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第五届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

合集下载

第五届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五届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第五届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发表时间:2011/4/13 点击:1845 [字号:大 中 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一、(本题共40分)下列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天原化工厂是氯碱工业的现代化工厂,原料食盐用水溶解制得饱和食盐水,在电解前要除去杂质(如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镁),通常要加入的试剂是( )①AgNO 3 ②BaCl 2 ③NaOH ④Na 2CO 3 ⑤Ca(OH)2(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纯净物,后者属混合物的是( )(A )汽油 丁烷 (B )钢 生铁(C )水 水煤气 (D )乙烯 聚氯乙烯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

(B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一定是化学变化。

(D )某纯净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4.有H +1、O -2、C +4、Ca +2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是( )(A )5 (B )6 (C )7 (D )85.X 、Y 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2,它们跟硫元素共同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 )X 2SY (B )XSY 4 (C )X 2SY 3 (D )X 2SY 46.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 )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 )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7. 碳元素与某非金属元素R 可形成化合物CR X ,已知在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74,则R 的原子序数和X 的值分别是( )(A )16,2 (B)35,4 (C)17,4 (D)26,38.将NaNO 3和KC1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 )(A )NaCl (B)KNO 3 (C)KCl (D)NaNO 39.在实验室里用硝酸钠、盐酸、纯碱、石灰石和蒸馏水五种试剂,无法制取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烧碱 (D )浓硝酸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其一一区别出来的是( )(A )BaCl 2、CuSO 4、NaOH 、NaCl(B )Na 2SO 4、BaCl 2、K 2CO 3、KNO 3(C )FeCl 3、NaOH 、H 2SO 4、Ba(NO 3)2(D )NaCl 、Na 2CO 3、Zn(NO 3)2、H 2SO 411.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含18O 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 克,则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 克粉末不变(B)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42-,而且白色粗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克(C)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42-,而且白色粗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克(D)溶液中溶解与结晶体达到平衡状态,有部分带标记的SO42-进入溶液,但固体粉末仍是a克。

1996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1996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199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 1 C : 12 O : 16 Na : 23 Mg : 24 Al : 27Cl : 35.5 K : 39 Ca : 40 Fe : 56 Cu : 64 Ba : 137一、下列每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答案的标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里,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1.1803年,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②B .②③C .①②D .①②③2.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用的照明灯(俗称“人造小太阳”)中充填的气体是( )A .氮B .氖C .氙D .氩3.不含氢、氧、碳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 )A .酸B .有机物C .碱D .盐4.有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乙与丙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甲,乙与丁混合产生的沉淀可溶于甲。

则该溶液组是( )甲 乙 丙 丁 AHCl Na 2CO 3 CaCl 2 MgSO 4HNO 3 AgNO 3 KCl K 2CO 3 CHCl Ba(OH)2 Na2SO 4 MgCl 2 D HNO 3 Ca(OH)2 K2CO 3 CuSO 45.1-18号元素的原子中,核电荷数之差为8的两种原子( )A .电子层数一定相差1B .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C .都容易得(或失)电子,形成阴(或阳)离子D .质子数相差8,中子数也可能相差86.血红蛋白的式量为68000,含铁的质量百分比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7.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a 克氧化铜至剩余固体为b 克时,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A .克40aB .克8b a -C .克32bD .克9b a - 8.下列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的PH 值明显增大的是( )A .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B .稀硫酸(氯化钡)C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碳酸钠和消石灰)D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9.分别向NaCO 2、(NH 4)2SO 4、NaCl 、NH 4Cl 四种溶液中加入下列一种试剂,便可将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 .盐酸B .氯化钙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氢氧化钡溶液10.在溶液中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硫酸铜的是( )A .Cu +H 2SO 2(稀)B .CuO +H 2SO 4C .Cu(OH)2+H 2SO 4D .CuCl 2+Na 2SO 411.KClO 3和KCl 的混合物中含KCl a 克,加热分解完全后,KCl 的质量是2a 克,则原混合物中KClO3和KCl 的质量比约是( )A .1 : 1B .2 : 1C .1.64 : 1D .1.5 : 112.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反应进行的快慢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2005年全国初中(天原杯)化学竞赛肇庆市赛区初赛试题

