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提升版)(区域地理) 含解析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1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1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1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区域地理专题17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课标细化】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主要工业部门及主要城市。
2.台湾、香港、澳门: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特点;台湾的地形、资源和主要城市.【核心突破】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三大自然区的东部季风区,由于纬度差异,形成北方和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人民生活面食为主,房屋防寒保暖;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大米;房顶坡度大;游泳,龙舟竞赛生态问题华北平原旱涝、风沙和盐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东北平原的黑土流失和湿地保护洪涝灾害;水体污染;改良红壤1.环渤海工业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存在问题: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
(2)解决措施: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结冰不结冰年降水量<800mm >800mm主要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叶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3.(1)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季节不均衡,年际变化大;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优质课件)

2 自然环境特征
云贵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该区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 形成落水洞、漏斗、岩洞、峡谷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2 自然环境特征 河湖众多,水网纵横——“水乡”
汉江
洞庭湖
长江 鄱阳湖
珠江
2 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阶梯的交界处, 水位落差大; 气候:再加上这里降水 多,河流水量大,因此 水能资源丰富。
。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广西种植荔枝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 )
①降水充沛 ②土壤肥沃 ③热量充足 ④品种众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下列能反映南方地区人民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的是( ) A.黑土地、黄土地、窑洞 B.红土地、紫色盆地、泼水节 C.坎儿井、蒙古包、绿洲 D.青稞酒、牦牛、藏袍 4.2021年1月1日0时,巴万高速主线正式同车,通车后达州人民出行更加方 便快捷。下列关于达州基本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万高速通过达州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B.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处在暖温带 C.达州耕地以水田为主,居民多食用菜籽油 D.流经达州的州河属于黄河水系
✓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 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 本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 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 和热带作物产区。
✓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汉 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 农业生产
中国的热带作物
剑麻
咖啡
橡胶
椰子
南方地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 部和云南省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区的活动积温在8000℃以上最冷 月平均气温高于16℃,并且降水丰沛,雨热同期,这就为热带作物的生长提供 了适宜条件。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新授课件

甘蔗
一年两熟到三熟
苹果、梨… 滑雪
柑橘、香蕉… 游泳
商品粮基地
运动项目
南北方的资源和工业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考察团发问:
◎制约南北方经济发展的自然因 素分别是什么?
◎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合作释疑
◎南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卓有成效,形成了 四大工业基地,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 影响。 比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旱灾和 沙尘暴、长江流域的洪灾、淮河的水患…… ◎你知道我们山东省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吗? 为了达到人地和谐,我们已经做了哪些努力?今 后还要采取哪些措施?
活学巧记
南北方水果 北方水果营养好, 葡萄柿梨苹果枣。 南方水果营养高, 菠萝荔枝和香蕉。 南北方作物 北方作物要记清, 麦棉甜菜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太行山 鞍山 胜利油田 (1)写出字母代表名称:山脉A________铁矿 B________油田C_________. 冀 津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________、_______ 、 (填写简称 )鲁、辽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京津唐 东北重工业 (3)环渤海经济圈内有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大工业基地。 水资源短缺 (4)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降水少,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 南水北调 是 __________________。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5)分析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首钢将生产基地搬迁到河北省曹妃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减少北京市人口压力, 保护环境
高二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华北区 黄土地 ________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________ 冬小麦 、谷子 ________
东北区
区域地理
3.铁路交通线
区域地理
哈大线 。 滨洲线 、b________ 滨绥线 、c________ (1)东北地区“丁”字形骨架:a________ 京沪线 、京 北京 为中心,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e__________ (2)华北地区以d________
区域地理
一、北方地区
区域地理
1.自然地理特征
大兴安岭 和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1)地理位置:如图大致位于A__________ 秦岭 —C________ 淮河 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B________
(2)地形地势
平原 、高原、山地、丘陵为主,地势整体____________ 西高东低 。 ①特点:地形以________ 黄土高原 、E____________ 东北平原 、山东丘陵 华北平原 、D____________ ②主要地形区:F____________
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受
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云贵高
原和黄土高原降水差异明显
河流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 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原冬夏温差小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较小, 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有色金属、水能、森林
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森林
区域地理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油菜 、棉花等。 ________ 热带、亚热带 的经济林木和水果。 (2)林果业:________________
(3)养殖业:淡水养殖和桑蚕养殖。
区域地理
3.交通运输
区域地理
(1)水运发达:内河航线主要是长江、珠江和京杭运河;上海和广州是我国主 要的海港。 (2)铁路运输呈“两横六纵”分布。 “两横”:①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教学内容,通过比较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培养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加深他们对中国地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色;4.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比较(1)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寒温带,气候寒冷干燥,冬季长,夏季短暂,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温暖湿润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温差较小。
2.经济发展比较(1)北方地区: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导,粮食、煤炭、钢铁等资源丰富。
(2)南方地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发达。
