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技高新农业产业园案例【经典】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高新区规划案例研究

现代农业高新区规划案例研究

1997年3月,国务院发出《研究陕西杨陵农科教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1997]43
号),同意设立“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确定示范区的面积为20平方公里左右。农业科研要 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产业化、商品化为目标。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示范区的环境条件。同意有 关科教单位合并,做到教学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 1997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其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 1997]66号)。同意陕西省政府提出的示范区建设目的、指导思想、功能区划及主要任务目标,将示范 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示范区建设坚持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示范区基础设施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16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17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18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19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20
陕西杨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4、经济社会
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新城区总量占全市比重仍然偏低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21
2、示范区发展目标(2003版城市发展总规) 总体发展目标是:杨凌示范区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中国农 业产业化、现代化上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园区,发展成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农业重大关键技 术及装备研究开发中心、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中心、成熟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 、人才支撑; 相应城市发展建设的目标是: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科教发 达的农科城、经济发达的产业城、环境优美的生态城、文明开放的旅游城。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农业观光及休闲带。
9
陕西杨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4、2008年版总体规划 (2008-2020) ( 中 规院完成)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

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绿色农业科技一直被认为是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绿色农业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水稻种植中的全面减施,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控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来了解绿色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

1. 水稻种植中的全面减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长期以来对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农业科研人员开始尝试在水稻种植中全面减施化肥农药,转而采用生态农业技术。

他们结合土地特点和气候条件,通过调整水稻种植的时间、密度和肥料使用量,实现了生态水稻的种植。

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2. 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控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防治方法通常依赖化学农药,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导致害虫对农药的抗性。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人员开始探索生物防控的新方法。

他们通过引入天敌、使用微生物制剂、培育抗病虫品种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的病虫害,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农业用水的浪费严重,导致了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农业科研人员开始尝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滴灌、喷灌、微波技术等,实现农田水资源的精准利用。

他们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作物需水量等数据,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用水量,实现了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

4.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除了生产环节,农产品的加工和质量安全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一些农业科研人员开始尝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超声波、微波、真空包装等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绿色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园区建设案例分享

绿色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园区建设案例分享

绿色农业现代化智能种植园区建设案例分享第一章:项目背景与规划 (2)1.1 项目概述 (2)1.2 规划设计 (2)1.2.1 项目定位 (2)1.2.2 规划目标 (2)1.2.3 规划布局 (3)1.2.4 技术路线 (3)第二章: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 (4)2.1 自动化控制系统 (4)2.2 网络通讯设施 (4)2.3 数据采集设备 (4)第三章:绿色种植技术体系 (5)3.1 种植资源整合 (5)3.1.1 资源调查与评估 (5)3.1.2 资源配置优化 (5)3.1.3 品种资源整合 (5)3.2 绿色生产技术 (5)3.2.1 生态种植模式 (5)3.2.2 节能减排技术 (5)3.2.3 有机肥料应用 (6)3.2.4 信息化管理 (6)3.3 资源循环利用 (6)3.3.1 农业废弃物处理 (6)3.3.2 水资源循环利用 (6)3.3.3 能源循环利用 (6)3.3.4 生态保护与修复 (6)第四章:智能管理平台建设 (6)4.1 平台架构设计 (6)4.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4.3 决策支持系统 (7)第五章:农业废弃物处理 (8)5.1 废弃物分类回收 (8)5.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8)5.3 环境保护措施 (8)第六章:农业科技创新 (9)6.1 研发创新体系 (9)6.2 产学研合作 (9)6.3 技术成果转化 (9)第七章:人才培养与培训 (10)7.1 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10)7.2 培训体系构建 (10)7.3 人才激励机制 (11)第八章:项目运营与管理 (11)8.1 运营模式创新 (11)8.2 管理体系构建 (12)8.3 项目效益分析 (12)第九章:政策扶持与推广 (12)9.1 政策环境分析 (12)9.2 政策扶持措施 (13)9.3 推广策略与路径 (13)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4)10.1 项目成果总结 (14)10.1.1 项目建设目标达成 (14)10.1.2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10.2 存在问题与改进 (14)10.2.1 技术层面问题 (14)10.2.2 管理层面问题 (15)10.3 未来发展展望 (15)第一章:项目背景与规划1.1 项目概述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农业园区典型案例

