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AHP算法实证分析影响企业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AHP算法实证分析影响企业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AHP算法实证分析影响企业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作者:林莉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8年第03期摘要:文章以研究企业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出发点,将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

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数据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员工的整体满意度情况,并对影响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如若不太满意算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各个指标的权重,求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最后,对于如何改善相关影响因素以此提升该公司员工满意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模型建立层次分析法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绩效管理的满意度思想最先在英国提出,随着改革开放,这一西方管理思想也传入我国,由于这一舶来品具备较完备规范的流程体系,吸引了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效仿和推崇。

对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见解,其中李蒙(2017)认为员工满意度是对自身的看法及评价制度,期间员工会产生一定的情绪。

何琪(2007)认为员工满意度是绩效管理的一次大的变革,并由此提出建立全面员工满意度的指标。

张桂舟(2018)通过调查员工满意度对企业的影响,提出并建立薪酬管理制度以此达到提高员工满意度的目的。

因此,本文试图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模型的思想,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以用数据说话的真实可信的效果,摆脱了只用理论而忽视实际的做法。

这种具体化、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公司有效提升员工满意度,对其他公司提高员工满意度提供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影响因素选取及假设提出从探究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角度出发,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咨询公司资深的人力资源师而选取14个指标,并且将14个指标分为5大模块,主要是工作环境B1、工作本身B2、工作回报B3、人文环境B4、企业整体B5,同时将每一模块分成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几个主要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1.模型的假设(1)假设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就是所选取的14个指标。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政策环境、资源条件、组织和管理、市场需求等。

本文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政策环境包括土地政策、财税政策、产权政策等方面。

土地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它涉及土地承包、流转、增减挂钩等方面,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有直接影响。

二、资源条件资源条件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资源条件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

土地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肥力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

水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涉及灌溉、养殖、生产等方面。

人力资源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组织和管理组织和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组织和管理涉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和运行机制,包括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形式。

组织和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起到重要作用。

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四、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市场需求包括农产品需求和农业加工品需求。

农产品需求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包括粮食、禽畜产品、蔬菜水果等方面。

农业加工品需求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

市场需求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有直接影响。

政策环境、资源条件、组织和管理、市场需求是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分析中,可以将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并根据AHP原理进行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以确定各因素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对重要性。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

为了探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分析。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财政扶持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AHP方法可以对不同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量化评估,为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稳定和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社会稳定和人口流动的合理性,以保障劳动力的稳定供给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教育水平、技术素质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

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可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起着直接的制约作用。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持续利用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土地、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等自然资源的支持。

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至关重要。

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村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AHP法的驾驶员反应时间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基于AHP法的驾驶员反应时间影响因素评价研究

基于AHP法的驾驶员反应时间影响因素评价研究张智勇;贾建林;张丹丹;梁天闻【摘要】Drivers'reaction times are an essential parameter to study driving behavior.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drivers'reaction times,but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factors.Correctly j udging the importance of each influencing factor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forewarning distance model of any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Thirteen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chosen through analysis of drivers'reaction times,including the drivers'own factors,road conditions,and traffic environment.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three criterion and thirteen indictor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 of drivers'reaction times were prioritized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and the weight vector of the importance was put forward.Among thecriterion,drivers' own factors possess the largest weight,the final weight of which was 0.637.Among the thirteen indicators,weather conditions have the largest weight,which was 0.252.Driving experience was subordinate to weather conditions,with a weight of 0.203.Through the driving stimulation platform,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conclusions drawn by the AHP method.%驾驶员反应时间是研究驾驶行为的 1 项重要参数,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较多,各个因素之间存在差异性,正确判断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有助于完善辅助驾驶系统的预警距离模型.通过分析,选取了13 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主要通过驾驶员自身状况、道路状况以及环境状况 3 个方面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通过问卷调查,利用 AHP对影响因素的 3 个准则 13 个指标进行重要度排序.在准则层中,驾驶员自身状况的影响最大,其权重值为0.637;在指标层中,天气状况因素影响最大,其权重值为0.252;驾驶经验影响因素次之,其权重值为0.203.并通过驾驶模拟舱平台对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进行验证,结果与 AHP法得出的结论相吻合.【期刊名称】《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7页(P69-75)【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驾驶行为;反应时间;层次分析法【作者】张智勇;贾建林;张丹丹;梁天闻【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60 引言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交通事故达到20万起,其中有70%的事故是由驾驶员自身原因造成的。

