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云南省双江县膏桐基地建设经济效益分析

云南省双江县膏桐基地建设经济效益分析一、引言膏桐,又称小桐子、麻疯树,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树种。
云南省双江县近年来积极推进膏桐基地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将对云南省双江县膏桐基地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双江县膏桐基地建设概况双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部,地势起伏较大,山地面积占比较高。
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适中,降水充沛,光照充足,为膏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为推动膏桐产业发展,双江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土地流转优惠、种苗补贴、技术培训等。
同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带动当地农民参与膏桐种植。
目前,双江县已建成了一定规模的膏桐基地,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膏桐的经济价值(一)生物柴油原料膏桐种子含油率高,其油脂经过加工可转化为生物柴油。
与传统的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环保、性能优良等优点,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推广,膏桐生物柴油的市场前景广阔。
(二)药用价值膏桐的根、叶、树皮等部位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虽然目前在药用方面的开发还相对较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药用价值有望得到进一步挖掘。
(三)其他用途膏桐的饼粕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其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农具等。
四、双江县膏桐基地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一)膏桐籽销售收益随着膏桐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膏桐籽的销售收入成为基地建设的主要直接经济收益来源。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和产量估算,每年可为种植户和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
(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膏桐基地建设带动了当地油脂加工、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工厂的建设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繁荣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销售环节的拓展促进了商业的活跃。
五、双江县膏桐基地建设的间接经济效益(一)生态环境改善膏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固土保水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小桐子

小桐子,又名麻风树、膏桐、小油桐、老胖果、油芦子等,为大戟科麻风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2米~5米。
自然分布小桐子原产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
小桐子传入我国已有300多年,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和台湾等省区,现有资源以云贵川地区为多。
在云南,小桐子广泛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等江河沿线的干热河谷区,红河州、楚雄州、临沧市、大理市和丽江市均有分布。
在四川,小桐子集中分布在攀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干热河谷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的小桐子资源比较丰富。
泸州赤水河流域也适宜发展小桐子。
在贵州,小桐子主要分布在红水河流域的南、北盘江沿岸干热河谷地区,黔西南州和黔南州小桐子较多。
生物学特性小桐子一般生长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河谷荒山荒坡上,喜光,喜暖热气候,可在年降雨量480毫米~2380毫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以上生存,能耐摄氏零下5度短暂低温,不择土壤,耐干旱瘠薄,是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小桐子一般4月~5月抽梢展叶,12月至翌年1月落叶,在气温较高的地区一年开花结实2次,产量以第一次为主。
小桐子单果重3.6克~4.0克,每果一般有种子2枚~3枚,种子重量占果重的一半稍多。
种子含油率35%~50%,最高可达60%以上。
四川长江造林局、四川大学和四川林科院联合优选出的小桐子高油1号种子含油率62%~65%。
利用价值小桐子可全株开发,其果实、枝、叶均能利用。
小桐子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
小桐子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
小桐子种子加工后的油饼蛋白质含量较高,脱毒后可制作生物饲料,未脱毒的可制作优质的有机生物肥。
另外,小桐子茎叶有毒,牲畜不吃,病虫较少,不易燃烧,可作为田间地边的生物篱和防风防火屏障。
