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完整版
六年级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本学期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与教材分析(一)学期目标我们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1、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5、学会把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
6、训练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能运用线条、颜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
7、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表演,指导和展示学生作品。
8、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二)教材分析本年级的美术教材大多以动手能力为主,以符合现代少年儿童成长为特征的教育教学。
初步学习素描,掌握素描基础技法,进一步加强造型能力。
进一步学习标志设计,增强设计制作能力。
教学难点1、利用卡纸、纸壳及其它废旧物品进行立体构成制作。
2、欣赏古今经典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油画棒、广告颜料表现郊区、城市风景。
4、巧妙创意,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进行对称与均衡等组合,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绘图软件进行电脑绘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想象能力极为丰富,逐渐出现对美术极为爱好的个别同学,这些学生无论在造型上、色彩、构图、上都有自己独特见解,但也有不足之处:1、造型上普遍差,缺乏观察能力。
2、色彩能力上有点缺乏层次感,配制不够准确。
3、工艺制作上不够精细。
4、出现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悬殊越来越大。
江西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江西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创意拼贴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拼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拼贴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拼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 拼贴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拼贴艺术的示范作品、彩纸、剪刀、胶水等;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拼贴艺术作品,并询问学生对拼贴艺术的了解和看法。
2. 引导学生讨论拼贴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Step 2:讲解拼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拼贴艺术的定义和起源,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其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作品,分析其中的拼贴元素和表现手法。
Step 3:示范拼贴技巧和方法(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种拼贴技巧或方法,并解释其步骤和要点。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使用该技巧或方法进行拼贴创作。
Step 4:学生实践(2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选择适合的拼贴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Step 5: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拼贴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评价和分享。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Step 6:艺术欣赏(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拼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高对拼贴艺术的欣赏能力。
Step 7: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拼贴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进行拼贴创作,如纸张、布料、植物等。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艺术视野。
江西版六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江西版六年级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和表达综合能力;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教学内容:1.美的产生和发展2.中外美术作品欣赏3.主题艺术活动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名家画作和学生自己的作品,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介绍江西版六年级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章节结构和教学重点。
4.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说明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感受。
5.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讨论结果。
2.介绍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美的产生和发展。
3.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总结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4.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
5.布置作业:请学生在家中观察自然界中的美的表现,并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讨论结果。
2.介绍第二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3.展示名家画作和学生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4.分组讨论:请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5.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和评价能力。
6.布置作业:请学生选择一位名家画家的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第四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讨论结果。
2.介绍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主题艺术活动。
3.分组讨论:请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艺术创作。
4.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创造和表达能力。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进行乐观和评价。
第五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和讨论结果。
2.总结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表现。
3.展示学生的作品,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4.为学生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美术。
