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西方文论复习提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名词解释
1、模仿说
2、寓教于乐 6、诗意栖居 7、戏剧情景理论
8、有人气的英雄 9、艺术风格、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10、理想的诗
12、酒神精神 12、日神精神
13、语言即艺术 15、陌生化理论 16、诗意栖居 17、作品召唤论
19、复调小说 19、对话理论 20、期待视野
简答
1、柏拉图创作动力过程。

4、文学的崇高风格
7、狄德罗戏剧冲突的新见解是什么?
8、莱辛如何看待诗与画的区别?
10、什么是理想的诗?
12、尼采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12、尼采对审美苏格拉底主义的批判
12、尼采认为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13、克罗齐的艺术独立观
13、克罗齐的艺术本质观
15、什克洛夫斯基如何看待文艺自主性?
16、海德格尔诗以语词确立存在。

16、海德格尔的诗是对神性的尺度采纳
17、萨特的作品召唤论是什么?
17、萨特的阅读创造论是什么?
19、复调小说及特点?
19、巴赫金对话理论是什么?
论述
1、柏拉图的文艺创作论
2、试述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
3、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
16、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对神性尺度的采纳,对此你怎么看?
16、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作品的存在有何特征?
19、狂欢化诗学观
17、20、何为作品召唤论和阅读创造论,这与文学的期待视野有何关系?
20、为什么说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文本自身D. 读者反应答案:C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文学作品的道德评价B. 作品结构的分析C. 对作者潜意识的探讨D. 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3.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的重点包括()A.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B. 作者的创作技巧C. 殖民历史与文化对作品的影响D. 读者的接受与解读答案:C二、填空题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_________上。

答案:形式5. 女性主义文论强调性别差异对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6.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_________的过程中产生。

答案:读者阅读三、简答题7. 简述结构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由文本中各种语言和叙事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它强调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理解这些结构,才能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8. 描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答案:后现代主义文论反对传统的大叙事和绝对真理的概念,它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多义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构建的。

后现代文论倾向于解构主义,质疑语言的透明性和指涉性,认为语言游戏和文化构建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四、论述题9. 论述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精神分析批评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梦境、潜意识等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作者的潜在动机。

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过分强调性本能和压抑机制,可能会忽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特征,有时也会过度解读文本,导致主观臆断。

10. 讨论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性别不平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标准和价值观。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

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

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

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

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

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

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

(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

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亚里士多德B. T.S. 艾略特C. 弗洛伊德D. 马克思2. 下列哪项不是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点?()A. 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B. 强调作者的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C. 文本是一个自足的系统D. 重视语言在构建意义中的作用3. 后殖民主义文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文本的美学价值B. 文化霸权与权力关系C.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D. 读者的接受美学4. 女性主义文论主要批判的是()A. 男性中心主义B. 文本的叙事结构C. 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倾向D.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5. 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是()A. 文本的意义由作者决定B. 文本的意义由读者的解读决定C. 文本的意义是固定的D. 文本的意义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描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对传统文学解读的挑战。

3. 阐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4. 说明女性主义文论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历史文本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2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西方文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五、答案1. B2. B3. B4. A5. B简答题参考答案:1.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的象征、梦境、无意识等元素的解读,以及对人物内心动机的探讨。

2.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挑战了传统文学解读中的二元对立(如结构/解构、存在/缺失等),认为文本是多义的,意义是流动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中心。

3.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宏大叙事的怀疑、对语言和意义的游戏性探索、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等。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重点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重点

西方文论选读自考重点西方文论选读是一门重要的自考课程,涵盖了众多思想家和流派的理论观点。

以下将为您梳理这门课程的一些重点内容,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柏拉图的“理念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则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

但他也承认艺术能够激发人的情感。

亚里士多德则对柏拉图的观点进行了修正。

他强调艺术模仿的是“可能发生的事”,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他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对悲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悲剧的“六要素”。

二、中世纪时期中世纪的文论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圣奥古斯丁认为艺术应该为宗教服务,宣扬上帝的伟大。

托马斯·阿奎那则试图调和理性与信仰,认为艺术是上帝创造力的反映。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神学束缚。

薄伽丘的《十日谈》通过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多样和自由。

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强调诗歌的教育和娱乐功能,认为诗歌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启示。

