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gi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论述gi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论述gi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论述gis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GIS系统是将描述“在什么地方”的信息与描述“这是什么”的信息相链接的制图软件。与画在纸上的地图不同,GIS是“所见即所得”的,一个GIS地图关联许多不同的层信息。

一幅画在纸上的地图,你所能做的操作就是打开它。这时候展现在你面前的是关于城市、道路、山峦、河流、铁道和行政区划的一些表现。城市在这些地图上只能用一个点或一个圈表示、道路是一条黑线、山峰是一个很小的三角、而湖泊则是一个蓝色的块。

同纸质地图一样,GIS产生的数字地图也是用象素或点表示诸如城市这样的信息,用线表示道路这样的信息、小块表示湖泊等信息。

但是不同的是,这些信息都来自数据库,并且只在用户选择显示它们的时候才被显示。数据库中存储着诸如这个点的位置、道路的长度、甚至湖泊的面积等信息。

数字地图上的每一条信息都位于一个层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这些层。一个层也许构成了一个地区所有的道路信息,另外的层也许表现了同一个地区所有湖泊的信息。当然,也许还会有一个层描述所有的城市信息。

为什么分层是如此重要呢?GIS同纸质地图相比,强大之处就是运用GIS你可以根据你行动的目的去选择你想看的信息。

商人们为某一特定城市绘制客户地图所显示的信息当然与市政工程师希望看到的同一城市自来水管线信息非常不同。这两幅地图都是以相同的街道和街区地图为基础的,但是他们在这张地图上添加了不同的信息。

1 GIS技术发展概况

在新兴的信息产业中,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治理科学及相关学科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近30年来迅速兴起。GIS将计算机技术和空间地理分布数据相结合,通过系统建立、空间操作与模型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乃至企业治理等方面的规划、治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目前GIS在国内外应用领域已相当广泛,不但成功地应用于测绘、制图、资源和环境等领域,而且已成为城市规划、公共设施治理、工程建设等的重要工具,此外GIS还进入了军事战略分析与决策、商务策划、文教卫生乃至人

们日常活动的各种领域中。据估计,人类活动80%的信息量与地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因此GIS开发和应用的前途和容量是不可限量的。目前GIS被认为是21世纪支柱性产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已将GIS列为“重中之重”的项目,并重点支持发展我国的GIS产业。

自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Tomlison博士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后,在60年代中期加拿大首次建立了CGIS。于70年代开始,美国推出了两个闻名的GIS:即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 开发的ARC/INFO和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开发的TIGER系统。这两个GIS系统提出的关于地理信息的组织方式,对GIS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30多年、几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的结构设计、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及GIS通用软件等都已发展成为较成熟的理论体系。非凡是80年代以来,GIS软件的商品化已在全世界全面展开,先后出现了闻名于世的ARC /INFO、SYSTEM—9、INTERGRAPH、GENAMAP等大型GIS软件及SPAM、ILWIS、MAPINFO、ATLA S 等中小型软件。这些软件都已在土地评价、土壤侵蚀控制、水资源调查与治理、社会经济规划、灾难评估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的GIS发展较欧美先进国家起步约晚15年左右,但发展速度并不很慢。1994年9月,我国国家测绘总局与美国ARC/INFO总部签定了合作的ARC CHINA计划。1997年国家环保局用世界银行技援项目“中国省级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在我国27个省建立了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仅以GIS在城市方面的应用就有城市自来水、城市煤气、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管线、城市环境、城市道路、城市土地等不胜枚举,至于其他各方面的应用诸如环境监测、水土流失、矿产资源、投资评价等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都标志着GIS在我国的成长与发展。

目前,新一代的GIS软件技术——即ComGIS(Components GIS,组件式GIS)和

WebGIS(Word Wid e Web GIS,万维网GIS)已迅速兴起。ComGIS将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根据用户需要,将实现各种功能的控件集成,即构成了GIS应用系统。ComGIS 与传统的GIS相比,其优势在于它不依靠于某一种开发语言,便能嵌入到通用的开发环境(如:Visual Basic、De lphi等)中实现GIS功能;或将其他软件功能(包括由高级语言如C 、FORTRAN开发的其他专业性模型)引入到GIS中,使软件的可配置性、可扩展性和开发性更强,更易于GIS的推广应用。而WebGIS是Internet技术与GIS相结合的产物,是利用WWW技术对传统GIS的改造和发展,目前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其最终目标是通过WWW使得GIS成为大众使用的技术和工具,即在WWW任意一个节点上的Internet用户都可以浏览检索Web GIS上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各种空间分析与猜测、空间推理和决策等,从而使GIS进入千家万户。因此,ComGIS和WebGIS 被视为当今GIS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2 GIS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GIS在国内供水系统中的应用集中在输配水管网的日常治理中,如上海、深圳、唐山等城市。天津大学环境工程系也曾根据供水企业的要求,先后以北京大学的Citystar 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MAPGIS为软件开发平台,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治理系统,实现了

供水管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计算机录入、修改;对管线及各种设施进行属性查询、空间定位以及定性、定量的统计、分析;对各类图形(包括管线的横断面图和纵断面图)及统计分析报表显示和输出;除此之外,还为爆管、漏水事故的抢修、维修提供关闸方案及相关信息,从而基本实现了供水管网的信息化治理。通过GIS的集成,使管网图形库、属性数据库及外部数据库融为一体,不仅图文并茂、准确高效,而且易于动态更新,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网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GIS应用于供水系统所产生的功效还远不止于此。就GIS本身而言,对空间数据的治理只是最基本的功能,而更深刻的内涵在于GIS的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对自然过程或决策方案进行模拟和趋势猜测,以便从中选择最优方案,避免治理和决策的失误。

因此,GIS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就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图形库和数据库只是停留在管网日常治理的水平上,还应该利用GIS分析、模拟与猜测的强大功能,与专业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深度开发,为管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各种运行状态下的优化调度以及事故抢修等提供决策支持。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管网更新改造的任务逐年加大,迫切需求实用的管网水力分析及扩建改造优化设计的软件系统。然而,尽管近年来有关管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日趋成熟,但其应用并不广泛,究其原因就在于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解法与编程,对于部分 < type=text/java> ImgZoom(Id) { var w = $(Id).width; var m = 550; if(w < m) { return; } else { var h = $(Id).height; $(Id).height = parseInt(h*m/w); $(Id).width = m; } } = () { var Imgs = $("endTex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var i=0;

for(;i

设计优化的最终目的是运行优化。一个大型、复杂的管网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并非易事。从长远目标来看,根据可靠、准确的管网运行资料,建立管网数学模型,并据此对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动态模拟,是实现管网优化运行的必经之路。而在管网建模过程中,GIS以其独特的优势,将作为对管网运行实施信息模拟不可替代的工具。在GIS的支持下,管网的结构参数和状态参数融为一体,可以利用GIS数字高程模型,模拟管网水压分布状态,并以二维或三维图形直观显示;也可以在多水源管网中寻求管网内供水分界线的变化规律,