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是小桐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研究开发近几年,我国四川、云南、贵州一些科研院校相继开展了小桐子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生物质能源树种-小桐子及其研究现状

生物质能源树种-小桐子及其研究现状【摘要】:文章通过对小桐子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其化学组成和成分的概述,在纵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桐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这一资源在医药、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用途,并展示了人类对这种多用途植物未来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前景。
【关键词】:小桐子;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化学组成;药理活性;开发利用引言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极端重要性以及发展前景,对于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我国而言是刻不容缓的事。
其中,生物柴油产业开发研究是关注焦点。
而小桐子油,根据相关研究,相比较于茶油、光皮油、桐油、菜籽油,在制取生物柴油上的经济性状最高。
因此,由于小桐子在生物柴油产业上开发地位,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小桐子的种子除含油率高外,毒蛋白的浓度也很高。
小桐子的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也含大量毒蛋白。
麻疯酮等抗病毒、抗AIDS、抗糖尿病、抗肿瘤成分,是21世纪主要开发产品。
小桐子不仅是生物农药的主要原料,还是扶贫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树种,可作为保水固土、防治沙化、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水土保持防护林。
1.小桐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特点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俗名又为麻疯树、膏桐、黑皂树、木花生、油芦子、老胖果等,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来产于热带美洲。
现在在海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有栽培或者逸生[1-2]。
由于它可以通过扦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在第一年就可以有收成,产量会逐年增加,在干热河谷地区生长良好。
因此,可以结合干热河谷地区的绿化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大力种植发展小桐子油料植物,而且其综合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
小桐子高2-5m,枝、叶折断后有乳汁。
树皮光滑,苍白色;枝粗壮,圆柱形,具凸起的叶痕,绿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为8-18cm;叶片纸质或近膜质,近圆形至卵状圆形,约8-18cm,先端近尖,基部心形,边缘不分裂或3-5浅裂,幼时下面脉上被柔毛。
柴油树的特性及市场前景分析

柴油树的特性及市场前景分析柴油树俗称麻疯树,又名小桐子、膏桐、臭油桐、桐油树、黄肿树、芙蓉树等,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近年来发掘的生物柴油树种之一。
柴油树原产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亚洲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和我国南方地区。
我国引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广西、广州、贵州、云南、四川均有分布,多呈野生或半野生状态。
广西是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几个省区之一,柴油树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南宁、钦州、百色、河池、崇左、梧州等地,尤其以桂西南地区集中分布。
1 柴油树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柴油树高2~5米,树皮光滑,苍白色;枝粗壮,圆柱形,具有突起的叶痕;叶片近圆形或卵状圆形,长宽相近;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较长;果实幼时绿色,逐渐变黄,干时为黑棕色;种子为黑色、椭圆形,长15mm~20mm,直径11mm。
柴油树喜光、喜暖热气候,根系粗壮发达,耐干旱瘠薄,在石砾质土、粗质土、石灰岩裸露地能生长。
柴油树结果不分大小年,第三年结果,第五年进入盛果期,产量逐年增加,年均亩产量500公斤以上,果实可连续采摘长达三十年以上。
柴油树生长有较高的光热条件要求,栽培期年平均温度宜为8℃-35℃,年有效积温为2000℃-3000℃,年日照量不少于800小时,最好在1000小时以上。
光照十足时,生长旺盛,结果多,种仁出油率高。
【柴油树果实】 2 柴油树的利用价值 2.1 提取生物柴油柴油树是国际上研究最多的能提炼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
种仁含油率为50%以上,可提炼性能优越的生物柴油。
经改性后的柴油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并在闪点、凝固点、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颗粒值等关键技术上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达到欧洲Ⅱ号排放标准。
