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朴庆春;张宪生
【期刊名称】《测井与射孔》
【年(卷),期】2000(000)002
【摘要】煤层气是指煤层中吸附和游离状态的甲烷天然气,是天然气能源的重要
组成部分。

测井不仅是勘探石油与天然气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勘探煤和煤层气的有效手段。

本文从煤层识别、百度及深度的确定、煤阶评价、煤层裂缝孔隙度和基质孔隙度的确定、支渗透率的确定、煤层含气量和烯层气的储层构成及评价等方面,总结介绍相应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一套适合我国煤炭资源特点的测井评价思路。

【总页数】7页(P1-7)
【作者】朴庆春;张宪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4
【相关文献】
1.东濮凹陷深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J], 汤永梅;黄宏才;秦菲莉;李国军;周嵩凯
2.东濮凹陷深层气测井解释方法 [J], 高双印
3.大牛地气田煤成天然气测井解释方法 [J], 张延沛;骆慧敏;姜旭
4.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探讨 [J], 高利民
5.OFDM载波通讯系统在煤层气测井中的应用 [J], 邵长东;苏中起;柴晓刚;赵亮;梁敏;梁芳;王春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田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介绍

煤田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介绍

煤重要参数
煤的煤层气含量、镜质体反射率、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参数是研究煤 层组分,作为评价煤层气勘探、工业分析、经济效果的依据。 1. 煤层含气量 解吸:在未开采之前,煤层气以分子状态吸附在煤颗粒表面。随着储层 压力的降低(如抽水),地层能量的衰减,压力降到解吸压力以下,以分子状 态存在的解吸气变为游离气。 扩散:煤层甲烷解吸之后,在煤基质与割理之间的浓度不一致。由浓度 差异引起甲烷气体扩散,气体从基质进入割理。 流动:由于气体的解吸、扩散,割理与井眼之间的压力梯度发生了变化。 由于压力不同,引起气体由割理向井眼流动。 直接法测定含气量包括三部分,即散失气量、解吸气量和残余气量,煤层含 气量为三者之和。煤层含气量的单位为m3/t。 散失气量:指煤心快速取出,现场直接装入解吸罐之前释放出的气量。 根据散失时间的长短及实测解吸气量的变化速率进行理论计算。 解吸气量指煤心装入解吸罐之后解吸出的气体总量。实验过程中求出气 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一些基础数据计算解吸气量。解吸过程一般延续 两周至四个月,根据解吸气量大小而定,一般在一周内每克煤样的解吸量小 于0.05cm3/d时可终止解吸。 残余气量:指终止解吸后仍留在煤中的那部分气体。需将煤样加热真空脱 气,再粉碎、加热真空脱气,测定其解吸总量。
体积模型法:
DEN=W11Vw+W12Va+W13Vc AC=W21Vw+W22Va+W23Vc
CNL=W31Vw+W32Va+W33Vc
1=Vw+Vb+Vc
Hale Waihona Puke 概率模型法:DEN=A1Qw+A2Qa+A3Qh+A4Qc AC=B1Qw+B2Qa+B3Qh+B4Qc

煤层气勘探测试技术的研究

煤层气勘探测试技术的研究
1 . 2 段 塞 测 试
2 ) 合理选择测 试 时间 。测 试时 间取 决 于储 层 渗透 性 , 对 于高渗透性 的储 层 , 在保证测试数 据真实准确 的前提 下 , 可适 当减少注入 时 间 ; 对 于低 渗透 性 的储 层 , 可适 当延 长 注入 时 间, 这样测试数据能更加反 映真实情况 。 3 ) 注水量的合理 选控 。注入/ 压 降 测 试技术 的关 键就是 注水量 的选择 与控制 。在确定 注水量时要保 证压力 变化 足够 且不能致煤层破 裂 ; 在注水控制 时可从低压开 始注 入 , 保 持压 力稳定上升 。 4 ) 选 择合 适 的注入 流体 。对于 含水煤 层 , 注 入流 体优先 选择煤层 中的水 , 如无法获取地层水 或者地层水 不足 , 可采用 清水代替 。
参数 。该技术适 用于 低压 、 高压 、 低渗透 性 、 高 渗透性 等 各种 储层 , 对于不 同储层在测试 时只需稍微改 进测试 步骤 即可_ 3 J 。 注入/ 压降测试技术 的优 点是施 工相 对较 快 、 可控 半径 较 大 、 测试成功率高 ; 缺 点是成 本高 昂 、 注水工 艺较 难控 制 、 有地 层 压裂 的隐患 。另外 , 该技术还需要特别 注意 以下几点 : 1 ) 消除井壁污染 。在钻井测 试时 , 易造成 井壁 的污染 , 如 果在注水前 不 消 除井 壁 污染 , 极 易造 成 检测 参 数误 差 较 大。 消除井 壁污染 的方法 可 在注 水测 试 前先 进行 一 次微 破 裂试
技 术 与 市 场
第2 0 卷第 2 期2 0 1 3 年
技 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 发
煤 层 气 勘 探 测 试 技 术 的研 究
荆志杰
( 山西 省地质 矿 产研 究 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1 )

