效果;修正日光不足,达到照明平衡;模拟真实的效果光;在拍摄场景中做底子光。
(四)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反射光太强太亮;反光板位置不准确;反光板角度偏低;区域性照明,光痕明显。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光线在摄影中的作用;
(二)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各自优缺点;直射光和散射光
的特点;一天当中不同时间段光线的特点及运用;不同方向光线的特点及运用;天光时间、阴天、雨雪天、雾天光线的特点及运用。
(三)室内自然光的特点;亮度平衡、色温平衡的方法;(四)反光板的分类、作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考核要求
(一)光线的作用:
1、识记:光线对于画面创作的意义。
2、领会:“摄影是用光来作画”、“光线是联系在天地之间的琴弦”的内涵
3、应用:运用光线表达画面情感、气氛。
(二)室外自然光
1、识记:室外直射光、室外散射光的定义;一天当中不同时间段光线的特点;不同方向光线的特点。
2、领会:室外自然光与室内自然光、人工光的各自的优缺点。
3、应用:运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把握其优缺点,结合创作主题,进行画面创作。
(三)室内自然光
1、识记:室内自然光的特点。
2、领会:室内自然光的优缺点;亮度平衡、色温平衡。
3、应用:把握室内自然光的特点,完成画面创作,室内自然光条件下的画面创作是影视摄影创作中非常重要
的部分。
(四)反光板
1、识记:反光板的分类;反光板与人工灯具相比的几个优点。
2、领会:反光板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及其原因。
3、应用:运用反光板调整光比、控制画面反差、调整画面色彩,根据主题拍摄需要及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和运用多块反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