同石化柴油相比,柴油树油是一种绿色柴油,对环境友好(柴油树油硫含量低,SO2和硫化物排放量比零号柴油低10倍),低温启动性能好(无添加剂冷凝点达-20℃),润滑功能强(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闪点高,不属于危险品,运输、储存方便),燃料性能佳(十六烷值高,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而且具有可再生性。
攀枝花小桐子资源供应潜力分析

攀 枝 花 地 处 金 沙 江 干 热 河 谷地 区 , 是 江 岛状 南 亚 热 带 干 热 河谷 气 候 区 的一 部 巨大 。 小桐 子 可 利用 土 地 中, 边 县 1 5 盐 2. 2 我 国 小桐 子 的 自然 分 布 区 之 一 , 区域 内有 分 , 由于 热 量 丰 富而 被誉 为 热 区 的 “ 飞 万 亩 , 和 区 11 仁 1. 亩 , 桐 子 在 该 两 0万 小
攀枝花小桐子资源供应潜 力分析
口文 /1 艳 J 斤 张彩虹
提要
3. 7万 能源紧张已成为全球面临的 响小桐子分布水 平的主要气象及海拔 因 林 地 16 亩 。
( ) 三 攀枝花 小桐子可利用土地现状 . 关键 性难题 , 生物 能源被认为是缓解全球 子 如 下 : 1温 度 : 度 是 影 响小 桐 子 地 理 分布 在土地利用现状分布的基础上, 、 温 去掉 已有 能源危机 的最理想途径之 一。 小桐子作为
3降水: 、 野生小桐子主要分布在干热 海拔 及土壤等条件十分适 合种植 小桐子
可 达 6% 。近 年 的研 究表 明 , 改性 的小 的 亚热 带 和 潮湿 的热 带 雨林 , 在 年 降水 资源 , 0 经 可 但就 目前而言 , 攀枝花仅有 2 . 86万 桐 子 油可 作 为生 物 柴 油 , 用 于 各 种 柴 油 量 4 0 23 0 m 的环 境 下 生长 。 适 0  ̄ ,8 m 亩 野 生 小 桐 子 资 源 , 分 布 分 散 , 利 于 且 不 发 动机 。 小桐 子能 够 在 贫 瘠 的干 热 地 区生 4 海 拔 : 攀 西 地 区 , 桐 子 最 适 宜 将 来 的 产 业化 发 展 。可 以看 出, 、 在 小 当前 攀 枝 长 , 可 绿 化 荒 山 、 山 , 有 一 定 的经 济 的海 拔高度 为 160 以下 ,但 在海拔 花 适 宜 种 植 小 桐 子 的 土 地 面 积 高 达 既 石 且 ,0 m 收入。为此 , 小桐 子作 为优 良的生物柴油 1 60 1 80 间小 桐 子仍 可生 长 较 好 , 1 17 9万亩;再除去各种有林地等面积 ,0 ~ ,0m ,0 .
小桐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学科分类号(二级)本科学生期末论文题目小桐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姓名刘云谣学号124120434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小桐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e L)为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适应范围广,耐干旱瘠薄,其毒性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生产杀虫剂和中药制剂,种子油可用做生物柴油,广泛分布和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可观的树种。
本文通过对小桐子的分布、生物学特征、药用价值、能源开发潜质和现状及前景进行简要的论述,为新能源小桐子生物柴油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小桐子;生物柴油;应用;药用价值;发展前景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难题。
国际油价日益不断攀升,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现象普遍,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等问题,都是因为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石化能源煤炭和石油引起的。
据预测,地球上蕴藏的可以开发利用的煤和石油化石能源将分别在200年、40年内耗竭,而天然气也只能用60年左右[1]。
能源植物(energy plant又称“石油植物)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通常是指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或富含油脂的植物。
能源植物经加工可获取生物柴油(Bio-diesel)。
生物柴油具有能量密度高,润滑性能好,储运安全,抗爆性好,燃烧充分,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等优良性能[2]。
筛选和种植优质、高效的能源植物,并将之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不但可以弥补化石燃料的不足,缓解过分依赖大量进口石油的被动局面,实现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而且通过开发种植能源植物,有助于水土保持和对低效土壤的改良,达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目的。
目前发现并且已经开发使用的能源植物主要有小桐子、乌桕树、黄连木、油菜、大豆、绿玉树、木薯、油桐和棕榈等。
小桐子种子含油率高达40%,超过油菜和大豆等常见的油料作物,且流动性好,与柴油、汽油、酒精的掺合性很好,相互掺合后,在长时间不分离。
小桐子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小桐子的利用价值与栽培技术
刘永红
【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2006(24)4