测井预测煤层气含量及分布规律——以山西省沁水煤田为例

测井预测煤层气含量及分布规律——以山西省沁水煤田为例

测井预测煤层气含量及分布规律——以山西省沁水煤田为例LIANG Ya-Lin;YUAN Wen-Tao【摘要】煤层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对煤层含气量及其分布规律做出较准确预测非常重要.笔者收集、整理、分析勘探区测井、煤层气测试等资料,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测井参数与测试煤层气含量之间的关系,预测整个勘探区煤层气含量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多元回归方法计算煤层含气量快速、准确、方便,实用性较强.煤层气含量分布趋势为煤层气勘探和开发选出有利区域,给出先期勘探开发建议.【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8(042)006【总页数】6页(P1144-1149)【关键词】测井资料;多元回归分析;预测;煤层含气量及分布规律【作者】LIANG Ya-Lin;YUAN Wen-Tao【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0 引言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预测煤层气储层含气量有多种方法,主要方法有3种:即多元回归分析、兰氏方程和BP神经网络。

刘荣芳等[1]利用常规测井曲线与含气量的关系,建立了以煤层结构为基础的回归方法,对煤层含气量进行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孟召平等[2]发现煤层含气量与有效埋深、体积密度、自然电位、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及补偿中子等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测井参数预测煤层含气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兰氏方程法是将测井煤质分析碳、灰、水结果与含气量联系起来的一种间接解释方程,金泽亮等[3]根据沁水盆地柿庄区块煤层气储层的典型地质特征及该区块的测井资料和岩芯分析数据,利用兰氏方程导出了煤层含气量计算的经验公式。

BP神经网络也是利用电阻率、体积密度、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等测井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预测值和期望值的吻合性来计算煤层含气量,潘和平等[4]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煤层含气量精度比较高;李春辉等[5]利用非线性的 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预测模型, 来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的大小,结果显示煤与瓦斯突出强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煤层气钻井地质录井与测井技术讲解

煤层气钻井地质录井与测井技术讲解
根据不同井别设计岩屑录井井段和密度,煤层段一般要求每米 1包捞取岩屑;
煤层段清洗之前要注意岩屑的含气性观察和描述,洗净晾干后 对煤层进行宏观描述
钻井过程中返出的岩屑
煤屑
三、重点录井项目
2.岩屑录井
煤层岩屑描述内容
包括颜色、条痕、光泽、断口、硬度、密度、脆度、割理、煤 岩宏观分类,荧光显示,煤岩岩屑所占体积百分比等
地层岩性组合与层位划分 煤层识别和划分 煤岩特征描述 煤层含气性及物性评价 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构造及沉积环境分析 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开发井
地层岩性组合划分与对比 煤层识别和划分 煤岩特征描述 煤层含气性评价
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二、煤层气录井主要特点(与常规油气录井相比)
煤层气是一种边际效益资源,在保障地质评价资料 的前提下,尽量优化、简化录井项目,降低成本; 煤层气录井重点在煤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描述,特 别是煤层岩心、岩屑的含气性观察和测定、气测录井 和泥浆槽面的观察; 煤层取心过程中气散失快,要求采用绳索取心技术, 尽量减少气体散失。
煤层气储集状态
煤基质颗粒
水溶气
游离气
吸附气
煤层气解吸扩散过程
煤层气录井关键:煤层含气性、储层特点,兼顾油气显示
一、煤层气录井目的
煤层气录井目的是在钻井过程中取全取准各项反映地下地质 情况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为煤层气地质评价和工程施工提供第一性资 料。是贯穿煤层气勘探开发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探井、资料井
岩心丈量、编号与常规油气井要求相同
三、重点录井项目 煤层割理描述
1. 绳索取心
割理:延伸长度,缝宽,
割理密度:单位长度(一般为每 5cm或10cm)内割理条数
充填情况:充填物,充填程度