以合理设置供水分界地带的测压点,并确定各测压点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GIS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还可用于管道施工、管网维修预案和管网事故抢修决策等方面。如在管网建设施工中,利用GIS的缓冲区(Buffer)模型,对将要敷设的管道进行缓冲区分析,并将计算出的缓冲区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计算其工程土方量。又如在未来的管网事故紧急抢修时,可以采用GIS与GPS相结合,一方面通过GPS系统准确获取抢修车的地面位置和路网交通状况,并将数据实时传送给GIS,计算最短行车路线;另一方面利用GIS的关阀搜索、管网状态仿真模型,快速分析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模拟管网动态变化,以便调度管网有关设施,确保供水服务质量。显然与传统的事故处理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充分显示出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的优势。

以上列举的各项只是GIS在输配水系统中的部分应用,实际上GIS在供水系统中还可用于水资源规划与治理、地面水水质模型、地下水水质保护以及GIS结合专家系统实现供水系统区域优化等众多领域[1、2],并将日益发挥更大的功效。

GIS在供水系统中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而跟踪GIS技术的发展,选择一个成熟、优秀的GIS平台,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虽然国际上已推出了许多优秀的GIS工具软件,但使用国内自行开发的GIS工具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有汉字功能,而且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近年来国产GIS软件中,比较闻名的有北京大学的Citystar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MAPGIS,前者在实现3S技术(GIS、RS、GPS)一体化方面较为出色;后者在图形处理、空间分析及用户界面等方面更胜一筹,二者已被许多用户选为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并在用户使用与开发者研制的过程中日趋完善。

3 结束语

GIS作为世界性的高科技领域学科和技术体系已渗透到各行各业,而随之建立的各专业性的GIS软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专业性不够强,尤其是高层次的应用模型很少,而这在很大程上决定了GIS实用性的优劣与成败。当然GIS在各专业的综合、深化应用,首先要取决于地理信息建模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Modelling System)的完善和支持,但同时更需要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在新一代组件式GIS的开发研制中,这样才能不断拓宽GIS在本专业的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使其由一个偏重于信息采集、治理、统计分析与处理的技术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决策支持系统或专家系统,在未来的信息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前言】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领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谁能更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掌握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更快地作出科学的决策,谁就能顺应社会的潮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同时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为了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定位数据而建立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是空间实体,其处理过程正是依据空间实体的空间位置与空间关系进行的。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的融合能力,它与其它信息技术融合,拓展了整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汹涌澎湃,数字城市正是这股浪潮的潮头,如果我国能够抓住历史赐予的跨越式发展机会,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将极有可能冲进世界先进国家的前列,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GIS的发展历史

自1962年加拿大人rogertomlinson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并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anad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gis")以来,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作为对人类生活空间的数字化描述、分析和表达的工具,gis正逐渐成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球范围内从事gis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研发人员、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不计其数,应用科学化、科学技术化、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gis领域发展的主旋律。地理信息系统正在从一个单纯的应用系统发展为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和理论体系。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从1965年开始的,当时哈佛大学一个土地测量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到这样一个想法:能否把数据系统与地理测量融合在一起。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gis系统,并在毕业后成立了esri公司。现在它是全球最大的gis系统方面的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is系统已由地学领域的应用演变为以服务地学领域应用为主要目的的"基础型"平台软件,以服务商用办公领域为主要目的的"桌面型"平台软件和以服务于城市公共设施管理为主要目的的am/fm/gis(automated mapping/facilities managemen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等多个分支。gis不仅应用在地理、地质等专业领域,目前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水利、电力、石油、交通、电信、公安、环保等。

从概念上来说,地理信息是指表明地理环境要素的数量、质量、性质、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图形等信息的总称。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把有关地球每一点的全部信息都收集起来,整理加工成便于使用的数据,并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存放起来,需要时立即传输到相应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对

其进行加工、整理,为各类应用领域的分析、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从系统角度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地理信息系统将向着数据标准化(interoperable gis)、数据多维化(3d&4dgis)、系统集成化(componentgis)、系统智能化(cybergis)、平台网络化(webgis)和应用社会化(数字地球)的方向发展。gis应用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①am/fm/gis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pui设施网络管理和控制,侧重于对线状设施拓扑描述。

②地理图形数据仅是系统中一种"恰当的、直观的"背景辅助数据,即使没有地理图形数据,只需主体图形数据的支持,系统就能照常运行。

③am/fm/gis系统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中同时进行维护和共享,因此数据要进行频繁的非线性动态更新。系统根据pui的专业应用规则,保证数据更新在整个系统中的一致性。因此,am/fm/gis应用对"协同工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④城市pui部门使用am/fm/gis技术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决策及运行操作的响应速度。数据更新的实时性、操作响应的实时性是am/fm/gis应用软件必须保证的基本技术要求。

⑤am/fm/gis系统应用对象千差万别,因此,am/fm/gis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开放性。

从技术角度看,与gis密切相关的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RS)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卫星把地球表面无一遗漏地扫描一遍,取得最新的数据资料。目前,在它拍摄的照片上,其分辨率已足以使地面上如汽车前灯大小的物体清晰可见。这里面包含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大规模数据存储和空间对地观测等多种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个在任何特定时间内可以准确了解一个人在地球上的位置的高科技工具。GPS由大约24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向地球上的接收机发送信号。GPS接收机根据收到2~3颗卫星的信号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一个人所在位置的纬度和经度。

二、GIS在我国的发展

(一)GIS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gis软件技术是一类军民两用技术,广泛用于资源、环境、电力、交通、通信、测绘、农业、建设、航空航天和军事等各行各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gis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技

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我国gis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gis研究室为标志。从90年代开始,gis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覆盖全国的1:100万和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即将开始投入建设的有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7大流域的1:1万基础地理数据库项目。

此外,中国已经完成了1100多个大、中型数据库以及难以计数的各类数字化地理基础图、专题图、城市地籍图等的建设。但是,由于这些数据标准不一致,目前其兼容性较差,利用率也较低,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体制才能对这些有形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gis软件技术及产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产gis

软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国产软件mapgis在我国"神舟号"发射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国产软件grow成功地建成了目前全国gis应用规模最大的武汉全市电力配网管理系统;国产软件geostar成功地用于七大江河流域dem数据生产;geoway、eps20000等专项软件在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已成国内主流软件。

目前,代表gis发展新方向的internetgis国产软件已经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软件产品采用组件化gis、空间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多用户协同工作等前沿技术,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据有关统计,GIS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普及率以平均每年80%的速度向前发展。