2005年全国初中(天原杯)化学竞赛肇庆市赛区初赛试题

2005年全国初中(天原杯)化学竞赛肇庆市赛区初赛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试室号、准考证号、姓名、县区和学校的名称写在试卷 左侧的密封线内。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其它题目的答案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4.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写在题目右边的括号内)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光明”纯牛奶B .“七星岩”岩石C .“珠江”啤酒D . “飘雪”蒸馏水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初三课本有一幅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的彩图(见右图),此图说明 ……………………( )A .薄膜使水分解产生氧气B .氧气能溶解于水C .金丝雀不需要氧气呼吸D .氧分子能透过薄膜,而水分子不能4.下列符号中的“2”与O 2中的“2”含义相似的是…………………………( )A .Cu 2+B .2O 3C .H 2OD . 5.下列各种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存在+3价的是…………………………………( )A .NaClOB .NaClO 2C .NaClO 3D .NaClO 4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该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B .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C .该元素原子共有三个电子层D .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7.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铁丝不变化B .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C .铁丝逐渐消失D .试管中的液面上升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鸟笼金鱼金丝雀+2CaCO 32 8+12丝8.下列物质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FeOB .Fe 2O 3C .Fe 3O 4D .FeCO 39.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 .H 2SO 4B .CuSO 4C .AgNO 3D .Na 2SO 4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SO 4+Zn=ZnSO 4+FeB .Ba(OH)2+K 2CO 3=BaCO 3↓+2KOHC .NaNO 3+HCl=HCl+HNO 3D .BaCO 3+Na 2SO 4=BaSO 4↓+Na 2CO 3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C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D .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2.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A .除去CO 2中混有少量的CO :导出点燃B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C .除去H 2中混有的HCl :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 :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1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A B C D14.以下验证“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 . B . C . D .二、填空(本题有5小题,共23分)+石蕊试液+适量NaOH 溶液不变红色 不变红色+石蕊试液+NaCl 溶液+稀HC l稀{ ①稀 变红色;稀H 2SO 4+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②NaCl Na 2SO 4溶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①稀 H 2SO 4+石蕊试液+石蕊试液②H 2 NaNO 3+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上下移动两端液面水平,不变15.(3分) 右图是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打 错误打×) 。

2020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天原杯)

2020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复赛试题(天原杯)

202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与答案三四总分得分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附加题供选用)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n9SsCjJlU03、考试时间:2小时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甲乙A稀硫酸和铜片水和 CO2B双氧水和MnO2NaOH溶液和CO2CNa2CO3溶液和稀硫酸NaOH溶液和SO2DH2O和NH3 硝酸银溶液和HCl1、联合国决定xx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宗旨。

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 < )n9SsCjJlU0A、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C、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需求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n9SsCjJlU0D、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2、关于天然气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n9SsCjJlU0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B、液化石油气灶具改为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不会发生爆炸D、与煤炭相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中,SO2等污染物较少3、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

九年级化学 天原杯 竞赛预赛试卷 试题

九年级化学 天原杯 竞赛预赛试卷 试题

2021年初三“天原杯〞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时间是一小时〕姓名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a-137 Hg-201一、选择题:每一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一小题2分,一共40分〕1、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A、锌B、钛C、镁D、锰2、新买的铝锅或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但凡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成黑色,这与水中含有以下可溶性盐有关的是〔〕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3、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B、将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C、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D、水加热时产生气泡4、以下物质属于纯洁物的是〔〕A、水煤气B、粗盐C、纯洁的浓盐酸D、含氮35%的硝酸铵5、以下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B、化合物不一定是纯洁物]C、O2和O3互相转变是物理变化D、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呈游离态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毫克/升〕:Ca 20、K 39、Mg 3、Zn0.06、F 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A、单质B、元素C、金属离子D、分子7、以下各组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一组是〔〕A、CO和NOB、H2O和HClC、SO2和H2SD、NH3和CH48、1803年,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开展起了推动作用。

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一样。

从现代观点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A、只有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D、①②③9、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跟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NO2B、SiO2C、Al2O3D、Fe3O410、在柠檬汁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D、酸碱性不定11、用H2O作反响物或者反响物之一,经过一步反响无法制得的物质是〔〕A、Ca(OH)2B、H2C、Cu(OH)2D、H2CO312、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污染空气。

