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LNG行业分析报告
LNG分析报告范文

LNG分析报告范文一、LNG的概述LNG(液化天然气)是一种将天然气冷却至-162°C以下,从而转化为液体的过程。
通过液化,天然气体积减小约600倍,便于运输和储存。
LNG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发电、加热、工业生产以及海运燃料等。
二、LNG市场现状及趋势1.LNG市场规模:近年来,全球LNG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全球LNG出口量接近3200亿立方米,较2024年增长40%。
2.主要出口国家:卡塔尔、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家。
这些国家通过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大量的LNG工厂,快速扩大了其出口规模。
3.主要进口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家。
这些国家由于能源需求大且缺乏本地天然气资源,对LNG的依赖性较高。
4.LNG价格:LNG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然气供需平衡、运输成本、原油价格等。
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LNG价格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是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有所下降。
5.气候变化对LNG需求的影响:由于LNG燃烧相对较清洁,能够显著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近年来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和需求增长。
三、LNG行业的竞争环境1.供应端竞争:全球LNG市场供应商众多,主要出口国家之间竞争激烈。
随着新的LNG项目的建设和老旧项目的扩建,供应量增加,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买方市场竞争:LNG进口国家由于有多个供应商可选择,形成了买方市场竞争。
购买方可以通过谈判和竞价等方式获取更有利的价格和条款。
3.环保要求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对LNG进口的环境保护要求也在提高。
供应商需要考虑和满足这些要求,以确保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四、未来LNG发展趋势1.亚洲市场的增长:亚洲国家的能源需求呈现增长趋势,使得该地区成为全球LNG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
2.小规模LNG项目:小规模LNG项目的建设正在逐渐兴起。
2018年天然气LNG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LNG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蓬勃发展的LNG进口产业链 (1)能源结构升级+环保需求,中国天然气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1)天然气供需格局测算:供需持续偏紧,加大LNG进口是必然选择 (3)上游——海外气源:供需格局宽松,LNG来源有保障 (8)未来三年内全球LNG供给格局将保持宽松状态 (9)天然气价格与油价相关性减弱 (12)亚洲买家议价权提升,“亚洲溢价”有望缩减 (13)中游——LNG接收站:产能存在瓶颈,有望长期保持高盈利水平 (14)接收站是LNG进口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14)LNG接收站业务模式:向第三方开放,提高产能利用率获将成为行业趋势 (18)我国LNG接收站产能增长有限,产能稀缺日益显现 (21)LNG进口产业链价值分布:接收站利润空间最为丰厚 (23)LNG接收站经济性测算:以珠海LNG接收站为例 (24)下游——天然气销售:“液进液出”模式具有明显套利空间 (28)投资建议 (32)图表目录图1:2017年全球及主要国家一次能源结构对比 (1)图2:燃煤造成污染的一般形成机理 (2)图3:石家庄市污染源贡献率 (2)图4:济南市污染源贡献率 (2)图5:石家庄市污染源贡献率 (2)图6:国内LNG市场价上升趋势明显 (4)图7: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单位:亿方) (4)图8:中国天然气供需结构 (5)图9:用气人口增长 (5)图10:城市化率增长 (5)图11:居民生活用气量增长 (5)图12:燃气普及率增长 (5)图13:2015年气电装机量占比 (5)图14:2020年气电装机量发展目标 (6)图15:LNG重卡产量增长情况(单位:万辆) (6)图16:LNG进口产业链示意图 (8)图17:LNG进口产业链上游—海外气源采购流程示意图 (8)图18: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 (9)图19:全球天然气开采量及增速(单位:亿方) (9)图20: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级与定义 (9)图21:各种天然气类型产量及预测(单位:十亿立方英尺/天) (10)图22:主要页岩气生产国页岩气产量及天然气总产量(单位:十亿立方英尺/天) (10)图23:天然气液化工厂产能、产能利用率及预测(单位:百万吨/年,%) (10)图24:世界LNG贸易示意图(单位:百万吨/年,%) (11)图25:LNG船总载货容量及载货容量增速(单位:万方) (12)图26:LNG产量、需求量及其增速对比(单位:百万吨/年) (12)图27:近年全球天然气和原油价格走势对比 (13)图28:全球LNG价格(单位:美元/百万英热) (14)图29:大连LNG接收站俯瞰图 (15)图30:全球LNG贸易情况 (16)图31:我国管输天然气和LNG进口量比较(亿方) (16)图32:2017年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 (16)图33:LNG接收站工艺流程简图 (18)图34:全球LNG贸易情况 (20)图35:2017年中国LNG接收站接收能力所有权分布 (20)图36:2006年-2017年我国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20)图37:2015年-2020年LNG接收站产能增长率、LNG进口增长率及国产气乐观、中性、悲观时LNG 进口增长率预测 (22)图38:世界部分LNG运输线路双燃料动力船运费(单位:美元/百万英热) (23)图39:世界部分LNG运输线路蒸汽动力船运费(单位:美元/百万英热) (23)图40:美国进口LNG价值分布(单位:元/吨) (23)图41:珠海LNG接收站地理位置 (24)图43:珠海LNG接收站的累计净现值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敏感性分析 (26)图44:珠海LNG接收站的累计净现值对于自用产能比例的敏感性分析(单位:亿元,元/吨) (27)图42:珠海LNG接收站的累计净现值对于LNG市场价与进口价价差的敏感性分析 (27)图45:LNG进口及分销模式示意图 (28)图46:“三桶油”天然气实现价格与进口LNG单价存在倒挂(单位:元/方) (29)图47:中石油销售中亚天然气、进口LNG和缅气的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29)图48:中石油销售进口气的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29)图49:LNG市场价与进口平均单价存在明显套利空间(单位:元/方) (31)图表目录表1:近期与天然气有关的主要政府文件 (3)表2:天然气重要指标发展预期目标 (3)表3:国产气产量乐观预期情景之下LNG进口量预测 (7)表4:国产气产量中性预期情景之下LNG进口量预测 (7)表5:国产气产量悲观预期情景之下LNG进口量预测 (7)表6:LNG液化站产能、LNG船载货容量、LNG需求量及其增长率对比 (11)表7:两种LNG接收站类型及其特点 (17)表8:两种汽化器类型及其特点 (18)表9:2018年9月20日进口LNG窗口期产品交易信息 (20)表10:中国大陆LNG接收站建设情况 (21)表11:LNG接收站相关参数的选择 (24)表12:业主自用模式下的珠海LNG项目现金流与净现值测算 (25)表13:“液进气出”模式价差计算 (30)表14:各地门站价格表格(单位:元/方) (30)表15:“液进液出”模式价差计算 (31)蓬勃发展的LNG进口产业链能源结构升级+环保需求,中国天然气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异。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1. 国内外天然气价差扩大,具备海上 LNG 接气站资产企业受益 (3)1.1. 国内天然气门站价与油价挂钩 (5)1.2. 全球 LNG供应过剩,东北亚海气定价有望与油价脱钩 (6)1.2.1. 未来 LNG 出口增量主要来自美国 (8)1.3.民营海上 LNG 接气站陆续投产 (11)2. 政策+经济性双轮驱动国内天然气及 LNG 需求增长 (14)2.1. LNG 经济性优势明显,对汽柴油比价已是历史最低点 (17)2.1.1. LNG 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经济性及市场空间测算 (19)2.1.2. 天然气发电领域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22)2.1.3. 城镇燃气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22)2.1.4. 煤改气未来市场空间测算 (23)2.2. 政策驱动 LNG 及天然气消费增长 (24)3.风险提示 (29)4.附录 (29)4.1.海外天然气相关资料 (29)4.2.国内天然气相关资料 (30)5.