(二)我国朝着第四代GIS方向发展

自从1960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oger F Tomlinson提出"要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分析"的观点以来,GIS技术通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三次跳跃(详见表)。

从技术角度对比来看,我国GIS技术的研究与国际水平相当,基本处于第三代水平,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很多高水平的GIS软件,如:MapGIS、GeoStar、SuperMap 和MapEngine等,目前正在朝着第四代GIS方向发展。

第四代GIS软件应该具备支持数字地球(区域、城市)的能力,成为OS、DBMS 之上的主要应用集成平台。它要实现四种转变:由二维处理向多维处理的转变;由面向地图处理向面向客观空间实体及其时空关系处理的转变;由以系统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实现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的转变;由管理型向分析决策型的转变。

第四代GIS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是我国在这一领域攀登世界高峰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应用前景。这项工作必须取得国家的支持和鼓励,

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动员全国的力量,坚持科技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加强学科交叉,走产业化的道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完整的第四代GIS软件的实现既涉及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创新,需要构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又需要有许多关键实现技术的突破,还需要工程化的软件实现,从而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和新的产品,具有很高的难度,决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要抓住空间数据模型与组织这个关键,实施重点突破的方针,逐步完善各项机制,用渐进的方式实现第四代GIS软件的最终目标。

(三)我国将大力推进国产gis产业化

"十五"期间,我国还将大力支持和发展国产gis软件产业,争取到2005年,国产软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底的近30%上升到60%以上,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地理信息是国家敏感信息,今后gis软件会更强调安全性,大型分布式gis系统以及嵌入式gis软件也将是"十五"期间重点发展方向。

为推动gis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日前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及其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一意见,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国产gis应用及产业化工作纳入"十五"计划和相关规划,将其纳入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我国将致力于扶植和发展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gis软件,建立若干产业基地,开发和完善具有自主版权的全系列gis产品,提高这一产业的整体实力。国家将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条件具备的5-10个领域,组织实施国产gis应用示范工程。

我国还将建设国家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组织制订gis开放性的数据标准规范,制订空间数据交换共享的实施办法和gis考核评估体系,建立gis应用工程的监理和企业资质认证制度。

3 GIS应用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3.1 面临的机遇

目前GIS的研究和应用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国外 GIS技术已被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广泛认知和采用。尤其是在北美、欧洲、日本和奥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GIS市场已经基本形成。GIS数据公司和软件公司比较多 ,他们在 GIS系统建立和空间数据的使用方面已有了一套比较规范和成熟作法。在我国 GIS技术也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所采用。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有后发优势可以少走弯路 ,以比较高的起点开展GIS的理论研究和开发应用工作。

3.2 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 GIS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1)GIS的科学和经济价值尚未被广泛地接受和认知 ,因此处于资金投入不足、推广应用比较困难的局面。

2)根据有关资料的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部分要占整个系统投资的百分之

七十左右 ,也就是说 GIS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数字地图或电子地图及其属性信息库的支持 ,但在我国地图数字化的比例还很低。这需要政府部门及有关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及资金进行数字地图的建库工作。

3)GIS市场尚未形成 ,有关数字产品的法律、权属、定价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4)有关数字地图产品的规范和标准 ,以及数据格式有待统一和完善。

5)我国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 GIS系统平台比较少 ,目前只有 Map GIS,Geo Star 等少数几个产品 ,大量进口 GIS系统平台增加了 GIS应用开发的成本。而且 ,由于国情不同进口 GIS软件二次开发的工作量一般都比较大。

4 结论

本文分析探讨了 GIS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 ,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GIS 目前虽还未被定义为一门科学 ,而仅被认为是一项专门的技术 ,但由于其潜在

的科学与经济价值巨大 ,而且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 GIS数据处理与数据建库技术的进步 ,GIS将会在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方

面得到更大的发展。

自6 0年代加拿大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并由Tomlinson率先提出GIS的概念之后,在最近的二十多年时间里GIS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应用方面,目前GIS已经被应用到环境模型建立、城市规划与管理、社会经济统计与分析、土地管理、地籍测绘与管理、交通与管道管理等与空间信息有密切关系的各个方面。

GIS发展趋势与方向(地理信息系统)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管理:传统的栅格和矢量结构各有特点,目前倾向于两种结构并存。需要设计高效的栅格—矢量相互转换算法来支持栅格和矢量统一的系统。特别是适用于微机地理信息系统更具有特殊意义。为满足建立大规模实用系统的需要,图形空间数据压缩技术也在发展。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研制,包括逻辑结构的设计和适合于地理实体表示的物理存储结构的研究正在从理论走向实用;一种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由于更适合定义复杂的地理实体和对复杂事物的

直接操作而被接受,实用的语言界面正在开发。新的空间数据结构,如“真三维”、“时空四维”等结构也正在探索中。

2.数据自动输入技术:图形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历来是GIS建立的一个“瓶颈”,自动输入的发展将最终解决这个问题。GIS自动输入包括对属性表格的扫描和识别、图形扫描和追踪、拓扑关系自动生成、图例符号的自动标识等。

3.GIS的微机化:微机化是地理信息系统普及的关键。由于微机在速度、容量和功能等方面的限制,微机GIS软件技术的发展难度较大。目前国外许多著名的系统作了微机化,国内的许多系统大多也是针对微机开发的,至今尚未有商品化的成果。

4.GIS与遥感的进一步结合:GIS与遥感结合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软件接口完成数据结构的相互转换,将图像处理的结果输入GIS,或将GIS专题信息传入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进行信息复合及辅助信息分类;另一种是将GIS 与遥感处理系统组成一个统一的软件系统,以完成信息复合、交互查询、自动分类、更新等GIS功能。这是GIS与遥感图像结合的高级形式。国外在中小型机上开发的一些GIS,已具有GIS与遥感叠加交互查询等功能。

5.GIS的智能化:以专家经验式知识为基础的GIS,具有更强的分析和表达复杂地学问题的能力,引起了普遍重视。美国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研制的以专家知识为基础的KBGIS-Ⅱ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系统并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由于GIS 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地理专家知识还没有计算机化,智能化的GIS代表着一个令人鼓舞的重要发展方向。

6.GIS应用模型开发:应用模型不足,是阻碍GIS实用化的原因之一,目前应用模型的开发已受到较大的重视,比较引人注目的是:①引进空间化的数理统计和系统分析方法;②通过实例研究,建立专业模型,如水土流失、森林火灾预报、土地评价、地貌分析、旅游资源评价、环境污染评价等,作为模型工具提供用户使用。在GIS应用中,应用模型是联系GIS应用系统与常规专业研究的纽带,模型的建立绝不是纯数学或技术性的问题,它必须以广泛深入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研究深入程度决定了所建模型的质量与效果。事实上正是地理模型把GIS应用系统和常规专业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应用模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7.具有统一标准的分布式系统:由于GIS的迅速发展,建立具有统一规范标准的多级、分布式系统,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的一些重要的GIS软件系统如ARC/INFO、MIPS等都发展了网络通讯功能。