1994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试题及竞赛试题详解

1994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试题及竞赛试题详解

1994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试题及竞赛试题详解1994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3 8分,1~10题每题2分,ll~16题每题3分,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由一种气体单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水 (D)一氧化氮2.在常温下,向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里加入5克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3.实验室制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都可选用的仪器是( )。

(A)大试管 (B)长颈漏斗 (C)广口瓶 (D)平底烧瓶4.汽油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 )。

5.为建一个大型化工基地,收集到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建在干旱山区可以脱贫致富(B)不宜建在居民区附近(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D)应建在水源丰富和交通方便的地点6.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的是( )、(A)浓H2SO4(B)CaCO3(C)CaO (D)KNO37.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A)6 0克(B)80克(C)90克 (D)12O克8.下列过程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 )(A)用磷制造烟幕 (B)撒布干冰产生云雾(C)用液态氢发射火箭 (D)加热胆矾颜色变白9.比Ar原子核电荷数少1且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 )。

(A)F- (B)S2- (C)K-(D)Cl-1O.1吨下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CO(NH2)2,1080元、(NH4)2SO4,450元、NH4NO3,810元、NH4HO3,330元。

分别用m元采购上述氮肥,购得的氮肥含氮元素最多的是( )。

(A)CO(NH2)2(B)NH4HCO3(C)NH4NO3(D)(NH4)2SO411.在加热条件下,l4.4克某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可生成8.8克二氧化碳。

1991--2005年天原杯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1991--2005年天原杯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1991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1)1991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5)1992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6)1992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10)199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11)1993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15)1994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 (16)1994年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20)1995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 (20)199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26)1996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30)1997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32)1997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38)199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39)1998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44)199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45)1999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50)200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52)200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8)2001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60)2001年初中化学竞赛参考答案 (66)2002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二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70)2002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75)200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77)2003年化学竞赛参考答案 (83)2004年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85)2004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90)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复赛试题 (91)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五届天原杯) (98)1991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空气 B.石油 C.沼气 D.干冰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乘地铁上下班C.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D.吃天然食品、穿棉质服装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xR + C(金刚石),则x 、R为( )A.1、Na2CO3B.2、Na2CO3C.4、Na2CO3D.2、Na2O2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B.在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棉纱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7.把分别盛有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D.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1-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9.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10.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初中(第五届天原杯)化学竞赛试题原子量:H-1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K-39 Ca-40 Fe-56 Cu-64Zn-65 Ag-108 Ba-137一、(本题共40分)下列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天原化工厂是氯碱工业的现代化工厂,原料食盐用水溶解制得饱和食盐水,在电解前要除去杂质(如氯化钙、硫酸钙、氯化镁),通常要加入的试剂是( )①AgNO 3 ②BaCl 2 ③NaOH ④Na 2CO 3 ⑤Ca(OH)2(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纯净物,后者属混合物的是( )(A )汽油 丁烷 (B )钢 生铁(C )水 水煤气 (D )乙烯 聚氯乙烯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

(B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一定是化学变化。

(D )某纯净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4.有H +1、O -2、C +4、Ca +2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是( )(A )5 (B )6 (C )7 (D )85.X 、Y 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2,它们跟硫元素共同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 )X 2SY (B )XSY 4 (C )X 2SY 3 (D )X 2SY 4 6.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A )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 )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 )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值 通往气体的量7. 碳元素与某非金属元素R 可形成化合物CR X ,已知在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74,则R 的原子序数和X 的值分别是( )(A )16,2 (B)35,4 (C)17,4 (D)26,38.将NaNO3和KC1两种饱和溶液混合后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 )(A )NaCl (B)KNO 3 (C)KCl (D)NaNO 39.在实验室里用硝酸钠、盐酸、纯碱、石灰石和蒸馏水五种试剂,无法制取的物质是( )(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烧碱 (D )浓硝酸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其一一区别出来的是( )(A )BaCl 2、CuSO 4、NaOH 、NaCl(B )Na 2SO 4、BaCl 2、K 2CO 3、KNO 3(C )FeCl 3、NaOH 、H 2SO 4、Ba(NO 3)2(D )NaCl 、Na 2CO 3、Zn(NO 3)2、H 2SO 411.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含18O 的带标记的无水硫酸铜粉末a 克,则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 克粉末不变(B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粗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 克(C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的SO 42-,而且白色粗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 克(D )溶液中溶解与结晶体达到平衡状态,有部分带标记的SO 42-进入溶液,但固体粉末仍是a 克。