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初探

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初探

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初探
高绪晨;张春才;段铁梁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
【年(卷),期】2003(015)004
【摘要】探讨了用于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的煤层气储层的组成模型.煤层气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因此它可以分成裂隙和含微孔隙的基质两部分.就煤层气储层的组成成分而言,它由有机质、矿物质、水和气四个部分组成.从此组成模型出发,用以"岩心刻度测井"为主的解释方法,对煤层气储层的灰分、含气量和渗透率等储层参数进行了实测解释分析.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高绪晨;张春才;段铁梁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河北,邯郸,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河北,邯郸,05600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河北,涿州,0727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J], 胡素华;冯迎辉;韦新红;宋燕;宋建霞;刘艳
2.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解释煤层镓含量初探 [J], 陈继亮
3.OFDM载波通讯系统在煤层气测井中的应用 [J], 邵长东;苏中起;柴晓刚;赵亮;梁敏;梁芳;王春朝
4.神经网络方法在煤层气测井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J], 侯俊胜;王颖
5.煤层气测井技术的应用初探 [J], 景大泉;李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大同盆地煤层气页岩气预查钻探工艺研究与应用

山西大同盆地煤层气页岩气预查钻探工艺研究与应用

根据 现 有 地质 勘查 成 果 , 通 过 施工 页 岩气 、 煤 层 气
( 1 ) 寒武一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 ; ( 2 ) 石 炭一 二叠 系砂 岩裂 隙含 水层 组 ; ( 3 ) 侏 罗 系砂岩 、 砂质 泥 岩裂 隙含水 层组 ;
( 4 ) 第 四系冲 、 洪积层 孔 隙含水 层 。
2 0 1 7 年第 8 期
西部 探矿 工程
7 3
山西大 同盆地煤层气 页岩气预查钻探 工艺研 究与应用
蔚 伟
( 山西省地 质勘 查 局 2 1 7 地质 队 , 山西 大 同 0 3 7 0 0 8 ) 摘 要: 针 对 山 西大 同盆地 煤 层 气 页岩 气 预 查项 目的要 求 , 完成 了 4 个深 孔 钻孔 ( 井) 钻探 任 务 。根
作者简介 : 蔚伟 ( 1 9 7 0 一 ) , 男( 汉族 ) , 山西朔州人 , 工程师 , 现从事勘查技术施工管理 工作 。
7 4
西 部探 矿工 程
2 0 1 7 年第 8 期
DY一 3 孔、 D Y一4 孑 L : 钻机 Z J 4 5 , 泥浆 泵 3 NB 1 3 0 0 。 5 钻 进 工艺
套 管 封 隔上 部地 层 , 同时 建立 钻 井液 循环 通 道 , 在井 口
安 装 防喷 器 。
二 开 采 用 2 1 5 . 9 am钻 头 钻 至井 深 1 r 9 8 2 m。然 后
表1 钻机主要设备配置表
根 据 钻孔 结构 , 选 取有 代表 性 的大 口径钻 孔 D Y一3 孔( 参数井) 进 行论 述 。
5 . 1 钻 井 结构 及钻 进参 数 的选择 确定 5 . 1 . I 钻 井结 构

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一煤层电性响应特征煤层是一种特殊沉积岩,煤层在煤热演化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副产品是甲烷和少量水,而煤的颗粒细表面积大,每吨煤在0.929×108m2以上,因此煤层具有强吸附能力,所以煤层的甲烷气含量和含氢指数很高。

由于煤层的上述特性,反映在电性曲线上的特征是“三高三低”。

三高是: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大、中子测井值高(图1)。

三低是:自然伽马低、体积密度低、光电有效截面低。

根据多井资料统计,煤层的双侧向电阻率变化一般100—7000Ω·m,变质程度差的煤层电阻率一般30—350Ω·m。

测井曲线反映煤层的声波时差一般370—410μs/m;中子值30%—55%;自然伽马一般20—80API;密度测井值1.28—1.7g/cm3;光电有效截面0.35—1.5b/e之间。