基于AHP-DEMATEL的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相互关系研究

基于AHP-DEMATEL的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相互关系研究

基于AHP-DEMATEL的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相互关系研究张红平;叶苏东【摘要】在文献回顾和问卷调查基础上,识别影响PPP项目成功实施的3大影响因素和18个可测量指标.采用AHP和DEMATEL相结合的方法对PPP项目成功实施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其中,AHP方法用于获取各因素权重值,DEMATEL 方法用于计算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两者进行加权计算各因素在系统中的综合影响度并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产品/服务质量、市场需求稳定性是PPP项目关键成功因素.一个PPP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基础及其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6(036)022【总页数】5页(P203-207)【关键词】PPP;关键成功因素;DEMATEL方法;层次分析法【作者】张红平;叶苏东【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4当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如发改投资[2014]2724号《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等。

我国PPP模式有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PPP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由多重因素不断作用、互相影响的复杂系统。

PPP项目的成功实施面临市场、制度、组织、环境等多方面风险因素的影响。

研究PPP项目成功因素的文献比较丰富。

例如,盛和太认为把握项目自身特性以及与项目特点相适应的投资结构是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1]。

柯永建重点研究了PPP项目的风险分担,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公平地分配利润及分担风险是项目成功的关键[2]。

王秀芹、梁学光和毛伟才认为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1)政府正确行使职能;2)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3)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4)公平分担风险;5)环境与组织支持[3]。

基于AHP的农民电商响应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AHP的农民电商响应影响因素研究

42摘要: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爆发式发展,农村网民数量不断上升,为了探究农民电商响应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德尔菲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构建层次分析(AHP)模型对影响农民电商响应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农民的电商认知水平是影响农民电商响应程度的主要因素,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等个人因素是制约农民响应电商的重要因素,而基础设施、政府支持等外在因素对农民响应电商的影响程度较低。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农民电商响应;层次分析法引言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发迅猛发展,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民增收就业和扶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我国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目标的一条主要途径。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一号文件”对电子商务的重视是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快速成长的一个回应。

然而,即使现阶段电子商务呈爆发式发展,但仍处在初始阶段,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有待解决。

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可知,当前众多专家学者主要是针对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或者是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而针对农民对电子商务的响应程度和农民响应电商制约因素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立足农村,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对农民电商响应程度以及农民响应电商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推动电商扶贫提供新视角和新路径。

1、农民电商响应的基本内涵个体行为理论认为,人的思想和心理支配人的行为,长期的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了人的思想和心理。

每一个个体都是在遭到一定刺激的基础上形成个体心理特点,继而产生各自的行为特征(图1)。

图1 个体行为形成模型从个体行为形成模型可以发现农民的电商行为是在一定的刺激(即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心理特点(意愿)而产生的。

这种刺激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 也就是说农民的电商行为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这里的主观因素是指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思想观念等;客观因素主要是农村发展电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政府支持力度、产业带动情况等。

基于AHP和因果分析法的IT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基于AHP和因果分析法的IT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基于AHP和因果分析法的IT项目风险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基于AHP和因果分析法,对IT项目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介绍了AHP在IT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因果分析法在风险分析中的意义。

然后对IT项目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类,并基于AHP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接着探讨了因果分析法在IT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了基于AHP和因果分析法的IT项目风险因素分析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IT项目中的风险因素,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为IT项目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IT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AHP, 因果分析法, 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 分类, 分析, 启示, 展望, 研究, 应用, 意义, 未来, 基于, IT项目1. 引言1.1 研究背景IT项目风险管理是IT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由于IT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工作常常面临挑战。

在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中,往往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权衡与优先级确定,这时候传统的经验法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借助于专业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支持。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有效的决策支持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通过对多个因素的层次分解和比较,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从而进行合理的决策。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结合AHP和因果分析法,对IT项目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这两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对IT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

通过对IT项目风险因素的分类和分析,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应对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管理效率。

1.2 研究目的IT项目风险管理在当今信息技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识别则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步骤。

本文旨在通过应用AHP和因果分析法,对IT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AHP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语音识别技术也得以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语音产品应运而生。

例如智能音箱、智能家居、智能客服等等,都使用了语音识别技术,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那么为什么语音识别技术在近年来会得到如此大的关注呢?
首先,语音识别技术可以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快捷。

与传统的键盘输入和鼠标操作相比,口头语言通常更加快速和直观,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说话比打字更加自然、轻松和高效。

此外,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方便那些需要使用电脑但双手不便的人,例如残疾人和老人等等。

其次,语音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除了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诸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等领域。