【摘要】小桐子是一种多用途植物,可供药用、工业用油、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饲料开发等.同时小桐子具有繁殖容易,生命力、抗逆性极强等特点,适合在热带和亚热带荒山、干热河谷等地区生产栽培,具有广阔而诱人的开发前景.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刘永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仑,6663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53.5
【相关文献】
1.小桐子"优选3号"栽培技术 [J], 莫如章
2.山桐子特性、利用价值及苗木培育技术 [J], 戴国富;谢世友;万腾;安小风
3.小桐子饼粕饲料化是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J], 鲍志豪;付亮亮;王兴红;张长河;郑水
4.小桐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探析 [J], 肖智慧
5.利用小桐子饼生产有机肥是小桐子饼利用的重要途径 [J], 付亮亮;郑水;李娇;黄权;金洪昆;王兴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柴油”—小桐子的开发利用价值

生物柴油”—小桐子的开发利用价值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据统计,若按目前的水平开采世界己探明的能源,煤炭资源可开采100年,石油可开采30〜40年,天然气50〜60年。
同时生态危机也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由此,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必须维持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因此,开发利用能源植物即成为世界关注的课题;开发利用小桐子是目前各国在此领域的一大热点和亮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多异,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风子科和萝摩科等。
仅以木本植物为例,就有 1 〜 2 年可收获的绿玉树、山桐子、桉树和一些樟科植物如沉水樟等,以及3〜5 年可收获的小桐子、光皮树等。
我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内容涉及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以及加工工艺和设备等。
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并达到实用水平。
一、小桐子的开发利用价值1 、生产“生物柴油”的首选树种( 1 )生物柴油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给全球经济和个人生活带来了严重冲击。
大力开发、生产可替代能源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用含有油类的植物通过生物技术提炼加工而成的植物油,叫生物柴油。
通常用大豆、油菜、葵花籽、小桐子、木材和农业废料等来提炼。
用生物柴油做燃料已不是幻想,目前世界上美、英、法、德、巴西、印度等许多国家正大力开发生物柴油技术并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生物柴油是用含油植物或动物油脂作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
它和传统的柴油相比,具有润滑性能好,储存、运输、使用安全,抗爆性好,燃烧充分等优良性能。
在不可再生能源日渐减少的形势下,植物油燃料是一种有前途和希望的代用燃料2)小桐子油代柴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小桐子种子油在尼加拉瓜可作为生物燃料,种子含油率高达40%,油流动性好,该种子油与柴油、汽油、酒精的掺合性很好,相互掺合后,在长时间内不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分类号(二级)本科学生期末论文题目小桐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姓名刘云谣学号124120434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小桐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e L)为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适应范围广,耐干旱瘠薄,其毒性和生物活性物质可用于生产杀虫剂和中药制剂,种子油可用做生物柴油,广泛分布和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可观的树种。
本文通过对小桐子的分布、生物学特征、药用价值、能源开发潜质和现状及前景进行简要的论述,为新能源小桐子生物柴油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小桐子;生物柴油;应用;药用价值;发展前景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两大难题。
国际油价日益不断攀升,大气污染严重,酸雨现象普遍,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等问题,都是因为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石化能源煤炭和石油引起的。
据预测,地球上蕴藏的可以开发利用的煤和石油化石能源将分别在200年、40年内耗竭,而天然气也只能用60年左右[1]。
能源植物(energy plant又称“石油植物)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通常是指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或富含油脂的植物。
能源植物经加工可获取生物柴油(Bio-diesel)。
生物柴油具有能量密度高,润滑性能好,储运安全,抗爆性好,燃烧充分,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等优良性能[2]。
筛选和种植优质、高效的能源植物,并将之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不但可以弥补化石燃料的不足,缓解过分依赖大量进口石油的被动局面,实现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而且通过开发种植能源植物,有助于水土保持和对低效土壤的改良,达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目的。
