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针刀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 , 治疗后观察 两组的有效率 、 疼 痛和颈椎功 能积 分。结果 : 治疗组 总有效 率与对 照组相 比有 显著 差异 , 疼痛有
显著改善 ; 颈椎 功 能也 有 明 显提 高( P < O . 0 5 ) 。结论 : 针 刀 联 合 龙 氏正 骨 手 法 治 疗神 经根 型 颈椎 病 有 较 好 疗 效 。 关键词 : 神 经根 型 颈椎 病 针 刀 龙 氏正 骨 手 法 疗 效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4) 0 7 — 0 1 6 5 — 0 2
固定的病人 , 应采取平 卧位或侧 卧位 , 身体保 持水 平位 , 勿扭 曲。 2 . 2饮食 : 根 据不同的病情 , 不 同的年龄体质 , 拟定饮食计 划 , 做 ②每 日对 全身关节进行训练 , 活动度从小到大 , 分为 自动训 到针对性配餐 , 使其 营养科 学合理 。 练和被动训练 , 手法要轻柔 , 力度要适 中, 不可过猛以防损伤 。 2 . 3 休息 : 生活要有规律 , 做 到早 睡早起 , 要保证睡眠 , 要休息好 。 ③使 用夹板或石膏 时要注意保持患肢的功能位 ,以免发生 在条件允许 的情况下 , 经常去户外 , 呼吸新 鲜空气 , 做好功 能锻 关节僵硬。石 膏固定 的当 日即可指导病人在石膏管 内进行肌肉 炼, 增强体质 。 的等长舒缩运动 ,防止肌 肉萎缩 。病情允许 可协助病人扶拐下 2 . 4内外 固定 : 外固定者调整 到合理 的位 置 。牵引 固定 者 , 家里 床 活 动 , 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 , 注意保护石 膏 , 以免 损 坏 。 石 膏 应备牵引器 , 在 医护人员 的指导下安放体位及牵引装置 , 注意牵 拆除后 , 至少每 日进行肌肉及关 节的按摩和功能锻炼 2 ~ 4次。 引装置是否正常 , 是否起 到有效 的牵 引作用 , 牵引绳不 可随意放 ④应 用伸展法 : 利用 自身体重 和强制运动方法 , 矫正 已经发 松或受压 , 保持牵 引绳 在滑车 内, 牵f j l 重量 应根据病情加 减 , 保 生的关节挛缩 是较理想 的护理方法。 持牵引锤悬 空 , 不可着 地或靠于床架 上 , 与地面距离适合 , 不能 ⑤截 肢 、 安装 假肢后 , 注意观察断肢端有无 肿胀 、 炎症 或皮 擅 自松解和过早下床活动 , 以免发生 意外 。 肤损伤 , 使用 中及时发现假 肢有无异常声音或故障 , 训练 中掌握 并发症 : 家属应定 时为病人 翻身 , 不 能翻身者 , 病人 以头枕 使用要领 , 训练量逐渐增大。
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Ef f e c t a na l y s i s o f Lo ng S b o ne s e t t i ng s k i l l c o mb i ne d 、 t h pa r a v e r t e br a l ne r v e b l o c k i n t he t r e a t me nt o f c e r v i c a l t y pe c e r v i c a l s p o ndy l 0 pa t hy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L o n g S b o n e s e t t i n g s k i l l c o mb i n e d wi t h p a r a v e r t e b r a l n e ve r b l o c k We r e u s e d i n o b s e va r t i o n ro g u p , o n l y
S h e n z h e n 5 1 8 1 1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L o n g S b o n e s e t t i n g s k i l l c o mb i n e d w i t h p a r a v e r t e b r l a n e r v e
L o n g S b o n e s e t t i n g s k i l l w a s a p p l i e d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C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t wo g r o u p s wa s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s e d . Re s u l t s
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9.07.025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张其云赵永华陈亚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_附属医院推拿科,安徽合肥230031)【摘要】目的观察使用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40例予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牵引推拿治疗。
2均治疗14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中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14d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7.5%,对照组愈显率57.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14d后PRI评分、疼痛VAS评分及PP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14d后ND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14d后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P<0.05)。
结论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快速改善和恢复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颈椎病;脊神经根;牵引术;正骨手法;推拿,脊柱【中图分类号】R244.1;R681.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9)07-1072-(M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病变引起的一系列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以头痛、头晕、颈肩部疼痛及上肢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与颈部劳损、颈椎退变、外伤等因素有关⑴。
神经根型颈椎病则是由于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产生的一列症状,是临床常见类型⑵。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2018-03-2018-09,我们采用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并与采用常规牵引推拿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龙氏正骨手法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穴 等 穴 位 。 患 者体 位 为 坐 位 ,局 部 皮 肤 常 规 消 毒 后 进 针 ,并 缓慢 提插 捻 转 , 以针 感 向颈 肩 臂 部 放 射 为 佳 ;配 穴 刺人 得 气 后 行 平 补 平 泻 法 ,留 针 3 0 mi n 。牵 引治 疗 :患 者 坐 于 J Q ~I A型 轮 空 式 牵 引
・
9 8・
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 2 0 1 7年 4月第 2 6卷第 7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 2 0 1 7 , V o 1 . 2 6 , N o . 7
期伏 案 工作 者 ;头 痛 、眩晕 、呕 吐 、耳 鸣 、眼 花 , 有 颈背 部疼 痛 及 上 肢 症 状 ;颈 椎 活 动 受 限 ,椎 旁 压 痛 ,椎 间孑 L 挤 压 试 验 (+) ;X 线 正 、侧 及 斜 位
片显示 :颈椎 骨质增生 ,曲度变 直或反 弓,椎 间 隙 变窄 ,椎 问孔 变小 。
如下 。
1 . 3 纳入 标准
颈 椎 病 的纳 入 标 准 参 照 《中医 病
证诊断疗效标准》 而制定 。纳 入患者应该具 有 以 下标 准 :符合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的 诊 断 标 准 ;年 龄 在1 8~6 5岁 之 间 ;治 疗 前 1周 内及 治疗 中均 未 服
用任 何镇 痛 类药物 ;颈 椎影 像 学检查 异 常 。 1 . 4 排 除标 准 具 有严 重感 染及 脏 器疾 病 的患 者 ; 具有 颅 内肿 瘤 、脊 柱 结 核 、外 伤 及 先 天 畸 形 等 情 况 的患 者 ;具 有 病 理 性 疾 病 的 患 者 ;具 有 精 神 性