8.宏观应用和微观应用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产业:GIS从早期主要为地理、环境、资源、测量等宏观项目决策服务,开始进入城市和大企业等微观管理领域。GIS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而且从企业应用走向政府应用,出现了综合性系统与专业性系统共存共荣的局面。同时,GIS正在形成一门产业,1991年世界范围内与GIS软、硬件有关的总收入为70亿美元。在美国当前经济衰退中,GIS的收入仍呈上升趋势。

9.加强GIS教育:为了发展和推广GIS应用系统,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GIS的宣传教育,在一些高等学校开设GIS课程,系统讲授GIS的内容,对在职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可以办短训班或举办讲座,专门介绍某个软件工具或应用系统,从而提高广大管理人员的素质,使GIS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从技术角度看,GIS的发展方向表现为:系统互操作、数据多元化、系统模块化、系统智能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 系统互操作

GIS可互操作与指数据标准化,相应的可互操作的地理信息系统强以理解为GIS 系统的集成平台,它实现在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的系统或其应用系统之间的互相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

· 数据多元化

GIS数据只在面向多维化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地要求。多维表现为三维,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三维数据结构的设计,优化和实现,以及可视化技术的运用,三维系统的功能和模块设计等方面。

· 系统模块化

模块化的GIS是面向对象和构件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它把GIS的功能模块划分为多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进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 系统智能化

提供决策支持服务是GIS系统智能的体现,而这一点目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将决策支持领域的研究成果与GIS结合起来。

· 平台网络化

基于WWW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Internet技术在Web上发布空间信息供用户浏览和使用。它可分为四部分:客户端、信息代理、服务器和编辑器。面向网络化的GIS是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基础,可以构造出一种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的新型空间。

· 应用社会化

应用社会化是指作为数字地球核心的数字城市在发展的同时,相应的GIS系统的发展也在面向社会化。数字城市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统一地处理城市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实际上,数字城市也可以理解为GIS的延伸,建立数字城市的核心技术包括GIS与数据库、遥感、遥测、信息技术等。

目前,GIS的研究和应用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总的看来,GIS正朝着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学科结合更加紧密

3S或5S(3S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专家系统ES)的集成,使得测绘、遥感、制图、地理、管理和决策科学相互融合,

成为快速而实时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使GIS广泛用于交通、环保、规划、公安侦破、车船自动驾驶、大田农作物因地施肥、科学耕种和海上捕鱼等。 WEBGIS

GIS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与计算机发展水平有关。如今计算机网络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GIS的发展铺设了通行无阻的金光大道。由于地理信息和大量的空间数据都是以文字、数字、图形和影像方式表示的,将它们数字化,输入计算机,便可方便和及时地将地理信息传送到需要的地方去,以发挥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组件式GIS

组件式GIS是将GIS功能分散,由不同的人协同制作。这些分散制作的组件可以被相关的开发环境调用,以便在信息系统中加入GIS功能。

数字地球的建立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把庞大的GIS软件系统分解成可按应用需要组装的GIS“元件”,通过标准的系统环境与其他非GIS“元件”嵌接,有效地实现系统合成,自然就成了GIS的研究方向。

数据库建立

空间数据量非常大,而且大都分散在政府和私人机构及公司的各个部门,数据的管理与使用非常复杂。但由于这些空间数据具有极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因此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空间数据库的建库工作。目前北美、欧洲的许多国家正在建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或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我国也积极地推进SDI的建设工作。

三维GIS

各种物体都是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存在的,因此目前二维GIS或二维半(平面X、Y坐标加高程)GIS对于完整地描述对象是受一定限制的。需要用三维空间来描述的应用领域有如下几个方面:气象学、地质学、采矿学、石油勘探与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医学影像和机器人学等。一个三维GIS空间信息系统应该能够模拟、表示、管理、分析与三维实体相关的信息,并提供决策支持。

与多媒体数据及GPS和RS集成

GIS与多媒体数据及GPS和RS的集成使得基于空间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方便用户对各种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同时能够建立起更加科学的决策系统。

多媒体技术正在进入GIS中,以改善GIS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成果表达与输出的效能,发挥声、像等多媒体的应用。目前,图形图像的立体显示已成功地融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中,DPS与GIS的集成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可以通过GIS的输出系统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感知它。GIS与GPS和RS的集成已研究多年,目前已进入实用开发阶段。

开放型GIS

目前,一种多用户、跨平台的开放型GIS技术正在被国外的许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所研究和开发利用。开放型GIS的研究和应用使得各政府部门及企业之间不同格式的数据能够方便地互访,有利于网络GIS及分布式GIS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使GIS的应用领域大大拓宽。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是对人类真实世界某一部分或某一过程的逼真模拟,令人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中,并且其感受与现实一致或接近。美国MULTIGEN公司生产的MULTIGEN软件已可以利用地理信息中心的数字地形海拔数据(DTED)、数字文化特征数据(DFAD)和与之配套的航空或卫星照片,快速高效地构造任何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文化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结课论文题目: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学院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一班 学生姓名刘溪 学号 20080940111 任课教师赵姗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r Geo-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geo-information system " 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pace for a particular information system. It is in the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 support, on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Earth's surface (including the atmosphere) in the relevant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space data acquisition, storage, management, operations, analysis, display and description of the technical system.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 [大纲]一,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一),GIS的基本概念: (二),地理信息系统分类: 二,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一),城市规划业务及GIS新技术 1,OfficeGIS与城市规划 2,虚拟现实及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城市规划 3,嵌入式GIS与城市规划 4,GIS与遥感技术结合 5,其它应用 (二),区域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及GIS技术 (三),问题与展望 三,我国GIS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结语 [正文]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前景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趋于社会化应用,已成为人们各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系统。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简单介绍其几项基本的功能,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出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建立地理模型并进行分析,实现对地理的研究的一种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包含的学科比较广泛,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等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其功能的全面与系统性,从多维度的地理信息为人们研究与解决地理、环境、灾害、规划等重大问题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计算机程序与地理数据组成的地理空间模型,它将客观世界模型化的空间数据,用户可在模型中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方便管理与决策。另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硬软件的结合,使得该系统功能比较多,并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GIS,该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并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系统