目前发现并且已经开发使用的能源植物主要有小桐子、乌桕树、黄连木、油菜、大豆、绿玉树、木薯、油桐和棕榈等。
小桐子种子含油率高达40%,超过油菜和大豆等常见的油料作物,且流动性好,与柴油、汽油、酒精的掺合性很好,相互掺合后,在长时间不分离。
其果实的30%经过醋化作用处理后可以提供油料,65%的果实可以用于做成油块。
是优质的可再生石油植物,可直接生产生物柴油[3-4]。
在我国小桐子的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数量多,分布较散,但是对于中国的能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小桐子的简要介绍小桐子(Jatropha curcase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Linn)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麻疯树、假花生(广西)、臭油桐(贵州)、桐油树(台湾)、南洋油桐(日本)、吗哄罕(傣名)、膏桐、黑皂树、木花生、油芦子、老胖果等,英文名Physic nut或Purging nuttree,树高2~5m,树皮光滑,树液或枝液呈淡乳白色,叶互生,呈圆形、有长柄,丛集树端,全缘或3~5缘浅裂,长lO~1 5cm,宽度亦同。
花单性,雌雄同株。
聚伞花序脉生,总花梗长,无毛或稍被白毛,长圆形的花瓣呈淡绿色,雄花上部花梗有节,雌花上部花梗无节,花细小,鄂瓣均5裂:雌蕊8~12枚,子房2-4室。
果实呈黄色、球形似枇杷;成熟的种子为黑色,种衣呈灰黑色、平滑,除去外壳内有l~3个似花生样的籽,籽长圆形,长1 8-20ram,直径l.lmm,个体差异明显,小桐子是多倍体,其染色体数为22。
小桐子适应范围广,耐干旱瘠薄,由于其根系发达,可以在贫瘠的荒地(石砾质土、粗质土、石灰岩裸露地等)上生长;性喜光,喜暖热气候。
野生小桐子主要分布在干热的亚热带和潮湿的热带雨林,可在年降雨量480~2380mm,年均温18.0~25.0℃的环境下生存通常生长在海拔高度为700~1600m的平地,丘陵及河谷荒山坡地,冬季无重霜,短时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4℃的地区均生长良好。
对生长地的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只要pH值5~6,排水良好即可。
小桐子结实丰富,种子大且萌芽性强,可点播造林,也可扦插繁殖麻疯树一般栽培在园边作绿蓠,也有半野生状态,多生长在平地路边的灌木从中,以散生或小面积纯林形式分布[5]。
小桐子原产于巴西。
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绝大多数生长在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如美洲的巴西、斐济、洪都拉斯、牙买加、巴拿马、波多黎哥、萨尔瓦多及美国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地区、夏威夷群岛等,非洲的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和北澳地区.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有分布[6]。
2 小桐子的应用2.1 小桐子在医药方面的应用麻疯树的茎、叶、皮的白色乳剂内含有毒蛋白、酮类、氰氢酸与川芎嗪等成分;果仁含油、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萜类、酮类、醇类物质及衍生物以及蛋白质和多肽等物质。
在实验室里,毒蛋白、酮类、多肽类成分有明显的抗肿瘤细胞与抗HIV(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一些生物碱具有收敛作甩果仁中的油类有润肠通便的泻下作用,去毒后的蛋白质与必需氨基酸可以作为营养饲料并有望开发出人用营养品。
小桐子果仁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如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等,有良好的营养作用;小桐子枝的水溶性提取物在实验室里可明显抑制HIV诱导的细胞变性,且本身对细胞的毒性较低,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杀虫作用;小桐子提取物中的毒蛋白(Cuicin),对人肝癌实验鼠有抗肿瘤作用,对宫颈癌传代细胞和正常细胞没有毒性。
除此之外小桐子对胃肠道和血液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还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2.2 小桐子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麻疯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根及种子含有大量毒蛋白及其他活性物质.对一些动物及人类表现出一定的毒性。
且具有致死作用。
麻疯树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可抑制柠檬风蝶3龄幼虫的进食[7];小桐子对有的软体动物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真菌、细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日本筑波大学寄生虫研究所报道.小桐子籽的干粉对杀灭日本血吸虫有90%的效果。
在国外,小桐子提取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杀钉螺丝和血吸虫,国内市场也有杀钉螺药剂海棠碱出售。
相关研究还表明。
小桐子提取物是最佳的、无残留的抗水库、堤坝虫蛀的主要产品。
而且原料易得[8]。
2.3小桐子在生产生物柴油方面应用小桐子被誉为“世界公认的最有可能在未来替代石油能源的、极具开发潜力的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开花结实早、产量高,种仁含油一般在35%~50%之间。
最高可达60%以上。
在光照条件好、温度较高的地区一年可开花结实2~3次。
