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进集体事迹
扶贫助残先进集体事迹范文

扶贫助残先进集体事迹范文
今年以来,某机关在扶贫助残方面做出了许多卓越的工作,成为了全市的先进集体。
该机关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扶贫助残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该机关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精准识别符合扶贫条件的对象。
同时,他们还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活动,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来源,实现自力更生。
其次,该机关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开展一系列培训和辅助设施建设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他们还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感。
再次,这个机关还与当地企业合作,组织开展扶贫助残公益活动,募集善款物资,为贫困地区和残疾人群体提供帮助。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更在更多的人群中传播扶贫助残的理念,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扶贫助残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这个机关在扶贫助残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和实力,为全市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成绩让人肃然起敬,同时也鼓舞着更多的人投入到扶贫助残的事业中来,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努力着。
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事迹简介一、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共2个)1.黄南州河南县扶贫开发局主要事迹:投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4050万元,实施了29个村产业扶贫项目,覆盖贫困户达1990户10014人。
新建高原有机畜牧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畜产品交易市场、建材市场、欧拉羊畜繁育基地、温室蔬菜种植园、饲草料加工厂等项目。
投入易地扶贫项目资金2377万元,覆盖13个村搬迁745户3401人。
落实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150万元,分别实施了粮油市场建设项目、优干宁镇泽雄村、赛尔龙乡尕克村实施购置商铺项目、多松乡夏日达哇村实施“仙女洞、仙女湖”景点旅游开发项目、拉让村实施购置生产母畜项目,受益贫困户1025户4489人,人均创收850元。
2.海南州扶贫开发局规划财务科主要事迹:克服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少的工作矛盾,加班加点,先后承担并编制完成了海南州“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藏区片区规划、异地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1339”特殊类型脱贫规划、“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指导、协调、统筹扶贫开发项目的申报、筛选、预审和扶贫开发项目库建设工作。
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和建档立卡系统的统计和监测工作。
配合财政、审计部门开展完成了年度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工作。
二、全国扶贫系统先进工作者(2名)1.胡进胜(女,正科)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扶贫处处长主要事迹:自2005年从事扶贫开发工作,十年来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西宁市“十一五”持贫开发规划》、《2011-2020西宁市农村扶贫开发行动方案》、《西宁市六盘山片区西宁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等扶贫攻坚规划方案,并协调相关部门构建起了“1+8+10”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先后撰写完成了《扶贫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实践和思考》、《省委六个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32篇。
该同志在2012年被评为全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2012年连续五年、201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某某市某村扶贫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该村位于某某市的偏远山区,地处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困难。
然而,在党的扶贫政策的指导下,该村的党支部积极投入到扶贫事业中,成立了一个扶贫先进集体。
该村党支部通过深入贫困户调研,制定了针对性强的扶贫计划,将扶贫对象明确为村内的贫困户,切实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为了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村支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他们通过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农村旅游、种植业和养殖业。
同时,村支部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贫困户提供合适的创业项目和扶持政策。
在村支部的帮助下,村民们的收入逐年上升,脱贫致富的呼声日益高涨。
该村党支部注重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参与到扶贫工作中。
他们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扶贫为民的初心,举办各类扶贫培训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扶贫能力。
在实施的过程中,他们深入贫困户,了解他们的需求,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他们不仅做到了衣食无忧,还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带领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该村党支部还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扶贫成果,激发了全村党员和群众的扶贫热情。
他们通过制作宣传材料、举办扶贫展览和走进社区等形式,全面展示了该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提高了全村人民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他们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和加入到扶贫工作中,形成了全社会联合扶贫的发展趋势。
通过多年的努力,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赢得了扶贫战役的胜利,在全市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市里评为扶贫工作的先进典型。
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乡村干部和党员奋发图强,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该村的扶贫先进集体事迹充分体现了党的扶贫政策的实施和村支部的组织能力,为全市的扶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这也进一步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脱贫攻坚工作是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涌现出来。
