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神经纤维

《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神经纤维
神神经经纤纤维维
(Nerve Fiber)
脊 髓 及 神 经
一、定义: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PNS-神经膜细胞 CNS-少突胶质细胞
二、分布 PNS-构成周围神经;
CNS-构成脊髓白质和脑的传导束.
三、功能:传导神经冲动。
四、分类:
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 神经纤维分两类: 有髓神经纤维
(二)无髓神经纤维
1、PNS 的无髓神经纤维 一个施万细胞可包裹多条较细的轴突,不形成髓 鞘,连接成连续的鞘;无郎飞氏结;无施—兰切迹。
2、CNS 的无髓神经纤维 —— 轴突裸露.
两种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
《注》无髓神经纤维实行连续式传导方式,传导速度慢。
《注》有髓NF实行跳跃式传导方式,传导速度较快。
周周围围神神经经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外包结缔组
织膜而成为神经。
1.神经外膜:致密结缔组织 2.神经束膜: 外层:结缔组织
内层:神经束膜上皮 (多层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屏障作用)
3.神经内膜: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神经:由神经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
神经束膜
神经外膜
神经
神经内膜 施万细胞 神经纤维
运动终板
骨骼肌
电镜:运动终板处的肌纤维含有丰富的肌浆,有较多 细胞核和线粒体,肌膜形成突触槽、连接襞,
增加肌膜表面积,且膜上有乙酰胆碱受体。 轴突
骨骼肌
电镜: 运动终板实质为突触结构。
突触前膜:运动神经纤维的轴突膜。突触小泡内有乙酰胆碱。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骨骼肌肌膜,有乙酰胆碱受体和化学通道。
髓鞘切迹(施—兰切迹)
胞质通道
用锇酸固定施和-染兰切色迹, 髓鞘呈黑色,并有一些漏斗形的斜裂。

组织学和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和胚胎学名词解释

1、组织(tissue):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结构单位称为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型,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又称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主要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如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是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对细胞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等作用,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运动和信息传导也有重要影响。

4、内皮(endothelium):铺衬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5、间皮(mesothelium):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6、微绒毛(microvillus):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7、纤毛(cilium):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轴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4、内皮(endothelium):铺衬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5、间皮(mesothelium):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6、微绒毛(microvillus):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7、纤毛(cilium):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轴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基膜(basement membrane):基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电镜下可分为基板和网板。

组织学与胚胎学 神经系统2

组织学与胚胎学 神经系统2

2、脑神经节:其结 构与脊神经节相似。 3、自主神经节:其 节细胞属多极运动神 经元,胞体较小,散 在分布,核常偏位, 尼氏体较粗且均匀; 卫星细胞少,不完全 包裹节细胞胞体;有 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多为无髓神经纤维。 节后纤维形成内脏运 动神经末梢。
五、血脑屏障:
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和神经胶质膜构成。毛细血管 内细胞之间以紧密连接封闭, 内皮外有基膜、周细胞及星形 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围绕。
思考题
• 试述多极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 试述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及信息传 递过程。 • 比较周围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 维结构和功能的不同。 • 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 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及各类胶质细胞的 形态和功能。
分子层:神经元小而少,主要是 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 外颗粒层:主要是许多星形细胞 和少量小型锥体细胞。 外锥体细胞层:有许多中、小型 锥体细胞,轴突组成联合传出纤 维。 内颗粒层:细胞密集,多为星形 细胞。 内锥体细胞层:主要是大型和中 型锥体细胞,其顶树突伸到分子 层,轴突组成投射纤维。运动区 有Betz细胞。 多形细胞层:以梭形细胞为主, 轴突进人白质组成投射纤维或联 合传出纤维。还有锥体细胞和颗 粒细胞。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 分称灰质,不含胞体只有神经纤维的部 分称白质。大脑和小脑的灰质位于脑的 表层,又称皮质,皮质下是白质。脊髓 的灰质位于中央,周围是白质。在大、
小脑的白质内有灰质的团块,称神经核。在 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称神 经节或神经丛。
一、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神经元类型: 锥体细胞:分大、中、小三型。 胞体形似锥形,尖端发出一条较 粗的主树突,伸向皮质表面。轴 突自胞体底部发出,长短不一, 是大脑皮质的主要投射(传出) 神经元。轴突组成投射纤维发向 脑干或脊髓,或组成联合传出纤 维,发向大脑皮质同侧或对侧的 其它区域,把该皮质区域形成的 信息传递出去 。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章 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章 神经组织