陈波涛等[9]对贵州省麻疯树资源的调查研究表明,麻疯树正常单株(4~5年)种子产量为2~4kg,盛期(10~20年)可达15kg,每公顷麻疯树年产9000~12000kg麻疯果,可获麻疯果油约2700~4050kg。
印度在人工栽培灌溉条件下.种植6年的麻疯树公顷种子产量达到12000kg,按种仁含油率50%计算,每公顷产麻疯树籽油6000kg;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每公顷地平均可产麻疯树干果8250~9750kg,可加工提取约2250~2700kg生物柴油。
目前.栽培麻疯树的干果产量为9000~12000kg/hm2,平均产量约9900kg/hm2[10]。
利用小桐子生产生物柴油起初采用的方式是由脂肪酶对其进行裂解,从而产生生物柴油,但是由于脂肪酶的活性低,已经不再使用。
后来有采用复合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油生产生物柴油,高静,马丽等人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复合脂肪酶使用量:复合酶用量为小桐子油质量的13.5%,复合酶配比为0.15(质量),底物配比为10.10(摩尔比),理论生物柴油得率为72.55%,与74.34%的实验值吻合较好。
建立了复合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小桐子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动力学模型[11]。
除此之外,邓欣,方真,张帆等人通过实验利用超声波协同纳米催化剂用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得出的最佳方式为:以小桐子油为原料,协同纳米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210 W、醇油摩尔比4︰1、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1.2 %和反应温度60℃,生物柴油收率94.3%[12]。
2012年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生物能源组,从造纸厂“黑水”中提取木质素为原料合成的碳质固体酸催化剂,并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催化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在80℃反应5 h,酯化率可达97%;用于催化高酸值小桐子油与甲醇的转酯化反应,在120℃反应5 h,生物柴油率可达96%[13]。
2.4小桐子油饼的应用饼粕作为小桐子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宗副产物,能否有效利用对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桐子饼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将其发酵制成有机肥是人们最常采用的方法。
我国是化肥施用大国,常年施用量在4000万吨左右。
据预测,我国2030年化肥需求量将达6800万吨,如此巨大的施用量不仅社会、经济所付代价十分巨大,也是土壤、环境难以承受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绿色农业来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大势所趋。
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
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是发展绿色食品最为关键的措施之一,使用有机肥不但能缓和或减少农产品污染,而且能够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4]。
小桐子饼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利用小桐子饼高营养含量的特点来生产高品质的有机肥。
未经发酵的小桐子饼中含有毒性很强的成分,直接施用于田地,饼中含有的毒性成分会溶入周围水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施用在人直接食用的植物上,对人的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利用小桐子饼生产有机肥,工艺简单,技术可行,产品市场广阔。
可以有效防止小桐子饼的毒性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并能产出一定的经济效益,不失为一种有效利用小桐子饼的工艺路线。
3 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现状及对策3.1 发展现状对于发展生物柴油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比较大,所以我们不能像欧洲和美国一样用油菜籽和大豆来生产生物柴油。
主要要采用非粮作物(如小桐子、黄连木、木薯等)来生产生物柴油。
虽然我国有着极大数量的能源植物,但是由于这些植物的分布散乱,种质差,产量低,造成我国在生产生物柴油方面的成本低,难以大量生产和推广使用。
3.2 发展现状的对策根据国内外能源植物研究情况, 按照碳水化合物类、油脂类和烃类能源植物对我国不同区域内的重要能源植物做重点考察和收集, 摸清能源植物资源在我国分布的基本格局和资源数量, 并对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途径和技术方法进行评价, 为我国能源植物战略资源储备和筛选优良能源植物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为发展生物柴油提供政策扶持,建设完整的生产链。
对于重要的能源植物, 在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基础上, 开展选择育种研究工作。
选择产量高且出油率高的品种(系) , 利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航天育种、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新型的能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