农业园区典型案例

农业园区典型案例一、园区概况。

寿光那地儿啊,在山东,那可是闻名遐迩的蔬菜王国。

寿光蔬菜产业园区老大一片了,一眼望去,全是各种绿油油的蔬菜大棚,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因为很多大棚是白色的嘛)。

这里的蔬菜种类,那叫一个丰富,从普通的白菜、萝卜,到那些洋气的彩椒、迷你小黄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种不出来的。

二、成功的秘诀。

1. 科技助力。

首先啊,这里的大棚可不是一般的大棚。

那里面全是高科技玩意儿。

比如说智能温控系统,大夏天的,外面热得能把人烤熟,大棚里的蔬菜却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快乐生长,就像住在空调房里的小宝贝。

还有自动灌溉系统,水不多不少,精确到每一株菜,就像给蔬菜请了个专业的保姆。

他们还特别重视种子研发。

那些科研人员就像一群蔬菜魔法师,不断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口感还好的蔬菜种子。

这种子撒下去,长出来的菜那质量杠杠的,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2. 产业链完善。

从蔬菜的种植开始,到采摘、分拣、包装,再到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服务。

比如说采摘的时候,那些工人就像一群敏捷的小蜜蜂,熟练地把成熟的蔬菜采下来。

然后分拣的时候,又像是在进行一场严格的选美比赛,把好的蔬菜精心挑选出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而且在销售方面,那手段可多了。

线上有电商平台,全国各地的人都能轻松买到寿光的新鲜蔬菜。

线下呢,有庞大的批发商网络,把蔬菜运往各大城市的菜市场和超市。

甚至还有一些蔬菜加工企业,把蔬菜加工成泡菜、脱水蔬菜等产品,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

3. 品牌建设。

寿光蔬菜这名字啊,现在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他们特别注重品牌宣传,就像给自己的蔬菜穿上了一身华丽的名牌衣服。

比如说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把寿光蔬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让大家一尝就忘不了。

而且他们对蔬菜的质量把控特别严格,坚决不让一颗坏菜砸了寿光蔬菜的招牌。

三、带来的效益。

1. 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这寿光蔬菜产业园区也让很多农民学到了新技术。

以前大家都是靠经验种地,现在都变成了科技型农民。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典型案例及亮点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典型案例及亮点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典型案例及亮点现代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正当其时。

突出产业立园,夯实发展基础奉节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城区周边及长江两岸,自然资源禀赋优良,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引领脐橙产业新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产业韧性,以产业强县,以实业强县。

按照“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脐橙全产业链。

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出了“中华名果—奉节脐橙”。

聚力“三品一标”,累计引育28个柑橘品种,优质脐橙种植覆盖率达100%。

组建加工集群,电子交易集散中心,新增产后商品化处理线。

研发精深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围绕特色文化,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

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体系,线上销售率大幅提升,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提升鲜果流通。

加快新型产业,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县,美丽奉节作出新贡献。

突出科技兴园提升质量效益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强劲引擎。

科技与农业结合,描绘着最时尚,最具创造力的现代农业图景。

着力种养标准化。

围绕脐橙主导产业,研发提纯复壮4个自主产权品种,建成县级柑橘种质资源圃,对畜禽、白茶等优势产业,先后引进优质品种,推行“五个一”技术规程。

着力技术集成化。

产学相融,强化与中国柑橘研究所、西南大学、华东农业大学等合作,搭建多个产学研平台和科研实训基地,积极推广山地高效特色农业机械应用,推动机械装备与种养殖结合,联合攻克高山脐橙种植、山地实用性运输机及搭载机械等关键难题。

着力全程数字化。

引进腾讯、京东等企业围绕生产、加工、销售等全链条,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建成脐橙大数据数控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展望未来,科技让农业更智慧。

挥动科技的翅膀,精耕希望的田野,孕育鲜美的脐橙。

突出绿色强园促进持续发展园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农文旅融合案例

农业科技园区农文旅融合案例

农业科技园区农文旅融合案例
农业科技园区农文旅融合的案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农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这些园区通过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等,将农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例如,江苏省淮安市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农业观光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的平台。

2.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和产业特色,成为农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