四、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秩序和规则。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提出了“三一律”原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一致性。

这一时期的文论注重对古代文学的模仿和借鉴,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典雅。

五、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想象和个性。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主张诗歌应该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拜伦、雪莱等诗人的作品充满了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

六、现实主义时期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

巴尔扎克主张文学要成为社会的“书记员”,通过作品展现社会的全貌。

福楼拜注重对细节的精确描写,追求艺术的客观真实性。

七、现代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的特点。

象征主义强调用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意识流文学则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意识流动。

吉林自考《西方文论选读》(00815)知识点

吉林自考《西方文论选读》(00815)知识点

1第一章:柏拉图 1、《伊安》、《斐德若》出自《文艺对话2是真实世界中的根本原则,可以铸出无数器物,这种“理式”哲学 3 第二章:亚里斯多德1、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实际上是摹仿。

有3个差别:摹仿所用的媒介不所采的方式不同。

2“诗的艺术”或解作“诗”。

3品格是由行动养成的,因此只有在行动中的人才具有品程。

4、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滑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5、诗的起源有2个原因:摹仿的本能; 6或解。

7作宗教术语,“宣泄”或“求平衡”。

亚里斯多德认为应有怜悯与恐惧之情,但不可能太强或太弱,并且认为情感是由习惯养成的。

(P25) 8、“韵文”用于对话中,“歌曲”用于9使人物具有某种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决定人物的行动,行动决定人物的事业的11“情节”指主要情节,有时候可译为“布局”。

12、“性格”是人物的品质的决定因素;“思想”指证明论点或讲述真理的话。

13、悲剧艺术成分6个: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

最重要的是情节。

14、悲剧所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

15、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摹仿人的品质,而在于摹仿某个行动。

16、悲剧的艺术目的在于组织情节(亦即布局),在一切事物中,目的是最关重要的。

17、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18、诗与历史的差别: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19是由一个人遭受不应遭受的恐惧是由这个这样遭受 20而是由于他犯了错21误,不是指道德上有缺点。

22、“性格”必须注意4点:“性格”必须善良;“性格”必须适合;“性格”必(P30-31) 23意即性格须适合人物的身隶要像奴隶,上层贵族(即所谓英雄人 24意即与一般人的性格相似, 25但随即忧郁起来,他一时生气,一时兴奋,这种表现是和他的基本性格一致的。

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

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

【第一讲】前柏拉图美学思想——从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约前6世纪到前5世纪)一、西方古代文明三大形态(一)希腊文明:工商业社会,城邦制,哲学发达(从米利都学派到智慧王朝),文艺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为特点。

(二)希腊化文明:经济形态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王国制,科学发达(亚历山大里亚),文艺上缺乏创新。

(三)罗马文明:农业社会,共和制和帝国制,政治学发达(罗马法),文艺在共和向帝国转型时出现黄金时代。

二、美学上的三大流派(一)美的客观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主张“美在和谐”。

(二)美的主客观统一说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艺术美学,主张“模仿自然”。

(三)美的主观说苏格拉底的伦理美学,主张“美即功利”。

三、自然美学创始者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500),其学派综合了哲学、宗教和政治,该学派自创立起到公元4世纪一直很活跃,其贡献主要在数学方面(如几何学中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黄金分割比例等)。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宇宙的基元,整个宇宙是由数组成的,没有数就没有宇宙,这一观点又被称为唯数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即建立在唯数论的基础上,认为:(一)音乐的美在于数的和谐。

毕氏本人发现音乐的质的差别是由发音体的量即频率的差别所决定的,认为最和谐的音调的频率的比例是1:2:3:4,3:2的五音度和4:3的四音度比不上2:1的八音度,看中4和10。

(二)宇宙中存在天体音乐。

毕氏认为天体音乐跟天体运动的速度和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有关系,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天体音乐上是全音程,从月球到水星是半音程,普通人之所以听不到天体音乐是因为“大音希声”,不少后世科学家如克普勒认同其观点。

(三)音乐有净化灵魂的功用。

毕氏认为人间音乐是模仿天体音乐的,人的心灵对应于外部的大宇宙乃是一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是同类相应的,因此人间音乐之于人类同天体音乐之于大宇宙。