经空间的逻辑可扩展至形象思维,而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逐渐加深,其内涵在不断的丰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内涵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第一,从技术上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支持,并进行管理、分析与显示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系统。第二,从学科上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以测绘学、地理学以及统计学为基础,又通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支持。第三,从用途上来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工具箱,主要包括了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以及现实空间数据等。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使用,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趋于成熟。在我国对其发展的概况来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到测量、绘图等领域中。而在这阶段,国家测绘机研究出了地形测量与航空摄影城图等,为地理信息系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且在这一阶段,确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并逐渐开展了对地理系信息系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二是科研试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重视对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入科研?验的阶段。此阶段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成为专门研究地理信息系

Gis开发重点

Gis开发 ArcGIS的体系结构: ArcEngine功能层次由以下5部分组成: 基本服务:由GIS核心ArcObjects构成。几乎所有的GIS应用程序都需要,如几何体和显示。 数据存取:对许多栅格和矢量格式的数据进行存取,包括GeoDatabase。 地图表达:创建和显示带有符号、标注的地图以及专题地图的ArcObjects对象。 开发组件:快速应用开发的高级用户接口控件和综合帮助系统。 运行时选项:与标准功能或其他高级功能一起部署的部件。 标准Engine功能: 地图浏览、地图制作、数据查询、数据分析 所有的开发控件 —MapControl, PageLayout, Toolbar, TOC, ArcReader 对所有矢量和栅格数据源的读权限、对Shapefile和pGDB的写权限 读/写MXD文件 ArcGIS Engine类库 System类库是ArcGIS系统结构中最底层的类库。 System类库包含了构成为ArcGIS的其他类库提供服务的组件。 System类库中定义了大量开发者可以实现的接口,如AoInitializer对象就是在System类库中定义的,所有开发者必须使用这个对象来初始化ArcGIS Engine。 SystemUI 包含用户界面组件接口定义。如:Icommand、Itool和IToolControl接口。 开发者使用这些接口来扩展UI组件。

包含的一些使用工具对象,通过使用这些对象来简化用户界面的开发,如Icommand和Itool 这样的接口就在这里定义。 Geometry 处理存储在要素类中的要素形状。如:Point、MultiPoint、Polyline、Polygon等。 存储构成几何要素的子要素。如:Segement、Path、Ring等。 存储几何要素的空间参考对象。包括:投影坐标和地理坐标系统等。 Display 用于控制地图显示。 包含用于显示GIS数据的对象。 包含符号、颜色等用来控制显示的对象。 包含交互操作时提供给用户显示回馈的对象,如MoveEnvelopeFeedback。 Carto 包含操作2D地图的对象。 支持2D地图的创建和显示。 提供Map和PageLayout等基础对象。 提供MapDocument对象来操作地图文档。 使用ArcGIS Engine可以开发多种应用程序。 独立的非可视化应用程序。如控制台和实用工具应用程序。 独立的可视化应用程序。如Wiondows和基于控件的应用程序。 嵌入式应用程序。如嵌入到现有的应用程序中的组件。 跨平台的上述应用程序。用Java或C++编写。 ArcGIS Engine控件概念 嵌入式组件 一每个ArcGIS控件都是嵌入式组件,可以拖放到可视化设计环境提供的容器窗体或对话框中。一旦放在了容器内,就可以改变ArcGIS控件的大小和位置,以便与其他嵌入式组件一起为应用程序提供用户界面。 属性页 一旦控件被放入了容器中,就可以使用右键点击该控件来弹出属性页面,可以方便的访问控件的属性和方法,减少代码的编写工作量 伙伴控件 一这种类型的ArcGIS控件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和另外一个控件一起协同工作。 一ToolbarControl和TOCControl是伙伴控件 一对应的伙伴控件一般为:MapControl、PageLayoutControl、ReaderControl、SceneControl 或GlobeControl控件。 一可以通过属性页面来设置伙伴控件的关联属性。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为GIS在交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一定基础。本文概要介绍了了GIS-T技术及其功能特点,并展望了其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GIS GIS-T 空间查询最佳路径分析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同GIS技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由于交通信息系统具有精度要求高、规则复杂、动态化、离散化等特点,原有的信息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交通应用的需求,而借助于GIS的强大功能,可以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将GIS与传统的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简称GIS-T。它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 (一)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GIS-T集成了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不同于以往只处理统计数据的数据库系统(DBMS)和处理非地球坐标的计算机图形辅助设计软件(CAD)。在对象处理上比上述两类软件更加全面。即GIS-T所处理的事务对象具有空间地理特征,也具有统计信息特征。如一段公路,起迄点是它的地理特征,公路的造价、技术标准以及交通量等又具有统计数据特征。这些统计数据在纸介质地图上是难以描述的。GIS-T是空间分析技术、地图可视化及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以其混合数据结构和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而独树一帜。 GIS-T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球表层信息按其特性的不同进行分层,每个图层存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象集,如道路、桥梁、隧道等构成不同的图层,然后分层管理和存储。这样每个图层都有一个唯一的数据库表与其相对应,这个数据库表成为属性数据库,库中内容称属性数据。因此GIS-T是一种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除了具备一般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输入、存储、查询和显示输出等基本功能外,更能够执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一个应用分析模型,通过动态分析为评价、管理和决策服务。 目前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GIS-T的研究与开发,围绕着GIS-T产生了较多的研究课题,不同的研究课题涉及到的GIS-T的功能也有所区别。为了进行具体说明,可以通过定义3个功能组来获得一个通用的框架,这3个功能组是:数据治理(实现数据存储和维护)、数据操作(实现原始数据的创新)、数据分析或者建立可分析的模型。它们是相互依靠相互支持的,数据存储是数据操作的前提,而数据的建模又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数据库治理系统 长期以来,交通部门要使用和维护大量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多个交通信息系统共