(四)突触结构:
1 突触前成分:为神经 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 膨大;内有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较厚,含钙离 子通道 2 突触间隙 3 突触后成分:突触后 膜含神经递质和调质 的受体
突触超微结构模式图
神经元胞体 突触小体


扫 描 电 镜 像
元 胞 体 及 表 面





(五)功能:传导神经冲动
调质。
神经递质:神经元向其它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传递的 化学信息载体,为小分子物质
神经调质:肽类,调节神经元对神经递质的反应
②神经原纤维 LM: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 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中的 神经原纤维 (镀银染色)
EM: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功能: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 物质运输 (3)细胞膜:可兴奋膜,接受信息,整合信 息,产生和传导冲动
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4室管膜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体大,呈星形多突起, 核圆或卵圆形
星形胶质细胞光镜图 (镀银染色)
功能: ①支持和绝缘 ②参与构成血-脑
屏障 ③分泌神经营养
因子 ④组织损伤时,
细胞增生形成 胶质瘢痕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模式 图
血-脑屏障
• 构成: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 接);基膜;神经胶质膜
无髓神经纤维横切面模式图 n施万细胞核 a轴突
(2)CNS的无髓神经纤维 轴突外面没有特异性的神经胶质细胞包裹,轴突 裸露地走行于有髓神经纤维或神经胶质细胞之间
神经纤维的功能 • 传导神经冲动,电流的传导在轴膜进行 • 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在郎飞结间呈跳跃
活及其轴突再生 卫星细胞 • 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系统

4.内颗粒层
内颗粒层(internal granular layer)细胞密集,多数是星 形细胞,轴突较短,多在本层分支。
5.内锥体细胞层
内锥体细胞层(in-ternal pyramidal layer)主要由大、中 型锥体细胞组成,在中央前回运动区,有直径80~120μm的巨 大锥体细胞,称Betz细胞。此层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伸至分子层, 轴突组成投射纤维下行至脑干和脊髓。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分为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 (brain)和脊髓(spinal cord),周围神 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和神经节。在中枢神经系 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称灰质(gray matter),白质(white matter)仅由神 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三、小脑皮质
小脑皮质的神经元由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颗粒细胞、 星形细胞、篮状细胞和高尔基细胞组成。小脑皮质由表面到深 层,依次分为明显的三层(图8-6~图8-8)。

8-6
小 倍脑 )光
8-2
的图

态 和 分 布 模 式 图
大 脑 皮 质 神 经 元
8-3
胞图 ( 镀 银大 染脑 色皮 ,质 高锥 倍体 )细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分布除个别区域外,一般分 可分为六层(图8-4,图8-5)。
1.分子层
分子层(molecular layer)位于大脑皮质的最表面,由许多 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和少量的神经元构成。神经元主要 是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水平细胞的树突和轴突与皮质表面平 行分布。
二、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都是多极神经元,根 据神经元的形态可分为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形细胞(图82)。锥体细胞(pyramidal cel)数量较多,分为大、中、小 三型,其胞体的尖端发出一条较粗的顶树突伸向皮质表面,沿 途发出许多小分支;胞体四周还发出一些细短水平走向的基树 突;轴突自胞体底部发出(图8-3)。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作业.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作业.