企业分析 (33)图 1:LNG通过海上接收站以及管道进入终端市场 (5)图 2:天然气预处理和液化流程示意图 (5)图 3:亚太地区是LNG进口主力军 (7)图 4:2016年前已经投产或建设的项目将给未来3年带来1亿吨增量 (7)图 5:2006-2020年全球范围内实际交付产量呈迅速上升趋势 (8)图 6:2016年澳大利亚及美国是出口增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9)图 7:美国将从2020年开始转变为天然气净出口国家 (9)图 8:东北亚LNG进口价格(单位:美元/MMBTU) (11)图 9: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占到了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14)图 10:2015年中国天然气能源消费中占比6% (14)图 11:2015年全球天然气能源消费中占比24% (15)图 12:天然气终端消费领域中制造业,电力,生活消费占据主要部分 (16)图 13:同等热值下LNG/汽油与LNG/柴油的价格比 (18)图 14:同等热值下LNG 相比汽柴油及燃料油(重油)经济性显著 (18)图 15:各省集中式天然气发电LCOE气电价格范围为0.57元~1.16元 (27)图 16:各地区天然气定价模式占比 (30)图 17:缅甸管道气在国际进口气中价格最高 (31)表 1:气源不同采取不同定价机制 (6)表 2:2017-2019年美国有大量LNG项目投产 (10)表 3:中国LNG接收站建设或规划情况 (12)表 4:未来天然气消费市场空间目前天然气消费情况(单位:亿立方米) (16)表 5:2012-2014LNG汽车保有量复合增速达56.6% (19)表 6:绝大多数地区可在一年内回收LNG汽车改装费用 (20)表 7: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成本比较 (23)表 8:天然气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提升 (24)表 9: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提出各领域的消费目标,较目前水平均有较大程度增长 (25)表 10:政策保障促进相关消费领域天然气需求增长 (25)表 11:天然气车船补贴政策出台增强天然气车船竞争力 (26)表 12:国家大力鼓励分布式能源及煤改气 (28)表 13:中国进口管道气情况一览表 (30)表 14:天然气价格改革步骤 (31)表 15: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标准前后对比 (32)表 16:各省(区、市)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表 (32)1. 国内外天然气价差扩大,具备海上 LNG 接气站资产企业受益液化天然气简称 LNG,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无味无色无毒且无腐蚀性,普遍被认为是清洁能源。
2017-2018年LNG行业供给侧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7年LNG行业供给侧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目录一、LNG 供给侧持续增长,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5)1.1 国际LNG 市场格局 (6)1.1.1 全球供给侧强势提振,LNG 产能有望快速释放 (6)1.1.2 LNG 贸易活跃度,短期市场供应过剩 (7)1.2 我国LNG 市场格局 (9)1.2.1 进口依赖不断增强,LNG 已成中流砥柱 (9)1.2.2 国内LNG 供应宽松,气价不断承压 (10)二、经济性重现,需求端回暖 (12)2.1 政策价差双轮驱动,交运刚需强势提振 (12)2.1.1 LNG 汽车 (12)2.1.2 LNG 动力船舶 (15)2.2“煤改气”威力初现,燃气替代提速 (16)2.2.1 工业用气 (17)2.2.2 LNG 发电 (18)三、上游下游齐发力,LNG 储运迎新春 (19)3.1 LNG 调峰站 (19)3.2 LNG 储运 (20)四、投资建议 (21)4.1 富瑞特装:全产业链整合完备,车船供气雄霸一方 (21)4.2 厚普股份:加注领域行业龙头,外延转型能源解决商 (22)风险提示 (23)图表目录图1:LNG 产业链结构 (5)图2:2020 年全球LNG 产能构成(百万吨/年) (6)图3:2016-2020 年全球LNG 产能增量构成(百万吨/年) (6)图4:全球LNG 贸易量,1990-2016 (7)图5:不同形态天然气的贸易占比及预测 (8)图6:天然气贸易量及增速(百万吨/年) (8)图7:LNG 市场非长协合同的发展,1995-2016 (8)图8:全球主要贸易中心价格走势 (8)图9:我国天然气产消量及增速 (9)图10:LNG 进口占比组件走强(亿立方米) (10)图11:国内LNG 工厂开工率 (10)图12:我国LNG 终端接收能力 (11)图13:国内LNG 价格走势(元/吨) (11)图14:天然气消费增速与能源消耗、GDP 增速的对比 (12)图15:2016 年我国LNG 消费结构 (12)图16:国内重卡产量(辆) (13)图17:0#柴油与LNG 的比价(元/千卡) (13)图18:天然气重卡投资与运营成本优势测算(元) (14)图19:柴气比与投资回收年限的关系(年) (14)图20:国内天然气重卡产量(辆) (14)图21:新增产量下天然气重卡渗透率 (14)图22:LNG 动力船治排能力(g/KWh) (15)图23:LNG 动力船规划(艘) (15)图24:LNG 动力船投资与运营测算(百万元) (16)图25:投资回收年限与油气差(元/mmBTU) (16)图26:我国LNG 动力船推广战略 (16)图27:煤炭消费密度与环境问题 (17)图28:我国煤改气潜力 (17)图29:能源密集型产值增速与燃气消费量的关系 (18)图30:部分地区民用,工业用气与LNG 气价(元/立方米) (18)图31:我国各种形式发电的增长情况(MW) (19)图32:中国天然气月度消费量(十亿立方) (19)图33:我国储气设施水平远低于世界水平 (19)图34:运输费与运输距离(km)的关系 (20)图35:LNG 槽车保有量(辆) (20)图36:2016 年富瑞特装主营构成 (22)图37: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及毛利变动(亿元) (22)图38:2016 年厚普股份主营构成 (23)图39: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及毛利变动(亿元) (23)表1:天然气的主要分类及特征比较 (5)表2:中国管道气进口能力 (10)表3:2016 年已经交付的LNG 长贸合同 (11)表4:天然气汽车与电动车的比较 (13)表5:内河LNG 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16)表6:我国燃气发电基础相对薄弱 (19)表7:2014-2017 年我国槽车运力能力分析 (21)一、LNG 供给侧持续增长,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天然气是指贮存于地层较深处的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
2018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天然气简介 (5)1、天然气的分类 (5)2、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7)3、产业链结构 (8)二、全球供需格局:地理不均衡促生全球天然气贸易 (9)1、全球储量分布和产量 (9)2、全球天然气需求 (11)3、供需不平衡和全球贸易 (12)三、中国天然气需求:发电、民用和工业燃气引领天然气高速增长 (14)1、中国天然气需求现状 (14)2、天然气发电 (16)3、居民燃气 (19)4、工业用气 (20)5、天然气化工 (22)四、中国天然气供应:未来三年进口依赖度进一步提升 (25)1、中国储量分布 (25)2、中国供应 (26)五、相关企业 (28)六、主要风险 (30)1、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风险 (30)2、基础设施瓶颈风险 (31)3、替代能源竞争风险 (31)4、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 (32)天然气的优点:天然气主要成分是是CH4(甲烷),主要用于民用燃气、工业燃料、化工原料和发电用气。
其主成分甲烷是碳氢比最低的有机物,因此天然气具有热值高、燃烧充分的优点,是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清洁能源之一,2018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7.5%,刷新了2012年以来的增速记录。
全球供需格局: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前十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独联体、中亚和北美,储量前十位的国家占到全球总储量的80%左右,产量前十位的国家占到全球产量的70%。
而消费地除了北美和中东等地自身的消费外,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尤其是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贫气的国家。
过去十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速是2.1%,高于全球平均增速的是中东地区(5.2%)、亚太地区(4.9%)和非洲地区(4.1%),南美地区接近全球增速,而独联体国家和欧洲为负增长。
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地理不均衡决定着其全球贸易格局,独联体、中东地区和非洲是全球前三大天然气出口地区,而亚太和欧洲是天然气净进口地区,北美地区虽然产量和消费量都很大但是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对外的贸易比例比较小。
中国LNG接收站投产情况及利用率分析

中国LNG接收站投产情况及利用率分析目前LNG接收站是海运进口LNG所必需的、接受储存LNG船海运来的LNG,然后向外输送的装置。
其中部分(约70%)进口的LNG通过接收站的气化装置气化成气态天然气,通过管道向下游城市燃气和企业等用户输气,另一部分(约30%)进口LNG直接从储罐中充装到LNG槽车中,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输送到加气站或小型气化站。
从站内布局来看,接收站主要包括码头、罐区、槽车装车区等重要区域。
全套接收站工艺包括卸船系统、LNG储存系统、蒸发气处理系统、LNG气化外输系统、LNG装车系统等主要系统以及火炬系统等辅助系统。
卸船系统包括专用码头、卸料臂、BOG回流臂和管路等,LNG运输船在到达专用码头后,通过运输船上的输送泵,LNG经过多台卸料臂从支管汇集到主管,然后从主管输送到LNG储罐中。
LNG进入储罐后置换出的蒸发气通过BOG回流臂输送到LNG船中,以保持气压的平衡。
截止至2019年年初,我国LNG接收站已经投产的有21座,预计2019年年底投产的接收站将达到24座,目前年接收能力为7325万吨,自2011年起接收能力年增长率约24%,目前在建和筹备中的接收站数量众多,未来年接收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按国家发改委的规划,LNG接收能力预计在2025年前达到1亿吨,LNG接收站投资空间在300亿人民币以上。