组件式GIS的特点

一组件概念:简而言之,组件就是对象。组件是对数据和方法的简单封装。组件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属性是组件数据的简单访问者。方法则是组件的一些简单而可见的功能。 组件式GIS: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 组件式GIS的特点:组件式GIS系统把GIS的功能适当抽象,以组件形式供开发者使用,将会带来许多传统GIS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其特点是:(1) 小巧灵活、价格便宜。在组件模型下,各组件都集中地实现与自己最紧密相关的系统功能。组件化的GIS平台集中提供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并且能以灵活的方式与数据库系统连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表现得小巧灵活,而其价格仅是传统GIS开发工具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样,用户便能以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获得或开发GIS应用系统。 (2) 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组件的生产建立在严格的标准之上,因此,凡符合标准的组件都可在目前流行的各种开发工具上使用。VB、VC、Delphi、PowerBuilder、Notes、Foxpro、Access等都可直接成为GIS或GMIS的优秀开发工具,它们各自的优点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传统GIS 专门性开发环境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 (3) 强大的GIS功能。新的GIS组件都是基于32位系统平台的,采用InProc直接调用形式,所以无论是管理大数据的能力还是处理速度方面均不比传统GIS软件逊色。小小的GIS组件完全能提供拼接、裁剪、叠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 (4) 开发简捷。由于GIS组件可以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中,对于广大开发人员来讲,就可以自由选用他们熟悉的开发工具。而且GIS组件提供的API形式非常接近MIS工具的模式,开发人员可以像管理数据库表一样熟练地管理地图等空间数据,无须对开发人员进行特殊的培训。在GIS或GMIS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的素质与熟练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将使大量的MIS 开发人员能够较快地过渡到GIS或GMIS的开发工作中,从而大大加速GIS的发展。 二Icommand使用:command控件被包含在ESRI.ArcGIS.Controls.dll类库中,位于ESRI.ArcGIS.Controls命名空间下。可以单独实例化来使用,也可以被安置在一个AxToolbarControl工具栏控件中下面对这两种方式分别加以说明: 1实例化一个Command对象并显式地运行它: ICommand command = new ControlsOpenDocCommandClass(); command.OnCreate(m_mapControl.Object); command.OnClick(); ControlsOpenDocCommandClass是一个Command控件. 2工具栏使用:绝大部分Command对象都可以被寄放到这个工具栏之中。方法非常简单:axToolbarControl1.AddItem("esriControls.ControlsMapZoomInTool"); 通过AddItem添加到工具栏中的Command控件使用非常方便。其他的添加控件与以上的类似。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论文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期间,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方法在问世不久就迅速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基于互联网和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空间认知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本文将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产生、功能和作用等展开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关键字:空间信息数据分析计算机 一.什么是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为“地理信息系统”,随着它的发展,有时也称为“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二.GIS是如何产生的 15,000年前,在拉斯考克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 Magnon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20世纪初期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GIS的发展方向-WebGIS 摘要:比较了WebGIS和传统GIS的优缺点,论述了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介绍WebGIS的设计基础,包括技术难点、开发方法、实现方式和基本结构。 关键词:GIS;WebGIS Key words:GIS; WebGIS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o WebGIS,compares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between WebGIS and traditronal GIS.The WebG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GIS, is dissertated.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e of designing WebGIS, includ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echnology,the methods of research,the modes of realization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1 引言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自从6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GIS诞生以来,GIS如“星星之火”迅速发展,如今,GIS 正形成完整的技术系统并逐渐建立起独立的理论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和国际上“数字地球”研究的兴起,传统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GIS面临着丰富的、具有无限潜力的发展空间。新一代GIS在组成结构和应用技术等方面与传统GIS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第三代Web技术的出现,WebGIS应运而生。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WebGIS是GIS发展的趋势,以现有网络为基础,建立基于Browser(浏览器)/Servers(服务器)的WebGIS,充分利用Web资源,向广大GIS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成为目前国际GIS发展的主要趋势,成为GIS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的标志。 2 传统GIS与WebGIS的比较 传统GIS在其诞生初期体现出很大的优越性,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理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弊端。如多数GIS都是基于文件共享的低级分布式结构,数据集中存放于服务器,由空间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在客户端采用GIS桌面系统进行远程文件调用。 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GIS通过因特网使功能得以扩展,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工具。通过因特网上的任一个节点,用户都可以浏览WebGIS站点中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3 WebGIS设计基础 3.1WebGIS技术难点 传统Web语言是被广泛使用的HTML,其实质只是一种文本显示语言,不利于表现类型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WebGIS因此而面临一些技术难点。 1)由于HTML仅仅擅长于数据表现,描述数据内部结构和联系的能力不强,不利于结构复杂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查询和集成。 2)地理信息数据由数以千计的不同组织维护,要对传统GIS数据库中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适应于Web表达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各个WebGIS需要资源和信息共享,要求GIS数据物理分散而逻辑集中。 3)WebGIS需要一定层次上的交互操作性,使得GIS数据参与多方面的应用,但HTML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际间最初对地理信息的监测并不如先令阶段这样成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监测部门逐渐将监测信息结合成统一的监测系统。人们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庞大运算和处理分析能力将监测到的地理信息形成地理信息 系统。文章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分析出其发展的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期待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至今,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了管理、分析、收集以及预警等众多功效。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迅猛条件,地理信息系统即将成为我国信息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信息规划作出巨大贡献。 一、地理信息系统释义 在国际间,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并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在对其称呼方面,人们更加熟知的是GIS。当然,在不同的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作用不同,人们对其的解释也不同。专家认为,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并且能够配合人类的查询。在其依托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