2011-2012(2)组织学与胚胎学平时作业-神经组织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卷面共有38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一、A选择题(15小题,共15分)[1分](1)神经元的轴突内缺少()A、神经丝B、微管C、微丝D、尼氏体E、线粒体[1分](2)神经元的胞体位于()A、白质和神经节内B、灰质和神经内C、灰质和神经节内D、白质和神经内E、白质和灰质内[1分](3)神经元细胞核的特点是()A、球形,较大,着色较淡,核仁明显B、分叶,较大,着色较淡,核仁明显C、球形,较小,着色较淡,核仁明显D、球形,较大,着色较深,核仁明显E、球形,较大,着色淡,核仁不明显[1分](4)神经原纤维由()A、神经丝构成 C、微管构成 C、微丝构成D、神经丝和微管构成E、微丝和微管构成[1分](5)按功能,神经元可分为()A、味觉神经元、听觉神经元和视觉神经元B、胆碱能神经元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C、高尔基I型和高尔基B型神经元D、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E、氨基酸能神经元和胺能神经元[1分](6)按形态结构,神经元可分为()A、染形神经元、梭形神经元和锥形神经元B、多突起神经元和少突起神经元C、大神经元、中神经元和小神经元D、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假单极神经元E、高尔基I型和高尔基II型神经元[1分](7)神经干细胞表达的特异蛋白是()A、角蛋白B、胶原蛋白C、组蛋白D、巢蛋白E、层粘连蛋白[1分](8)运动终板的突触小泡内含有()A、去甲肾上腺素B、脑啡肽C、乙酰胆碱D、多巴胺E、肾上腺素[1分](9)突触小体是光镜下观察到的()A、突出前成分B、树突末端C、树突棘D、突触间隙E、突触后成分[1分](10)感受痛、温度觉的神经末梢是()A、触觉小体B、肌梭C、环层小体D、游离神经末梢E、运动终板[1分](11)支配骨骼肌的传出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形成()A、触觉小体B、运动终板C、环层小体D、游离神经末梢E、肌梭[1分](12)感受骨骼肌屈伸状态的感受器是()A、触觉小体B、环层小体C、肌梭D、运动终板E、游离神经末梢[1分](13)有吞噬能力的神经胶质细胞是()A、小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C、星形胶质细胞D、神经膜细胞E、卫星细胞[1分](14)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胶质细胞有()A、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卫星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卫星细胞、室管膜细胞D、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卫星细胞、施万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卫星细胞、室管膜细胞[1分](15)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有()A、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和卫星细胞D、施万细胞和小胶质细胞E、施万细胞和卫星细二、B选择题(2小题,共12分)[5分](1)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D、室管膜细胞E、施万细胞1.血脑屏障构成成分是()2.周围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是()3.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是()4.吞噬退化变性髓鞘的是()5.产生脑脊液的细胞是()[7分](2)A、触觉小体 B、环层小体 C、肌梭D、游离神经末梢E、运动终板1.感受痛觉和温度觉的神经末梢是()2.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神经末梢是()3.感受压力觉的神经末梢是()4.感受振动觉的神经末梢是()5.感受轻触觉的神经末梢是()6.感受精细触觉的神经末梢是()7.又称为神经肌连接的神经末梢是()三、多选题(7小题,共14分)[2分](1)下列对化学性突触的描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可释放神经递质B、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C、突触前成分中含突触小泡D、突触后膜中含有致密突起E、是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2分](2)下列对中间神经元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体内数量最多的神经元B、细胞质内含有胶质丝C、数量与动物进化程度呈正比D、多为双极神经元E、与效应细胞形成突触[2分](3)下列对小胶质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起源于神经外胚层B、参与血一脑屏障的构成C、见于中枢神经系统D、可以转变为巨噬细胞E、细胞核大,呈圆形[2分](4)下列对室管膜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脑室构成有关B、是一种特殊的神经元C、能分泌脑脊液D、构成单层上皮E、游离面有微绒毛[2分](5)环层小体可感受()A、痛觉B、压力觉 C、振动觉D、轻触感E、温度觉[2分](6)下列对运动终板的描述,正确的是()A、释放的神经递质为肾上腺素B、一个运动神经元可形成多个运动终板C、肌膜形成突触后膜D、又称肌梭E、内含肌上皮细胞[2分](7)下列对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描述,正确的是()A、节段性狭窄部位称为郎飞结B、相邻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称为结间体C、髓鞘由施万细胞的胞质形成D、髓鞘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糖蛋白E、每个结间体含一个施万细胞四、名词解释(5小题,共15分)[3分](1)神经元[3分](2)尼氏体[3分](3)神经递质[3分](4)神经纤维[3分](5)郎飞结五、填空题(5小题,共17分)[2分](1)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和外包的()细胞组成;包裹中枢神经纤维的是(),包裹周围神经纤维的是()。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