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使用语音识别技术来记录病人的病历,从而减少医疗记录的错误率和时间成本,提高医疗工作效率。

在交通领域,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导航和交通管理,使驾驶变得更加安全和方便。

然而,由于语音识别技术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如语音信噪比低、多人语音的识别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同时,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也需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处理。

总之,语音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智能生活和智能产业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出现。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语音识别技术将更加普及和成熟,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HP的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流程是企业运营的主要渠道,流程的运行效率对企业的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企业内部诸多的因素影响。

结合前人文献以A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影响流程运行效率的四大主要因素——战略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和技术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这四大主要因素及其子因素对流程运行效率的影响权重,最后,提出了一些改善流程运行效率的针对性建议,希望可以为企业优化流程运行效率和运营效率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标签: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AHP;建议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541引言要想了解和研究企业流程的运行效率,必须首先清楚的了解流程的概念和内涵。

流程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泰勒时期,劳动分工使得每个员工的工作成为企业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流程的真正形成是在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线的时期。

对于流程的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定论,哈默认为流程是一组相互关联的活动进程,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

托马斯·达文波特和詹姆斯·肖特认为流程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国内学者艾成林定义流程是为完成一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活动的有序集合。

张绪柱认为流程是企业为满足各相关方的价值需求及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具有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和相互差异的转化能力的连续活动。

因此,我们发现,流程是企业的一系列活动,流程的运行效率是指这些活动的运行效率。

安立超等研究论证了医院门诊流程的优化可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丁文将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流程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流程的运行效率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果,但是,企业内又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流程的运行效率,包括战略制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人员素质等。

余玮在研究企业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提出,在进行流程梳理、优化、再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影响流程运行的因素,包括战略制定、组织结构、绩效管理、人员素质及信息技术等。

学者毕江选取了电视台节目制播网络化业务流程为研究对象,构建简单分析模型,探讨了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设备性能。

本文结合这些影响流程运行的因素,分析其特点,选择了战略、组织、人员与技术四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并对这四个因素进行分解,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究它们及其包含的子因素对于企业流程运行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实例提出相关对策。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AHP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等人研究提出。

它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多为决策分析法,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成了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等层次,并且基于此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人的主观判断,在研究多因素影响问题的应用中,深受推崇。

在本文的研究中,由于影响流程运行效率的因素大多无法用定量的方法直接给出,而且,影响企业流程运行效率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运用简单实用的AHP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2.1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企业流程运行的情况与特点,结合咨询专家意见,对战略、组织、人员以及技术这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解,战略因素包括战略明确性、战略适应性、战略执行力;组织因素包括为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人员分工、组织绩效评价;人员因素包括:领导者管理思维、员工技能和人才储备;技术因素包括:IT开发与设计、IT运行与维护和技术成效。

按照影响因素的类别特征分类,结合AHP 中的层次结构模型,将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解,构建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如表1所示。

2.2构建判断矩阵分析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对同一层级中,不同因素对上一层级某个同一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构建判断矩阵,采用一致矩阵法进行分析。

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其中,在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进行因素间两两比较赋值的过程中,按照Saaty等人提出的重要性标度含义表进行赋值,这个9级标度法,是指某准则与另一准则的重要度用1、2、3、4、5、6、7、8、9来表示,具体如表3所示。

2.3检验一致性由于判断矩阵源自于专家打分,专家在进行两两比较时依据的价值取向和定级标准可能会存在差异,加上重要性等级赋值具有非等比性,所以,矩阵的构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一致性。

为了提高运用AHP进行分析决策的科学有效性,我们有必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别式如下:CI=λmax-nn-1上述公式中,λmax是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是表示判断矩阵的阶数。

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有效的判断矩阵的科学性,我们运用Saaty学者建议的一致性比率结果来检验一致性,具体如下:CR=CIRI当CR<0.1时,表示检验通过,认为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所求得的权重有效,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并再次进行判断和计算。

其中,RI表示一致性指标均值,其大小由n值决定,具体取值情况如表4所示。

3案例分析3.1A公司流程运行现状简介A公司是一家大型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为部队及国外航空飞机客户提供发动机整机或零部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A公司已成為集军用飞机、外贸客机、民用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及整机制造为一体的优秀企业。

但是,随着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自身体制与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流程与运营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公司的战略不明确、执行落地较难,流程繁杂不清晰,流程效率低下,进而导致企业业务量涨幅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部门之间协同效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顾客需求反应速度慢,顾客满意度降低,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等运营困难。

综合以上问题表现,本文选取A公司作为案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其业务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来指导A企业进行流程梳理与优化。