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大王杖子中心小学陈晓艳大王杖子中心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
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
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理念在于: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看看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小学美术课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
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
掌握色相环的相关知识,并能应用于绘画中。
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相框或其它作品。
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家乡文化特点,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渗透爱国情感。
四、教学措施这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过渡时期,欣赏内容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绘画基础内容: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重点:掌握绘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2. 第二章:素描内容: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光影、比例、构图等。
重点:掌握素描基本技巧的运用。
3. 第三章:水彩画内容: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渲染、湿润等。
重点:掌握水彩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4. 第四章:油画内容:学习油画的基本技巧,如调配油画颜料、画笔运用、层次感等。
重点:掌握油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5. 第五章:版画内容:学习版画的基本技巧,如刻版、印刷、拼贴等。
重点:掌握版画基本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绘画基本技巧、素描基本技巧、水彩画基本技巧、油画基本技巧和版画基本技巧。
2. 采用示范法,示范绘画、素描、水彩画、油画和版画的创作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基本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评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学生创作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画板、刻版、印刷机等。
3. 课件:绘画、素描、水彩画、油画和版画的示范作品。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二部分)六、第六章:工艺制作内容:学习工艺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泥塑等。
重点:掌握工艺制作基本技巧的运用。
七、第七章:设计内容:学习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
重点:掌握设计基本原理的运用。
八、第八章:欣赏与评述内容:学习欣赏与评述的基本方法,如何评价一幅美术作品。
重点:掌握欣赏与评述的基本方法。
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整册)

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整册)绿色山庄4第3课城市广场6第4课长大后的我8第5课环保小卫士10第6课巧包装11第7课我的留言册13第8课框住记忆15第9课光辉的艺术形象16第10课写意山水18第11课写意人物画20第12课木版画21第13课现代陶艺23第14课名家名画25第15课古字古印27第15课肖形印27第16课毕业小展览29第1课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的思想感情。
2、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在服从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通过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且是带有一定(有时则是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
建筑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平面、线条、色彩等因素的立体作品,与雕塑有某些相似之处,再加上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与雕塑、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一般都习惯把建筑归入“造型艺术”的范围。
正因为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所以,它作为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许多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骄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国北京的天安门、故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
二、欣赏图片1、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大会堂建成于1959年。
它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周年期间建筑艺术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改造,体现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会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在联体上也以柱廊相连,顶部为琉璃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优质】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优质】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江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多种多样的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
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
2、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
3、调查家乡的建筑,能对身边的建筑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带来植物(仙人球)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博物馆设计了一个“球体网架”建筑来引入课题。
二、教学新授1、师生共同欣赏优秀建筑作品,感受建筑的美。
建筑的产生同样来源于生活。
举例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背景。
2、图片欣赏,了解现代建筑特点:使用舒适,造型多样,技术先进,物景相融。
3、播放录像,展示家乡比较知名的建筑。
学生对这些建筑进行一定的评价。
4、练笔:通过欣赏,请学生为学校设计艺术楼,外形要求奇特,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15、学习小组进行相互评价。
三、课后延伸:可以到网上查找建筑的相关资料。
22、绿色山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铅笔淡彩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铅笔淡彩的明快、清新美感;,(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学习表现风景的方法;,(提高学生明暗及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和技法,并感受铅笔淡彩画明快、清新的美感。