刃针结合龙氏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刃针结合龙氏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目的:验证治则“针刀和手法并重,软硬兼施、动静兼治”的正确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合方法。
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随机分为刃针结合龙氏手法组、刃针治疗组以及龙氏手法组,每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颈曲改善情况。
结果:刃针结合龙氏手法组痊愈6例,显效11例,好转13例,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其他两组,颈曲改善方面亦优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
结论:“针刀和手法并重,软硬兼施、动静兼治”治则有效,刃针结合龙氏手法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合方法。
标签:刃针;龙氏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曲目前,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颈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型,约占60%~70%。
目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与手段繁多。
比如非手术疗法,针灸、推拿牵引、手法复位、针刀、中药内服及外敷、气功及药枕颈托等众多方法对治疗本病具有重要优势。
但是这些单一疗法都存在疗程长、疗效不易巩固、复发率高、就医时间成本高等缺点。
本课题组通过对颈椎病病因病机的深入探讨,并对现有主要疗法进行梳理,提出了颈椎病“针刀和手法并重,软硬兼施、动静兼治”的治疗方针。
并选用刃针结合龙氏手法作为一种复合治疗方法,有效提高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以及住院部住院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颈、肩、臂疼痛、麻木向上肢或枕部放射;(2)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3)颈椎旁压痛;(4)肩及上肢感觉障碍,肌力下降;(5)压顶试验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6)X线检查符合颈椎退行性改变[1]。
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产生随机序列,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刃针结合龙氏手法组、刃针治疗组以及龙氏手法组。
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4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组)与对照组(传统推拿治疗组)各121例,观察组应用龙氏正骨推拿的放松、正骨、强壮、痛区四步手法治疗,根据颈椎错位类型采用相应的正骨方法,观察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采用疼痛量表、颈部残障指数、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以双盲法进行测评。
结果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1.3 评定方法:治疗前后让患者自己对其疼痛、颈部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i index ndi)评分,治疗者对患者评估情况不知情,患者评估由指定医师负责。
1.3.1 疼痛评分,采用11点数字评分法,以无痛的0依次递增到最剧烈疼痛10的11个点来描述疼痛程度,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相应的分值处划“√”。
1.3.2 残障指数评分:ndi共包含10个问题,每个问题的得分为0~5分,量表最高总分为50分,每个问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分值越高说明颈部功能状况越差。
患者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处划“√”。
1.3.3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日本joa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定方法(20分法),计算其优良率、有效率。
改善率(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正常20分-治疗前分数)*100%。
基本痊愈:改善率90%-100%;显效:改善率60%以上;有效:25%-60%;无效:25%以下。
1.4 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龙氏正骨推拿四步手法治疗,即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痛区手法。
卧位下以揉法放松颈部组织后根据颈椎错位类型正骨:颈轴改变和前后滑脱式错位应用侧卧推正法、左右旋转式错位应用低头摇正法、侧弯侧摆式错位应用侧方搬按法、椎间隙狭窄或混合式错位应用牵引椅下正骨法⑵,;纠正错位后在颈部软组织处进行分筋理筋,调理局部软组织以恢复颈椎的动、静力平衡;最后在肩背、上肢的麻痛区进行揉按、拿捏等痛区手法治疗。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4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疗效。
结果:临床治愈20例,占47.62%;显效 10例,占23.81%;有效13例,占30.95%;无效1例,占2.38%。
总有效率97.62%。
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龙氏正骨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290-02【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ong's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Methods December December 2013 to 2015 in our department treated 42 cases of conforms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and observed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e in 20 cases, accounting for 47.62%; 10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23.81%; effective in 13 cases, accounted for 30.95%; 1 case was ineffective (2.38%.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7.62%.Conclusion Longshi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nerve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high efficienc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Child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龙氏正骨手法由魏征、龙层花教授研究颈椎病后发现并结合脊柱相关病因理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龙氏正骨手法。
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张灿展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4
【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7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试验组行龙氏正骨推拿治疗。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试验组VAS得分低于对照组而CASC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试验组颈功能左右旋转、左右侧屈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龙氏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757-759)
【作者】张灿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181.55
【相关文献】