3.人文特色比较(1)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2)南方地区: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粤菜、闽南文化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向学生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内容。
2.比较法: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和理解它们的差异和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资源:1.胶卷、投影机等显示设备;2.教学PPT、图片、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参与程度;2.组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思考;3.出示图片进行展示,观察学生对比辨析能力。
七、教学延伸:1.请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实地调研,加深对两个地区的了解;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合作完成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研究,如制作展板、写作报告等;。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1.3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第二章: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2.3 教学内容:2.3.1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2.3.2 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
2.3.3 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草原、树木为主。
第三章: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3.3 教学内容:3.3.1 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3.3.2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平原、丘陵、山地。
3.3.3 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森林、竹子为主。
第四章: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饮食、传统习俗等。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4.3 教学内容:4.3.1 北方地区的语言特点:普通话发音标准、方言较多。
4.3.2 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以面食、肉类为主。
4.3.3 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第五章: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饮食、传统习俗等。
5.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教学。
5.3 教学内容:5.3.1 南方地区的语言特点:方言较多、发音独特。
5.3.2 南方地区的饮食特点:以米食、蔬菜为主。
5.3.3 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第六章: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工业、资源等。
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课件)【高效课堂】

北方地区
人文旅游资源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中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西安、北京、洛阳、开 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洛阳龙门石窟
开封天波杨府
北方地区
北京
西安
课堂小结
北方地区
区域概况 自然环境特征 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 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人文旅游资源
课堂练习
1.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C )
北方地区
位置与 范围
北方地区
自然 特征
农业
资源与 工业
旅游 资源
北方地区
活动 在图中找出大兴安岭、内
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秦岭、淮
河、渤海、黄海、山东半岛和辽
东半岛并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
范围。 大兴安岭 、
青藏高原 以东;
内蒙古高原 以南,
秦岭—淮河 以北,
青
藏
东临 渤海 和 黄海 。
高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原
东北黑土地
华北黄土地
关中平原
北方地区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和 长白山 是中国重要的林区,被誉为“森林宝库”。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森林
北方地区
结合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思考北方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有什么特点,
主要的农产品有哪些?
一年一熟
长城以北: 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
马铃薯、甜菜等
长城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北方地区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是否具有重要意 义?谈一谈你的看法?
有重要意义,北方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房屋应注意防寒保暖。
(2)为什么说“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暖房子”工程提高了煤炭燃烧率,减少了热损耗,提高了供热率,减少了取暖 用煤量,减少了废气、废渣的排放。
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优教课件(第1课时)

新知1
北方地区
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
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北方地区
水分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北方地区
东北平原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1.图2为“我国某地区气候图
”,该气候最有可能分布在 (
B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如图3),完成2
〜3题。
2.下列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的是 (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北方地区
2.议一议,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差异与气候 的关系。
东北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宜种植春小麦、 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适宜种植冬小麦、 玉米、棉花、花生、谷子等,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 三熟。
学习目标 1
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
运用地图,说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主 学习目标 2 要农作物的分布 学习目标 3 了解本区的矿产及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细化】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主要工业部门及主要城市。
2.台湾、香港、澳门: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特点;台湾的地形、资源和主要城市。
【核心突破】一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三大自然区的东部季风区,由于纬度差异,形成北方和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地区特征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纬度位置34°N~53°N4°N~34°N(秦岭)地形跨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跨地势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山地、丘陵、高原为主,平原狭小1。
环渤海工业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存在问题:高新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
(2)解决措施: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产品类型,加强技术改造;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3.施如下:(1)原因: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小;降水季节不均衡,年际变化大;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2)解决措施: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4。
东部季风区内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重东部沿海台风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洋面低压强烈发育沿海防护林;加强预报等【典例分析】【例1】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2)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A.一年两次汛期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通航能力强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答案】(1)A (2)D【针对练习】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 ℃积温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地处盆地C.地势高D.云量大(2)图中4 500 ℃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答案】(1)C (2)A2.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之后,我国又制定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关于①②两大工业基地,工业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以重工业为主,结构比较单一B.②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C.①地钢铁、煤炭、机械等工业发达,海盐化工著名D.②地高新技术工业较发达(2)图中A附近的河流3~5月份流量较少,试结合下图分析其原因。