通过观察、分析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学习铅笔淡彩画表现风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绿色山庄二、讲授新课:,(铅笔淡彩表现风景的特点:画面基本用铅笔标线轮廓,细部及暗部的刻画,在各部位都施以很淡的颜色,尤其对建筑的描绘,有些地方很细致,如殿脊、瓦、栏杆、门窗、檐下斗拱等,暗部有使用了大面积的黑线条,象殿檐下的处理,再加上殿旁远山及树木,更衬托出雄伟庄严。
,(画法步骤:(,)定位:将主要建筑物定好位。
(,)画基本形:将画面物象的比例用基本型表现出来。
(,)画轮廓:用软铅笔表现景物轮廓。
六年级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江西特色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3. 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4. 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江西特色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3. 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
4. 采用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材和相关书籍。
2. 江西特色文化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4. 经典美术作品的图片和实物。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兴趣。
2. 讲解:讲解江西版下册美术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3. 分析:分析江西特色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让学生了解江西的文化底蕴。
4.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创意来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通过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来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作品展览和比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竞争力。
2. 邀请艺术家和专家进行讲座和示范,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和展览,展示他们的才华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赣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江西版赣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第1课多种多样建筑教学目标:1、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
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
2、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
3、调查家乡的建筑,能对身边的建筑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在现代建筑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且是带有一定(有时则是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
建筑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平面、线条、色彩等因素的立体作品,与雕塑有某些相似之处,再加上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与雕塑、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一般都习惯把建筑归入“造型艺术”的范围。
正因为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所以,它作为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许多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骄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国北京的天安门、故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
二、欣赏图片1.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大会堂建成于1959年。
它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十周年期间建筑艺术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改造,体现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会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在联体上也以柱廊相连,顶部为琉璃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伍重,运用象征性手法,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也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
该建筑建成于1973年,外形像巨大的贝壳。
从四面八方看,它都是一个漂亮的立面造型,甚至从飞机上看也很美观。
建筑师将歌剧院的音乐厅、歌剧厅、餐厅的上方,覆盖了三个像贝壳又像白帆的大屋顶。
该建筑由两个既分离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一是挂贴石片的平台和基座,其功能包含了汽车人口、工作场、排演室、更衣室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其二则是一系列庞大的拱顶或“薄壳”覆盖于两个厅堂及前面的餐厅上。
3.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法国]此建筑建于1977年,位于距巴黎圣母院、卢浮宫不到一公里的老巴黎市中心区。
它是一个设备完善的棚屋,系由层层的均匀空间,从外部以一个自由的结构框架支撑而成。
整个建筑物不论平面、剖面及立面均能予以改变,以应付一切不可预知的变化。
这样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的构造,就像是一个钢铁组合的工具箱和一个可以攀爬的构架。
建筑物有一半埋在地下,其余部分依照南北轴方向安置于雷纳大道旁,使广场能隔绝噪音与烟尘,同时也保持了雷纳大道的特点。
柱梁、楼板、管道全部暴露在建筑物外面。
临街的立面挂满了各种设备管。
朝向广场的立面还有一条粗大的透明圆管,从地面蜿蜒而上。
因此,建筑物的外观管道交叉重叠,复杂多变,而内部结构简单大方。
数十年来,它已成为工业化色彩十足的人类新文明的标志性建筑。
第二课时三、叙述感受要注重视觉效果的感受,启发对生活的联想,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从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
学生学习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到对建筑作品的评述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能够对建筑作品做出积极的反应,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创建他们认可的教学情境。
四、分析建筑物的特点五、教师解惑六、总结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家们广泛运用高科技成果和不断更新的建筑材料,以现代观念和崭新的思路来营造功能齐全、造型简约、寓意深刻和风格多样的现代建筑。
本教材从欣赏导人,以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为对象,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用体积、空间的认识方式感受优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
本课所选用的中外建筑作品就是精彩纷呈的众多现代建筑中的一部分。