1.下列是神经元的特征性结构的是[单选题] *A.尼氏体(正确答案)B.轴突C.树突D.神经元纤维E.轴丘2. 神经元的下列特征哪个错误[单选题] *A.细胞有突B.核大而圆C.核仁明显D.胞体内有神经原纤维E.胞体及轴突内均有尼氏体(正确答案)3. 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单选题] *A.少突胶质细胞B.星型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正确答案)D.施万细胞E.卫星细胞4. 关于神经元分类的依据,哪项错误[单选题]*A.突起的数量B.功能C.神经递质的化学性质D.位于中枢或者周围神经系统(正确答案)E.轴突的长短5. 电突触实际上是[单选题] *A.缝隙连接(正确答案)B. 中间连接C.桥粒D.密切连接E.连接复合体6.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描述,哪项错误[单选题]*A.神经元的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B.神经元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称为轴丘C.每一个神经元有一个轴突、一个或者多个树突D.轴突内有大量神经丝、微管,还有滑面内质网和小泡等E.每一个神经元都有多个轴突和树突(正确答案)7. 下列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是[单选题] *A.卫星细胞(正确答案)B.星形胶质细胞C.小胶质细胞D.室管膜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8. 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单选题] *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正确答案)C.小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E.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9. 关于环层小体以下哪项正确[单选题] *A.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B.感受压觉和振动觉(正确答案)C. 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D.有髓神经纤维穿行于中央E.薄层结缔组织组成被囊10. 最常见的突触方式有[单选题] *A.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正确答案)B.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C.轴-树突触和树-树突触D.轴-轴突触和树-树突触E.轴-体突触和树-树突触11. 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单选题] *A.星形胶质细胞B.施万细胞(正确答案)C.小胶质细胞D.卫星细胞E.少突胶质细胞12. 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式是[单选题] *A.在轴膜上连续进行B.在轴膜上跳跃式进行C.在郎飞结间连续跳跃式进行(正确答案)D.在髓鞘切迹间连续跳跃式进行E.在结间体间连续跳跃式进行13. 神经元下列哪个结构可传导神经冲动[单选题] *A.微管B.轴膜(正确答案)C.神经内膜D.突触小泡E.神经束膜14. 区分树突与轴突主要看有无[单选题] *A.神经原纤维B.尼氏体(正确答案)C.溶酶体D.线粒体E.滑面内质网15. 参预形成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是[单选题] *A .星型胶质细胞B .少突细胞C .施万细胞(正确答案)D .小胶质细胞E .室管膜细胞16. 神经末梢感知应力,参预产生压觉和震动觉的是[单选题] *A .游离感觉神经末梢B .触觉小体C .环层小体(正确答案)D .肌梭E .运动神经末梢17. 尼氏体的本质是[单选题] *A .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正确答案)B .滑面内质网C .溶酶体D .管状嵴线粒体E .以上都不是18. 以下关于神经元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神经元胞体大小差异较大B.神经元的突起长短不一C.通过观察神经元纤维可区分树突和轴突(正确答案)D.神经元胞体可位于脑、脊髓以外的部位E.部份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19.关于神经元的轴突,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每一个神经元惟独一个轴突B.轴突内不能合成蛋白质C.轴突可参预物质运输和神经冲动传导D.轴突内结构与核周质相似(正确答案)E.神经元的轴突长短不一20.神经元的胞体是细胞的营养中心,这主要是因为胞体内富含[单选题] *A.神经丝B.微管C.微丝D.高尔基复合体E.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正确答案)21.在轴突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单选题] *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微丝E.微管、微丝和神经丝(正确答案)22.关于突触,以下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B.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较常见C.神经元可与肌细胞形成突触D.缝隙连接是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基础(正确答案)E.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的重要媒介23.关于化学性突触,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突触前部通常是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正确答案)B.