因投资成本和审核的问题,目前三桶油在LNG接收站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
已投产的21座接收站中,有4座属于中石油、9座属于中海油、3座属于中石化,三桶油所属的接收站占约75%,其余5座接收站为地方燃气公司和民企所有。
从目前在建和筹备中的接收站来看,近年随着条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地方燃气企业、电力公司和民企开始进入LNG接收站市场中,未来接收站的所属企业有望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从接收站布局来看,华北、华东、华南三足鼎立,华北、华东地区利用率较高。
2019年初华北沿海地区有5座接收站,设计年接收能力2070万吨,接收站利用率为77%;华东沿海地区有6座接收站,设计年接收能力为2165万吨,接收站利用率为71%;华南沿海地区有10座接收站,设计年接受能力为3090万吨,接收站利用率为44%。
2018年天然气LNG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5. 重点投资标的介绍 .......................................................... 49
5.1 深圳燃气:主业增长平稳,LNG 调峰站贡献业绩弹性 ....................... 49 5.2 百川能源:京津冀“煤改气”最大受益者 ............................................. 50 5.3 中天能源:加快全产业链布局,旨在全球化扩张 ................................. 51 5.4 广汇能源:立足新疆,实现化石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51 5.5 中集安瑞科:储罐设备龙头 充分受益 LNG 储罐市场爆发 ................ 53
4. 天然气季节性供需承压持续扩大 加快调峰储气设施建设迫 在眉睫 ................................................................................ 40
4.1 天然气消费季节性差异明显 “气荒”根本原因系调峰能力匮乏..... 40 4.2 政策落地明确各方储气责任 调峰储气建设迫在眉睫 .......................... 41 4.3 调峰设施选择多样 中下游企业适宜 LNG 储罐..................................... 43 4.4 LNG 储罐市场启动在即,行业龙头显著受益........................................ 47
5.6 富瑞特装:深耕 LNG 装备主业,打造氢能第二产业 .......................... 53 5.7 深冷股份:LNG 液化装置龙头 股权激励助力企业成长 ..................... 54 5.8 厚普股份:天然气加......... 55
LNG市场分析

LNG市场分析LNG市场分析(一)近年来,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
LNG是一种将天然气冷却至-162摄氏度以下,使其转化为液体状态的能源。
通过液化,天然气的体积大幅度减小,从而便于储存与运输。
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LNG市场成为了热门的投资领域。
首先,LNG市场的增长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力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开始重视从传统煤炭和石油能源转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天然气作为最清洁的化石能源之一,在供暖、电力生产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而LNG的液化特性使其能够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效储存和运输,为这一转型提供了便利。
其次,亚洲市场是LNG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导致了能源需求的快速上升。
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环境问题的关注者,其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中国在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
然而,LNG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风险。
首先,LNG生产和运输的成本相对较高。
液化过程和低温储存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此外,LNG的运输与石油相比也更为复杂和昂贵。
这些成本因素可能限制了LNG市场的发展速度。
其次,全球LNG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积极发展LNG产业,增加了市场供应量。