12.X 、Y 两元素的原子量之比为2:1,由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X 、Y 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中X 元素的化合物价为+a ,则化合物中Y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a 2 (B)—a 3 (C)—3a 2 (D)—2a 313.某元素氧化物的分子量为a ,价态相同的硫酸盐的分子量为b ,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A )b-a 80 (B)a-b 80 (C)2b-a 80 (D)b-a 4014.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克水后,温度降到20℃,析出无水晶体5克,再蒸发60克水,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无水晶体6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1克(B)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6克(C)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10克(D)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8.3克1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若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A)0℃~10℃(B)10℃~20℃(C)20℃~30℃(D)30℃~40℃16.室温时,将质量各为5克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100克水里,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最小的是()(A)氧化钠(B)氧化钙(C)氧化钾)(D)氢氧化钠17.在空气中加热4.8克铜粉,使其全部变成氧化铜。

然后把它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待反应完毕后,再加蒸发溶剂,那么可制得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A)9.38克(B)18.75克(C)12克(D)24克18.粉末状金属混合物12克,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产生1克氢气,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A)Al和Fe (B)Zn和Fe (C)Mg和Cu (D)Mg和Zn19.5.85克NaCl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下列某种盐类),当它跟足量硝酸银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 沉淀14.4克,则可能混入的盐是()(A)KCl (B)CaCl2(C)BaCl2(D)MgCl220.已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成正比。

在1体积空气中混入1体积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跟足量的焦炭反应,假设氧气和二氧化碳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反应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约是()(A)33.3% (B)50% (C)67% (D)75%二、(本题共24分)21.上海天原化工厂以食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

(1)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获得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将氯气溶于水时,有一部分氯气跟水发生以下反应:Cl2+H2O HClO+HCl(次氯酸)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化学上常用二氧化硅和氧化物的形成表示其组成。

例如,镁橄榄石(Mg2SiO4)常以2MgO·SiO2表示。

依照上法表示下列硅酸盐的组成:高岭石Al2(Si2O5)(OH)4钙沸石Ca(Al2Si3O10) ·3H2O滑石Mg3(Si4O10)(OH)223.当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他学式是CF2lB 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0”可略去)。

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1301 ,122 ,2402 。

24.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然,其氧化产物是砒霜(As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后加热到800℃左右,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合金名为“金钅俞石”。

写出有关反应的公学方程式:。

三、(本题共20分)26.有一种工业废水,已知其中含有大量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和钠离子等,以及部分污泥。

试设计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金属银和硫酸亚铁。

分别列出实验步骤并说明每一实验步骤的目的。

27.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现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为材料,设计一个装置,使它能对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进行研究。

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原理。

28.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X的组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施,把气体X 由注射器A缓慢送入装有CuO的B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①实验前B管及药品的质量为21:32克,实验后为21.16克②C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H2和O2,在D中收集到的是N2。

③X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14:3。

问:(1)C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克。

(2)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3)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9.今有一混有N a2SO4、NH4HCO3和NaCl的固体,在实验室中以此混合物为原料要得到少量纯净的NaCl溶液。

写出选用的试剂和实验步骤。

30.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冶炼铜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是:①先将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将焙烧过的矿石加上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行高温煅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现有硫酸、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四瓶溶液,为鉴别它们先把四瓶溶液标上A、B、C、D,然后进行以下实验。

①A跟B混合有气体产生;A跟C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A跟D混合时无明显的反应现象。

②A跟C反应所生成的白色沉淀能溶于B跟C反应后的溶液中。

由此可知:A是,B是,C是,D是。

四、(本题共10分)32.将一定量碳酸氢钠和铜的混合粉末放在容器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发现加热前后固体总质量相等,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粉末中含铜的质量百分率。

(碳酸氢钠加热会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3.80℃时硫酸铜溶解度为55克(克/100)克水。

现有50克14.8%的硫酸铜溶液和5克38.7%的硫酸铜溶液,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并要使混合后的溶液在80℃时成为饱和溶液。

问(1)可采用哪些措施?(2)如果试剂只有CuSO4·5H2O,请按所采取的措施分别进行计算得出结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