采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让研究者在观看时一目了然。 地理信息系统有其独特的特性,在坐标定位方面,其精准程度无可比拟。其对空间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此进行储存,使研究者在应用时可以随时调用。在数据分类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层处理,按照严格的等级以及标准进行分类的数据使研究者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更 加清晰明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字的显示,其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将之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除此之外,地理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了自身的分析结果,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数据分析,提醒用户位置信息等诸多信息。 对于地理信息的信任来源于其对数据的严密控制,在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对其系统数据进行编码,严密的逻辑程序使地理信息系统的出错率降到最低,使之成为人们检索信息的重要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从三十年前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当中,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虽然没有现在发达,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使之在不同的领域做出实践。随着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地理信息系统日渐成熟。其在应用领域方面也不断扩展,逐渐走入设计绘制图表等一系列环境治理领域。现今社会当中我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俞玉澄26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中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近数十年来的迅速发展,环境科学现已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物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与环境工程学等大的分支学科;而这些大的分支学科又包括下一层次的分支学科。环境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是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有关部分交叉形成的。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储存和处理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集合。它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用户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可进行各种辅助决策。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使人们处理信息由数值领域进入到了空间领域。目前,GIS已经在地形图与专题制图、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土地利用与规划、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监测、灾害监测和防治、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环保领域空间信息量相当大,对空间信息的管理与分析正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承载力面临的压力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环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与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环境也是生产力等意识已成为共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成为必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原有环境科学中陈旧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规划管理检测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便捷快速了解环境情况的需求,GIS在环境科学中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 GIS能够有效地管理一个大的地理区域复杂的污染源信息、环境质量信息及其它有关方面的信息,并能统计、分析区域环境影响诸因素(如水质、大气、河流等)的变化情况及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地理属性和特征等。GIS具有重叠地理对象的功能,对同一区域不同时段的多个不同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特性(如环境质量、人口、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自然景观、地貌、山川、河流等) 进行特征叠加,分析区域环境质量演变与其它诸因素之间的相关系,从而对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此外,可利用GIS将区域的污染源数据库及环境特征数据库(如地形、气象等)与各种环境预测模型相关联,采用模型预测法对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利用GIS不仅可显示原有数据的地图。还可建立分析结果的地图,例如在一张地块地图上,显示重点污染源的位置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规划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在环境规划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需要收集、消化、吸收、参考和处理各类相关的综合信息。如流域的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场址选择、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等都需要处理大量的现时的环境状态与特征的空间信息。GIS可用于环境模型模拟、检验、空间分析,加之直观的结果显示(图形或表格)和可共享的数据源,提高环境模型的应用效率。利用GIS的空间拓扑关系进行查询,可以把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污染种类、排放量及其他状况等清晰地反映出来。同时还可以对重点污染源的各种污染要素进行分析和综合统一的管理,还可分不同层面对污染源进行显示处理。 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充分利用GIS的功能模块结合选定的环境监测模型可以对多源环境信息进行处理,从中发现环境演变的动态规律,通过不同时段环境信息的对比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其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监测模型,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综合处理,从而实现对环境的综合动态监测。包括大气污染的监测、水体污染监测、生态环境监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交叉性极强、运用及其灵活的学科,其在功能上十分强大,其应用领域更是覆盖面及其广泛。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以及运筹帷幄优势,其也已经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目标开发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与空间信息相关各行各业的基本工具。以下,简要介绍下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主要应用。 一、测绘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源于机助地图制图。而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和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测绘和地图制图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地图数据获取和成图的技术流程、地图成图周期、地图图幅精度以及地图的种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为广大用户带来便利,也促使测绘和地图制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资源管理。资源清查本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职能,GIS会将各类数据已经资源 集合在一起,通过系统分析和处理,按照不同属性和条件进行再划分,实现资源和数据快速再现。例如在土地利用领域,可以输出不同类型的分布和变化,根据不同的搞成划分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度利用状况以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等。 三、规划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将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所涉及的资源、环境、人口、 交通、教育、经济、教育、文化以及金融等多个地理变量和大量数据进行管理并统一规划,并对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环境质量、以及公共设施配置等进行良好评测。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搜索方法、多种信息的叠加处理和一系列分析软件作为支撑的。 四、灾害监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对森林火灾、洪水灾 情等进行监测、预防以及损失估算,为灾害抢救和防洪决策机试提供准确信息。我国08年汶川地震时,地理信息系统准确的勾画出堰塞湖的位置,以及对地形的分析对当时的营救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五、环境保护。利用GIS技术建设城市环境监测、分析预报系统,为实现环境监测与管 理科学化、自动化提供最基本条件,在区域华宁质量现状评价过程中,利用GIS技术,实现对整个地区的客官、全面的监控和评价,用以反映该地区受污染程度以及雨季分布等信息;在野生动物保护中,GIS会帮助统计世界所有动物的生存状况包括生存地状况,对于保护濒危动物,有很大的作用。 六、国防。现代战争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3S”技术被广泛利用从战略构思到战术安排 各个环节。这往往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例如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就利用GIS 和遥感成像集成系统,自动搜索识别战区地图,通过卫星及时将战况传回五角大楼,为军事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GIS和现代各类行业的结合使得其已经跻身于世界高新技术行列。而其他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必然推动GIS的进步、完善、进而形成独立的科学系统。GIS理应好好应用发展,人们应当利用其强大的功能为人类造福。

组件GIS重点

1、组件的概念:简而言之,组件就是对象,组件是对数据和方法的简单封装。组件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属性是组件数据的简单访问者,方法则是组件的一些简单而可见的功能。 2、组件式GIS: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就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他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 3、组件式GIS的特点:组件式GIS系统把GIS的功能适当抽象,以组件形式供开发者使用,将会带来许多传统GIS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其特点:(1)小巧玲珑、价格便宜。由于传统GIS结构的封闭性,往往使得软件本身变得越来越庞大,不同系统的交互性差,系统的开发难度大。组件式GIS提供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模拟等功能,至于其他非GIS功能(如关系数据库管理、统计图表制作等)则可以使用专业厂商提供的专门组件,有利于降低GIS软件开发成本。另一方面,组件式GIS本身又可以划分为多个控件,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需控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2)直接嵌入MIS开发工具,组件的生茶建立在严格的标准纸上,因此,凡符合标准的组件都可以在目前流行的各种开发工具上使用。VB、VC、Delphi、PowerBuilder、Notes、Foxpro、Access等都可以直接成为GIS或GMIS的优秀开发工具,他们各自的优点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传统GIS专门性开发环境相比是一种质的飞跃。 (3)强大的GIS功能。新的GIS组件都是基于32为系统平台的,采用InProc 直接调用形式,所以无论是管理大数据的功能还是处理速度方面均不比传统GIS 软件逊色。GIS组件完全能提供拼接、裁剪、组合、缓冲区等空间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 (4)开发简捷。由于GIS组件可以直接嵌入到MIS开发工具中,对广大开发人员来讲,就可以自由选用他们熟悉的开发工具。而且GIS组件提供的API 形式非常接近MIS工具的模式,开发人员可以像管理数据库表一样熟练地管理地图等空间数据,无需对开发人员进行特殊的培训。在GIS或GMIS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的素质与熟练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将使大量的MIS开发人员能够较快的过渡到GIS或MGIS的开发工作中,从而大大加速GIS的发展。 4、组件式GIS 的功能: (1)可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又可以利用其他可视化开发平台提供的丰富的、功能强大的编程组件和环境,这样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经可视化开发软件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具有更好的用户界面,更强大的数据库功能。 (2)基于组件对象模型,具有标准接口,可跨语言应用。解决了传统GIS在软件开发、应用集成和用户学习等方面面临的困难,有力的降低开发成本,具有无限扩展性、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学习周期较短、容易开发。

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设计报告

ArcGIS Engine 组件式开发系统设计报告 1. 系统设计目的 对于本门课程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加深,能将MapControl 、PageLayoutControl 、TOCControl 和ToolBarControl 控件集成起来,建立一个GIS 应用系统,实现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数据的加载,地图的交互操作,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地图的打印输等功能。 2. 系统设计内容 ● 能加载几种常用格式的地图数据。 ● 创建了自己的自定义命令、工具和菜单,实现鹰眼功能,拉框显示,地图漫游,地图标注,数据选择,并能绘制点、线、面。 ● 调整TOCControl 控件中图层的显示顺序,并可以点击右键打开属性表。 ● 可新建点、线、面图层。 ● 实现了属性查图功能,并进行要素的选择,将选择的要素高亮显示出来。 ● 能进行地图制图,可设置格网点、格网线,改变背景颜色,设置图例,比例尺,指北针,并进行地图的输出。 ● 实现了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 3. 主要系统模块示意图 空间查询 GIS 应用系统 创建图层 地图交互 操 作 地图输入 地图制图 空间分析 地图输出