四、艺术美学古希腊人对艺术的认识经历了从神话式的观点到散文式的观点的转变。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理想国》:理性主义的“模仿说”——理念至上的哲学思量,即绝对的真理。

提出“诗如画”的命题,对诗不齿,“一个秩序有定的理想国,有充分的理由对诗人关上大门。

”但敬神的诗和歌颂名人的诗可以进入理想国。

他强调诗是影子的影子(即不真实,是谎言的),与真理是隔层的。

同时强调“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是一个权宜之计,要是哪一天诗人肯改邪归正,随时欢迎回来。

”——即诗人要遵循他理想国的统治—哲学家的法则。

(也是其道德标准的意愿)。

其诗学思想:“为迷狂说”,代表作《伊安篇》。

迷狂的诗不同于模仿的诗。

迷狂是言神之言,即代神而言。

可以说是代表西方非理性主义诗学的一个渊源。

亚里士多德:开启注重经验主义层面的哲学传统。

思想体系;“形式”哲学,(其“形式”即是柏拉图的理念),但他反对柏拉图把理念抽绎出来高架在个别之上的做法,而肯定形式就存在于事物之中。

《诗学》:核心议题之一为模仿正名。

表现:①肯的模仿是人的天性②强调模仿具有普遍性。

诗正是通过必然的认知逻辑和可能的想象虚构,在个别的形象中表述出深层的规律性的东西。

提出诗人应该避免用自己的身份来说话。

判定诗的题材在于叙写行动的人,“高尚的人模仿高尚的行为”,反之亦然。

《诗学》的主要框架是悲剧结构的探讨。

悲剧是以行动为形式因(《物理学》提出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说明行动是悲剧的灵魂。

他把悲剧分六个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

其中情节最重要。

他解释,悲剧是行动的模仿,行动势必涉及人物,而人物必然具有性格和思想。

所以依次看,行动的模仿是情节。

情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人生。

诚然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格,但是他的幸与不幸,都是取决于行动。

“净化说”:净化可以视为悲剧的最终效果。

以“卡塔西斯”(即原词)作净化解,那么悲剧的最后目的便是借情节以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使之两种情感得到净化。

它意味着悲剧的最终目的,要在观众那里得到最后的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她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她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

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她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关于文学起源与创作的理论。

亚氏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摹仿本能。

因摹仿对象不同,于是分别产生了悲剧和喜剧。

因摹仿的方式不同,莪了哲学意义上的“可然律与必然律”。

悲剧
悲剧(亚里士多德):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居第二,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四、判断分析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六要素中,人物性格是最重要的。

( X )
答: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五、简答或论述。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2分)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1分)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居第二,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2分)
贺拉斯《诗艺》
一、单项选择题。

1、贺拉斯写作了( B )
A、《诗学》
B、《诗艺》
C、《为诗辩护》
D、《诗学界定》
2、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C)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3、提出“寓教于乐”主张的是( C )
A、阿多尔诺
B、本雅明
C、贺拉斯
D、席勒
二、名词解释:
寓教于乐
古罗马文论家贺拉斯在她的《诗艺》一文中提出的关于诗的美感和教化功能的命题。

“乐”指诗在读者心中产生的美感,“教”指诗人经过对读者的教诲。

贺拉斯说,只有在“乐”中“教”才有效力,没有“教”的“乐”,也是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的。

“合式”原则:
是古罗马文论家贺拉斯在她的《诗艺》一文中提出的,她认为诗歌应讲求“合式”,即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与她的身份相符合,人物的年龄应与她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

朗吉弩斯《论崇高》
一、单项选择题。

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 D )
A、一个
B、三个
C、六个
D、五个
二、名词解释:
《论崇高》:
是古罗马时期朗吉弩斯写作的一篇文论文章,(1分)主要论文章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以及崇高风格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1分)
崇高语言的五个要素
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提出的文学理论思想,她认为文学的崇高语言有五个来源(或原因):①庄严伟大的思想。

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

③运用藻饰的技术。

④高雅的措辞。

⑤结构的堂皇超越。

这五个来源有一个共同的先觉条件,即文学家应掌握语言的才能。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历年试题及答案复习笔记
自学考试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4)
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2)
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4)
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4)
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思④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她主要想说的意思是
(3)
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3)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2)
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3)
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1)
①最杰出的艺术本事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事就是虚构
③最杰出的艺术本事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事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