这些小镇通过挖掘当地农业资源和文化传统,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例如,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以竹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小镇。

3. 农业节庆活动:农业节庆活动是农文旅融合的另一种形式。

这些活动通常以当地的农业资源和文化传统为基础,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和体验。

例如,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博览会,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4. 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的农文旅融合模式。

它以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为基础,融合旅游、文化、餐饮等多种业态,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休闲体验。

例如,湖南省安仁县的稻田小镇,通过将水稻种植与旅游、文
化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田园综合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

总的来说,农业科技园区农文旅融合的案例多种多样,它们通过将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未来,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文旅融合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典案例-生态农业园“农耕年华”旅游开发调查

经典案例-生态农业园“农耕年华”旅游开发调查

武汉乡村旅游现状调查:以“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为例序言“农耕年华”农业风情园,由武汉佳海集团投入巨资兴建。

历经几年精心打造,现已建成金牛广场服务区、农业科普示范区、农事农活体验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百果观赏采摘区、藤园彩林浏览区、珍奇动物观赏区、运动健身活动区、登塔眺望烟瘴区、生态湿地游览区、农家美食休闲区、木屋度假会务区等十二个功能区,形成四十余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是一家集生态农业观光、都市农业发展、农耕文化展示、农家生活体验、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农业风情观光园。

相较于其他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业园(例如武汉生态农业园、武汉田田生态园、武汉高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蘑菇产业园等)而言,“农耕年华”生态农业园在结合农业技术、运用文化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方面更加突出。

运用农业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的途径之一,而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农耕文化的挖掘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业,无疑增加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游览价值。

“农耕年华”作为一个起步不久的生态农业园,虽然在发展初期存在发展的不足,但是将农耕文化融于生态农业观光之中是具有其特色的。

这就是我选择“农耕年华”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农耕年华”年均游客接待量2.5万人次左右,年产值1600万左右,带动周围村民300人次就业。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农耕年华”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农耕年华”的旅游开发现状做了调查,希望以此为例,对武汉市乡村旅游做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农村生态旅游农耕年华农耕文化开发模式一.“农耕年华”旅游发展现状1.“农耕年华”的发展背景武汉市从2003年推广乡村休闲游,到现在已经6年,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到乡村游发展的变化:2009年1-6月,武汉乡村休闲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元,接待游客人数500余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和11.1%,比2003年一年3亿元的综合收入高出近3倍。