不同类型的煤,在电性上的响应有较大的变化。

表1中列出了几种煤类与测井信息的响应值。

表1 不同煤类骨架测井响应值图1 晋1-1井煤层电性典型曲线图二煤层工业参数解释煤的重要参数有:煤层有效厚度、镜质反射率、含气量、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等,这些参数是研究煤层组分,评价煤层气的地质勘探、工业分析及经济效果的依据。

上述参数一般由钻井取芯后对煤层岩心进行实验测定得出。

1、煤层厚度划分煤层有效厚度根据电性曲线对煤层的响应特征,以自然伽马和密度或声波时差曲线的半幅度进行划分(见图1),起划厚度为0.6m。

2、含气量计算煤层含气量与煤层的厚度、煤的热演化程度、煤层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煤的内表面积大,储气能力高,据国外资料统计,煤层比相同体积的常规砂岩多储1~2倍以上的天然气,相当于孔隙度为30%的砂岩含水饱和度为零时的储气能力。

据此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和煤层密度计算含气量:P1V1=RT1(1)P2V2=RT2 (2)则V1=T1·P2·V2/ P1T2(3)式中:P1——地面压力,0.1MPa;V1——地面气体体积,m3;T1——地面绝对温度,273.15℃+15℃;P2——地下深度压力,MPa;V2——煤孔隙度按30%计算的体积,0.3m3/m3;T2——地下深度的绝对温度,273.15℃+T℃;R——气体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煤层气测井解释方法研究一煤层电性响应特征煤层是一种特殊沉积岩,煤层在煤热演化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副产品是甲烷和少量水,而煤的颗粒细表面积大,每吨煤在0.929×108m2以上,因此煤层具有强吸附能力,所以煤层的甲烷气含量和含氢指数很高。

由于煤层的上述特性,反映在电性曲线上的特征是“三高三低”。

三高是: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大、中子测井值高(图1)。

三低是:自然伽马低、体积密度低、光电有效截面低。

根据多井资料统计,煤层的双侧向电阻率变化一般100—7000Ω·m,变质程度差的煤层电阻率一般30—350Ω·m。

测井曲线反映煤层的声波时差一般370—410μs/m;中子值30%—55%;自然伽马一般20—80API;密度测井值1.28—1.7g/cm3;光电有效截面0.35—1.5b/e之间。

不同类型的煤,在电性上的响应有较大的变化。

表1中列出了几种煤类与测井信息的响应值。

表1 不同煤类骨架测井响应值图1 晋1-1井煤层电性典型曲线图二煤层工业参数解释煤的重要参数有:煤层有效厚度、镜质反射率、含气量、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等,这些参数是研究煤层组分,评价煤层气的地质勘探、工业分析及经济效果的依据。

上述参数一般由钻井取芯后对煤层岩心进行实验测定得出。

1、煤层厚度划分煤层有效厚度根据电性曲线对煤层的响应特征,以自然伽马和密度或声波时差曲线的半幅度进行划分(见图1),起划厚度为0.6m。

2、含气量计算煤层含气量与煤层的厚度、煤的热演化程度、煤层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煤的内表面积大,储气能力高,据国外资料统计,煤层比相同体积的常规砂岩多储1~2倍以上的天然气,相当于孔隙度为30%的砂岩含水饱和度为零时的储气能力。

据此应用气体状态方程和煤层密度计算含气量:P1V1=RT1(1)P2V2=RT2 (2)则V1=T1·P2·V2/ P1T2(3)式中:P1——地面压力,0.1MPa;V1——地面气体体积,m3;T1——地面绝对温度,273.15℃+15℃;P2——地下深度压力,MPa;V2——煤孔隙度按30%计算的体积,0.3m3/m3;T2——地下深度的绝对温度,273.15℃+T℃;R——气体常数。

地层温度由井温曲线读出或由地区性地温梯度计算得到。

煤层含气量:C=V1/DEN (4)式中: DEN——煤体积密度,t/m3:C——煤层含气量,m3/t。

利用上式对晋试1井煤层的含气量进行计算,其中三号煤层计算平均含气量21.71m3/t,该层有六块岩心实验测定含气量在12.1—27.2m3/t,平均为22.07 m3/t,数据对比反映出计算值误差较小。

3、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计算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通常在实验室测定。