4.实现功能简介 按照数据处理的流程,可将本系统分为七大模块: (1)地图输入模块:可加载shp、jpg、tif、bmp格式的地图数据并在主视图上同时显示多个图层。此功能包含的类有GeoMapOp。 (2)地图交互操作模块:里面功能的定义都在类GeoMapOp中,然后在Form1窗体中进行调用。 ●实现鹰眼操作:可在主视图和鹰眼地图上同步显示,主视图变化后鹰眼 视图能保持一致,可通过鹰眼地图定位主视图。 ●拉框显示:用户可通过鼠标拉框放大显现地图。 ●地图漫游: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将放大后的地图进行平移操作。 ●地图放大: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实现地图的放大。 ●全图显示:可用鼠标拖动地图。 ●绘制点、线、面: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来给图上添加点、线、面。 ●地图标注: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来添加地图标注。 ●数据选择:用户可将选择的要素高亮显示出来。 (3)创建图层:此功能里的代码都没有在类里面出现,都是在窗体中定义的。里面包含创建点图层,线图层,面图层。 ●创建点图层: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此项创建一个点图层文件,并保存。 ●创建线图层: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此项创建一个线图层文件,并保存。 ●创建面图层:用户可通过鼠标点击此项创建一个点面层文件,并保存。 (4)地图制图:此功能的代码在类GeoMap和主窗体Form中都有出现。 ●格网点设置:用户可触动鼠标显示格网点。 ●格网线设置:用户可触动鼠标显示格网线。 ●改变背景颜色:用户可触动鼠标改变制图区域的背景颜色。 ●设置图例:用户可通过点击此项加载该地图对应的图例。 ●设置比例尺:用户可通过点击此项加载比例尺。 ●设置指北针:用户可通过点击此项加载指北针。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 标签: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前景] ★⒑指葙扣o02010-01-27 13:26 满意答案好评率:66% (一)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二)基于地图的数据挖掘 (三)3S(GIS,RS,GPS)在环境中应用 (四)GIS支持下的环境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仅仅是提纲,具体可以去https://www.360docs.net/doc/258424714.html,/showart.asp?art_id=11044 看看,相信有你需要的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长,投入大。实施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分阶段、分部门进行,应坚持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从近期目标来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信息开发和RS、GPS、GIS应用的建设尤为重要,是近期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化及城市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到2000年,全世界将有一半的人生活和工作在城镇地区;同时,另一半人的生存也将更加依赖于城镇。信息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影响着城市的结构、交通结构和生态环境,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城市的环境问题变得日渐关注和重视。 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环境质量(大气、水、噪声、固废)、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建设项目管理、城市定量考核几部分内容。系统所用的信息技术包括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Web技术、GIS技术等。新的系统模式见图7-8。 (二)基于地图的数据挖掘 随着科技的发展,决策所需的数据量也不断增长。超大型数据库是一个巨大的资源,要在这样大的数据库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有用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随着数据和数据库的急剧增长,仅仅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查询机制和统计分析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了,它迫切要求系统能自动和智能地将处理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数据采集就是为了迎合这种要求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用于开发信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论文 系部:信息与机电工程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1班学号:2011202816 姓名:刘永波 2013 年12 月1 日

地理信息系统结课论文 摘要: 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农 业气候规划、大气污染监测管、道路交通管理、医疗、军事等五个方面的应用。并对地 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字: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发展趋势,城市, 农业,大气,道路交通,医疗,军事 [正文]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信息的诸多类型中与空间相关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三维空间中的万物无不与空间位置相关,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空间相关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GIS技术在国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和保护等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1].国家科委将其列入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MAPGIS,VIEWGIS,CITYSTAR,GEOSTAR等一批优秀国产GIS软件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GIS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1]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是经过地理编码的,地理位置和与该位置有关的地物属性信息成为信息检索的重要部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为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特征至少由空间位置参考信息和非位置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钟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行业中的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行业中的运用 卓旺建200529033 道桥05-1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在这学期在地理信息系统课中通过所学的知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并结合我的专业(道路桥梁工程)在这个领域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做了介绍,之后提出了基 于GIS的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框架原理做为实例,并通过这学期所学软件mapinfo建立地 理信息库。最后总结了这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我专业中的前景。 关键字:地理信息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mapinfo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GIS是英文名称(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自1963年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开发以来, GIS的理论与技术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GIS借助计算机,可将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可视化,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为直观的、清晰的表达形式,并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能力。成为政府、企业进行现代化科学管理及快速决策的强有力的工具。公路信息由于具有空间特征,GIS特别适宜于对公路信息的分析处理,是公路建设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GIs在交通中的发展 2.1交通信息系统具有精度要求高、规则复杂、动态化、离散化等特点,原有的信息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交通应用的需求,而借助于GIs的强大功能,可以实现交通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交通领域中GIs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开发者的重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整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交通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GIs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延伸,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GIS T具有较强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功能,它可以应用在交通管理的各个环节。在交通工程领域采用GIs技术和方法研究交通规划、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及其相关的问题,具有其他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3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ransportation),英文缩写为GIS-T,是综合处理空间信息和交通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它是GIS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发展,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

GIS开发技术文档

二次开发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 以数字世界表示自然世界,具有完备的空间特征,可以存贮和处理不同发展时期的大量地理数据,并具有极强的空间系统综合分析能力,是服务于地理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是地理学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的采集与编辑、数据处理、数据的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要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加强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成本、提高系统的生命周期 GIS开发研究的四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和评价 结构化的基本思想:1.系统的观点(结构化的思想核心) 2.调研的观点(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3.结构化的观点 4.面向用户的观点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步骤: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首先需要进行大量仔细的调查工作和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解和掌握有关部门已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文献可供参考等。 在获取大量可供使用的资料并明确系统目标的基础上,从系统观点出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才是系统的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1. 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业务调查、逻辑设计) 2. 系统设计(系统总体设计、模块设计、系统设计) 3. 系统实施(硬件配置、软件编制、数据准备、人员培训、系统组装、试运行和测试) 4. 系统维护(①纠错②完善和适应性维护③硬件设备的维护④数据更新) 系统评价: 就是指从技术和经济两个大的方面,对所设计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评定。 考察的主要内容有: 一、系统效率二、系统可靠性三、可扩展性四、可移植性五、系统效益 GIS开发模式:独立开发模式宿主型开发模式GIS组件开发模式 独立开发模式: 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输出,所有的算法都由开发者独立设计,然后选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Visual C++、Delphi、等,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编程实现。 开发周期长,软件功能相对简单,对开发者要求高,用于购买软件的费用相对节省 宿主型开发模式: 基于GIS平台软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 多数GIS平台软件都提供了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用户以原GIS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这些脚本语言,开发出自己的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程序。 如ArcView中的A venue语言,MapInfo Professional的MapBasic语言 开发较为容易; 二次开发的脚本语言,功能较弱;所开发的系统不能脱离GIS平台;是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