他们用自己坚实的行动,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的事迹。
陆河县三合村位于广东省揭阳市,这里是全国贫困县,经济落后,是陆河县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2016年,为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陆河县政府创设了一项重大的工作任务,即“万村联创计划”,要求每个贫困村都要联合新兴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实施创新扶贫,并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推动精准扶贫。
三合村的“禾马玖韵”企业成为了三合村与湖南禾马产业园合作联创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以孳息好党员为根,以推行企业的发展转型为基础,以通过培育品牌、销售产品、推广共村共赢升级为手段,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在该企业引领下,三合村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禾马玖韵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发起人李某的努力。
早在2014年,李某就看好了三合村特产的市场价值,然而在当时三合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运输模式和销售渠道,也没有相应的品牌和生产线,只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原材料。
于是,李某努力争取了一些政府扶持的资金支持,然后开始策划生产线的建设。
李某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他找到了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学来科学研究三合村的特产,以此为基础开始建设了企业生产线。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禾马玖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在产品包装、细节设计等方面不断探索,一直追求“好的产品,好的营销”。
禾马玖韵提供给三合村贫困户岗位,通过生产销售让贫困户月入数千元起步,并扶持农村合作社发展,让贫苦农民获得了更多收入。
禾马玖韵所在的三合村,多年来始终贫困,经济状况严峻。
而在禾马玖韵的推动下,三合村迎来了快速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禾马玖韵企业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立足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扶贫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公示

扶贫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公示扶贫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公示扶贫工作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投入资源,深入基层,开展全方位的扶贫行动。
在这场关乎民生的战役中,一些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成为了这场战役中的佼佼者。
今天,我们将向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并在全社会公示,以期更好地发扬正能量,引导更多的公民加入到扶贫事业中来。
一、先进集体先进集体是扶贫工作中的中坚力量。
在千辛万苦的扶贫工作中,他们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发挥了优秀的集体作用,促进了扶贫事业的开展。
下面介绍两个先进集体的事迹。
1.江畔扶贫队江畔扶贫队是由一群青年志愿者组成的。
他们来自不同的高校和地区,志愿到贫困山区开展扶贫工作。
他们长期驻扎在山区村庄,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当地村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他们带去了现代技术和理念,帮助当地村民发展了多种特色产业。
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桂花园村工作队桂花园村工作队由当地政府派遣,在当地的贫困村庄开展扶贫工作。
他们深入基层,对贫困村庄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针对性强、具有实际可行性的扶贫措施。
扶贫队员还开展了多种宣传活动,向当地村民传授财务知识和生产技能,助力当地脱贫致富。
二、先进个人在扶贫事业中,还有一些先进个人,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下面介绍两个先进个人的事迹。
1.李娜李娜是自愿者式的扶贫专家,她一个人走进了贫困山区,帮助当地村民进行脱贫攻坚。
李娜具有丰富的扶贫经验,她通过为当地村庄制定财务计划和产业规划,帮助当地村民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李娜的帮助下,贫困村庄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当地村民的收入大幅提升。
2.张新民张新民是一位身患残疾的农民,他在自家的阳台上种起了力所能及的蔬菜。
他发现当地的优质水产品在市场上被低价卖出,于是就决定自己养鱼赚钱。
县财政局十年扶贫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县财政局十年扶贫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昔时**,路陡如登天;今日**,胜似桃花园。
”一曲山歌,唱出了**的沧桑巨变。
8月21日,笔者前往**村探访。
一路上看到的是一辆辆满载着楠竹和杂木的农用车。
竹农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一根碗口粗的楠竹能卖10块钱,比过去增加8块钱,真是托县财政局扶贫的福。
**村坐落在雪峰山系的一个高山盆地之中,平均海拔1200多米,所辖四个村民小组,近500人。
长期以来,这里的村民过的是肩挑背负,松脂照明的日子。
1996年,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进驻**村开展建整扶贫。
**村是全县扶贫工作中的一块“硬骨头”,要改善那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需要巨额投入,对村民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鉴于此,县财政局党组一班人横下心来大打扶贫攻坚战。
曹正城局长向村民郑重承诺,**一天不脱贫,财政局扶贫工作组就一天不下山。
一诺千金。
县财政局在**扶贫一干便是十个年头,从领导到干部职工,几乎人人都上山扶过贫。
十年扶贫,他们把通路、通电作为首要任务。
经勘测,通往**村的公路里程达14公里,途经旺溪村、南洞林场,预算投资近100万元。
为了修好这条进村公路,他们多次登门找林业局领导和南洞林场领导协商,解决了修路占用林地的矛盾。
接下来,他们数十次赴省市有关部门争取资金。
2016年底,**村进村公路全线拉通。
通车那天,全村男女老少无不欢欣雀跃。
八十高龄的瞿老激动万分地握着扶贫工作组同志的手说:真的谢谢你们。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享享“坐车”福了。
修路的同时,他们紧锣密鼓地实施“通电工程”。
投资30多万元,把高压电架到**,然后又将低压电线架到家家户户。
2002年冬全村人用上了照明电,告别了点油灯、燃竹片、松脂照明的历史。
据介绍,县财政局10年扶贫,修公路、架高压电线,硬化水圳水渠,维修学校等总投入近200万元,使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县财政局扶贫工作组还十分注重“产业扶贫”。
扶贫驻村工作队先进事迹材料驻村工作队优秀事迹

扶贫驻村工作队先进事迹材料驻村工作队优秀事迹扶贫驻村工作队是我国扶贫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是解决农村贫困的重要方式。