生态科技高新农业产业园案例经典

生态科技高新农业产业园案例经典

总平面图
4、案例借鉴
案例总结: 上述成功案例都是 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的旅游休闲元素为主导,
构建“生态科技+旅游休闲”的复合化发展模式,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动发 展,打造集生态农业、生态科技、娱乐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开发模式示意
农业 育种
农业 种植
培育
观光 体验
科普 教育
• 空间特色是充分尊重自然, 通过水体的划分形成组团 式的空间布局,产业区 与观光休闲区相对独立。
• 借鉴意义:
• 示范区依据自己的区位优 势和交通优势,兼顾城市 与产业双重需求,将农 业休闲观光渗透到示范 区内的花卉、蔬菜、林 果、苗木、农作物等现 代农业生产中,实现与 城市发展规划相匹配的 都市科技生态文化功能 区,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 综合开发的优秀典范。
• 1.以水为主线串联全区, 各组团在功能保持相对 独立基础上又紧密联系。
• 2.生态农业科技+观光休 闲的开发模式,将循环农 业和都市休闲旅游相融合, 既可以解决当地农业就业 问题,还能满足城市居民 对绿色产品、自然环境的 需求,对周边地区产生示 范带动效应。
总平面图
4、案例借鉴
• 项目名称:河南郑州市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 发展定位:园区以“男耕女织”为主题,将生态农业与都市休闲相结合,建设成以农业
花卉示范园和工厂化育苗园; • 庄园风情度假区由10个特色农业主
题庄园组成; • 后勤保障配套区满足园区正常转运; • 科研培训服务区主要为接待游客和
培训人员。 空间特色:科技发展轴+文化休闲轴+ 生态发展轴三轴相对独立同时协同发 展,形成复合化的发展模式。
功能结构图
4、案例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以水为主线串联全区, 各组团在功能保持相对 独立基础上又紧密联系。
• 2.生态农业科技+观光休 闲的开发模式,将循环农 业和都市休闲旅游相融合, 既可以解决当地农业就业 问题,还能满足城市居民 对绿色产品、自然环境的 需求,对周边地区产生示 范带动效应。
总平面图
4、案例借鉴
• 项目名称:河南郑州市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 发展定位:园区以“男耕女织”为主题,将生态农业与都市休闲相结合,建设成以农业
总平面图
4、案例借鉴
案例总结: 上述成功案例都是 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的旅游休闲元素为主导,
构建“生态科技+旅游休闲”的复合化发展模式,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联动发 展,打造集生态农业、生态科技、娱乐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开发模式示意
农业 育种
农业 种植
培育
观光 体验
科普 教育
科技 研发
基础
生态科技 旅游休闲
拓展
文化 交融
综合 办公
生产 销售
提升
生态 养生
休闲 度假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鸟瞰图
4、案例借鉴
• 功能组成及空间特色:
• 设计时充分研究园区现状 地形条件,确定沿纵观园 区的水线构成整个园区的 主线,形成“一线连八区” 的空间结构。以汽车营地 休闲区和生态餐饮娱乐区 为核心,向设施园艺生产 区、娱乐乐园区、沙滩动 感地带、生态水产养殖区、 特禽与民俗工艺展示区辐 射。
• 借鉴意义:
• 空间特色是充分尊重自然, 通过水体的划分形成组团 式的空间布局,产业区 与观光休闲区相对独立。
• 借鉴意义:
• 示范区依据自己的区位优 势和交通优势,兼顾城市 与产业双重需求,将农 业休闲观光渗透到示范 区内的花卉、蔬菜、林 果、苗木、农作物等现 代农业生产中,实现与 城市发展规划相匹配的 都市科技生态文化功能 区,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 综合开发的优秀典范。
4、案例借鉴
• 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 发展定位:园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载体,以现代农业园区的观光休闲元素为主导。 • 项目简介:园区距离包头市东河区20公里,毗邻110国道,交通便捷。规划面积3851.89
亩。规划充分考虑项目用地现状和生态农业生产及观光休闲需要,将园区分为产业核心区 和休闲度假区两大部分。源自总平面图4、案例借鉴
• 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水镜湖现代农业观光园 • 发展定位:观光园将旅游业与现代农牧业相融合,集生产性、生态性、观赏性、娱乐性民
族风情于一身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园区。
• 项目简介:该观光园区位于布尔陶亥苏木,由内蒙古鸿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5亿元
建设,规划占地面积6000亩,园区将种植技术、生态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技术与蒙古族草原 风情特色旅游完美融合。
花卉示范园和工厂化育苗园; • 庄园风情度假区由10个特色农业主
题庄园组成; • 后勤保障配套区满足园区正常转运; • 科研培训服务区主要为接待游客和
培训人员。 空间特色:科技发展轴+文化休闲轴+ 生态发展轴三轴相对独立同时协同发 展,形成复合化的发展模式。
功能结构图
4、案例借鉴
• 借鉴意义:
园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载 体,以现代农业园区的观 光休闲元素为主导。“生 态+科技+观光”的复合化 发展模式,促进了第一产 业和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形成集园林养生、娱乐休 闲、生态农业及生态科技 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的郑州著名的农业休闲文化旅游园区。
• 项目简介:园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距离郑州市中心15公
里,地理位置优越,总占地面积3403.5亩。
鸟瞰图
4、案例借鉴
• 功能组成及空间特色:
• 园区规划为都市农业休闲 区、生态农业体验区、索 须河公园和新农村改造示 范区四个功能区,通过整 体规划,挖掘农业的多功 能性。
鸟瞰图
4、案例借鉴
• 功能组成及空间特色:
• 园区由8个产业区组成: • 都市农夫体验区满足游客体验农耕
乐趣的需求; • 休闲农业娱乐区主要是水上农业游
乐项目和水上餐饮; • 民俗文化观光区包括露天烧烤、特
禽展、盒农耕文化展馆; • 果蔬采摘区包括阳光温室采摘区和
陆地果品采摘区; • 现代园艺展示区包括园艺博览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