突触小泡有的圆形,有的扁平C.有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之分D.突触的形态和传递效能可发生适应性变化E.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细胞质面均可见致密物质24.关于关于神经胶质细胞,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数量比神经细胞多B.有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正确答案)C.HE 染色不能显示其全貌D.无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E.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绝缘和修复作用25.对神经末梢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 *A.触觉小体在表皮、角膜和结缔组织等中广泛分布B.环层小体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C.骨骼肌内肌梭的主要功能是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正确答案)D.感觉神经末梢外面均包有结缔组织被囊E.运动神经末梢就是支配肌纤维的神经末梢26.关于神经元尼氏体的分布,哪一项正确[单选题] *A.胞体和轴突内B.胞体和树突内(正确答案)C.胞体内D.突起内E.整个神经元内27.环绕脑毛细血管形成胶质届膜的细胞是[单选题] *A.神经膜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正确答案)C.小胶质细胞D.少突胶质细胞E.施万细胞28.肌梭的功能是[单选题] *A.感受内脏疼痛B.感受内脏压力变化C.感受温度变化D.感受肢体位置变化(正确答案)E.感受肢体疼痛29.构成髓鞘的神经胶质细胞有*A.星形胶质细胞B.施万细胞(正确答案)C.卫星细胞D.少突胶质细胞(正确答案)E.小胶质细胞30.化学突触由下列哪些结构构成*A.突触前成份(正确答案)B.密切连接C.突触间隙(正确答案)D.缝隙连接E.突触后成份(正确答案)31.关于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描述,哪些正确*A.轴突越粗,髓鞘越厚,结间体越长(正确答案)B.每一个结间体有一个施万细胞包卷(正确答案)C.郎飞结处有薄层髓鞘D.施万细胞的细胞核挨近轴突E.髓鞘是由施万细胞包卷轴突而形成(正确答案)32.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A.数量比神经元少B.无分裂增殖能力C.HE 染色能显示神经胶质细胞全貌D.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正确答案)E.胞体均有突起(正确答案)33.关于神经元的描述,哪些正确*A.神经元胞体大小差异较大(正确答案)B.部份神经元具有内分泌功能(正确答案)C.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胞体越大,其轴突越长(正确答案)D.神经元胞体均位于脑和脊髓内E.神经元的突起长短不一(正确答案)34.神经原纤维的组成成份是*A.神经丝(正确答案)B.胶质丝C.微丝D.微管(正确答案)E. 内质网35.辨认HE 染色的神经元胞体的依据是*A.胞体较大(正确答案)B.细胞核大而圆,异染色质少而着色浅,核仁明显(正确答案)C.胞质内有尼氏体(正确答案)D.胞质内有神经原纤维E.胞体伸出许多长突起36.关于突触的描述,哪些正确*A.突触前成份内含有突触小泡(正确答案)B.突触小泡为圆形或者扁平囊泡(正确答案)C.突触后成份内也含有突触小泡D.突触前膜和后膜的胞质面均可见致密物质(正确答案)E. 突触后膜内有受体(正确答案)37.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有*A.卫星细胞B.少突胶质细胞(正确答案)C.小胶质细胞(正确答案)D.室管膜细胞(正确答案)E.星形胶质细胞(正确答案)38.关于神经元轴突的描述,哪些正确*A.每一个神经元惟独一个轴突(正确答案)B.起始部无尼氏体(正确答案)C.轴质内不能合成蛋白质(正确答案)D.轴质内无细胞器E.轴突均很长39.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主要作用是*A.绝缘(正确答案)B.营养轴突C.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D.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正确答案)E.参预损伤后的修复40.突触存在于*A.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正确答案)B.神经元与腺细胞之间(正确答案)C.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正确答案)D.神经元与少突胶质细胞之间E.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41.关于室管膜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A.呈立方或者柱状(正确答案)B.分布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腔面(正确答案)C.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正确答案)D.有吞噬作用E.可分泌脑脊液(正确答案)42.在有髓神经纤维中存在的结构有*A.尼氏体B.神经膜细胞(正确答案)C.郎飞节(正确答案)D.髓鞘(正确答案)E.结间体(正确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讲课文档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讲课文档
第四十六页,共80页。
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fiber)
轴突
髓鞘