(3)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4)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第(3)题,环渤海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和秋季多晴天利于棉花的生长,但春旱不利于棉花的播种和苗期生长。
第(4)题,天津、青岛、大连都是开放港口城市,在交通、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优势。
【答案】(1)C(2)3~5月份雨带没有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灌溉用水多。
(3)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秋季雨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棉花的收摘.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4)都是开放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
二、港澳台和重要经济区1。
台湾省从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水文、交通、农业、工业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特征.2.3.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着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傣族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深受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屋顶斜度很大,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
这与当地降水丰富、气候湿度很大有关;傣家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多美丽多姿的孔雀有关;傣家人喜吃竹筒大米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水稻密切相关。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5。
长江沿江地带的发展长江是长江沿江地带的生命线,长江的航运、发电、水资源及流域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使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区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流域发展之路.【方法技巧】1。
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的城市及南北向铁路干线2.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是典型的跨省区域。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不同的区域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区域发展和生态问题。
上游中游下游区域发展①水能开发:西电东送,三峡工程;②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城市群;③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①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基地;②有色金属冶炼、机械等工业部门,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①农业发达,“鱼米”之乡;②沪宁杭工业基地;③以南京为中心的下游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三角洲城市群炭工业基地主要问题①自然灾害频繁;②水土流失严重①湖泊面积缩小,蓄水能力降低;②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①环境污染严重;②河流泥沙量增大,河床逐渐抬升,威胁生存环境对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封山育林①治理长江水患;②建设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治理环境污染等【典例分析】【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甲中a、b、c、d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分别是和。
(2)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而图乙区域植被稀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盐场主要分布在,其主要原因是.(4)图乙中河流的补给()A.以山地降水为主B.以冰雪融水为主C.以地下水为主D.以湖泊水为主(5)“红色产业”是以红花、番茄、枸杞为主的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适合“红色产业"发展的是图________所示地区。
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塔里木盆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日照时间长和昼夜温差大是该地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条件。
【答案】(1)a b(2)台湾降水多,利于植被生长,而新疆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困难(3)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4)B (5)乙 D【例3】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沿江地带有哪些自然资源?(2)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其利用方式各不相同,请你将下面几位同学的设想加以补充。
河段利用方式理由上游发展水电事业因为____________中下游发展________因为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发展________因为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稳(3)下游的沪宁杭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煤、铁、天然气、铜、磷矿、水能、水、耕地等。
(2)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淡水养殖业内河航运业(3)①发展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②科技力量雄厚;③便利的水陆交通;④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⑤消费市场广阔.【针对练习】3.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B.水陆交通便捷C.自然资源丰富D.劳动力素质高(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D.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3)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A.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C.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答案】(1)C (2)B (3)A【解析】试题分析:(3)区域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A对。
城市化面积增加,种植作物结构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锐减,B错。
农副产品种植面积增大,棉花种植面积减少,C错。
人多地少,休耕土地少,D错.【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4。
长江沿江地带既是我国工业发达地区,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工业中心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A。
①——汽车工业 B.②—-电力工业C。
③——煤炭工业D。
④--钢铁、轻纺工业(2)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但是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主要原因是()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沿江工业发展,江水污染严重A。
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
②④【答案】(1)D (2)B5。
读我国部分地区1月均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虚线范围内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简述成都西部等温线密集的原因.(2) 成都与武汉纬度相当,但1月均温相差较大。
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描述110°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 等温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等温线呈环状分布。
盆地地形。
西部为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变化剧烈,故等温线密集。
(2)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周围有高山阻挡,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武汉位于东部平原区,冬季风可长驱南下,受冷空气影响大。
(3) 从低纬(南)向高纬(北)递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也长,故南方获得的热量相对较多,气温高;另外,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寒冷,使北方气温低。
东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气温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
【解析】试题分析:(2)读图可知,成都冬季气温高于武汉,主要与地形有关,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内部,受北部山地影响,冬季风对成都的影响小,而武汉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明显,降温幅度大,所以气温低.(1)110°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规律主要从图中等温线分布来看,总体南部气温高,北部气温低,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总体走向与纬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