3.2层次分析法分析首先,通过因素间的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建立的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递阶层次模型,结合A企业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战略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两两比较,得到以下评价矩阵:然后,我们对第三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战略因素”,有三个分解子因素(C1,C2,C3),对于“组织因素”有五个分解子因素(C4,C5,C6,C7,C8),“人员因素”有三个分解子因素(C9,C10,C11),“技术因素”有三个分解子因素(C12,C13,C14),根据每个子因素对上一层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将他们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分别得到战略因素判断矩阵B1、组织因素判断矩阵B2、人员因素判断矩阵B3和技术因素判断矩阵B4,具体如下: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计算,得出企业流程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矩阵λmax=4.0710,一致性比率CR=0.0266,CR<0.10,符合一致性检验;战略因素矩阵λmax=3.0536,一致性比率CR=0.0516,CR<0.10,符合一致性检验;组织因素矩阵λmax=5.3967,一致性比率CR=0.0904,CR<0.10,符合一致性检验;人员矩阵λmax=3.0940,一致性比率CR=0.0176,CR<010,符合一致性检验;技术因素矩阵λmax=3.0183,一致性比率CR=0.0176,CR<0.10,符合一致性检验。

通过进一步计算,对影响流程运行的因素按照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得到以下权重排序表,如表5所示。

影响流程运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以上对于A企业流程运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战略、组织和领导者管理思维因素是其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以后的流程梳理与流程优化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这三方面因素,从而提高企业的流程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4A企业提高流程运行效率的建议4.1战略层面战略的适应性和执行程度,是影响流程运行的首要因素。

同时,流程作为战略落地的具体表现形式,明确的战略定位可以让企业明确自己的经营目标,使流程畅通无阻的运转下去。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清晰、明确的战略,以指导流程。

而且,企业制定的战略必须适应本企业,这样,流程才能承接企业的战略。

在战略的执行上,企业一定要严格把控,加大战略的執行力度,促进战略的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流程运行效率。

4.2组织层面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流程的外在载体和企业流程运行管理的主要机构,直接影响着流程的运行效率。

传统的职能型组织机构中,管理层级较多,部门较多,信息传递缓慢,顾客需求反应速度慢,部门之间业务接口不清,部门职责岗位职责重叠或缺失,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严重,从而严重影响了流程运行效率。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流程运行效率,企业必须按照流程重新梳理、调整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级,打通部门隔墙,重新划分部门职责,明晰部门业务接口,减少部门职责的重叠和缺失。

同时,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提高员工的流程管理意识和水平,促使其对流程负责,而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为企业构建流程型组织向流程型管理转变奠定基础。

4.3人员层面在影响企业流程运行效率的人员因素中,领导者管理思维的权重最高,因此,企业的流程化管理进程中,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思维将会是重中之重。

领导者作为流程的主要推动者或者是作为部分流程的所有者,对流程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职能型组织中,领导者一般将管理部门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流程型组织中,领导者将会转变思维,转变为管理流程、管理业务。

从而,打通跨部门的流程关键节点,减少流程运行中的阻力与障碍,提高企业流程运行的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5结论企业的流程运行效率在影响企业运营效果的同时也受到企业内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确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调整、优化,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本文结合文献研究结果,从战略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和技术因素四个主要因素着手,并将这四个因素进行分解划分成各个子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究它们对流程运行效率的影响权重。

通常情况下,影响因素的权重越大,说明改变此因素对企业流程运行效率产生的影响越大。

因此,分析排序结果有助于企业了解流程运行过程中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为企业提高流程运行效率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运用A企业实例,说明研究结果,并从战略、组织和人员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改善流程运行效率,优化企业流程的对策。

参考文献[1]Hammer M. 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4):101112.[2]Davenport T H,Shot J E. The New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rocess Redesign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0,31(4):1127.[3]艾成林.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风险评价与风险防范[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4]张绪柱.基于流程优化的企业组织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5]安立超,刘晓允,秦岭,等.基于流程再造的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研究[J].管理评论,2017,(2).[6]丁文将.基于流程管理的企业会计流程重组探析[J].财会月刊,2017,(4).[7]芮明杰.再造流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8]钱肇基.企业战略再造[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9]余玮,张思复,贺芒,等.企业流程运行效率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10]余玮.基于流程运行影响因素的流程再造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11]毕江.关于电视台节目制播网络化业务流程运行效率的分析与说明[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11).[12]杜栋.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4]Saaty,T.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c Graw-Hill,New York,19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