万 细
郎飞结 结间体
突 胶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第四十七页,共80页。
施万细胞核 郎飞结 髓鞘 轴突
有髓神经纤维 坐骨神经纵断面 HE染色
第四十八页,共80页。
周围神经纤维髓鞘形成及其超微结构模式图
第四十九页,共80页。
❖ 形态:
类似星形胶质细胞
❖ 标记物: 巢蛋白(nestin)
❖ 功能:
在特定环境下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 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替换正常凋亡的细胞 或参与损伤修复
第二十五页,共80页。
三、突触(Synapse)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
经 元
突触 和效应细胞之间传递

间 联 系
轴突 信息的部位,常位于 树突 轴突终末和胞体、树
第四页,共80页。
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概 况
功能
为高级指挥系统,直接或间
接调控机体各系统、器官的
活动,对体内、外各种刺激
做出反应。
第五页,共80页。
二、神经元(Neuron)
❖神经元形态
❖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分类
❖神经元间联系
第六页,共80页。
(一)神经元形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样
第七页,共80页。
增生修复神经组织缺损
❖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形成细胞
❖ 小胶质细胞 可转变为巨噬细胞,有强吞噬功能
❖ 室管膜细胞 可产生脑脊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 与胚胎学
教学课件
1
三种肌纤维光镜比较(1)
名称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形状 长圆柱形 细胞核 多个
C周边
横纹 有,明显
闰盘 没有
肌原纤维 明显
短圆柱形 一个 C中央
有,不明显
有 不明显
细长梭形 一个 C中央 没有
没有 没有
2
三种肌纤维光镜比较(2)
名称 横小管
纵小管 终池 纵横小 管连接 肌节
A. 中枢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有短突起。HE 染色时只有细胞核可
见。
1.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最多。有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突起末端形成的脚板(End feet)附着在毛细血管表面,
并于内皮之间有连接复合体。该细胞通过血脑屏障为神经元提供
营养,并可通过调节细胞外微环境影响神经元的功能。组织损伤
骨骼肌
有,AI交界 处 发达 发达
形成三联体

心肌
有,Z线水 平 稀疏 稀疏
形成二联体

平滑肌
小凹
很少 无 没有
没有
3
三种肌纤维光镜比较(3)
名称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特殊 结构
粗肌丝 细肌丝
粗肌丝 细肌丝
闰盘
粗、细肌丝, 中间丝,密斑,
密体
分布 附着于骨骼
心壁
内脏
血管壁
功能 随意肌
不随意肌 不随意肌
b. 在钙离子的刺激下,突
触前成分内的微管收缩,突
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融
合,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
隙。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
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电
控钙通道打开,膜内外离子
交换,产生电流。
d. 突触间隙内多余的突触
递质被酶解或被重新吸收回
突触前成分。
25Βιβλιοθήκη IV. 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是神经元的 5~10 倍。
迅速有力收缩,持久有节律 缓慢持久收
易疲劳
收缩