这些现代建筑以它们崭新的形象、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昭示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七、评价1.通过欣赏中外现代建筑图片,学生对建筑中技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这一特点是否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中的体会与感受表达出来。
第2课绿色山庄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铅笔淡彩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铅笔淡彩的明快、清新美感;2、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学习表现风景的方法;3、提高学生明暗及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复习铅笔淡彩画知识和技法,并感受铅笔淡彩画明快、清新的美感。
通过观察、分析范画解决。
教学难点:学习铅笔淡彩画表现风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欣赏分析1.通过图片、音像等资料,欣赏各种风格的别墅代表作品,从建筑特色、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介绍。
引导学生观察房屋的外部结构,要求对房顶、门窗、墙体、景观等进行细致的分析。
老师总结归纳学生的意见并加上自己的想法。
2.赏析多幅别墅设计手绘效果图,分解图中树木、花草、门窗等不同物体的表现手法,比较其不同的色彩、造型和搭配方法。
三、范画讲解教师进行范画,如房屋的屋顶、瓦片、墙壁、门窗等,可以边逐个地示范,边讲解建筑的大小、曲直、疏密、景物层次等关系的处理。
在房屋的主体设计上,可以运用并列、对称、平移;重叠等方式,将长方体、正方体、锥体等基本的图形让学生进行随意组合,形成不同的立体造型,从而获得众多的不相同的房屋原形。
这种方法不仅能把枯燥难懂的房屋设计变成一个有趣的游戏,而且可以使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新造型。
教师在示范中途也可暂停,启发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师生共同完成示范作品。
除了房屋的主体,还可以把门、窗、树木、温泉、岩石等个件拆开来进行单独设计。
第二课时四、创意设计(1)指导学生设计山庄时,应根据想象中的地形做场地设计,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使房子能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
(2)进行建筑、景观等的详细设计,应尽量做到和谐统一。
还可以引导他们融人中国的建筑艺术,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比如在房顶、门、窗的设计中加入我国传统的亭台楼阁、民居或古塔的造型特点。
(3)设计利用天然资源,比如天然的温泉、充足的太阳能、风能等。
设计游泳池、风力发电机、水力发动机等设备时,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
五、动手表现。
教师应事先注意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毛病,及时抓住带倾向性的问题,向全体同学进行提示。
比如:学生在涂色时,往往容易把色彩覆盖铅笔印,这样就达不到铅笔淡彩的效果。
所以有必要在向学生讲解作画步骤时,着重演示作画步骤,先用铅笔简练勾画出物体的轮廓及形体结构,画出大体明暗调子,排列的线条不宜太密,然后用淡薄的水彩颜料平涂上去。
铅笔、钢笔淡彩画的上色要求是明快、清新,先上天空和地面的色,再画房顶、门窗、墙、水的色,最后再把暗部的颜色加重,使之有立体感和受光色与暗部颜色的区别。
重复着色时不要来回涂,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以免将线条洗掉或弄脏画面,影响铅笔淡彩那种明快清新的特点。
六、评价1.对设计新颖、制作精美的作业予以赞扬。
2.主景刻画细致,色彩明快、淡而透明,铅笔淡彩特点突出。
第3课城市广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城市广场与人生活环境的关系,体会其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环境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初步了解广场设计基础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设计美学原理去解决设计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设计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身边的环境。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城市广场的艺术特点,构成元素。
教学难点:城市广场的构思创意,形式与制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除了书中提供的图片,教师还出示一些有意思的广场照片、录像资料,比如: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德国法兰克福的罗马广场、意大利的西班牙广场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古代广场及北京西单广场、大连广场、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等现代广场,用直观的图像让学生迅速理解广场的含义。
同时开拓学生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欣赏分析赏析图片时,要从广场的整体布局介绍到局部,重点赏析雕塑。
可以从广场的文化特色(历史、艺术、政治、经济等)、建筑风格、整体布局、表现手法、材料使用、色调处理、环境效果、社会效应等几个方面做介绍。
着重赏析它的中心建筑与雕塑,为创作做好铺垫。
三、创新设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时,帮助学生共同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注意对城市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保护,将其融人设计构思中。
小模型的制作宜采用易定型、易加工的材料,可以尽量运用色彩、质感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制作模型。
在一般条件下,建议以纸制材料和陶泥为主(一堂课以一种材料为主),这两种材料的可塑性都很强。
用泥做模型,可以用捏、掏、挖、堆等手法,作品立体感很:强,做完后还可以再进行涂色、镶嵌等加工;用纸也能制作立体、半立体模型,可以通过折剪、折叠、重叠、压制、弯曲等造型手法,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挖、刻、插、接”等手工技法,提高学习难度。
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件作品的示范。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着重讲授雕塑的制作手法,强调空间上的分布应聚散有致,主题应突出,让学生学习、思考和借鉴。
练习前,可以让学生用语言初步阐述设计方案,或用绘图的方法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四、手工制作可以根据材料的类型、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组,分小组准备陶泥或纸张等雕塑材料,围绕一个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最后组合成一件较大型的作品。
例如,大家可以在一块大纸板上先绘制一幅:简单的城市广场效果图,然后再分别制作广场中的物件模型,如中心建筑、雕塑、喷泉、电话亭、长椅、路灯、音响、地砖等,摆放在图纸上,形成沙盘式的立体图纸。
教学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只需完成广场的中心建筑和雕塑模型,也可以建议学生分组进行合作,4~6人为一组,每组同学共同设计,再进行分工,分别制作广场的个件,如中心雕塑、路灯、长椅、喷泉、垃圾桶、草坪、树木、健身器材等,组合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广场。
’鼓励同学们把本课制做的雕塑作品进一步完善,在本班和其他班级之间进行交流展示。
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艺术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这是一个把学生原有认识反映出来的课程。
学生的设计可能会比较简单,可是会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
五、展示交流、评价鼓励同学们把本课制做的雕塑作品进一步完善,在本班和其他班级之间进行交流展示。
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艺术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