煤水分是指空气干燥状态下吸附或凝聚在煤层颗粒间毛细管中的水分,测定值称为空气干燥基水分(Mad),简称水分。

煤灰分(Aad)是指煤中所有可燃物全部燃烧,煤中的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反应剩下的残渣。

挥发分(Vdaf)是指在煤高温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冷却后煤质量减少的百分含量减去该煤样水分即为挥发分产率,简称挥发分。

固定碳(Fc)是煤的百分含量100%减去水分、灰分、挥发分后的值。

固定碳、水分、灰分、挥发分相互间有较好的关系。

图2是灰分与固定碳、挥发分、水分的关系图,图中数据显示,随着灰分增加,固定碳急剧降低,挥发发缓慢增大,而水分由于含量较低变化趋势近似于一条水平线。

根据图中数据间的变化规律可建立以下关系式:固定碳与灰分关系式 Fc=-1.1222Aad+93.794 (5)挥发分与灰分关系式 Vdaf=0.1532Aad+4.2868 (6)水分与灰分关系式 Mad=-0.02Aad+2.2481 (7)图2 煤层工业组分关系图煤组分测井解释是采用交会图方法,图3是根据煤的固定碳、水分、灰分三种组分实验值与声波、密度平均响应值的关系图版,图中三种组分形成的三角形经等分后可以计算出煤的固定碳、水分和灰分的百分含量。

由图中煤层数据分析,煤质好的层固定碳含量高,水分、灰分含量低;媒质差的层灰分含量相对高。

图3 煤组分声波—密度交会图三煤层物性参数解释煤层的裂缝较发育,主要有天然方块网状割理缝和构造缝,因此孔隙类型属裂缝—孔隙双重孔隙结构。

煤的基质是主要的储气空间,一般煤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很低,气吸附在微孔隙内表面上,在浓度差的作用下,穿过基质扩散到裂缝中,裂缝的渗透率相对较高,因此裂缝是气渗流的主要通道。

由于煤层的各向异性和强非均质性,煤层的物性参数一般采用岩心物性分析测定或由核磁测井测量来确定煤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当无岩心物性分析资料及核磁测井时,采用常规测井信息中的声波时差、体积密度、补偿中子来计算煤层的物性参数。

1、煤层孔隙度计算煤层基质孔隙度计算采用声波时差的平均时间公式:Φ=(Δt-Δtma)/(Δtf-Δtma)(8)式中Φ——煤层孔隙度,小数;Δt——煤层声波测井值,μs/m;Δtma——岩石骨架声波时差,380~410μs/m;Δtf——流体声波时差,620μs/m。

煤层裂缝孔隙度采用双侧向电阻率计算:Φf=(Rmf(1/Rs-1/Rd))1/mf(9)式中Φf——煤层裂缝孔隙度,小数;Rmf——钻井泥浆滤液电阻率,0.1Ω·m;mf——裂缝指数,1.1-1.5;Rd——深侧向电阻率,Ω·m;Rs——浅侧向电阻率,Ω·m。

2、煤层渗透率计算煤层渗透率计算方程选用经验公式:K b=(79·Φ2.25)2/Swi2(10)式中 K b——煤层基质渗透率,mD;Swi——束缚水饱和度。

裂缝渗透率:K f=8.333×Φf B2(11)式中 K f——煤层裂缝渗透率,mD;B——裂缝开度,μm。

B = 2500*Rmf*(1/RLLS - 1/RLLD)或 B = 2500*Rmf*(1/RLLD - 1/RLLS)四煤层气测井数字处理与解释1、煤层测井信息数字处理根据煤层的电性响应特征和煤层参数的解释模型,采用数字处理的方法完成上述工作。

数字处理软件主要选用Geoframe或Forward中的煤层分析模块,复杂岩性处理模块以及自身研制的处理软件,同时考虑区域地质特性合理选取参数,经过精细处理获得煤层厚度、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气量等重要参数。

通过曲线组合提供处理成果图(图4),显示井的岩性剖面、矿物含量、煤组分参数、不同岩性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

同时根据划分的解释层提供单井测井解释成果表(表2),详细列出各项参数数据。

图4 某井煤层数字处理成果图某井煤层气测井解释数据表2、煤组分及煤气层电性图版分析利用数字处理结果得到的煤层组分及解释结论与电性数据建立交会图,分析煤组分与电性的相互关系。