4
本次课焦点
Focus on
神经组织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结构、分类 突触的分类及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有髓NF的结构
5
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
I. 一般构成: A. 神经元(Neuron): 传导电冲动。 B.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有支持作用,并为神 经元营造必要的工作环境。
19
A. 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 缝隙连接,占体内突触的1% 左右。
20
B. 化学突触 (Chemical synapse): 占体内 突触的 99%左右。 1. 突触前成分 (Presynaptic element): 轴突末 梢。富含MT和与微 管相连的突触小泡 (Synaptic vesicle)。突触小 泡内含突触递质 (Neurotransmitter )。突触小泡外覆的 突触素(Synapsin) 连接微管。
13
4. 轴突(Axon):一般只有一个。细长。起始部位称轴丘 (Axon hillock)。轴突和轴丘内无尼氏体。
14
轴突很少分支。其末梢分 支很多并形成终扣 (Terminal buttons)。传 出冲动。
15
轴突运输
1.轴突中无RER、Ri、Gol,不能合成蛋白质,轴突内 的物质转运称轴突运输,是一种双向运输。
时,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瘢痕。
26
a. 纤维型(Fibrous)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较长、少,分布 于白质。 b. 原浆型(Protoplasmic)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较短、多, 分布于灰质。
27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由紧密连接连 接的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 皮,基膜和外包的脚板构 成。 界膜(Glia limitan): 位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 层脚板。
23
3. 突触后成分(Postsynaptic element): 树突末梢。 增厚的突触后膜有特殊的受体(Receptors, 化学门控性 离子通道) , 可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24
4. 信息在突触内的传递过
程:
a. 来自轴突的电冲动 →突
触前膜 →电压门控钙通道
开放→突触间隙内的钙离子
进入突触前成分。
6
II. 神经元:
A. 分类:
1. 依据突起的数量: 假单极(Pseudounipolar),双极
(Bipolar),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7
2. 依据功能: 感觉(Sensory, 传入), 运动 (Motor, 传 出), 中间(Interneurons)神经元。
8
3. 依据神经递质: 胆碱能神经元 (Cholinergic), 多巴胺能神经元 (Dopaminergic),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Adrenergic), 肽能神经元 (peptidergic)等。
4.按轴突的长短: GolgiⅠ型神经元 GolgiⅡ型神经元
9
B: 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Cell body ) + 突起(Process)。 1. 细胞膜: 传导电冲动。 2. 胞体: 营养和整合 (Integral)中心。细胞核大、 圆,染色淡,核仁明显。有丰 富的 G和 MT。有时脂褐素 (Lipofuscins)明显。
慢速轴突运输
根据运输速度
快速轴突运输 2.分类
顺向轴突运输:胞体→轴突终末 根据运输方向 逆向轴突运输:轴突终末→胞体
16
轴突运输示意图
17
III. 突触 (Synapse): 神经元 之间或神经元与非 神经元之间形成的 传递信息的特化结 构。分2 类: 电突 触和化学突触。
18
最常见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树 突棘或胞体连接,分别形成轴-树、轴-棘或轴-体突触
10
a. 尼氏体(Nissl body): 由大量的 RER和 RS积聚而成。嗜 碱性强,斑块状、细颗粒状。合成蛋白质。
11
b.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嗜银性。主要由微管和神经 丝(Neurofilament)构成。有支撑和协助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 作用。
12
3. 树突(Dendrite): 一 个或多个。较短有且支 多。无Gol。表面有小突 起,称树突棘 (Dendritic spines ), 是接受冲动的重要结构。
21
增厚的突触前 膜上有锥形致 密突起(Dense projunction) 和电控钙通道 (Electronic voltcontrolled Ca2+ channel), 可将电信号转 变为化学信号。
22
2. 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 15-30nm。含钙离子和递质 酶。突触传递结束后,间隙内多余的递质被前成分重吸收, 或被递质酶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