1.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龙氏牵引下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3.龙氏正骨推拿结合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4.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老年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5.龙氏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08T13:53:01.2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郭禄斌[导读] 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彭州 611930)
【摘要】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4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疗效。
结果:临床治愈20例,占47.62%;显效 10例,占23.81%;有效13例,占30.95%;无效1例,占2.38%。
总有效率97.62%。
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龙氏正骨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29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ong's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Methods December December 2013 to 2015 in our department treated 42 cases of conforms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and observed th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e in 20 cases, accounting for 47.62%; 10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23.81%; effective in 13 cases, accounted for 30.95%; 1 case was ineffective (2.38%.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7.62%.Conclusion Longshi manipulation treatment of nerve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high efficienc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hild bonesetting manipulat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nerve root type 龙氏正骨手法由魏征、龙层花教授研究颈椎病后发现并结合脊柱相关病因理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龙氏正骨手法。
本方法现在主要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继承和发扬。
我科曾于2013年6月派人到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龙氏正骨手法,并逐渐开展该项目,取得满意疗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的“项筋急”、“项肩痛”等范畴,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本病多见于30~60岁的人,男性多余女性。
该病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内因,各种急慢性颈椎损伤是导致本病的外因。
我科对4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后,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4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治疗。
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2~62岁,平均44.2岁,病程在1月到数年,随机分为两组。
1.2 诊断标准
依据《实用骨科学》[1]拟定诊断标准:①有神经根受压症状,症状与病变受累节段吻合。
颈肩部有疼痛感,并向下放射至手指以及前臂,可为针刺样、刀割样或酸痛以及刺痛等,可伴有与神经根受累相应区域出现麻木以及痛温觉减退等症状。
②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多为阳性。
③颈椎DR片上可见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颈椎稳定性变差。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自愿接受治疗,且无相关治疗禁忌症。
排除标准: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等影响疗效观察者。
1.3 治疗方法
对符合指征且无禁忌症患者采用龙氏正骨手法:(1)侧向搬按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住其后颈并以大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向隆起处,另一手托其下颌并用前臂贴其面颊部,术者两手配合将患者头先牵引并逐渐屈向健侧以后再屈向患侧,并向患侧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按住横突的拇指)不放松,与动点手同时做一搬、按、牵联合闪动力。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侧摆的椎体。
(2)低头摇正法: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术者一手轻拿后颈,拇指按在错位横突,关节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起头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将颈旋转至最大角度时,托其面颊之手用有限的闪动力,按压定点的拇指同时施加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有压力而复位,可以重复以上操作2~3遍。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消失,感觉、肌力、颈部及上肢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生活及工作,随访3月后无复发。
②好转:疼痛、麻木症状减轻,颈部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改善。
③无效,症状同治疗前甚至加重者。
2.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如下:临床治愈20例,占47.62%;显效 10例,占23.81%;有效13例,占30.95%;无效1例,占2.38%。
总有效率97.62%,结果显示,该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率高。
3.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以椎间孔变窄为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可总结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一般来说,患者30岁以后颈椎间盘开始退变,髓核中水分减少,髓核纤维化,引起椎间隙变窄,使前、后纵韧带松弛,椎体失稳,关节面易发生磨损而导致增生,从而压迫颈神经根,引起疼痛。
外因:多为颈椎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由于跌、扑、扭、闪或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均可引起椎间盘及其周围关节、韧带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颈椎稳定性差,诱发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或刺激相邻的血管、神经及软组织从而导致相关症状。
此外,颈部受凉引起颈肌痉挛、反复局部缺氧缺血,也可诱发颈椎病。
该病患者大多数年龄偏大,常伴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甚至钙化、骨化,为避免医源性损伤的发生,要求操作者手法治疗时要熟悉颈椎解剖、临床经验丰富,切忌手法粗暴生硬。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973-198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