特别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得其LNG出口能力大幅提升,这对传统的LNG 出口国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针对LNG市场的机遇和挑战,相关各方应采取措施来促进LNG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
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应加大对LNG项目的资金支持,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同时,也应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LNG生产和使用的效率,推动更加环保的能源转型。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LNG市场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形成统一的市场规范和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争端和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LNG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需求:从“煤改气”跃进式增长,向平稳较快增长过渡 (5)
1、环保推动需求快速增长,长期不可逆 (7)
2、替代能源属性,比价关系是消费主导因素 (8)
(1)燃料转换是拉动天然气消费的主要动力 (8)
(2)煤改气是燃料转换的主要替代方式 (9)
(3)工业燃料和交通领域:相对油品比价优势提升 (9)
(4)发电领域:煤电和可再生发电的过渡阶段,气电存一定发展空间 (11)
①与煤电相比,气电成本处于劣势 (11)
②新政策落地,天然气发电迎来良机 (12)
(5)城市燃气替代:跟随城镇化进程 (12)
二、供给:管道能力存瓶颈,LNG成重要边际供给 (13)
1、国产气:总体增速有限,非常规是开发重点 (14)
(1)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速有限 (14)
(2)非常规气源有望高速增长 (14)
(3)页岩气产量将快速增长 (15)
(4)煤层气单井产量低,制约产量增长 (16)
2、进口管道气:2019年之前无新增输送能力 (16)
3、进口LNG:2018/2019供给增量主要来源 (17)
三、国内定价:市场化待推进,LNG有套利空间 (19)
1、管道、LNG双轨定价体系 (19)
(1)中国的天然气定价政策经历了井口价阶段、成本加成阶段,目前的定价方式是“市场净回值” (19)
(2)国内天然气定价体系逐步向市场化发展 (19)
2、储气调峰能力不足,LNG冬季涨价成必然 (20)
3、LNG进口盈利仍较乐观,关键看液态销售比例 (22)
四、国际市场:仍由油价主导,页岩气的溢出效应不大 (23)
1、国际LNG价格跟随油价走高 (23)
2、国际天然气贸易依赖储运设施,美国页岩气面临瓶颈 (24)
(1)管道气贸易量持续上升,但增速回落 (24)
(2)LNG贸易量快速增长,增速大幅提升 (24)
(3)LNG出口终端2018-2020年将迎来投产高峰期 (25)
(4)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过快,管输能力承压 (25)
(5)新建管道最早2019年运行,Permian管输瓶颈问题持续存在 (26)
五、LNG产业链受益 (27)
1、天然气供应商 (27)
(1)广汇能源 (27)
(2)中国石油股份 (27)
(3)新奥股份 (28)
2、储气设施建造 (28)
(1)海油工程 (28)
需求:从“煤改气”跃进式增长,向平稳较快增长过渡。
2017年以来,受煤改气政策驱动,天然气消费迅猛增加。
根据发改委数据,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14.7%。
2018年1~6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17.5%,考虑可能有部分进口管道气进储气库,实际消费量增速估算在10%左右。
环保推动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不可逆。
具体而言,工业燃料和交通领域,天然气相对油品比价优势提升;发电领域,煤电和可再生发电的过渡阶段,天然气发电存一定发展空间。
供给:管道能力存瓶颈,LNG成重要边际供给。
2017年国产气产量62%,进口气占比38%,其中管道气净进口占比16%,LNG进口占比22%。
预计2018年国产气增速在4%左右,非常规气尤其是页岩气是主要增长点。
管道气方面,2018~2019年无新增输送能力。
2018年1~6月,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同比+20%,5月和6月单月同比增速均高达31%。
夏季增加管道气进口量,可能用于冬季平抑气价。
进口LNG 方面,预计2018~2020年,LNG接收站的使用率将维持在80%左右,冬季使用率将超100%,反映出国内天然气供需将保持紧张状态。
国内定价:市场化待推进,LNG有套利空间。
目前天然气定价体系的缺陷仍然明显:1)LNG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而管道气价格仍受管制;2)冬季管道气价格缺乏充分的上浮空间,经济性导致供气企业管道气供应动力不足。
天然气消费冬夏峰谷差非常大。
调峰手段包括:1)管输加压;2)动用储气库;3)价格调峰。
管输加压空间有限,且中国储气库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