自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派出大量的工作队赴贫困村驻点扶贫,通过产业带动、扶持教育、医疗卫生等多维度的手段,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和贫困居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扶贫驻村工作队中,有些团队凭借着先进的理念和方式,为贫困户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几个典型的先进事迹。
1.山东省阳信县突破“疆域贫困连片”困境阳信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势高寒,没什么资源,是一片非常贫困的地区,辖区内的九个乡镇,全部被列为疆域贫困连片区。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扶贫驻村工作队走入阳信县五十多个贫困村,搞起“一村一品、一户一基地、一人一技能”扶贫三大攻坚行动,带领阳信人民打破了贫困的困境。
典型的是郭庄村,原本靠讲究“地主经济”的村庄被改造成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建立三大种养殖基地,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山地土地,种植豆芽、草莓、黄油枣、胡萝卜、大葱等特色农产品。
郭庄村根据地形优势,选址设立旅游景点——白山溪生态旅游区,实现转型发展。
通过爆点引导、多元融合,“阳信模式”深得群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变。
2.云南省大理州强化“三保障”大理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其西北部由于民族人口集中、地处远离经济区等因素,一直被视为云南省最贫困的区域之一。
在扶贫驻村工作队介入后,驻村工作队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村贫困家庭实现“三保障”,即住房安全、医疗安全和饮水安全。
在实现住房安全方面,赵家山村配合政策进行“旧改”,政府为贫困户提供了半价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费用,大大提高贫困户的住房条件。
在医疗安全方面,吉村派出所工作队与急救车服务站合作,组织群众参加急救知识培训,并建立急救志愿者队伍,少年先锋队员也加入了志愿帮扶工作中。
在饮水安全方面,驻村队员与贫困群众一起制作过滤池,并实地演示过滤效果,以此让贫困群众明白自来水不是我们没有钱喝,是我们不需要喝。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作为扶贫工作人员,要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的范文,欢迎阅读!扶贫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篇一 xx村位于大王镇以北,大冶湖南岸,北靠马家湖,东靠大湾湖。
版图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1207亩(其中水田600亩),林地100亩,养殖水面50亩,村民生活贫困,人年均收入5200元。
7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属典范的湖区贫困村。
全村6个自然湾,7个村民小组,523户,2443人,现有贫困户121户381人,占总人口16%。
根据我村实际,将入户调查、摸底登记的121户贫困户分成三大类,依托引进休闲农业企业,针对每一类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精准扶贫方案:1、因病、因老的54户有部分劳动力的,利用企业资助和扶贫帮助,发放鸡、鸭、羊、豚喂养,由春台生态园老板按订单约定的价格回收,确保收入稳定。
、对精神病、呆傻的23户丧失劳动能力的,以企业资助和扶贫资金为股本入股农业企业、确保每年获得固定红利。
、其余44户,是因病致贫的,读高中、大学的小孩多,但有劳动能力、无就业岗位的,帮助引导就业培训帮助寻找企业就业,实现增加收入脱贫。
为使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村委一班人将压实责任,强化“五个一”工作措施抓落实:1、每一个村干部负责两个组,结对帮扶10个贫困户。
、每一个党员和退休老干部负责结对帮扶两户贫困户。
、每一个贫困户制定一个扶贫明白卡,明确帮扶信息。
、每一个季度检查一次,督办结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
、给每一个贫困户落实一个就业岗位。
自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开展以来,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标准程序,顺利完成了各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及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xx乡的基本情况全乡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40个村民小组,5459户、20725人(其中:农业人口17778人),耕地面积17814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先进集体事迹
篇一:扶贫帮困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扶贫帮困先进单位
事迹材料
运输二队20XX年4月12日
扶贫帮困先进单位
事迹材料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按照矿扶贫帮困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扶贫帮困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包扶措施,严格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积极推进包扶工作顺利进行,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促使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一个人员众多的单位来说,很多职工的生活都比较困难,有的家里有长期病号,有的家遭变故,生活困难……
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时刻牵动着我单位党、政、工的心。
帮助他们吃饱穿暖,渡过难关,既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事关我单位职工稳定的大局。
因此,我单位把职工的生活当做我们的第一牵挂,对困难职工的工作生活等十分重视。
我单位职工突发重病,住进医院,我单位十分重视,积极向上级部分
反映,矿及时给予了救济。
同时,我单位对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帮扶,并积极帮助困难职工申请救济金。
我队党、政、工还曾多次前去探望因病住院的职工史忠显、刘建伟等,不仅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更送去了我全队职工的关心与爱护。
扶贫帮困工作是我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我单位一如既往地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努力使扶贫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为我矿的快速发展做出我单位的最大贡献。
篇二:镇扶贫开发先进集体主要事迹
近年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不断强化意识、明确责任、拓宽思路、完善机制、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
重点开展了扶贫搬迁社区建设和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危旧房升级改造和“两项制度”衔接以及农村小额贷款等等工作,扶贫开发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反响好,群众满意度高。
为保证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开展,镇政府主要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重责任,抓分工,不断健全扶贫机制。
我镇领导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题,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
二重规划,抓统筹,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