图5、图6分别是灰分与自然伽马、灰分与体积密度的交会图,根据图中关系得出:自然伽马、体积密度增高,煤层灰分含量增大;反之,灰分含量降低。

图7、图8分别是含气量与自然伽马、含气量与体积密度的交会图,图中关系显示:自然伽马、体积密度降低,煤层含气量增高;反之,煤层含气量降低。

图9是煤层的深侧向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交会图,图中反映,结论为气层的煤层电阻率高,声波时差大;含气层结论的煤层,电阻率低,声波时差相应变小。

按数据下限划分气层电阻率大于150Ω·m,声波时差大于365μs/m。

图10是是煤层的深侧向电阻率与计算的含气量交会图,图中显示,气层的含气量一般大于19%,电阻率大于150Ω·m。

根据上述图版分析结果认为,当区域煤层的试气资料增多,层数增加后,利用电性参数和含气量参数可以建立煤层气层电性解释标准。

3、煤层产气量电性预测利用煤层计算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乘积与产气量建立交会图,分析物性参数与产能的关系,来达到产能预测的目的。

图5 自然伽马与灰分交会图图6 体积密度与灰分交会图图7 自然伽马与含气量交会图图8 体积密度与含气量交会图图9 深侧向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交会图图10 深侧向电阻率与含气量交会图图11是根据晋试1、晋1-1等6口井平均日产气量与孔隙度、渗透率乘积关系图。

图中显示气层产量与物性数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产能增高,孔渗乘积值增大,对图版数据拟合后相关系数R=0.78。

产能预测方程:Q= 657.5Ln(x) + 3192.1 (12)式中 X——孔隙度、渗透率乘积;Q——日产气量。

煤层产气量的高低与煤的孔隙体积大小、煤的热演化程度、煤的含气量大小、煤层的裂缝发育程度和裂缝连通程度等因素有关,其中煤层裂缝发育程度和裂缝的连通性对产气量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电性资料对裂缝的研究和裂缝渗透率计算的研究是下阶段的重点。

图11 煤层气产能电性预测图版五煤层顶底隔板层电性评价煤层气藏的保存程度取决于煤层的顶底板层的封隔性和侧向封隔程度。

侧向封隔性主要受构造断层影响,纵向封隔性主要由封隔层岩性、物性和岩石机械力学特性等因素决定。

电性资料研究的主要是顶底隔层的封隔性。

以晋城地区井为列评价隔层的特性。

1、封隔层沉积稳定封盖性能好晋城地区井的地层岩性剖面处理结果显示,煤层顶底板层的岩性主要是泥岩、灰岩,其次是灰质砂岩、泥质砂岩和灰质泥岩,统计各类岩性的电性有以下几点:⑴泥岩层厚度大,沉积稳定,压实程度高3号煤层上覆地层岩性以泥岩为主夹泥质砂岩、灰质砂岩和灰岩,厚度在15—60m之间,区域上沉积稳定。

泥岩的密度2.6—2.7g/cm3,声波时差220—250μs/m,因此压实程度较高。

3号煤层与15号煤层之间岩性也以厚层泥岩为主,15号煤层底部一般有一套厚10m左右的泥岩,泥岩的电性特征与上部泥岩相同。

泥岩下部是厚层的灰岩。

⑵砂岩、灰岩物性差,以致密层为主砂岩类层体积密度2.55—2.7 g/cm3,声波时差210—240μs/m ,电阻率50—150Ω·m,泥质含量20—45%,孔隙度5—8%,渗透率0.01—1mD,数据显示为致密层。

灰岩层密度2.71—2.78 g/cm3,声波时差200—225μs/m,孔隙度0—5%,渗透率小于0.5 mD,解释为致密层。

上述数据说明煤层顶底板层都具有较好的封隔性能,煤层气保护条件好。

2、封隔层具有较强的弹性力学特性利用岩石力学公式对煤层和隔板层的弹性力学参数计算,分析岩石机械弹性能。

3号和15号煤层计算的杨氏模量为(0.70—0.94)×104MPa,泊松比0.19—0.25。

3号煤层上覆泥岩的杨氏模量(2.48—3.7)×104MPa,泊松比0.32—0.33。

底部泥岩层的杨氏模量(2.57—2.99)×104MPa,泊松比0.33—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