根据上级对重点贫困乡镇、重点村扶贫实行分年度、集中投入、分批扶助和整体扶助的要求,我们对全镇10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规划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完善了做得不够详细和不合实际的地方,使每村的开发规划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整村推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全镇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按步实施,有序推进。
三重质量,抓组织,切实加强各项政策的落实。
我镇全面落实了今年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多次在镇政府召开各村干部关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培训专题工作会议和督办会议,部署落实贫困户的评定和登记工作。
在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同时,总结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规范了操作,确保我镇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办还积极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入户调查工作,妥善安排贫困人口的确认和信息录入工作,为我镇五保户、低保户等低收入人口的确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重主体,抓落实,着力推进各村建设。
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断探索营造大扶贫格局。
在实践中,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捆绑各项资金,加大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我镇坚持注重贫困村的道路、桥梁、人饮等基础新建与修缮工作。
本年度我镇首先按照县扶贫办下达的任务启动实施了XXXXX等7个村扶贫开发重点村灾后重建道路建设工程,新修沙石路21条20.7公里。
新建成间坪二组、陈家沟一组、麻池二、五组跨河桥四座。
新修间坪村三组沙石路1.1公里。
陈家沟村世行五期贷款项目进展顺利,投资31.7万元建成沙石路2.6公里,投资23.9万元建成生产路12公里。
通过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极大的改善我镇的交通面貌,方便了广大群众,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特别是在整村脱贫工作中……
其次,投资18.3万元建成人饮工程2处。
完成王家庄、三泉、间坪、七一村世行项目规划编制工作。
启动南峪村扶贫互助资金筹资工作,成立南峪村扶贫基金协会。
再次,启动实施间坪、水柏村扶贫重点村建设项目,投资30万元新建水柏村文化广场3300平方米,硬化篮球场800平方米,安装路灯29盏,为农村的科教文化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重效益,抓典型,着力加大信贷扶贫。
在推进产业化扶贫,帮助贫困对象增收方面,我办注重帮助贫困村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为帮助贫困村改变面貌,促进增收,我办积极落实小额贴息贷款任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XX万元,支持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农户的产业开发提供资金保障,有力推动了贫困户脱贫进程。
六重规范,抓风纪,严格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是及时对我镇项目和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是严格全镇项目和资金的管理。
要求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单位要明确各自责任,坚决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
各村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现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有
序实施。
同时做好本级和村级配套资金的筹措。
各项目单位负责做好项目编制报告,创造条件及早启动和完成项目建设。
财政和扶贫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管理,所有项目资金严格按上级要求实行报帐制方式运行管理。
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严明了纪律。
要求不准随意调整项目,所有资金不能挪作他用,要求各村将项目资金的计划分配、使用情况、实施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一查到底。
确保扶贫资金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篇三:扶贫办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全市扶贫开发工作
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推进富民强村工程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中共监利县委监利县人民政府
监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的诞生地。
全县21个乡镇,2个农场管理区,768个行政村,总人口142.07万人,其中省级重点老区乡镇4个,重点贫困乡镇1个。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推进富民强村工程,使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两年来,全县扶贫开发共投入资金3613万元,建设各类项目88个,共有4415户、18550人脱贫,受扶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200元。
一、重规划,抓统筹,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
根据上级对重点贫困乡
镇、重点村扶贫实行分年度、集中投入、分批扶助和整体扶助的要求,我们对全县37个重点贫困村和25个重点老区村的扶贫开发规划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完善了做得不够详细和不合实际的地方,使每村的开发规划更贴近实
际、贴近群众、贴近整村推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全县扶贫开发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按步实施,有序推进。
二、重主体,抓落实,着力推进重点村。
重主体主要是工作重心瞄准突出重点村,注重重点村的路、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帮助重点村调整生产结构,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帮助贫困村
改变面貌,促进增收。
两年来纳入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14个、老区村8个。
这22个村农户总户数为7200多户,人口数为30600多人。
结合各村实际,我们集中80%资金全力扶持路、水、水利等为主的基础设施扶贫项目建设22个,并以重点扶持项目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创造条件,实施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这22个项目参与户数5600户,受益人口24600人,参与率为80%。
22个项目总计投入资金1421.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02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019.8万元。
22个项目共修建村级公路12条35.2公里,受益12个村、17000人;建水厂4处,受益村5个,12600人;疏挖沟渠500米,改善1500人的生产条件;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4030亩,新增产值4650万元,获纯利810万元。
重点村的重点项目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